片子的開頭是新聞,這一下子就吸引了我,我用一種奇怪的嗅覺察覺到將會有一個大新聞,這這個隱隱約約的未知念頭像冬天即將來臨的大風(fēng)一樣,即使穿著厚重的大衣,你仍然能感覺到它在遠遠地調(diào)動你所有的細胞,告訴你——你必須向著危險的方向奔跑。
這個梳著整齊頭發(fā)、掛著工牌的Wikus Van de Merwe,就像我所有乏味的采訪對象一樣,面對鏡頭、錄音筆、甚至只是我的眼睛,都會緊張,謹小慎微,想要表現(xiàn),說著那個組織讓他說的話。
即使是在Alien Affaires工作,也不能讓這個人酷起來。
恩,這就是大部分記者的生活,面對這樣的采訪對象。
然而,事實證明,每個人的內(nèi)心世界都是有血有肉的,即使是一個穿著白襯衫、梳著小平頭的無聊職員,在人性的掙扎之后,卻閃出了超越靈魂的光。
影片不斷切換采訪對象,有的講述事情經(jīng)過,有的進行簡單深刻的點評。這就是新聞,我想。
第一個切入飛碟的鏡頭,遙遠,荒涼,黃沙漫天,一聲遼遠蒼涼的非洲土著的呼喊,仿佛會揚起塵土的鼓點——29歲的導(dǎo)演Neill Blomkamp沒有把飛碟降落在曼哈頓、華盛頓或者芝加哥,而是南非東北部的約翰內(nèi)斯堡。
是,如果有一架飛碟,不論它降落在哪里,不論它意味著和平還是戰(zhàn)爭,我都會想方設(shè)法趕到現(xiàn)場。而且,它最好還是危險的。
我想想當(dāng)時是什么要我開口說我一定要去XJ,又是什么在每次聽到有危險的時候,讓我血液燃燒,驅(qū)使自己出現(xiàn)在現(xiàn)場。那些危險的新聞事件好像一塊磁石,拖拽著我的身體,瞬間吸到矛盾的核心。
讓所有人大跌眼鏡的是,神秘懸浮的飛碟里,裝著的不是《獨立日》中進攻地球的外星人,也不是《地球停轉(zhuǎn)之日》中的拯救者,更不是《黑衣人》中可以變化身形打算融入人類社會的家伙,而是整整100萬饑餓的不知何去何從的難民外星人。
它們在人類打開飛船的那一剎那,被突然照進的光線弄得驚慌失措。
政府把它們就地安置。District 9.鐵絲網(wǎng)圈起來的貧民窟。
Non-human,政府這樣稱呼他們。到處都是Non-human不能進入的區(qū)域,20年的時間,讓人類對這幫窮人失去了興趣。沒有救濟,沒有同情,沒有好奇。它們成為了這個社會的累贅。
最有趣的是,這兩種生物學(xué)會了溝通,盡管永遠完全不同的話語體系,卻能夠聽懂對方的語言。
于是有了Wikus與它們的對手戲。
記者的鏡頭一直跟進,這個偽善的政府人道主義者挨家挨戶去敲門——這個星球上的政府都一樣,一旦它讓你做什么事,而又明明知道會觸犯你的利益,它就盡其所能表現(xiàn)得人道起來——一個人接著一個、費盡唇舌地去解釋,而不喜歡暴力。
Wikus在軍人舉起槍的時候大呼“不要開槍”叫人家放下,又在發(fā)現(xiàn)50個卵的時候笑著拔下那些輸氧管道,說:“這樣,它就會死了?!焙孟裨谕媸裁磹鹤鲃 ?br>石子亂濺的爆炸、血肉模糊的血腥場面,這個鏡頭一直毫不畏懼地跟進。
我想起當(dāng)時在XJ的時候,一聽到哪里有SL,就立即跳起來,說“我要去”。那時候的自己好像不是自己?,F(xiàn)在想想或許還是有點后怕的,在人們癲狂的呼喊聲中跳上越野車的時候,我知道自己不是在玩CS,在石塊真正飛過來的時候,我連躲避都忘了。
還好,沒什么危險。而那些有點驚魂的瞬間,似乎也并不能成為我以后怯懦的理由。
我有個學(xué)長兼同事現(xiàn)在在伊拉克。上次他回來的時候,我問他:“危險嗎?你覺得害怕嗎?”
他說:“沒什么危險的,只是炸彈常常在窗戶外面爆炸?!?br>我瞪大眼睛看著他。他,慢慢拿起杯子,喝了口水,說:“真沒什么,不矯情。習(xí)慣了就好了?!?br>其實這個職業(yè)就是這樣,它會讓你更加渴望不平靜,也會讓你同時更加渴望寧靜。
但是危險來臨,它會給你自動上上發(fā)條,讓你不由自主地運轉(zhuǎn)起來,向著問題的核心奔去。
這個電影攝像機背后那個隱藏的記者,或許就是如此。像極了一個記者的目光。我一直想沖著攝像機后的記者呼喊:Well done!
我想說的是,如果你的平時工作那么乏味,你會更渴望親歷這樣的鏡頭。這才是真正的記者的工作。
記得在離開XJ的那個飯局上,所有人都一臉疲憊,好像站著都能睡著。我旁邊坐著的那個資深記者端著一杯菊花茶,說:“你別看現(xiàn)在這幫人都這副德行了,要是現(xiàn)在說哪里有個什么危險,這幫人恨不得各個眼神發(fā)亮,熱血沸騰,都立刻站起來要去現(xiàn)場?!?br>這個人曾經(jīng)只身一人去到最危險的地方,看到了不該看的場面。而他回來之后只是淡淡地形容了現(xiàn)場的情況,笑著說他看到了什么。我不知道他是不是會害怕,也不知道他會不會做噩夢,但我知道,是有個東西在驅(qū)使著他,要他非這么做不可。
危險出現(xiàn)的那一刻,他想到的可能不是榮譽,不是勛章,而是一種簡單的、機械的、正常的生理反應(yīng):我要去現(xiàn)場。
短短十幾天,我在XJ跟素不相識的同事們結(jié)成的友誼,讓我終生難忘。
他們寫的那些動人的故事,那些驚心動魄的場面,那些深度的分析,都不是最重要的,我所記住的,是那位認識才兩天的老記者端著大相機還不能顧得自己安危的時候那一句“你別怕,我們一定會先保護你的安全”,是那個瘦瘦小小的同事拿著一根跟他一樣高的長棍,自信微笑的那一句“你放心,我們能一定保護你的”,甚至只是名叫“月光”的那個K族大眼睛姑娘一聲軟軟的 “你沒事吧”。
沒那么危險,沒那么危險。
我能記住的,還有他們講給我的救人的故事,還有街道上一個W族老爺爺送給我的馕。還有陽光下W族小姑娘對我的微笑。那些寧靜的午后,那些好吃的葡萄。我都記下了,記下了。
記者不是泯滅人性,而是更能在混亂中挖掘到人性。
白人欺負黑人、黑人欺負外星人,外星人在最底層懷抱著最先進的武器,被欺負。
那些血肉橫飛,尸體碎塊沾到攝像機上的鏡頭,我都在想:好鏡頭。
那些Wikus打死一個大蝦時顫抖的表情和聲音,他的妻子哭泣的電話錄音,我都在想:好故事。用我們外專的話來說:What a splendid story!
面對危險,面對混亂,甚至只是面對一個明星,你都必須激動,你必須有敏銳的眼光和極大的熱忱去記錄這一切,但是同時你又不能過于激動,你不能混亂,不能害怕,因為你要用眼觀察,用心思考。
于是這個Wikus終于在鏡頭前活了起來。他以前是死尸一般的小職員,但現(xiàn)在他是一只人類眼睛、一只大蝦眼睛的半人半獸。
這就是記者連續(xù)跟拍的結(jié)果。人性的光終于在這個螺絲釘般無關(guān)緊要的男人身上顯現(xiàn)出來,他的靈魂終于擺在了記者面前。
Wikus望著緩緩升起的飛船駕駛艙,那只變異了的眼睛,多么動人。那個微笑,多么真實。
那朵藍色的鐵皮小花,完完全全讓我淚腺崩潰。
導(dǎo)演深知記者需要什么。
影片的最后,讓W(xué)ikus拿出了妻子的照片,他說:“你看你看,我的妻子像不像天使。她就是我的天使,穿著白紗的天使……”這一串絮絮叨叨的發(fā)言原本與采訪完全無關(guān),而且顯得沒完沒了。
如果我在采訪的時候有個傻帽說了這樣的話,我恨不得立即把這段刪掉,可是,如果我真這么做了,我會恨我自己的。
“毀滅人類,占領(lǐng)地球”。OK,你肯定已經(jīng)厭倦了那些奇形怪狀的外星生命體造訪地球的理由了,地球就那么惹人愛,不占領(lǐng)就不行嗎?來地球的各式外星生命體難道都這么熱愛戰(zhàn)爭,并且不喜歡打招呼就霎那間出現(xiàn)山呼海嘯的折騰人類。當(dāng)然,也有為和平而來的,也有低聲下氣請求收留的主兒?!兜诰艆^(qū)》無疑換了個讓人類揚眉吐氣的視角說事兒,誰說外星人一來地球就是強勢入侵,作為弱勢群體寄居在我們周圍的實在也不少。
最大牌寄居者
代表影片:《超人》《變形金剛》
居住地:紐約,世界各地
生活狀況:小康
與人類河蟹度:★★★
自律度:★★★
自己家里爆發(fā)戰(zhàn)爭最終鬧得星球爆炸毀滅的超人,被父母在最后關(guān)頭送到了地球。從此開始了自己在地球上的寄居生活。得益于氪星人與地球人幾近相同的外貌,化身為記者的克拉克一直低調(diào)的隱藏在普通人類中間,時不時就沖進電話亭玩兒換裝游戲,憑借一幾無人能出其左右的氪星神力多次幫助地球人解除災(zāi)禍危機,化險為夷。如果說要從一眾外星寄居者里找出一個楷模榜樣,那非超人莫屬了。
另一派大牌寄居者不光體現(xiàn)在名氣上,同時直接也反映在身高體積上。他們就是來自賽博坦星球的智能機器人-變形金剛們,確切的說是汽車人與霸天虎。曾經(jīng)和平發(fā)達的賽博坦是宇宙中智能硅基生命體的家園,但由于連年內(nèi)戰(zhàn),兩派死對頭最終遠走他鄉(xiāng),一次激烈的戰(zhàn)斗后雙雙墜毀地球,所有的機器人們也進入了休眠狀態(tài)。直到沉睡了幾萬年后才在火山爆發(fā)中醒來,同時繼續(xù)開始在地球上作戰(zhàn),搞得我們星球雞犬不寧,不過好在有汽車人幫忙才不至于太慘。第二集電影中的美國官員已經(jīng)相當(dāng)不滿了,催促汽車人趕緊離開地球,想必一旦排外情緒被激起,恐怕電影版就該進入星球大戰(zhàn)的時代了。
最萌寄居者
代表影片:《星際寶貝》《ET》
居住地:夏威夷,北加州
生活狀況:中產(chǎn)偏上
與人類河蟹度:★★★★
自律度:★★★★
首先,《星際寶貝》中的外星小怪物史迪可并不是蝦米可愛到萌的主兒,如此危險的家伙正是在流放中才偷偷跑到地球裝成一只三孫子的小狗。不過話說回來,地球絕對是宇宙中一塊上等的萌地,地球人個個都是怪蜀黍怪阿姨,來了就得萌,不然怎么能誘騙純真的小朋友,激發(fā)其他們的憐憫之心收留你呢?
《ET》中的外星科學(xué)家顯然也是神詣此道,只不過人家不管從外形條件還是到內(nèi)心性情還都極度符合萌的審美觀。一經(jīng)現(xiàn)身就博得小朋友們的愛戴,不光小孩兒喜歡,就連家長們也是厚愛有加。如此具備萌點的外星訪客可真是打著燈籠也難找啊,捎帶手還能幫幫你做做家務(wù)教訓(xùn)壞蛋。只可惜地球的成人世界不好玩兒,非要把人家逮回去,最終落得個竹籃打水一場空自取其辱的結(jié)果。
最浪漫寄居者
代表影片:《衛(wèi)斯理之藍血人》《天外情》
居住地:美國,威斯康辛州
生活狀況:中產(chǎn)偏上
與人類河蟹度:★★★★
自律度:★★★★★
《藍血人》中的方天涯跟弟弟又是為了躲避自己星球戰(zhàn)亂和政治紛爭而來到地球避難,不過在地球時間待得一久,不知不覺就沾染上了人類的不良習(xí)氣。動感情算嗎?估計在那些不食人間煙火崇尚高度理性的外星族群那兒確實是一種低等思維情緒。不過只要不影響自身功力就行,最終大戰(zhàn)一場還是離開了寄居多年的地球返回母星救黎民于水火之中,這才是大愛,只是別忘了在地球上還有一位感情曖昧的疑似男友,他叫衛(wèi)斯理。
當(dāng)然,外星寄居者們還可以跟地球人由產(chǎn)生感情到孕育后代?!短焱馇椤分械墓褘D詹妮?海登自從丈夫去世后整日郁郁寡歡,一直生活在對過去的懷念中。一日,一個純真的外星人負傷來到詹妮家,并借她去世的丈夫斯格特遺留下來的頭發(fā)細胞延續(xù)了自己的生命。原來外星人的宇宙飛船被無知的地球人當(dāng)作隕石擊落,掉在了威斯康辛州的荒野。見到外貌和丈夫斯格特幾乎一摸一樣的外星人,詹妮幾次暈倒,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實。在同這位疑似外星老公一同前往飛船墜毀地的路上,兩人暗生情愫,外星人也被這個善良的女子所感動,給了不能生育的她一個屬于他們二人的孩子。不過鑒于這幫外星人總是在完成任務(wù)或者呆上一陣子就必然會回離開地球的情況,其實還是不贊成人類與外星人談戀愛的,剩下一幫癡男怨女跟永遠看不到自個兒親爹親娘的混血兒們,還真是造孽啊,想一想這情境還真跟當(dāng)年知青返城丟下那些原配妻兒們的狀況一樣啊。
最搗亂寄居者
代表影片:《黑衣人》《火星叔叔馬丁》《霹靂貝貝》《飛碟領(lǐng)航員》
居住地:美國,北京
生活狀況:小康
與人類河蟹度:★★★
自律度:★★
是不是需要給入關(guān)的各類外星難民移民發(fā)個良民證呢?假若像《黑衣人》那樣的情況發(fā)生,此舉將是很有必要的。事實上外星管理局也是這么做的,每一位入境地球的外星人都要做詳細的記錄。但即使如此,他們中的一部分還是不怎么安生。販賣私槍參與犯罪,一樣兒都沒落下,還動不動就搞些星際陰謀跟大危機威脅人類安全,絕對是一群不安分守己的搗亂分子,如要杜絕此類群體經(jīng)常捅出簍子就必須加強管制。
不過善意搗亂跟惡意搗亂終究還是不同的?!痘鹦鞘迨羼R丁》就是例外,因為一起事故而不慎流落地球的他,跟記者蒂姆?歐哈利一家開始了長期的同居生活。這位人類記者為掩飾他的火星人身份,對外稱他為馬丁叔叔(英文中“馬丁”和“火星人”發(fā)音相近)。盡管馬丁叔叔長得和人類一樣,并且說英文,但他有著很多火星人的特點,如他頭后有著可伸縮的天線,能把自己隱身,能看透別人的心思,能遙指移物,由此產(chǎn)生種種問題和笑料,雖然在地球的日子里沒少搗亂甚至闖出禍端,但這么一位外星老爺子實在是可愛可敬。小朋友的話,《霹靂貝貝》也是個愛搗亂的家伙。嚴格的講,貝貝是個正經(jīng)的地球人,但在出生時被注入了外星神力(也就是放電),因此也算半個小外星人了吧。正是這能放電的能力,沒少給自己家人以及別人帶來麻煩傷害,不能握手,必須時刻帶著絕緣手套,生氣了還喜歡電電別人。得虧最終外星人吸走了能力,如果萬一長大后變得心術(shù)不正,那有多危險啊。而跟一艘外太空智能飛船建立了深厚友誼的David,成為《飛碟領(lǐng)航員》之后開始了一連串翱翔天際的冒險,麻煩也沒少惹,還好亂子終能化解,未成大患。
最危險寄居者
代表影片:《極度空間》《進化危機》《異形大戰(zhàn)鐵血戰(zhàn)士》《龍珠》
居住地:美國,南美,未知地域
生活狀況:想過多差想過多好都由他們
與人類河蟹度:★
自律度:★
當(dāng)你發(fā)現(xiàn)整個世界已經(jīng)被來自外太空的邪惡蜥蜴人完全占領(lǐng),別人卻又無法察覺時,是不是會很絕望?《極度空間》就讓這一切成為了現(xiàn)實。地球上早已充斥著大量偽裝成人類的外星蜥蜴人,他們控制了政治,經(jīng)濟,信息傳播等等一切命脈,只有當(dāng)你帶上一種特制的眼鏡才能發(fā)覺真相,但同時也面臨著隨時會被滅口的危險。關(guān)鍵時刻必須明晰大是大非,斗爭反抗在所難免,誰是主誰是客得有個說法。
不過遇到這種智能種族覬覦地球控制人類尚且還能說道論理,要是那些高等智能種族駕臨地球玩寄居可就不是你我所想象那么輕松了。《進化危機》中的隕石墜落地球,帶來了一種低等單細胞生物。不料其進化速度實在是快的驚人,短短幾天時間就已構(gòu)成自我一體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植物動物應(yīng)有盡有,開始逐步改造地球環(huán)境,直接威脅著人類生存。那些危險系數(shù)極高的各式外星生物也開始入侵人類世界,多虧了幾位科學(xué)家發(fā)現(xiàn)這批外星生物的致命弱點,用某品牌洗發(fā)水搞定異形們,不然地球非得易主不成,咱倒成了寄居者。
但是危險的主兒們依舊沒消停,異形跟鐵血戰(zhàn)士這一對冤家還是時不時的喜歡來地球玩兒貓捉老鼠的游戲?!安还苷l贏了,我們都是輸家”,這句電影宣傳語簡直太讓人認同了,敢情人家倆掐架咱們做東道主的根本就是看客,甚至是獵物,攔也攔不住,能保命就不錯了。只能期望老二位趕緊換地兒,放過俺們這些渺小的生靈到別的星球去繼續(xù)折騰吧。
好在我們星球上還有賽亞人,那美克星人。不過《龍珠》里的諸位外星來客也沒少惹是生非,要不是他們,也不會有那么多邪惡的家伙跋山涉水遠渡重洋來到地球。對于我們凡事講求安全第一的地球俗人來說,孫悟空,短笛等等,跟他們的敵人的危險系數(shù)是一樣的。起碼在悟空還能變身人猿,短笛還是大魔王的時候,都是A+級危險寄居者。
最有愛兼神經(jīng)質(zhì)寄居者
代表影片:《K星異客》
居住地:美國某精神病院
生活狀況:溫飽線
與人類河蟹度:★★★
自律度:★★★★
Prot,一個看上去沒什么特點的中年男子,某日突然出現(xiàn)在紐約中央公園車站,當(dāng)著眾人的面說它來自另外一個星球:K-PAX。在被送入精神病院后,整日滔滔不絕地向病友和醫(yī)生講述自己在7000光年以外的K-PAX星球上的生活。他的描述是如此逼真生動、細致入微,令馬克感到困惑,卻給其他的精神病人帶來希望。更奇妙的是,有些病人的病情竟在Prot的影響下有了好轉(zhuǎn),甚至連馬克醫(yī)生自己也覺得通過與Prot的接觸,克服了自我懷疑,學(xué)會了向親人表露內(nèi)心的情感……當(dāng)Prot聲稱將要返回K星的日子越來越近之時,人們卻發(fā)覺自己已經(jīng)離不開這個平日看來癲狂,神經(jīng)質(zhì),樂觀的家伙。電影中的人類依舊自以為是,冷暖自知,相對于Prot描述的那個K星世界,簡直是黯然無光。這是一個幾近于宗教符號的布道者與先知,盡管影片始終沒有明確的交代其是否為一名真正的外星人,但是他確實為我們帶來了無盡的歡樂,思考,改變與愛。
或許在我們的身邊,生活著種種與我們不同卻又肝膽相照的寄居者們,而我們能為他們做些什么,他們又影響了我們多少呢?
http://ent.163.com/09/1126/22/5P317FVN00033TS6.html關(guān)于電影,確實如同之前很多評論一樣,看完之后心情很沉重。每個人看完電影之后都有自己的感悟,就像莎士比亞說的,一千個哈姆雷特就有一千種高潮方式。不想提南非的種族歧視,不想討論卡夫卡的《變形計》,也不想把大蝦跟《盧旺達飯店》里的蟑螂聯(lián)系在一起。整部電影看完讓我感觸最深的是男主在整個變化過程中,與他妻子的聯(lián)系。
男主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文弱,膽怯,缺少氣場,女主算是富家千金,但我覺得女主應(yīng)該也不是精明強干的類型。可悲的是這種性格的人有一個高層領(lǐng)導(dǎo)岳父,沒有氣場的男主甚至得不到一起去工作的武裝勢力的配合,士兵都不想理他。電影的敘事方式不比《記憶碎片》、《十二猴子》高明多少,各種老套劇情一起上。然而第一次讓我有印象的,是男主被感染后,看到自己變成外星人的手臂,他說的是我要見自己的妻子。整個故事背景好像沒有交代男主喪父喪母,所以看到這一段心里突然咯噔了一下。男主被轉(zhuǎn)移,被研究,要被拿來做解剖。這種感覺應(yīng)該是絕望加孤獨,當(dāng)整個世界都站在你的對立面,要拿你做實驗。我不知道在你們最孤獨,最無助,最絕望的時候會去找誰,男主從被抓到逃亡,一直試圖與妻子取得聯(lián)系。這種性格的人,在他生命中妻子意味著什么。又或者是那對外星人負責(zé)親情戲份,男主負責(zé)愛情戲份。他搶了一部手機,被岳母接到電話被訓(xùn)斥一頓。逃亡對于男主這種性格和能力的男人來說,太困難了。妻子對他來說就像一線曙光,或許這也是支撐他以這種形態(tài)活下去的最大希望。最終他接到了妻子的一個電話,我以為他永遠不會與妻子取得聯(lián)系。然而讓我失望的是,妻子言語之中已經(jīng)對他放棄。
我突然覺得,在這種處境中,一個人能依靠的還有什么。他十三年的好朋友避而遠之,后面一個類似他父母的人說我已經(jīng)認為他死了,他的妻子也對他放棄了。我曾經(jīng)做過一個夢,夢見我與所有人的意見相左。那種孤獨感是我從來沒有體會過的,我并不想再爭什么對錯,只想有一個人來理解我,支持我,然而,并沒有。男主后來接到妻子的第二個電話,他說你不要放棄我,因為我沒有放棄你,我還想像以前一樣抱抱你。我不禁哂笑,身處劣勢,焉能說出這番話,倘今日變異的是對方,這些話還可讓人感動,如今說這些只讓人覺得你蠢。這通電話也只是老丈人電話定位并活捉他拿來做實驗的一個手段,這就不提了。
最后男主完全變異之后手里拿著的東西和妻子那邊拿著的東西遙相呼應(yīng),這究竟是愛還是悲哀。
為什么大部分科幻作品總是幻想兩個星球戰(zhàn)爭的局勢?包括《第九區(qū)》中人類與蟲族的敵對。一個智慧文明對于另一個智慧文明的態(tài)度應(yīng)該如何?無數(shù)的小說和電影都探討過這個問題。
小說《三體》和安德系列給出了幾個邏輯。
假設(shè)一個文明A在宇宙中發(fā)現(xiàn)了另一個文明B,B文明目前的發(fā)展水平低于A,但是進步速度驚人,可能會在幾個世紀內(nèi)超越A。那么A應(yīng)該作出怎樣的判斷?
B星球可能是善意的,也可能是惡意的。
我們暫且不談善意的選項。假如它的傾向是惡意的,當(dāng)它發(fā)展成熟超越A星的時候,A星面臨的很可能就是滅頂之災(zāi)。那么,A星是否能夠承受這個“假如”?這并不是吃西瓜還是吃蘋果的問題,生死攸關(guān)。
退一步說,B星是善意的。比如安德系列中的那個豬玀星球。人類的一位教授研究了它們許多年,一向謹慎和友善,最后卻遭到了開膛破腹的命運。是豬玀族殘忍嗎?并不是。原來它們的生命形態(tài)與人類不同,開膛之后可以實現(xiàn)由動物到植物的形態(tài)轉(zhuǎn)換。它們只是希望通過這場人類概念中的“謀殺”來幫助教授實現(xiàn)“升華”。每個星球的生態(tài)狀況和道德認知都無法預(yù)知,如何確定B星的善意不會對A星造成損害?
如果說各個文明有什么共通的地方,那么應(yīng)該就是“邏輯”了。邏輯是任何學(xué)科發(fā)展的基礎(chǔ)。而從邏輯上來說,我看不出A星還有別的任何選擇。
摧毀或占領(lǐng)B星,這是邏輯上的必然。至于是否違背了道德?——這樣的疑問,是基于何種道德的前提?A星的還是B星的?兩個文明的道德衡量是否共通?如果不同,那這個問題本身就沒有意義。
星際文明之間的關(guān)系,這從來就是邏輯命題,而不是道德命題。
但《第九區(qū)》有它特殊的地方。
我的一些朋友看完后,都對蟲族炸飛人類的場面而大呼過癮。為什么作為一個人類卻選擇了外星人的立場?
這里蟲族和人類在語言上是可以溝通的,他們的行為和思考都符合我們的模式??吹较x族為死于生化實驗的同伴哀悼,為回歸家園的努力,對半人半蟲主角的接受——我們?nèi)滩蛔「袊@這些蟲人真是比人還要像人。比人還要像人?好吧,不如說,它們就是人,除了蟲子一般的外表——這就是為什么觀眾會對其產(chǎn)生認同感。
這是一個披著科幻外衣的地球故事。
對我來說,這更像是一個殖民的比喻。人類對于蟲族的行為都影射著歷史上的暴行。為什么幾百年前歐洲人可以對印第安人大肆殺戮?為什么德國人會對猶太人種族滅絕?為什么日本人會在中國犯下獸行?“豬玀”“蟲子”等等是前者對后者的蔑稱。正是因為對異族的非人類化處理——或者說對“異族”的“異類化”——才讓他們殺戮起來可以殘忍得心安理得。對于他們,這些跟殺一只狗和一頭豬沒有任何區(qū)別。
但是《辛德勒名單》中,作為一個德國商人的辛德勒為什么會保護猶太人?因為他在工廠里與工人有了溝通和接觸,了解他們的背景,知道他們作為猶太人,首先是一個“人”。
一個文明與另一個文明,一個種族與另一個種族,它們和平相處的前提必定是互相了解對方,碰觸到其中人性的那個部分。外表可以千差萬別,人之所以為人,是基于“人性”。這就是為什么我說《第九區(qū)》中的蟲族根本就是人類而非異類。我們是根據(jù)自己的道德觀情感觀社會觀創(chuàng)造了它們。這也是為什么比起那些政府軍隊,我們更偏向于蟲族。因為在這個影片的描寫中,我們沒有看到前者人性的部分。
但是這種偏向何嘗不是危險和狹隘的。
片子中幾個政府官員為了幾千萬的利益要殺死男主的時候,恐怕大家都覺得義憤填膺吧?讓我們換一個場景:我方的偵查員被敵方捕獲,我們潛伏在敵軍陣營的一個間諜被派遣執(zhí)刑。如果不殺這個偵查員,他自己的身份就要暴露,那么全盤計劃都會付諸一炬。殺還是不殺?
前者是為了金錢,后者是為了革命。前者為人不齒,后者卻每每受到贊美。
是否只要動機夠崇高,某部分人就可以奪取另一部分人的生命?
你是如何判斷動機的崇高性?同理,你又怎么判斷自己道德的正義性?
以此類推
某個人類被外星生物附體,必須殺掉才能拯救全人類,殺還是不殺?
某個村莊集體病毒,有感染周遭的危險,殺還是不殺?
某個民族低劣愚笨,為了提高全人類的素質(zhì),殺還是不殺?——很眼熟吧?納粹誕生了。
如果我們可以對“犧牲一個人而有利于大部分人”這個事實讓步,那么有一天,我們也能接受在所謂“正義”和“利益”的幌子下“犧牲一家人的利益”,“犧牲一個城市的利益”,“犧牲一個國家的利益”,“犧牲一個民族的利益”。
于是我們看到了納粹,看到了侵華,看到了美伊戰(zhàn)爭。
我是和平主義者,因為我不相信絕對的正義,也不相信任何動機和名義下,一部分人可以殺戮另一部分人。
而我們之所以在觀看《第九區(qū)》時樂于看到人類被炸得血肉橫飛,不過是因為這個電影中人類的形象不符合我們的道德觀和情感觀罷了。我們把此處的蟲族當(dāng)作了人類,而把人類當(dāng)作了異類。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們就死有余辜。
異族,可以溝通的種族,與我們有著共通的思維方式;異類,不可溝通的種族,行為思維模式不可預(yù)知。
我們對于前者的殺戮多出于貪婪野心或者誤解。而對于后者,我認為多半出于自保。
假設(shè)一大早,你去前門拿報紙,忽然看到一個如《第九區(qū)》中蟲人形象的生物向你飛撲而來。這時候你想起腰間還別著一把左輪手槍——你是否會選擇拔槍射擊?我知道我會的,哪怕它可能真的只是想給我一個擁抱。
人性是在生存本能上衍生發(fā)展的,所以它免不了貪婪而怯懦,對異族的防備和野心,以及對異類無法克制的恐懼。這些都是人性的弱點。
但人性迷人的地方是,在我們見過了許多丑惡之后,總還能發(fā)現(xiàn)一些溫暖的東西。就像片子最后那朵鋼鐵玫瑰,雖然它是金屬,且源自垃圾。但它畢竟是一朵玫瑰。
我并不偉大,從沒有想過如美式英雄般炸隕石拯救地球;我只想如一葉鴻毛那樣留存于世上,這樣我就可以重新將我那如天使般的妻抱緊,從她的唇上感受到那愛人的溫情。但為了實現(xiàn)對一位外星人的承諾,一個回家的請求,我與全世界為敵。人類的美德通通匯聚于我一身,可我已經(jīng)不再是屬于人類一員。
當(dāng)愛一部電影的時候,需要拋棄所謂影評的種種規(guī)范,全身心地贊美它,《第九區(qū)》又一次讓我感受到了這種熱烈的欲望。電影披著科幻的外衣,其實不過是制片人一個小小的噱頭。片中除了有外星人和巨大飛船兩種形而下的實物而外,完全看不到過往那些涉及到地球人和外星人之間的情愫。什么情愫?例如《ET》里的惺惺相惜的朋友之間的珍重;《世界大戰(zhàn)》里的毫無情面的殺戮。過往的電影中,外星人要不就偷偷摸摸,在各類隱蔽措施的掩護下,從事著非法的或合法的行為;要不就光明正大充當(dāng)?shù)鬲z煞星的角色,為了某種資源或者懲罰人類的低等諸如此類的各種借口大開殺戒。無論哪一種,外星人一定比地球人高級,因為邏輯就是如果外星人比地球人低級的話,那肯定是地球人的飛船先飛到外星人的老窩里?!兜诰艆^(qū)》利用了其中一個小小漏洞,讓外星人來到地球,并淪為地球上的最混亂最骯臟的貧民窟的居民。
因此,導(dǎo)演很聰明地大量運用了新聞紀實鏡頭,顯著的運鏡手法就是采取大量的中遠鏡頭的手持拍攝,《貧民窟的百萬富翁》里也用到了很多手持,尤其是兩兄弟遭遇宗教暴亂一段尤為明顯。這種手法讓故事的真實性大大提高,也讓電影開篇的氣氛甚為壓抑。媒體現(xiàn)場直播下的暴力驅(qū)趕,讓我想到了在英國殖民下的香港,曾經(jīng)關(guān)押過大量偷渡的越南人,其性質(zhì)是相似的:媒體發(fā)揮自己的傳播力量大肆渲染,暴力機構(gòu)在“相關(guān)法律”的支持下對這些非法入境的難民進行執(zhí)法。《第九區(qū)》里,外星人難民與地球人混住在一起,每日并不是《異型》需要提心吊膽的事兒,而是地球上其他無數(shù)個貧民窟的事情:黑市交易、拾荒、肆意殺戮。這里衛(wèi)生條件惡劣,幾乎就是生活在垃圾堆上面。威庫斯,暴力機構(gòu)的形象代言人,也注定是犧牲品,親手將外星嬰兒扼殺于胚胎階段。原來他也不過是個視外星人為畜生的一人,他那輕輕一拔氧氣管,竟好似捏緊了觀眾的喉嚨一般,呼吸不暢,讓人窒息,沒有人對他會產(chǎn)生好感。
正是這種先貶后抑,電影的氣氛也是從低潮走到高峰,節(jié)奏也一步步加快。但伴隨始終的訪問鏡頭卻沒有變化,這讓電影后半段的紀實性鏡頭減少了,但依然保持和全片一致的高度的事件真實感?;氐酵焖?,其實變異前的威庫斯并不僅僅視外星人為畜生,他是將貧民窟里所有的一切都是微不足道的東西,不管是地球人還是外星人,都必須從這個約翰內(nèi)斯堡的都市中被除名。這就是社會達爾文主義,法西斯的立本之道,人有高貴低劣之分,因此對于窮人,沒用的人,即使不能全部人間蒸發(fā),也得讓他們從人類的都市世界中消失。這樣的排外思想難道不是多多少少都存在于你我心中。電影并沒有超越地球視野,也沒有超越我們的想象力,它僅僅扣住我們內(nèi)心的死穴,不斷地向我們灌輸著貧民影像。
至于之后威庫斯和外星人克里斯托弗開始聯(lián)手奪取黑色液體,就真的回到了的感覺了。逃亡,找尋出路,犧牲。最耐人尋味的地方就是,最慘烈的戰(zhàn)斗都發(fā)生在人類和人類之間,無論是已經(jīng)被外星基因感染的威庫斯對抗MNU,還是區(qū)里的尼日利亞幫派和MNU的火拼,都是粉碎性的爆漿槍戰(zhàn)。這一切是因為外星人的巨大飛船來到約翰內(nèi)斯堡所引起的嗎?也許這是個表面原因,但內(nèi)在的驅(qū)動力還是人類群體的內(nèi)部矛盾,階級間的差異,造就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價值觀,飛船的到來不過是一個導(dǎo)火索。威庫斯的作用也正是從犧牲品開始轉(zhuǎn)變?yōu)榇呋瘎粍┮l(fā)未來的人類思考的催化劑。這種意義不像末日救地球那樣明顯,那種犧牲過于張揚,過于直白,所承受的責(zé)任和光榮都大得無法光榮。然而威庫斯的人類身份的犧牲,難道對地球沒有一點兒好處嗎?人類除了能夠?qū)W會應(yīng)對外在的災(zāi)難之外,是不是更應(yīng)該看看我們自己是否正在給自己制造社會性的定時炸彈呢?
我們總是忽視著身邊的矛盾,忙于為金錢和權(quán)利所奔波,甚至早已忘卻了一些信念一點誓言。家在哪?情在哪?我們要回家,回到我們最初的家,于是,有了克里斯托弗這個“大蝦”形態(tài)的外星人的回家的訴求。電影里雖然他是個外星人,其實在情感上與人類無異,因此的確又是一個不屬于過往科幻片的范疇,這里克里斯托弗可以被替換為地球人,或者海底人之類的,不同在于形態(tài),同樣擁有的是二十年不變的歸家心切的游子之情。威庫斯在變異前是無法領(lǐng)會這樣的情感的,只有當(dāng)他成了被家所拋棄的人之后,他才能深刻地接受這樣的情感,并決心犧牲自我完成外星人父子歸家的心愿。最后的決戰(zhàn),甚為慘烈,更是讓觀眾不忍心觀看,那種撕心裂肺的與敵人決裂,誓死捍衛(wèi)自己的尊嚴的強烈欲望,伴隨著血漿、斷肢,而緩緩升起的小飛船卻讓整個貧民窟洋溢著溫情。
也許最后鏡頭中的“大蝦”外星人,正是威庫斯變異后的外星形態(tài)。他擺弄著一個廢棄的罐子掰成的鐵花,在一個已經(jīng)無法容納他的人類世界里,繼續(xù)著他對妻子的純真愛情。
人家也只是想回家。
剛看完District 9 (第九區(qū)) 告訴我們兩個道理:1.交流很重要,就算是跟外星人。2. 信任也是很重要的,就算是跟外星人。人類不要太自私且自以為是,外星人說一是一很守諾言的。
科幻成份并不多。其實是個講人性,講種族的片子。嗯,我是這么認為的。
刷新認識,意外驚喜?!?009年度十佳”提前鎖定四部——《星際迷航》《飛屋環(huán)游記》《海盜電臺》&《第九區(qū)》。 “讓這個夏天大多數(shù)好萊塢大片顏面無存的電影!” “事實證明,科幻片不必明星云集,不必超多預(yù)算,不必視覺吸引,不必是徹底的娛樂?!?啦啦啦…
在“我們”眼中,“他們”總是異端,權(quán)利總是可以被侵害,只有當(dāng)一天,“我”成為“他們”的一員,才能體會那份苦痛與自己曾經(jīng)的殘忍。
“文明執(zhí)法”的城管頭頭最后犧牲自己,單挑多名同類,幫助小販逃跑。──豆友
導(dǎo)演采用偽紀錄片+新聞訪談風(fēng)格拍攝,增強了帶入感。故事本身有點類似于[漢江怪物]和[與狼共舞]。大部分觀眾在影片伊始就會被外星大蝦的外貌惡心到,但隨著劇情進展卻逐漸生發(fā)出同情和憐憫感。在動作科幻的外殼下展現(xiàn)人性和探討社會問題(種族隔離、少數(shù)族裔與主要人口的隔閡),很有想法。(8.5/10)
冷笑話:1. “老板,有沒有D9?”“有啊,左邊都是D9。”“不是,我是問District 9”“哦,那個沒有D9的,只有D5的”。2. “老板,你這個第九區(qū)是幾區(qū)的?”“二區(qū)?!?/p>
可以拿回去嚇小孩子了,不懂得愛人的人,都會變成異形哦!希望每個人心里都有一朵無比美麗且不會枯萎的金屬玫瑰。
外星人電影的新一篇章。史詩。史蒂芬后繼有人。豆瓣評星不夠打。
初看完,震驚不已,緩過來之后,回味無窮
以為外星人夠丑陋了,結(jié)果最丑陋的還是人類。 用科幻講述人性之惡,可惜偽記錄片的形式無法一貫到底。估計這是史上最反胃的科幻電影了吧... (還是更喜歡導(dǎo)演今年的Chappie?。。?/p>
偽紀錄片的風(fēng)格我非常喜歡,前半部分很好,不論是剪輯、表演、節(jié)奏都控制得相當(dāng)精準,后半部分倒是秀的成分多了起來,感覺就是亂打一通,失去了前半部分那種偽真實帶來的震撼力量。后半段的說教意味也頗濃,鏡頭中明顯有強加導(dǎo)演觀點的意思,和影片整體風(fēng)格不是很搭。
http://www.d-9.com/ 或者 http://www.district9movie.com/它的官方網(wǎng)站做得非常有意思 里面有這很多周邊資料帶你了解 district 9 的世界觀比如有視頻介紹 外星人是雌雄同體的 甚至還能下載到一份泄露的政府秘密文件
剛剛看完回來 導(dǎo)演是peter jackson不得不說~確實是科幻電影里的一個大旗~~狗另類的故事引入的方法和拍攝手法新穎至極!?。?!推薦另外! 感覺這是 peter jackson 有點懷舊他的 bad taste的那部電影的感覺!用新的手法 把丫以前的夢給圓了!
讓《變形金剛》看起來像一部迪士尼電影
轉(zhuǎn)自韓寒:《第九區(qū)》是一部極好的外星題材電影,也叫《貧民窟的百萬外星人》,它的出現(xiàn)使得食物鏈得以運轉(zhuǎn),白種人欺負黃種人,黃種人欺負黑種人(事實上是白種人直接欺負黑種人,黃種人則喜歡互相欺負),黑種人欺負外星人,外星人再欺負白種人。給9分。
外星人長得太難看了,有的鏡頭會讓人反胃。。。盡管如此這片還是我看過最好的偽紀錄片之一,人類對外星人的態(tài)度正是他們對自己的態(tài)度
full of irony諷刺媒體 諷刺政客 諷刺種族歧視 諷刺人性(不過也有贊揚的一面)紀錄片的風(fēng)格讓人信以為真
要博愛!要博愛!第一次看科幻片,為人類被炸死而感到大快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