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黑社會》的前身
《黑社會》有王鐘和姜大衛(wèi),按江湖傳聞,杜琪峰也邀請過狄龍,也許會讓人覺得《黑社會》和邵氏的片有什么淵源,畢竟王鐘其實后來并不?;顒拥摹?/p>
但是我終于看過《黑社會》以后,發(fā)覺這個片其實是很像《義膽群英》的,當然啦,《義膽》只是一個潦草的草稿,拍得差強人意,之前看的時候心里就嘀咕,三個人玩什么狼人殺,但如果這個片要呈現(xiàn)得理想一點,應該是一個黑幫驚悚片
阿偉對應吉米仔,阿修是大D、阿泰是樂少,其實這個片不成功,就是因為阿泰這個角色的問題,誰看了都知道你老哥不安好心,還演啥啊,你要是長得和任達華一樣斯文,那效果好得多,不過聽說拍該片的時候,陳觀泰已經(jīng)有一陣沒演戲了,連酒會鏡頭都是補拍的,其中他演得又很賣力,后面爆發(fā)的部分,也表現(xiàn)蠻好的,就感覺是盡力了,無可指責,大家都知道阿泰那個角色本來是狄龍演的,后來和吳宇森還有李修賢掰了,陳觀泰說到底是來收拾爛攤子,擦屁股的,怎么說該做的都做了,無可指責
那么我認為,這個角色確實是狄龍演更為合適,前半段背地下黑手的時候看起來是宋子豪,后面圖窮匕見,切換到馬新貽,就很OK了嘛。
《黑社會》和該片都是工會換屆,不過一個是正常換屆,一個是任上幫主被暗殺,說到底也就是和聯(lián)勝跟新義安的區(qū)別罷了,阿泰(樂少)表面能忍,實則殘忍,曹公(吹雞)也是他派人殺的,任勞任怨一心想上位,阿修(大D)看起來是個反骨仔,其實還挺講道理,人也比較傻
吉米仔像阿星也像阿偉,像阿星是因為被阿泰利用,像阿偉是因為他有能力,不想問江湖事,最終還是事與愿違
義膽中段,阿泰和阿修輪流來找阿偉拉選票,后面阿偉又突然在酒會出現(xiàn),意圖槍殺阿修,這個節(jié)點和反轉(zhuǎn),在《黑社會》里對應的是吉米仔對樂少夠講義氣,幫他拿龍頭棍,樂少一拿到手,露出他權(quán)欲熏心的一面,強行認契仔,吉米就心想了,我一心把你當兄弟,沒想到你丫只想做人上人。兩邊都是帶有反轉(zhuǎn)的段落
義膽和《黑社會》的主要區(qū)別,就是阿偉最終還是選擇支持阿修,但吉米本來是樂少的人,后面因為這個反轉(zhuǎn)和樂少漸行漸遠
午馬和黃霑就對應元老會,元老會那個串爆,也是個諧星,次次和鄧伯唱反調(diào),沒想到竟然健健康康快快樂樂平平安安的活下來,倒是鄧伯,不支持樂少連任,被樂少突然變態(tài)一腳踹下樓梯撲街了
《義膽群英》和《喋血雙雄》都是同年出品,主導人也都是吳宇森和李修賢,說來質(zhì)量差距有點太大了,我喜歡《喋血雙雄》勝過《英雄本色》,因為《喋血》更隨心所欲、浪漫、巧奪天工,《英雄本色》劇作痕跡還是重了一點,而且《喋血》表演更流暢自然,《英雄本色》有些細節(jié)表現(xiàn)得還有點蹩腳,不過體量上看,還是英雄本色制作更精良,《喋血雙雄》勝在它的藝術(shù)氣息上
說真的,兩人都年富力強的,《義膽群英》又是張徹的周年大作,沒道理拍得差這么多,所以我真的很好奇,狄龍和吳宇森、李修賢的分歧,最早出現(xiàn)在什么地方,報紙上見過的,有狄龍覺得女朋友又和阿偉跑了,莫名其妙,希望能拓展一下,其實這里后來也調(diào)整了,可能確實覺得女友后來和阿偉跑了有點離譜,改成直接自殺了,所以雖然說這里沒有擴充,但是還是做了合理化的調(diào)整
其他原因有狄龍說自己受傷了,吳宇森和李修賢不愿意等,吳和李好像沒什么表示, 陳觀泰那邊說是番位談不攏,我覺得這些其實都不是根本原因,開鏡那幾天,最難湊卡司的戲都拍完了,等幾天,大不了就是把大哥的戲往后排
我個人的理解,還是覺得問題出在角色本身上面,比如我認為阿泰那個角色的理想呈現(xiàn)效果應該是接近樂少,但是可能對于這個人物要怎么呈現(xiàn),導演和演員的意見產(chǎn)生了分歧,談不攏,才有后面一系列事體。從阿泰的最終呈現(xiàn)效果來看,也實在不對勁,然后這片主角是阿修,就像現(xiàn)在內(nèi)魚爭番,粉絲就說了,某某沒當過一番?那么傻,先簽給自己簽個二番?所以阿修的故事線應該是最早定好的,主角兼走劇情的npc,阿偉戲份不多,相當于阿修外掛,那么歸根結(jié)底,還是阿泰這個角色出了問題
時過境遷,也不懂如果是狄龍演下來,會是怎么樣,要是確實是《黑社會》有對這個片進行再開發(fā),也許阿泰的角色和樂少是蠻像的,那么該片整體水平,也不會差《喋血雙雄》太遠,覺得很遺憾
不過我還是要強調(diào)一下,我對陳觀泰沒有意見,我只是覺得他不合適,如果是《馬永貞》那他自然是合適而且很出色的
2 ) 20多年了
還在當年投影廳的記憶里,轉(zhuǎn)眼幾多影星演員已經(jīng)作古離開了我們,,,,,,,,回不去的童年,放不下的當初,二十年前我曾鄙視??的街頭,天涯流浪,二十年后我卻成了當初我所怨的,消逝在歲月的風霜中。
曾經(jīng),當我們走在冬天的微風中,你總會不經(jīng)意的問一句…………冷嗎?
我曾有數(shù)不清的夢想,我曾有幾百度的禱告,命運創(chuàng)造神奇,讓我遇見你…………
可惜,,
3 ) 一部名為張家班,實為李修賢的電影
拜壽之作,命題作文全員齊上的賀歲片從來出不了經(jīng)典。當時人的樂趣是在一閃而過的配角里找昔年邵氏的臺前幕后大牌,后來人的樂趣是看稚嫩的星爺。片中的黑幫小弟很認真很努力,現(xiàn)實中剛有機會嶄露頭角的星仔也很認真很努力。
黑幫槍戰(zhàn)是當年的熱門題材,俗爛的題材也可以出好片,關(guān)鍵是看故事怎么講,這個故事就講的不咋地了。劇情單薄是硬傷,但結(jié)合張家班的歷史來看細思極恐其樂無窮。陳觀泰的角色本來是狄龍的。策劃姜、李,其實是李,李才是正當年,公司出錢出力出倆重要配角大傻小周。這個故事就是阿修告訴大家:阿龍一心想上位還懟師父是個壞人,阿修忍辱負重肩挑大任師父快看到我,阿尊小王子啊我阿修才配做你的cp啊。這劇情,可不是溝二嫂有野心的男人才man的刺馬2.0,什么年代了還讓金馬影帝演反派男二淹沒在偉光正主角光環(huán)下?還想看狄姜撕狄完???狄龍不辭演才怪,當然客串一下是必要的否則也太不給面子說不過去了。
別看姜大衛(wèi)法定繼承人+掃地僧的落難王子高級人設(shè),仔細看看槍戰(zhàn),以前阿尊再酷還得靠阿修搭救,結(jié)局阿尊中了好多槍拿了倪小弟多少裝備也沒干掉boss(當然了居然這都沒趴下死還能繼續(xù)戰(zhàn)斗也是有光環(huán)的),阿修一槍沒中舍命勇救午馬不文開了決勝兩槍還是劇中唯一擁有活生生官方女配的男人,嘖嘖,誰是男主一目了然啊。結(jié)局停在了壞人終結(jié)上,再拍下去應該是阿尊繼續(xù)漁隱阿修繼承大位吧?
同意狄龍說的劇本邏輯不通:女主為啥移情別戀?移完為啥又后悔了自暴自棄?是難忘前任嗎壓根看不出來。本來可以大大發(fā)揮的點,又淪為張家班電影里的道具女角,連累反派男也沒得表現(xiàn)。
高于預期的部分:二星給泰哥深情的眼神,誰說外形粗豪就演不了BG,劇本怎么不給人家發(fā)揮,塑造一個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反派老大,搞的人物形象這么單薄。一星給胖尊,還是能看出點眼神和中姜憂郁氣質(zhì)的
總結(jié):整部劇,阿偉被阿修從龍哥身邊拽走就說明了一切
4 ) 江湖風雨
周五下午死活趕完一單文稿,寫到幾乎想吐,就惦記著看個好看的無腦電影犒勞自己一下。無需挑挑揀揀,直接把《義膽群英》從網(wǎng)上尋了出來——當然,對我而言,還有什么眼睛糖果能好看過姜大衛(wèi)?
1989年的黑幫槍戰(zhàn)片,為賀張徹導演從影四十年而作,由張徹最孝順的徒弟姜大衛(wèi)李修賢一力操辦:兩人不但自己擔綱主演,更鋪張起當年所能想象的最豪華陣容——導演吳宇森、午馬,編劇倪匡,徐克監(jiān)制,黃霑作詞譜曲(還出演重要角色),更別提鏡頭中轉(zhuǎn)瞬即逝的臉孔里,個個都有那么多藏不住的無限風光:出門收紅包的劇場老板是岳華,與曹公寒暄的商人模樣的中年人是秦沛,為曹公上壽的人群里找得到袁和平,而陪曹公看戲時,略略轉(zhuǎn)過臉來神情謹慎的那位,正是狄龍——同樣是張徹愛徒,除了這短暫鏡頭之外,就只剩曹公壽宴之上,燭光酒盞間與阿偉(姜大衛(wèi))的見面——“我十幾年的好兄弟龍哥”。怎不讓人想到這對好友已反目多年,而這句話讓姜大衛(wèi)說得滴水不漏,卻又意味深長,令人感慨萬千。這些人齊齊趕來,無非為了湊熱鬧向張導致敬,以張徹的身份名望,這份盛禮,他倒也當?shù)闷稹?br>
影片本身很普通,激烈精彩的槍戰(zhàn)掩不住故事情節(jié)的粗糙俗套——倪匡這個編劇,我對他寫故事的能力,本來也沒什么指望。但畢竟出演都是老戲骨,細節(jié)里一顰一笑一舉一動頗有令人玩味之處。于是我也不挑揀劇情,只將影片里的大腕們細細看來。開頭處大佬們聽戲——據(jù)說是十三太保珠簾寨,唱詞是“劉關(guān)張結(jié)義在桃園”。午馬帶頭喝彩,演曹公的趙雷滿臉陶醉,不出聲地跟著吟唱。就這一個表情,兩片嘴唇輕輕起合,自然天成,渾身是戲——這個鏡頭我退回去看了三次。我對港片并不熟悉,要后來上網(wǎng)才看到,趙雷五六十年代曾是當紅巨星,金馬影帝,而《義膽群英》是他最后客串的影片??赐陸蛞槐娙说仍谄皾娨褂昀餅椴芄e著傘送他上車,意境蒼涼而氣勢迫人,令人屏息——怪不得接下來曹公就橫死非命。曹公死后,李修賢、陳觀泰、午馬等人分別得知消息,雖然是異常俗套的安排,但每人的神情舉止,居然都不錯分毫,堪稱經(jīng)典。
戲里兩個戲份最重的后生小輩,一個愚勇小生,被陳觀泰耍得心甘情愿還自以為忠肝義膽,最后慘死牢獄。這個角色,周星馳從頭到尾演得一絲不茍,可圈可點,據(jù)說從此之后他就從星仔走向星爺?shù)目登f大道。另一個插科打諢的小白臉,底層小青年,跟著退隱江湖的姜大衛(wèi)打漁為生,背著小馬哥的臺詞天天想著混黑道,最后一場槍戰(zhàn)里學楓林閣放槍,搞笑之余又起到扭轉(zhuǎn)大局的作用,是相當討好的角色。而出演此人的,正是倪震。倪匡提攜兒子,真是不遺余力。不過倪震終其一生只是個寫寫酸文泡泡妞的膩歪小男人,糊不上墻,格調(diào)所限,這也無可奈何。
有人說張徹的武俠電影里只渲染男性情誼,女人的角色無足輕重,又有人說在他導演的電影里,到了劇情起承轉(zhuǎn)合的關(guān)鍵之處,卻往往有女人的身影?!读x膽群英》這個片子,對這兩條標準都完全符合——果然是向張導致敬的片子。里面總共只得兩個女角,李修賢的女朋友恬妞,被周星馳開車撞到流產(chǎn),卻讓李修賢以為是成奎安所為,惹出一場大風波,全篇兩處高潮之一。姜大衛(wèi)的前女友鄺美云更是重中之重,當年她懷抱另投,才令姜大衛(wèi)退出江湖,而后來也是她臨死時說出真相,才使得曹公大仇得報。但要說到角色形象,兩人卻都不出彩,恬妞是一味柔順深情,相當臉譜化。鄺美云稍微立體一些,卻也不過是個一失足便痛失所愛的傷心糊涂人,無論是在餐桌上折磨陳觀泰,還是夜深時醉生夢死,都無法讓人動容,更不能讓人動心。比較起男性的群英會,這兩個女角,是劇情中不可或缺的花瓶棋子,卻不是渲染氣韻的點睛之筆。
戲里三大男主角,陳觀泰、李修賢、姜大衛(wèi)都是張徹愛徒,他們此劇既為恩師所演,片酬分文不取,演戲也相當賣力。三人都是曹公義子,陳觀泰是第一反角,真是從頭到尾都用足功夫:不受曹公寵愛,又被老輩人排擠,他臉上神色時時陰晴不定,忽而隱忍,忽而誠摯,雜如亂麻??上?,只不過他演得如此直白,連傻子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反而失去回味余地,不免令人遺憾。李修賢美男子一名,氣宇堂堂,臉上就寫著“好人”二字,他最出彩的一段在開頭處,不陪曹公唱戲,卻跟朋友喝酒,成奎安跑來跟他“談生意”,言語間對曹公不敬,李修賢面帶微笑,把兩句狠話說得溫文爾雅,單手捏碎酒杯,雖然也是常見的橋段,但也演得滴水不漏。但后面戲份頗為讓人失望,本來是曹公口中“什么都不在乎”的一個人,突然大亂方寸行動魯莽草率,不合邏輯,除了槍戰(zhàn)身手再無可看之處——當然這都是倪匡的問題??墒菓虿缓茫輪T無法展示演技,我卻也為李修賢不值。
至于我的偶像,自然要另開一段說他。他戲里出場也許不是最多,卻最為搶眼。一出場,其他人都是西裝革履,就他膠皮雨靴套頭毛衣,一副潦倒的漁夫打扮。看熟武俠的人都知道,往往這樣的角色才是真正男一號。演電影時,姜大衛(wèi)四十有二,兩頰松弛、身形走樣,長出了雙下巴,再加上現(xiàn)在看來土不可言的微卷發(fā)型,早就看不出當年邵氏旗下那個飛揚跳脫瘦削如刀的驕傲少年。其實說到姜大衛(wèi)的外形,雖然我是由他四十七歲時所演的《九陰真經(jīng)》誤了終生,但平心而論,比起英俊的少年時期與現(xiàn)在儒雅的暮年,他最不好看的,就是中年。但架不住導演偏心,阿偉幾乎是這部電影中唯一的立體人物。他忽而是壽宴上的華服少年,忽而為愛所傷扮出的失意深情款,忽而又在槍林彈雨中左沖右突雙槍能敵百人。饒是我多年來偏心此人,這樣幾乎是萬千寵愛在一身的戲碼,也讓我暗暗咋舌——當然張徹最愛的徒弟是他,這大約也是為逗張導開心。再加上姜大衛(wèi)確演技精湛,這個角色,并未讓我失望。姜大衛(wèi)其實戲路不算廣,花招也不多,肢體動作甚至有些單調(diào),但我覺得他幾十年的演技都刻在細微的面部表情中,犀利兇狠時眼風堪比利刃,沉郁寥落時眉頭如鑄寒冰,而展顏一笑時又仿佛倏忽春來萬樹花開。也許是氣質(zhì)天成,也許是演技深厚,不管是哪一樣,他從美國歸來之后面對變心戀人時強擠出來的柔軟笑容,以及他在漁鋪對李修賢吐出“我有沒有看錯朋友”時半明半暗的臉,全都是神來之筆,牛逼到讓大媽我殘存的玻璃心破碎一地。
這部片子雖然排場巨大,票房卻很平平,大約太過用力去營造華麗陣容,卻忽略了其他,不過這幫人本來不是為拍電影而拍此電影,他們大約不會為此遺憾,而我也不。其實,雖然武俠幾乎無可爭辯地在我十幾歲的青春年華里占據(jù)最重要的一席之地,我卻一部邵氏電影也沒看過,畢竟是在我出生之前片子。兩年前因為喜歡姜大衛(wèi),也試圖找來看看,實在看不下去。雖然我知道以現(xiàn)在的審美觀去要求七十年代的電影相當不公平,但我又焉能改變自己的口味——連我偶像那張俊生生的小臉都不能??墒牵埵侨绱?,我對所有“武俠界中人”總還是有一絲難以明言的親切之感,任何刀光劍影白衣殘陽的字眼都還能隔著十來年的時光觸動心底。事實上,在近些年來對小說的熱情消減,又對武俠電影失望以后,“江湖”這一意象似乎在我心里已經(jīng)失去了具化的支撐,卻成為一種抽象而又無比鄭重的存在?!读x膽》這場華麗的群英會既然是獻給張徹曾經(jīng)如日中天的武俠電影事業(yè),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與我曾經(jīng)醉生夢死的少年時光建立起了隱秘的聯(lián)系,使得我輕易就原諒了它的粗糙與缺憾,并厚著老臉將它也當做對我青春的一場盛祭。
2002年張徹去世,又是李修賢和姜大衛(wèi)兩人在靈堂內(nèi)外一力操辦。張導沒有子女,還好有一眾孝順徒弟,邵氏五虎將獨缺狄龍——他在大陸拍戲,也派了兒子前來。據(jù)蔡瀾的文章講,追悼會名流齊聚,場面盛大。姜大衛(wèi)第四個致辭,沒想到一上臺就哽咽難言,準備好的稿子根本講不下去,最后只說張徹從未認過義子,自己等一干徒弟也沒叫過他義父,當此時節(jié),最后叫他一聲,于是率領(lǐng)一眾晚輩給義父磕頭,蔡瀾說“場面動人”。而在我想來,竟是霎時風過,靈旌亂展,哀聲動地,情誼滿堂,活脫脫一副武俠小說里德高望重者駕鶴西去的景象。張徹的葬禮,給他這個最愛武俠的徒弟這么一跪,成就了他所鐘情的那個世界在我們這個時代里一場難得的盛會,也是一記絕響。
于是回到《義膽群英》的開頭,在那個瓢潑雨夜里,江湖大佬們踩著腳下氤氳的水汽,舉著傘相攜走來,曹公的話如同諍言:“人生就好像是一臺戲,有開幕就有閉幕,重要的是在閉幕時做一臺好戲。”
可是閉幕后,從此風流云散,只剩兩三個白頭宮女,閑坐磕牙,當年何等英雄蓋世,此刻吳鉤鈍霜雪暗,卻如何了此殘生?
5 ) 情懷之作
“人生就好像是一臺戲,有開幕就有閉幕,重要的是在閉幕時做一臺好戲?!?/p>
這部為張徹從影40周年的紀念電影,大牌云集。然而時至今日被許多人回憶,竟是因為里面的一個叫周星馳的年輕人。
世事無常。
這部劇的反派阿泰,太過明顯。一是長相,二是表情時而陰郁時而真誠,城府極深的感覺。另外兩個臉上就寫著“好人”兩字。這樣導致本來有懸疑的故事一點懸疑都沒了,而且馬公似乎早已看穿一切。因此本篇劇情不出彩。
總體可看,為了情懷。
6 ) 看原聲版
普通話版本不好看 原聲版也有普通話 這個劇
情看著也像一種英雄贊歌一樣 以前看黑社會 總
覺得特別酷 現(xiàn)在大了也只感覺是種悲哀 再怎么
斗也不可能斗過上面。
說說片子吧 人物形象特別鮮明,暴力美學也
有表現(xiàn) 吳宇森導演片子不是蓋的 ,但是大牌太
多 場面太大 未免讓人期待高 我還是看好同年的
喋血雙雄,雖然我也只看過片段。
至于以后看懸疑片 絕對不能開彈幕 不然一點
懸疑感覺都沒有。
還有就是星爺難得沒搶戲,不讓人感覺他是
主角哈哈哈
群英薈萃 邵氏的幾個當家小生都出動了。 超白金的導演制片人出品人監(jiān)制的陣容。
選角失敗,一看陳觀泰就知道是壞的。張徹,倪匡,李修賢,狄龍,姜大衛(wèi),黃霑,羅烈群星薈萃。但誰又想到多年后的年輕人翻到這部影片只是因為當年的小配角周星馳呢?
陳觀泰代表作啊,層次分明復雜。開場看京戲攝影機鏡頭從谷峰午馬趙雷到狄龍,最后坐著周星馳,我恍然周星馳也算是張百萬一派分支,片子暗合著港影史邵氏一條的脈絡(luò),生日會葬禮超多邵氏卡,岳華岳老板。恬妞也是邵氏黃蓉。知道李修賢曾罵星仔是狗,但也看得這戲里力捧星,也看出星拍江湖片確實是沒有前途的,好在他闖出自己一片天地,有趣的是片中鄺美云的角色叫星輝。老教父被殺,報仇加搶龍頭棍,星的角色二十年后在無間道里就是mary劉嘉玲,這里則被辜負。后《英雄本色》時代吳宇森借魚排仔來反英雄,阿John背靠爆炸轉(zhuǎn)體一周半雙槍射擊,和李修賢身形交錯,漂亮。董驃醬油發(fā)狠也少見,覺得是《警察故事》驃叔退休開酒家。石礦廠大佬講數(shù)馬仔剛開始還相談甚歡忽然風云變色屠戮戰(zhàn)場,簡直和世界局勢一樣。“若被人從外頭殺來一時是殺不死的”
周星馳在這部電影之中扮演阿泰手下的馬仔小齊。眉目清秀俊雅、只神色永遠是冷冷的、淡淡的,初冬的薄雪一樣。他在里面的表現(xiàn),就像后來他在《喜劇之王》中說的“我是一個演員”。不搞笑的周星馳將一個對老大忠心耿耿,為老大出生入死,卻只是被利用乃至被拋棄的年輕人悲劇的一生演繹的讓人憐惜心痛。
--"老王你不能死呀!"--"我是不能死,可中槍真他媽疼呀!"
少年子弟江湖老,彷佛是做了一場夢,夢醒了什么都說不出來,唯余一聲嘆息。抽上一根煙,這個江湖已經(jīng)不屬于我們了。
吳宇森午馬導演徐克監(jiān)制張徹出品人爾冬升參與攝影。姜大衛(wèi)李修賢陳觀泰周星馳午馬黃沾狄龍趙雷谷峰岳華等眾多邵氏舊將固定配角。這樣的超級陣容是要怎樣。。。本片一是讓眾多邵氏影迷得以懷舊,二是告訴我們周星馳真的是一個演員,在如此正的戲中真的演的很出色很賣力!
注意到一個細節(jié) 電影中滿屋子的人 而姜大衛(wèi)只介紹狄龍給他的女朋友認識 這是龍哥 我的好朋友 而狄龍只是一個打醬油的角色 唏噓還是唏噓
周星馳演了一個超級二百五,且演得很爛。眾星云集。是換頻道的時候被開場的京戲吸引的,到最后結(jié)尾槍戰(zhàn)的時候去接越洋電話了。
【賈樟柯:姜大衛(wèi)坐魚船回來,處理江湖事!太酷了,那表情我學了半年,后來放棄了,不信你去問二牛.】“還沒有離開你 就開始想念你”今夜必須要看一部有你倆的電影來排解如夢似幻的心情。電影里姜姜說送葬比送魚重要,總覺得是埋下了02年兩人再次決裂的伏筆,現(xiàn)實一語成讖啊
給張徹入行四十年的慶祝作。華麗陣容啊,星爺在里面演技很贊,姜大衛(wèi)....唉 周杰倫,午馬和黃霑爺子賣萌,成奎安......英年早逝的大傻哥1.從來就沒人贏過2.戲曲3.人生就像一場戲,有開幕有閉幕,最重要的就是在閉幕的時候做一場好戲4.你是我大哥,你永遠都是我大哥5.義氣被利用了是很可悲的
這電影我棱是看了兩遍.多年前,120分的精神都用在看那飛揚的少年身上,所有的心思都用在疼痛被一柄牙刷捅死的小弟.至于那些走馬觀花滿臉褶子的大叔大爺們,名字我是知道~就是臉對不上號(就像我分不請狄龍尊龍這種白癡BUG一樣).我不認識亦不關(guān)心.就這樣把老頭子們的精彩生生的錯過了.第二次,我所有屏息凝神觀看的,都是又發(fā)福又邋遢一臉滄桑的大叔.還有那場糾結(jié)臺下多少看客的會面:這是龍哥,我多年的兄弟..........囧TOT...還打算看一遍~這次把老老少少大大小小每個都有來頭的主兒挨個看遍,一個都不落下!
★★☆ 現(xiàn)代版《刺馬》。吳宇森摔了個跟斗,將一部劇情這么好的電影導得如此平庸。姜大衛(wèi)、狄龍,當年邵氏雙星,情同手足,如今形同陌路。狄龍只是客串一下,呵呵,為了張徹。周星馳那時還是個憤青,囧之
這部片子很早前看過,是張徹眾弟子呈給師傅的賀壽之作。如今再看,不看前不看后,不看星星,單看大叔向女友介紹大伯:這是龍哥,我們十幾年兄弟了。話音未落,大叔就被李修賢拉埋一邊了,時間短得連大叔大伯都來不及對望一眼,要知道執(zhí)手相望是他們曾經(jīng)最拿手的戲碼。但有一點是肯定的,愛之深恨之切,如今的三十多年的相互冷漠和牽畔都是因為當初愛得太深!
姜大衛(wèi)風采依舊 周星馳職業(yè)生涯中被忽略的一部電影
語錄:“你不是說離開這個圈么?為什么你又踏了進來?究竟是為了什么?”“為了證明一件事——我有沒識錯朋友???”
看到結(jié)尾才反應過來小時候看過。單論電影,也就是看在群英薈萃上給個及格,難怪當年票房四十開外??扇缃窕仡^才懂,這拍的哪里是電影,明明是一場盛大的告別。彼時張徹處處碰壁、狄姜分道揚鑣(對應了李修賢那句你不是離開了么)、李修賢被說最不受寵(對應午馬那句他把你當親兒子),幾乎醬油的狄龍得了這部為紀念張徹從影四十周年作品中最重要的一段話——「阿龍,人生就好像是一臺戲,有開幕有閉幕,但是最重要的就是在閉幕之前做一出好戲」,從此這江湖,再不是那一班人的江湖了。P.S.狄姜近15年后終于迎來句對白——人群吵雜中只對著女友說「這是我的好朋友」,卻是連對視都來不及的匆匆。
我是為狄龍和姜大衛(wèi)這一對而來
當時還沒迷邵氏,央六每播必看?,F(xiàn)在想起來,還不就是因為姜大衛(wèi)。吳宇森感覺比張徹多了一些血肉,而骨就差一點。
#2019香港影展之“前輩后生”#繞不開的江湖情義,真真假假卻也驗證了那句老話,“知人知面不知心”,結(jié)局有些出人意料卻也在情理之中,最終絕地大反擊對決幕后真兇那場戲酣暢淋漓,迷戀“小馬哥”的養(yǎng)魚小哥簡直萌呆了。不過雖然倪匡執(zhí)筆,劇本還是存在一些漏洞,導致前后邏輯與節(jié)奏撕裂比較明顯。劇中出場人物眾多,港片當紅明星大燴菜卻淪為點綴,其中黃霑與午馬倆人明顯有基情。ps 吳宇森有意自我調(diào)侃《英雄本色》經(jīng)典對白,而且難得見周星星童鞋出演悲情黑幫小嘍啰,最后被大佬出賣被獄友叉叉那么多刀也真夠悲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