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毒品不是好東西
主要講述了緝毒探員弗瑞德為了調(diào)查新毒品“D藥丸”,以身試毒,最終染上毒癮造成人格分裂而迷失自己的故事。
描述了新型毒品給人們的思維造成的混亂和錯覺。這是一部晦澀的影片,一些劇情甚至是模糊不清的——而這正式電影要表現(xiàn)的本意。
影片結(jié)尾打出的原作者因毒癮而死的朋友的名單,故事的含混配合著出場人物身份的模糊,都在聯(lián)系著毒品對人的腐蝕。
2 ) A Scanner Darkly,過分忠實原著
《A Scanner Darkly》,基努·李維斯,維諾娜·賴德,主演。
忠實原著到了家,過了頭的電影。
花了很大本錢整的動畫渲染技術(shù),并沒有完全發(fā)揮出潛力。
說實話,比較失望。迪克原著本來就有一股子不太正常的結(jié)構(gòu),不太順流的風(fēng)格,不太鮮明的人物,不太單純的心理描寫。
電影一股腦全繼承了下來。
這對迪克的愛好者并不公平。因為,我們希望導(dǎo)演能從影像的角度重述這個故事,而不是重復(fù)這個故事。
雖然形似,卻不能神似,這是改編電影的悲哀。
動作場面欠奉,笑料不多,人物性格散漫,這些都還不是這部電影的致命傷。
致命傷在于,導(dǎo)演沒有自己的思路,所有光芒都被迪克的原著所籠罩。更要命的是,如果觀眾沒有看過原著,大概連這份光芒也無法領(lǐng)會。
我們看了電影,除了欣賞到李維斯之外,并沒有獲得更多的東西。
相比之下,《Blade Runner》的改編,就顯得彌足珍貴,沒有后來大部分迪克電影在結(jié)構(gòu)上大變動,還抓住了原著的精髓,并且在迪克本人的指導(dǎo)下進(jìn)行了針對電影的改造。
《A Scanner Darkly》本有可能成為經(jīng)典,但是很可惜,對技術(shù)的過分追求,以及放不開手腳對原著進(jìn)行改動,讓它注定平庸。
這讓我開始反思作為改編劇本編劇的職責(zé)。如何在忠實原著,和挖掘內(nèi)涵上達(dá)到平衡,非常難。特別是面對迪克此類作品,原著涉及的層面特別廣,很容易讓人想統(tǒng)統(tǒng)拿下,原著的鏡頭感特別強(qiáng),很容易讓人想直接照搬。
但是不行,觀眾不買帳。讀者也要叫苦。
所以還是干脆大改特改,往娛樂的方向改,比較好一些,讓大家圖個樂子??偙雀魫?,繼續(xù)一頭霧水要好。
其實最懷恨的是,電影結(jié)束之后,開始了一段截取自迪克原著后續(xù)的文字,他的死去的朋友列表,云云,然后祝他們在天堂里快樂,但是換個方式云云。
BALLSHIT。
這篇后序的精華部分,明明在前面:
“某些人,因為他們所做的事而完全被懲罰的人們,這就是一部關(guān)于他們的小說。他們希望生活過得幸福,但是他們卻像孩子們那樣在街上玩耍,他們看著一個又一個的同伴死去——車子壓過去,殘廢了,被殺了——但是他們卻不顧一切地繼續(xù)玩著?!静皇且环N病,而是一個決定,就像決定要闖到一輛飛奔的汽車前面,那是比死無疑!你可以稱它不是病,但一定是決定上的錯誤。當(dāng)一大幫人開始吸毒時,這就成了社會的錯誤,一種生活方式的錯誤。在這種特殊的生活方式中,他們的格言是“及時行樂吧,因為明天你就要死去!”但是死亡幾乎同時也在靠近,而幸福卻只剩下了回憶。這只是普通人存在方式的一種加速?!绻郎险嬗小白飷骸?,那“罪惡”就是人們想永遠(yuǎn)快樂并且因為這個想法受到懲罰。……”
我想,如果編劇能把這些震撼人心的話巧妙的融入到電影中,而不是把原著中作者在臆想狀態(tài)下寫的那些廢話作為臺詞的話。
會更好看。
@陳灼
3 ) 黑暗掃描儀 A Scanner Darkly
配角表演可以打10分,和Actor一起那幾個。
雖然一開始就看到Winona Ryder的名字,并且知道她肯定是女主角。但我看完片子后才想起來,怎么沒有發(fā)現(xiàn)那個異性4里惹人愛憐的女人造人,或者是吸血鬼驚情400年里宛若天人的面孔?她變成動畫之后真是認(rèn)不出來了,基努卻仍然棱角分明。
頹廢、困惑籠罩了整部片子。在那種被全面監(jiān)控、混亂的社會,吸毒不可避免的成為流行品。影片始終提到Substance D,一種叫D物質(zhì)的毒品。最大的懸念也在于此,D物質(zhì)的源頭,主角在事件中所起的作用。當(dāng)然,謎會一個一個的解開,驚訝一步進(jìn)一步。我只想到了第一個(他上司),還蠻以為不過如此,卻沒料到后面迅速揭露的事件的真實結(jié)果。我又想找Philip K. Dick的原著小說來看了……這部小說的某些細(xì)節(jié)來源于作者自己親身吸毒經(jīng)歷。
我就喜歡這種類型的片子,還有像羅曼.波蘭斯基的《第九道門》,基努演過的另一部《康司坦丁》,《夜訪吸血鬼》。有些黑色、幻想、異力怪神的。
活的和死的東西在交換所有權(quán)
死的東西的推動力比活的東西的推動力強(qiáng)大
活著的應(yīng)該永遠(yuǎn)都不能習(xí)慣為死亡的目的而服務(wù)
但是死亡應(yīng)該——如果可能的話——為活著的目的而服務(wù)……
我看見死亡從大地中升起,從地面本身,化成一片蘭色的田野
4 ) 哀傷的藍(lán)色花朵,一部新奇陰郁的超棒cult片~~~~~
最近迷上Keanu Reeves,開始看他的一些獨立電影,《黑暗掃描儀》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電影啊,特別是最后的結(jié)尾,配上悲傷的音樂和Keanu的表演,真的體會到一陣濃郁的憂傷和沉重的壓抑,就像結(jié)尾那兩個警察所說,“后人永遠(yuǎn)也不會知道這些犧牲者所付出的 代價”。印象最深的是片終keanu身影漸漸消失在漫山遍野的藍(lán)色的花田中·~~~~~~keanu的氣質(zhì)真的很適合演這種精神分裂的陰郁病人啊 ,實在哀傷至極~~~~~ 總體來說,《黑暗掃描儀》不管從立意還是創(chuàng)新的動畫模擬拍攝手法上來說都是值得稱贊的 ,Keanu的表演也恰如其分,真是一部好作品啊,不愧為Keanu獨特新奇的選片思維的產(chǎn)物,在2005-2006還是人氣鼎盛的時候不計片酬的出演一部這樣的新奇電影,作為他的影迷真覺得自豪而開心,真是一部好片啊~~更是一部超棒的CULT片~~~~~
5 ) 從菲利普·K·迪克來理解故事的內(nèi)涵,從理查德·林克萊特來理解電影的表象
從菲利普·K·迪克來理解故事的內(nèi)涵,從理查德·林克萊特來理解電影的表象——《A Scanner Darkly》
毫不夸張地說,迷戀菲利普·K·迪克就是因為他是一個瘋子,通常說來他是一個吸毒者、妄想狂、精神錯亂者,但是我也可以說他是一個宇宙英雄、臥底警探、宗教先知,這取決你眼里對于真實的定義。
理查德·林克萊特是個正常的電影導(dǎo)演,和我們一樣“正常”,只不過是沉迷于哲學(xué)與幻覺,沉迷于冗長的對話,沉迷于真人渲染動畫。和我們一樣,迷戀迪克是因為我們瘋不到他那種程度,我們只能透過他的作品看到他眼里的世界,渴望進(jìn)入他的世界只是因為我們渴望癲狂。
迪克在《A Scanner Darkly》小說的后記里說:“吸毒并不是一種疾病,那是一個決定,就像決定是否走到一輛飛馳的汽車前一樣。你可以說那不是一種疾病而是一個判斷錯誤。當(dāng)一群人開始那樣做的時候,那就是社會性錯誤,一種生活形態(tài)?!彪娪袄?,Bob/Fred曾經(jīng)有一份完美的工作和家庭,可是完美意味著不會變化,完美不意味著快樂,所以他為了快樂寧愿摧毀完美。
他還在后記里說:“如果有罪惡的話,那就是因為人們妄圖永久享受快樂而得到的懲罰?!彪娪袄?,Substance D就是給人類的懲罰,在廣闊的玉米地之上,帶來永恒快樂的藍(lán)色小花悄然的開放,無與倫比的美麗,卻散發(fā)著來自死神的香氣?!八劳鲈诖蟮厣仙L,這朵藍(lán)色的小花,是我給朋友的復(fù)活節(jié)禮物?!睆拇竽X已經(jīng)永久損害的Bob/Fred嘴里說出的話語,帶著最后茫然的希望,卻是最悲涼的獨白。
可以看到在小說里,迪克除了隱射自己和他曾經(jīng)的毒友們的親身體驗感悟之外,還加入了自己在麥卡錫主義集權(quán)統(tǒng)治下的被害妄想,宗教救世主情結(jié)和他一直與他相隨的分裂的人性。一如他其他的作品一樣很荒謬、很瘋狂、很扭曲,但是讓仍人覺得很迷人、很絕美、很興奮,像我們正在通過他體驗二手毒品,欲罷不能。
據(jù)說A Scanner Darkly衍生于圣經(jīng)哥林多前書第13章12節(jié):For now we see through a glass, darkly; but then face to face: now I know in part; but then shall I know even as also I am known. 我想《愛麗絲鏡中奇遇》的Through Looking Glass也應(yīng)該也來源于此。
電影的形式是林克萊特所擅長的一切,逐禎的真人渲染動畫、哲學(xué)辨思的對白、夸張的表演和迷幻的配樂,還有讓我贊同的選角,Keanu GG身上頹唐病態(tài)的救世主情結(jié),Robert Downey Jr.夸張的癲狂,Winona MM的與美貌并存的悲憫氣質(zhì),Rory Cochrane的精神錯亂(他是CSI:Miami里的Tim Speedle!),他們一起展現(xiàn)了一幅讓人備受折磨卻又心痛不已的吸毒者群像。而interpolated rotoscoping這種真人渲染形式更為影片的凌亂迷幻增色不少,結(jié)尾了讓人驚喜的是片尾曲是Thom Yorke的Black Swan,那溺水般的歌聲,是對這片靜默之中最好的注解。
Thom Yorke - Black Swan
What will grow quickly, that you can't make straight
It's the price you gotta pay
Do yourself a favour and pack you bags
Buy a ticket and get on the train
Cause this is fucked up, fucked up
People get crushed like biscuit crumbs
And laid down in the bed you made
You have tried your best to please everyone
But it just isn't happening
And it's fucked up, fucked up
And this is fucked up, fucked up
This your blind spot, blind spot
It should be obvious, but it's not.
But it isn't, but it isn't
You cannot kickstart a dead horse
You just crush yourself and walk away
I don't care what the future holds
Cause I'm right here and I'm today
With your fingers you can touch me
I'm your black swan, black swan
But I made it to the top, made it to the top
This is fucked up, fucked up
You are fucked up, fucked up
This is fucked up, fucked up
Be your black swan, black swan
I'm for spare parts, broken up
6 ) 值得再看一遍
昨天去看了這個電影,來美國看的第一部片子。和RICHARD LINKLATER之前的WAKING LIFE一樣,通篇充斥了對話,如果習(xí)慣他的風(fēng)格,會覺得很有趣,否則一定是晦澀致極。這個片子肯定不是針對主流市場的。否則也不會字整個MEMPHIS只有一家電影院上映。而且我是周末去的。上座在40%左右吧。
話題回到電影本身。我看過PKD的這本書,中文的。當(dāng)時就沒有能讀下去??赡苁欠g的問題,很多地方都讀不懂。電影的話也是如此,如果要看請做好心理準(zhǔn)備。我沒有聽懂全部的臺詞。不過我覺得這次和WAKING LIFE不同,很多細(xì)節(jié)很好笑的。特別是Robert Downey Jr.的角色,很好笑。每次出場都會惹得大家大笑。而Keanu Reeves還是一樣很酷。因為片中他的身份是上癮的探員,所以出場都滿痛苦。仔細(xì)那些臺詞,都很棒。不知道哪些是PKD的原著,哪些是LINKLATER自己寫的,不過一樣動人。
順便說下,我覺得Winona Ryder選這個片子低調(diào)復(fù)出還是滿聰明的。
全片我覺得最出彩的就是真人動畫渲染了。人物風(fēng)格還是和WAKING LIFE很像。棱角明顯,看慣了日本風(fēng)格的可能不太適應(yīng)。因為有的部分滿粗糙的。但是這個電影的特點絕對不在靜態(tài)的畫面,而要看“動”的。人物的動作非常流敞。和真人一樣。而那光學(xué)迷彩更是好看。有幾個特寫,就覺得光線在不斷流動,絢?。。ㄟ@個看了就知道)同樣還有一點我也是看了才發(fā)現(xiàn)。原來這次不光是動畫,還結(jié)合了現(xiàn)實場景和人物。但是過渡的地方非常之細(xì)致,我仔細(xì)看了幾個地方,都沒有分清楚究竟哪里是真的,哪里是動畫的。如果說為了這個效果而導(dǎo)致拍攝的時候慢了,那么絕對值得。(據(jù)說LINKLATER為此承受很大壓力)
最后是故事,其實不復(fù)雜,說出來就沒意思了。大家可以自己看。我覺的在人格分裂這點上,表現(xiàn)還不是特別好,有點生硬(也可能是表演的問題)
請留意最后的字幕,就是PKD原著中寫他為何要寫這本書的原因。晚年他飽受心理疾病的困擾,一定也清楚上癮癥的苦痛。
我相信這部電影會成為影迷新的CULT :)
暈了……但……如果我知道他的思想性的話……是個好片子
認(rèn)真的看下去,這真的是個好片子
I love dream-like, cut edged, fluid animation (yes, [XIII] too)
真人捕捉+動畫特效就像在模擬嗑藥后的世界形狀。整個電影更像一場反烏托邦反現(xiàn)實的幻覺實驗。理查德·林克萊特的個人風(fēng)格太強(qiáng)了,形式把內(nèi)容壓得死死~
6.5分。實驗性質(zhì)非常濃的作品,表現(xiàn)手法的創(chuàng)新遠(yuǎn)遠(yuǎn)大于了故事。這種采用真人表演再進(jìn)行動畫化的作品,據(jù)我所知也就這么一部而已。但如果談到情節(jié)的話,我不清楚原著愛好者是否滿意,但至少純電影而言,我并不喜歡。兩個掃毒臥底最后竟然相互對付,這種白癡的情節(jié)太無聊了~~~
被低估的杰作
視覺效果很有趣~
又是漂亮的形式感,原來以為是渲染,后來以為是膠片上色,最后查了資料才知道是實景拍攝由動畫師手工重繪,成片這迷離的調(diào)子和對PKD氣質(zhì)的高仿確實對得起他們的辛勤工作;故事其實也不復(fù)雜,草蛇灰線伏脈千里的講法雖然需要大篇幅的鋪墊——這雖然讓片子顯得太絮叨,但換來的是一個出色的收尾。
黃雀在后的陰謀陽謀。只論劇情的話還蠻老套,形式的話也看過類似的,米國人最怕的就是“老大哥在看著你”+“system對個人的控制”了。開頭看得我也癢屎了,小蘿卜頭留光頭基佬指數(shù)飚破表!
中毒,人格分裂,未來世界,頹廢社會和一手遮天的大財團(tuán),洗
!
小蘿卜/radiohead
沒看完,老實說看不下去= =
有點澀但是又很爽
D物質(zhì)癮君子們
1.林克萊特對菲利普·迪克同名末世科幻小說作了相當(dāng)忠實的改編,盡管內(nèi)核黑暗陰郁,但影片更多在(主要由話嘮爭吵段落帶來的)幽默喜感與悲情哀涼之間游轉(zhuǎn)。2.先真人實拍再手動轉(zhuǎn)描制成動畫的形式契如導(dǎo)演此前的杰作[半夢半醒的人生],這一制作方法也與本片對癮君子生活體驗的刻畫卓然貼合——現(xiàn)實與虛幻交相混融,難分彼此。3.影片在教育警世效果上與[夢之安魂曲]有得一拼,而基努·里維斯的主演和片子對未來社會全員監(jiān)控(全景敞視監(jiān)獄的高技術(shù)極端版)的描摹又令人不由得想及[黑客帝國]。4.小羅伯特·唐尼將毒蟲貝芮斯的的狂妄自負(fù)瘋癲興奮勁兒演繹得入木三分,伍迪·哈里森也足夠痞賤癡笨,而薇諾娜·瑞德又塑造了一個令人難忘的雙面角色,既敏感神經(jīng)質(zhì)又悲憫良善。5.千變?nèi)f化衣的視覺效果極佳。6.爭數(shù)單車齒輪與千眼人念罪狀的場景很贊。(8.5/10)
詭異
6/10。實景動畫的另類手法在《半夢半醒的人生》已經(jīng)玩過,混亂的鏡頭銜接連同主人公也不懂自己在講啥的獨白一樣,加上頭皮爬滿青蟲和人樣甲蟲的幻覺狀態(tài)描述,關(guān)于吸毒者的經(jīng)歷和間諜身份的分裂,都很容易讓人想起柯南伯格的《裸體午餐》。毒癮者才能體會的電影,正常人如我來看真是止不住的啰嗦扯淡。
用這樣的演繹手法,真實和幻覺,一切愈發(fā)真假難辨。Keanu的光芒總是難以掩蓋。
結(jié)局不悲自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