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真實的本性
一個特殊的角度,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會怎樣呢。
在找回記憶的過程中幾經(jīng)波折。
老頭歹徒是個十足的自私鬼,只想著自己死活。在知道自己是歹徒,馬上倒戈,不過也立刻翹辮子了。
中槍的一直被綁著的匪徒很容易被忽略,可就是他在最后講了一番話。我不知道他在臨死前為什么會說出那樣一番話來,他到底最后有沒有想起自己的身份。又或者,他只是快死了,把一切都看透了,然后告訴所有人,想活命的就被羅里啰嗦了,團結最要緊。
真正的財管看上去有些討厭,也是比較自私的家伙。不過,最后當男主角放過他們的時候,他還是挺身而出了,卻也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光頭是我一開始覺得肯定是匪徒的人,沒想到卻是大老板。他只憑著心在做事,甚至對男主角有股莫名的親近感。當然最后也就逃出生天了。男主角先回憶出了自己的女兒,可他卻遲遲沒有想起自己的妻子,所以才會對男主角說出,你還有個奮斗目標,我卻沒有??赡苓@也是他與妻子貌合神離的伏筆吧。
至于男主,是里面最為曲折的一個人物了。一開始是綁匪,可是我想他的本性是好的,現(xiàn)在暴露的才是真實的自我。后來,他成了臥底,讓我覺得,怪不得,果然是個好人嘛。
最最沒有料到的就是最后,原來,也不過是個警界敗類罷了。或者說,是為了女人。為了一個有夫之婦,披著臥底的外衣,宰了人家丈夫,再分一筆錢,多好的事兒。
這么好的事兒,偏偏遇到了這種意外。當我想起那個女人在警察面前說出自己對丈夫的感情時,還有她在光頭懷里,卻看著男主角的時候拿復雜的眼神,真的是無語。
結果,男主角很冷靜地把贖金交公。他們這一切都白做了。不過,這才是他真正的本性吧。
2 ) 一個創(chuàng)意的終結
又想起福樓拜的那句名言“十九世紀之后無小說。”這話是在古龍那里聽來的,意思是說十九世紀和之前的作家們已經(jīng)把小說可能的情節(jié)都已經(jīng)窮盡了,不會再有什么創(chuàng)新的情節(jié)是這之前的作家沒有想到的。福樓拜的觀點過于形而上學了,但是也說明了一個道理,那就是一個好的創(chuàng)意真的不是那么容易想出來的。古龍的寫作生涯就是努力的求新求變,從題材上從體裁上。
一個嶄新的創(chuàng)意出來之后,后來的人們就會在這個基礎上不斷地再加工再創(chuàng)造,以希望青出于藍,直到把這個創(chuàng)意用到極致為止。相聲里曾經(jīng)有一個包袱,說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這是一個有趣的創(chuàng)意,然后在此基礎上又演變出白刀子進去綠刀子出來,扎你苦膽。諸如此類的很多變體,后來侯耀文在一個相聲里說出扎出十二色(shai 三聲)來,這個包袱算用到頭了。
電影《立方體》是一部開風氣之先的片子,它設計了一個創(chuàng)意就是一群素不相識的人突然在一個密閉空間里蘇醒,然后開始相互猜疑相互合作,傾軋出很多人性的丑惡。后來的《電鋸驚魂》也屬于這個創(chuàng)意范疇的電影,略有突破,青出于藍。到了《玩命記憶》這個電影就屬于把這個創(chuàng)意玩到極致了。
故事講述了五個陌生人在一間封閉的倉庫里醒來,發(fā)現(xiàn)他們都已失去記憶,完全不記得自己是誰,也不知道如何到了這里。但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們推斷出五個人中有的是人質,有的是綁匪,而綁匪頭目正趕過來準備殺死人質,于是一場你死我活的猜謎行動就在幽閉空間中展開……隨著劇情的發(fā)展,后面的情節(jié)不斷推翻前面的結論,情節(jié)可以說曲折,但是算不上巧妙,因為故事是建立在失去記憶的基礎上,因此不需要前面有什么鋪墊,也就不存在什么邏輯推理了,怎么變化都是合理的,這有些投機取巧,不過看看還是很有意思的。
影片的主演是詹姆斯·卡維澤爾。實際上這部片子里我就認識這一個演員,另外綁匪頭子有些眼熟??ňS澤爾之前最著名的角色就是在梅爾·吉布森執(zhí)導的影片《受難記》里面扮演了耶穌。再有就是和蓋·皮爾斯主演了電影《基督山伯爵》。這是一個我比較喜歡的演員,我把他歸到拉塞爾·克勞和維戈·蒙坦森一類的性格演員,他所缺乏的就是合適的角色,合適的機會。
3 ) “抽絲剝繭”型劇情片
一群人從昏迷中醒來,既不記得自己是誰,也不記得發(fā)生了什么,最要命的是分不清其他人是敵是友!這個設定還蠻有意思,挑戰(zhàn)人性的時刻來了!有趣的是,在喪失記憶的時候人們都會自動默認自己是好人,不是罪犯。
劇情比較緊湊的一部片子,雖然場景單一又小,角色也不多,但是每時每刻都給觀眾不同的懸疑!算是老片子了,有點模糊了劇情所以拿出來重溫!不過重溫懸疑片最大的遺憾就是你從一開始就知道了結局,這算是自己給自己劇透的節(jié)奏??!
2006年上映的“抽絲剝繭”型劇情片,情節(jié)緊湊,演員陣容強大,飚演技的同時讓觀眾一次又一次懷疑自己的判斷,因為每一次的劇情突破都帶來截然不同的走向,真心好看,讓人大呼過癮!結局的更是讓人拍案叫絕,強烈推薦!
4 ) 《玩命記憶》(Unknown),玩的就是意外
《玩命記憶》集合了失憶和密室兩大時髦的懸疑元素,主要講了在一間密閉的倉庫里,五個因意外而失憶的男人尋找出路同時也尋找記憶的故事。
這原本只是一次普通的綁架,卻因為失憶而變的復雜起來。因化學品的意外泄露,倉庫里的人都昏了過去。當他們相繼醒來,都忘記了自己是誰,混淆了綁匪和被綁架者的身份。這時,電話響起,綁匪的同伴將在日落之后回來。于是,在無法確定自己屬于哪一方而無法確保自己安全的情況下,這群相互猜疑的人又必須聯(lián)合起來。說到失憶,就會想起《記憶碎片》來。不過這里的失憶和《記憶碎片》里的失憶還是很大的不同的,沒有那么費勁,要觀眾和主角一起去完成關于記憶的拼圖。這里的失憶沒有那么嚴重,隨著劇情的展開和深入,每個人都相繼想起一些片段,當然都不是很完整很具體的,因為真相總要在最后揭曉嘛。不過你有興趣的話,已經(jīng)可以根據(jù)回憶片段和各個人物的表現(xiàn),去猜測每個人的真實身份了。
而關于密室,在其他的電影里展現(xiàn)的可以說夠極至了:《立方體》的詭異,《電鋸》系列的殘酷,以及很多偵探片中的推理。這里的密室,沒有花哨的設置,只是為各色的人物提供了一個展現(xiàn)人的本質或者說本能的特殊舞臺。每個人醒來時的姿勢和處境,雖然多少有些象征和模仿的意味,但主要的還是為劇情、為還原真相服務的。再來說人,因為失憶而喪失了個體的身份,人也就變的更純粹了。一方面是原來為了利益而生死對立的,現(xiàn)在也需要合作;而另一方面有信任就會有猜疑,有本能的救生和堅強也有身處險境的脆弱。任何一絲情況的改變和更新,都會讓彼此的關系發(fā)生變化。于是就有了戲劇的沖突和張力。
再說說各個人物,這是影片里最精彩的部分。先說拿著打火機的帥哥A,這應該是影片中的一號男主角。一臉的憂郁,看著就不象壞蛋,可根據(jù)他的記憶他似乎是屬于綁匪一伙。果然后來其他綁匪回來了,他是他們一伙的。不過他還是選擇站在了“失憶伙伴”一邊,同時通過外面追捕綁匪的警察透露,原來他是臥底,果然是個好人(最后的結局也是最后的意外,我也在文章的最后再說吧,呵呵)。光頭男B,論形象應該是最象綁匪的一個,不過他以后的表現(xiàn)漸漸說明他是最值得放心的一個(最后的真相他是原來這出綁架的最大受害者)。穿藍體恤的C,是個典型的電影角色,不是惡徒卻有些讓人討厭,最后英勇一把卻免不了一死。胖老頭D,一出場就是被綁在椅子上,看著象受害者,不過卻真正是綁匪的幫兇。還有那個被手銬吊在上面的E,這是最容易被忽略的角色,一直吊沒什么表現(xiàn),且第一個死掉。不過他卻是影片中相當有意味的一個,他是對密閉的倉庫里的情況看的、理解的最清楚的一個(我懷疑他也是對真相了解最清楚的一個),不僅僅是因為他高高在上看的清楚、發(fā)現(xiàn)了手槍,還因為在別人相互猜疑、爭執(zhí)、甚至絕望的時候,他講了個故事,讓其余的人頓悟似的團結起來了(他是綁匪中的一個,講完故事就死了,也許是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吧)。
最后的結局,全部真實浮出水面,呵呵,原來警察帥哥A和光頭男B的老婆勾搭在了一起,一起策劃了這起綁架,借他臥底的毒販之手干掉光頭男,然后來個人才兼收(光頭男是個大富翁,顯然太關注生意場,冷落了老婆)。不知道有沒有人覺得這是畫蛇添足的一筆,我覺得這是相當精彩的。A在失憶之后,做了和原本計劃完全相反的事,究竟哪個才是真正的他呢?人性的復雜,人性的善惡,意味非常,這正是“Unknown”的精髓所在。
(歡迎關注個人公號“星期三噪音”noiwed?。?/p>
5 ) 你是誰?
假想你吸入一種毒氣昏迷過去,等你醒來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躺在一個陌生的房間,想不起來自己是誰。在歐美的懸疑電影中,頻繁會出現(xiàn)失憶的主題,失憶(身體機能無任何損壞)——尋找記憶——找回自我身份。
一般來說有幾種媒介:
1)照鏡子——通過鏡子中反射出來的影像,回憶這張臉到底在哪里出現(xiàn)過。事實上,如果你失憶了而身邊沒有任何能借助來看到自己的物體,你會既不知道自己是誰,也不知道自己長什么樣。這部電影中第一個使用的媒介就是鏡子,其中三個主角醒來,首先去的都是洗漱間,通過一面大大的鏡子看清自己的長相,然后啟發(fā)一段短暫的關于這張臉的記憶,不過這種記憶一般都比較短暫。
2)過去見過的人或物——某個時刻你好像覺得這個人似曾相識或者某樣物品曾經(jīng)在過去出現(xiàn)過,由此你的腦海中開始出現(xiàn)關于這個人或物的片段,就像是碎片一樣,也是非常短暫。這種似曾相識,有個專業(yè)名詞叫作déjà vu。
3)過去發(fā)生過的場景——這點大概和上點類似,只不過人和物換成了場景,唯一的區(qū)別是,關于這個場景的回憶不再是碎片式的,而是可串聯(lián)的,連成了一個完整的片段。
4)催眠——催眠其實也是給你預設一個場景,然后通過讓你再一次回到這個場景中,來回憶那個場景發(fā)生的事情。
5)人——和之前似曾相識的人不同,這個人是可以定義你的人。當以上所有的媒介都已失效,你依舊無法回憶出自己是誰,這時候就會有一個人跳出來,喊你邁克,從此你就只能是邁克,而不能是其他人。
到這里才是我寫影評的真正目的——探討對身份的認知。
假使你完全失憶,通過各種方式都沒法回憶起自己的身份,突然有個人跳出來對你說,邁克,我認識你,你是一名律師。
另一個跳出來說,邁克,你和妻子離異,你沒有孩子。
于是越來越多的人出來定義了你。
或許這一切都是一派胡言,誰知道你是不是個律師,你發(fā)現(xiàn)自己沒有法律相關的知識,沒有關系,那可能是因為喪失了這部分的記憶;你的妻子沒有出現(xiàn),他們解釋說她已經(jīng)有了新的家庭,不想再牽扯進來。
于是你便相信了,你叫邁克,你是一名律師,你曾經(jīng)有過家庭,但是你現(xiàn)在什么也沒有。
你開始惡補法律方面的知識,以便更好匹配律師這個角色;你開始試圖尋找新的家庭,因為你堅信你只有個離異的妻子,而她已經(jīng)有了新的家庭。
你越來越符合別人對你的闡釋,你就是律師邁克,你成為了某個女人的丈夫,某個孩子的父親。
到底有沒有另一個自己的存在?也許是杰克,無業(yè)游民,有妻子和孩子,他們因為自己的消失痛不欲生。也許有這種可能性,可是誰會管。你現(xiàn)在就是邁克了。
那邁克和杰克之間,到底哪個才是真正的自己。
是過去某個時間軸上出現(xiàn)過的影像,還是現(xiàn)在真真實實的身體?
如果說思維起作用,現(xiàn)在邁克的思維方式和杰克還有任何相同嗎?
你的身份已經(jīng)被定義,你有一個全新的名字,全新的家庭,全新的生活方式,全新的思維方式,過去你在紐約貧民區(qū),現(xiàn)在你出現(xiàn)在富人區(qū),你的軌跡和過去沒有一點交集,你是邁克可是你和杰克共享同一具身體,那么你到底是誰?你是邁克還是杰克?
如果你依舊叫杰克,你沒有失憶,你只是想要擺脫過去的生活,你奮發(fā)努力最后變成一個律師,你離婚后擁有了一個新的家庭,你搬離了貧民區(qū)來到富人區(qū),你現(xiàn)在思考不再是過去那個杰克的立場,而是現(xiàn)在杰克的立場,這對于我們很多人來說是很常見的,但是我們不會有身份之虞,只認為這是種進步,擺脫了過去。
到底是什么在定義你?單單只是那個名字嗎?你叫杰克和你叫邁克有何不同呢?當然你的父母在最初取名的時候,這兩個名字實在是偶然為之,沒有任何意義,而一旦這個名字被賦予了某種意義了,它便慢慢膨脹成了一個人,一個你,一個完整的你,有血有肉的你。
這個膨脹出來的你是各種身份的集合,周邊關系、生活方式、思維方式等等,改變其中一個并不會改變你自己的認知,就好像用不同的衣服搭配同一條裙子依舊是上下身的穿搭,而你用一條連衣裙替換就完全不一樣了。
曾經(jīng)有一個古老的思想實驗——特修斯之船(The Ship of Theseus) 。最早出自普魯塔克的記載。它描述的是一艘可以在海上航行幾百年的船,歸功于不間斷的維修和替換部件。只要一塊木板腐爛了,它就會被替換掉,以此類推,直到所有的功能部件都不是最開始的那些了。問題是,最終產(chǎn)生的這艘船是否還是原來的那艘特修斯之船,還是一艘完全不同的船?如果不是原來的船,那么在什么時候它不再是原來的船了?對于哲學家,特修斯之船被用來研究身份的本質。特別是討論一個物體是否僅僅等于其組成部件之和。
如果我們用一個完整的膨脹出來的身份替換已有的身份,是不是就是一個新的人了呢?
6 ) 剛剛看完,嘮叨幾句
剛剛看完,劇情就不復述了.嘮叨幾句其他的.
10分滿分我給八分,看了,沒浪費時間,情節(jié)算不上非常緊張,但是懸念迭起,讓我精力一直集中在幾個主角身上一直到結束.
雖然劇情硬傷不少,我還是很喜歡這部片子,或者習慣了被刺激,懶得動腦筋了吧.大概看了看douban和imdb上的評論,喜歡的特喜歡,要么就覺得一般了.我估計對此片感覺一般的影友可能是經(jīng)??磻夷铑愋陀捌蛘呤墙鼉赡甑拿绖?本片借鑒并融合了許多,能讓我想起來的就有<saw><cube>等等,劇情編排上沒有特別出彩的地方,經(jīng)不起仔細推敲,雖能讓我產(chǎn)生足夠的觀影快感,但過后無可回味,難稱經(jīng)典.不過作為一部沒有大場面完全靠劇情和角色來吸引人的中小制作來說已經(jīng)很不錯啦,特別是結尾,來了個驚喜,本來打算給個6分,沖結尾再加一分.后來查了導演,八面埋伏,哈哈,難怪.
我看的limited,加上片尾字幕也才125min,能很明顯地看出刪節(jié)痕跡,劇情中有很多地方展開的不夠,支線鋪墊也略顯潦草,使得結局部分有點牽強,這也許是很多朋友對本片評價一般的另一原因.
最后說下幾個演員,團伙老大跟某位douban上朋友說的一樣,太"越獄"了.三個主要人物除了掛掉那個其他兩位都是很搶戲的人,演過<狙擊手>boss那位,感覺被劇情限制了,沒發(fā)揮完全.特別提下第一主角,面孔英俊,眼神卻落寞頹廢,原來曾出演過<黑洞頻率>,我看掉淚的一部電影,強烈推薦.
7 ) 電影推薦——《玩命記憶》
是不是很懵逼?懵逼就對了!電影中的當事人們也很懵逼。
未知的世界是最恐懼的,一個封閉的空間再加上每個人都失憶,都想逃出去,互相猜忌又不得不團隊奮斗。斷斷續(xù)續(xù)的回憶才發(fā)現(xiàn)這是一場綁架,可是五個人誰是綁匪?誰是被綁著?電影后面在其他綁匪從外面回來后推向高潮,大家的回憶越來越多,原來這不僅僅是場綁架案那么簡單。故事情節(jié)跌宕起伏,總是會出乎你的意料……
*原創(chuàng)作者:娜娜小姐。
禁止轉載,歡迎關注。
新浪微博:@讀書_電影_旅行_攝影_
豆瓣:娜娜小姐
聲明:圖片來源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立即刪除
真有意思,我喜歡這種關于記憶的電影!!
獨特記憶造就獨特的人,善與惡有時是一線之隔,你有真正了解過自己嗎?
好吧結局確實讓我感到意外,內涵上也勉強算得上是可以令人思考。可能最初就對這部電影不抱什麼希望,看完反而覺得不錯,有眼前一亮的感覺。
雖然主演是一幫三四流的演員,雖然整個故事的發(fā)展跟看劇情簡介相比還是有點差距,不過這種類型的電影讓人值得期待的純粹就是結局,還好,最后的反轉力度還是可以滴!沒讓人失望。
大可將計就計。
是好人還是壞人
這個失憶玩的有點特色;結局是亮點。這個評論比較好: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139575/
同類題材中的次品
劇情絕妙。他們在門開之前一同吹的那一曲歡樂頌?!叭绻ビ洃?,你是否會變成好人?”"People don't believe those things now. -No. They believe them in their hearts."
這其實是一部不錯的推理片,有嚴謹?shù)姆治?,很好的伏筆,暴風雨山莊的情景布置,以及結尾的多次逆轉,而且情節(jié)的失憶設置和對于人性的探討都較經(jīng)典。唯一不足的是推理性不夠足,記憶很快就回來了,沒有讓情況變得更加復雜。 其中取錢挖洞的小詭計,人質對現(xiàn)場的分析,以及理所當然存在的幕后女人都是很不錯的細節(jié)。
一次失憶,人生重新洗牌。原來以前看過,可是竟然忘記了,這個電影沒那么讓人喜歡。
當記憶重新洗牌,我們的選擇是什么。懸疑片,結尾亮點。沒猜到那哥們兒是女人的丈夫,經(jīng)過這一遭,男主肯定也不會要這女人了,真毒蝎。JC正邪都在眼神之間,人真帥啊
挺有意思的劇情
大伙都失憶了~猜猜我是誰??!如何快速在有限的條件下定位自己~拉攏別人!打擊對自己不利的人~~還得想自己的立場!提防拉攏對象??!能拍成這樣真的算不錯了
本以為是大家來解謎結果卻是靠著人物記憶閃回慢慢推進劇情揭開謎底 比較不需要智商
看太多了這種模式,幾乎猜得出來劇情。
分真低,我覺得蠻不錯啊
如果人們可以遺忘掉自己的歷史,是否可以回復本初的善良?
沒了最后勾搭會是相當正能量的無間道警匪臥底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