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去找一下Magritte的畫, 電影的場景幾乎跟畫一樣
The Imaginarium of Doctor Parnassus是一套正港的超現(xiàn)實主義電影.
電影以現(xiàn)代為背景, 外國稱這種表演為"Freak Show". 這是古怪的, 超現(xiàn)實的. 這種Freak Show只能吸引到30年代的成年人或者80年代的小孩子. 團(tuán)長是已經(jīng)過千歲的Dr Parnassus, 帶著他未滿16歲的女兒還有2位成員.
電影很超現(xiàn)實因為Dr Parnassus能夠讀懂別人的夢想. 夢想, 英文是Dream, 夢.
這是一套超現(xiàn)實主義(Surrealism)的電影, 以不同人的"夢"帶我們到一個個不可能的, 不能接續(xù)的, 又有點怪誕的場景.
Dr Parnassus 一直提醒, 每次只有一個人能進(jìn)去, 因為每次只能成全一個人的夢. 不論誰都好, 又不論他所許的夢是甚麼, 這個夢一定是從自我出發(fā)的, 自私的, 慾望的. 導(dǎo)演在電影中使用了《浮士德》的情節(jié), 人與魔鬼做交易, 進(jìn)行賭博, 去獲取他想要的東西. Dr Parnassus一直認(rèn)為自己一直被魔鬼控制, 然而電影在末段一次又一次的提到選擇. 魔鬼總是給人選擇, 並不強(qiáng)搶, Dr Parnassus有權(quán)選擇不參加那些賭博. 人要獲得一些東西就必定要付出一些東西--只是那個交易不一定公平.
超現(xiàn)實主義源於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論, 有關(guān)潛意識, 本我, 真我. 潛意識經(jīng)常以夢, 直覺的形式出現(xiàn). 這些形像每一個都有其象徵意義--就像《夢的解析》一書中提到的那樣. 同理, 電影中每個場景, 每個道具, 每個人物, 甚至每段對白都有其意義.
例如Dr Parnassus第一次碰見魔鬼Mr Nick那一段, 那個異國情調(diào)的場景講的就是藏獨的問題. Mr Nick模擬傳媒訪問喇嘛的情景, 但其麥克風(fēng)一揮, 所有喇嘛的嘴都被閉住了.
不少人以《愛麗絲夢遊仙境》來跟The Imaginarium Of Doctor Parnassus比較, 其實兩者是完全不一樣的東西. Alice是一種叫作"Literature Nonsense" 的東西, 類似的電影作品還有《Tideland》.
這種電影作品一樣是怪誕, 不合情理的, 不過Literature Nonsense的作品每一項事物的出現(xiàn)都是無原因, 無意義的. 夢境是幫助觀眾進(jìn)入瘋狂世界的橋樑. 但超現(xiàn)實主義的作品處處有象徵意義, 夢境則是表達(dá)自己內(nèi)心真正想法的媒介.
這電影有很多沒有交代的內(nèi)容. 因為超現(xiàn)實主義是不可以畫公仔畫出腸的. 如果說得太多, 那就不是潛意識而是有意識了.
2 ) Don't shoot the messenger.
零八年的一月二十二日,失眠的你一睡不起。零九年一月二十二日,奧斯卡公佈入圍名單,內(nèi)裡有項提名閃著微光,都是我們的意料中事。一零年的一月二十二日,天氣那麼陰、那麼冷。下著清明雨。就像零八年一月的倫敦。你最後的電影在城裡上場了。於是我穿著一身的黑衣,別著紫色的花,去找你。
我沒有太多黑衣裙。穿那麼薄。冷得像身處停屍間。
但一切那麼好。我其實只欠一雙口袋。把雙手,藏好。
對了,還記得你去威尼斯影展時戴的黑帽子嗎?那年你的衣著品味給評得一文不值。那年,你那麼年輕,但卻那麼的不快樂,而你已時日無多。當(dāng)時你剛離開了生命裡重要的人。在場的人回憶:「他根本不想待在那個地方?!鼓氵€在記者面前述說自己的計劃和遠(yuǎn)景。但你明明是個只為一個星期設(shè)想的人。對呢,那時你已學(xué)會不要和記者對著幹。因為,你太需要安靜。
我也需要安靜。而且是很靜很靜。所以我買了戴和你那頂帽很像的黑帽子。把悲傷,統(tǒng)統(tǒng)藏起。
零八年一月二十二日。一切還在迷霧中,含糊不清。你在《帕納索斯博士的奇幻秀》的片場內(nèi)拍的照片,只有廖廖數(shù)張。但都給公諸於世。其中一張,令人無法直視。那是張你閉著眼睛上吊的照片。即使明知是假的。但那照片仍然令無數(shù)的人心如刀割。
我其實無法對這電影作出所謂正確的判斷。你在戲裡第一次出場的時候,吊在橋下,不醒人事。仍是那麼高大,穿著白色的西裝。頭髮的長度,和演小丑時,仍然一樣。正正時兩年前公開的那張劇照。不知怎的,我見著你,便哭到停不下來。
這就是你最後的日子。仍然那麼年輕,但那麼不快樂,而且不健康,而且時日無多。那時,你沒有一夜睡得了。你靠安眠藥進(jìn)睡。倫敦的天氣令你傷風(fēng)感冒不止。你穿著條紋襪子、毛線帽子和手套,在地上病懨懨的讀劇本。你頭痛欲裂。你說你那時,頭腦裡,有道無法停止的,力量。橫衝直撞。你整個腦袋都是噪音。
你在銀幕裡的時候,我根本沒有辦法看字幕,沒有辦法看你身邊的人。你的小動作你全都戒不掉。揚(yáng)手。繞圍。掌摑別人時像個吻。只戚半道眉。提建議的時候閉著嘴笑,酒窩長長三道像疤痕一樣。你為小丑而學(xué)習(xí)的腹語,仍在句尾不時壓不住的跑出來。導(dǎo)演說,對白裡一半的話都是你自己即興瞎說的。我覺得那些胡話多麼像能惦在手裡的珍珠。
有一幕Andrew Garfield和你坐在河邊,夜了,遠(yuǎn)方的霓虹染了你半張臉。他侃侃而談的時候,我看到你的楬色眼珠,游離,無法集中,走神。你曾經(jīng)說,難過的時候,便到火星坐一坐,看著地球,其實看不到痛楚,看不到這一切沉重難忍,一切其實那麼渺小。我看著《帕》內(nèi)的你,多想把你立即拉到外太空。那或者我們便不會再看到你內(nèi)裡的戰(zhàn)爭。
但我怎麼能夠。我沒有那種能耐。更何況,你在夜色裡,那麼美麗,不可方物。
曾經(jīng)我們叫你陽光。曾經(jīng)你是屬於白天的。究竟是甚麼時候開始的?你在夜裡看去那麼美、那麼恰當(dāng)。黑夜成了你的國度。
一秒一秒過去,我不知道,你的戲份還剩多少。Johnny Depp、Colin Farrell和Jude Law會去演鏡中的你,這是我兩年前便知道的事。每一秒我都在害怕你又要跑進(jìn)鏡子裡,一去不返。我不再哭。我需要澄明的眼睛去把這一切記住。他們?nèi)齻€都努力的模仿你。他們已做得很好。加上化妝、動作和特效的混亂,霎眼間可魚目混珠。但是Jude Law的眼珠子委實太藍(lán)。Colin Farrell的臉型又不能矯。有時我真願我眼睛沒看那麼清楚。演得最好的是Depp??上菓蚍葑钌俚?。
Johnny Depp上場的時候,劇本刻意加入了華倫天奴、戴安娜、占士甸的小墓碑,浮在黑河上。都是年輕的逝者。Johnny Depp的對白是給你的悼詞。「對,他們死了,但他們永垂不朽。」「他們不會病弱或年老,永遠(yuǎn)年輕美麗?!埂笩o事永久,死亡也不例外?!拐f那些對白的時候,他的眼,有那麼一點濕漉的光。他回憶接拍這電影時,你仍舊不斷啟發(fā)他們改寫故事,他們說:「Heath仍在場?!?br>
電影結(jié)尾時,說,這是「A Film by Heath Ledger and His Friends」。還出現(xiàn)一張紀(jì)念你的劇照。嗚謝處,向你的家人致謝。直至只剩黑暗,你電影裡的手機(jī)鈴聲響起了。那是《We are the Children of the World》的電話鈴聲。不斷的響著,在不同的角落響起。彷彿,你人就躲在電影院的某處。彷彿,你已不再能,拿起聽筒。彷彿,你只是頑劣的不願接聽電話。
Terry Gilliam回憶,你在片場最後說的一句話是:"Don't shoot the messenger."
我爬上沒有倒後鏡的巴士,顛簸回家,對,Don't shoot the messenger。我在心裡,無止無盡的,默誦這句話。就像一句咒語。但這咒語並不保守、祝願、詛咒或祈求甚麼,它甚至不是甚麼寶石或珍珠。它僅僅是,Don't shoot the messenger。
(寫於二零一零年一月二十二日)
3 ) 沖進(jìn)幻想之門
本片是我看到的吉列姆平衡最為得當(dāng)?shù)碾娪爸?。他的早期幾部電影現(xiàn)在看起來,那些笑話確實有些冷,那些畫面確實有些找不到落腳處,不過這一部大量運(yùn)用CG視覺效果的現(xiàn)代產(chǎn)物卻把握得很得當(dāng)。
吉列姆在本片中仍舊堅持著老一輩藝術(shù)家對正義與邪惡,對愛情與永生,對誠實與欺騙,對生命與死亡的探討,仍舊以實際行動來揭示藝術(shù)是具有重量的。
他對于老式的大篷車式的表演的迷戀或許同對流動馬戲團(tuán)以及戲班的迷戀一樣,包含了對演出家當(dāng)?shù)恼湎?,對演出形式?jīng)]落的哀傷,以及這些人在臺前幕后的悲喜人生。
是的,人生就是一出戲,當(dāng)我們陶醉在銀幕中的幻想世界里,看著一個個多姿多彩的鮮活角色的時候,我們自己又何嘗不是在扮演這其中的一個呢?兒時的幻想世界被現(xiàn)實社會無情的剝奪,我們被無奈的定格成一個所謂的角色,穿著華麗的演出服,涂抹著奪目的化妝品,穿梭于各種約定俗成的場合,說出一連串的標(biāo)準(zhǔn)語言,追求著別人的追求,滿足著別人的滿足……
每個人的內(nèi)心深處都希望鉆進(jìn)帕那索斯博士身后的鏡子,找尋那個被深深埋藏甚至被遺忘的真我世界,但太多的繩索將我們捆綁,太多的束縛者勸我們不要亂動,因為只有我們原地不動,他們才能相應(yīng)的自我存在,因為我們的表現(xiàn)正常,他們才不會認(rèn)為自己瘋了。
人的幻想是充滿力量的,一個時代的結(jié)束其根本原因就是想象力的枯竭,他的想象力最初給了他勇往直前的血性,當(dāng)想象即將實現(xiàn)他便開始害怕失去,于是幻想之花在美麗的綻放過后開始枯萎。一個人如何能夠永遠(yuǎn)的釋放他的能量暢游在無盡的幻想之中呢?要么他一遍又一遍的重復(fù)著自己的幻想直到死去;要么就是改變他原有的幻想,讓這幻想更加的不切實際。我不認(rèn)為不切實際是貶義詞,那只是幻想枯萎者自欺欺人的一種說辭。
當(dāng)死亡可以因打賭而改變,當(dāng)死亡被認(rèn)定是暫時的,還有什么可以讓我們猶豫呢!趕快丟去捆綁你的繩索,歡欣鼓舞的沖進(jìn)那道幻想之門吧!
4 ) 《魔法奇幻秀》:故事并未結(jié)束,只有魔鬼不朽
希斯·萊杰一死,整部《魔法奇幻秀》的調(diào)性就變了。我不了解特里·吉列姆的原始想法,但怎么看都不像“蒙蒂·派森”元老搞出來的東西,那些穿越到魔法奇境里的橋段,像極了蒂姆·伯頓的惡趣味——我說的是《查理和巧克力工廠》、《愛麗絲夢游仙境》這類的東西??磥?,就連特里·吉列姆這位呵佛罵祖的無厘頭祖師爺,這回也著實傷感了一番。當(dāng)然,這不是特里一個人的悲情,希斯的英年早逝實在是給歐美電影界太沉重的一擊,能讓強(qiáng)尼·德普、裘德·洛和科林·法瑞爾三大男星來友情客串,出演希斯·萊杰的化身,就已經(jīng)表明了《魔法奇幻秀》的致哀性質(zhì)(當(dāng)然還有片尾的字幕)。
跟特里·吉列姆之前的瘋狂惡搞不同,《魔法奇幻秀》的故事內(nèi)核總讓人聯(lián)想到《浮士德》:修行的大師帕那索斯博士跟魔鬼打賭,勝者帕氏獲得了永生不老的權(quán)利;但諸多世紀(jì)后,帕氏墮入愛河,為得到愛人的心意,他又用孩子的靈魂跟魔鬼交換,換取青春永駐;接著,帕那索斯又跟魔鬼來了場引誘他人靈魂的競賽,以此來保住孩子的靈魂,使其不被魔鬼帶走。
帕那索斯就是這樣一個總被魔鬼玩弄的浮士德,當(dāng)然,在《魔法奇幻秀》里,搖滾老炮湯姆·威茨飾演的魔鬼要比《浮士德》里那個有趣得多,帕那索斯博士對信仰的真誠,促發(fā)了魔鬼和他做游戲的激情——這難免讓人想起《圣經(jīng)》里那個著名的典故,上帝和撒旦打賭,通過折磨約伯來考驗約伯對上帝信仰的虔誠。在某種意義上,魔鬼跟帕那索斯博士的賭注就有點像《約伯記》的橋段,只不過帕那索斯博士并非基督徒(倒是很有點藏傳佛教的影子),因而上帝也不用出場。
帕那索斯博士的信仰很奇特,他們信仰“故事”,按照帕那索斯的說法,一旦故事停止講述,那宇宙就要終結(jié)——這很后現(xiàn)代,按照后現(xiàn)代敘事學(xué)家們的分析,人類正是通過敘事來體認(rèn)并建構(gòu)整個世界的,從原始人最初圍著篝火講故事,到當(dāng)代的各類敘事符號體系,人類可以說無時無刻不在敘事,我們敘事,我們也被事所敘,可以說,我們的宇宙就是被我們敘述出來的。
所以,帕那索斯博士堪稱后現(xiàn)代敘事學(xué)的形而上大師,他一語道破了敘事和人類生存的深層關(guān)聯(lián)。于是,不死的帕那索斯博士穿越了無數(shù)世紀(jì),在講述他那永恒的故事——不過,他的聽眾越來越少。其實,帕那索斯犯了一個主體設(shè)定的錯誤,干嘛非得由自己來講呢?如果有別人能傳誦自己的故事,那不是一勞永逸么?傳說,古印度仙人蟻垤寫成了不朽的史詩《羅摩衍那》后,便與眾神約誓:自己將和《羅摩衍那》一同逝去。但你知道,《羅摩衍那》幾乎將一直被傳誦下去,直到(人類)宇宙的盡頭,于是乎,蟻垤用這個方法從眾神那里偷來了永恒的榮耀——相較于蟻垤,帕那索斯博士的道行就低得多了。
獲得永生之后的帕那索斯博士,越活心力越憔悴,對他來說,不朽的生命已經(jīng)變成一種折磨。這有點像古希臘神話中的女預(yù)言家西比爾,當(dāng)她從阿波羅那里獲得永生的權(quán)利后,由于青春流逝,她的生命越來越不堪,最后只求一死。當(dāng)然,《魔法奇幻秀》里的這個賭注是改良版的,帕那索斯先后獲得了永生、青春和孩子,當(dāng)帕那索斯看到女兒建立起幸福的家庭后,老頭也心滿意足的離開了——雖然女兒再也不會跟他相認(rèn)。
至于希斯·萊杰飾演的靠詐死進(jìn)入帕那索斯馬戲團(tuán)的騙子,最后也被博士耍詐吊死在了異想世界里。而帕那索斯建立起來的那個異想世界,就是一個《盜夢空間》式的欲望放大器,每個人的潛意識欲望都會在那里被顯示出來。
最后,帕那索斯博士又開始在路邊表演,講述那個永恒的《魔法奇幻秀》故事。
魔鬼眨了眨眼,它又贏了——故事并未結(jié)束,只有魔鬼不朽。
(刊載于《南方人物周刊》2011年12月12日第43期)
5 ) 影片隱喻很多元 讓我思路很混亂
1.倒吊人
塔羅牌的一張,本人沒研究過,簡單查了查資料,其寓意大致是“放棄掙扎,觀察世界和自己,然后順勢而為”。
Tony吊著出現(xiàn)在橋上,被救起時天降大雨,老爹說他是天啟。這個多面人能言善辯,勸服力十足,有四張臉孔,在不同時刻展現(xiàn),是推進(jìn)劇情的行動元??梢哉f是體現(xiàn)整部影片的中心思想。
2.時間點
假設(shè)故事的現(xiàn)實世界是2011年,那么老爹所謂“我活了一千歲”,那么當(dāng)老爹講經(jīng)的時候應(yīng)該是1011年,恰是中世紀(jì)的“中期”,十字軍東征前夜,人類即將啟蒙前的一個時期。
老爹的女兒16歲,老爹的女人懷孕是在60歲,所以老爹遇見愛人是在1935年,一戰(zhàn)與二戰(zhàn)之間,人類正處于被科技合理性沖昏頭腦的時期。
老爹女兒出生在1985年,美國告別經(jīng)濟(jì)危機(jī)、荒誕情節(jié)及幻滅思潮,大眾傳播盛行,個人電腦與網(wǎng)絡(luò)傳播即將誕生的時期。
Tony的慈善機(jī)構(gòu)頒獎,出現(xiàn)了輪椅總統(tǒng),當(dāng)是羅斯福無疑,那么這個時間是在1933年至1945年。為啥會把劇情高潮設(shè)置在出現(xiàn)這個時間我就不知道了。
3.符號與隱喻
簡單羅列如下:
關(guān)于世界——大雪紛飛的世界某處,大象馱著萬仞高山,類似于印度人的宇宙運(yùn)行觀。
關(guān)于靈魂——Tony和女主角乘坐的小船船頭,有一個類似于埃及胡狼頭(靈魂護(hù)送者、審判者)
關(guān)于命運(yùn)——選擇即命運(yùn),第一個入鏡子者(醉鬼)選擇了喝酒,于是滅亡(complete destruction),第二輪競賽中的四個入鏡女子親歷靈魂和原欲,從鏡子中出來后如蒙洗禮,拋棄了財物,接下來的生命將是真正意義的向死而生(Being-towards-death)。
絲襪警察舞——光怪陸離、性別趨同的世界(由大眾傳媒導(dǎo)致)。
酒——人類最高貴的理性之毀滅。
老爹對女主角的愛——強(qiáng)加的愛如同桎梏,捆綁人性的自由與靈魂。
老爹——帶有神性(某種意義上強(qiáng)加的)的愛、平和、美好、高尚、責(zé)任等,這種過于博大的愛對人性反而是束縛。
愛女主角的少年——自由而青春的愛。
老爹的死對頭(抽煙的黑衣男)——與老爹相反,魔鬼。
侏儒——馬戲團(tuán)的必備元素,外貌丑陋卻對世界洞若觀火。
Tony額頭的符號——這個我真看不懂,但結(jié)合劇情看是黑魔法的印記。
還有很多寫不完,但每個鏡頭基本都有隱喻。
4.異化
在國外早已式微的西馬重要命題,講的是人發(fā)明出來的東西反過來奴役了人本身,使人類失去主體性。我最近是簡單看了一些西馬的,所以看東西總認(rèn)為是文化批判,我還是覺得(也只能看出)這部片子從頭到尾都在說人類耽于物質(zhì)之樂,純粹異化,生而純凈(少年誤入鏡子中出現(xiàn)的世界),卻帶著暴力和破壞(理性之外的東西),最終無往不生存于邪惡念想之中,在充滿商業(yè)廣告、政治宣傳、他人巧舌如簧的誘引與欺騙的世界可憐地前行。
其他:絕佳鏡頭
老爹與Tony第一次談話,用鏡頭很好地詮釋了“倒吊”。
Tony在鏡子中爬梯子時,造成的眩暈感。
少年救下Tony,被拉回橋上時漫天大雨,產(chǎn)生的救贖感和危機(jī)啟示。
6 ) 帕納大師的魔幻冒險
相信能以故事和想像力撐起世界的帕納大師和惡魔做了三次賭博:
第一次,惡魔和帕納較勁誰能最快吸收門徒,惡魔讓帕納贏了。帕納得到長生不老。
第二次,帕納一千歲了,老態(tài)龍鍾,縱有驚人的想像力和心靈世界,卻活得意興闌珊。直到愛上了年輕女孩,重新燃起生命力。他又和惡魔交易,得到重新一次年輕再變老的機(jī)會和心上人相戀。
第三次,為了奪回他在上場交易中抵押的獎品,他又開了賭局,和惡魔比賽誰先蒐集五條靈魂。
帕納用以蒐集靈魂的方式是讓人走進(jìn)他們嚮往的國度,帕納完滿人們的慾望,引領(lǐng)人們的想像力讓一切更具吸引力。
他們進(jìn)去,他們被拋擲出去,回到現(xiàn)實世界,著迷的忘記了自己本來的生活,失落了靈魂。
其實,小孩子不可能是大人的抵押物,靈魂也不會被想像力奪取,
人多有牽絆,多有慾求,但你是否自由,或受惡魔控制,是另外一回事。
我們的自由,與你得到了多少,或者付出多少無關(guān)...
慾望或夢想或愛,讓人願意吃苦耐勞,讓人願意活,讓人吃飽喝足還想望,足夠讓人瘋狂。
你甚至不需要得到,你只是懷抱著渴求和希望就感到輕飄飄和興致激昂。
是什麼決定你會出賣自己的靈魂給惡魔,是什麼讓你一向自由?
那要看,你在想像力的國度找尋什麼?還認(rèn)得誰?
那要看,你為了慾望,願意怎樣換取,願意做多少消耗?
當(dāng)你墜入愛河,當(dāng)相伴度日,你和誰或誰們的想像國度從此可能必須部分重疊,你願意保留幾分,給這個/這些人?
你是否無論如何會認(rèn)得他們,關(guān)心他們的夢想?
你是否會不擇手段,你是否能以假亂真,你是否以為名利是你還呼吸時最重要的追尋,你是否想要超越生命的限制,你是否聽不見你滿足慾望過程中別人的哭喊,你是否連愛都願意騙取和利用?你是否不願意表現(xiàn)真正的你自己?你是否不願意相信和享受陪伴?
浮誇的騙子得到陌生人的傾心和幫助;世人總是情願掉進(jìn)美好的陷阱。然而共同創(chuàng)造的是名實不符的虛幻,一吹就破的泡
泡。
或者你一定會記得,你最初渴望的支撐你活下去的只是什麼,以及一直陪伴你的人的名字。而且你願意付出努力和信賴。你不央求不勞而獲,也不希望犧牲任何人的希望或枉顧在乎你的人的感受。
你或許滿足了慾望,實現(xiàn)了夢想,並得到了愛。而且你的擁有不從惡魔而來;他從來不擁有你,也不能抵押你的擁有。
那麼你是自由的。
就算腳踝有一個或兩個鈴鐺腳踝(牽掛/責(zé)任)仍是自主的。
即便你擔(dān)當(dāng)了責(zé)任,即便你必須非常努力。
January 28, 2010
7 ) 寧可過,也不要“不及”
鑒于我很喜歡Tim Burton,所以想當(dāng)然我不介意瘋狂的故事,暗黑的氣息,夸張的表演,諸如此類的東西。Terry Gilliam曾經(jīng)也是我眼中的一位好同學(xué),因為他有一種近乎發(fā)癲的想像力,《12只猴子》一直都在我的“最愛”名單上,當(dāng)然還有那部Getting Gilliam。其實我一直很像問TG同學(xué)一個問題——儂是達(dá)利的粉伐?當(dāng)然導(dǎo)演不像演員,我可以想辦法透過網(wǎng)絡(luò)查到Johnny Depp喜不喜歡吃青椒,卻沒法從導(dǎo)演的個人資料上知道他是不是著迷于超現(xiàn)實主義。但是看過本片后,我自己在心里寫了個大大的“是”字。
除了達(dá)利派的藝術(shù)品外,這部作品還同時讓我想起了一本書——《愛麗絲漫游仙境》,和一部電影——(默默戴好安全帽,穿好防彈背心)《無極》。
想到《愛麗絲漫游仙境》是因為它同這部電影一樣,情節(jié)之間毫無邏輯可言,可是愛麗絲還有那只貫穿始終的看懷表的兔子來推著她拉著她引誘著她經(jīng)歷過一個個荒唐而有趣的故事,喝下會變大會變小的藥,遇到抽水煙袋的毛毛蟲,還有撲克牌女王,夢境盡管瘋狂毫無邏輯可言,卻有一致性,至少好奇、勇敢而善良的愛麗絲的形象被讀者認(rèn)知且記住了。
然而在這部電影中,沒有任何一個人物的形象是清晰的。
Parnassu博士吧,你該說他什么好呢?一個愛打賭的和尚,因為墜入了愛河就和魔鬼用未來的子女交換自己的青春,口口聲聲要救自己的女兒,卻在最后一刻選擇喝到爛醉如泥來逃避……Valentina吧,這個名字是“強(qiáng)壯”與“活力”的意思,可惜這個小姑娘非但命運(yùn)多舛,而且根本也無意去爭取自己的命運(yùn),你說她愛Tony吧我看不出來,她愛她爸爸吧,似乎也不是(至少離開后沒有再去找過他)……
Anton的面目還清晰點,當(dāng)然他愛Valentia,不說出來可以解釋為“害羞”,就是個性實在幼稚。Tony倒是唯一可接受的角色了,因為他有三張臉,這可以合理解釋他對Valentina的三心二意,對Parnassu的欺騙,卻同時也做了些好事(至少有幫Parnassu贏得幾個靈魂)
人物形象模糊的電影一般都是犧牲了塑造人物的時間來成全情節(jié)。但如前文所講,本片根本不算有“情節(jié)”。盡管設(shè)定得很有點浮士德的味道,過程卻毫無激蕩起伏而言,有很多細(xì)節(jié)——比如Valentina腳上的鏈子——都交待得不清不楚。還有老爺子Parnassu的前塵往事有一搭沒一搭的亂入,活像在聽醉漢講故事。這可能算是一種風(fēng)格,就是我個人接受不了這種雜亂無章。
想到《無極》是因為本片有很多存心安排的笑點——比如Parnassu叫Tony戴上個怪帽子,裝模作樣地“感知”他的名字,而Tonny手上還拿著Valentina叫他拔毛的死雞——不過影院內(nèi)沒人發(fā)笑(說明不是我的笑點問題)。而《無極》則是從頭到尾一本正經(jīng),觀眾卻覺得伊是成心在講冷笑話?!跋胪嬗哪^眾不笑”和“想裝酷而觀眾發(fā)笑”其實是一樣的有問題。而且兩部電影都有個“超現(xiàn)實”的設(shè)置,不過這點怎么說呢,中國有武俠電影的傳統(tǒng),再加上那些BT情節(jié)本身是設(shè)定在現(xiàn)實中發(fā)生的,所以《無極》那個樣子你不曉得他到底應(yīng)該算是“創(chuàng)意獨特”呢還是“造型雷人”。而外國呢,頂多就有格林童話,而且好歹有面“鏡子”擋一擋,說明了鏡子后面進(jìn)行的是“欲望選擇題”,所以怎么折騰也可以用“想像的世界無極限”這樣帶過去。不過就是,既然已經(jīng)是想像了,既然已經(jīng)沒有極限了,既然已經(jīng)用這樣夸張的顏色,和童話里才會出現(xiàn)的情境了,為什么不索性再夸張一點?索性再想得over一點?索性再瘋癲一點?
于是這個問題是我問過《無極》的,這里要再拿出來問TG同學(xué)——都已經(jīng)這樣了,你何不索性做到底呢?倫敦、大篷車、魔鬼的賭約,都已經(jīng)是這樣的故事,你干嘛把它弄成刪節(jié)版的《格林童話》,而不干脆就叫大家看原版的呢?——如果是用2D做那些場景還可以叫“別有新意”,用3D做什么做不出來??!這就不是技術(shù)問題,而是想法問題了。
我本來是沖著JD去的,結(jié)果丫只露面了大概5分鐘,而且從某個角度來看,他跟Heath Ledger長得真像啊~~~就是那口口音躥出來郁悶了點(為什么Tony換臉之余連口音都要換成美式的呃……)而除了原版Tony之外戲份最多的Tony居然是Colin Farrel,為神馬這究竟是為神馬l啊啊?。ㄎ覍@位同學(xué)的顏有生理性抵觸)!
表演舞臺劇化這個嘛我想是導(dǎo)演故意叫演員盡量演得歇斯底里,不按常理出牌的。不過這也是卡在半當(dāng)中間——比一般的電影表演當(dāng)然是戲劇化了很多,完全的不自然,但比真正的舞臺劇又還差著那么一口氣,還不夠夸張。TG同學(xué)的資料里寫他是英國人(皺眉,我一直當(dāng)他是美國人),那沒吃過豬肉也應(yīng)該看過不少豬跑了吧,從小耳濡目染,真的要導(dǎo)著“類舞臺劇”的話,水平不應(yīng)該止有這樣吧。
8 ) 花絮
·本片是希斯·萊杰未完的遺作,最后由約翰尼·德普、裘德·洛和柯林·法瑞爾三人共同完成他的角色。他們均是零片酬出演本片,收入將全額交給萊杰的女兒。
·本片是1988年的《吹牛大王歷險記》之后,特瑞·吉列姆首次繪制了故事板的影片。
·希斯·萊杰有一半的喜劇對話是他在片場臨時修改出來的。
·愛娃·格林原本是扮演瓦倫蒂娜的第一人選。
·本片的劇本由特瑞·吉列姆和查爾斯·麥肯恩一同創(chuàng)作。他們此前還合作過《妙想天開》和《吹牛大王歷險記》。
精彩對白
Tony: Don't believe everything you read. Especially The Mirror.
托尼:不要相信你見到的任何東西,尤其是鏡子里的。
Tony: Nothing is permanent, not even death.
托尼:沒有什么是亙古不變的,甚至是死亡。
Tony: Can you put a price on your dreams?
托尼:你能給你的夢定一個價格么?
故事一點兒不好玩兒,里面Show,Lily Cole,還有變來變?nèi)サ哪行莻兒芎每?......
很有想象力,色彩繽紛的一場盛宴.可惜劇情冗長,有些部分可有可無,節(jié)奏偏快. 可是沖著heath ledger和johnny depp的精彩演技,還是值得一看的.
看完才知道原來用JOHNNY DEPP和JUDE LAW是因為Ledger只拍完了一半……LILY雖然有點胖 但真的很像畫里走出來的美人兒
希斯萊杰、德普、發(fā)線君、科林法瑞爾……Lily C,你你你你圓滿了!不過這電影跟《格林兄弟》一個毛病,故事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直接導(dǎo)致所有角色集體花瓶了,實在是浪費(fèi)了這個史上最豪華逆天的cast啊!
MASTERPIECE
奇幻秀,希斯第一場,德譜二,西恩三,科林四
For our friend, Heath Ledger.
我說希斯萊杰怎么長得那么像約翰尼德普啊原來那就是約翰尼德普, 我說約翰尼德普怎么長得那么像裘德洛啊原來那就是裘德洛=.=
帥哥,請抓緊白西裝的褲腰帶,別讓他掉下去!LilyCole的胸!裘德洛那段的報紙,西藏,亮了?!緉o more choices】生命中充滿選擇,選擇與魔鬼打賭,選擇撒謊,選擇誘惑,選擇地獄,選擇甲乙丙丁,選擇結(jié)婚生子家庭生活,選擇孤獨終老,選擇占有,選擇離開,選擇讓她自由
我看不明白他要表達(dá)的主要意思
1.希斯萊杰太令人惋惜...2.Lily Cole is absolutely stunning!I'm almost in love with her...
羅嗦的很?。√匦б膊皇呛芎?,英文發(fā)音好詭異,含含糊糊的....結(jié)尾的鏡子里那一段感覺很精彩,片子中也有很多視覺非常贊的場面。片中有很多惡趣味的鏡頭!
穿過帕那索斯的魔鏡見了Heath Ledger最后一面。這次真的是最后一面了。PS:當(dāng)時是影片拍了一半希斯不幸去世,只有臨時改寫劇本找來三個巨星男演員救急頂替希斯...
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在中國銀幕上看Heath Ledger
別看avatar了 看這個吧
其實三星就夠了,多加的那顆是為了希斯萊杰的~
給我個英文版吧...
最后一次在大屏幕看你
導(dǎo)演你就裝吧,Heath,在我心中你最后一個角色還是那個張狂的小丑~~
喔~~ 看不下去的劇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