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記錄
視頻
提示:如無法播放請看其他線路
說起香港80年代由《倩女幽魂》引發(fā)的“聊齋志異”電影潮,《畫中仙》絕對是不可繞開的。
在《倩女幽魂》大火以后,飾演“燕赤霞”的午馬也跟風拍攝了“女鬼書生戀”的電影。
《畫中仙》由午馬自編自導(dǎo)自演,元彪王祖賢分別擔任男女主角,或許是因為元彪缺少書生俊雅的氣質(zhì),里面負責和王祖賢談戀愛的書生,則由吳啟華扮演。
(那時吳啟華還沒有演出《跛豪》《九品芝麻官》里的“賤人”角色,也沒有接演古裝三級片)
其實只要看過《倩女幽魂》,那《畫中仙》的劇情,基本都能知曉。
同“林正英僵尸系列電影”的故事框架大同小異,“王祖賢女鬼電影”的故事框架也基本如出一轍。
王祖賢那幾年拍了不少“女鬼”電影,同梁朝偉,張學(xué)友,梁家輝,曾志偉,甚至林正英,大半個香港電影圈的男演員都合作過。
幸好,那時香港電影還未沒落,這許多的“王祖賢女鬼電影”,也少有爛片,雖質(zhì)量上不能超越《倩女幽魂》,但也沒有后來上世紀末的《陰陽路》系列的那般低劣。
那時地方電視臺晚上都會播放香港電影,王祖賢的“女鬼電影”對于還是小孩的我來說,又怕又愛,但是每播必看。
班上有個女同學(xué)長得像王祖賢,便給她取個外號“鬼王”,惹了不少風波。(為什么沒有叫小倩,我也不記得了)
《畫中仙》整體雖然中規(guī)中矩,現(xiàn)在重新觀摩,仍有出彩之處。
1,片頭的戰(zhàn)敗武士,仍然沿用了《倩女幽魂》片頭里劍客扮演者“林威”,元彪飾演的拾兒則是“林威”的孩子。而在元彪師兄成龍的前一年拍攝的《A計劃續(xù)集》里,“林威”則飾演了讓人討厭的警官,處處刁難成龍,陰差陽錯同成龍銬在一起,被海盜們追殺,狼狽不堪。
午馬啟用“林威”,估計是商業(yè)的考量,沾沾《倩女幽魂》的喜氣。
2,這部電影,我覺得最驚艷的,反而是電影的第9分鐘開始的場景:雷雨夜,江上殘屋,元彪飾演的捉妖道童夜宿吳啟華飾演書生的小茅屋。元華飾演的妖怪化成老伯前來“覓食”,而元彪又因遵守師命,不能開口說話,于是人道鬼三方玩起了“三岔口”似的驚險逗趣情節(jié)。
這一段的我小時候看得驚心動魄,嘆為觀止,特別是元華飾演的“蜘蛛精”,運絲為刃,造型上又接近《倩女幽魂》的“姥姥”,而運絲的動作場景,當時我想起了剛看不久的《妖獸都市》,詭異荒誕。
(元華當時在許多鬼片里都有參演,特別是林正英的多部僵尸電影里演千年僵尸)
現(xiàn)在重看才恍然,這一段其實是沿襲了《倩女幽魂2》里,張國榮飾演的“諸葛先生”和張學(xué)友李嘉欣他們在玩“定”字游戲,挑逗大頭怪那段。對比起來,肯定還是《倩女幽魂2》里,玩笑打鬧驚險恐怖處理得更為上乘。
3,午馬在拍攝這部電影時,基本把那幾年的“女鬼電影”橋段設(shè)定都涵蓋進去了,他自己仍是“燕赤霞”,只不過和反派女鬼王多了情感糾葛,王祖賢仍是“小倩",吳啟華是張國榮的書生,元彪是張學(xué)友飾演的"知秋一葉"。
4,李美鳳在本片除了鬼王的媚型,第50分鐘女道士的素雅打扮,讓我眼睛一亮,恍然間倒也有一番《燈草和尚》的趣味。
啰嗦一句,以前電影里女演員的古裝扮相,總是比現(xiàn)在拍的古裝電影的扮相,來得更有韻味。氣質(zhì),服飾,一顰一笑,舉手投足,甚至是不夠高清的畫質(zhì),顯得更接近古意。
5,電影最后地獄的展現(xiàn),也是沿用是《倩女幽魂》的,估計是徐老怪的展現(xiàn)手法先入為主,“女鬼電影”里的“地獄陰間”,基本都是相同的景象:漆黑,空曠,陰風呼嘯,骷髏滿地,惡鬼叢生。
香港影人愛用戲服給鬼怪人物定妝,也愛用物件或建筑來代替“妖魔”,如《倩女幽魂》里的黑山老妖始終以一座可行動的廟宇代替。(記得小時我同學(xué)給我講述這部電影時,說黑山老妖就是一座大房子,我聽得津津有味又云里霧里)
而這部《畫中仙》,則用了不少紅燈轎子代替“鬼魅",也符合王祖賢里面飾演的”鬼新娘“形象。但是相比徐老怪的《倩女幽魂》系列還是不夠驚艷,《倩女幽魂》三部大魔王都是”哥斯拉“似的巨怪,讓人嘆為觀止。后來周星馳的《濟公》里的地獄和魔王依然沿用這種風格。
而《倩女幽魂》第二部則驚世駭俗用”如來佛祖“的形象來代替妖怪(當然是妖怪假扮的),不知道是不是借用《西游記》”小雷音寺“橋段,還是受當年流行的志怪漫畫《孔雀王》的啟發(fā)。(元彪也參演過漫畫改編的電影《孔雀王子》)
妖怪幻化佛祖真身,滿嘴經(jīng)文,我佛慈悲,實則蠱惑世人,禍亂人間的情節(jié),真是大膽顛覆,卻又寓意深刻,回味無窮。
“女鬼電影”,雖然展示亂世間的妖魔志怪,俠客豪情,主要還是以悲情男女愛情收場,“人鬼殊途”基本是每一部“女鬼電影”里的主題,但也不是一味的復(fù)制。
這些電影會默契的營造一個共通的人鬼江湖,塑造相似的角色道士,女鬼,書生,鬼王(儼然是“聊齋志異”的電影宇宙),但是部分優(yōu)秀的故事里,也有探討更復(fù)雜的“人鬼關(guān)系”,映射人性的惡比鬼更可怕更丑陋。
縱觀“女鬼電影”,香港電影人用嬉笑怒罵的風格,淺顯易懂甚至無厘頭的臺詞,現(xiàn)在看起來粗糙的鬼怪特效,演繹著一幕幕“真愛至美”的人間真情。
愛,是無界的。
雖然片名很仙,但可算是記憶比較深刻的童年陰影了。
影片的主要賣點還是午馬的燕赤霞和王祖賢的女鬼,可算是比較經(jīng)典的搭配了。而劇情和設(shè)定上則一定程度上與聊齋的畫壁、書癡類似,都是以平面書卷作為媒介,衍生出一個里世界,繼而愛恨情仇的故事。但是本片的人物相比倩女幽魂又多了一些,因此牽扯的關(guān)系與羈絆也相對更加復(fù)雜。
除了貫穿始終的男女情愛,還有元彪和男主的義氣,午馬對元彪的關(guān)切以及午馬自身的糾結(jié),都用或搞笑(元彪話癆的設(shè)定),或悲愴豪邁(最后午馬唱的那首歌),或妙趣橫生(男主的蠢萌)的方式表現(xiàn)了出來??赡鼙酒膯栴}也在這里,想表達的事情有點多,所以劇情沒有很好的聚合在男女這條愛情線上。而王祖賢的女鬼設(shè)定與聶小倩沒什么區(qū)別,辨識度不高,也并不出彩。總體來說,本片相比倩女幽魂還是落了下乘。
80-90年代的香港電影,在鬼怪設(shè)定上總是有著令人驚喜的創(chuàng)意。這種創(chuàng)意有點淡淡的cult,但卻讓人相對容易接受。而這個特點,在本片發(fā)揮的淋漓盡致。
印象深刻的兩個鬼怪都是偽裝型的,這是恐怖片常用的手法,先放松你的防備心,然后再出其不意,用比較夸張的造型和詭異的音調(diào),產(chǎn)生持久而深刻的恐怖效果。尚幼小不諳世事的我,就是不幸著了道。
第一個白胡子老頭鬼算是元彪角色的新手教程,鬼現(xiàn)行的過程本身其實沒什么驚嚇的。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最后鬼物逃走,一襲白發(fā)緩慢的向遠處延伸,畫面很有美感,而且也很有創(chuàng)意。而元彪則是用一個火折,點燃長長的白發(fā),搞定白發(fā)鬼。
相比第一個白發(fā)鬼,第二個鬼就沒有那么詩情畫意了。鬼現(xiàn)行的過程充滿著驚恐以及出其不意。雖然女鬼現(xiàn)身的身份以及荒郊野外能夠讓我猜出來這個肯定不是一個善茬,但是在鬼現(xiàn)行的時候,還是讓我嚇了一大跳。從草堆了摸索出來眼睛直接放在眼眶上,這種視覺沖擊力對于當時沒見過世面的我來說是極其可怕的。以至于這個鏡頭一直映在我的腦海里,我都沒有怎么注意到這個妖怪是怎么被干掉的。。。
最終的故事是一個悲劇,這個有點遺憾。
這部畫中仙是倩女幽魂前傳,講的是燕赤霞本來有一個養(yǎng)子也是他的徒弟,但是燕赤霞不懂人情,所以到最后又孤零零一個人。關(guān)于燕赤霞其實還有很多謎題沒解開,他學(xué)道的目的是什么?在倩女幽魂1里面還知道他曾經(jīng)做過捕快,后來又去了哪里?在倩女幽魂3通過張學(xué)友假扮的燕赤霞又了解到,燕赤霞最后一個人孤獨終老,應(yīng)該是死在蘭若寺了。隨著午馬先生的去世、香港電影的沒落,我想倩女幽魂這個大IP算是斷層了。
童年回憶,懷念啊~~~
這片兒值六分?對,午馬自導(dǎo)自演,黃霑唱的洗腦神曲,吳啟華王祖賢羅美薇李美鳳無一不是美得不行,但是劇情太隨便了啊,四分都嫌多。浪費這么高的顏值。ps,午馬老師片尾那個造型好像紫霞仙子哦。
雖然簡陋,但依舊如夢似幻
王祖賢繼續(xù)凄艷女鬼女鬼~~為了黃霑的歌都值得4星,唯一繼續(xù)不解的是元彪20歲長著40歲的臉怎么能一直演男主角呢!
就因為小倩配吳啟華,所以減一星
抄倩女幽魂,王祖賢戲份不夠,吳啟華的書生善良多情,
莫愁!你在哪里呀! --然后覺得吳啟華真慫逼
情為何物,書生為何用。哎
吳啟華真的拿的不是女主劇本嗎和哈哈哈哈哈哈
經(jīng)典??!
午馬居然也導(dǎo)演,而且是二十年前!!!燕赤霞這個道士的起源是?
王祖賢駕馭起鬼怪狐仙的角色簡直毫無壓力,楚楚可憐,媚態(tài)天生。她的眼神似有一汪水,有訴不盡的哀愁。這樣一個大美人,搭配年輕時的吳啟華,便是一幅賞心悅目的畫面,讓人不再挑剔其他。當然故事方面存在硬傷,后來又有了倩女幽魂這樣一部經(jīng)典,畫中仙便只是可以一看的作品了。
還算中庸,最后一場控制不錯。
自古文人愛意淫。
找了好久。
這個分類為愛情片
造型不錯
王祖賢靚女~ 太適合飾演這類角色啦
情節(jié)很啰嗦,午馬拍的確實不如徐克
比之李心潔,王祖賢才是華語片最名副其實的“鬼后”~午馬最后的造型的確很像紫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