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只能從欣賞的角度去看
全劇有點悶。其實劇情很簡單,要說出彩,可能后半部更多一點??扇牲c的是女主角的演技。稍微有一點散。但是導演想要告訴觀眾的想法在最后確實是做到了。
2 ) 《紅色之路》-Love Will Tear Us Apart
導演: 安德里亞·阿諾德 (女)
主演: 托尼·庫蘭 凱特·迪基
國家: 英國 丹麥
片尾曲
《Love Will Tear Us Apart》(愛把我們撕裂)
Joy Division的名曲 本片為honeyroot 演唱
When the routine bites hard
And ambitions are low
And the resentment rides high
But emotions won’t grow
And we’re changing our ways,
Taking different roads
Then love, love will tear us apart again
Why is the bedroom so cold
Turned away on your side?
Is my timing that flawed,
Our respect run so dry?
Yet there’s still this appeal
That we’ve kept through our lives
Love, love will tear us apart again
Do you cry out in your sleep
All my failings expose?
Get a taste in my mouth
As desperation takes hold
Is it something so good
Just can’t function no more?
When love, love will tear us apart again
中文歌詞:
乏味的生活一如既往,
少年的雄心壯志已成過眼云煙。
憤怒積聚到了極限,
反而對一切都無所謂。
我們被生活所改變,
方向也隨之而改變。
這時,愛會將我們撕裂!
冰冷的房間空無他人,
你終將踏上自己的道路。
我的生命開始分裂,
我們之間的共同感覺喪失殆盡。
只是這無聊的日子還在繼續(xù)。
愛,愛會把我們撕裂!
你在睡夢里開始哭泣,
我的過失暴露無遺。
絕望將我深深拽緊!
當愛,
愛將我們撕裂時,
生命中一切美麗都已失去!
男女主角在紅色之路公寓跳舞時的歌曲音樂
《THE VANISHING AMERICA FAMILY》-SCUBA
其他音樂
綠洲樂隊(OASIS) 《MORNING GLORY》-紅色之路公寓派對時背景音樂
MONKEES樂隊 《DAYDREAM BELIEVER》--參加結(jié)婚典禮時背景音樂
《紅色之路》獲得59屆(2006)戛納電影節(jié)評審團獎,本片導演安德里亞.阿諾德是第一次執(zhí)導長片。
3 ) life is hard, but not that hard.
撫平一段傷痛需要多久?心靈救贖的路有多遠?那要看是不是能遇到這樣一個人。一個能夠重現(xiàn)你的傷口,刺破膿包,然后給你貼上創(chuàng)可貼的人。
這個電影,目前就想說這么多。
4 ) 凝視的快感
距離上次耐著性子看這樣的畫面已經(jīng)不知道隔多久了。說實話,如此這般原始、粗糙、蠕動、搖晃的鏡頭語言確實不是我的這杯茶,即使是偶爾品之,也絲毫無增我對它的喜愛。
Red Road, Andrea Arnold,Kate Dickie,2006,59屆戛納電影節(jié)評審團獎。如果不是它拿的這個獎,片子肯定在頭20分鐘就被我槍斃了。碟片的可控讓觀影的盛事再次演變?yōu)橐粓龃蟊娢幕陌菸锟駳g,我們隨時可以抽身而退,用放棄或沉默履行對精英自以為是的抗拒,為鮑德里亞搖搖旗,為自己的懶于動腦跳跳舞。
灰色的工業(yè)城市、蕭瑟的酒吧街道;卡車司機的無能、女人刻板警覺的臉,斷斷續(xù)續(xù)的英式搖滾。所有的含混和遲滯都指向都在一場毫無征兆的復仇。觀眾從一開始就被扔進一個巨大的黑洞里,要么選擇誘惑,接受煎熬,要么放棄??上У氖?,導演挖空心思尋求了這場盛大救贖,卻似乎并沒有力道挽回結(jié)局不能承受之輕。飄飄然,輕悠悠,沒有質(zhì)感。
唯一留下的思考倒成了一場“凝視”的盛宴,交織著看與被看的快感。
凝視在監(jiān)視和偷窺的套路中展開:“看”監(jiān)視器的人同時被觀眾通過鏡頭“觀看”,女人于是無可避免地承擔了觀者和被觀者的雙重角色,而觀眾,在為“偷窺”行為本身感到恐懼的同時,無可避免地為發(fā)現(xiàn)自己處于同樣的位置而戰(zhàn)栗。
前40分鐘里,女人零碎的形象完全在“看”中被建構(gòu):檢測器中的街道和人群形成她的他者世界,靠著對觀望對象的敵視和漠然,她在觀眾的心中確認了形象:蜷縮、緊張、空洞;一個空蕩的生命體,沒有意義的生存狀態(tài)。
隨后劇情突轉(zhuǎn),出現(xiàn)了一場全景式的跟蹤,她似乎突然找到了意義,即,跟蹤一個特定男人。男人于是成為女人的鏡像,借助于他,我們再次辨認那個女人,之前破碎的片段猜測逐漸顯形為一個可辨的形象:堅定,果敢、目標明確。至于目標為何,卻無交待。
一場預謀的男歡女愛,既新鮮又痛楚的經(jīng)驗,一場“自我”與“他者”的交合。女人和男人身份合一,觀眾至此成為唯一的“觀者”。到此為止,導演的意圖完全得到了確認,??碌募ち冶慌说募m結(jié)徹底消除。僅有的一點感動來自于她對著車上的男人大喊:她死的那天我還罵了她,這是我和她說的最后一句話。
女人的救贖總能來自于一場訴說。
凝視的快感多半來源于可操控的隱秘,而世界卻已凝固成一個固定的對象,沒有了曖昧的空間。該說的都說了,于是觀者的好奇、創(chuàng)造瞬間沒了基礎。
一目了然的寓意,糾纏了半天。原來如此簡單。
沒意思。
http://stellaly08.blogbus.com/logs/14138004.html 5 ) 一個女人的自我拯救之路
對英國電影接觸不多,這部應該是看過的出色的一部,導演的第一個長片。
作為一個女性導演的作品,'red road'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從一個女性的角度看待生活,在一次車禍中失去了丈夫和心愛的女兒對一個單身母親來說意味著什么?就像影片中說的那樣:“這種事故天天都有……”我們往往能從各種渠道了解到每天世界各地發(fā)生的類似的事情,但是有誰能真正的了解到這個悲劇對于當事人到底是怎樣的打擊?
導演用她的理解給我們講述了一個比較極端復仇方式,其實相比較而言,故事本身的情節(jié)已經(jīng)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女主角的心態(tài),影片中大量的使用特寫,一種特有的女性的孤獨感隨著影片的展開而彌漫,失去親人的痛苦在一個女人的臉上隨著歲月的流逝逐漸顯現(xiàn)出來。至于最后的那段激情戲,我覺得很難說清女主角的目的到底是什么,給我很模糊的感覺,這大概就是導演獨特的氣質(zhì)。
同樣讓我感到導演作為一個女性特有的氣質(zhì)的是在影片的結(jié)尾,用一個很溫暖的結(jié)局來結(jié)尾,要是我拍的話就是一個悲劇,生活本來就是這么慘酷,即便在電影中也應該這樣,呵呵。
6 ) 女性復仇,刀鋒兩刃!
杰茜是個閉路電視監(jiān)視器操作員,她每天的工作就是面對幾十個毫無戲劇性的屏幕,在發(fā)現(xiàn)異常情況的時候,及時打電話通知事發(fā)地點附近的警察。在這個屬于她的無聲世界,每天都在上演著各種并不十分有趣的故事:一個中年男人每天帶著他那條臃腫的牛頭犬流連于商店的櫥窗,一個胖女孩喜歡站在窗口發(fā)呆,兩個年輕人在墻后草叢里瘋狂地做愛,幾個女中學生用刀刺傷了他們的同伴……下班后,杰茜回到自己死氣沉沉的公寓,唯一的“樂趣”是挑出當天錄像的其中幾盤再看一遍!她把自己封閉在這個世界無人知曉的一個角落,直到有一天,監(jiān)視器里出現(xiàn)了一個提前假釋的罪犯,她似乎對這個男人充滿好奇,不知出于何種動機,她甚至開始不遺余力地去接近他。她發(fā)現(xiàn)那個男人搬進了“紅色之路”公寓,于是尾隨而至……
大約是受到丹麥“道格瑪95”的影響,影片鏡頭總是處在一種強烈的動蕩不安情緒之中,這種零距離的現(xiàn)場感也為觀眾提供了一種微妙的窺視和參與心理,我們跟隨杰茜的“追蹤”一步步靠近克萊德(那個罪犯)狼狽不堪的生活——他和同樣無業(yè)的獄友以及獄友來自倫敦的女友住在一起,三個月來沒有找到任何工作,主動找上門來又三番五次臨陣退縮的杰茜令他十分困惑。終于有一晚,杰茜進入他的公寓,兩人激烈地做愛,但之后她卻立即起身離去,隨即,找上門來的警察把克萊德再次投進了監(jiān)獄。
顯然,是杰茜精心策劃了這起強奸案,但她為什么這么做?直到克萊德憤怒的獄友找上門來質(zhì)問,大家才解開了心中的謎團:原來六年前,正是克萊德一次交通肇事才造成了杰茜丈夫和女兒的意外死亡,那次意外徹底摧毀了杰茜美滿的生活,但她這次驚心動魄的復仇,卻并沒有能夠令其內(nèi)心徹底獲得平靜。當她發(fā)現(xiàn)克萊德也有一個女兒的時候,她打電話撤銷了起訴。兩個人在冷清的街道再次相遇,她這才發(fā)現(xiàn),原來他來也不過是個脆弱而普通的男人,她的仇恨、怨怒和壓抑終于得到了化解。
影片最后一個鏡頭,杰茜在路上碰到了那個牽狗的男人,他心愛的斗牛犬壽終正寢之后,他換了一條年輕健壯的新寵,杰茜愉快地和他們打招呼,六年來,這是她第一次主動和人打招呼。
其實,這不是一個僅僅講述復仇與救贖的故事,它和同題材的韓國電影《親切的金子》有著本質(zhì)上的不同,《金子》的核心是華美的傳奇劇,而《紅色之路》揭示的卻是現(xiàn)代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無所不在的溝通障礙,作為一個強烈的符號,“監(jiān)視器”具有溝通隔膜的這層明確的象征含義。雖然影片導演安德里亞·阿諾德在此之前沒有拍過劇情長片,但她的這部處女作卻以罕見的冰冷和緩慢,渲染了一段令人心碎的諒解之路,影片一舉奪得2006年戛納電影節(jié)評委會大獎,確數(shù)名至實歸。
http://blog.sina.com.cn/u/4b658a99010009dj 7 ) 我們都需要救贖
她不漂亮,有張讓人印象深刻的臉。孤獨,還有個孤獨的工作——閉路電視監(jiān)控器操作員。每天透過小小的屏幕看到各種各樣的人。一個中年男人,有一只白白胖胖的壞狗(長得跟VICTOR的壞狗一個樣,胖得好象都走不動了),遛狗是他每天要做的事;一個女清潔工,工作的時候打開耳機跳舞,隱秘的快樂;……
某天,她看到一張藏在記憶深處的臉。那個男人,頭發(fā)蓬亂,住“凄涼而廉價的公寓(導演語)”,放蕩,有前科。她開始通過小小的屏幕跟蹤他,試圖接近他。他殺了她的丈夫?她為什么要接近他?這些疑問緊緊跟隨著我。她與他越親近,我就越疑惑。那男人不似他的外表那般糟糕,他在雕刻,也會溫柔,有個不知道他存在的女兒。他正努力修復他們的關系,比如,在她放學路上塞給她一包用紙包著的唇膏、指甲油之類,多少有點傻氣和尷尬的父愛。直到后來,她在洗手間用石塊打破自己的臉,撕裂自己的衣服,我才明白,這就是女人的報復。他殺了她的孩子。
她從監(jiān)控錄象里看到他被警察抓走,然后看到他的女兒去那幢公寓找他。
她撤消了指控,在路上等他,要他告訴她事情的經(jīng)過。原來是場交通意外。她的丈夫和孩子。她不能原諒的是自己,那天,是她對孩子嚷嚷,讓她滾出她的視線,因為她要休息。于是,丈夫帶著孩子出門了。一輛失控的汽車撞進了公車站。他說他們一定是當場死亡的。我不知道這是否會讓她覺得安慰?!斑@樣的事情每天都在發(fā)生,這就是生活?!?br> 那位女清潔工,前一刻她還在滿足地面對一個男人的殷勤,下一刻,她悲傷地看著那個男人和一個更年輕漂亮的女人親熱交談;那只胖狗病死了,現(xiàn)在陪伴中年男人的是一只黑色的小狗,一樣的快樂。
這就是生活。
—————————————————————————————
不管是英格蘭還是蘇格蘭,不管陽光多么明媚,我依然覺得冷?;?,冷,這是UK的色調(diào)。
千萬不要在孤獨一人的時候養(yǎng)一只狗,那樣會看起來更孤獨。
8 ) 紅色之路·你能釋懷了么?
關于復仇的影片看了不少,然而將《紅色之路》定位成復仇型的故事還是于心不忍。
這是關于一個女子對喪痛無法釋懷的任性掙扎,悲痛塵埃落定的過程如同一顆淚珠的落與隱忍未落,最后,我們發(fā)現(xiàn),這個可憐的女子所做的一切,只是在向自己尋仇。
要怎么講這個故事呢,似乎連導演也覺得過于尋常和普通而同主人公一起把它藏了起來。藏在那女子依稀清秀的滄桑面容后,藏在她每天不動聲色的凝視監(jiān)控鏡頭時寂靜的目光里。這一切僅讓我們知道,她是個城市監(jiān)控員,面對十幾臺監(jiān)控屏幕,時刻旁觀人們每天上演在街頭的一幕一幕,見到險情或事故便及時匯報處理。
她沉靜,獨自生活,沒有笑容,她有一個當卡車司機的性伙伴,在車里各取所需之后平靜道別,像是吞咽一頓速食。
大多數(shù)時間她沉溺在監(jiān)控室里,不斷的轉(zhuǎn)換鏡頭,放大細節(jié),看對樓的女傭邊做家務邊跳舞,看遛狗的老人,看深夜有人在圍墻后野合……她喜歡這樣做個局外人,活在別人的熱鬧里而又一無所有的姿態(tài),這樣,便不再會失去吧。
后來我們發(fā)現(xiàn),她開始只關注一個人,那個開卡車的中年男人,貌不驚人,朝歌夜酒,混沌度日。這樣一個普通的男人卻使她的目光緊緊追隨,甚至跟蹤他,參加他的周末PATY,最后投懷送抱,完成了一次激情的交歡。這是愛的聚首還是恨的尋仇,無論如何,這是她唯一打起精神做了的事。
接下來,她用石塊砸傷自己臉,一臉凄苦的來到警察局告他強奸,她知道犯有犯罪前科的他只需她輕輕一推便就此鋃鐺入獄,她耿耿于懷凝聚在心口久久不散的痛等待這場順利復仇將之冰消瓦解,然而……果真如愿了么?她覺得就像把炸藥投入沼澤,那一聲黏馀的悶響只讓她本性純善的心愈加憤懣。
她要的只是“他們都能活過來”,從此她可以別無所求,真的。
她曾多么痛恨這個男人的存在,自打從監(jiān)控鏡頭里認出他后,她就知道他的出獄便是她的煉獄。那夜,這個開著卡車醉醺醺的男人把車失控撞上了候車亭,死神不負責任的帶走了她的丈夫和女兒,他們突如其來,無聲無息的從她的生命里蒸發(fā)了,她連最后一次和女兒的吵架都沒有來得及和解,她記得最后一次見她時,她生氣的叫她滾的遠遠的,她不明白,她之后呼喚了千萬遍的愛怎么就抵消不去那一句負氣的惡聲呢,她恨這個男人奪走了她唯一的機會,她可以向女兒道歉,向愛人告別,甚至可以同他們一起遠離人世。而她又本能的靠近他,向他無理索取,仿佛家人的氣息和靈魂在最后遇到的人身上有所依存,她能循著那一絲薄如蟬翼的牽連把握他們尚在人間的脈象。當她在監(jiān)控錄像里看著他被警察押解,而他幼弱的女兒來到門前茫然四顧的找不到父親,她恍然驚覺,這場所謂的復仇,荒誕得令人心碎,她無所挽回,卻在炮制新的悲劇。
將一切收場吧,原諒別人無心的過失,那仇恨,原是無所指向的,怪肇事者的行徑亦嘆受害人的出現(xiàn),亦怪酒會醉人,夜會迷目,怪命運無常,世事難料……
當一個人有恨而無所指的時候,他多半是在恨他自己。她用遷怒于他人和復仇來逃避現(xiàn)實,而出口漸迷。命運的疏導口,要順利走過,必須要放下,緊緊揪起的內(nèi)心必須釋懷。
她撤消了對他的指控,她在大街上追著被釋放的他尋求事發(fā)的細節(jié),她必須面對,然后放下。他說,這種爛事每天都有,這就是生活。
你能釋懷了么?她一定一遍又一遍的在心里問自己。她終于展開女兒生前的小衣服,親了又親,哭著說對不起,那是再沒有機會對她說的話。終于可以走進愛人的父母家里,看他孩童時,青年時的照片,那是她好幾年都不敢觸碰懷念。她終于可以對別人提起他們,然后好好為他們哭一場,當這些都做完之后,她知道自己終于可以放下了,放下往事,重新生活。
‘紅色之路”是那個男人所住的公寓名稱,也象征一道生命之坎,越過之后,陽光燦爛,海闊天空。
影片以紀錄片的手法來處理鏡頭,動蕩的跟鏡頭和長久靜默的片段使之沉重而真實。反復看了結(jié)尾,因為顯得太真實,感人至深。對白也耐人尋味。
電影畢竟來自于生活,再酷再炫的拍法也不過如同把戲和幻象,也許繞了一大圈,我們真正被觸動的原因還是鏡頭那記錄真實的本質(zhì)。
艱難而偉大的自我救贖之路
閉路電視的鏡頭向下窺視,而現(xiàn)實中人的視角向上瞻仰,很有趣的對比...
非常好,長片處女作就保持著極其的冷靜。紅色之路,復仇之路。結(jié)局的諒解俗了吧,哈哈
復仇不是拯救自己的方法。。 原來在蘇格蘭 謝謝是說ta的。。
20/3/2007 7:15pm UA Times Square
懸念揭曉之前是五星,那段性愛戲簡直了??上ё詈笠欢沃v得太明白太圓,瞬間俗套得索然無味,屬于新導演容易犯的錯誤之一。
人間不乏希望,在哪里呢,或許在心里
嘎那評審團獎。有點神經(jīng)質(zhì)……
原聲很好聽,畫面也凄美。
有腔調(diào),但是無用的廢戲也有點多
獨特的復仇方式
a perfect film……
有點兒達當內(nèi)兄弟《兒子》的意思吧,再有點DOGME95跟女性意識什么作祟。
Andrea Arnold的第一部長片 處女作和之后的魚缸以及呼嘯山莊相比 收斂很多 還沒有到隨心所欲的地步 沒有標志性的全程手搖攝影 規(guī)矩還帶有學院風 但是故事的切入點已然夠犀利 意外的治愈之作
攝影很讓人驚嘆
印象深刻的導演處女作。復仇+寬恕,通過特殊行業(yè)從業(yè)者冰冷、舒緩、細膩地表現(xiàn)。
冷靜的拍攝手法
《love will tear us apart》
耐心看。
放下與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