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奧德賽階梯”部分中的空間結構
20年代是蘇聯(lián)無聲電影最輝煌的時期,豐富的理論探索為此后的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蘇聯(lián)影史上的經(jīng)典之作《戰(zhàn)艦波將金號》是1925 年由謝爾蓋·愛森斯坦執(zhí)導的向俄國1905年革命20周年的獻禮影片,由五個部分組成了整個波將金號起義的過程。影片中“敖德薩階梯大屠殺”成為經(jīng)典的高潮片段之一,整個片段約130秒,共約有147個鏡頭,并成功運用了節(jié)奏蒙太奇、交叉蒙太奇、雜耍蒙太奇等手法極大的調動并延展了觀眾的情緒感受,展現(xiàn)沙皇軍隊對人民殘忍屠殺的暴行,它的意義已發(fā)展到人民同沙皇制度之間史詩性沖突這一巨大藝術概括的高度。在藝術手法上,它不僅延展了空間與時間的尺度,還賦予了因劇情邏輯而相互聯(lián)系的鏡頭某些更深刻的一致性。在空間和群眾場面的編排上發(fā)展了繪畫傳統(tǒng),賦予民眾以鮮活的個性,以空間內要素的對比和節(jié)奏的編排,展現(xiàn)出類似于浪漫主義畫派作品的強烈感受。
拍攝地點:敖德薩階梯(The Odessa Steps)位于烏克蘭敖德薩州首府,始建于19世紀三四十年代,因紀念1905年“波將金”號軍艦起義而被稱為“波將金階梯”,共有192級,臺階自上而下逐級加寬,它與市中心半圓廣場上的城市奠基者里舍利耶大公的雕像遙相呼應。階梯通向海邊,所以站在最高處時可以鳥瞰的敖德薩港?!芭_階”的作為一個重要場景構成的內容在電影里經(jīng)常出現(xiàn),經(jīng)常用于不斷深化矛盾、交代角色關系、以及起到轉折支點的作用。例如1940年的美國電影《亂世佳人》中的重要的三個場景里樓梯都作為主角存在,因為它本身豐富的位置關系和調度的多樣性,更利于演員的施展和表演。而在本片,整體的動作趨勢都是沿著奧德賽階梯不斷迅速向下發(fā)展的,本質上展現(xiàn)了事態(tài)從一種質到另一種質的轉變,也是整個篇章里從壓迫到反抗的過程中具有決定意義的一部分,而臺階也是此時史詩級悲劇中一個個富有節(jié)奏和韻律感的音節(jié)。由于拍攝地點的客觀存在性,在構思布景的時候應善于傾聽客觀事物對創(chuàng)作者未能預知的角度所提示出來的東西,極大發(fā)揮熒幕中特有且珍貴的造型生命?,F(xiàn)實中的臺階并不是很長,而在電影中士兵只走了大約整個臺階的一半,所需時間最多一分鐘左右,除了不斷穿插運用不同的景別豐富展現(xiàn)空間層次,還充分利用了階梯所有可能的空間和細節(jié),例如士兵視角、逃亡群眾視角下的階梯,以及階梯的側面(躲藏群眾)、階梯上雕像、樹、臺階下方的平臺,以及不可忽略的光影:士兵投射到地面上長長的黑色陰影。這種不斷變化著的視角、充分展現(xiàn)空間結構的方式是促成本片段內快速激昂節(jié)奏的原因之一。
由于對空間的充分利用在一方面上促進了節(jié)奏完整,此外構圖和空間內的運動也是必不可少的特性。在這個片段內空間內的運動是復雜多樣的。由人群的突然奔逃開始一下子就推進了節(jié)奏,而反觀士兵穩(wěn)健整齊且相對緩慢的腳步,兩種截然相反的運動方式形成對比,創(chuàng)造混亂恐怖焦躁的氛圍,同樣的臺階在此刻傳達出兩種不同的情緒感受,群眾的慌亂密集和士兵的整齊空曠,兩個對比交織在一起時起到了夸張效果。在拍攝群眾的大遠景時會發(fā)現(xiàn)有人是豎向奔跑而有人是橫向的,在構圖上使畫面內部失去了次序,運動上出現(xiàn)了矛盾點。而發(fā)展到了中段,更矛盾的運動出現(xiàn):母親抱著死去的孩子和上前勸說的老婦人逆著人群以完全相反的方向運動,除了方向上的對比,母親的孤獨身影和她所處的空曠空間與民眾擁擠且密集的空間也產(chǎn)生了對比,這兩種態(tài)勢促進了節(jié)奏,也展現(xiàn)了空間利用上的幾種不同的可能性。同樣還有摔倒老人的靜止狀態(tài)與奔跑踩過他的人群也形成了兩種極端方式的對比。后段中運用嬰兒車這一物品的運動“串聯(lián)”了展現(xiàn)不同人群狀態(tài)下的鏡頭,復雜多變又互相矛盾的運動方式不斷穿插結合,局部片段的組合構成了統(tǒng)一的總的主題,在情緒和節(jié)奏的推動上達到頂峰。
近景和細致特寫在電影誕生后很久的一段時間內才出現(xiàn),以往的畫面中的群眾場面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例如《一個國家的誕生》、《黨同伐異》中熱烈激昂的群眾場面在總體的視覺效果上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本片中的群眾場面沒有以數(shù)量上“制勝”,而著重于“質量”。本片中的群眾形象有著具有各自特點的不同面貌,在混亂的場面中能夠清晰的判斷出部分民眾身份、性格等特征,這種豐富的人民形象繼承了俄羅斯巡回畫派中歷史題材的人民場面,并用特有的電影表現(xiàn)手段,為革命和人民造型找到了一種相應表現(xiàn)的藝術形式,賦予動勢使得人民肖像更加鮮活,而一個個有差別和特點的個體又塑造了人民整體形象。同時利用空間內民眾的不同運動形式和節(jié)奏,在展現(xiàn)場面規(guī)模的基礎上,擴充了群眾場面的空間視野,展現(xiàn)了同一布景下的不同視角,從而延展了空間。
電影延展了造型藝術的邊界,創(chuàng)造了容易被大眾接受且甘愿被欺騙的視覺幻象。然而在造型藝術手段的完善上不是一蹴而就的,在不斷運動的畫面中發(fā)掘出新的關于空間的可能性。愛森斯坦在無聲電影的階段,就已從畫面內部突破并擴大了真實的布景空間。
2 ) 《戰(zhàn)艦波將金號》電影劇本
《戰(zhàn)艦波將金號》電影劇本
文/(蘇)愛森斯坦
譯/陳篤忱
第一本
(全本均配有音樂)
1(特寫)(淡入)
字幕:《戰(zhàn)艦波將金號》
露出光線。
2(特寫)(淡入)海。
畫外音:“1925年,蘇聯(lián)……”
3(特寫)煙筒冒煙。
“……拍攝了這部影片?!?br>4(中景)浮在海面上的戰(zhàn)艦,在畫面上只映出一部分來。
聲音,這部描寫英勇的……”
5(特寫)煙筒冒煙。
“……水兵們在俄國戰(zhàn)艦上……”
6(特寫)戰(zhàn)艦的船舷,左邊是海。
“………起義的影片……”
7(特寫)垂在水面的梯子和船舷的一部分。
“………給革命運動………”
8(特寫)從煙霧中現(xiàn)出炮口。
“……增添了最…………”
9(特寫)兩門炮的炮口。
“……雄偉的一頁?!?br>《戰(zhàn)艦波將金號》的字幕漸漸消失。
10(中景)戰(zhàn)艦的一部分。三門炮的炮口由左向右、向上移動。
聲音:“這部影片無論在主題處理上和藝術手法上,都應該說是全世界電影藝術的新發(fā)現(xiàn)……”
1(特寫)炮口向上移動。
“……以革命運動作為影片的主題,這還是第一次……”
2(中景)水兵的在戰(zhàn)艦上揮動著帽子。
“……人民能夠以主人公的身分在影片中出現(xiàn),同樣也是第一次。”
3(字幕)“總導演:С·愛森斯坦
編?。骇ぐ⒖ńZ娃”
4(字幕)“副導演:Г·亞力山大洛夫”
5(字幕)“總攝影師:Э·基賽”
6(字幕):“副導演:А·安東諾夫
М·蕭特洛夫
А·列夫申
М·斯特拉烏赫”
7(字幕)“1925年攝制”
8(字幕)“榮膺列寧勛章之莫斯科電影制片廠出品。有聲影片”
9(字幕)“作曲:Л·克留科夫
錄音:И·卡西凱維奇”
20(字幕)“蘇聯(lián)電影部管弦樂隊
指揮:А·高烏克”
1(字幕)“全蘇影片發(fā)行公司,1950年?!?br>2(字幕)列寧著作中的一節(jié):
“俄國正面臨著歷史上的大危機。革命的火焰燃燒起來了,而且愈燒愈大,從一個地方燒到另一個地方,從一個階層燒到另一個階層。無產(chǎn)階級是革命的主力。
列寧”
3(特寫)浪潮拍擊著海岸,浪花飛濺。
聲音:“隨著俄國軍隊在日俄戰(zhàn)爭中所遭到的慘重的失敗……”
4(中景)海岸的一部分。浪花四濺。
“……工人和農民的運動……”
5(中景)浪潮向海岸滾來。
“……對軍隊產(chǎn)生了影響,沙皇的專制統(tǒng)洽已經(jīng)動搖?!?br>6(中景)浪潮拍擊著海岸??梢钥吹浇ㄖ?。
聲音:“1905年6月……”
7(中景)海岸。海水滾滾。
“……在黑海艦隊的一艘戰(zhàn)艦‘波將金號’上舉行了起義……”
8(中景)浪潮拍擊著海岸。
“……這艘戰(zhàn)艦當時停泊在距離敖德薩不遠的一個地方……”
9(中景)停泊在海面上的戰(zhàn)艦。
“……敖德薩的工人正在舉行罷工。”
30(特寫)戰(zhàn)艦的煙囪。華庫林楚克走到馬托遷柯的身旁。
1(字幕)“水兵們以及馬托遷柯和華庫林楚克,根據(jù)陸海軍地下組織的指示,商討起義的計劃。
2(特寫)華庫林楚克和馬托遷柯在交談。
3(字幕)“我們‘波將金號’的水兵,必須起來支援我們的工人弟兄,必須和他們一起走向革命的最前列?!?br>4(特寫)華庫林楚克和馬托遷柯。
5(推寫)海上的戰(zhàn)艦。
6(字幕)“值班的人是睡不好的,夠痛苦的了?!?br>7(全景)最下層甲板。水兵們睡在吊鋪里。
8(中景)最下層甲板的一角。水兵們在睡覺。
9(中景)三個水兵在睡覺。
40(特寫)一個水兵在睡覺。
1(中景)三個水兵在睡覺。
2(中景)兩個水兵在吊鋪里睡覺。
3(特寫)一個水兵在睡覺。
4(全景)三個水兵在睡覺。水手長走過。
5(特寫)一個水兵張著嘴睡覺。
6(中景)水手長從正在睡覺的水兵們身旁走過。
7(特寫)水手長。
8(特寫)正在睡覺的水兵。
9(中景)水手長從正在睡覺的水兵們身旁走過。
50(中景)水手長從正在睡覺的水兵們身旁走過。
1(字幕)水手長不分晝夜都在尋找‘嫌疑犯’。
2(中景)水手長從正在睡覺的水兵們身旁走過,被一個水兵的頭絆了一交。
3(字幕)“最要緊的是消除新兵身上的壞習慣。”
4(中景)水手長準備拿這個新兵出氣。
5(特寫)水手長打一個新兵的背。
6(特寫)新兵翻過身來。
7(中景)新兵翻過身來。
8(中景)水手長從新兵身旁走開。
9(特寫)新兵目送著水手長。
60(中景)水手長從正在睡覺的水兵們身旁走過。
1(特寫)新兵轉過臉去。
2(中景)新兵轉過臉去。水兵們從夢中醒來。
3(字幕)“別太欺負人了……”
4(特寫)新兵臉朝里,氣得直哭。
5(中景)水兵們安慰新兵。
6(字幕)“華庫林楚克號召大伙起來說理。”
7(特寫)華庫林楚克在演說。
8(字幕)“同志們,到了該我們發(fā)言的時侯了……”
9(特寫)華庫林楚克在激動地演說。
70(特寫)兩個水兵醒來。
1(特寫)一個水兵。
2(特寫)華庫林楚克在演說。
3(字幕)“還猶豫什么,我們給欺負得夠了!”
4(特寫)華庫林楚克在演說。
5(特寫)兩個水兵躺著。
6(特寫)一個剃了胡子的水兵躺著。
7(特寫)一個水兵欠起身子在講話。
8(特寫)華庫林楚克在演說。
9(特寫)兩個水兵欠起身子。
80(中景)剃了胡子的水兵、新兵以及其他一些人。
1(字幕)“1905年6月14日晨……”
2(中景)一個軍官手插在衣袋里在眺望。
3(全景)甲板的一角。水兵們在那里集合。
4(中景)一群水兵聚在上層甲板和下層甲板上。
5(全景)甲板的一角。水兵們聚集在那里。
6(中景)軍官房間的門打開。一個軍官走了出來。
7(中景)軍官把門關上。
8(中景)軍官在眺望。
9(特寫)軍官在眺望。
90(中景)水兵們圍在腐爛的肉旁。
1(特寫)華庫林楚克從后面走來。
2(中景)水兵們在檢驗腐臭的肉。
3(特寫)華庫林楚克走開。
4(中景)軍官走過去。
5(中景)水兵們圍在腐臭的肉旁。
6(全景)水兵們上來下去。
7(字幕)“別再把臭了的東西給我們吃!”
8(中景)華庫林楚克和水兵們站在腐肉旁邊。
9(字幕)“這種東西連狗都不吃!”
100(中景)華庫林楚克和水兵們圍在吊在甲板上的腐肉的周圍。
1(中景)一群水兵在腐肉周圍吵嚷著。
2(中景)站在肉旁的水兵們。軍醫(yī)和軍官走來。
3(字幕)“軍醫(yī)斯米爾諾夫”
4(中景)水兵們注視著在檢驗腐肉旳軍醫(yī)。
5(特寫)軍醫(yī)在檢驗腐肉。軍官,華庫林楚克及其他一些人在旁觀看。
6(特寫)華庫林楚克在說話。
7(字幕)“那一定是自然而然地鉆進艦里來的……”
8(特寫)軍醫(yī)在檢驗腐肉,軍官和華庫林楚克還有其他人在旁觀看。軍醫(yī)取出夾鼻眼鏡。
9(特寫)兩手擺弄著夾鼻眼鏡。
10(特寫)肉上的蛆。
1(特寫)軍醫(yī)在說話。華庫林楚克及其他人在聽。
2(字幕)“這不是姐……”
3(特寫)腐肉上的蛆。拿著夾鼻眼鏡的手。
4(特寫)華庫林楚克和水兵們站在他后面。
5(特寫)軍醫(yī)戴上夾鼻眼鏡。說話。
6(字幕)“這是死了的蒼蠅崽仔。用鹽水洗掉就行了?!?br>7(特寫)軍醫(yī)在說話。
8(中景)華庫林楚克和水兵們站在他后面,軍醫(yī)的臉朝向軍官。
9(特寫)華庫林楚克在說話。
20(字幕)“不能把臭了的東西給我們吃!”
1(中景)軍醫(yī)離開腐肉。
2(中景)軍醫(yī)朝兩名水兵走來。
3(特寫)軍官離開華庫林楚克和水兵們。
4(中景)軍官喊軍醫(yī)。
5(中景)軍官開開門。軍醫(yī)和軍官站在一起。
6(特寫)軍醫(yī)在說話。
7(字幕)“肉是好的。不許再吵了!”
8(特寫)軍醫(yī)用一只手做著手勢。
9(特寫)軍官搖搖頭。
30(特寫)軍醫(yī)走開。
1(中景)軍官和軍醫(yī)站在門口。
2(特寫)軍官。
3(中景)水兵們在跑。
4(特寫)軍官向旁邊拐去。
5(全景)站在門口的軍官和軍醫(yī)。
6(中景)水兵們散開。
7(中景)門打開。水兵們已看不見。
8(中景)一群水兵。
9(字幕)“大副吉列洛夫斯基走出來。”
40(特寫)肉吊在那里。吉列洛夫斯基張牙舞爪地走到水兵們面前。
1(中景)吉列洛夫斯基驅散水兵們。
2(特寫)軍官站在船纜旁叫喊。
3(中景)吉列洛夫斯基驅散水兵們。
4(特寫)炊事員從鉤子上把肉拿下來。
5(中景)坎事員拿著斧子向放肉的案子走來。
6(特寫)炊事員揮動斧子。
7(全景)水兵們走到炊事員身旁。
8(中景)炊事員切肉。水兵們圍上前來。
9(特寫)炊事員掄起斧子。水兵們阻止切肉。
50(特寫)切肉的斧子。
1(特寫)水兵們抓住炊事員。
2(中景)水兵們圍住炊事員。
3(特寫)肉。指著肉的手。
4(字幕)“日常勤務開始了?!?br>5(特寫)炮門涂油。
6(中景)爬在炮門上的水兵。
7(特寫)炮門涂油。
8(特寫)用手擦零件。
9(特寫)炮門涂油。
60(全景)一個水兵在擦炮門。
1(中景)兩個水兵在擦零件。
2(特寫)兩個火夫在擦螺絲。
3(中景)兩個水兵在鐵鏈旁工作。
4(特寫)用手擦零件。
5(中景)兩名水兵在交談。
6(字幕)“鍋里腐臭的肉?!?br>7(特寫)用來攪肉湯的長把杓子。
8(全景)水兵們放下吊桌。
9(中景)水兵們放下吊桌。
70(中景)放下吊桌。
1(全景)水兵們離開桌子。
2(特寫)水兵們走向門口。。
3(特寫)用來攪肉湯的長把杓子。
4(中景)班長檢查食堂。
5(中景)兩個水兵在擺湯盤。
6(特寫)班長檢查。
7(全景)水兵們在擺湯盤。
8(中景)水兵們離開吊桌。
179(特寫)用來攪肉湯的長把杓子。
第二本
(全本均配有音樂)
1(字幕)“充分地表露出一種被壓迫的仇恨。”
2(中景)兩個水兵在戰(zhàn)艦上交談
3(特寫)一個水兵。
4(特寫)把魚送進壓榨器的手。
5(特寫)一個水兵。
6(特寫)把魚送進壓榨器的手。
7(特寫)用手把鹽撒在面包上。
8(特寫)一個水兵在吃撒了鹽的面包。
9(特寫)龍頭的水注入玻璃杯。
10(特寫)鹽和玻璃杯。拿著玻璃杯的手。
1(特寫)一個水兵在喝水。
2(中景)兩個水兵在吃撒了鹽的面包,一邊喝著水。
3(中景)水兵們才離開梯子,吉列洛夫斯基從梯子上走下來。
4(全景)吉列洛夫斯基還在從梯子上走下來。水兵們回過頭看。
5(特寫)新兵敬禮。
6(中景)吉列洛夫斯基望著水兵們。
7(特寫)新兵把手放下。
8(特寫)吉列洛夫斯基轉過臉去。
9(特寫)馬托遷柯和一個水兵。
20(特寫)新兵臉向旁邊移動。
1(特寫)馬托遷柯從畫面上消失。
2(特寫)吉列洛夫斯基走開。
3(全景)吉列洛夫斯基走著。
4(全景)放著湯盤的吊桌在擺動。
5(中景)吉列洛夫斯基打開門,然后關上。
6(全景)放著湯盤的吊桌晃動著。
7(特寫)吉列洛夫斯基往下看。
8(特寫)空盤放在桌上,桌子在搖動。
9(特寫)吉列洛夫斯基離開畫面。
30(全景)吉列洛夫斯基向畫面的深處走去。
1(特寫)放著空盤的吊桌在擺動。
2(特寫)炊事員的手(拿著一根棍子在鍋里攪動)。
3(特寫)炊事員蓋鍋蓋。
4(字幕)“在艦上的小賣部夠買食品”
5(中景)水兵們從窗口接過罐頭。
6(特寫)從窗口伸出一只拿著罐頭的手。
7(特寫)窗口的罐頭。
8(特寫)水兵們從窗口接受食品。
9(特寫)拿著罐頭的手。
40(特寫)一個水兵回過頭看。
1(中景)軍官凝視著水兵。
2(中景)拿著罐頭的手。
3(中景)一個軍官監(jiān)視著水兵。
4(特寫)水兵們瞟著軍官,向小賣部走去。
5(中景)一個軍官站在塔上用望遠鏡眺望。
吉列洛夫斯基走來,和水兵談話。
6(字幕)“水兵們拒絕吃肉湯?!?br>7(中景)吉列洛夫斯基和軍官從梯子上走下來。
8(全景)軍官和吉列洛夫斯基下到食堂。
9(特寫)軍官和吉列洛夫斯基。
50(特寫)桌子上放著空盤和面包。
1(特寫)軍官和吉列洛夫斯基淡話。
2(中景)軍官離開吉列洛夫斯基。
3(特寫)吉列洛夫斯基回到后面去。
4(全景)吉列洛夫斯基走出食堂。
5(中景)軍官走到站在甲扳上的水兵面前。水兵敬禮。
6(特寫)水兵和軍官。
7(中景)三個水兵在洗擦食具(新兵擔任洗刷工作)。
8(特寫)伸到桌面上來的放置場匙的手。
9(中景)在洗擦盤子的手。
60(特寫)一個水兵把盤子遞給另一個水兵。
1(特寫)拿著刷子在洗盤子的手。
2(特寫)把湯匙擺在桌上。
3(特寫)一個水兵在擦盤子。
4(中景)擦盤子的手。
5(特寫)洗盤子的手。
6(特寫)新兵在洗盤子。
7(特寫)盤子上寫著“賜給我們……”
8(特寫)一個新兵。
9(特寫)盤子。(接下去的字)“……每天的糧食?!?br>70(特寫)新兵在沉思。
1(特寫)盤子。
2(中景)三個水兵。
3(特寫)新兵在說話。
4(中景)桌子上拿著盤子的手。
5(中景)三個水兵,新兵抬起手。
6(特寫)新兵(手運在舉著)。
7(中景)兩個水兵(新兵的手還在舉著)。
8(特寫)新兵舉起手。
9(特寫)新兵的面孔。(占滿整個畫面)
80(特寫)兩個水兵。新兵摔盤子。
1(中景)湯匙漸漸從桌子上淡出。
2(字幕)“全體到甲板上去集合!”
3(特寫)號兵。(側面)
4(中景)號兵。(正面)
5(特寫)號兵。(側面)
6(全景)水兵們在甲板上奔跑。
7(全景)水兵們在奔跑。
8(全景)水兵們排隊。
9(中景)號兵。
90(全景)水兵們在甲板上排著隊。軍官們從面前走過。
1(全景)一群軍官。
2(字幕)“艦長哥利科夫?!?br>3(特寫)站在梯子上的哥利科夫(在扣領子)。
4(全景)軍官們敬禮。
5(中景)哥利科夫從船口走出來。
6(全景)哥利科夫命令軍官們把手放下。
7(全景)哥利科夫繞到軍官后面。
8(全景)哥利科夫在絞盤上。
9(全景)列隊。軍官和水兵們。
100(全景)軍官們。
1(全景)水兵們。
2(特寫)哥利科夫。
3(全景)甲板。
4(特寫)哥利科夫問話。
5(字幕)“有誰對肉湯感到滿意的?”
6(特寫)哥利科夫發(fā)出命令。
7(字幕)“向前走兩步!”
8(特寫)哥利科夫用一只手做著手勢。
9(全景)軍官們走出行列。
10(字幕)“這些軍官都想巴結艦長,好達到升官的目的。”
1(特寫)三個軍官。
2(全景)有幾個人走出行列。
3(中景)軍官們。
4(特寫)哥利科夫凝視著。
5(特寫)一個軍官(手里抓著望遠鏡的皮帶)。
6(全景)(炮口下面)排著隊的水兵們。
7(特寫)哥利科夫叫喊。
8(字幕)“把另外一些人吊到橫桁上去!”
9(特寫)舉起手的哥利科夫。
20(特寫)橫桁。
1(特寫)一個軍官得意地微笑。
2(特寫)四個水兵扭過頭看。
3(特寫)兩個水兵扭過頭看。
4(特寫)兩個水兵扭過頭看。
5(特寫)橫桁。顯出兩個受絞刑的人。
6(特寫)兩個水兵(中年的水兵注視著)。
7(特寫)兩個軍官注視著。
8(特寫)橫桁。
9(特寫)兩個軍官在笑。
30(特寫)哥利科夫擺手。
1(特寫)軍官的面孔。
2(特寫)哥利科夫放下手。
3(特寫)軍官的面孔。
4(特寫)哥利科夫發(fā)命令。
5(字幕)“把衛(wèi)兵叫來!”
6(特寫)哥利科夫。
7(全景)甲板。一個水兵在跑。
8(特寫)馬托遷柯向水兵們發(fā)出號召。
9(字幕)“團結起來吧,同志們!到炮塔上去集合!”
40(特寫)馬托遷柯在說話。
1(全景)甲板的一角。一個水兵走到指揮官的面前。
2(特寫)馬托遷柯在說話。
3(字幕)“到炮塔那兒去!”
4(特寫)馬托遷柯向其他水兵說。
5(字幕)“到炮塔那兒去!”
6(中景)水兵。他們彼此在商量。
7(特寫)馬托遷柯指揮水兵們。
8(中景)水兵們彼此在商量。
9(字幕)“到炮塔那兒去!”
50(中景)站在行列里的水兵互相傳達。
1(全景)衛(wèi)兵們走到甲板上。
2(特寫)兩個軍官注視著。
3(中景)衛(wèi)兵走過去。
4(特寫)兩個軍官在注視,他們東張西望。
5(中景)甲板。一隊衛(wèi)兵。
6(全景)衛(wèi)兵走過去。
7(特寫)馬托遷柯在講話。
8(字幕)“同志們!”
9(特寫)馬托遷柯。
60(字幕)“……現(xiàn)在是時侯了!”
1(中景)華庫林楚克和水兵們從行列里走出來。
2(中景)一隊水兵走過去。
3(全景)甲板的一角。水兵們走上炮塔。
4(特寫)馬托遷柯在指揮。
5(全景)甲板的一角,哥利科夫在當中。水兵們散開。
6(字幕)“大部分人在炮塔下面集合了?!?br>7(中景)在炮塔下面的水兵們。
8(全景)哥利科夫站在中央。水兵們向甲板走去。
9(中景)水兵們。
70(特寫)吉列洛夫斯基在講話。
1(字幕)“站??!不許動!”
2(中景)水兵們向后退。
3(中景)吉列洛夫斯基。
4(全景)三個軍官阻止水兵們行動。
5(中景)水兵們發(fā)生動搖。
6(字幕)“跑到艙口去了?!?br>7(全景)水兵們向艙口走去。
8(特寫)哥利科夫向旁邊走去。
9(字幕)“往后退!不懂禮貌的東西!這個軍官出入口不是你們走的!”
80(特寫)哥利科夫從畫面消失。
1(中景)哥利科夫逼水兵們向后退。
2(中景)水兵們停步。一個水兵跌進人群,摔倒。
3(中景)哥利科夫阻止水兵們前進。
4(特寫)哥利科夫在說話。
5(字幕)“象殺狗似的把你們一個個都斃掉!”
6(特寫)哥利科夫揮動著拳頭。
7(特寫)水兵們。
8(中景)哥利科夫走到艙口,用手在指揮。
9(全景)甲板的一角。吉列洛夫斯基站在當中,他的后面是哥利科夫。
90(中景)吉列洛夫斯基走上艦塔。
1(特寫)吉列洛夫斯基捋著胡須。
2(字幕)“用帆布把他們蓋起來!”
3(特寫)一個軍官敬禮。
4(字幕)“是,用帆布!”
5(中景)三個士官向旁邊走去。
6(特寫)一個士官從畫面消失。
7(中景)兩個士官敬禮。
8(全景)甲板。士官們走過去。
9(特寫)吉列洛夫斯基捋著胡須。
200(全景)士官們從炮口底下把帆布拉過來。
1(中景)士官們和帆布。
2(特寫)一個水兵回過頭看。
3(中景)士官們和帆布。
4(特寫)一個水兵回過頭看。
5(中景)士官們從畫面消失。
6(特寫)一個水兵向下看。
7(中景)士官們把帆布搬到甲板上。水兵們跑到炮門下面。
8(全景)炮下面的水兵。
9(字幕)“蒙上!”
10(中景)士官們打開帆布。
1(特寫)甲坂上的帆布。
2(中景)水兵們向后退。
3(特寫)拿帆布的手。
4(中景)一個士官把帆布打開。
5(中景)用帆布把水兵們蒙在下面。
6(中景)拿帆布的手。
7(中景)衛(wèi)兵的行列。
8(中景)在甲板上走著的腳。
9(字幕)“立正!”
20(中景)士官們的上半身。
1(特寫)一個士官抬起頭來。
2(中景)衛(wèi)兵手里拿起槍。
3(全景)衛(wèi)兵聚集在一起。
4(中景)衛(wèi)兵。
225(特寫)戰(zhàn)艦的一角。炮門。
第三本
(全本均配有音樂)
1(特寫)海上的戰(zhàn)艦。
2(中景)神甫走近梯子。
3(字幕)“上帝啊,對不服從命令的人給以懲罰……”
4(特寫)神甫手里拿著十字架。
5(中景)水兵們被蒙在帆布下面。
6(特寫)吉列洛夫斯基發(fā)布命令。
7(字幕)“瞄準帆布……”
8(中景)準備好了的槍。
9(中景)衛(wèi)兵們拿著槍。
10(中景)衛(wèi)兵們端起槍準備。
1(特寫)華庫林楚克低下頭來。
2(特寫)水兵們。
3(特寫)蒙在帆布下面的水兵們。
4(特寫)三個水兵低下頭來。
5(中景)衛(wèi)兵拿著槍。
6(特寫)三個軍官凝視著。
7(特寫)神甫凝視著。
8(特寫)一個軍官凝視著。
9(特寫)吉列洛夫斯基回過頭來,象是在說什么似的。
20(中景)被蒙在帆布下面的人在動。
1(中景)士官們保持立正的姿勢。
2(特寫)手里拿著槍。
3(中景)衛(wèi)兵瞄準。
4(特寫)華庫林楚克抬起頭來。
5(中景)衛(wèi)兵瞄準。
6(特寫)手上的十字架。
7(特寫)上面寫著“戰(zhàn)艦彼將金號”字樣的救生圈。
8(特寫)艦首。
9(特寫)掛著的號筒。
30(特寫)帆布下面的水兵們。有一個人倒下。
1(特寫)華庫林楚克凝視著。
2(字幕)“華庫林楚克下了決心……”
3(特寫)吉列洛夫斯基叫喊。
4(字幕)“開槍!”
5(特寫)華庫林楚克叫喊。
6(字幕)“弟兄們!”
7(特寫)華庫林楚克閃到后面去。
8(字幕)“開槍打誰?”
9(特寫)一個水兵。
40(字幕)“槍栓已經(jīng)頂上?!?br>1(中景)衛(wèi)兵。在頂槍栓。
2(中景)吉列洛夫斯基叫喊。
3(字幕)“開槍!”
4(特寫)衛(wèi)兵們把槍放下。
5(特寫)一個衛(wèi)兵在喊。
6(字幕)“開槍!”
7(中景)吉列洛夫斯基跑出畫面。
8(全景)吉列洛夫斯基在甲板上跑。
9(中景)吉列洛夫斯基在叫喊。
50(字幕)“開槍,這幫混帳東西!”
1(特寫)吉列洛夫斯基在觀看。
2(特寫)放下槍的手。
3(中景)豎起槍。
4(特寫)放下槍的手。
5(中景)拿著槍的衛(wèi)兵。
6(特寫)吉列洛夫斯基擺手,離開畫面。
7(全景)他走到衛(wèi)兵面前。
8(中景)衛(wèi)兵。吉列洛夫期基抓槍。
9(中景)馬托遷柯在一群水兵中叫喊。
60(字幕)“弟兄們,去拿槍!”
1(中景)馬托遷柯繼續(xù)在叫喊。
2(中景)衛(wèi)兵放下槍。
3(特寫)華庫林楚克。
4(中景)華庫林楚克跑進武器庫。
5(全景)華庫林楚克轉過臉去。
6(特寫)華庫林楚克在叫喊。
7(字幕)“殺壞蛋呀!殺呀!”
8(特寫)華庫林楚克叫喊。
9(字幕)“把這幫家伙都殺掉!”
70(特寫)華庫林楚克。
1(中景)水兵們拿掉帆布。
2(特寫)水兵們拿掉帆布。
3(中景)一群水兵。
4(全景)隊形陷于混亂,甲板上亂得一塌糊涂。
5(中景)衛(wèi)兵們。吉列洛夫斯基奪取槍枝。
6(中景)四名水兵在跑。
7(特寫)在兩門炮之間出現(xiàn)一只拿著槍的手。
8(中景)甲板上的帆布。
9(全景)水兵們從軍官手里奪取槍枝。
80(中景)水兵和士官們。
1(全景)艦上的甲板。水兵們跑來跑去。
2(特寫)艦旗。
3(中景)水兵們追趕士官們。
4(中景)一個軍官向艙口跑去。
5(全景)格斗。
6(全景)水兵們東跑西跑。
7(中景)水兵們跑進畫面。
8(特寫)槍枝。一個水兵跑過來取走槍枝。
9(特寫)槍旁出現(xiàn)一雙赤腳。
90(特寫)一個水兵取走槍枝。
1(中景)水兵們把槍拿走。
2(特寫)拿著槍的手。
3(特寫)槍旁出現(xiàn)一雙赤腳。
4(中景)水兵們把槍拿走。
5(中景)哥利科夫向艙房跑去。水兵們攔住他。
6(中景)水兵們圍攻一個軍官。
7(中景)哥利科夫推開水兵。
8(中景)水兵們的腳。
9(中景)水兵。格斗。
100(中景)旗枳飄動。
1(中景)一個水兵捉住軍官。
2(全景)艦上甲板的一角。水兵們跑―去。
3(中景)一個軍官摔在帆布上。
4(中景)打開窗子。
5(中景)一個水兵在挑選槍枝。
6(中景)槍伸到窗前。
7(特寫)遞槍枝。
8(中景)一個水兵在窗前。
9(特寫)所有的槍枝全被取走。
10(中景)水兵們在跑。
1(特寫)一個士官被蒙在帆布下面。
2(中景)水兵們拉帆布。
3(全景)華庫林楚克被吉列洛夫斯基追趕著。
4(中景)在炮塔上面的華庫林楚克。
5(中景)從艙口伸出一只拿著十字架的手。
6(特寫)十字架。
7(中景)在炮塔上面的華庫林楚克(向下看)。
8(中景)神甫手里拿著十字架。
9(特寫)華庫林楚克。
20(特寫)神甫在說話。
1(字幕)“信奉上帝吧!”
2(特寫)神甫。
3(特寫)十字架。
4(特寫)水兵們。
5(全景)水兵們。格斗。
6(中景)華庫林楚克和神甫。
7(字幕)“走開,賤貨!”
8(中景)華庫林楚克襲擊神甫。
9(特寫)推開神甫。
80(中景)吉列洛夫斯基抬起槍要打華庫林楚克。
1(中景)華庫林楚克抓住吉列洛夫斯基的槍。
2(中景)士官摔倒在地板上,被打。
3(中景)水兵們的腳。
4(中景)士官拉帆布。
5(中景)吉列洛夫斯基跟華庫林楚克格斗。
6(中景)腳。把一個班長硬拖著走。
7(中景)梯子。踏著梯子往下走的腳。
8(中景)梯子。踏著梯子往下走的腳。
9(中景)吉列洛夫斯基和華庫林楚克格斗。
40(全景)甲板上的格斗。
1(中景)華庫林楚克跟吉列洛夫斯基格斗。神甫在觀看。
2(特寫)十字架掉在地板上。
3(中景)神甫摔到艙里。
4(特寫)神甫從上面摔下去。
5(中景)神甫摔倒在墻腳下。
6(全景)吉列洛夫斯基迫近華庫林楚克。
7(中景)華庫林楚克下到艙里。
8(中景)華庫林楚克的腳(跳著往下走)。旁邊是摔在墻腳下的神甫。
9(中景)吉列洛夫斯基手里拿著槍下到艙里。
50(中景)華庫林楚克左看看右看看。
1(特寫)地上的十字架。
2(中景)華庫林楚克走出畫面。
3(中景)水兵們在跑。一個軍官在跑。
4(中景)從梯子上跑下來的水兵。
5(特寫)鋼琴的一角。點著三支蠟燭。
6(中景)兩個人在十字架旁格斗。
7(特寫)腳踩在鋼琴的鍵盤上。
8(特寫)腳碰倒蠟燭。
9(中景)一個軍官在射擊。
60(中景)從鋼琴旁邊把軍官拉開。
1(全景)背景是海,戰(zhàn)艦的一角。軍官緊抱著炮口。
2(中景)一個軍官懸在炮口上。
3(中景)三個水兵在艙房里毆打一個軍官。
4(中景)一個軍官在水里兩腳亂踢。
5(中景)一個軍官抱住梯子不放。水兵們硬把他拉開。
6(中景)艙房里。水兵們毆打軍官和士官。
7(中景)水兵們把士官推到墻角上毆打。
8(中景)水兵們走上梯子。
9(中景)船舷的一部分。一個水兵在踢士官。
70(中景)船艙里。格斗。
1(中景)海上。一個士官掉在海里。
2(全景)掉在海里的士官。
3(中景)士官從水里浮上來。
4(特寫)“戰(zhàn)艦波將金號”的救生圈。
5(中景)在炮塔旁邊跑著的水兵。
6(全景)甲板的一角。水兵們跑來跑去。
7(全景)軍官從炮口上掉進水里。
8(全景)軍官從炮口上掉進水里。
9(特寫)水花四濺。
80(特寫)海。
1(特寫)海里的軍官。
2(中景)軍官看不見了。
3(中景)水兵跑過去看。
4(中景)水兵們要抓軍醫(yī)。
5(中景)軍醫(yī)抓住繩纜。
6(全景)水兵們迫近抓住繩纜的軍醫(yī)。
7(中景)水兵們捉住軍醫(yī)。
8(全景)拉著軍醫(yī)。
9(中景)腳和繩子。
90(中景)拉著軍醫(yī),他拼命掙扎。
1(中景)軍醫(yī)兩手抓住梯子。
2(特寫)抻甫嚇得魂不附體。
3(中景)抓著梯子的軍醫(yī)的手。
4(特寫)站在梯子上的水兵的腳。
5(中景)水兵們跑到炮口底下。
6(全景)水兵們跑向艙口,下去。
7(中景)三個水兵拉開軍醫(yī)。
8(中景)兩個水兵摁住軍醫(yī)。
9(中景)把軍醫(yī)拋出去。
200(中景)拋在空中的軍醫(yī)。
1(中景)兩個水兵在看被拋出去的軍醫(yī)。
2(中景)軍醫(yī)掉進海里去。
3(全景)水兵們注視著軍醫(yī)。
4(特寫)水花四濺。
5(特寫)肉上的蛆。
6(字幕)“把那叫大家吃的蛆拋進海里去?!?br>7(特寫)夾鼻眼鏡掛在繩纜上。
8(全景)甲板上的格斗。水兵們跑到炮塔上去。
9(字幕)“喂,弟兄們!我們掌握了這只軍艦的支配權啦!”
10(全景)水兵們在炮塔上一齊開槍。
1(特寫)倒在鋼琴鍵盤上的樂譜和蠟燭。
2(特寫)戰(zhàn)艦的一角。有幾個水兵在下面走來走去。
3(字幕)“象只野獸般的艦長追趕著受了傷的華庫林楚克?!?br>4(中景)吉列洛夫斯基站起來,走出畫面。
5(中景)華庫林楚克沒有被追上。
6(全景)華庫林楚克站在一根橫木上。
7(中景)吉列洛夫斯基跑過來。華庫林楚克站在遠處。
8(特寫)吉列洛夫斯基。
9(特寫)華庫林楚克抓住柱子。
20(中景)吉列洛夫斯基用槍瞄準。
1(特寫)吉列洛夫斯基瞄準。
2(中景)華庫林楚克從橫木上走過去。
3(特寫)吉列洛夫斯基的臉。
4(特寫)吉列洛夫斯基的右眼。
5(中景)吉列洛夫斯基開槍。
6(特寫)受了傷的華庫林楚克用一只手捂著頸子。
7(特寫)吉列洛夫斯基轉過臉去。
8(特寫)華庫林楚克從畫面上消失。
9(中景)華庫林楚克抓住滑車的繩子。
30(全景)華庫林楚克從繩子上滑下來。
1(中景)華庫林楚克吊在滑車上。
2(全景)甲板上的水兵。
3(中景)滑車上的華庫林楚克。
4(中景)一個水兵跑過去。
5(字幕)“華庫林楚克掉到海里去了!快去救他吧!”
6(中景)水兵們在跑。
7(全景)水兵們抓住繩子在橫木上跑。
8(全景)水兵們抓住繩子在橫木上跑。
9(中景)華庫林楚克吊在那里。
40(全景)吊在那里的華庫林楚克。水兵們在橫木上走著。
1(字幕)“去救華庫林楚克吧!”
2(全景)吊在那里的華庫林楚克。水兵們跳進水去。
3(中景)水兵們跳進水后,向華庫林楚克身旁游去。
4(中景)華庫林楚克沉入水中。
5(全景)水兵們游到了。
6(中景)水兵們圍著已經(jīng)死去的華庫林楚克。
7(中景)水兵們踏著梯子把華庫林楚克的尸體搬上去。
8(字幕)“水兵布爾什維克華庫林楚克第一個死在劊子手的手里。”
9(中景)汽艇運載著華庫林楚克的尸體。
50(中景)燈塔。
1(字幕)“向岸邊駛去!”
2(全景)汽艇在行進。
3(中景)汽艇的一角。儀仗兵站在華庫林楚克尸體旁邊。
4(全景)汽艇在行進。
5(中景)汽艇的一角。儀仗兵站在華庫林楚克的尸體旁邊。
6(字幕)“敖德薩”
7(中景)港內的帆船。
8(字幕)“敖德薩新的防浪堤上的帳篷……華庫林楚克最后停留的碼頭?!?br>9(中景)死去的華庫林楚克。
60(特寫)華庫林楚克手里握著蠟燭。
1(特寫)死去的華庫林楚克。
2(特寫)腳。
3(全景)從帳篷中看到的海港。
4(中景)汽船駛過。
5(全景)從帳蓮中看到的海港。
266(中景)海的一角。遠遠看到的海岸。
第四本
(全本均配有音樂)
1(字幕)“濃霧迷漫著黑夜?!?br>2(中景)港內。小艇上的起重機。
3(中景)小艇(飄蕩在閃閃發(fā)光的水面上)。
4(中景)兩艘沒有帆的小艇。
5(全景)浮在水面的浮筒,鳥兒棲息在上面。
6(特寫)海水。、‘
7(中果)水面上的浮筒。鳥兒在飛翔。
8(特寫)海水。閃耀著光茫。
9(中景)港口。平底船的一角。
10(中景)港內的輪船。
1(特寫)船頭。
2(中景)從華庫林楚克停靈的帳篷里看到的帆船和對岸。
3(特寫)掛著黑紗結的帳蓬。
4(全景)搭在防浪堤上的華庫林楚克停靈的帳篷。
5(特寫)船頭。
6(字幕)“消息傳播開來?!?br>7(全景)人們聚集到帳篷里來。
8(中景)人們聚集到帳蓬里來。被殺害的華庫林楚克停在地上。
9(特寫)被殺害的華庫林楚克停在那里。
20(特寫)一張紙條上寫著“由于一勺湯”的字樣。
1(中景)一位老太婆站在帳篷旁邊彎著身子在剪燭花。
2(中景)兩個漁夫坐在防浪堤上釣魚。
3(特寫)發(fā)出融融火光的蠟燭。
4(中景)停在地上的華庫林楚克。
5(中景)帳篷。兩個老太婆伏在華庫林楚克的尸體旁邊。人們站在一旁觀看。
6(中景)小船上的帆落下。
7(字幕)“太陽升起了,消息傳遍了各個角落?!?br>8(全景)敖德薩的狹窄的石階。(淡出)
9(中景)(淡入)人們從階梯上走下來。
30(字幕)“波將金號起義!”
1(中景)人們在走著(階梯的一部分)。
2(全景)人們在走著(階梯的上半部以及階梯口)。
3(字幕)“起義了!……”
4(全景)人們走著。
5(中景)人們走著。
6(中景)人們從天橋下穿過。
7(字幕)“到海邊去!”
4(全景)人們走向海岸。
9(字幕)“水兵被殺害了!”
40(中景)人們從華庫林楚克的帳篷旁邊走過。
1(中景)一個小孩一面把錢放進水兵的帽子里,一面望著華庫林楚克的尸體。
2(中景)停在地上的華庫林楚克。
3(特寫)一只手把錢放進水兵的帽子里。
4(中景)人們從帳蓬旁邊走過。
5(中景)人們不斷地向帳篷走去。
6(全景)在防浪堤上的人群(靠右邊的水面上有一只小船)。
7(全景)在防浪堤上的人群。
8(中景)搖鏡頭。人們從階梯上走下來,朝著橋的方向奔去。
9(全景)防浪堤上的人群。
50(中景)人們從階梯上走下來,從橋底下穿過去。
1(全景)從橋下面穿過去的人群。接著看到第二座橋。
2(全景)人們圍在帳篷外面。
3(全景)帳篷旁邊的人群。女宣傳員。
4(字幕)“不要忘記!”
5(中景)帳篷旁邊的人群。女宣傳員。
6(特寫)華庫林楚克的兩只手疊在胸前,旁邊放著一張寫著“由于一勺湯”的紙片。
7(中景)人們聚集在帳篷前面。女宣傳員。
8(字幕)“由于一勺湯?!?br>9(中景)水兵宣傳員讀傳單。
60(字幕)“敖德薩的居民們!停在你們身旁的是水兵華庫林楚克的尸體。他是被我們戰(zhàn)艦上的大副殺害的。——戰(zhàn)艦波將金號水兵”
1(中景)水兵宣傳員讀傳單。
2(中景)人們來來往往,兩個婦女一邊啜泣著,一邊對尸體行禮。
3(中景)一個婦女對著尸體行禮。
4(特寫)華庫林楚克的尸體。蠟燭和湯匙。
5(特寫)一位老人取下眼鏡。
6(特寫)兩個婦女向尸體行禮。
7(特寫)一個戴著帽子的男子吸著煙。
8(特寫)行禮的那個女人的面部表情。
9(字幕)“為革命而犧牲的烈士永垂不朽!”
70(字幕)“大家為了一個人!”
1(全景)帳篷周圍的人群。
2(字幕)“一個人……”
3(特寫)華庫林楚克。
4(字幕)“……為了大家!”
5(全景)帳蓬周圍的人群。
6(特寫)女人在哭泣。
7(中景)人們低著頭。
8(特寫)一群男子(脫帽)。
9(特寫)一個碼頭搬運工人在行禮。
80(特寫)手揉弄著帽子。
1(特寫)搬運工人用手掩住臉。
2(特寫)男人們注視著。
3(特寫)學生宣傳員向人們宣傳。
4(字幕)“決不饒恕劊子手!”
5(特寫)海員和其他的人們。
6(特寫)一群男子。
7(特寫)手。
8(特寫)一群男子。
9(特寫)一群男子往那邊看。
90(特寫)一群男子。
1(特寫)緊握拳頭的手。
2(特寫)拳頭。
3(特寫)群情激昂。
4(特寫)女宣傳員。
5(特寫)緊握舉頭的手。
6(特寫)高舉拳頭。
7(字幕)“打倒專制政府!”
8(特寫)一群激動的男人。
9(特寫)一群激動的婦女。
100(特寫)女宣傳員。
1(特寫)一群激動的婦女。
2(特寫)一群激動的婦女。
3(中景)一群激動的婦女。
4(中景)一個崩得分子。
5(特寫)一群激昂的婦女揮舞著拳頭。
6(字幕)“母親們和弟兄們!為自由而斗爭吧!”
7(特寫)一群激動的婦女揮舞著拳頭。
8(特寫)崩得分子在笑。
9(中景)女宣傳員。
10(特寫)崩得分子在說話。
1(中景)一個海員。
2(特寫)一個海員回頭看。
3(中景)一個海員,以群眾作為背景。
4(特寫)兩個工人(回頭看)。
5(特寫)一群工人(回頭看)。
6(特寫)崩得分子在笑。
7(特寫)一個海員叫喊。
8(特寫)崩得分子驚惶失措。
9(特寫)海員叫喊。
20(特寫)崩得分子用帽沿遮住眼晴。
1(特寫)一群激動的工人。
2(特寫)崩得分子把頭縮在大衣領子里。
3(中景)被工人包圍著的崩得分子。群眾取掉他的帽子。
4(特寫)在人群中的崩得分子。
5(中景)工人抓住崩得分子。
6(特寫)工人們的背影。
7(特寫)學生宣傳員。
8(特寫)一群激動的婦女。
9(特寫)學生宣傳員。
30(特寫)一個婦女取下頭巾。
1(特寫)一群激動的婦女。
2(特寫)兩個婦女興奮得直揮手。
3(特寫)學生宣傳員。
4(字幕)“攜起手來!”
5(中景)從橋下和階梯上走過的人群。
6(字幕)“武裝起義萬歲!”
7(全景)從橋下的拱門通過的人群。
8(字幕)“未來是屬于我們的!”
9(全景)人們向橋下?lián)韥怼?br>40(特寫)激動的婦女們。
1(特寫)激動的婦女們揮舞著拳頭。
2(特寫)學生宣傳員。
3(特寫)一個工人撕破襯衣。
4(特寫)男人們揮舞著舉頭。
5(全景)水兵們跑到戰(zhàn)艦的甲板上去。
6(全景)戰(zhàn)艦的一角,艦上的水兵們。兩門大炮。
7(全景)戰(zhàn)艦的一角。水兵們爬到最上層的甲板和炮身上去。
8(中景)戰(zhàn)艦甲板上的水兵們。
9(字幕)“敖德薩派來了代表?!?br>50(中景)戰(zhàn)艦上的代表和水兵們。
1(字幕)“必須給敵人以殲滅性的打擊!”
2(中景)代表在演說。水兵們靜靜地在聽。
3(字幕)“同全體覺醒了的工人站在一起!我們一定能夠獲得勝利!”
4(中景)水兵們在諦聽。
5(全景)甲板的一角。甲板上的水兵們。
6(中景)水兵們聽代表演說。他們脫下帽子。
7(全景)代表繼續(xù)在講話。水兵們揮動帽子。
8(中景)代表在講話。水兵們靜聽。
9(全景)戰(zhàn)艦的上部。水兵們在瞭望臺上揮動帽子。
60(中景)代表們。
1(全景)戰(zhàn)艦的上部。水兵們揮動帽子。
2(字幕)“人們非常注意‘波將金號’發(fā)生的事件?!?br>3(全景)敖德薩階梯上的人們。
4(中景)階梯上的人們在歡迎戰(zhàn)艦。
5(全景)階梯上的人們在歡迎。
6(中景)戰(zhàn)艦的上部。水兵們揮動帽子。
7(中景)戰(zhàn)艦的上部。水兵們揮手。
8(全景)戰(zhàn)艦甲板上的水兵們。
9(中景)三個水兵抬頭看。
70(中景)船桅上升起了紅旗。
1(中景)水兵們向紅旗歡呼。
2(全景)階梯上的人們看到紅旗升起,表示歡迎。
173(中景)紅旗飄揚。
第五本
(全本均配有音樂)
1(字幕)“在這值得紀念的幾天里,全市真是做到了同起義的戰(zhàn)艦共呼吸。敖德薩的市民給戰(zhàn)艦波將金號送去了煤炭、糧食和水?!?br>2(中景)港內的槳舟。
3(字幕)“小艇向戰(zhàn)艦旁邊劃去,兩只船槳就象天鵝的翅膀般翩舞?!?br>4(中景)港口。幾個人從橋上走過。
5(中景)港口的一角。一個男子離開了岸。
6(中景)港內的槳舟。
7(中景)槳舟離岸。
8(中景)槳舟從碼頭附近駛過。
9(中景)槳舟蕩漾在水面上。
10(中景)通過亭子的回廊柱子望見一葉扁舟。
1(中景)人們向拱門走去,遠遠望見一片海洋。
2(特寫)吸著紙煙的男子。拿著傘的婦女。
3(特寫)一個婦女和兩個男人在歡迎。
4(特寫)男人和女人。
5(特寫)老太婆和姑娘。
6(特寫)男人舉起手。
7(特寫)漿舟在海上行進。
8(中景)海上的槳舟。
9(全景)海上的槳舟。水兵們跑來歡迎。
20(中景)水面上的槳舟。
1(全景)穿過船舷看到的槳舟。
2(中景)槳舟。
3(全景)艦上的一些水兵。
4(特寫)水面上的槳舟。
5(全景)海上的槳舟。水兵們跑來歡迎。
6(全景)艦上的水兵。
7(全景)海上的槳舟。水兵從上面走下來。
8(中景)槳舟和小艇駛過。
9(中景)船上的帆落下來,背景是一片大海。
30(特寫)船上的帆落下來。
1(中景)水兵們向船舷跑去。歡迎槳舟上的人們。
2(中景)槳舟上的人們。
3(中景)水兵們望著槳舟上的人們。
4(中景)船上的帆落下來。
5(中景)水兵們跑過來。
6(全景)人們在敖德薩的階梯上眺望。
7(中景)一個婦女把一只鵝交給水兵。
8(中景)工人把面包扔到艦上去。
9(中景)人們在敖德薩的階梯上歡迎。
40(中景)槳舟上的人們。
1(中景)遞送小豬。
2(中景)一籠家禽。
3(中景)一個男人在遞送鵝。
4(中景)一個男人和水兵們擁抱。
5(中景)遞送一簍雞蛋。
6(中景)一個婦女在遞送小豬。
7(全景)階梯上的人們。
8(中景)階梯上的人們在歡迎。
9(特寫)老母和女兒。
50(特寫)一個貴婦拿著帶把眼鏡觀看。
1(中景)一只手在撐傘。
2(特寫)拿傘的那個女人在揮手。
3(中景)一個斷腿的人在揮手。
4(特寫)拿著帶把眼鏡的婦女在揮手。
5(中景)斷腿的人揮動著帽子。
6(特寫)孩子拿著一只筐,母親彎下身子照料孩子。
7(特寫)紅旗。
8(特寫)母子在歡迎。
9(特寫)女孩子和男孩子在歡迎。
60(特寫)紅旗。
1(字幕)“突然!”
2(特寫)兵士的腳從階梯上一步步地走下來。
8(特寫)端起槍齊射。
4(特寫)一個婦女撲倒。
5(中景)斷腿的人和其他的人們從階梯上跑下來。畫面被一個婦女的傘遮住。
6(中景)斷腿的人從階梯上一跳一跳地走下來,人們逃命。
7(中景)紀念像。軍隊走過。
8(中景)階梯。人們逃命。
9(全景)人們爭先恐后地從階梯上跑下來。
70(特寫)男人的腳(膝部彎下來)。
1(中景)一個男人。
2(特寫)一個男人倒下。
3(特寫)兩腳朝天。
4(中景)一個男人倒下。一個男孩子坐在地上。
5(全景)階梯的一角。人們慌張?zhí)用?br>6(中景)一個小孩坐在死者的尸體旁邊,兩只手抱住頭。
7(全景)階梯的一角。人們亂作一團,拼命逃走。
8(中景)軍隊走過。
9(全景)階梯的一角。人們亂作一團拼命逃走。
80(中景)軍隊走過。階梯上許多尸體。
1(全景)從樹木中間看到人們在逃命。
2(特寫)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躲在石頭后邊。
3(中景)老人、中學生、婦女。
4(中景)士兵站在那里。
5(特寫)一個男人和一個老太婆倒在石頭旁邊。
6(全景)階梯的一角?;呕艔垙埮苤娜巳?。
7(特寫)一只腳從老人身上跨過去。
8(全景)階梯的一角。倒在地上的尸體。人們慌慌張張跑著。
9(全景)階梯的一部分。母子從階梯上跑下來。人們亂作一團。
90(中景)軍隊開槍。
1(中景)一個男孩子倒下來。
2(全景)孩子的母親和其他一些人繼續(xù)在跑。
3(全景)孩子的母親和其他一些人在跑。母親向一條橫路上拐去。
4(特寫)母親叫喊。
5(中景)人們驚慌失措地從階梯上跑下來。
6(特寫)母親的腳從死去的孩子身上踏過。
7(中景)母親象瘋了似的。
8(特寫)母親用手抱住頭。
9(中景)孩子們拼命跑著。
100(特寫)穿著白色制服的軍隊趾高氣揚地走著。
1(全景)階梯的一部分。人們慌忙逃跑。
2(特寫)母親的臉。
3(特寫)母親用手捂著臉。
4(中景)人們慌亂地逃跑。
5(中景)群眾帶著母親一同走。群眾漸漸走散,結果只剩下母親一人。
6(特寫)母親的臉。
7(中景)母親彎下身子。
8(全景)人們慌亂地跑著。
9(中景)母親緊緊抱著孩子。
40(全景)人們慌亂地跑著。
1(中景)三個老太婆退出畫面。
2(中景)一個老太婆張著大嘴站了起來。
3(特寫)老太婆說話。
4(中景)死在母親懷里的孩子。
5(中景)老太婆說話。
6(字幕)“我們一塊兒去哀求哀求吧!”
7(中景)老太婆繼續(xù)在說話。
8(中景)躺在階梯上的尸體。軍隊走過去。
9(中景)群眾在跑。
20(特寫)幾個人圍著一個老太婆。
1(特寫)驚慌失措的群眾。
2(特寫)一個老太婆。
3(中景)軍隊從階梯上走下來。
4(中景)驚慌失措的群眾回過頭看。
5(特寫)死在母親懷里的孩子。
6(特寫)老太婆與女人。
7(特寫)老太婆在說話。
8(特寫)驚慌失措的婦女。
9(特寫)人們直起身子。
30(特寫)男人們伸直了腰。
1(全景)人群。
2(中景)軍隊開槍。
3(全景)階梯的一部分。人們在跑。
4(特寫)死在母親懷里的孩子。
5(中景)張開兩只手的群眾。
6(特寫)死在母親懷里的孩子。
7(中景)軍隊。
8(中景)階梯的一段,母親和孩子朝著軍隊走去。
9(字幕)“喂,別開槍啦!”
40(特寫)軍隊的上半身。
1(中景)軍隊。躺在地上的尸體。
2(全景)階梯的一部分。尸體。母親和孩子走上階梯。
3(字幕)“我的孩子快要死了?!?br>4(全景)母親和孩子在軍隊前面。
5(特寫)母親和孩子。
6(特寫)張開兩只手在哀求的群眾。
7(特寫)母親和孩子。
8(特寫)群眾張開兩只手在哀求。
9(中景)軍隊襲擊母親和孩子。
50(中景)在階梯口亂跑的人群。
1(全景)階梯口。跑的人群。廣場上的警察,哥薩克騎兵。
2(中景)軍隊從帶著孩子死去的母親的身旁走過。
3(全景)階梯的拐彎處。亂跑的人群。
4(中景)在階梯上亂跑的人群。
5(中景)柵欄。一個老人在尸體旁邊。人們從柵欄里滾出來。
6(中景)在柱子附近的群眾。被殺死的人們。其中有一個老太婆。
7(特寫)端起槍齊射。
8(中景)在柱子附近的群眾。倒在柱子旁邊的人們。
9(中景)軍隊的行列(腳)。
60(中景)一個婦女推著嬰兒車。人們從車旁走過。
1(中景)階梯上的軍隊的行列。
2(特寫)披著黑披肩的婦女。
3(特寫)躺在車中的嬰兒。
4(中景)婦女站在嬰兒車旁。
5(中景)軍隊的行列。
6(中景)披著黑披肩的婦女的面部。
7(特寫)從階梯上走下來的士兵的腳。
8(中景)軍隊在射擊。
9(特寫)頭向后仰的婦女。
70(特寫)嬰兒車的車輪。
1(特寫)負傷的婦女頭向后仰。
2(特寫)手垂在腰帶旁。
3(全景)人們在階梯口亂做一團。
4(特寫)一只手抓住帶子。
5(特寫)負傷的婦女。
6(特寫)婦女的頭部。
7(中景)在車輪旁邊的婦女。
8(特寫)嬰兒車的車輪。
9(中景)在階梯上走著的軍隊(腳)。
80(中景)軍隊的行列。
1(中景)倒在嬰兒車車輪下的婦女。
2(特寫)嬰兒車的車輪。
3(全景)階梯上的混亂情況(軍隊從上邊走下來)。
4(全景)階梯口。人們慌亂地奔跑著。
5(中景)一個老人在死人身旁。柵欄外的混亂情景。
6(中景)倒在地上的婦女。頭撞在嬰兒車上。
7(特寫)躺在車里的嬰兒(嬰兒車滾動)。
8(特寫)嬰兒車的車輪旋轉。婦女倒下去。
9(特寫)嬰兒車的車輪旋轉著。
90(特寫)發(fā)狂的老太婆。
1(中景)嬰兒車從階梯上滾下來。
2(全景)階梯的一部分。嬰兒車從尸體旁滾過。
3(全景)嬰兒車在滾動。
4(全景)階梯口一片混亂。
5(特寫)死去的婦女。
6(中景)里面躺著孩子的嬰兒車從階梯上滾下來。
7(特寫)戴眼鏡的老太婆。
8(中景)嬰兒車急速地滾下來。
9(特寫)戴眼鏡的男子。
200(中景)躺在車里的嬰兒。
1(中景)柵欄旁邊。在死人身旁的一個老人。
2(特寫)戴眼鏡的男人。
3(中景)嬰兒車在滾動。
4(特寫)躺在車里的嬰兒。
5(中景)嬰兒車在滾動。
6(特寫)躺在車里的嬰兒。
7(特寫)兩個士兵向倒下的人群亂開槍。
8(特寫)戴眼鏡的男人。
9(中景)孩子躺在里面的嬰兒車在滾動。
10(特寫)船舷的一部分。
1(字幕)“這時,戰(zhàn)艦向岸上的軍警開炮,作為對他們的暴行的回答?!?br>2(特寫)戰(zhàn)艦的一部分。炮口。
3(特寫)建筑物的屋頂上一排排神像。
4(字幕)“襲擊劊子手的巢穴。”
5(特寫)戰(zhàn)艦的一部分。開炮。
6(特寫)屋頂上的女神像。
7(特寫)屋頂上的女神像。
8(特寫)屋頂上的女神像。
9(特寫)大門被擊中。
20(特寫)門被濃煙掩蓋。
1(中景)門樓塌下來。
2(特寫)睡獅。
3(特寫)張開大嘴的獅子。
4(中景)前足站著的獅子。
5(特寫)煙霧。
6(中景)濃煙籠罩著整個建筑物。
7(中景)門樓塌下來。
228(中景)濃煙中的建筑物。
第六本
(全本均配有音樂)
1(字幕)“在黃昏以前舉行了暴風雨般的集會。”
2(中景)炮上的水兵們。
3(全景)坐在墻樓上的水兵。
4(特寫)一個水兵在講話。
5(字幕)“敖德薩的居民在等著你們!如果能讓陸戰(zhàn)隊登陸,軍隊就會和你們匯含在一起!”
6(特寫)一個水兵在講話。
7(全景)坐在墻樓上的水兵們。
8(中景)炮上的水兵們。
9(中景)水兵們在聽代表們講話。
10(中景)三個水兵(以站在下面的水兵們作為背景)。
1(特寫)在說話的水兵。
2(字幕)“不能派陸戰(zhàn)隊登陸。旗艦會向我們開來!”
3(特寫)在說話的水兵。
4(全景)坐在最上層甲板上的水兵們。
5(全景)甲板的一部分。水兵們在聽著。
6(特寫)在說話的水兵。
7(中景)代表在說話。水兵們揮舞著帽子。
8(全景)甲板的一部分。水兵們在聽著。
9(特寫)一個水兵在講話。
20(特寫)一個水兵表示躊躇。
1(中景)甲板上的水兵們。一個水兵在說服那個表示躊躇的水兵。
2(字幕)“革命的戰(zhàn)艦準備迎擊十二艘軍艦。”
3(全景)甲板上的水兵們。已經(jīng)看不見水兵的甲板。(淡出)
4(字幕)“夜已來臨,需要嚴如戒備?!?br>5(中景)降旗,旗的兩旁有兩門炮。
6(中景)海上的帆船。
7(中景)哨兵在監(jiān)視。
8(特寫)海的一部分。
9(中景)哨兵在監(jiān)視。
30(特寫)海。
1(中景)戰(zhàn)艦的一部分。哨兵。
2(中景)海上的汽船。
3(特寫)測距儀。
4(全景)測距儀。
5(中景)在打盹的輪機兵。
6(中景)水兵在監(jiān)視。
7(特寫)探照燈在照射。
8(中景)一個水兵坐在那里,另一個水兵走近他的身旁。
9(特寫)探照燈旁的一個水兵。
40(中景)在打盹的水兵。
1(中景)測距儀。
2(字幕)“艦隊摸著黑開過來了?!?br>3(特寫)水面的閃光。
4(中景)海上的艦隊。
5(特寫)水面的閃光。
6(特寫)馬托遷柯坐在那里打盹,手拿著煙卷,醒來后把煙頭扔掉。
7(特寫)把煙卷放在桌上。
8(中景)馬托遷柯坐在那里。
9(特寫)海面的閃光。
50(中景)水兵們在打盹。
1(特寫)在打盹的輪機兵。
2(特寫)兩個輪機兵在打盹。
3(特寫)一個水兵在轉動探照燈。
4(中景)坐在長椅上打盹的水兵。
5(中景)馬托遷柯和兩個水兵。
6(特寫)坐在長椅上打盹的水兵。
7(中景)馬托遷柯對水兵發(fā)出指示。
8(中景)在最下層的甲板上。見習軍官在長椅子上打盹。
9(特寫)在打盹的見習軍官。
60(特寫)一個水兵坐在那里打盹。
1(中景)馬托遷柯走到最下層的甲板上來。
2(特寫)見習軍官醒過來。
3(特寫)探照燈。
4(中景)馬托遷柯走出最下層的甲板。
5(特寫)見習軍官。
6(特寫)採照燈。
7(全景)在最下層甲板打盹的水兵。
8(中景)戰(zhàn)艦的一部分。一個水兵從樓梯上走下來。
9(特寫)輪機兵。
70(特寫)水兵。
1(特寫)在機器旁的一個水兵。
2(中景)戰(zhàn)艦的一部分。水兵們在監(jiān)視著。
3(中景)輪機兵們在睡覺。
4(特寫)舵手在吸煙。
5(中景)在墻樓上的哨兵。
6(中景)哨兵(在煙囪旁邊)。
7(中景)哨兵。
8(特寫)測距儀。
9(中景)測距儀。
80(中景)三個監(jiān)視哨兵。
1(中景)士兵在巡邏。
2(中景)巡邏兵用望遠鏡瞭望。
3(特寫)海。推進器。
4(全景)三個監(jiān)視哨兵。
5(中景)哨兵來回巡邏。
6(全景)哨兵站在墻樓上監(jiān)視。
7(中景)監(jiān)視兵。
8(中景)一個水兵走近炮身。
9(中景)一個水兵用望遠鏡瞭望。
90(中景)墻樓上的水兵。
1(中景)水兵用望遠鏡瞭望。
2(全景)出現(xiàn)在水平線上的艦隊。
3(中景)一個水兵離開測距儀大聲叫喊。
4(特寫)一個水兵站在大炮旁。
5(全景)在測距儀旁的一個水兵。
6(特寫)一個水兵離開大炮。
7(中景)水兵在甲板上行走。
8(中景)馬托遷柯從樓梯上走下來。
9(特寫)一個水兵醒過來。
100(特寫)見習軍官醒過來。
1(特寫)驚慌失措的水兵。
2(特寫)見習軍官翻身坐起。
3(特寫)從長椅上站起來的水兵。
4(中景)見習軍官和水兵從船艙里走出來。
5(中景)在甲板上行走的水兵。
6(特寫)水兵走到馬托遷柯身旁。馬托遷柯把指示交給他。
107(中景)水兵們從馬托遷柯身旁跑過去。馬托遷柯攔住見習軍官。
第七本
(全本均配有音樂)
1(特寫)見習軍官和馬托遷柯。
2(特寫)見習軍官脫去制服。
3(中景)水兵們在梯子上跑。
4(特寫)馬托遷柯給見習軍官戴上水兵帽子。
5(字幕)“全體人員到甲板上去!”
6(中景)跑到上層甲板上去的馬托遷柯和見習軍官。
7(中景)跑上梯子的水兵們。
8(中景)爬上梯子的馬托遷柯和見習軍官。
9(中景)爬上梯子的水兵們。
10(中景)兩個水兵走上瞭望臺。
1(全景)出現(xiàn)在海平線上的艦隊。
2(中景)兩個水兵站在瞭望臺上觀看。
3(中景)一個水兵用望遠鏡瞭望。
4(中景)三個水兵在守望。
5(中景)三個水兵在瞭望。
6(中景)爬上梯子的水兵們。
7(中景)一群水兵在守望。
8(字幕)“準備戰(zhàn)斗!”
9(中景)水兵們跑過去。
20(中景)跑到機器旁邊的水兵們。
1(中景)水兵們搬運炮彈。
2(全景)水兵們跑過去。
3(中景)跑到機器旁邊的水兵們。
4(全景)拿著小箱子跑的水兵們。
5(全景)一個水兵跑到大炮旁邊。
6(特寫)一個水兵跑上射手臺。
7(中景)一個水兵用望遠鏡眺望。
8(中景)水兵們跑過去。
9(特寫)馬托遷柯在講話。
30(中景)水兵們跑過去。
1(中景)三個輪機兵跑進機械室。
2(中景)一個輪機兵跑過去。
3(中景)兩個輪機兵跑過去。
4(中景)馬托遷柯把水兵手里的話筒拿過來。
5(中景)一個輪機兵摘下話筒。
6(中景)馬托遷柯對話筒說話。
7(中景)在機艙里的三個輪機兵。
8(中景)水兵們跑過去。
9(中景)兩個水兵站在那里。他們拿起炮彈。
40(中景)水兵們搬運炮彈。
1(中景)水兵們搬運炮彈。
2(中景)水兵們搬運炮彈。
3(中景)機艙里。一個人對著話筒在說話。
4(特寫)一個水兵在注視著速力標志。
5(中景)懸掛著的話筒。
6(全景)水上的鐵梯子。水兵們上來下去。
7(特寫)機艙里的一個輪機兵。
8(中景)水上的鐵吊梯。
9(特寫)用鉤子把鐵吊梯拉上來。
50(特寫)吊板。
1(特寫)一個輪機兵。
2(特寫)鐵梯的升降臺。
3(特寫)靠近船舷的鐵梯。
4(特寫)透過欄干看到的海水。
5(特寫)靠近船舷的鐵梯。
6(特寫)地板上鋪著炮布。
7(中景)水兵們取出炮彈。
8(中景)把炮彈放在帆布上。
9(特寫)取出炮彈。
60(中景)馬托遷柯向話筒走來。
1(字幕)“加速!”
2(中景)輪機兵們。
3(中景)舵手和馬托遷柯。
4(特寫)機器開動著。
5(特寫)舵輪在轉動。
6(特寫)煙筒冒煙。
7(中景)機器開動著。
8(中景)機器開動著。
9(特寫)機器開動著。
70(特寫)波浪(右邊是鐵梯的一部分)。
1(特寫)水花。
2(特寫)戰(zhàn)艦的一部分。
3(中景)機器開動著。
4(特寫)機輪。
5(特寫)舵輪。
6(特寫)戰(zhàn)艦的一部分。
7(中景)機器開動著。
8(中景)機器開動著。
9(中景)機器開動著。
80(特寫)煙筒冒出的濃煙四處飄蕩。
1(特寫)濃煙向海面飄散。
2(中景)托遷柯給予水兵指示。
3(中景)艦上的一角。炮口對著觀眾。
4(特寫)一只手在轉動方向盤。
5(中景)戰(zhàn)艦的一部分。炮口對著觀眾。
6(中景)兩個水兵站在炮旁。
7(中景)戰(zhàn)艦的一部分。
8(中景)一個水兵站在炮旁。
9(字幕)“勇敢應戰(zhàn)!”
90(中景)艦首沖破水面。
1(中景)鐵梯的一部分(左邊浪濤滾滾)。
2(中景)艦舷的一部分。
3(特寫)浪濤。
4(中景)馬托遷柯與舵手。
5(中景)海上的艦隊。
6(中景)馬托遷柯與舵手。
7(中景)機艙里的輪機兵們。
8(中景)兩個水兵在瞭望。
9(中景)海上的艦隊。
100(特寫)機器開動著。
1(中景)炮旁站著一個水兵。
2(特寫)一只手轉動方向盤。
3(特寫)機器開動著。
4(特寫)速度指示器。指針升到最高速。
5(字幕)“最高速!”
6(特寫)指針指到最高速。
7(特寫)機器開動著。
3(特寫)馬托遷柯向舵手發(fā)布命令。
9(中景)戰(zhàn)艦和一艘驅逐艦。
10(字幕)“267號驅逐艦伴隨著戰(zhàn)艦,準備和戰(zhàn)艦配合行動?!?br>1(特寫)戰(zhàn)艦的一部分(左邊是海水)。
2(特寫)水上的鐵梯。
3(特寫)煙筒冒煙。
4(中景)海上的艦隊。
5(中景)和戰(zhàn)艦并行的驅逐艦。
6(字幕)“旗艦來了!”
7(全景)海上的艦隊。
8(特寫)煙筒冒煙。
9(特寫)戰(zhàn)艦的一部分。
20(特寫)鐵梯的一部分。
1(中景)馬托遷柯和舵手。
2(特寫)炮門。
3(字幕)“艦隊漸漸接近?!?br>4(中景)艦隊。
5(特寫)艦隊。
6(特寫)水兵在操炮。
7(特寫
3 ) 戰(zhàn)艦波將金號
電影以貫穿始終的音樂為輔助,塑造出了令人緊張到發(fā)慌的節(jié)奏,它的音樂本身就是一場精彩的敘事音樂會,以致已經(jīng)可以代替語言。愛森斯坦對景物的利用,對事物的象征性作用,都富有意義而且極有作用,電影中沒有任何多余的鏡頭。
作為歐洲先鋒派電影運動貢獻最大的前蘇聯(lián),愛森斯坦的這部《戰(zhàn)艦波將金號》在影史中具有不可磨滅的地位。果不其然,敖德薩階梯那段為電影史上最激動人心的一幕,而這一幕的出現(xiàn)意味著愛森斯坦的對撞蒙太奇剪輯手法出現(xiàn)和成熟。會師那幕則是格里菲斯“最后一分鐘追逐戲”的演變和發(fā)展,忿怒與反抗的意識在那一刻達到高潮
4 ) 用蒙太奇說謊
《戰(zhàn)艦波將金》
去他媽,啥也別說了,蒙太奇太有煽動性了,特別是甲板斃人和奧德薩階梯兩段。所以凡是要觀眾放低智力跟著狂歡的,一定要發(fā)展蒙太奇,今天的好萊塢也是一樣的。而像反蒙太奇的塔可夫斯基,一心發(fā)展長鏡頭,于是就被體制不容,只好遠走異國。原理就在這兒
如三個睡著、醒著、躍起的石獅暗示了“人民”的反擊,電影充滿類似的煽動?!皧W德薩階梯”本就是一個謊言,然后再用蒙太奇把這謊言放大一萬倍,本質上就是這樣。結尾更是天大的笑話:黑海艦隊加入了波將金的起義。事實卻是波將金號在武力下掛白旗投降了
另外,我一直很奇怪,俄國的政治和霸權要多丑陋有多丑陋,但他們的知識分子要多可敬就有多可敬。一直不明白為什么?
5 ) 該記住的,該遺忘的
面對歷史,什么該記住,什么又該遺忘?
無論如何,把《戰(zhàn)艦波將金號》作為一種遺跡來看待,都是不合時宜的。天才的愛森斯坦打破了線性化的時間,把真實的世界以幻覺的形式帶給人——蒙太奇,作為上帝額外恩賜的權利,人們不能也不應把它作為逝去的曾經(jīng)來看待。
對于歷史事件本身的描述,前者反而不如作為描述的描述而被人記住,這是怎么一回事?如果你看一些單純的紀錄片,如《華氏911》之類,你會有這種感覺嗎?不得不承認,愛森斯坦那一雙藝術家的眼睛和手,完美地編織了那個時代最濃重的一筆。這種電影的色彩如此濃重,以至于覆蓋了歷史檔案的聲音。即便擁有那個時代最切身記憶的人,也不能否認這電影比他個人的記憶少一分。
然而,這兩種記憶,或者經(jīng)驗不是矛盾的嗎?
飄揚的彩旗,殷紅的鮮血,紅色不是以其波長贏得了視覺系統(tǒng)中最顯著的位置嗎?這些色彩在《戰(zhàn)艦波將金號》中只能用黑白來表達。刺耳的汽笛,嘈雜的人聲,噪音不是以其頻率占據(jù)了聽覺系統(tǒng)中最突出的地位嗎?這些聲音在《戰(zhàn)艦波將金號》中只能用字幕來提示。
對一部默片時代的黑白電影而言,是什么重新解讀了歷史,又傾聽了歷史?是什么解剖了歷史,又重構了歷史?難道不是愛森斯坦的偉大發(fā)明蒙太奇嗎?
這個發(fā)明可能抵得上任何一個諾貝爾獎,無論是自然科學還是人文社科類。因為,愛森斯坦重構了人類的感覺。
在蒙太奇出現(xiàn)之前,人類背負著自己的視野。在出現(xiàn)之后,人類站在自己的視野之上。試想一幅畫,或者一段錄音,在表現(xiàn)那敖德薩階梯時,會是多么蒼白?
故事本身不再重要,只是因為蒙太奇的光輝超越了本身的技術屬性。是的,技術超越了技術,上升為藝術。那么歷史在藝術的庇佑中生存,才顯得更為有意味。
你得承認,天才就是從上帝那里獲得特殊能力的人。每一種特殊的能力,都開啟了一個時代。天才就是幸運兒。人類的幸運在于,他們中擁有天才。
6 ) 享受你的癥候
在貴瓣經(jīng)??吹接行┤苏f:我很支持工人抗爭,但是(?。也唤邮艽髷⑹拢w行動)。這種警惕很重要,因為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和工人不一樣,這會指向兩點:1.我不屬於他們的集體,但是理應支持和幫助,也避免被某些人騎劫;2.他們就像非人一般,就是腐肉上的蛆蟲,這些不體面者隨時會侵襲我的生活,所以我警惕(以此保衛(wèi)我們的生活)。
愛森斯坦的蒙太奇早以回應何解抗爭者是癥候(不是某些人的自以為是,而是他們在社會上就以癥候出現(xiàn)),並且這種癥候如何呈現(xiàn)——鏡頭在腐肉上的蛆蟲和飽受折磨的水兵來回切換,這是相似的——他們住在船艙,吃爛肉,還受軍官的頤指氣使。更重要的是,水兵支撐戰(zhàn)艦(社會)運作,軍艦官員的耀武揚威正是以這些勞碌者為基礎,所以,我們這裡的癥候既是指水兵們不體面,更是指出這些不體面者是根基——這一未被符號化的實在正是真理本身,這一硬核始終像骨頭一樣構成了社會,但是它不顯現(xiàn)——一旦顯現(xiàn)就是殺戮本身——即象徵秩序的破裂以及再符號化(水兵沒收官員權力,以及沙俄的軍隊鎮(zhèn)壓和起義兵的反鎮(zhèn)壓),但是這仍然是存在癥候的。
所以,這裡不是去除癥候——分析者的癥候不一定要解除,本身也沒有能完全解除的癥候。甚至我們應該說,水兵以及其他受壓迫者就是癥候本身——享受癥候恰好是享受他們自己,也就是推翻沙皇專制。這恰恰不應講什麼“道德主體”,(看上面的圖片)因為道德主體就是沙皇(大他者的化身),這說到底是維護秩序的,而任何起義都會指向大他者不存在,換言之,士兵是主體性(主體所依,詳情見//www.douban.com/note/760294516/),也是未來主體的呼喚——這個主體不是無所不能,而是無能為力的,因此走向一個接著一個的連結網(wǎng)絡(如能指鏈一般)。
如果到了起義,即 A overthrow B 的時候還要講什麼道德秩序,那就會變成普京“指導”的《救國同盟》的鬧劇:一群旨在革命的十二月黨人被拍成了強迫癥般(死諫以示忠心)的?;庶h人,那談什麼革命???蘇聯(lián)一直被示為極權的代表,但是仍然能拍出如此巨作,現(xiàn)在哪個國家敢拍這種內容?《救國同盟》這種爛片不應該自慚形穢嗎?
這種意識形態(tài)把戲有待揭穿:革命導致極權,所以我們面對資本主義製造的體制(另一種極權),那就不要革命,要過家家式的搞愛與和平,要維護私產(chǎn)(癥候般的無產(chǎn)者是有產(chǎn)者的私產(chǎn)),這都是現(xiàn)在的主人能指,最終變成無窮無盡的倒錯機制——只有象徵界,沒有實在界,在能指遊戲(如所謂的多元主義)裏面來回切換,可以去除癥候地享樂(正常人)。
這種癡心妄想就是最為正常的狀態(tài),正如正常國家以例外維持,既然如此,那麼例外狀態(tài)就一定會到來——要麼克瑞翁(國家),要麼安提戈涅(革命,癥候的非人大反攻),這兩者都製造恐怖,但是後者的風險無非是自由的代價——風險社會給我們的啟示,應該是因為自由,才有風險,不能為了避險而放棄自由。
7 ) 永不褪色的紅旗——記《戰(zhàn)艦波將金號》帶給我們的一切
這次想以看過的一個很有意思的題目——“當巴贊遇到愛森斯坦”開篇,在電影年過百歲的今天,關于“長鏡頭”和“蒙太奇”的美學觀念的辯論還遠沒有走至盡頭。兩者優(yōu)劣之爭暫且擱置,它們在電影發(fā)展進程中的重要性自是每個稍識電影的人都無從回避的。論及蒙太奇,縱然可能會忽視《小醫(yī)生》,忘卻了格里菲斯的“平行蒙太奇”抑或《摩登時代》開篇的“隱喻蒙太奇”,也注定要對蘇聯(lián)蒙太奇學派念念不忘。
而《戰(zhàn)艦波將金號》作為蘇聯(lián)蒙太奇學派中的扛鼎之作,其經(jīng)典地位和影響自是被一代又一代的電影史學家的著述,各國導演的作品和“世界電影十二佳作”、“世界電影十六佳作“等諸如此類的榜單反復印證著。作為俄國1905年革命20周年獻禮片,該片并不像后世的某些主旋律片一樣,僅限于圖解政治和宣傳教化的工具。雖然距電影這個偉大的啞巴開始說話還有兩年時間,默片《戰(zhàn)艦波將金號》的魅力亦足以令現(xiàn)代人仍屏息細看。
影片以1905年的俄國革命為背景,講述了戰(zhàn)艦波將金號上的水兵在軍官的虐待下奮起反抗,占領軍艦,起義的領導者瓦庫林楚克在斗爭中犧牲。敖德薩的人民深切悼念他并向波將金號的士兵們提供給養(yǎng),在軍民魚水情,其樂融融之際沙皇的軍隊在敖德薩階梯對人民進行殘酷的屠殺,波將金號炮轟敵方軍事?lián)c反擊,后平安駛過不愿鎮(zhèn)壓同胞的艦隊,駛向公海。由“人與蛆”、“后甲板上的悲劇”、“死者的激勵”、“敖德薩階梯”、“同艦隊相遇”五個部分組成的本片,結構上依循希臘悲劇“黃金分割律”的格式,每個段落都有完整的起承轉合,段落內情緒的渲染也趨向極致,在表現(xiàn)主題的同時,緊緊抓住觀眾,各個段落如同一部完整交響樂的一個樂章。如拒絕吃帶蛆的肉的水兵在為軍官洗盤子時,看到上面賜予飯食的字樣,氣憤地摔盤子的場景是由幾個不同機位的鏡頭表現(xiàn),拉長了時間也充分表現(xiàn)了水兵憤怒的情緒,連同這一段落里其他水兵的表現(xiàn)共同為第二段落的起義埋下伏筆與心理基礎。此外,如“死者的激勵”段落里人民由悲慟轉向反抗的激情與決心,“敖德薩階梯”段落中百姓從欣喜到絕望的驚恐,情緒起伏跌宕,與鏡頭的快慢剪輯一同構成影片的節(jié)奏。
影片在矛盾的處理上和人物的表現(xiàn)上也十分出色,從開頭水兵與軍官的矛盾,到人民與沙皇專制統(tǒng)治的矛盾,沖突從小及大,由“為了一勺羅宋湯”到為自由的抗爭、“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影片的主題進一步得到深化。在段落內部,強烈的矛盾的張力也展露無遺,尤其在“敖德薩階梯”一段里得到集中體現(xiàn):邁著整齊步伐掃射百姓的士兵和驚恐逃竄的人群,縱向躺在階梯上的尸體在視覺上的交叉性構圖、逆著人群抱著孩子走向士兵的母親與逃竄的人群、一排的士兵的對比……這些外化的視覺矛盾無不昭示著人民與沙皇專制統(tǒng)治,與殘酷的暴力之間的深刻矛盾。而在對人物的刻畫上,具有史詩風格的《戰(zhàn)艦波將金號》,為我們勾勒了一幅人物群像。譬如英勇的瓦庫林楚克、殘忍的軍官、猥瑣的軍醫(yī)、虛偽的神父、一個又一個善良、勇于戰(zhàn)斗又備受壓迫的百姓、冷血的沙皇士兵、勇敢可親的水兵……影片在宏大的敘事背景下又注入了對充滿寓意的細節(jié)的表現(xiàn),完整而立體地展現(xiàn)了人物,渲染了氣氛,表現(xiàn)了主題,例如軍官的頭隨著裝有蛆蟲湯的盆子搖晃,滿面笑容的特寫,生動地揭示了軍官變態(tài)、殘酷的心理,神父的十字架與軍官的劍的組接象征著沙皇專制統(tǒng)治與教會的兩相勾結,揭露了教會偽善和暴力的實質,“死者的激勵”里人們決心反抗時握緊的手具象地表現(xiàn)了他們堅定的信念與不畏殘暴的勇氣。
作為蒙太奇的集大成之作與最高成就的《戰(zhàn)艦波將金號》,通篇自然如同一本蒙太奇的教科書。愛森斯坦用該片實踐與豐富了自己的蒙太奇理論,拋開理論與意義不談,單從本片著眼,同此后普多夫金的《母親》中冰河解凍與工人罷工鏡頭連接的喻意鏡頭一樣,《戰(zhàn)艦波將金號》中的“石獅怒吼”鏡頭同樣是被歷代電影理論家與史學家援引的例子,3個不同造型的石獅子鏡頭通過理性而富有創(chuàng)作性的剪輯,達到了兩數(shù)之積的功用,昭示了人民的覺醒與力量,片中同樣運用隱喻蒙太奇的軍醫(yī)的夾鼻眼鏡鏡頭亦讓觀眾印象深刻。而景物、天氣與字幕及其中蘊含的主題的結合與象征關系在片中亦不勝枚舉。在敖德薩階梯的屠殺和波將金號相遇艦隊的場景中,加速蒙太奇手法的使用,充分營造了緊張的氣氛,加快了影片的敘事節(jié)奏,段落之間和內部情緒的變奏,多種蒙太奇手法的運用深深吸引著每一個觀者,蒙太奇的功用與魅力可見一斑,也無怪蒙太奇會在電影的發(fā)展中起到彌足深遠的影響了。
作為綜合藝術與會動的畫,不是每部電影都有恰如其分和精巧的構圖,但是拂去歷史的塵埃,每部經(jīng)得住歲月推敲的經(jīng)典電影,必然會有獨到的構圖與美學觀念。作為一種普遍的語言,好電影的魅力是跨越國界的。具體到本片,在表現(xiàn)人民匯集起來悼念瓦庫林楚克和團結起來的場景時,無論是狹長的堤岸上綿延的人群、從城門和畫面前后景階梯上不斷涌下的人流、俯拍人群圍繞安放死者的帳篷的全景還是城門樓上和底下人民的全景,都富有縱深感,宏觀地展現(xiàn)了源源不斷匯集的人民的力量,一如字幕所寫人民不會忘了他(瓦庫林楚克),為了美好的明天,為了屬于自己的國家,人民團結了起來。而在敖德薩階梯屠殺的場景中,我們明顯可以看到一個大全景里,前景的雕像手下展現(xiàn)給人們的是沙俄士兵屠殺人民的背影,而景深處則是教會的教堂,全面地交代了環(huán)境,也富有諷刺與隱喻意義。除了畫面,影片的配樂方面亦足以稱道。眾所周知,即便是在電影誕生早期的默片時代,電影配樂就已出現(xiàn)。而第七屆奧斯卡獎亦始設最佳音樂獎。作為電影敘事語言的一種,好的音樂讓情緒綿延,與電影相生相伴,流傳于世?!洞涞檀簳浴?、《星球大戰(zhàn)》、《教父》、《貝隆夫人》、《白夜逃亡》、《保鏢》、《貧民窟的百萬富翁》等無數(shù)的例子都在證明著這一橫亙古今的規(guī)律。而具體到本片,如果說全片的劇作結構和蒙太奇節(jié)奏恰如一部跌宕起伏的交響樂,那么片中真正的交響樂——肖斯塔科維奇的《第五交響曲》的功用亦不容小覷。不同主題與情感的樂章,配合劇情與情緒的變化。悲傷、悠揚、堅強、力量、輕快多重情感的音樂,大號、鼓點、小提琴……古典音樂賦予了本片不同的韻味,它不僅僅是一種點綴與附庸,更是片中多種情緒的渲染與氣氛的烘托,加強了敘事的效果與表現(xiàn)的力度。而在敖德薩階梯段落的屠殺部分,配樂、音響很好地與畫面結合,營造出一種強烈的緊張氣氛和恐怖氛圍。士兵的腳步聲的配樂被加強,以表現(xiàn)他們力量的強大與氣氛的恐怖。而在懷抱死去孩子的母親走向士兵時,復雜的配樂變化漸漸淡出,只剩下單純的兩三種配器下近乎寂靜的氛圍,使得注意力被全部引到事件中,這份寂靜后是更強烈的恐怖氣息,引導觀者對人物命運的關切。
作為經(jīng)典中的經(jīng)典,《戰(zhàn)艦波將金號》的敖德薩階梯段落的成就與意義已經(jīng)被印證了無數(shù)次。實際上的敖德薩階梯僅有192級,愛森斯坦則用了150多個鏡頭去變現(xiàn),屠殺者和受害者間的反復切換使影片的時間拉長,空間容量增大,整個暴行過程更加觸目驚心。整個段落被分為前后情緒對比相當極端的兩段。人民擁護起義軍的笑顏和被沙俄士兵屠殺的慘狀的沖突對比,更加凸顯了沙皇專制,泯滅人性的本質與反抗的正義與必然。具體來看屠殺的過程,除了多個受害者的面部特寫,主觀鏡頭的集合,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也是較為完整地講述受害人命運的就是懷抱死去孩子的母親、勸說人們去說清楚的老婦人和滑下的嬰兒車了。踩踏孩子身體的特寫與母親的面部特寫、抱著死去孩子的母親與沙皇士兵的的快速切換,強烈地展現(xiàn)了人民與專制、暴力的沖突,具有很強的視覺沖擊力。母親面無懼色地走向士兵,希冀為孩子求的一線生機,老婦勸說著人們,天真地希望能說清楚,可想而知的結果仍然撼動著觀眾的心。而最后嬰兒車下滑場景的表現(xiàn),加快了敘事節(jié)奏,營造出極強的緊張氛圍與情緒,反復切換的嬰兒車和受害民眾的鏡頭沖擊著觀眾的視覺與心理,后來的《鐵面無私》中車站槍戰(zhàn)場面中相似場景的復現(xiàn)就是對本片的致敬。而在該段落的最后,如上文所述,隱喻的石獅形象理性地揭示了人民的覺醒,在壓迫與屠殺已經(jīng)把人民推向煉獄時,藝術表現(xiàn)的這份覺醒實然是深有淵源和大勢所趨。總而言之,敖德薩階梯段落里多角度,多機位,多景別的快速切換,雜耍蒙太奇技法的成功運用,在為后世蒙太奇運用與研究上樹立了一個范例的同時,更滿含人道主義情懷地藝術地再現(xiàn)了當時人民真實的生存狀態(tài)與苦難。
作為一個黑白片,《戰(zhàn)艦波將金號》很有意思的一點是在里面飄揚的紅旗。顯然,相較在膠片上涂色,晚它十年的《浮華世界》才標志著真正意義上的彩色電影誕生。但是,《戰(zhàn)艦波將金號》還是為我們樹起了一面旗幟,它帶給我們電影敘事與美學觀念的革新,為電影發(fā)展指出了一條重要的道路。除此之外,我愿意相信,讓紅旗屹立85年并將繼續(xù)長久地飄揚下去的,并不僅僅是蒙太奇,更是蒙太奇技法的運用,革新,完善背后導演對電影傾注的誠心和通過本片傳達出的人民對于壓迫、專制、暴力的痛恨、反抗和對自由、民主、幸福的向往這一人類永恒的主題。
8 ) 一些感想,電影語言和邏輯和智商
看了完整一遍《戰(zhàn)艦波將金號》。把自己的感想,對照影評,竟然有些意料之外的事情發(fā)生。
著名的三個石獅子,因其表情慵懶,結果被我看成了象征反動派的軟弱無力。還有就是沒看出沸騰的水表現(xiàn)什么。
但是其中敖德薩階梯要仔細再看許多遍的,做教科書很合適。
感想就是:
如果剪輯的時候,讓觀眾分心去想了“導演這里是要告訴我們,群眾的憤怒就像這水一樣”那一定是不成功的。
電影語言的訣竅,在于它會以鏡頭語言將一種不同尋常的影響力影響你的非邏輯潛意識區(qū)域(有的人說這就是感情區(qū)域),因為你的邏輯智商在那塊是不起作用的。如果某個電影片段,影響到你的邏輯區(qū)域,那么你的智商就會出現(xiàn)防御反應。
沒有人的“智商”(讓我們把它當主體來看)愿意別人的“智商”凌駕于自己之上。
自己的啟示就是,如果電影里面,在情緒不到的時候,加入導演自己希望讓觀眾產(chǎn)生邏輯性聯(lián)想的暗示,比如“一片血在地面上,我要用他來表現(xiàn)絕望(但是之前的鏡頭并沒有讓觀眾處于絕望這樣的情緒中……結果會怎樣?觀眾會覺得莫名奇妙……)”。感覺粗淺的電影符號論是一種誤人子弟。
要給觀眾暗示的時候,要小心用鏡頭把觀眾帶入理性思考的區(qū)域,這已經(jīng)是一層小心了。如果還要指望觀眾用“理性思考”來對待你的鏡頭,并且以此方式來認同你的道理,則是徒勞的。用暗示,而不是告訴。
下面這句話,就是我的個人觀點:不要讓觀眾覺得在看“電影”,讓他經(jīng)歷時空,而盡量不要讓他們察覺到表現(xiàn)形式。否則片子就喪失了一般娛樂性,而變成了格式本身的變化和擺弄(這句話不帶貶義,因為不得不承認,人類中有許多人喜歡這樣。這并沒有錯。比如魔方就是格式玩具。只是與大眾娛樂性矛盾,這里一般指的是許多不懂電影的大眾。)
電影題材和美學方法的結合,在這個電影里絕非是什么偶然。并不存在什么政治的蒙太奇。因為除卻本能,蒙太奇就是,也只可能是政治。
只憑技術就可以載入影史咯,怎么不評一評階級仇恨比海深
愛森斯坦開創(chuàng)了區(qū)別于美式剪輯的蘇式蒙太奇,速度更快更凌厲,遠中近景包括刁鉆角度頻繁切換,各種局部特寫大特寫使用得更大膽,效果就是更有壓迫性更有沖擊力更有煽動性,絕對適合進行社會主義國家文藝作品的洗腦功效。第二幕結尾第三幕開頭,節(jié)奏突然放緩開始抒情渲染,與敖德薩階梯一靜一動相映生輝
一個說明editing和montage區(qū)別、說明只有組合鏡頭才能傳達狀態(tài)的絕佳例子,Thesis+Antithesis=Synthesis。直給的方式,使要表達的內容很精準。情緒的渲染跟剪輯節(jié)奏跟配樂緊密地黏在一起,無可挑剔。橋上的馬太震撼了。
共產(chǎn)主義的童話,可是不得不承認很有鏡頭感很有煽動力。情節(jié)的擇選和鏡頭的轉移都有一種深受繪畫影響的古典美。
9/10。開場岸邊憤怒的海浪和波將金號威武的黑煙、仰拍支持革命的兩位水手和吊床橫七豎八中穿梭的軍官,憤怒與威武、光與影的對比劃分了兩大陣營。拒食羅宋湯一幕,陰影中軍官看了一眼身處光亮的水手,隨后急促的號聲和水手飛奔到甲板上集合的運動一組交替鏡頭,蘊含了理性的憤怒,把違紀士兵蒙著槍斃的白色帆布猶如裹尸布,炮臺的全景、手敲十字架、軍官臉的特寫結合手摸軍刀,突顯節(jié)奏,表現(xiàn)舊勢力的黑暗。哀悼水手的抗議集會場景,從灰色帆影轉向臨時帳篷,把海水化為眼淚,由尸體旁的燭火聯(lián)系象征憤怒的紅旗,將情緒性滲透進風景中。人民送食物的小船駛向艦艇,沙皇軍隊排列整齊、從上至下地屠殺慌亂的群眾,造反的戰(zhàn)艦互相招手致意,幾個視覺高潮從數(shù)量的多與少、直線與弧線的構圖布局和揮手的位置變換,造就如詩般各種形象重復、變奏的音樂性結構。
不愧是經(jīng)典,感染力夠強!敖德薩階梯一段是愛森斯坦“沖撞蒙太奇”理論絕佳的詮釋,150多個短鏡頭起到時間擴展作用,震撼人心,在景別、機位、被攝物上作出對比鮮明的快速切換,睡獅-蹲獅-躍獅的隱喻蒙太奇魅力十足。劇作結構是經(jīng)典五幕劇,縱深感強烈的構圖、配樂、節(jié)奏、紅旗都是亮點。(9.0/10)
教科書片。有專門長評論不多做一句話評論。
音樂代替人物說話。將多機位拍攝到的同一動作剪接在一起表達憤怒(第一章末摔盤子)。第二章混亂場面的處理氣勢恢宏(聯(lián)想蒙太奇、平行剪輯)第三章,拳頭(握拳的動作分解剪輯)、憤怒的演講時人物的動作與音樂配合像舞蹈。第四章,奧德薩階梯(電影時間的拉長)。
到今天才看這部影史教科書,真是抱歉啊!但真的是不好看?。?/p>
蘇聯(lián)蒙太奇電影最佳典型,后來所有的紅色電影都可見這里面的手法。這片子號召水手和普羅大眾的罷工、反抗和起義,一邊是統(tǒng)治階級的丑惡嘴臉:奧德薩階梯的無情鎮(zhèn)壓,一組極其迅速凌厲的雜耍蒙太奇,加上極其震撼的配樂,無疑極具煽動性,鏡頭一接就是左派視角下被剝削被壓迫的底層勞工的艱辛、不滿和體現(xiàn)的悲憫,浩浩蕩蕩的群眾游行和奔波俞急的戰(zhàn)艦象征了帝國主義資本主義如歷史潮流一般將不可避免走向滅亡。消滅專制、階級斗爭,這是真正意義上的馬克思主義,現(xiàn)在看來何其諷刺!蒙太奇理論在以愛森斯坦為代表的前蘇聯(lián)發(fā)揚光大,雖然是出于黨國宣傳的目的,真正意義上也擴充了在上世紀初電影這種剛出現(xiàn)不久的藝術形式的敘事功能,使得影像在剪輯之間具備了無限的敘事可能。8.8
牛逼的不只是蒙太奇,還有極具壓迫性的運動鏡頭和構圖;另外,覺得政宣片還是用默片拍好,口號式的呼號減到最少,全靠影像去煽動。
技術毫無挑剔之處,至於劇情……大家都明白……
有人說他是為了一碗湯而死的,可當人民振臂高呼的時候,我明白了那不只是一碗湯,那是兩碗湯三碗湯乃至千千萬萬碗湯。剪輯相當之凜冽炫酷,基本上每秒都有新鏡頭,在固定機位大行其道的黑白電影時期,這種多機位+剪輯出來的效果可以說是相當顯眼。至于敖德薩階梯,我還真沒想到這居然是完整的一章,而且規(guī)模比我想象的要大很多,即使擱今天也是頗為牛逼的場面,更不要說它本身就是開山鼻祖了。
私影史默片最佳易手,也是我的第一部愛森斯坦&政治電影Top 5。算上沒喊出來的,平均三分鐘震撼到爆一次粗吧,在幾乎所有主義之間自在穿梭,把人類近十年拍的電影合起來也干不過這片的建設性。只學“制度”不學藝術:中影史113年,此片面世93年,而這種電影我們到現(xiàn)在一部也沒拍過。無論形態(tài)還是形式。
藍光重刷。延續(xù)了《罷工》的章節(jié)敘事,五個章節(jié)是水手掀桌子,甲板大暴動,革命喜訊傳,血染敖德薩,海軍大聯(lián)歡。水手們的暴動行為并沒有什么明確的目標和綱領,獲得群眾支持、炮打總部為群眾復仇、最后消弭海戰(zhàn),都建立在片中“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樸素團結信念上,這種遭受不公,繼而群起反抗的立場,突出了革命的自發(fā)性與難以抑制。技巧上最突出的還是剪輯了,二十來歲的愛森斯坦本身是歐洲先鋒電影運動的一份子,他近乎胡亂的實驗手里的膠片素材,比如一個群眾握緊了拳頭的鏡頭,中間插了好幾個路人激憤的面容,他這種非線性的情緒剪輯,放在這個革命題材里,多少渲染出了暴烈、躁動的情緒體驗??捎袝r也完全是瞎弄,比如搬運帆布那里,插入了好幾次一個士兵向后看的視線,但這個士兵的位置根本不可能在帆布的斜上方,這種重復兼無厘頭的鏡頭不少
快速凌厲雜耍般的蒙太奇剪輯,敖德薩階梯混亂緊張,群眾場面的嫻熟調度,長鏡頭俯拍,為了一勺羅宋湯,英雄的鮮血不會白流,革命無罪,造反有理
蒙太奇的力量!接近100年后的今天愛森斯坦超前又永不過時的剪輯手法還在無數(shù)的電影里沿用
整個片子好像就沒有一個鏡頭是超過一分鐘的,他累不累啊,不過敖德薩階梯那段快慢結合確實比較豐富
一鍋羅宋湯引發(fā)的革命,舌尖還是關乎民生啊。反抗的人群被血腥的鎮(zhèn)壓,嬰兒車與儈子手交疊的蒙太奇太棒了!故事性不太強,有些地方冗長,老柴的《一八一二序曲》配合的很好。隨著鼓點的逼近把故事推到了高潮,戰(zhàn)爭一觸即發(fā),又是一組特別棒的蒙太奇!1925年拍出這樣大場面,歷史題材這個著手點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