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藍橋虐戀
故事發(fā)生在二戰(zhàn)時期的英國!
佳人總是生在亂世!
羅伊是個軍官,瑪拉是芭蕾舞蹈演員,在滑鐵盧橋上兩人相遇,又因為躲避轟炸,躲在滑鐵盧車站,事后瑪拉把幸運符送給了羅伊,兩人就此墜入愛河!
本來要結(jié)婚的兩人,一切都準備就緒,羅伊當晚卻被緊急召回,趕到滑鐵盧車站的瑪拉就見到了一眼。她也因為幾次違反劇院的規(guī)定而被開除,其實凱迪說得對啊,太太一直把她們當工具一樣在奴隸!
正當瑪拉和羅伊的母親見面之際,她在報紙傷亡列表里看到了羅伊的名字,恍恍惚惚的她暈倒!為了生活,為了活下去,她們?nèi)プ隽思伺?。然而,命運弄人,羅伊好好的活著回來了,瑪拉又高興有恐懼!她以不是那個瑪拉!其實看的時候隱隱感覺到他們的結(jié)局!卻不知瑪拉那么決絕,在滑鐵盧橋上,她決然地走向開來的車……她的結(jié)局有時代造成也有她的性格因素
好喜歡那時的黑白映像,總給人一種厚重感,佳人在黑白映像里更美!
2 ) 費雯麗真是個傳奇
很久之前看過,當時很喜歡的,后來印象模糊了,認為情節(jié)一般,那時接觸的國外電影少,所以印象深刻,現(xiàn)在見多識廣,肯定就沒有感覺了,一直沒有再看。剛才無聊在點播里放了一下,竟是淚流滿面。說實話,情節(jié)還是一般,尤其是兩人的相愛,很沒有說服力,但是自從兩人分別后,費雯麗卻讓這部電影大放異彩,她的每個眼神每個動作都讓人既同情又憐愛,即使知道情節(jié)發(fā)展,卻依然被她的表演所打動,瑪拉的頑強、期冀、快樂、痛苦、絕望,每個畫面都讓人感同身受。她的表演讓這部作品成為一部經(jīng)典,她真的是影史的一顆明珠。
3 ) 這世上存在“一見鐘情”嗎?
鐘情容易,用情,長情就不易了。
愛情最美的部分,總是始于開始,然而,往往在思索著要不要開始的時候,它已經(jīng)走了。
男主人公這種做法很值得一效,不要隨便去抓,但抓住了,就不要放。
愛情其實和信仰是一樣的,沒有什么對與錯,有心則靈。
4 ) 老歐洲人戀愛的表情
其實應(yīng)該理解成好萊塢電影對老歐洲溫情脈脈的回憶,何況還是在二戰(zhàn)這個節(jié)骨眼兒上。反正寫影評不是我專長,我是被這個故事整體的敘述語調(diào)迷住了,有點兒傷感。
費雯麗的面孔混合著清純和一點點肉欲,但總體看來非常天真,散發(fā)著一種出于本性的善良以及敏感脆弱的氣質(zhì)。正是這張面孔以及她那脆弱的、富于古典美的表情,讓我非常難過。銀幕上的表情簡直就是強大無比的萬能公式,你想填進什么意義都可以。要不是虧了這些經(jīng)典表情,好萊塢怎么能以它種種溫柔悲喜劇吸納20世紀30年代的各地觀眾們。所以這種表情和這種難過的感覺讓我詫異了很久。
但是我的詫異和理論沒太大關(guān)系。能指這種名詞放在故事面前簡直太單調(diào)了。我和室友一邊看mara戀愛的悲劇,一邊感慨的主題只有一個:這個姑娘是純潔美好的,一個純潔的、過于敏感的姑娘也太有可能今不起生活的磨難。何況她又生活在一個不幸已經(jīng)風(fēng)化漸趨開放的時代,即便周邊有長輩的保護,這種保護也并不能使她免于各種誘惑和災(zāi)難。不幸的是越是單純美好的、精神上趨向于高的、趨向于自尊的姑娘,也越是最容易被誘惑。越是追求形而上的人也越追求愛情,越是有獨特精神品質(zhì)的人也越容易陷進eros里去。這里面有感情,也有欲望。雖然我并不覺著有什么不好的,因為情欲是人最正常不過的情感需求之一??墒菍τ谏畹萌绱朔至训娜硕?,一旦被愛欲糾纏上了,就很可能會給自己設(shè)下越來越多的障礙。以至于走不出去了。
mara大約也活得分裂?;蛘哒f,是活得太不審慎了。先是沖動地得罪了團長,被開除了,生活 失去經(jīng)濟來源。再是維持尊嚴,拒絕讓情人知道自己的現(xiàn)狀(然而這樣做更讓我覺著她的確是忠厚得要命)。得知情人死訊,行為完全失控,得罪了情人的母親(然而這有又一次說明姑娘實在是真的傷心欲絕,她假如口齒清晰也許就不是那個忠厚的姑娘了)。心死了以后,迫于生計,出賣身體。姑娘睜著大眼睛一步步走向鏡頭凝視著虛擬的嫖客時,基本上流露出了應(yīng)有的絕望感。
但是審慎又那么重要嗎?在好萊塢電影里審慎這種古典美德和它本身要傳遞的意識形態(tài)恐怕不是那么相合,至少不是最主要的。無論在一戰(zhàn)還是二戰(zhàn)的時代環(huán)境里,草草結(jié)婚或者草草同居這樣的風(fēng)潮一點都不稀奇。今天不知道明天,達摩克利斯之劍不知道哪天會掉下來,所以及時行樂才是王道。mara的整個悲劇其實也就是這股風(fēng)潮里的一個小個體,被成好萊塢成功地拿來、運用文藝包裝以及抒情的渲染和典型化形象處理,最后放大成整個時代的背景。而且,是一個強烈的,有關(guān)20世紀初的歐洲的悲傷回憶。而mara,她的憂郁、單純、古典美,那種完美而又隱隱感覺到命運的悲劇感的氣質(zhì),完全符合那個令人無比懷念、唏噓不已的文明時代。
但是,也不僅僅是所謂文明的老歐洲或者文明的舊世界。
沒有純潔的mara,沒有她身上那種寧靜的、對感情非常堅持的態(tài)度,這個故事就沒那么吸引人。當電影的主旋律響起,一對情人在歌聲中相擁共舞的時候,感謝上帝,我特別傷感。我知道傷感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我知道結(jié)局,也可能因為這首友誼地久天長讓我懷舊了。更大一個原因是整個抒情的氛圍,和忽明忽暗的燭光似乎總在暗示觀眾:不定的變數(shù)很快就會到來,美好的、單純的事物好景不長。當英國鄉(xiāng)村里奧斯丁式的鄉(xiāng)村舞會在銀幕上再現(xiàn)時,是不是有種日薄西山的感覺?所有煽情的成分都有它強烈的時代背景,以及它特有的情感。比如器物,當老歐洲人看著曾經(jīng)的生活場景,恬靜的鄉(xiāng)村生活以及曾經(jīng)的帝國時代的輝煌景象時,那種熟悉而又悲傷的情感和懷念死去的mara并無二致啊。何況,mara這樣美好的易碎的姑娘,原本應(yīng)該生活在那個審慎文明的環(huán)境里。
想到這里我明白為什么曾經(jīng)的好萊塢電影溫情脈脈,讓我悲傷無比。而如今的好萊塢只能讓我不斷奸笑。這不是技術(shù)的問題,甚至也不是講故事的問題。這最終是那個俗套的問題:感情??吹絫he waterloo bridge,哪怕明知道故事俗套,我們也仍然會心酸。明知道m(xù)ara是個傻妞,我們也仍然憐惜她。為什么?因為一切美好的單純的事物,或者說美好的要好的精神品質(zhì),原本就應(yīng)該被尊重和呵護,偏偏我們又不得不看著這一切在環(huán)境里消失了。而因為故事里的人那么相信愛情,所以我們也跟著相信這個故事,甚至跟著相信愛情。放大了相信愛國主義也是如此??山裉斓暮萌R塢相信什么呢?
差點忘了,有尊嚴的戀愛,對愛情的尊重大概也是屬于老歐洲的。至少存在于所有懷舊的情緒里。我倒不覺得有什么不好,美化回憶也是人人都有的習(xí)慣。你愿意美化,有時候說明多少還存著一點對美好的希望。雖然希望渺不可及,但有了,活著不會那么絕望吧。
5 ) 魂斷藍橋
這部電影講的是舞女和軍官的故事,女主和軍官偶然相遇并相愛,然后他倆悄悄地去教堂結(jié)婚了。但是,不幸的事情,漸漸的發(fā)生了,男主被征派到戰(zhàn)場去了,后來女主又得知男主在戰(zhàn)場上犧牲了,女主灰心喪氣,在同伴的攛掇下,最終她為了生計下海了。誰知后來男主平安的從戰(zhàn)場上歸來,他找到女主并把她帶回家見家長,女主很內(nèi)疚把她自己下海謀生計的事兒告訴了男主的母親,并決意離開,她覺得現(xiàn)在的自己配不上男主,選擇了在她和男主相遇的那個橋上自殺,魂斷藍橋。。。
6 ) 如果女主角是基蒂
我一直在想,如果電影中的女主角是基蒂,那么將會是完全不同的結(jié)局。
電影中瑪拉和好朋友基蒂,可以說兩個女孩子同樣令人喜愛和心疼,但兩個人的性格卻是鮮明的對比,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瑪拉在愛情面前自尊、忠厚、純潔、脆弱,令人心疼。然而這些性格特質(zhì)也導(dǎo)致她在生活面前成為了失敗者。因為在愛情前的自尊,不愿寫信讓羅伊知道她生活的窘迫,不愿開口向羅伊的母親求助,導(dǎo)致她迫于生計淪為妓女。當命運再次眷顧她,羅伊活著出現(xiàn)在她面前,一如既往地愛她甚至兩人即將邁入婚姻殿堂時,出于內(nèi)心對愛情的忠厚和純潔的信念,使她內(nèi)心戰(zhàn)勝不了她對自己做過妓女這個事實的耿介。最終,她推開了即將屬于她的幸福。沒有成功,便成仁。
瑪拉的好朋友基蒂,她同樣很善良,但差不多這個角色的性格是和女主角的性格完全對立的。她要求瑪拉把她們生活的現(xiàn)況告訴羅伊,后來要求瑪拉向羅伊的母親求助,再后來她要求瑪拉把羅伊送來的花退還給花店換取一個星期的生活費。是的,她不純真,她很市儈很現(xiàn)實,也許這樣的人物特質(zhì)并不是那么討巧,但她勇敢、強悍、義氣,為了好朋友和夫人鬧翻,又因為為好朋友治病淪為妓女,到好朋友說羅伊回來了她要跟她走,她無論對好朋友還是對生活都沒有絲毫抱怨,無論是犧牲和祝福都好像那么理所應(yīng)當。電影中她成為妓女時她說過即使以這樣的方式還是要活下去的。對于生活的每個階段,除去她不能左右和選擇的那部分,其余的她是掌握著絕對的主動權(quán)的,她懂得放棄和爭取,也懂得權(quán)衡和低頭。只是基蒂沒有瑪拉幸運,她沒能遇上愛自己的家世顯赫的軍官。我想如果遇上,她一定會緊緊抓住并把握的。
如果電影的女主角是基蒂,那么一定會是大團圓的結(jié)局。當然,這是不可能的事,電影不會這樣拍,拍了不會有人看,有人看也不會成為經(jīng)典。然而,她確確實實是生活的強者。
適者生存,性格決定命運,瑪拉這樣角色在電影中成為了永恒的經(jīng)典,然而放在現(xiàn)實生活中,也許只是多了一個被人嘲諷的傻瓜而已。
感嘆電影的經(jīng)典的同時,我們是不是也該從電影中得到些對現(xiàn)實的警醒。
7 ) 一場對悲劇的華麗意淫
引言:
《史記·蘇秦列傳》記載:公元前320年,蘇秦向燕王講過一個“尾生抱柱”的故事。相傳有一個叫尾生的人,與一個美麗的姑娘相約于橋下會面。但姑娘沒來,尾生為了不失約,水漲橋面抱柱而死于橋下。 據(jù)《西安府志》記載,這座橋在陜西藍田縣的蘭峪水上,稱為“藍橋”。
從此之后,人們把相愛的男女一方失約,而另一方殉情叫做“魂斷藍橋
不知道是對這一類的電影不來電還是自己經(jīng)歷太少的緣故,看完整部影片之后就只是覺得這部電影只不過是用一個很老套的情節(jié)的敘述而已,并沒有像傳說中感人的死去活來的,甚至連心里大波瀾都沒有,然后前幾天下了電影來看,看了兩遍之后還是覺得沒啥淚點啊,觀影結(jié)束后又過了幾天后來再在網(wǎng)上找了下這部影片在中國播放的時間,百度百科上說是1940年同年11月在中國播放,但我去各貼吧上查找是在文革末期1976年作為內(nèi)參片引進,由上海電影譯制片廠譯制,劉雪婷翻譯,伍經(jīng)緯導(dǎo)演,劉廣寧喬榛分別為瑪麗羅伊配音.當時說是給制作樣板戲做參考,其實就是給四人幫消遣。文革后,80年代初期《魂斷藍橋》得以在全國上映,廣大中國觀眾終于有福氣欣賞到這部經(jīng)典好萊塢電影。影片受到了熱烈的歡迎和極度推崇,僅一次全國公映實在無法令人滿足。在全國影迷的呼吁下,《魂斷藍橋》與其他譯制片一起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第二度在全國大規(guī)模上映。后來隨著影院經(jīng)營模式的趨于靈活《魂斷藍橋》幾乎每年都會在某些城市上映。后來又私下仔細想想才準備寫這部作品的影評。
以上為止,接下去說明,為什么我會說他是一場對悲劇的華麗意淫。
以下把題目分為悲劇和意淫兩個方面來看。
悲劇性
大多數(shù)人應(yīng)該通過影片的片名或其他方面就能知道這是一部悲劇等等,但我個人想從本影片的配樂來分析一下這部影片的悲劇性。
我也在網(wǎng)上找了好多關(guān)于魂斷藍橋主題曲的結(jié)果,所有的結(jié)果顯示就是“友誼地久天長”,也許很多人會有同我一樣的疑惑,在這樣一部凄美的愛情片里,為什么要用《友誼地久天長》這樣貌似歌頌友誼的一首歌?導(dǎo)演取了歌曲的另一個含義,即與朋友告別、懷戀往日的美好時光,因此為它又被命名為《祝你一路平安》或《過去那美好的時光》。
據(jù)統(tǒng)計,友誼地久天長這首歌在皮、影片中共出現(xiàn)了7次,分別為
1.羅依首次邀請瑪拉在燭光俱樂部共進晚餐,席間,羅依向瑪拉傾訴衷腸。這時,司儀宣布:“女士們,先生們,下面演奏晚會的最后一支曲子,現(xiàn)在請你們跳《一路平安》
2.進餐后,羅依送瑪拉回家,告訴她自己要隨部隊開赴前線,兩人相約通信聯(lián)系。
3.第三次聽到主題曲,是在滑鐵盧車站。在婚禮舉行的前夜,羅依所在部隊奉命提前出發(fā)?,斃ボ囌舅托?。但因她沒有租到車,羅依又說錯了車站?,斃s到車站時,火車已開動。
4.。在家庭舞會上,羅依的叔叔把部隊和貴族的觀念告訴瑪拉,并讓她看部隊的標記。他說瑪拉忠誠美麗,貴族的門當戶,對她例外。這使瑪拉非常的不安
5.在婚禮即將舉行的前夜,不知舊真相的羅依,把那個象征平安的吉祥符,交給她保管?,斃粝铝艘环庑牛娜浑x去。當鏡頭特寫瑪拉的信時,傳來《祝你一路平定》的樂曲。
6.瑪拉在滑鐵盧大橋上自殺時,她的手提包和吉祥符散落在地上.....
當象牙吉祥符映入眼簾時,影片主題曲<<祝你一路平定>>再次響起
7影片結(jié)尾,多年后,終身不娶的羅依,經(jīng)過戰(zhàn)爭的洗禮,已升為上校,在滑鐵盧橋上,看著手里的吉祥符,痛苦的回憶著過去。伴著那曲熟悉的《祝你一路平安》。
但我經(jīng)過后來幾次觀看,個人覺得“天鵝湖”這首原由柴可夫斯基創(chuàng)作的曲子才更加印證了魂斷藍橋的悲劇性主題,如果拿香水來做比喻,“友誼地久天長”是整部影片的前調(diào)的話,“天鵝湖”更是本部影片的基調(diào),網(wǎng)上并沒有人統(tǒng)計過“天鵝湖”在影片中攻出現(xiàn)了幾次,后來我又重新看了一邊影片,統(tǒng)計得,“天鵝湖”竟然也巧合般在影片中出現(xiàn)了7次。分別為:
影片剛開始遇到的第一首曲子就是“天鵝湖序曲”
當羅伊和瑪拉在燭光餐廳吃飯的時候,此時的背景音樂就是“天鵝湖”
當瑪拉去火車站送別完羅伊,轉(zhuǎn)身回去的時候。
當瑪拉和遠道而來的羅伊的母親在餐館碰面,瑪拉一個人坐在餐館等待時
當瑪拉和羅伊數(shù)年后在火車站意外碰到之后擁抱時
當瑪拉和羅伊回家,在羅伊家跳舞,跳到室外陽臺外景時,當羅伊問瑪拉是否開心,滿足,存有猶豫,是否愿意嫁給他的時候。
當影片快結(jié)尾時,羅伊和基蒂去找瑪拉,KITTY建議羅伊去WATERLOO STATION去找瑪拉時。
仔細分析一下“天鵝湖”和“友誼地久天長”出現(xiàn)的位置以及順序,不難發(fā)現(xiàn),有很多次這兩首歌的出現(xiàn)可謂是緊密相連,如果把友誼地久天長看作是悲劇中的希望的話,那么天鵝湖就是悲劇中的注定。
PS:天鵝湖(俄語:Лебединое Озеро)原為柴科夫斯基于1875年-1876年間為莫斯科帝國歌劇院所作的芭蕾舞劇,劇本的原作者已不可考,其靈感可能來自一部1786年出版的童話集《德國民間童話》里面的一個叫《被施魔法的面紗》的故事,作者是卡爾·奧古斯都·姆賽斯。里面提到了離德國城市茲維考不遠處有一個天鵝池塘,那有著一個關(guān)于天鵝少女的傳說,當法師施法于天鵝的羽毛時,天鵝就會變成一位少女,而且這樣的主題在許多其他童話里也出現(xiàn)過。特別是那位可憐的公主,只有一位王子的愛情才能救她,但是悲劇式的結(jié)局卻是姆賽斯的首創(chuàng),以前從沒在別的童話中出現(xiàn)過。
第一幕 王子齊格弗里德(Зигфрид)在生日前夕,其母親告訴他,已成年的齊格弗里德要在第二天選一位新娘。而到了晚上,王子去天鵝湖捕獵天鵝。
第二幕 齊格弗里德遇上被羅特巴特(Ротбарт)施咒的公主奧杰塔(Одета),她白天是天鵝,晚上卻會化成一位少女,只有當某位男子真誠地愛上她時,她才能得救,齊格弗里德邀請她第二天晚上來參加舞會,并會向母親表示,愿意娶奧杰塔為妻。
第三幕 各國的公主和使節(jié)都來出席齊格弗里德的生日宴會。羅特巴特也帶著他的女兒奧吉莉亞(Одилия)來了。奧吉莉亞顯示的是奧杰塔的形象,只是身著黑裝。齊格弗里德被迷惑并與她締結(jié)了婚約。當齊格弗里德意識到這一切的時候,大為震驚,并立即趕往天鵝湖。
第四幕 王子請求奧杰塔的寬恕,而奧杰塔也原諒了他。這時羅特巴特用魔法卷起大浪,要淹死齊格弗里德。奧杰塔為了救他縱身躍入湖內(nèi)。根據(jù)導(dǎo)演編排的不,結(jié)尾也不一樣:或者是雙雙逝去形成悲劇式的結(jié)尾
像影片剛開始的時候跳入觀眾耳朵的第一首歌曲就是天鵝湖,這么悲劇性的歌曲不正是恰恰暗示了整部影片悲劇的基調(diào)和男女主人公的悲劇結(jié)局么?
當影片進入到羅伊邀請瑪拉去燭光餐廳吃飯時,羅伊和瑪拉的對話是這樣的:
L:你知道我們分手之后,我忘了你長什么樣了,他美嗎,丑嗎,說實話我實在記不得了, 我非得趕到劇場看看你的模樣,
M:現(xiàn)在不會忘了把
L:我想不會,不會的,一輩子都不會忘
此時的背景音樂就是天鵝湖,然后他們起身去跳舞,背景音樂變成友誼地久天長,直到后來的蠟燭熄滅,個人暫時不知道蠟燭熄滅是想表達什么,有可能只是燭光餐廳的一個特殊的余興的表演節(jié)目亦或是暗示任務(wù)命運的灰暗悲劇伏筆。
再到后來的瑪拉去火車站送別羅伊后,之前的響亮友誼地久天長突然變成了低聲憂傷的天鵝湖,這是否又是暗示了整部影片和人物的悲劇性質(zhì)呢?
當畫面轉(zhuǎn)到后來羅伊帶瑪拉回家之后的舞會,大多數(shù)人可能關(guān)注的是舞會跳舞時的那首友誼地久天長,但又有多少人注意到當羅伊和瑪拉跳舞到外面的陽臺時,羅伊問瑪拉是否開心,滿足,是否還猶豫不決,是否愿意嫁給他時,隨著瑪拉的一聲我愿意,想起的確實悲傷的天鵝湖呢?PS:此時羅伊不是激動的開心,而是反問瑪拉,為什么你在回答的時候眼里卻含著恐懼?
以及到后來瑪拉沖向汽車的前的幾個畫面,KITTY建議去WATERLOO STATION去找的時候,羅伊的眼神變化以及背景音樂天鵝湖的響起呢?
是否可以這么理解,當影片的劇情在發(fā)展的時候,多次出現(xiàn)的天鵝湖,或者說是,多次出現(xiàn)在友誼地久天長前后的天鵝湖,無一不印證了這部影片是一部徹徹底底的悲劇呢?
其實對于影片的悲劇性有很多個方面都可以看出來,比如,從人物的性格,像瑪拉善良,美麗誠實,以及不愿意向謊言屈服的這種頑強的個性,以及羅伊這種正面發(fā)散出各種男性魅力的嫩頭青,粗心,以及不自己分析瑪拉為什么說這些話,只顧自己想法的一廂情愿的這種性格呢?還有劇情發(fā)展種種巧合,如瑪拉的演出,而羅伊卻要奔赴前線,他們之間額婚事要去找這個那個的人同意,大費周折,即使最后公爵同意 ,而教堂方面卻因法律的不允許的理由而拒絕為他們舉行婚禮,以及第二天的突然要奔赴前線,以及瑪拉和羅伊母親碰面前,偶然看到報紙上羅伊死亡的消息呢?這種種巧合又是否證明了什么呢?這里就不一一舉例了,當然網(wǎng)上也有很多人分析。
意淫
為什么我說這是一場意淫,首先來看一下百度百科上對于意淫的解釋:
所謂“意淫”,就是文學(xué)作品中的“情”,戲劇舞臺上的“淫”。這種“情”和“淫”,就是文學(xué)生涯中的“情癡”、“情種”,體現(xiàn)的是作者精神層面上的一種境界,而不是肉體活動;這種“意淫”作品,當然為市井小民、閨閣紅樓所歡迎,但同時又必然與以程朱“理學(xué)”、王陸“心學(xué)”為正宗封建正統(tǒng)倫理道德發(fā)生沖突。
意淫是一個中性詞,它在很多程度上表明人對自己求之不得的事物的心理愉悅與追求。僅僅將它與性關(guān)聯(lián),是失之偏頗的。意淫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思想碰撞的結(jié)果,是一種激發(fā)潛能的存在。
當然,在這里我不是說的是作者的意淫,正如老師之前說所的,這部電影只能稱之為文本,而不能稱之為作品,真正的作品是還需要通過我們的來共同完成,而這部影片恰恰完全滿足了當時社會中國人的種種意淫需求,參照引言中的本部影片在中國大陸上映的時間,結(jié)合當時的中國社會處于的歷史背景來看,我才覺得用意淫這個詞更能表達出我心里的想法。
《魂斷藍橋》于1940年在美國首映。同年11月,該片登陸中國,反響異常熱烈,遠遠勝過它在本土所得到的追捧,很快掀起了一股《魂斷藍橋》的熱潮。當時國內(nèi)的電影院在報紙上給這部電影大做廣告,打出了這樣的廣告標語:“山盟海誓玉人憔悴,月缺花殘終天長恨!”僅僅數(shù)月之后,在上海舞臺上先是出現(xiàn)了越劇版的“魂斷藍橋”,不久滬劇版的“魂斷藍橋”也登上舞臺,直至中國版的電影《魂斷藍橋》也隨后搬上了銀幕。迄今為止,這部在美國并不算是經(jīng)典的影片,而在中國卻能感動兩三代數(shù)以億萬計的電影觀眾,以致于引起國外學(xué)者的驚嘆與好奇,稱之為特有的“中國現(xiàn)象”。在中國國內(nèi)學(xué)者的研究中,有人認為片中瑪拉和羅伊是典型的佳人與才子的組合,而以瑪拉對于貞潔的理解以及西方社會中的門第觀念,都在一定程度上與中國觀眾的觀念和價值取向不謀而合。
中國人能接受《魂斷藍橋》,是因為中國舊時代的才子佳人戲,佳人多半是妓女。有些還是出身不錯,知書達理,為生活所迫不得不進入青樓。這個片子里對瑪拉做妓女的情節(jié),處理得非常巧妙,完全是讓觀眾自己猜出來的。 這讓中國觀眾很滿意,才子佳人戲中對女主角的身份也只是稍加點撥,并不大肆宣揚。
以上的加粗字體能表達我個人心里部分對影片的觀點看法,對于圓滿以及緣分姻緣之說,是每個人都會向往的,而傳統(tǒng)的中國人更是如此,但是不論是影片中的瑪拉和羅伊還是西廂記中的崔鶯鶯和張生,還是在《詩經(jīng)·關(guān)雎》中的‘窈窕淑女’。詞的出現(xiàn)是在漢代李延年歌中‘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墒俏膶W(xué)作品畢竟是文學(xué)作品,影片也畢竟是影片,現(xiàn)實當中更多數(shù)的像我們一樣平平凡凡的普通人經(jīng)歷的卻又是怎樣呢?
當時還不那么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的人們是否能逃過三姑六婆的勸導(dǎo),村口臉上頂個大痣的媒婆的來上門提親亦或是所謂經(jīng)濟基礎(chǔ)決定上層建筑的門當戶對的婚姻呢?答案想必也清楚,但正是由于這樣那樣的現(xiàn)實和理想的巨大矛盾沖突,那些即將要跳到這圍城或即將要進入這圍城的國人,是否會在遐想,如果我是這部影片或者小說的主人公會是怎樣?
設(shè)身處地的為他們想一想,悲劇不比喜劇,悲劇往往比喜劇更能讓人進入到這個整個大悲劇的氛圍中,感同身受,是否我們會遇見這么一個羅伊,是否我是這么一個瑪拉,是否會就這么一見鐘情,是否會像他們那樣碰到一個開明的公爵叔叔,是否會不用估計當時整個社會中固執(zhí)的倫理綱常和風(fēng)俗習(xí)慣呢而僅僅在見了幾次面之后就愿意決定用一生的時間去了解對方呢?當然不能說百分百的否定,但絕不會低。
如果說這就能值得無數(shù)人去意淫幻想的話,如果上天真正的給了當時人們這么一個機會,他們會愿意去這么做嗎?!這才是我覺得真正值得我們?nèi)ニ伎嫉?,即使放到現(xiàn)在社會的我們,我們自己反思這個問題,捫心自問,如果換做是我,我也沒有像瑪拉這樣的膽量去這么堅定的為了見過幾次面的一個人為了一個這么不確定的未來而奮不顧身,忍受這么多年的屈辱。人們努力編織起來的意淫的美夢或者喚作蝶蛹,又被自己親手打破的這種震撼,比意淫本身更來的有震撼,更能讓當時的國人突破自己的心里底線而泣不成聲,正是這部影片如此契合當時國人的這種情緒,才會在國內(nèi)引起如此大的反響把。
反觀現(xiàn)在,我們周邊同學(xué)們覺得這部影片如何,卻得到的答案和網(wǎng)絡(luò)上的9星影片有較大出入,當然也可能是被現(xiàn)代社會的狗血韓劇各種泡沫劇所賺干了眼淚,因此我個人覺得,如果把本部影片放到當時的社會背景下也不難理解為何可以這么賺眼淚,滿足了當時人的內(nèi)心的理想和現(xiàn)實矛盾以及內(nèi)心的情感需求,所以我覺得從這個方面來講的話,我覺得我用意淫這個詞也是勉強說的過去。
最后才把此片影評的題目定為 一場對悲劇的華麗意淫。
8 ) 一個美麗的邂逅,一份癡情的等待
這是一個美的讓人忍不住落淚的愛情故事,那么在看完這部影片之前忍住你的眼淚,否則你感覺不到戰(zhàn)爭留下的殘酷。。。。
在天鵝湖凄美的音樂聲中開場,似乎你已經(jīng)預(yù)示到了那個悲慘的結(jié)局,但是當那一刻真的到來時,你還是承受不起那份巨大落差所帶來的失落。。。
在戰(zhàn)爭年代的背景下,在一個空襲警報的日子,在整個城市都彌漫著的緊張氣氛中,在一種心跳加速的壓迫感下,男主角和女主角相遇了。似乎這就是一個為愛情情準備的時刻。他是一個英俊年輕的軍官,她是一個美麗聰慧的芭蕾舞演員。他有一雙藍色的迷人的眼睛,她也是。于是他們一見鐘情。他逃避了上校的宴會,去看她的芭蕾舞表演。她也不聽校長的勸告,去和他約會。他向她求婚,她答應(yīng)了??稍诮Y(jié)婚的前一天,他接到命令,要趕往前線。她顧不得晚上的演出,去車站送他。結(jié)果她被解雇了。她只能等他回來。
看過這部影片的人,肯定不會忘記男主角和女主角明亮的雙眸,清澈透亮,好像一個人美好的心靈。影片對人物表情做了著重刻畫,或深情,或歡喜,或憧憬,或驚恐,或憂傷,或絕望。。。。他們的一言一行,舉手投足,包括每一個眼神,都極度彰顯魅力。畫面唯美干凈,仿佛在描繪詩般的生活。一時間竟讓人忘記了戰(zhàn)爭殘酷的背景。而劇情的卻不留一點回旋的余地。當你期待一個美好的結(jié)局時,形勢卻變得嚴峻起來。劇情的嚴酷將唯美的畫面撕得粉碎。這種落差給人以強烈的沖擊力。電影用唯美的愛情去揭示丑惡的戰(zhàn)爭,當你為之九曲回腸,無限感傷時,無疑一部經(jīng)典已然誕生了。
《魂斷藍橋》在歐美是一部非常普通的影片,上映后的幾十年里很少被人提及。但在中國,這部影片卻成為影迷心目中至尊無上的愛情經(jīng)典,久映不衰。而片中根據(jù)蘇格蘭民歌《友誼地久天長》改編的主題音樂也被堪稱為典范流傳至今。為什么沒看到一半就大概知道后面的劇情了,難道是因為太經(jīng)典了?
早期的劇,譯名那叫一個經(jīng)典,那個時候有匠人精神。
難以想象這部美國電影竟是近80年前拍攝出來,水準之高讓人咋舌,觀影過程非常投入,純潔的愛情讓人心生感慨,結(jié)局之悲哀讓人無比痛心,估計當年在電影院賺了不知道多少美國人的眼淚。說回故事,故事脈跡非常簡單易懂,一個純真的女人因愛人之死心灰意冷,落魄到需要出賣自己的肉體,電影在處理這一段時非常含蓄克制,由始至終沒有出現(xiàn)過多顯眼臺詞去提醒觀眾女主角的賣肉事實,可是卻讓懂的人更為著急,重逢一幕讓人感動,最終的悲劇卻是那個時代的悲劇,即使沒有任何人強迫女主和愛人分開,其實分離的悲劇早已注定,很難想象一個軍官能夠順利迎娶一個美麗的妓女,風(fēng)言風(fēng)語自是必然,最關(guān)鍵的是女主自己也接受不了自己的背叛,內(nèi)心的煎熬如何能夠度日,難道真的唯有一死才能結(jié)束?在現(xiàn)代觀眾看來,其實愛情中產(chǎn)生的巨大挫折有何嘗不是自己性格弱點所造成
一見鐘情要閃婚的,沒有物質(zhì)基礎(chǔ),不能保證未來就要人家私定終身的一律按人渣處理。當然女主角自己戀愛腦情商為負遇到這種悲劇也是必然的,芭蕾舞團負責(zé)人罵她罵得一點沒錯。女人一定要有自己的事業(yè),物質(zhì)保障,不要想著靠男人。
三星半。費雯麗最后的眼神好厲害,怎么也是影后級別的。這個電影扎實,沒有過多的喧囂之筆,雖然對于今天過于簡單,但于今天也是“追憶往事”,也算是特別存在的意義了。
真愛不是訂婚之后隔天就跑去打仗再無音信,真愛是一起去車站攬活兒。Kitty才是真愛Myra。
山盟海誓玉人憔悴 月缺花殘終天長恨
小時候跟媽媽在電影院看的 還記得媽媽哭得不成樣子 愛情 尤其是殘破的愛情 是可以穿越時空 打動任何人的
悲劇是把美好的故事撕碎了給人看,用此話來形容這部殘酷美好的電影,估計是最恰當?shù)谋硎隽税?。天真可愛又傻傻的瑪拉,讓她無法面對純潔的愛情,可是放到現(xiàn)在,誰又會在意的呢?羅伊愛的是你,不是你那些不愿提及的過往。羅伊一見鐘情后巴不得將瑪拉介紹給自己認識的所有人,又是多么萌和可愛。
費雯·麗靈動的大眼睛流露出來的歡喜,雀躍,遺憾,傷心,悲憫,痛苦,始終記憶猶新。
經(jīng)典!只是一切已經(jīng)走不出《亂世佳人》的影子了~~
真正的經(jīng)典電影絕非是口口相傳,繼而跟風(fēng)裝B,而是即便過了那么多個時代,如今看來依舊讓人發(fā)自內(nèi)心由衷地喜愛它稱贊它。此片真的是經(jīng)典,費雯麗的表演震懾人心令人難以忘懷。尤其是從她極為迷人的大眼睛流露出的眼神里包含著的各種情緒(而不是像如今很多女星那般眼大卻無神),羞澀甜蜜幸福絕望絕決
片子本身中規(guī)中矩,費雯·麗演技要加分!全片明確回避了“prostitute/whore”詞匯,愛情戲也拍得比較克制,滑鐵盧橋自殺場景的剪輯很棒,主題曲《Auld Lang Syne》聞名遐邇,讓人百聽不厭~ 但個人極度不贊成電影宣揚的這種保守甚至扭曲的價值觀,更喜歡女二號的性格和思想。(8.0/10)
我也不清楚這是什么感覺 總覺得中國的文化底蘊碰上美利堅怪怪的
那么多愛情,都在等待中蹉跎了。別讓你愛的人等你太久。
“我愛你,我從未愛過別人?!苯?jīng)典的愛情故事就是無論發(fā)生在什么年代,無論是在什么樣的文化差異下,都能夠喚起大家共鳴的情愫?!铩铩铩?/p>
一個人活下去的動力是什么?顯然不是別人。性格決定命運,瑪拉的沖動為悲劇拉開帷幕。若說一切都以愛為名義,這樣的愛過于淺薄。不夠勇敢的面對生活,不夠坦誠的面對過往,不夠坦然的面對現(xiàn)實,軟弱無所擔(dān)當。這類虛弱的人總會吸引強者的保護,總有共鳴者的掌聲。另不否認費雯麗精致的硬照,但真討厭她
身體是你自己的,你不需要為自己失身而感到抱歉。
中國式內(nèi)在的美國電影。。。
(8/10)羅伊和岳母都接受了馬拉,只有她從未原諒過自己……(女二是個精彩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