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瑪?shù)略p騙
在所有的電影類型里,我最看不起也最不能理解的就是那種故弄玄虛,把觀眾蒙在鼓里當猴耍的那種。而這只電影做得更過分,他不但這樣做了,而且在結(jié)尾的反轉(zhuǎn)里赤裸裸地告訴你,這都是意淫的,都是假的,我想表達的其實根本不是這個。就好像你看完《黃飛鴻》,結(jié)尾導演專門出來說:“其實你們看到的不是真的黃飛鴻,是李連杰演給你們看的。另外我真正想說的是,我們要團結(jié)一心,共建和諧社會。”……WTF!我看導演只是在曾志偉的面子上才沒被人打死。
這種行為幾乎使我心生厭惡,沒心再對影片做其他分析了。我多加的那一星就是因為如果自動截下那個WTF的結(jié)尾后,當做一個正常故事來看的話,還是挺有意思的,算是一個還有點萌的cult片吧。尤其是胖老板的演技著實給影片增色。算了不想多說了。
總之這是一部欺負人的電影。
2 ) 香港總是有希望 和世界一樣
香港電影這幾年可謂是爛到一個匪夷所思的地步,但是每年總有幾部片還會讓人覺得香港電影有救的,這部片甚至讓人覺得香港電影不需要別人救了。其實香港本身就經(jīng)歷了比現(xiàn)在環(huán)境可怕的多的事情 香港卻一直挺了下來 也一直不斷的有人堅持著 發(fā)出聲音 做出前進的步伐
英國 日本的輪番操弄 97回歸 98金融風暴 03非典(ps 還有梅艷芳 張國榮逝世) 包括最近的一些事件
香港都在這樣的好像妥協(xié)著 卻也堅持著 又在妥協(xié)中永遠有泛生出各種色彩的美麗浪花
這部電影無論構(gòu)思 拍攝手法 和 流程銜接上 又新奇又保持了當年盛世的認真
仿佛這部電影不是在香港電影是這樣的狀態(tài)下產(chǎn)出的
而是一直是黃金時代所進化來的作品
讓人看完后無限的欣喜 頑皮的調(diào)光 饕餮的色彩 各種經(jīng)典構(gòu)圖 簡直完美到爆表
加油香港 加油香港電影 ~things get better~
3 ) 喜劇其外,悲劇其中
喜劇其外,悲劇其中,用最無厘頭的方式演繹最大的人生悲劇,用荒誕和癲狂作為雞湯的佐料,細火慢熬,做人不努力,做鬼都被嫌棄,人活一世,最可悲的就是白走一遭。曾國祥飾演的男主,典型的廢柴一個,廢青的理念就是只要還能茍且偷生就可以不上進不進取不抵抗。
本片在各種cult橋段設置的意外及反轉(zhuǎn)充滿了驚喜,全程無尿點,在港片逐漸小眾化的時代,太需要創(chuàng)意去支撐電影創(chuàng)作,正如近二十年的韓國電影,現(xiàn)在的一騎絕塵靠的就是能夠靜下心來搞創(chuàng)作,反觀咱們曾經(jīng)東方的夢工廠,走到目前的死胡同,主要就是商人的思維太重,忘了電影還是一門藝術(shù),返璞歸真才是延續(xù)生命,坐看未來。
4 ) 做人,會痛好過沒感覺
老笠,在港語里,是打劫(Robbery)的意思。
廢青阿平是典型的香港高壓環(huán)境下無力改變現(xiàn)狀的青年一代的縮影,經(jīng)濟無法獨立,與父母哥哥擠在狹小的公屋里,哥哥與情婦在上鋪做愛,父母在一旁干架,阿平盯著電視屏幕中的李小龍,喃喃自語,“李小龍死的時候是32歲,是神話。我今年32歲,還有很長時間不會死,是笑話?!?/p>
阿平代表的這一類青年,既沒有改變現(xiàn)狀的能力也缺乏改變現(xiàn)狀的欲望,對社會外界的一切訊息趨于麻木。他們活著,又好像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具有生命。
這一晚,阿平因為上班第一天就請假被炒了魷魚,又因為付不出酒錢而被朋友拋棄,繼而游蕩到一家24小時便利店打算打工掙點錢,荒誕的一夜就這樣開始了。
精明奸詐又大腹便便的便利店老板,對外貌格外在意的女店員,上了年紀卻雄心依舊的前強盜犯,目中無人的企業(yè)大亨,身材火辣卻性格軟弱的外科醫(yī)生,脾氣火爆的在逃殺人犯警察,生無可戀的個體經(jīng)營戶。
這一伙人在便利店中上演了一幕幕黑色荒誕短劇,濃烈鮮明的電影畫面,黑暗的人物性格走向,強烈的反差與沖擊感充斥著整部電影。
每一個人物,都在屬于自己的個人命運中抗爭著,都想做天亮前最后活下來的那個人。廢青阿平在這一夜,做足了這輩子不可能實現(xiàn)的英雄夢,擺脫了懦弱猶豫和冷漠,又重新?lián)碛辛藢ι畹臒崆楹突钕氯サ膭恿?。但英雄夢總歸是夢,阿平燃起的斗志最終被子彈擊穿,死去。
死去的阿平,看到了真相,每一個鬼魂都卸下面具,露出真我。那些猙獰扭曲的表象底下,是小人物被命運枷鎖禁錮的吶喊,對生活血腥暴力的還擊。看到這些人連死去了都還在對抗著命運,感受生活的痛感,阿平這才真正的活了過來。
活著的時候個個都覺得自己沒得選,生活太苦太累,只剩下去死。死了之后卻沒命了也要拼命,大費周章,折騰得天翻地覆,只為了一副誰也看不上的軀殼。
所以,做人會痛好過沒感覺,會哭好過哭不出,活著永遠比死了有得選。
[文章首發(fā)于公眾號DING(DING0612_),謝絕轉(zhuǎn)載]
5 ) 老笠理解門檻不算高吧,一個個的怎么了
噴了,這屆豆瓣眾不行了?
老笠理解門檻不算高吧,一個個的怎么了
“丫致敬個雞巴!”
“不會就是不會不行就是不行!抄都不會抄了,原創(chuàng)你媽逼原創(chuàng),就知道鼓弄玄虛假深沉還弄不好”
“廢了,香港電影界廢了,香港廢了”
“不行,??!不行。香港不行了,香港電影就不行”
“哎喲我草你媽了,拍你媽了個逼”
噴了,哪能夠,不就一荒誕片嘛。以前我以為豆瓣是罵郭敬明范冰冰看博格曼侯孝賢來著,儂港港,現(xiàn)在是不是罵郭敬明 TFboy 看李易峰吳亦凡了撒?
曾國祥演撒?香港青年。最后一幕很清楚了,對不對,第一人稱旁白,我糟糕,我熬過去昨天了,我正兒八經(jīng)迎接明天。畫面是維多利亞港,人稱是我。曾國祥演香港。
老頭兒,老年人,對社會不滿,肥腸不滿。
林雪,商人,貪婪,掉錢眼兒里了,肥腸貪婪。
警察,policeman,夯炕公檢法,ZF,手腳不干凈了,繼而滅口。肥腸糟糕的一個當局。
大亨,黑社會,black society。欺男霸女不講,洗的白,上雜志封面一剛!肥腸令人羨慕。
醫(yī)生,聰明 nui。高知群體,知識精英。有智商有學歷,怎樣,被黑社會社會了。Metropolitan 女性白領(lǐng)肥腸不幸。
炸彈男,geek。炸彈都會做,發(fā)明小能手的呀,高智商還有操作能力,有理論有實踐,人才,technology 人才!然而冇工作,開店賠錢,報復社會了一剛。肥腸慘了。
女店員,基層勞動人民,人畜無害。準同妻。生活欺騙了她!
基佬。屌爆了!
曾國祥,HK。社會各界都有問題,都抱怨,都發(fā)泄,都搞他。HK 面露頹廢,見怪不怪,不高尚,保留樸素正義感,斗不過黑惡勢力也斗,解決不了問題也硬著頭皮屑解決。內(nèi)誰,內(nèi)誰,和內(nèi)誰都嫌棄我,冇關(guān)系,我自己不嫌棄,我過明天去。
大噶吼!I'm 當代夯炕,曾國祥為我?guī)}。
(當然了也可以不這樣講,有很多其他講法,藝術(shù),解讀的多樣性是起碼的。很多理解都能成立,嗦銀家導演灑也不會就會瞎幾把整介不扯犢子尼么
6 ) 港片真的死了嗎?
和《僵尸》差不多一樣的結(jié)尾邏輯神反轉(zhuǎn),為這部本來就已經(jīng)極其驚艷的cult電影更上一層樓。
這些年港片江河日下,老一代的香港電影人,其實不應該叫他們香港電影人了,因為他們身上的“香港”標簽已經(jīng)沒有了,他們和內(nèi)地導演炮制出來的垃圾爛片是一樣一樣的,做快餐電影現(xiàn)在是人家的主業(yè)。
從2010年的《打擂臺》開始,接著《僵尸》,《踏血尋梅》,再到現(xiàn)在這部《老笠》,基本上港片的話題性電影和精脈都由現(xiàn)在的年輕人在擔當。即使是專注于拍港式文藝片的老人家陳果,其對香港社會的觸覺上的敏銳性,和悲天憫人的情懷感相比他年輕的時候,都差了不是一般兩般,這點從他的近作《開往大埔的紅VAN 》即可看出。
我們來看現(xiàn)在活躍于本港的、并有志復興港片的青年演員是哪些人?70末85前:黃又南、曾國祥、麥浚龍、翁子光、火火、郭子健…… 我們可以把這批人稱之為“后彭浩翔時代的香港電影人”
再來看和他們配戲的老戲骨都有哪些人?: 吳耀漢、馮淬帆、泰迪·羅賓、梁小龍、邵音音、陳惠敏、林雪、惠英紅、廖啟智、陳友、盧海鵬 ,這批人我們同樣可稱之為“前四大天王時代的香港電影人”。
香港影壇現(xiàn)在就是這個樣子了,老的老,少的少在留守,在內(nèi)地較有影響力的一班中堅力量全部北上……
近幾年港片由于快餐電影市場的沖擊,藝人換代青黃不接,為圈錢不擇手段等因素,已被折騰得殘花敗柳,鮮少有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但這部特立獨行的「老笠」,卻讓人看到了久違的港片之魂。
在網(wǎng)上看到《老笠》的時候,已是2016年6月。而這部低調(diào)的另類港產(chǎn)片,早在去年夏季就問世了。但它備受兩岸三地影迷關(guān)注,卻是這三個月的事。
但就是這么一部慢熱的電影,就算不是一出杰作,至少也能證明香港本土電影一息尚存。與其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今年初引起爭議的一部與陳奕迅代表歌曲作品同名的電影,這部短片合集創(chuàng)作制作水準并不比北京電影學院的畢業(yè)作品高多少,卻因為其中的情緒表達和主旨立意戳中了香港電影金像獎評委的G點(注:筆者不想讓廣大香港朋友背這個鍋),于是在只有一個提名的劣勢下,拿下了最佳影片獎。而《老笠》的存在,無疑是對(主動或被動)肯定、認同這部獲獎電影以及它的思想表達的港人的一個嘲諷。
電影故事改編自同名舞臺劇,所以本片也保留了舞臺劇當有的戲劇性與沖突性。在喜劇的氣氛之下,無時不刻不在透露著荒誕和怨氣。
不過,這都是用主流的標準得出的評價,有一種區(qū)別于主流電影的電影類型,叫CULT片?!独象摇肪褪堑湫偷腃ULT片,而且它也是一部很有建設性意義的CULT片,至少對于香港是這樣。
B級片指低預算、多元素,場景偏少,談不上大制作的那些電影,這部老笠,就集結(jié)了一票談不上大紅大紫,但卻演技精湛的著名港配。
老笠在粵語中的意思是“打劫”故事就圍繞在一家24小時便利店中,形形色色的人都來“打劫”廢青、大亨、魔警、變態(tài)、同妻、流氓,蜂擁在這個小店中劇情一次次的反轉(zhuǎn)再推翻,讓你根本猜不到結(jié)局有暴力有血漿,又情色又荒誕,全片充滿了黑色幽默和影射。
影片劇情開展到三分之一后,各色人等的來路一一揭曉:三陪原來是醫(yī)生,大亨身患不治之癥,老劫匪不是個簡單的劫匪,老板不是個稱職的一家之主,就連女店員也有著不堪回首的過去......一個個都是有故事的女同學,哦不,極品人物。沒有無緣無故的愛與恨,當然也沒有無緣無故的奇葩。對于人生絕望的他們,幾乎都逐漸放下臉面,暴露自己癲狂過火的一面,只有廢柴青年還保持著積極的信念。
乍一看很狗血,但如果聯(lián)系香港的發(fā)展歷程,你會明白這絕不是無緣無故的“洗白”“黑化”。香港由上世紀末的繁華,到如今的毫無生氣,這十幾年間,難道就沒發(fā)生過什么嗎?真的就是回歸的代價嗎?知乎有個網(wǎng)友寫過,對一個人而言,世界對待你是善意還是惡意,很多時候不取決于世界,而是取決于你自己;同理,對于一座城市乃至一個國家而言,能否經(jīng)得起時代潮流的考驗,往往也是取決于這座城市、這個國家本身。
經(jīng)過一場賭命大爆炸,死后成為鬼魂的廢柴青年意外發(fā)現(xiàn),便利店里的各路奇葩除了他自己之外,其實都是鬼魂,也就是說,之前都是一幫鬼魂在他這個唯一的活人面前做戲,為的就是爭奪他尚且年輕的肉身繼續(xù)活在人間。
這樣一來影片就足夠點題且有現(xiàn)實隱喻了:影片前半段,老劫匪到便利店“老笠”;結(jié)局一幫鬼魂“老笠”廢柴青年的肉身;現(xiàn)實上改革開放后,香港的經(jīng)濟生力軍貪圖眼前的利益,過度消費現(xiàn)有的資源,“老笠”了香港的未來和下一代人的發(fā)展空間。
結(jié)果大家都看到的,香港(還有臺灣)產(chǎn)業(yè)空心化,經(jīng)濟發(fā)展后繼無力,而大陸也存在著諸多經(jīng)濟問題。要想發(fā)展得更好,最好的辦法只有重振旗鼓,改頭換面,以煥然一新的面貌迎接新時代的挑戰(zhàn)。然而上一輩人一方面又放不下曾經(jīng)輝煌的過去,一方面又對新生代各種嫌棄,就好比片中便利店的鬼魂對廢柴青年的肉身各種不滿意。
一個曾經(jīng)發(fā)展滯后的經(jīng)濟特區(qū)尚能勇于在新起點重新起跑,那么一個活力大不如前、但一息尚存的國際化城市也可以做得到!港片還沒死,香港也還活著,希望和機遇還在!那些以“香港將要滅亡”為噱頭嘩眾取寵的港燦,本身就已經(jīng)死了!
<圖片6>
7 ) 《老笠》的黑色幽默
香港電影最吸引我的地方,除了武俠電影仗劍江湖和警匪片中持槍巷戰(zhàn),便是這一股脫胎而來的鬼馬氣質(zhì)。喜劇電影不僅是香港電影人投出的第一顆問路石,同時也經(jīng)歷了107載光影流轉(zhuǎn)、成為了其最具本土特色的標志建筑:從許氏兄弟演繹《鬼馬雙星》到新藝城打造《最佳拍檔》、從高志森的家庭喜劇《富貴逼人》到王晶的愛情戲謔《精裝追女仔》、從成龍拳打諧趣功夫到周星馳盡皆無厘頭癲狂,每一次笑聲的浮動都是搭建中的只磚片瓦、砂礫土壤。
“九七”前后,香港經(jīng)濟遭遇低迷,喜劇中的黑色幽默電影卻有拔高之勢,這其中尤以彭浩翔的首部長篇《買兇拍人》業(yè)績最佳:看似慵懶荒誕的故事皮相,卻有一副楚狂接輿的骨架和一雙睥睨天下的目光,“買兇”是江湖戲說,“拍人”是自述往事,這種以玩笑方式呈現(xiàn)出來的大環(huán)境和小人物,正是黑色幽默喜劇最為重要的敘事要素。
《老笠》在廣東話中意為“打劫”,全片正是一出數(shù)次遭劫再數(shù)次余生的悲喜劇。是夜,小人物進入便利店,與店員妹露水情緣,未料先是惡老板遭流浪漢報復,繼而有性感女郎被黑幫大亨施暴;忽然便裝警察挺身而出扭轉(zhuǎn)局勢,卻在增援趕到時再釀槍戰(zhàn);不速之客帶入背包炸彈,笑面老板突現(xiàn)人倫慘??;流浪漢掌槍血洗便利店,小人物怪誕之夜最終隨煙塵飄散。一夜一店,混世亂象,角色個個如抽絲般揭露,故事種種似過山車反轉(zhuǎn),劇本本身便很有力度。
電影以“廢青”小人物的幻想作開篇,畫面中鋪開一個偌大而明亮的浮華都市;切入現(xiàn)實生活以后,不僅畫面空間變得逼仄不堪,這個故事段落的調(diào)色板也以偏暗的綠色、藍色為主,屬于弱對比的低短調(diào)配色,營造出令人沮喪的潮濕氣味和陰郁氣質(zhì),最大化了主人公身為小人物的個性特征:潦倒而孤獨、自私且冷漠。他蹲在一束暗黃的燈光下吸煙,從街邊隨手撿起一只打火機,點燃火光的同時畫面變成黑白色調(diào),吸煙入喉的瞬間色彩明度迅速升高,似是一股溫暖強烈的生命力逐漸加身;主人公吐出一口煙霧,鏡頭里徐徐縹緲萬物蒸騰,潛意識中讓人如有置身夢幻的錯覺。這種戲劇化的色彩技巧在影片中運用了兩次:當主人公四人圍坐在便利店中抽煙,一股煙霧籠罩住吊燈,畫面明度越來越暗,變?yōu)榘迭S色調(diào),此時流浪漢老頭從主人公手中接過打火機,點燃的瞬間再度由黑白印畫便成鮮艷華彩,除了在視覺上重復詭異迷幻的效果,同時也以道具暗示了主人公與流浪漢之間存在某種緣分。
紅色畫面象征鮮血和死亡,燈光暗下預示劇情轉(zhuǎn)變,舞臺聚光凸顯人物矛盾,導演不僅在便利店內(nèi)繁復地使用燈光造勢,幾個貫穿于故事中的外景鏡頭也數(shù)次變幻著光影:隨著夜晚的深入,俯拍下的樓群街道逐漸混沌褪色,正是不斷輔襯影片中的黑暗層面越來越多,暗示著店內(nèi)眾生向死亡深淵越墮越深。
當主人公步入便利店,手持長鏡頭跟拍他魚貫而入,外景的藍色調(diào)立刻被黃色與紅色取代,密集炫目的燈牌、鱗次櫛比的貨架、沉靜地發(fā)出熒光的冰柜、擁擠著排列的各色包裝袋,甚至墻壁上的復古海報,游戲機的音畫效果,都營造出濃重的美式工業(yè)風和錯落的戲劇空間感??桃獯罱ǖ纳鐣鏊枧_風格的呈現(xiàn)形式,卻是尋常人間的哀樂聚散。
貫穿香港喜劇電影的兩條經(jīng)典理論,是“戲仿”與“狂歡”?!独象摇分杏泻诰瘜︾R模仿《無間道》的經(jīng)典橋段,人物群戲也常常好像被置入按鍵,可以打破敘事常規(guī)和人物慣性來隨意調(diào)配。以小孩入店為分割線的火并場面、抽剪刀除炸彈的血腥氣息、為引人罪惡而設置的艷舞表演、流浪漢一邊念人生哲學一邊進行冷酷屠殺,這四場戲尤為營造出“末日狂歡”的過火癲狂。為主人公設局的八具鬼魂,無論自盡、他殺或意外,無論年紀性別或地位,終究是難逃現(xiàn)代社會的無盡壓抑,到頭來都是一副哀痛慘敗的灰色驅(qū)殼。他們不止是在布局中覬覦主人公的肉身,也是在為生前的種種再入煉獄,于夢幻中再度嘗一遍人生的真實與悔恨。殺妻的惡老板不停念叨著換包爆炸糖、枉死的流浪漢依然視抽一支煙斗為矜貴、殉情跳樓的店員妹癡心難改、揮刀自刎的性感女救助大亨、黑警在鏡中的迷茫分裂,他們或是重復著往日的罪惡、或是繼續(xù)被人間的罪惡折磨。故事中只感覺不甚荒誕,抽身事外卻有悲涼入骨。
“ 屬狗的人,如果今年可以逢兇化吉,來年必定有吉星國印拱照”“大家都是屬狗,我想今晚應該只有一個人可以離開這里”,個人以為流浪漢與主人公在最后高潮前的這段臺詞,已經(jīng)表明他愿意給這個年輕人重頭來過的機會。年輕時兇悍如他、搶劫不成便殺人入獄,出獄后年老體衰、甚至被街邊小匪奪了性命,他問便利店老板“你說這個人是不是傻”,個中滋味早已了然于心;眼前這個“廢青”的青年,可能終身難逃平庸的宿命,但他依然在這鬼怪迷局中步步走來,說“寧愿痛都比沒感覺好”。最終誰也沒有“老笠”到誰,只有這個“廢青”舍棄了從前的自己。
《老笠》從欲望之都的聲色犬馬開鏡,以平靜安逸的環(huán)海摩登為結(jié)局。這部cult風格的黑色幽默電影,喜有余而哀亦足,場景設計性、細節(jié)雕琢感、演員表現(xiàn)力和臺詞的筆力都非常精彩。一夜或許可以改變一個人,卻終無法改變?nèi)怂幍倪@個世界,它依然駐扎著成群的高樓、滋生著虛妄的權(quán)勢、推翻著美好的情感、熄滅著個體的生命。但太陽也終究會升起,明天如約要來臨,是否還要繼續(xù)“廢青”下去,便全靠自己的選擇罷。
果然一蕭條就拍B級片,管中窺豹看看香港多困頓與絕望。
不好看,故弄玄虛裝模作樣,沒有理由沒有原因地為反轉(zhuǎn)而反轉(zhuǎn)。要看一夜里發(fā)生的故事,去看《PTU》;要看便利店,去看《夜.店》;要看店員,去看《瘋狂店員》;要看反轉(zhuǎn),去看《三分之一》;要看低俗喜劇,去看彭浩翔;要看無厘頭,去看周星馳;要看CULT,去看昆汀和羅德里格茲。
故事略浮夸,人物范兒不足,攝影爛,呆,悶,像電視劇一樣運鏡,給彭浩翔拍,估計會好一些。類似被打劫的超市一夜故事,不如楊慶的《夜·店》。
29/3/16 @ Metroplex (40th hkiff)。3星半,節(jié)奏和拍攝手法太重舞臺劇味道,劇本對白偶有佳句。好久不見的馮淬帆簡直老馬有火!
[3+] 其實都不錯呀,可以再玩盡啲就好。你話曾國祥同馮粹帆同歸於盡有無政治隱喻先?
就喜歡這種一本正經(jīng)的扯淡,一言不合就爆頭,猝不及防就反轉(zhuǎn)。喜劇其外,悲劇其中。讓無力者有力,讓悲觀者前行。
港產(chǎn)片少見的黑色類型,有點瓦倫蒂諾的意思了。
陰府鬼店一夜游。
有幾個地方邏輯不清,不過為了這么帶勁的過程值得忍?,F(xiàn)在的港產(chǎn)片可能因為投資少了,伸手來管的也少了,所以拍起來反而有種歇斯底里的快感。要是開頭走隧道的時候暗示意向做得明顯點,人物與男主關(guān)系做緊密點,最后結(jié)尾讓男主在隧道里醒來,這片就能封神了
香港較少見的擺明車馬的cult片,可惜是畫面雖然有 cult味,但骨子裡依然太保守,而且扭橋位突兀了一些;本片一眾老戲骨演出倒是可觀的。
This city is fucking stuck
又見馮淬帆。昆汀風混港味,想法和立意可以,但部分橋段比較刻意,鬼馬荒誕之余略顯乏味。評論別遇到便利店就瞎扯《夜·店》了,早在89年香港自己就有部《夜瘋狂》在先了好嗎
有昆汀的影子,只是劇本跟節(jié)奏掌控上還是有點幼稚,感覺可以玩得更大,現(xiàn)在則有點太離地得來又不夠放開,卡在中間,不過還是港片少見的,值得支持,美術(shù)和攝影風格還是可圈可點,演員的組合也很有意思,最大的問題可能還是劇場味太重了點。
一萬個人眼中有一萬個哈姆雷特,這是電影存在的意義,喜歡多角度解讀但極厭惡換著花樣兒去詆毀。
說好聽是致敬 說不好聽是新人扮內(nèi)行。留意到了不錯的dramatic色調(diào),幾處笑料都來自於致敬惡搞,人物性格塑造有些欠缺,如突然出現(xiàn)的林雪老婆除了切入背景外毫無意義,結(jié)尾沒什麼韻味,也不帶驚喜。但總得來說一點環(huán)狀結(jié)構(gòu),一些滿是粗口和血漿的昆汀,再來一個斯坦尼康的開頭,算是這樣咯?
李小龍死的時候32歲,是神話,我今年32歲,還有很長時間都不會死,是笑話
行尸走肉的救贖
結(jié)局畫蛇添足 到最后一槍就可以了 否則無論如何說不過去 線索都是后置的 也就全無公平性可言 沒必要強行逆轉(zhuǎn) 剪得一般 后半的節(jié)奏勉強架住 倒是比今年看過其它幾部同類型港片要好些 林雪、老馮和曾二的演技都值得一看 cult槍戲軟色情之類卻乏善可陳 可看可不看
很順暢的故事,各種反轉(zhuǎn)和意外,最后的濃雞湯猝不及防。音樂塞的特別滿,好在都不算難聽,港搖美搖電音放克什么的弄了一堆
港產(chǎn)神級cult片 一個半小時全程無尿點…曾國祥馬志威兩位靚仔很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