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如何成為中產(chǎn)階級
《了不起的狐貍爸爸》是一部嚴(yán)苛而完美的中產(chǎn)階級養(yǎng)成指南,它告訴那些脫離了土地轉(zhuǎn)而生活在溫室中的人們,應(yīng)如何在大工業(yè)合成食物和現(xiàn)代化商業(yè)鏈條中自處,同時,它充滿了對中產(chǎn)階級完美性的狂熱吹捧,遵守規(guī)則、保持狂野、身體康健、精神樂觀,這簡直就是完美人性的典型代表。
在狐貍爸爸的世界中,獾、海貍、野兔、老鼠等等都有體面的工作和拉丁原名,名門郡望,源遠流長,同時,狐貍爸爸對弱勢群體負鼠保持友好的禮貌,讓它做自己的忠實仆從。樂觀、幽默、充滿領(lǐng)導(dǎo)力,平易、親和、拉攏弱勢群體,融合著財富自尊與社交精明,狐貍爸爸也能在報紙上和年輕人談?wù)勆鐓^(qū)與人生。這是一個多么典型的中產(chǎn)階級,有責(zé)任與擔(dān)當(dāng),保持原始活力,同時,關(guān)鍵時刻,還是帶領(lǐng)社群,與強權(quán)進行對抗。
對偷走了自己資產(chǎn)的狐貍,三位農(nóng)場主的反抗專橫又野蠻,這副氣勢洶洶的架勢,簡直讓人忘記了他們才是受害者。感覺他們的形象特別像蘇聯(lián)人,哈哈,老美包藏禍心!
在《了不起的狐貍爸爸》中,狐貍爸爸用原始的、自然的野性,對抗著重型武器的進攻,任何時候,舉重若輕、自若鎮(zhèn)定,而那些野性,或許來自于充滿力量的先祖,或許來自于對茹毛飲血、篳路藍縷的先民時代的想象,但無論怎樣,它都相信,它擁有著天生的力量。就像在影片中的,無論農(nóng)場主們的挖掘機如何向下,無論農(nóng)場主們的爆破怎樣恐怖,狐貍爸爸們雙手挖的洞,總是在地殼的深深更深處。
而無論怎樣崇尚過往,已經(jīng)小有所成的中產(chǎn)階級們,都不會回去,也都回不去了。狐貍爸爸主動放棄穴居,為了更好的居住環(huán)境,而被農(nóng)場主重新趕到地下的動物們,也都慢慢接受不了沒有waiter的宴會、沒有護士的醫(yī)院、沒有晚宴的夜晚,生活永遠向上,精神也只能消磨。
優(yōu)秀的中產(chǎn)階級二代接班人,在被冒犯的時候,才不會嚷嚷著說“我們打一架吧!”而是會說,“我去冥想半小時?!?br>
是的,在這個時代,不要怪你吃的雞雜來自圈養(yǎng)的雛鳥,不要怪你吃的玉米片是化學(xué)物質(zhì)合成,不要怪蘋果沒有了原來的滋味,因為這一切,都是你的自我選擇。你的財物積累,你的舒適生活,即來自于這一切的工商業(yè)大生產(chǎn)與大聯(lián)合。
你的后代們,舉著合成果汁和你舉杯,你發(fā)表著要保持野性的慷慨激昂的演講,然而,一切都回不去了,你選擇了不可逆的生活,即便你打敗所有的農(nóng)場主,你還是依賴著現(xiàn)代科技。
于是你騎著拉風(fēng)的哈雷(或者其他什么喚回野性的工具),帶著你的仆役和后代,看到冬天野外的一匹瘦骨嶙峋模樣威嚴(yán)的蒼狼,它已經(jīng)餓得叫不出來,你卻激動的熱淚盈眶,你問它這個冬天是不是很難挨,這一句溫暖的問候,抵不過它野外無數(shù)凄風(fēng)苦雨日子里的苦難與蒼白。你將廉價的悲憫贈予旁人的孤寂,它將悲傷留給它自己。
但是,還是要成為中產(chǎn)階級,這樣在你于冬日暖陽的窗前端起一杯咖啡的時候,你可以悠然的思懷過往,記得可憐那些底層的笨人,激勵變得柔弱的后代,以及,保持對強權(quán)者的絕不放棄的反抗。
2 ) 聽老婆話跟黨走
我不喜歡開始偷盜后的3/4,于是我們只聊前1/4。
狐貍媽媽要走捷徑,狐貍爸爸說有景色的小路漂亮得多,狐貍媽媽說那我們就走小路吧。多么隨和又順從又有開發(fā)潛質(zhì)的女人。狐貍爸爸說好,但這條路也很快。以此打消了狐貍媽媽的顧慮。然后快跑幾步,摘下幾朵路邊的野花,紳士一般行禮,送給狐貍媽媽。生活中的夫妻如果能有如此情景,他倆一定是咬合不錯的一對齒輪。
PS: 狐貍媽媽的胸部實在讓我噴飯。狐貍再穿上衣服再有胸部,也是狐貍。
為了打消狐貍媽媽的消極思想,不忘夸獎狐貍媽媽今天晚上很漂亮,而且艷光四射。
可見,沒有孩子的婚姻生活,二人世界還是能保持較為愉快的。
而偷雞后被籠子罩住,完全是因為男人的自負和好事。有時候還是要“聽老婆話跟黨走”的。
其實狐貍媽媽一開始就知道自己懷孕了,卻隱瞞了真相,說醫(yī)生什么也沒說??赡鼙緛硐肓舻胶线m時候給狐貍爸爸驚喜的。結(jié)果只好在籠子里被迫說出,以刺激狐貍爸爸趕緊想個辦法保全一家人。而狐貍爸爸的表情,OMG,這是什么表情啊,“uh, we’ll have a child.”然后咧開嘴,呲起上下牙,裝作一副高興的假表情。
男人只有在這種又增加家庭責(zé)任,又緊急危難的時候,才肯給女人一些緩和矛盾的承諾,暫且放下自我去做一些該做的事情。
早餐時,狐貍媽媽穿著的圍裙上有很多畫筆和剪刀,我還在奇怪,家庭主婦的新裝備?原來是個繪畫愛好者。
最棒的欠揍對話:
“我病了。”“你沒有病。”
“我發(fā)燒了?!薄澳銢]有發(fā)燒?!?br>“我還去嗎?”“快點,不然你要遲到了?!?br>有個開朗的爸和聰明的媽,孩子會幸福很多,家庭氣氛也會輕松愉快。
狐貍爸爸不想在洞里住,原因是“這讓我感覺我們好窮”。反而女人更理智和現(xiàn)實,承受能力更強,她只是平靜地回答:“我們確實很窮?!保ㄟ@確實不是感覺不感覺的事情。)“不過我們過得幸福?!?狐貍媽媽還說。而男人呢?“一般般。”
看吧,婚前作死的是女人,婚后搞破壞的都是男人。
一些看起來無私的舉動,其實動機往往還是出于自私。這是馬斯洛說的,不是我。
狐貍媽媽仍然平靜地在畫暴風(fēng)雨,與搬家前一樣,而狐貍爸爸則會因為有個房子搬出了地下,就感覺不那么窮了。活在內(nèi)心和外部到底哪個重要?
正是離那三個農(nóng)場更近,才是爸爸真正決定搬去樹屋的原因。
這又是馬斯洛所說的,人有五個層次的需要: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愛與歸屬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狐貍爸爸在搬了新家,老婆孩子熱炕頭了之后,也開始思考“who am I ?”了。他需要一輪新的自我實現(xiàn)。挖掘內(nèi)心的本能,去做自己喜愛又擅長的事情,并想把它作為一個終生事業(yè)。這就是狐貍爸爸所謂的“追求人生的真諦”。請注意:在這里,狐貍不是狐貍,狐貍早已成了精。
我不喜歡開始偷盜后的后3/4,于是我們只聊前1/4。
3 ) 冒的是無謂之險嗎?
終于鼓起極大的勇氣和興趣把“了不起的狐貍爸爸”又看了一遍,不得不說,第一次的觀影完全是走馬觀花不得其解。再回顧,正如我在短評里說的,這電影是一部很偉大的資產(chǎn)階級哲學(xué)論。
馬克思的辯證哲學(xué)觀主張看東西需要兩面性,對于狐貍爸爸的剖析也應(yīng)該如此。先說這角色的設(shè)定為什么是一只動物,一只狐貍,而不直接設(shè)定成人類。我們可以從觀影中得到一瞥,狐貍爸爸,專欄作家,西裝革履(連盜竊之時也未曾換裝),但是吃東西時卻令人頗為煞到的漏嘴+狼吞虎咽;狐貍表親,善良溫和,冥想禪意,卻也是十足野性張狂的鉆土好手。沒錯,這個角色需要被披上代表資產(chǎn)主義現(xiàn)代文明的外衣,也要包含皮毛之下野性十足的動物習(xí)性,才能夠為整個故事的發(fā)展,立下基礎(chǔ)。
我們看到的狐貍大戰(zhàn)地主,皆因狐貍爸爸偷癮重犯的故技重施。而早在狐貍媽媽懷上兒子時,狐貍爸爸就已經(jīng)承諾不再做偷雞摸狗之勾當(dāng)??墒?,人家畢竟身為狐貍呀!!就像我們男孩子就算學(xué)業(yè)工作再怎么苦逼,不打球不抽機,也是說不過去的呀!!承諾在本能和習(xí)性面前,的確是一種蒼白的力量。于是狐貍爸爸當(dāng)然可以背著狐貍媽媽完成自己的心愿,如同你逃回寢室偷偷打了兩盤刀塔,然后若無其事地奔回自習(xí)室對女朋友說,我洗完澡回來了。
有人問了,相比之后的艱辛抗戰(zhàn),幾只雞幾只鵝幾瓶酒的代價是否也太大了。這豈不是在冒無謂之險嗎?電影中,狐貍表親也曾這么問過,大家都這么懷疑過。于是會有人,潛意識地就開始歸咎一切責(zé)任于狐貍爸爸身上,認(rèn)為,之后狐貍爸爸再怎么驍勇善戰(zhàn),也彌補不過之前偷雞摸狗行為的傻X。
而我,強烈懷疑以上觀點。
狐貍爸爸只是現(xiàn)實生活中大部分人的縮影,拿著相對足夠的薪水,家庭相對穩(wěn)定,有一個和自己相像的兒子,在其他影評中,曾被稱為“中產(chǎn)階級”。不得不承認(rèn),我們很多人的的確確逃不出這樣的社會大現(xiàn)實,即使可以做到財務(wù)自由,試問人人都能做到背上背包騎上山地車環(huán)游世界22個月嗎?非也!但我們又是何等地羨慕那極少數(shù)可以拋下身邊一切,去自由旅行的人,就像狐貍爸爸羨慕狼一樣。但別說,還真有很多人,連狐貍爸爸的冒險精神都不能企及,這就是為什么現(xiàn)在考取公務(wù)員的競爭會那么激烈,因為公務(wù)員是鐵飯碗啊!!不用冒險不用奔波就可以make a quite good living?。?!
沒有冒犯任何有關(guān)公務(wù)員的意思(畢竟人各有異,選擇的路不同),可我喜歡狐貍爸爸的冒險精神,既然不能做一只真正的狼,那么,在已經(jīng)大致設(shè)定好的生活圈中,為什么不能去冒險,尚且這樣的冒險,正是令自己最快樂的習(xí)性。任何生怕危險降臨的冒險都不是真正的冒險,我們會罵狐貍爸爸不懂見好就收,會罵它做事裝逼,偷來的戰(zhàn)果還要貼上標(biāo)簽,來欺騙老婆這只是買來的廉價食物。然而,這些真性情才是我們值得欣賞的,你想去追求什么,就要去追求什么。長得黑不啦嘰瘦骨嶙峋的Bean Security都懂得這道理,那我們?nèi)四兀?br>總之,狐貍爸爸失去了尾巴但是得到了一場跌宕起伏的戰(zhàn)爭,這遠比揮筆專欄有趣多了。而電影結(jié)尾出現(xiàn)的那只狼,是狐貍爸爸心中的一塊圣地,是一種精神力量,甚至可以說,是一種信仰,鞭策狐貍爸爸在自己的生活中,勇敢地做自己。于是我猜,狐貍爸爸應(yīng)該把這些道理,教給第二個即將出生的小北鼻。
大篇幅后主題差不多說完了,但這電影的確有意思,每個角色,每個環(huán)節(jié)都非常耐人尋味。
首先是狐貍兒子,典型的小男生性格。急于找不到存在感,所以要刻意與眾不同,他吐痰,他裝大氣,其實,他其實是一個很認(rèn)真的小男孩,只是需要成長。
而狐貍表親,就顯得優(yōu)秀多了。我想他的出現(xiàn),完全是為了做對比嘛,畢竟這是根據(jù)兒童讀物改編的,孩子們在觀影過程中必須要一個經(jīng)過襯托出來的優(yōu)秀同齡人,于是,表親做到了。他善良,大方,有天賦,還能勾馬子。唔,看起來挺完美的。
狐貍媽媽,我喜歡她畫的“雷電劈田園”,要我是她,突然看到那么多櫥柜里的食物,會非常雞凍的!
三位自私的鄰居,從某一方面,是對現(xiàn)實生活中錢權(quán)勢力的影射,對權(quán)力和私有財產(chǎn)的捍衛(wèi)達到了病態(tài)的地步。況且,他們覺得,作為下層人民的狐貍,一旦侵犯了他們的利益,就絕對不能忍氣吞聲,可以看到他們在圍剿過程中,雖說時刻攜帶著憤怒,但也很享受這種利用權(quán)力屠殺的感覺呢。
負鼠,不能算烏合之眾,但也毫無思想,混跡于被人說教之中。
獵狗,十分可愛,話說它們真的喜歡吃藍莓么?
總結(jié):Cloony的聲音依然那么好聽。
4 ) 了不起的Roald Dahl(羅爾德·達爾)--從《了不起的狐貍爸爸》談過來
自從來到英文環(huán)境,尤其是有了孩子以后,Roald Dahl的名字就常??吹?。圖書館的英文兒童文學(xué)架子上有很多他的故事書,學(xué)校的英文閱讀書單上必定有他的作品,逛書店時他的名字常常闖進眼簾。人們熟悉的《查理和巧克力工廠》就改編自他的同名兒童小說。
可惜我不喜歡《查理和巧克力工廠》,一直提不起勁去讀他的書。但,他是個英國作家,他寫兒童文學(xué),他機智,充滿黑色幽默,所以遲早有一天他會引起我的興趣。這一天就是今天。今天看了《了不起的狐貍爸爸》(Fantastic Mr. Fox)。
狐貍先生是個話癆、前天才小偷、轉(zhuǎn)行專欄作家。內(nèi)心狂野,正經(jīng)歷輕微中年危機。本來,在愛妻的規(guī)勸下,他已經(jīng)放棄江洋大盜生涯,老老實實寫專欄養(yǎng)兒子,但某一日忽然心動,不顧獾律師的反對,買下一處大樹下的房產(chǎn)。該房產(chǎn)的附近,有三個大農(nóng)場,分別出產(chǎn)肉雞、肉鵝和蘋果酒。三個老板都不是好人。狐貍先生忍不住技癢,瞞著太太光顧了三位鄰居。于是太平日子就過不成了,三個老板糾集人手,不把狐貍先生捉拿歸案誓不罷休。不過狐貍先生可是只了不起的狐貍,到最后誰贏呢,看了片子就知道了。
這部片是二十世紀(jì)狐貍公司出品,導(dǎo)演Wes Anderson,我看過他的《穿越大吉嶺》(The Darjeeling Limited),并不喜歡。然而同樣是話癆,從大吉嶺的若干文藝青年嘴里說出來,跟從大眼長腿的狐貍先生嘴里說出來,效果完全兩樣。后者很可愛。喬治咕嚕尼的自鳴得意跟角色性格配合得天衣無縫。
跟眼下流行的三維動畫不同,這部片是定格動畫,佐以少量木偶。制作群故意將定格痕跡顯露出來,不重流暢,略顯粗糙,一旦習(xí)慣,便形成一種特殊的節(jié)奏和韻味。絲毫不影響故事的敘述,反而感覺特別的瀟灑。色彩亮麗。音樂明快活潑詼諧,讓人忍俊不禁,跟片子的風(fēng)格高度統(tǒng)一。這是該導(dǎo)演的特色。
故事細節(jié)不詳說了,因為樂趣都在那上頭,那個調(diào)皮的無法無天的派頭兒,那些夸張。那么歡天喜地地挖著地道的動物。
今天前排有一個男人,在大家都安靜看戲的時候,忽然發(fā)出低沉的沉醉的笑聲,大家心有靈犀,也都跟著默默笑起來。
對白有很多成年人才懂的嘲諷和幽默,但是孩子也樂不可支,她看到一群可愛搞笑的動物,拼命逃脫惡人的追捕。
欠扁對白一例:
Mr. Fox: [sighs] Who am I, Kylie?
狐貍先生:[嘆]我是誰,凱利?
Kylie: Who how? What now?
凱利(它是只負鼠):誰什么?又怎么了?
Mr. Fox: Why a fox? Why not a horse, or a beetle, or a bald eagle? I'm saying this more as, like, existentialism, you know? Who am I? And how can a fox ever be happy without, you'll forgive the expression, a chicken in its teeth?
狐貍先生:我為什么是狐貍?不是馬、甲蟲或禿鷹?我多少是從存在主義的角度說的,你知道嗎?我是誰?而一只狐貍,如果,請原諒我的措詞,如果嘴里沒叼只雞,它怎么可能快樂?” (這不是話癆是什么?)
Kylie: I don't know what you're talking about, but it sounds illegal.
凱利:我不知道你在說什么,不過聽起來似乎不合法。
從資料上看,電影的故事情節(jié)似乎跟小說有所不同,但我相信它對原著的基調(diào)把握得不錯。羅爾德·達爾是個強悍而古怪精靈的家伙,顯然曾是資優(yōu)兒。爹媽是挪威人,十九世紀(jì)后期移民英國。他在英國出生。前半生是二戰(zhàn)空軍戰(zhàn)斗英雄,后半生才開始寫書。既寫兒童文學(xué),也寫其他體裁,文筆簡潔,富含黑色幽默,結(jié)尾常出人意料。兒童文學(xué)中往往出現(xiàn)兇惡的成年人,據(jù)信跟他童年上寄宿學(xué)校的經(jīng)歷有關(guān)。
下次看到他的書,就會弄過來讀一讀了。
5 ) 在麥田——韋斯.安德森小傳
【一、你好,理想;再見,理想】
在《了不起的狐貍爸爸(fantastic Mr.Fox)》接近尾聲的時候,狐貍爸爸凱旋而歸,他以切.格瓦拉的姿態(tài)騎上了一輛四人摩托,疾馳在麥田間的小路上,忽然,遠遠地,望見了荒嶺上有一只純黑的孤狼,他立刻用拉丁文大聲呼喊著狼的名字,向它揮手致敬,然后情不自禁的流下了激動地淚水。
不得不說,這一段,是整部影片中最為感人的段落。因為,在這么一個瞬間,40歲的韋斯.安德森(Wes Anderson)隔著一只中年的狐貍——其實就是他自己——帶著一種復(fù)雜的感情,看向自己多年前的理想,向它招手,并且表示了深深的敬意。
其實,這看似短暫的一瞥,卻是一次漫長的靈魂之旅。它意味的是,十三年過去了,人會變老,但有些東西卻至始至終從未改變過。
值得一提的是,十三年前,安德森拍攝了他的第一部長片《瓶裝火箭(Bottle Rocket》(最早是一個短片),講的是三個年輕人,進行著一次又一次傻頭傻腦、心不在焉的“犯罪活動”。但是,他們遭受了一次又一次的挫?。ㄔ蚨己苡薮溃瑦矍?、親情、友情都遭到了考驗。之后他們重振旗鼓,讓更多的不靠譜的人加入進來,場面變得更加混亂。最終,始作俑者歐文.威爾森入獄了,而結(jié)局在他的一次“偽裝的越獄”中嘎然而止。
說句實話,充斥著如此多的“愣人”和冷笑話的電影,實屬少見。更讓人震驚的是,作者并沒有諷刺,反而是在羨慕和“贊美”,好像他也巴不得加入這場“冒險”。
這部片子,作為安德森事業(yè)的起點,某種特定的風(fēng)格,在他之后的影片中一路貫穿了下去。影像的表現(xiàn)手法十分簡單,卻閃爍著天才的“火花”。對情緒、節(jié)奏的把握,是那么的敏銳,那么的吸引人。
而且,他的人物很像動物,憑本能和直覺行動,又像得了神經(jīng)官能癥一樣毛毛躁躁、絮絮叨叨,一旦突發(fā)奇想,就冒冒失失的去執(zhí)行……難怪馬丁.斯科塞斯會那么的喜歡,贊不絕口——作為一個歐洲電影的大影迷,他必然和安德森這樣的小影迷相見恨晚。
對于這樣一種氣質(zhì)的創(chuàng)作,塞林格(J.D.Salinger)有句話可以作為形容,他說:“我認(rèn)為真正有意思的是這樣的書,你看完之后,很希望寫這本書的作者是你很好的朋友,你只要高興,隨時可以打一個電話給他?!?br>
顯然,安德森很希望自己的電影成為“這樣的書”,從這一點看來,有著這樣的電影理念的安德森,不會有太高的姿態(tài),也不會借用影像來“痛苦的沉思”,不過,似乎也注定了,他更不會是一個太主流的導(dǎo)演。
【二、“他的作品,等于他自己”】
的確,在09年的《狐貍爸爸》面世之前,韋斯.安德森這個名字對很多人來說是很陌生的,只能留在獨立電影的小圈子里,被口口相傳罷了。
當(dāng)年,假如提起這人,緊接著,必然是關(guān)于他的強烈“個人風(fēng)格”的討論。甚至,有些忠實的影迷曾說:“你只要給我看一格膠片的畫框,我就可以分辨出它是不是安德森的作品!”
這也許很夸張,但是,安德森的作品就是那么的“好辨認(rèn)”——他那獨有的、怪異的審美,他的奇思妙想,他的詼諧創(chuàng)意,他對節(jié)奏、空間、色彩、音樂、乃至人物一舉一動的精確控制力,他純熟的鏡頭推拉和移動……只要看一眼,就能讓人印象深刻。
說到底,也許,就像他這個人的感覺一樣。
在公眾場合,韋斯.安德森都是穿著小半碼的西裝,每一件都顏色各異,搭配著淺色的襯衣,并時常更換著各式各樣的領(lǐng)結(jié)或領(lǐng)帶,這說明他是一個色彩和造型感很強的人。而且據(jù)說,安德森衣櫥里的衣服和“Mr.狐貍”衣櫥內(nèi)的完全一模一樣,這又證明了他和他的角色幾乎就是一個合體……同時,他很白,很瘦,很高,留著栗色的半長發(fā)。乍一看去,就像一個從漫畫里爬出來的人物,打算看看這個世界,然后再走回畫本中去。
1998年,作為安德森人生最重要的一部作品,《青春年少(Rushmore)》發(fā)行了。這是安德森給自己少年時期的回憶詩,是苦樂參半的一次表白。如此的坦誠,如此的動人。
在這部影片里,他默默的紀(jì)念了那些曾對他影響很大的人和作品,比如塞林格(J.D.Salinger)、菲茨杰拉德(F. Scott Fitzgerald)、特呂弗(Fran?ois Truffaut)和麥克.尼克爾斯(Mike Nichols)。
你可以在這部片中,明顯的找到《畢業(yè)生》、《四百下》、《偷吻》、《法外之徒》和《麥田里的守望者》的影子。同時,誰人樂隊(The Who)和滾石樂隊(The Rolling Stone)的懷舊搖滾,也在背景處,被帶著感傷的聲音一一的彈唱。
不像很多創(chuàng)作者,總將自己掩藏在影像的后面,韋斯.安德森跟他的人物一樣,是那么的直白、單純,“他所表現(xiàn)出來的樣子就是他的全部”——明明年紀(jì)不小了,卻不切實際,真心誠意的相信著一些東西,這在旁人看來是相當(dāng)可笑的。
有人說,“安德森就是他的作品,反之亦然”,我覺得非常精辟。安德森也承認(rèn)自己經(jīng)常處于這樣的狀態(tài)——“真實的生活變得荒謬,已經(jīng)開始分不清,這一切到底是不是自己的電影?!彼臄z影師Gregory Crewdson也感嘆道:“他為什么能想出那么古怪的場景,我真懷疑他一直住在里面。”
于是,我也毫不懷疑,《青春年少》里的那個少年就是安德森自己,他戴著紅帽子(《麥田》主人公的標(biāo)記)和黑框大眼鏡,顯得孤獨、倔強,又相當(dāng)?shù)墓之?。同時,他多才多藝,擅長于舞臺劇,熱衷于課外活動,成績卻糟的一塌糊涂,瀕臨著被退學(xué)的慘劇(等于不被主流價值認(rèn)同)。
不久,這個感情世界豐富的少年,陷入了對大齡女老師的愛慕,而他的情敵居然是他的忘年交——一個失意、有錢的中年男人,于是,他忍不住對此人進行小小的報復(fù)。
作為導(dǎo)演處心積慮的“自我影射”,這個史上最倒霉的美國青少年,幾乎遇到了所有的挫折——幼年喪母,家境平平(父親是個理發(fā)的),被勒令退了學(xué),被警局拘留過,示愛被無情拒絕,在打架中永遠是弱勢,被朋友遺棄……更不幸的是,他做什么就失敗什么(當(dāng)然,安德森本人遠遠沒有那么悲慘)。
然而,就是這么一個人,在每一次失意面前,他既沒有跳起來發(fā)奮圖強,也沒有被徹底壓垮,一蹶不振。他只是簡簡單單的重新站起來,然后用自己的“熱情”再“惹”出一些事來,接著投入全部精力來善后。
更為難得的是,安德森沒有悲天憫人的來對待這個角色,只是看著他的每一次努力。這種人生態(tài)度,也顯然是“安德森式”的——對于主流,他不反叛,也不迎合,只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經(jīng)營著他感興趣的事情。他的作品從來都不是野心勃勃,沒有想過要折射出有關(guān)國家、民族和社會的重大意義,只是收集、糅合和創(chuàng)造出那些屬于他的回憶、愛好和歷史。同時,和主流保持著審慎的距離。
【三、在主流和邊緣徘徊】
其實,安德森也不是總那么安分,他也想過拍一部“向主流的靠攏”的電影,于是《天才一族(The Royal Tenenbaums)》誕生了,并獲得了很不錯的票房收入。但是,很多眼光犀利的影評人看出了其內(nèi)容的空洞,一名叫A.O.Scott的人諷刺道:“沒錯,它聰明、迷人極了,但是,我能說聲晚安,然后去睡了嗎?”
顯然,安德森想要的并不是這樣的“商業(yè)成功”,于是,隨后,他又急流勇退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飛快的“撤回”到了他的小世界。在他那自成一體的小世界中,有著在深藍海洋上的憂郁漂泊(《海海人生(The Life Aquatic with Steve Zissou)》);也有著寂寞心靈在印度荒野上的孤獨游蕩(《穿越大吉嶺(The Darjeeling Limited)》)。
從01年到07年,從《天才一族》到《穿越大吉嶺》,整整六年時間,安德森都好像是犯了一種“反主流的怪病”(引自《大洋周刊》Michael Hirschorn的評論)。也有人認(rèn)為,“他像腌菜一樣,浸泡在自己的蒼白世界里?!鄙踔粒芏嘤懊远加X得安德森的美學(xué)正在走向死胡同,因為“已經(jīng)過了新奇事物的保質(zhì)期”。
于是,此時,安德森終于變成了他的主人公——遭遇了挫折,受到了孤立,榮光不再,剩下的只有江郎才盡的嘆息。但是,同時,安德森也顯示出了他主人公的強悍一面,他說:“你們這些話我聽了幾千次,已經(jīng)絲毫不感興趣了。”
然后,他走向了廣告界,并且在那個領(lǐng)域繼續(xù)很執(zhí)拗、很天真的努力著。和他的角色一樣,安德森從來不會做無謂的深想,也不會永遠沮喪,前方總是有新鮮的東西等待著他。當(dāng)然,作為一個出了名的“怪人”,我們都不是很能懂得安德森的堅持,就好像我們無法真正懂得,那一匹黑狼,對Mr.狐貍意味著的是什么一樣。
可是,《了不起的狐貍先生》是一次“妥協(xié)”嗎?我不知道。不可否認(rèn)的是,這部片子里保留了很多安德森的“個人風(fēng)格”,而且是“完美的呈現(xiàn)”。
比如,猛然前推和后拉的鏡頭;
比如,長時間的平行橫移,用來展現(xiàn)一場多人調(diào)度的戲;
比如,角色最擅長的面無表情的喋喋不休;
比如,在情節(jié)的關(guān)鍵點上忽然停頓,出現(xiàn)了幾秒鐘尷尬的空白;
比如,無處不在的冷笑話;比如,細節(jié)處總是要玩些小花樣,擺些小道具;
比如,背景音樂一定要用上幾首鄉(xiāng)村民謠或是懷舊搖滾;
比如,題材一定涉及一個家庭內(nèi)部和外部的危機;
比如,青少年的敏感和叛逆;比如,卑微小人物的生和死的悲傷(下水道里的老鼠);
又比如,人物會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中不屈不撓的一一反擊回去……關(guān)于這個,我可以說上一天一夜,因為安德森的精髓,全都在他的每一個細節(jié)之中。
其實我很驚詫,我不知道安德森是如何在兩三年內(nèi)完成了這樣劇烈的蛻變——把他那慢調(diào)調(diào)的小眾敘事、晃悠悠的散漫情緒,很有節(jié)制的隱藏了起來,取而代之的是,超快節(jié)奏的、緊湊的、瘋瘋癲癲的集體狂歡。
也許其實,我們一開始就搞錯了一件事。曾經(jīng),他定格在畫面中的人物,看似溫吞、口拙、動作遲鈍,實際上并不代表他們不可以快速的行動起來;他的鏡頭常常以奇怪的角度固定,并不代表他不會正常的運用鏡頭;他在每秒二十四格的膠片上呈現(xiàn)不到二十格的內(nèi)容,卻不代表他不可以把三十格畫面硬塞進去。當(dāng)然,他可以讓節(jié)奏很緩慢,也可以讓其很快。
換句話說,對于韋斯.安德森來說,這一切都是可掌控的、可調(diào)節(jié)的,并不是什么太大的困難,因為他對自己想要呈現(xiàn)的視聽效果,一直都有著很強的控制力。原來,是我們一直在低估他的真正實力。
【四、收藏安德森】
無論如何,收藏韋斯.安德森(Wes Anderson)的影片,是一件讓人很高興的事情。不光是我個人這么覺得,據(jù)說,那些美國電影制作公司的主管之所以肯資助安德森的電影,也是因為能讓他們“感覺不錯”,好像在“收藏藝術(shù)品”,從而顯得個人品味良好(這話源自于安德森的一個朋友,曾被《紐約時報》引用)。
而對于國內(nèi)的影迷來說,韋斯.安德森也是一個特殊的存在。首先,到目前為止,他全部的六部片,你都可以購買的很齊全——這是相當(dāng)少見的。另外,其中四部,你都可以買到CC的“標(biāo)準(zhǔn)收藏”。
在這些個精工細作的版本里,碟殼的封面是很吸引人的繪圖本——鉛筆和水彩畫涂抹出大塊的暖調(diào),色彩和構(gòu)圖都很干凈、簡單,還總是有一個或幾個用寥寥幾筆勾勒而成的人,很孤立的杵在畫面中央,散發(fā)著濃郁的“安德森式”氣味。
其實,韋斯.安德森并不熱衷于自己能否保持一個長盛不衰的“藝術(shù)形象”。因為,他一直在辛苦的走一根鋼絲。鋼絲的一端是難以割舍的強烈個人風(fēng)格,另一端則是大眾缺乏耐心的、通俗的審美趣味。一直以來,在這兩方的殘酷角逐中,他小心翼翼地走著,帶著義無反顧的意思——跌倒了就再爬起來,即使下一次還有可能會跌的更慘。
當(dāng)然,人生只要有一種堅持,你執(zhí)著的抓住它,帶著理想澆灌它,永遠都不放棄它,相信著它,最終,即使你失敗了,還是會得到應(yīng)有的尊敬。不過,我相信,《了不起的狐貍爸爸》不僅僅是一部值得尊敬的作品,也是一部平衡了“個人風(fēng)格”與“大眾取向”的滿分“神作”。盡管這份成功來的不算太早,似乎也不算太遲。
當(dāng)然,對于早已遠遠的把精神投射在黑狼、或是更廣袤的土地上的韋斯.安德森而言,無論何時,都不算太遲,因為他一直懷揣著“夢想”,并且一直在追尋夢想的路上。
【完】
6 ) 再說動物生存法則
2009年出現(xiàn)了不少優(yōu)秀動畫片,2D、3D、黏土各有所長,現(xiàn)在定格動畫佳片里面又多添上一部《了不起的狐貍爸爸》。身為作者導(dǎo)演,以往的韋斯·安德森擅長冷幽默和怪異視角,處理家庭題材更是他的拿手好戲,這些個人特征絲毫不漏地搬到了動畫片中。狐貍爸爸風(fēng)趣幽默,會討妻子歡心,面對兒子又無可奈何。狐貍爸爸西裝革履寫專欄,狐貍媽媽打好圍裙做家務(wù),叛逆的狐貍兒子喜歡啐一口唾沫渣子,這些卡通形象完全是擬人化運作,應(yīng)有盡有。小家庭以外有律師、搬家工人和比賽運動,各種動物們組成了一個自給自足的安詳小社會。
有人說《阿凡達》是反人類反社會反人類文明,《了不起的狐貍爸爸》也有“三反五反”的影子,當(dāng)然它們反的都是人類的罪惡一面,而不會是真善美。狐貍一家所住的樹屋對面有三個農(nóng)場,三個農(nóng)場主富得流油,很不巧還刻薄無比。說是人類,可還沒出現(xiàn)就被打出的字幕說成是負面人物,完全是標(biāo)簽式功能。至于怎么個罪惡法,哪里傷天害理,容后再說,略過不表。簡單來講,在這樣的電影里,人類是以丑陋的敵人面貌出現(xiàn),他們能做出許多破壞性舉動,攪得天翻地覆,好比中間圍攻樹屋一段。
相反狐貍爸爸一直在強調(diào)自己的動物天性,就好比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狐貍一定會要偷雞,也得會刨土挖洞。這些舉動其實在暗指一件事情,人類消失了一些美好的天性,遺忘了上天賜予的本能(狐貍爸爸也是人類的形象化身)。好比狐貍當(dāng)了爸爸,它就要約束自己,不能靠“手藝”吃飯,改當(dāng)賣字干活,由武到文,這是多么諷刺的轉(zhuǎn)變啊。它本來有一身強健筋骨和絕好本領(lǐng),能上躥下跳、翻墻入地,可偏偏因為妻子懷孕了,它需要承擔(dān)一個人生和家庭的無形責(zé)任,只有選擇了放棄,安居樂業(yè)。可總有一天,它還是按捺不住,想要追求更充實更高遠的生活,那還等什么,狐貍爸爸立即帶上合伙人,重操起舊業(yè)。
如果不考慮這一層意思,那《了不起的狐貍爸爸》依然是個好玩的動畫片,能逗樂大家。呆頭笨腦的負鼠,它的眼神變化會出賣它的靈魂。當(dāng)保鏢的老鼠,以西部片的??峒軇莩鰣?。這幾個小角色都異常搞怪,就連那只被狐貍表哥幾下猛揍、打倒在地的大個海貍,亦是好笑至極。
狐貍爸爸計劃再襲農(nóng)場時,它們做了精心策劃,萬無一失。簡單的幾個藍莓就解決了看門狗兒,順帶藥倒了農(nóng)場主。說是有電勿近,可爬了一回網(wǎng)被電個痛快,下來時也安然無恙。再有決戰(zhàn)時刻的槍擊戰(zhàn),動畫片就是這樣的“不合常理”,它要的就是故事流暢,幽默搞笑。家里面,奇裝異服的兒子是個倔強小蘿卜,不知天高地厚,時常出言不遜。他對前來寄居的表哥充滿敵意,對方能文能武,叫他妒火燒得猛旺??吹竭@里,聰明點的觀眾就會明白,最后故事發(fā)展肯定是狐貍爸爸給兒子上了精彩一課,催它趕快成長,做個有本事又不服輸?shù)暮煤偂S斜臼率悄茴I(lǐng)會了,不服輸在哪里呢?其實奧妙就在狐貍爸爸的那條尾巴,它被打掉,給人類當(dāng)了領(lǐng)帶。兒子撿起被撕得破破爛爛的尾巴,系在了挎斗摩托車后面,有如得勝歸來的旗幟信號。這還不說狼的招手,電影用意昭然若揭,赤裸裸的野性傳說,拿出勇氣和尊嚴(yán)而活著。每個動物都有屬于它的生存法則,是天演進化的結(jié)果,外界強加改變不得,人類莫不如此。狐貍爸爸大點兵的時候,所有動物都派上了用場,各司其職,這不正是好萊塢勵志的典型做法嗎?
電影里的狐貍媽媽是個有趣角色,能管得了狐貍爸爸,氣場強大。它喜歡畫一些氣象萬千的大景象——雷電交加、風(fēng)暴來臨,向著它們居住的原野襲來。那是不是作為暗示手段,隱晦透露了對人類社會的憂慮?!颈鼻鄨蟆?/div>
7 ) 《了不起的狐貍爸爸》讓我看到了狐貍不同的一面
從小接受的教育告訴我們:狐貍是一種貪婪狡詐、魅惑人心的壞家伙。它們欺負小動物,不但利用上天賦予肉食動物特有的尖牙利爪,更是詭計多端,狐假虎威。單純的烏鴉猝不及防掉了到嘴的肥肉,滿心期待的仙鶴饑腸轆轆地等了一天也沒能吃上飯。而在《聊齋志異》中,千年狐妖幻化成人也往往奪了秀才們的性命。
外國人好像跟我們看法不太一樣。在他們的文學(xué)影視作品中,狐貍多半是與人類保持若即若離關(guān)系的神秘小伙伴。
當(dāng)狐貍爸爸看著即將買下的樹屋對面三個壞農(nóng)夫的山頭,改行寫報紙專欄、西裝筆挺的他眼神中透出的是怎樣的nature calling?“而一只狐貍,如果,請原諒我的措詞,如果嘴里沒叼只雞,它怎么可能快樂?”
畢竟我們不能忘了,他是一只野獸。
不過是一只有勇有謀,還會抽煙斗的野獸。
對侵犯家人生命安全的敵人絕不手軟。
你也絕對想不到會被兩只狐貍曬一臉恩愛,還都長著一對大長腿。
而影片最后當(dāng)患有“恐狼癥”的狐貍先生真正見到一只活狼的時候,他舉起的爪子似乎也給了觀眾勇氣。
8 ) 有意思的一家
很有意思的一部黏土感動畫片,片中的狐貍爸爸為了一家人的生活和莫名的夢想還有總是喜歡發(fā)言的片段真的特別像我爸啊!哈哈哈,沒事做的可以看著玩,劇情節(jié)奏反轉(zhuǎn)都不錯的動畫片,童話故事卻可以看出很多人生感悟。
韋斯安德森的色彩與構(gòu)圖真的是很不錯,滿目深深淺淺的黃色,構(gòu)圖是強迫癥般的對稱,他的電影獨樹一幟,就算不打出導(dǎo)演名字,看一眼也知是他。每個人都是狐貍爸爸吧,長大以后,做事再也不能肆無忌憚,因為各人有各人的責(zé)任~
生存是門大學(xué)問,打開井蓋,又是新的一天。喜歡的動畫人物與配音,請續(xù)集,不要停。
找到了小時候看動畫片全神貫注窮開心的趕腳~不是好笑,就是很開心,這就是真正的童話吧
韋斯安德森的電影總是那么風(fēng)格鮮明,即使是動畫片也是如此。懷舊式的歌曲,冷幽默的人物。家庭關(guān)系的探討等等,當(dāng)然還少不了比爾莫瑞,歐文威爾森他們幾個固定組合。PS:越來越愛克魯尼了
從地道戰(zhàn)到西部片.the world is going crazy and crazy, and we are wild animals but never have a fight.
一部只能用「酷」來形容的動畫,各種突破常規(guī)的動畫手段,富有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以及顛覆傳統(tǒng)的魄力。這有韋斯.安德森慣有的怪雞黑色幽默,也有活色生香的英國范兒,節(jié)奏起伏,配樂很贊, “我們與眾不同,這就是生命奇特的地方”。
曠野的呼喚,拖家?guī)Э诘挠蝹b心中有一匹永遠的獨狼——迷戀定格,在他們大嚼的時候我看到了史云梅耶的影子,在玩弄鏡頭角度和擺設(shè)時我看到了帕拉杰諾夫的神韻:生活、黑幫、西部和大盜,以及那追求自由的不滅熱望,異口同聲地宣稱這就是動畫史上的杰作之一.瑣碎的念叨會糟蹋這部片子,我愛它,就此閉嘴
定格動畫一向是我的愛。然而對狐貍爸爸期待值太高以至于有些失望。狐貍爸爸了不起在哪里呢?為了妻兒暫且壓抑野性?竭澤而漁引發(fā)人類報復(fù)?鼓動全體動物和人類開戰(zhàn)?也許童話想要表達的只是無產(chǎn)階級動物自high式的反資本主義狂歡。也許說到底這個了不起也是相對的,同樣都是偷東西,被抓住打死了就是混蛋,死不了就成了英雄。諷刺意義大于教育意義。
我真是太愛這種天才感覺四處飛濺的電影了。它是這么可愛,這么有想象力,卻又這么地觸動人的內(nèi)心。世間萬種生物都是美麗的,我們的本性也是,在平凡的生活中,請不要喪失最純粹的那個你,更重要的是無論何地要學(xué)會對生活的享受
三星半。拍給還有童心的成年人看的。
不僅有想象力,還有創(chuàng)造力,更有顛覆傳統(tǒng)的魄力。
影片讓我體會到了孤獨的殘酷,而又在告訴我們要敢于面對孤獨,從而給我們一個相處孤獨的思想準(zhǔn)備。復(fù)古的風(fēng)格,沒有華麗的電腦技術(shù)渲染,一切顯得那么質(zhì)樸。以動畫的是視角,諷刺了人類的驕傲自大,剛愎自用。但歸根結(jié)底還是對野性的、自然、詩意的田園生活的向往,人類在自己建造的世界里束縛太久了。
【大愛】“我們與眾不同,這就是生命奇特的地方” 在對皮克斯動畫審美疲勞的今天,《狐貍爸爸》的出現(xiàn)只能用“驚艷”來形容?!斑@是一部讓所有年齡段的觀眾都感受到樂趣的佳作,本類別動畫片的終極形態(tài)”,牛到不能忍,連同年的《飛屋環(huán)游記》也難與之抗衡。
Wes Anderson太棒了!是一部相當(dāng)有趣的動畫片,無論是遍布全片精彩至極的幽默笑料,動聽悅耳的配樂,還是巨星們足矣令人噴飯的配音,全面取代《飛屋環(huán)游記》成為我心目中2009年最喜歡的動畫片~
千萬別學(xué)狐貍吃飯
怪異,荒誕,還帶一點文藝和黑色幽默,真是一部古怪的動畫……
竟然在這個天天想著偷雞摸狗、刨土挖洞的故事里看到了“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韋氏從簡單的童話故事里挖掘出復(fù)雜的人性,為人父者為守護家庭壓制野性,及至中年動物本性故態(tài)復(fù)萌,一番拖家?guī)Э诘拿半U成長后,內(nèi)心在自由與責(zé)任之間達成平衡,這種“尋找自我”的天真詩意才是狐貍爸爸的了不起之處。四星半。
mr.fox最后看見狼哭了,我也要哭了。話說為什么人類是英音野生動物們是美音……
俺們狐貍爸爸有超強的組織能力,計劃能力,協(xié)調(diào)能力,領(lǐng)導(dǎo)能力,演說能力,偵查能力,文字表達能力,還有超酷的運動天賦和浪漫因子,最牛的是隨機應(yīng)變能力和執(zhí)行力。你說是不是很了不起?!
韋斯安德森的電影就是”追追追?。?!“”跑跑跑?。?!“
了不起的Wes Ander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