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記錄
視頻
艾瑪(梅根·沃納 Meegan Warner 飾)是一檔恐怖惡搞類綜藝節(jié)目的制作人,對于這個靠欺騙和偽造愚弄嘉賓的節(jié)目,艾瑪感到十分厭倦,她打算在做完最后一期節(jié)目后就辭職不干。近期,網絡上出現(xiàn)了一些更血腥更暴力更真實卻也擁有更多觀眾的恐怖節(jié)目,老板要求艾瑪和她的同事兼男友馬庫斯(伊恩 麥杜思 Ian Meadows 飾)做出能夠超越這些節(jié)目的作品,否則就要炒掉整個制作組。
馬庫斯將下一期節(jié)目的地點選在了一座廢棄的瘋人院之中,這一次,艾瑪負責扮演在醫(yī)院里工作的護士,以招募園丁之名找來了名為羅漢(喬什·鄺·塔特 Josh Quong Tart 飾)的男子。羅漢表面看來安靜而又老實,但之后他的種種詭異作為讓艾瑪開始懷疑,羅漢根本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瘋子。
其實前面大部分都很不錯,情節(jié)很順暢,尤其是設計那個多級反轉,看似是惡搞前來應聘的保安,實則是惡搞女主那一段設置的蠻精彩的,但是通過女主求救時候跟大家對話時曖昧拖延的態(tài)度,還有一個又一個同事死的過于輕易猜出來可能是惡搞女主的,然后女主一改錐扎穿保安手的時候,是徹底猜出來了。 后面面具人的加入確實增加了精彩程度,最大的敗筆就是最后的結局,正常人迫不得已二選一,男友和同事,肯定是選對象啊,為什么會選一個跟他毫無關系的同事小女孩?而且之前女主和男主深陷危機的時候,女主還奮不顧身,反復強調要回去找小女孩,但是關鍵之前的劇情并沒有顯示出他們有什么深厚情,最多就是同事關系而已,這里怎么也說不通? 最后在車上,女主他們逃走的時候,對于小女孩冷漠的態(tài)度看出來,可能她確實不簡單。 其實可以拍成一個系列,下一部看小女孩怎么作妖?但感覺面具人們反復無常,估計一個不痛快,把她殺了也很正常。
所以是男女主的公司雇傭面具人們來對他們進行屠殺嗎?那這也太離譜了,就為了拍了一個片子,要殺那么多人,才能掙多少錢?警察都是干啥吃的?
跟《關燈后》一樣,片子的靈感,也是源自一個熱門短視頻——《Ghost girl: Scary elevator prankin Brazil》。 視頻拍攝的是常見的惡作劇整蠱,在電梯中,制造忽閃的燈光效果,趁機讓畫成鬼樣的小女孩出現(xiàn),嚇得路人魂飛魄散。喜歡看別人嚇得尿褲子,這是很多人的惡趣味。
《關燈后》浪費了小視頻的創(chuàng)意,而《恐嚇運動》在導演卡梅倫·凱恩斯和科林·凱恩斯的手下,卻拓展得很有趣。
兄弟倆曾執(zhí)導過恐怖片《尸骨化肥》,北美評價不錯,反轉不斷,在恐怖中夾雜著黑色幽默。而在新片中,他們開啟了完全恐怖模式,擅長的反轉也是玩到極致。
劇中的反轉共有五次,驚喜、刺激又有趣。
電影開篇就是在一個燈光閃爍的太平間。保安大叔負責搬運尸體。
然后,你懂得,尸體詐尸了!
大叔真嚇尿了,跑回保安室拿槍,準備和女鬼肉搏。結果你猜怎么著,女鬼被嚇著了。
原來這是一個整人真人秀。 故事的男女主人公是一對戀人,他們是一檔電視節(jié)目的制作人。節(jié)目以恐嚇不知情的實驗對象而獲取關注。
開篇他們就用了一個在尸骨袋中表演詐尸的演員,嚇尿了被惡搞對象。而節(jié)目組和觀眾,以上帝視角看著他們表演一場真實的恐怖直播。這種恐怖程度,已經觸及到道德底線。
然而在娛樂至上的年代,有一個團隊比他們還沒下限。這是一群面具怪胎,他們的視頻在暗網上頗受小孩子們的歡迎,吸金無數(shù)。
然而這些視頻逐漸尺度變大,從羞辱流浪漢,到刀鋸屠殺的活人祭。如此病態(tài)的營銷方式,卻被男女主角的女上司欣賞。
在網絡時代,電視節(jié)目已經在瀕死的邊緣。女上司給了節(jié)目組最后一次機會,否則就用這些面具怪胎替代他們。
于是,節(jié)目組開始了作死的旅程。
這次他們選了一座廢棄的醫(yī)院,同樣打算讓一個女孩扮成女鬼整蠱實驗對象。結果嚇著嚇著就失控了,他們碰上了個硬茬。原來為了最大程度的恐怖,男主角作死地將實驗對象從正常人換成了精神病患者。
這個人曾是這間醫(yī)院的精神病患者,于是準備嚇死他的工作人員,都被他血洗了。 這是片中第二處反轉。
正當我們以為片子的走向將變成常規(guī)的精神病狂魔系列時,導演又玩起了一百八十度旋轉。
這個精神病狂魔是男主角編撰出來的角色,而整蠱對象原來不是他, 而是女主角。那些血漿狂撒的畫面都是精心準備好的。不得不說,這個精神病演員的演技著實好,一出場看起來就是個有故事的人。
殺起人來,很有驚心動魄的緊張感。知道自己被騙的女主角怒了,想要回去吊打男主角。結果,假做戲遇見了真兇手。
就像男主自己曾作死說的——
“最好的惡搞往往都是有點脫離劇本走的?!?/span> 結果這次脫大發(fā)了。
他們布置好的殺人場景,真的招來了殺人狂魔——
就是他們的勁敵,那個令人聞風喪膽的面具怪胎。月黑風高里,他們手持電據(jù),帶著冷笑的娃娃面具,開始了殺人游戲,將這個節(jié)目組的人玩弄于手掌之間。
這是片中的第三處反轉。
每一次看得不禁讓人直呼——WTF!
導演兄弟倆很擅長玩反轉,之后的劇情還有兩次反轉,為避免劇透過多,就把這份神秘留給你們自己去揭曉了??植乐辈バ愕男问皆隗@悚恐怖片中還算新鮮。多處反轉也跳脫出了常規(guī)的設定。
所以,《恐嚇運動》是難得一見的有新鮮血液的驚悚片。導演把控的節(jié)奏非常到位,整部片子一氣呵成,都不會讓你有快進的念頭。一直跟著鏡頭奔到最后。
在這幾年的新片中,能讓人一氣看完的作品寥寥無幾。前期再期待的片子也總有那么幾處讓人打瞌睡。 恐嚇運動》全片只有81分鐘,不拖泥帶水,很是歡快。
除了新鮮,片中的血腥場面很有復古感,仿佛讓人回到了,被八九十年代驚悚片支配的恐懼感。用刀狂扎心臟,抹脖子,大斧子砍人,血漿狂撒。
尤其是面具怪胎的設定,陰森冷笑的面具,碎肉的電鋸,讓人一霎那生起被豎鋸支配的恐懼。一處用繩子直接勒掉半塊腦袋的鏡頭,看得人熱血沸騰,好久沒有這么有誠意的血漿片了!
不過缺憾的是,導演在后半段,沒有設定更復雜的背后操控者,讓片子停留在了單一的視覺享受,不能邁入類似《致命ID》這樣更高階的驚悚片行列。 但難得的是,導演借片子諷刺了兩個很嚴重的社會問題。一個就是現(xiàn)在娛樂至上的年代,越來越多的人、節(jié)目,為了關注度,越來越沒有下限,沒有節(jié)操。
甚至是已經超越了道德、法律底線。而片中提到的暗網中,更遍布我們難以想象的變態(tài)殺戮。 可怕的是,這些變態(tài)還有很多追隨者。而更可怕的是,這些追隨者中很多都是孩子。
這就是第二個現(xiàn)實問題,越來越多進化級別的熊孩子。 片中的殺人狂魔,面具怪胎,有一個不小心被女主扯下了面具。結果居然是個青少年。之前他們提到,面具怪胎的很多粉絲都是孩子,不禁讓人打個冷顫,這些變態(tài)殺人狂魔,也許都是白日里青春可愛的死孩子。
當女主想要干掉這個青少年時,男主說了一句他還只是孩子啊。這是很多人面對未成年犯罪的第一反應。
但越來越多的犯罪事件證明——
孩子熊起來真不是人。 曾經的豎鋸,曾經的德州電鋸殺人狂,如今已經改朝換代,變成了這些恐怖扭曲的熊孩子了。
醒醒啊,善良無知的人類。
故事的理解大家都說的很好了,我就不說了。
這里為大家介紹一個被忽略的細節(jié)。女主干掉了一個面具人,拉下面具時,男主在后面說:“他還是一個孩子”。而作為內奸的艾比也是一個孩子。女主選擇救誰的那一場戲其實是一場諷刺戲。主流社會的價值觀是孩子是弱者,遇到災難時,男人應該主動獻身,優(yōu)先保護孩子,就像泰坦尼克號一樣。但是就是我們認為“天真無邪”的這些孩子,卻干出了成年人都不敢做的恐怖事。然后就算他們被抓了,還有未成年人保護法的保護。女主不是boss,她是被這群熊孩子欺騙了。相信其他面具的后面也都是熊孩子。還有他們的觀眾是更多的熊孩子,證據(jù)就是前面男主和老板娘那場關于收視率的爭論。
導演想要表達的并不只是娛樂人道德底線的問題,還有未成年犯罪的問題。
(以下內容全是個人見解,二刷,截圖)
終極主謀我感覺應該是那個中途來應聘的女孩:艾比。
①首先她來面試的時候,感覺就是那種“老司機”,處變不驚。
②在第二次恐嚇秀開場前……
這些其實暗示了艾比是“面具怪胎”的腦殘粉。
③表演要開始了。艾比急忙給某個人發(fā)了信息“我得走了,就要開始了”
這些暗示了艾比和“面具怪胎”是一伙的。她是“面具怪胎”的粉絲,給他們出主意,里應外合做內奸,來面試“恐嚇秀”的節(jié)目。
④最后,所有人都死了,男主要進焚化爐了。車里,女主驚魂未定,以為自己逃出生天了,一切都結束了。卻發(fā)現(xiàn)艾比反而冷靜得很。又注意到車內攝像頭,明白了一切:“面具怪胎”的節(jié)目還在繼續(xù)……
挺特別的電影,這個創(chuàng)意就值滿分。比較有諷刺味道,觀眾越來越重口,普通的已經滿足不了看客,越來越暴力和直接,讓人喘不過氣。一直從頭看到尾,還是挺吸引人,至于劇情只能忽略不計,整體很滿意,喜歡里面來回跑的感覺。女主最終選擇女的而沒選前男友。沒殺女主可能她殺了他們的一個人。
懷念八九十年代那一波把人嚇得一愣一愣的恐怖連環(huán)殺手電影,并不是現(xiàn)在的恐怖片不好看了,而是我們失去了對死亡和恐懼的敬畏之心
霧草不錯?。∵B環(huán)套!偽紀錄套常規(guī)套偽紀錄!油管上都說最后flop,然而并沒有!相當適合國內網大苦手們觀看,現(xiàn)實性很強,新潮娛樂如此逼真,真是好緊臟。節(jié)奏蠻緊的,相對于整體來說最后確實稍微有一點不給力,但已經好強好強好強。導演是兩兄弟嗎
可惜了,簡單的血腥屠殺有點浪費了這個雛形還不錯的故事。
full of套路,演員演技太差,以至于是到了真的時候我還覺得是假的。
和《屏住呼吸》一個問題,開始幾個反轉都挺抓人,但故事越發(fā)展可預測性越強、驚喜越少,所幸編劇很有幽默感,角色自帶吐槽,虐殺題材拍出新意實屬不易,羅翰殺人那段尤其出彩,簡直教科書級別的情節(jié)設置,最老套的jump scare經出色的編劇、導演之手化為游戲式的參與感和出其不意的驚悚,16年恐影最佳之一
開篇不錯,后面有點虎頭蛇尾,鋪墊了這么久,最后就是簡單的一場大屠殺,我還挺希望看到兩撥恐怖片制作人正面互懟的。就像片中男導演吐槽的那樣:創(chuàng)意呢?轉折呢?期待還是太高了。
1.吐槽真人秀的困境是真,真人秀拍攝的方法有點假,這么個拍法,中近景、收音都基本沒有。2. 局中局的劇本其實可以拍了,加入那個組織削弱了代入感。 3.上海電影節(jié)居然上過,真牛逼。
識破了第一場嚇人節(jié)目的套路;識破了全劇組玩女主的套路;識破了面具怪胎的套路;識破了艾比的套路……然后再細細一想,原來這tm是《伊甸湖》《恐怖系統(tǒng)》和《趣味游戲》的套路,建議拍續(xù)集《狙擊:干死那些熊孩子》
三重反轉,想說的套路和反套路,其實還是套路。那個大家演技都很差,所以看不出來boss是誰的評論真是hhhh
這劇本可以的啊,制作也挺復古的,算是致敬吧;女主的顏我???;Olivia當年真的還是個孩子啊……
意外的好看,劇本5星,套中套、戲中戲,數(shù)度反轉,最后收尾不夠圓活,但已足夠突破常規(guī)恐怖片窠臼了。更搞笑的是用粗制濫造的驚嚇真人秀諷刺了一把網媒為博收視率底褲都可不要的行徑,男主臨死前對“面具”咆哮出的臺詞棒呆!
只能說一句,老外真會玩!
表示那個拿劣質切割機的真可憐……表示為了最后的反轉強行讓女主選小女孩有點醉,正常人都會選男票的好嗎!不過總的來說還算是一部較優(yōu)的驚悚片,音效和場面俱佳,反轉再反轉,套中套,女主那次反轉我還真沒想到,諷刺了那些為搏眼球不惜一切的媒體組織。不過演員演技都欠佳,小女孩一看就知道有問題。
死到最后的肯定是內奸,內奸的態(tài)度開始就不正常。本片最精彩的地方不是劇情的多次反轉,也不是不同于一般三流恐怖片冗長乏味的背景介紹,切入簡短直接有趣,而是對電視節(jié)目的制作進行了一次思辨:電視被移動媒體分流了受眾,應該如何吸引觀眾,節(jié)目內容應該如何選擇。隱晦的設計了青少年犯罪,精彩。
入門級的jump scare,伏筆又太多,最大亮點大概是演員普遍演技差,實在猜不出誰在裝。結尾贊,電影節(jié)錯過了真遺憾。
出乎意料精彩的恐怖片,很有誠意,血漿也夠足,沒有濫用,全部用在點上。可惜情節(jié)太容易猜了,如果多花點時間制造懸念,必當是當年最佳恐怖片之一。我也認識很多愛好看虐殺視頻的人,天天嚷著看暗網,似乎這樣很酷一樣,這樣的小孩,心智極度幼稚!請告發(fā)他們,不然也許某天他想殺人了,你就是受害者。
《尸骨化肥》導演兄弟的新作,節(jié)奏緊湊,故事新奇,在沿用簡單粗暴的美式虐殺模式的同時還借用真人秀恐怖節(jié)目直播的形式諷刺了一把現(xiàn)今廉價恐怖片的伎倆,不過最大的亮點在于反轉了幾次的劇情,防不勝防。上半年冷門恐怖片又一顆遺珠,SIFF竟然上映過。
刀穿腦,割頭顱,電鋸掏腸不能少。兩個沒啥意外的反轉,一堆傻唧吧里的面具人,本來還指望著女主反殺,結果都是抓馬昆,好無趣
其實女主對著攝像頭的一瞥,能不能理解為實際上是只有她造,又開始新的直播了。mad man收過塑料片的人哪個不熟悉?澳洲小成本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