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人生有永恒
人生有永恒,內心的那些念想感受。這個前提下,正常不正常只是次要邏輯,若需要厘清,也不輕信他人標準,人類對人類的認識一直在進步,但是是總體上。男主角是幸運的,有懂他的朋友幫他,精神病醫(yī)生可能真誠也可能不,不得法便是無意義。
或許男孩飛翔的夢想可以譯為自由,醫(yī)生譯為鉗制,但是這樣解讀比較粗糙。自在在心,從來不會因外力而局限了規(guī)模質量。
2 ) 于夢醒時幻滅的青春
看到最后一個鏡頭時我笑了。我在想,即使很多人看不懂這電影通篇講的什么,只是在最后開懷一笑也值了。
當然艾倫·帕克絕不是在用兩個小時來鋪墊一個笑話,笑話一笑了之,而這部電影的影像和隱喻是在看過片子之后久久難以忘懷的。因為我們每個人的青春都是那個主觀視角中飛翔的小鳥,振翅而起、掙扎于夢想與現(xiàn)實之間......
當凱奇離開birdy去參軍的時候,那只鳥在飛翔的最后撞向了玻璃,夢想中的青春和現(xiàn)實中的青春從此分離,并在“戰(zhàn)爭”這一最強大最具破壞力的現(xiàn)實面前,青春于“夢想”和“現(xiàn)實”中的這兩副面孔一個在理想主義的自閉中失語一個在現(xiàn)實主義的炮火下歇斯底里。當這兩者再次相遇時,死去的青春難以愈合那雙翅膀,飛翔的欲望不是囚困于現(xiàn)實的牢籠,而是在現(xiàn)實聲嘶力竭的吶喊聲中掙扎。在最后,也是我們每個人青春的“最后”,夢想在現(xiàn)實撞痛到幾乎崩潰的邊緣幻滅后蘇醒,連同青春一起葬送于現(xiàn)實。
3 ) 給艾爾
兄弟,我說我會飛你相信嗎?
我知道,在他們的眼中,我始終是一個怪物,整日做著飛翔的白日夢。就因為我沒有像他們那樣循規(guī)蹈矩的生活,沒有像他們那樣有著一成不變的成長歷程。他們無法容忍我飛翔的夢想,正如他們不敢承認他們自己才是理想世界大門前那個因為怯懦而不敢更進一步的人。因為我的存在擾亂了他們死水一樣的生活,所以他們害怕我,詛咒我。
他們有他們的世界,我也有我的樂園。我始終堅信,我是一只鳥,一張開翅膀,就將飛翔在無邊的蔚藍之下。
艾爾,我的好兄弟,只有你知道我心里在想什么,你是這個世界上唯一了解我的人。與你的友誼是我眼中最珍貴的東西。我們一起度過了一段最快樂的時光。在那些孤獨的日子里,只有你陪著我一起發(fā)瘋,做著那些別人眼中無比荒唐的行徑。還記得那些和姑娘在一起而手忙腳亂的夜晚嗎?還記得我們的鴿子外衣嗎?還記得垃圾廠那次失敗的飛翔嗎?還記得我們一起逃離屠宰場那驚恐的表情嗎?
哦,艾爾,我的兄弟,現(xiàn)在,你這是怎么了。你看上去糟透了,你臉上的繃帶讓你看上去十分滑稽,你怎么也像他們一樣沖著我大喊大叫?難道你是為了掩飾你心中的恐懼嗎。沒錯,我們的世界被毀掉了,全毀了。我們像狗一樣被送進越南進行瘋狂的屠宰,我們丟掉了我們的信仰、理想,對明天充滿了未知感,每一天都像是末日,生活在絕望與崩潰的邊緣,并不斷地以自毀的方式證明自己尚在呼吸。你是該哭泣,艾爾,炮彈沒炸毀你的身體,卻炸毀了你的心靈。我們再也回不到從前了,那些充滿希望的日子。戰(zhàn)爭改變了一切,最好的那段時光將永遠地停留在那些陽光充足的日子里。
他們說我是瘋了,因為我不和他們說話,一心只想著飛。但是艾爾,請相信我,這個世界確實有一些人是真的瘋了,但那絕不是我。讓我和他們說什么呢,告訴他們我精神正常,讓他們把我送回越南?告訴他們,我要的不多,我只想在自己的世界里驕傲的飛翔?
我親愛的兄弟,你怎么還不明白,他們不會注意到你的存在,你的死活和他們無關。更不會有人來關心你的夢想,他們只會把你們穿戴整齊,整箱運往屠宰場。說到底,我們只是工具,是棋子,我們不是我們自己。
多可怕,艾爾。我們忙來忙去,最終的結果是讓自己成為了別的他媽什么東西!你想和他們爭論嗎?不,艾爾,沒有用的。這個世界太瘋狂了,沒有人會認真聽你給他們解釋。他們用瘋子的邏輯統(tǒng)治并安排這個世界,他們拒絕憐憫你的柔弱你的敏感。和他們,你又何必浪費你的時間。
艾爾,你現(xiàn)在明白了吧?你難道真的想他們一樣嗎?你抱怨,你憤怒,但你卻搞不清楚是誰把你害成這樣。你以為你被戰(zhàn)爭毀掉的只是那張該死的臉嗎?你以為你像個英雄一樣從戰(zhàn)場撿回一條命來是你的幸運嗎?當你面對一個善良女人的嘴唇你卻不敢吻上去的時候,你以為你還是那個勇敢樂觀的少年嗎?
哦,兄弟,還是和我一起飛吧。當你眼望藍天,腳離開地面的那一瞬間,你才會發(fā)覺,你把你所厭倦那個的世界,包括你的怯懦,都遠遠地甩在了身后。
4 ) 殘酷的人生夢想
在心情有點自閉的時候,有點后悔選擇了這部片子來看。不是說它不好——從內容、主旨、演員、配樂、剪輯各個方面來看,這都是一部該拿五星的上乘之作——只是影片看下來,心里覺得很沉重,更加不想說話不想交流了。
Birdy是一個自小就夢想飛翔的孩子,他喜歡鳥,喜歡看他們飛翔的樣子,甚至幻想自己是他們的同類,常常赤身裸體睡在大籠子里面,用最自然的狀態(tài)做著飛翔的幻夢。他研究如何利用工具飛翔,為自己制作了一對大的翅膀,并興致勃勃做實驗。直到越戰(zhàn)爆發(fā),Birdy應征入伍,人的死亡、鳥的死亡讓他的精神受到重創(chuàng),被送進醫(yī)院。從此,他不再說話,每天蜷縮著身體凝視藍天想象自己就是一只鳥,直到好友艾爾(尼古拉斯·凱奇飾)帶著他們共同的回憶出現(xiàn)……
其實可能每個人都像Birdy一樣,自小懷有一個夢想,飛翔或是其他,只是大多數(shù)人不會像他那樣執(zhí)著那樣沉迷。無法評價Birdy的選擇,他背離了這個社會,疏遠了親情、愛情,不通人情世故,不被人理解,但是另一方面,他又從自我封閉的幻想中得到了無限的快樂,別人不理解又怎樣?我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理想還是生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只要自己過得心滿意足就好吧。選擇其中一個的人不必嘲笑作出另一個選擇的人,大家各得其樂,各有各的游戲法則。
影片中順帶譴責了戰(zhàn)爭的巨大損害,無數(shù)本應幸福生活的青年在戰(zhàn)爭中不明就里的斷送了自己的一生,或者帶著重大的創(chuàng)傷回來,無法再繼續(xù)原有的生活。最殘酷的,它毀了一代人的精神家園。Birdy如是,艾爾亦如是。
但我感到最震撼最傷痛的鏡頭卻不是那些士兵們流著鮮血痛苦的在泥漿中掙扎,而是Birdy最喜愛的那只小金絲雀想要飛回主人身邊,卻一頭撞碎玻璃應聲而亡的一幕。那種不知危險就在眼前的歡快和干脆讓人心驚,也隱隱覺得Birdy在此之后的命運堪憂。
還好結局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樣讓人絕望到底,Birdy在艾爾的幫助下逃出醫(yī)院,在一個高臺之上振臂飛翔一躍而下,以為隨著艾爾撕心裂肺的呼喊會看到Birdy直挺挺躺在地板上帶著微笑死在血泊里,卻意外看到他回頭望著朋友的燦爛笑容。影片到此為止,我們不知道他們的未來會是怎樣,順利逃脫了還是被抓了回來,郁郁一生還是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活得開心快樂。也許連原作者也不知道,選擇了超脫實際的理想會有怎樣的命運。
其實片子并沒有像它講述的東西這樣沉重,飾演Birdy的馬修·莫丁時時展現(xiàn)出的明快單純的笑容,年輕的凱奇意氣風發(fā)的少年輕狂,都讓人覺得陽光燦爛。正像片中艾爾說的那樣,他們就是最典型的費城的瘋小孩兒。他們也不過是在一步步想著自己所喜歡的東西成長。
希望大多數(shù)的小孩兒們不會像他們成長的那么艱辛……
5 ) 他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他是我工作的一部分。”
“住嘴,他是我生命的一部分!”狂躁、激動的艾爾喊出這句話時,護士震驚了,我也震驚了。哪個朋友能夠讓我喊出這句話呢?又會有哪個朋友為我喊出這句話呢?我苦苦思索著。
鳥人依然無動于衷的表情,當然,事后證明,這個家伙,這個一直對鳥的興趣比對人的興趣大的家伙,他心里一切都明白??墒悄敲撮L時間就任憑艾爾像對著空氣對著墻對著木頭說話一樣自言自語著。這個狠心的家伙。
知道面對著全無反應的人說話是什么感覺嗎?孤獨、抓狂、害怕。而且這個全無反應的人是自己視為生命一部分的好朋友,說的話都是兩人曾經(jīng)共度過的美好時光。一起捉鳥養(yǎng)鳥,一起捕狗放狗,一起開車泡妞,然后一前一后奔赴了該死的戰(zhàn)場?,F(xiàn)在好了,從那個滿是恐怖回憶的狼狽戰(zhàn)場回來了,一個默不作聲保持著奇怪的姿勢,一個狂躁不安滿臉的繃帶。
怪胎,他竟然能夠感覺的自己像鳥一樣在空中飛來飛去,那組鏡頭讓我很著迷,就像我也是一只低飛的小鳥,穿過街道,越過柵欄,看過人群也看過天空,時高時低,時快時慢,多么奇妙的感覺!飛在空中,而不是走著。話說回來,鳥人的這種感覺連艾爾都不想相信了,所有的人都希望他是一個正常的人,“實用”的人,撇開那些鳥回到人群中的人。說實話,如果我有這樣的朋友,我一樣會不知所措,像艾爾那樣甩手走人。不過,友情是怎么也甩不掉的。甩一次甩不出第二次。
當他們打倒那些白大褂,沖上頂樓,鳥人瘋狂的張開“翅膀”,縱身一躍時,我都熱血沸騰了,自由了自由了,我又可以成為鳥人了!突然,就那么飛下去了,事情發(fā)生的這么快,都不給艾爾反應的時間。媽的,我辛辛苦苦救出你來不是讓你來這么一下子的!
“Birdy!”
結果呢?“What?!”呵,這個該死的家伙竟然沒有趴在樓下的馬路上腦漿四濺,也沒有在空中飛的像鳥一樣,而是穩(wěn)穩(wěn)當當?shù)亓⒃谀抢铮€無辜地問“怎么了?”哈,淚水終于涌出,這家伙真的沒死!我只能站在艾爾的角度看這部電影,因為我不是怪胎,我沒有辦法理解怪胎的思想。但是,如果不幸地,我和怪胎成了朋友,沒辦法了,他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6 ) 久違了
Matthew Modine只是那么蜷縮著,帶著驚恐而失焦的眼神偏安一隅,我們的心就裂痕密布了。而后一直揪緊,再揪緊,那根弦太脆弱,經(jīng)不起現(xiàn)實的折磨。我們以為要完蛋了,我們的心也一定會摔碎,就隨著那最后向死的飛升,對了,是飛升,那本來的翅膀重新回到BIRDY身上,帶著執(zhí)拗新生的夢,回給我們一個燦顏。
導演Alan Parker是個好人。感謝他手下留情。
7 ) 對比的講訴---淺析影片《鳥人》
應試影評
===================
越是渴望,越是彰顯自由的珍貴,越是禁錮,越是渴望擁抱飛翔。
戰(zhàn)爭即和平;自由即奴役;無知即力量。
影片《鳥人》根據(jù)威廉沃頓的同名小說改編,講訴了一個想要像鳥兒一樣飛翔的少年的故事,導演艾倫帕克通過貫穿全片的對比手法,表現(xiàn)了自由和禁錮這一對立的主題。
影片的對比,首先表現(xiàn)在人物的設置上,鳥人和艾爾這一對少年,年紀相近,因為一場誤會而成為朋友,在兩人不打不相識的戲里,艾倫是動態(tài)的,變換的走位或是輔以肢體語言,移動鏡頭的使用則強調了他性格中急躁的一面,而鳥人則是安靜而執(zhí)拗的坐在門廊前,固定鏡頭的使用也交代了鳥人的內向。在相遇之初,兩人的性格已然成型。
性格幾乎截然相反的兩人,幾乎在成為朋友的那一刻就決定了殊途同歸的命運。隨著故事的發(fā)展,艾倫對女孩的駕輕就熟,和鳥人對女孩不解風情的拒絕同樣形成對比。
其次,影片的對比貫穿于整個敘事方式中。
第一, 敘事結構
影片的敘事結構采取了環(huán)形敘事,結尾即開頭,頭尾咬合。A線從現(xiàn)在開始,B線從憶開始,最后回憶線解釋了為什么鳥人會變成鳥的狀態(tài)以及艾爾毀容的原因。
兩條線實則是一種對比。一條是和平年代的成長,即便兩位少年都各有怪癖但也能基本自由成長。這條線基本為外景,頗有少年意氣風發(fā)之味。一條是展示戰(zhàn)爭過后的現(xiàn)實對人性的禁錮,基本全為醫(yī)院內景,禁錮的感覺透過沒有絲毫裝飾的病房墻壁,裝有鐵柵欄的窄小窗口撲面而來。
第二, 色彩運用。
色彩造型在本片中用對比的方式來參與敘事。表現(xiàn)禁錮的場景如醫(yī)院病房的場景色調、來幫助鳥人恢復的艾爾的黑色軍服和臉上的白色繃帶的局部色相,都是以黑白兩色為主,代表著嚴酷、黑暗、冰冷的現(xiàn)實。
而鳥人從回憶線的部分藍色服裝發(fā)展到現(xiàn)在時線全身的藍色病服,以及從天空投射來大片藍光的病房,則是代表著自由和不能獲得自由的憂郁。這兩種顏色的對比亦揭示了影片的主題,表現(xiàn)出對自由的謳歌以及不能獲得自由的殘酷。
第三, 蒙太奇使用
在鳥人第一次飛翔的段落,導演使用了平行蒙太奇和重復蒙太奇來表現(xiàn)鳥人的“飛翔一邊是艾爾的驚慌“你要掉下去了”,一邊是鳥人的興奮“我要飛了”。一飛一摔,彰顯了鳥人和艾爾對飛的不同追求和態(tài)度。
鳥人下墜的姿態(tài)在升格鏡頭的表現(xiàn)下幾乎成為了真正姿態(tài)優(yōu)美的飛翔,并用重復蒙太奇反復渲染加強這種情緒。這種重復的作用一在于不斷渲染情緒,揭示主題,引起觀眾注意形成敘事重點;二在于增強表現(xiàn)力;三在于延長時間,與艾爾下樓的動作能構成時長一致的平行蒙太奇。
與此同時焦急的從樓上奔向鳥人的艾爾用了常速鏡頭來表現(xiàn),配以急促的鼓點為主的音樂,暗示了此次飛翔的走向—狠狠的摔到沙堆上的失敗,也是現(xiàn)實對理想的扼殺。
在鳥人裝上翅膀,練習臂力,為飛翔做著種種準備的第二次飛行時,導演則早早就使用了隱喻蒙太奇來暗示了此次飛翔的失敗。一個大全景交代了飛翔的環(huán)境---垃圾場,后景的垃圾山在機械臂的操作下驚飛了前景的一大群水鳥,為此次飛行奠定了破敗臟亂的暗色調環(huán)境基礎。
飛行之前,鳥人發(fā)現(xiàn)了一只潔白的水鳥被一只黑色的蛇纏繞,黑白兩色的設定在這里傳達出了導演的意圖,黑色的水蛇象征著嚴酷的現(xiàn)實和失敗,白色的水鳥其實就是鳥人自己,懷抱飛翔的純潔理想。
兩人飛行準備時,有一個鏡頭是交代兩人的位置,大全景的構圖里,鳥人站在畫面右下角做著自己的準備,艾爾則站在遠離鳥人的左上角,兩人在構圖里都顯得非常渺小,成為構圖的被攝陪體,這不僅表現(xiàn)了個人力量在現(xiàn)實面前的微不足道,亦是匹配對比了艾爾和鳥人的人生態(tài)度,左上角的艾爾前方是大片的空間,暗示著他對現(xiàn)實的認識和畏步不前;鳥人則走到了畫面的右下,前方已是無路可走的逼仄。
本片的蒙太奇還有鳥人第三次飛翔的段落,這里使用了更加理想化和非常規(guī)化的心理蒙太奇。
這里要說下光源的使用和攝影機的運動。當鳥人在房間里躺下的時候,光源從正常自然的窗戶主光變成了非正常藍色頂光,將鳥人的臉龐刻畫得如雕塑一般輪廓分明。而攝影機在此時成為了鳥人的視角,采取了低角度的仰拍和急速推拉、旋轉的非人類視角,暗示著鳥人已經(jīng)變成了鳥兒。隨后攝影機越過窗戶,來到屋外,以飛行中俯拍的視角展示了飛行的過程。這是鳥人幻想中的飛行,唯一成功的一次飛行,也僅存在與鳥人的幻想中。
最后,影片的對比體現(xiàn)很多造型設計上。
影片多次表現(xiàn)病房中的鳥人,從窗戶投射進來的代表自由的藍光鋪在鳥人的身上,把他整個人都染成了藍色,似乎暗示著鳥人獲得了自由。但同時,窗戶鐵柵欄的網(wǎng)格影子也投射在鳥人身上,光和影的對比,彰顯著不容忽視的真實的囚禁。
對比還體現(xiàn)在艾爾某次探望鳥人的戲里,兩人對面席地而坐,艾爾坐在有光亮的左側,鳥人則蜷縮在陰影的右側。
同時,鳥人飼養(yǎng)的黃色金絲雀是不得不提及的一個設置,其羽毛的顏色和靈動的外形可以說是本片中唯一的一抹亮色,她象征著自由,卻又被飼養(yǎng)禁錮,最后被貓咬死的結局同樣暗示了鳥人飛翔的失敗。而最后金絲雀的孩子出生,也和影片結尾處鳥人的“假飛翔”后的開口說話形成對照,是一種輪回,也是對現(xiàn)實的妥協(xié),也和影片的環(huán)形結構形成呼應。
總之,影片的敘事方式和人物設置雖然是好萊塢的經(jīng)典范式,但在蒙太奇的使用、構圖、用光、色彩方案上都使用了創(chuàng)新手法,給觀眾帶來一種陌生化的感覺,再加上亦虛亦實的故事情節(jié),對戰(zhàn)爭的批駁,在內容和形式上都相當引人入勝。
越是渴望,越是彰顯自由的珍貴,越是禁錮,越是渴望擁抱飛翔。
戰(zhàn)爭即和平;自由即奴役;無知即力量。
期待2014年的《鳥人》而先看了這部1984年《鳥人》,而且還特地挑了這個30周年紀念日,無奈白天的“奔波+敘舊”,導致精神狀態(tài)不佳,以至于最后沒有在2014.12.21當天看完就休息了。——終于,看完了!不過,對這個非比尋常的故事依舊不是很感冒,另外,對年輕貌美的凱奇也不是很吸引我?!?2015.02.08
越戰(zhàn),夢想,基友。各種展身材,“沒有話要對他人說”,結尾萌得掉渣!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La Bamba
光影處理;框、籠子視覺符號元素;超低角度鏡頭;模擬鳥飛翔鏡頭;仰俯拍;跳樓時間鏡頭vs一代宗師;鏡頭節(jié)奏;正反打利用時常和景別推進內心情緒。這時候的尼古拉斯·凱奇還是很會演戲的。是我年輕的時候不懂,重看才發(fā)現(xiàn)這才是電影男男cp的正確打開方式,太贊了。
一個真愛,一個真癡。
孤獨的人啊我愛你,就像碧海藍天,要上天入海。但是最后一幕你怎么能跟我開這種玩笑,該歸去的必然要歸去。
這樣的人應該是真實存在的吧,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但又自在地活在自己的世界之中。也許馬奇男孩是受了這個影響也說不定。兩位主角的關系太曖昧了,不過有些東西的不明朗或者說是欲蓋彌彰倒也不錯。很多場景很驚人,那個年代的電影真是令人驚艷。
水準之上。兩位男主人公的情感關系開始的有些突兀,凱奇對于鳥人的態(tài)度并沒有在轉變的層次進行深入刻畫,倒敘開場卻變成交叉敘事。我想原著里對鳥人的轉變及其精神塑造應該是更為充分的,而本片中導演似乎沒有更妙的辦法只能用歇斯底里的方式來呈現(xiàn)其態(tài)度。片中的同性情誼太模糊??傮w上可以更好,83分
艾倫·帕克永遠是冷暴力的制造者和理想主義的崇拜者
birdy幻化成鳥兒的主觀鏡頭,天空變換的仰拍鏡頭,很多次轉場都是打開birdy的臥室門。情節(jié)的雙管齊下,看似緩慢的情節(jié)其實暗潮涌動,處處對比自然和機械的沖突,結局的意外讓人會心一笑。
開始我以為是一個追求夢想的片子,后來發(fā)現(xiàn)原來這是一個反戰(zhàn)片,人性思考片。主人公在家庭,社會的壓力下一個有一個夢想的破滅,特別是在越戰(zhàn)中的痛苦感受,一個純粹的像鳥兒一樣的人,就被逼成了神經(jīng)病了。挺煽情的劇情,卻是一個很意味的結尾。不理解導演的設計原因。
開放式的結局聰明極了,既沒有留下哀傷也沒有大團圓的俗套。
他們拿走了我的鳥籠,他們變賣了我的車,他們帶走了你和我的Perta,他們將我關在牢籠,可是我要飛,艾倫,和你一起遠走高飛。
note:oh Birdy... the gorgeous Birdy, shell shock from Vietnam war, and cannot even touch his pain. Someone if only met once in the lifetime.
之前僅根據(jù)劇情簡介和劇照預判影片會過于壓抑、隱喻過于直白,實際觀感卻比預想要好不少。費城少年的瘋狂往事盡管蒙著往昔的金色光暈,但已然暗藏著殘酷與兇險。年少時他們可以在意識到自己上當之后轉而解救一群流浪狗免于電擊殺賣的命運,長大后面對更加巨大的謊言、更加堅固的鐵籠和更加殘酷的死亡,卻只能選擇以緘默反抗,想象中的飛翔在現(xiàn)實中的形態(tài)正是蜷縮。| 特別有意思的是醫(yī)生秘書這一角色,他的戰(zhàn)后應激反應創(chuàng)傷癥狀是禁不住頻繁地吐口水,實質表現(xiàn)出對這個世界的不適,然而在現(xiàn)實層面,他又嚴絲合縫地嵌入權力機器的運作之中,是強權管控的執(zhí)行者,而又是被掌權者判斷為需要“被治療”的人,如此分裂卻又統(tǒng)一于一身,或許比“鳥人”的極端形態(tài)更具普遍性。
1、禁錮和自由之間的戰(zhàn)爭,是越戰(zhàn)的注腳,同時越戰(zhàn)也是這個故事的注腳。2、莫名的讓我想起余杰兩本書的名字:《想飛的翅膀》和《思想的蘆葦》。3、凱奇是我最覺得遺憾的演員,越走越不像樣子。
這部電影讓我想到了《碧海藍天》,一個想上天一個想入海,有些東西是天生的,解釋不了。
鳥類之于Birdy的意義就如同Birdy之于Al的意義一樣,他們都從禁錮內心的環(huán)境里努力掙脫出去尋找自由,可惜走上的卻是更加摧殘身心的戰(zhàn)場……不愿解下繃帶的Al和整日像鳥一樣蹲坐的Birdy一樣,害怕面對自己害怕面對外面的世界。這個以釋放一切的飛翔之姿落得一個輕快的結尾,畫風轉變雖然快,倒是讓人心頭一松,不用為兩個人再揪心下去了。
艾爾喜歡鳥人明顯甚于喜歡女人 鳥人喜歡鳥明顯甚于喜歡人類 兩個情感上明顯異于常人的人 在經(jīng)歷了戰(zhàn)爭的創(chuàng)傷后竟用正常人的意識決定將精神病院當做最后避難所 這該是對戰(zhàn)爭最有力的控訴了 影片結構出彩 三段時間的交錯閃回埋足了伏筆 兩人的感情傾向也隨著劇情的推進逐漸浮出水面 隔網(wǎng)攝影運用得也很棒
“我想死去,然后重生成一只鳥”。癡人癡事,如果喬布斯沒把蘋果做成功的話,又有多少人知道他其實也不過是個"鳥人"。8.2
不屑為人,渴望做鳥;不屑行走,渴望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