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聊聊跟影片及創(chuàng)作團隊有關(guān)的那些事兒
從拍攝到首映都一直在關(guān)注這部片子,各路采訪也看了不少,就說說跟影片、導演、演員有關(guān)的事兒吧,也跟大家分享一些主創(chuàng)人員對本片的解讀。
=======含劇透========建議觀影后當小故事閱讀========
2012年因為Matthew Goode知道了這部電影,劇本由Wentworth Miller創(chuàng)作,獲選當年的Black List。導演是樸贊郁,Uncle Charlie的演員選定Colin Firth,而后Colin Firth退出,由其在A Single Man里的搭檔Matthew Goode取代出演。
Stoker曾準備參加2012-2013歐美電影頒獎季的競爭,但導演表示不愿為獲獎而趕工,進而取消了這一計劃。
2013年1月,樸贊郁攜Stoker劇組前往美國猶他州參加圣丹斯電影節(jié),Stoker在電影節(jié)進行了首映,同時Fox Searchlight開始在網(wǎng)絡(luò)上公布不同版本的預告片及先行片段。忙于趕場的各路媒體影評人在觀影后給出了略顯兩極分化但總體不錯的評價,畫面、剪輯和暗示得到了一直贊同,爭議比較大的還是故事本身。
2月18日,Stoker在倫敦舉辦英國首映,英國首映算是本片最盛大的一場首映禮,現(xiàn)場以電影主題布置,主創(chuàng)卡司全員到場。美國首映只去了樸贊郁導演、Mia和Matthew,韓國首映時Nicole和Matthew因為工作和帶孩子(...)缺席。
跟英國滿地鐵都是宣傳海報的情況相比,美國上映起初凄涼了點,作為限制上映影片只有少數(shù)幾家影院能看到這部電影。不過也因為這一點,影片的美國單日上座率居然達到了同期最高,于是果斷進行了擴大放映,反響不錯。(LZ差點就奔去HK看2.28首場了T口T上海電影節(jié)的同學祝你們幸福?。?br>
好了現(xiàn)在說點小故事。
Wentworth Miller在談Stoker劇本版權(quán)的時候創(chuàng)作了前傳Uncle Charlie的劇本,于是兩部作品一起被買走了。當時有很多導演對本子有興趣,有人建議說,嘿我們得把劇本給樸贊郁看看。
樸贊郁看到劇本后對制作人說,可不可以加入這樣的情節(jié),charlie每年會匿名給india送一雙saddle shoes,直到18歲那年,禮物從saddle shoes變成高跟鞋。制作人驚喜地覺得,就是他了。
影片在美國鄉(xiāng)村樂之都納什維爾拍攝,這一點是Nicole Kidman強烈建議的,納什維爾是Nicole的老家,她為納什維爾市的宣傳推廣做了不少事兒。幸運地是劇組在納什維爾找到了片中這座大宅,宅子里有漂亮的回旋樓梯,所有Stoker家的畫面都在這座大宅中拍攝。Nicole充分發(fā)揮了東道主熱情,拍攝時招待Matthew一家和制作人一家一起去過萬圣節(jié)。Matthew和Mia仿佛兄妹,常常一起去聽鄉(xiāng)村樂,據(jù)說幾個人還相約去看了脫衣舞。Matthew說他8歲時第一次在電視上看到Nicole時肯定不會想到很多年后能跟她拍吻戲。
電影拍攝周期不長,按照樸贊郁導演的說法是他在韓國拍電影時間的1/2,這就是好萊塢的節(jié)奏。樸贊郁有一個制作storyboard的團隊,影片開拍前,電影的每一幕設(shè)計都已精美地畫好了。LZ看過幾頁stoker的storyboard,可見樸贊郁早就在腦海里構(gòu)建好了影片的鏡頭語言體系。
東方導演到好萊塢拍電影首先有個問題要處理,那就是語言。樸贊郁的第二制片人同時擔任了翻譯的工作,隨著拍攝默契,語言問題迎刃而解。Matthew Goode說聽導演說韓文能讓他感覺平靜,很難想象一個拍攝極端暴力影片的導演私下如此溫柔平和。第二個問題是東西方文化差異,日韓電影多隱晦。樸贊郁準備拍他第一部英文電影時有很多劇本供他挑選,選中Stoker的理由不外乎它夠隱晦,并不是一個想把所有事情都講清楚的本子,這種本子很容易拍出導演自己的風格,也留給人足夠的想象空間。樸贊郁在《老男孩》里說,想象力讓人無能,不去想象則會強大。他認為留給觀眾自行想象的暴力才是極端的暴力。Stoker中電話亭殺人片段的最初設(shè)定是鏡頭在uncle charlie抽皮帶的動作后戛然而止,讓觀眾想象,但是Fox Searchlight建議樸贊郁把殺人片段拍出來給觀眾看。圣丹斯首映式有影評人提出質(zhì)疑,Uncle Charlie是兇手的信息是不是透露得太早了?我倒認為與其說Stoker是恐怖片不如說是心理片,導演是個心理學大師,給觀眾點到即止的“劇透”,在之后的觀影過程中更會懸著一顆心。Blu-ray版花絮里的刪減片段透露得更多,大概也是導演與制片方做了一番取舍的結(jié)果。
再說回角色與卡司。
最初卡司定的是Carey Mulligan和Jodie Foster,Uncle Charlie的候選名單里也列著James Franco、Michael Fassbender等人。最后確定下來Mia、Nicole和Colin Firth。Mia的經(jīng)紀人很興奮地把劇本給她,讀完她立刻決定出演。雖然Evie角色的戲份不多,不過Nicole Kidman近期喜歡與獨立電影人合作,也欣然接下。這時Colin Firth因為檔期問題退出劇組,樸贊郁與候選演員Matthew Goode用SKYPE視頻聊天后興奮地告訴Nicole他可能找到了他的uncle charlie,雖然之后Matthew還是經(jīng)歷了好幾次試鏡才確定拿下uncle charlie的角色。
怎么拍India是樸贊郁拿到劇本想的第一件事,這可以驚悚、恐怖或帶點愛情,但終究是一個少女成長蛻變的故事。India孤僻敏感,體內(nèi)流淌著家族遺傳的“bad blood”,隱秘的思緒編織成復雜的人格,她渴望認可與成長。Mia完成的很出色,冷酷駭人,又狂野美麗,有幾個場景光是盯著這張臉就夠讓人神經(jīng)緊繃。18歲生日是她的成長節(jié)點,觀眾能看到她自身的矛盾與掙扎卻猜不出靈魂的哪一邊會占上風,不知道她會如何抉擇。
關(guān)于India還有個nature和nurture的討論,邪惡究竟是天生的還是后天培養(yǎng)的?每個人生下來內(nèi)心都有邪惡的種子,有人給予了它足夠的養(yǎng)分發(fā)芽開花,有些人則不會。對India而言,Charlie灌溉她心中的種子,他為她建了一座溫室供給陽光和養(yǎng)分,使她的邪惡完全覺醒。
Wentworth Miller鐘愛自己作品中的Uncle Charlie。Charlie是一個重要的multi-layered角色,他是影片的誘因、催化劑和結(jié)局,也難怪劇組對Charlie的選角如此謹慎。樸贊郁認為符合條件的演員應該要完整詮釋Uncle Charlie的三層遞進,首先他得優(yōu)雅成熟魅力四射,其次他得有孩子氣的性格,而剝掉前面兩層,追根究底他的內(nèi)心是邪惡的。(matthew goode實在是比colin firth更適合uncle charlie)
Matthew Goode一度因為要出演樸贊郁的影片而緊張不已,開拍前在納什維爾一家飯店約導演喝酒聊天,幾杯下肚后Matthew注意到飯店墻上的一幅畫,畫里的男人一副1920年代的摸樣,系著領(lǐng)結(jié),神情怪異。于是他叫來樸贊郁,樸贊郁看到畫強不自禁地說,啊是Uncle Charlie。
Matthew Goode把Charlie理解為病態(tài)的Peter Pan。9歲那年家人把他遺棄到精神病院,從那以后,他的內(nèi)心再也沒有長大過。所以Charlie對Evie和India都不存在性欲,利用Evie是為了接近India,Matthew和Nicole討論覺得Charlie跟Evie的親吻應該是Charlie的初吻。片中有幾處處理得精巧,四手聯(lián)彈后Charlie的臉貼近India,幾乎讓人覺得他要親上去的時候,鏡頭切換到India一側(cè),Charlie被India的長發(fā)擋住,India倏然回頭,Charlie已悄然消失。
Charlie對India的感情源于孤獨和對同類認可的渴望,孤立指的不只是Stoker一家與正常社會,也包括Stoker家族內(nèi)成員的孤立。Matthew在采訪里說Richard Stoker帶India通過狩獵發(fā)泄暴力,她注定是Charlie要尋找的同謀。Charlie和India的bad blood讓他們有一些仿佛無師自通的共性,無論是不愿被人碰觸,還是大字擺動四肢,他們能聽到別人聽不到的,看到別人看不到的。Charlie對India的等待,如同India狩獵時的等待,也如同鷹在捕食時的等待,他一直靜靜埋伏著,等待那個最佳時機,Charlie可以說是禮貌地等到了India成年的那一天。(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留意auntie gin死前穿插在motel、charlie房間的紀錄片,私覺得那是全片的最大劇透?。?br>
Evie更像一只困在籠子(大宅)里的金絲雀,相比起Stoker一家她“正?!?、軟弱、易碎。Richard的死亡和Charlie的出現(xiàn)讓她心中重新燃燒起了希望,這點火苗終究被India腳上的高跟鞋踏滅了。
聊聊配樂,碼這篇東西的過程一直在聽Clint Mansell創(chuàng)作的OST。起初這張OST是找的Philip Glass來制作,后來又換成了Clint Mansell。Clint Mansell當年為《夢之安魂曲》做的OST為他積累了大批粉絲,隨后又有《珍愛源泉》、《黑天鵝》等優(yōu)秀OST,看到有人因為他做OST而去看電影也不會覺得太意外。雖然換了他,但是Philip Glass創(chuàng)作的Duet還是留在了OST中,那段四手聯(lián)彈把性隱喻做到了極致,演奏過程中Charlie神色安然勝券在握,被他環(huán)在懷中的少女則止不住的喘息。這段演奏不在原始的劇本中,甚至也不是樸贊郁自己想出來的。源于樸贊郁去紐約找Philip Glass讓他創(chuàng)作一段叔侄二人演奏的曲子,Philip問是用在什么場景呢,樸贊郁說是一段二人合奏,嗯,其實是,性。于是Philip找出曾經(jīng)為一對夫妻朋友寫的曲子,當時那對夫妻的演奏方式隨后被Charlie和India套用,搬上了大銀幕。
樸贊郁解釋這段的暗喻說,一名女性孤身一人,一名男性悄然而至,她無視他的存在專注演奏,而他厭煩等待忽然粗魯?shù)丶尤搿F鸪跛€羞澀,不久便給與回應,最終達到高潮。而當這女性滿足嘆息的時候,那男人卻悄然離開了。
四手聯(lián)彈的戲份有3/4是由兩位演員親自完成,Mia和20年沒碰過鋼琴的Matthew花了幾個星期的空檔練習演奏。演員親自演奏的好處就是攝影師可以360度無死角拍攝,遠景近景隨意切換,順暢的鏡頭切換更能表現(xiàn)這段戲份的“激情”。樸贊郁贊賞兩位演員的表現(xiàn),他們不僅得記住指法還得表現(xiàn)出人物的情緒和緊張的氣氛,完全取決于二人的默契和信任。
說起配樂A whisling tune from a lonely man我非常喜歡,,Matthew向?qū)а萁ㄗh的這段口哨最終得到了保留,口哨的旋律輕快空靈,既可以是殺戮的前奏,也可以是殺戮的安魂曲,無論如何它都透著一股無所謂的孩性,那正是Charlie的價值觀。Becomes the color一定要看完電影再聽,Summer Wine也是重點推薦曲目。
LZ非常非常喜歡影片的空間構(gòu)建,滑梯、樓梯構(gòu)成的上下關(guān)系,Stoker大宅里各種角度的空間都極其適合窺視。最驚艷的是Sheriff來調(diào)查的時候,觀眾以為Charlie藏在背對的地方,看到他離開墻邊以為他也許要去拿作案工具了,結(jié)果他走著走著表情瞬間改變,笑容燦爛,這時才發(fā)現(xiàn)是樸贊郁玩了一把“鏡子戲法”,非常出彩。
留給觀眾自行發(fā)揮的暗喻很多,蜘蛛暗喻India的性欲,蒼蠅暗喻Charlie被困住的人格等等,別人的影評里解釋得挺好這里就不多說了。
題外話:這年頭當哥的不容易,Richard被Charlie打了一石頭的第一反應不是制止和躲閃而是去摸!他!臉! 前傳Uncle Charlie的劇本里請一定給Richard也安排點不可告人的秘密好嗎?。?!
====================================
暫時說這么多,想到了什么再補充。
=====================================
PS:
1.書房里填充的鳥是向希區(qū)柯克致敬,Matthew Goode的表現(xiàn)也會讓人想起驚魂旅館里Anthony Perkins。
2.樸贊郁不希望Stoker的名字讓人覺得是吸血鬼電影,也曾想過換掉和希區(qū)柯克電影中角色同名的Uncle Charlie,比如說Uncle Johnney(哈哈),不過最終都保留了原名。
3.年度性感片段--電話亭抽皮帶的特寫是后來拍的,樸贊郁在另一場戲里看到Matthew抽皮帶的動作,于是決定在電話亭片段近景拍抽皮帶的特寫。
4.Stoker一家用餐的畫面可以說是一個陰柔的英國男人對三個強大的澳洲女人的戲。Matthew Goode英國人,Mia Wasikowska、Nicole Kidman、Jacki Weaver澳洲人。
5. Matthew Goode手上有前傳Uncle Charlie的劇本,不過他還沒有看,他說聽說劇本很好他更不敢看了,怕到時不能拍成電影太遺憾。導演未在Stoker中引用前傳的內(nèi)容,也沒有要求演員參考Uncle Charlie。
6.樸贊郁之前看過Matthew Goode的《單身男子》和《守望者》,直到看《賽末點》才意識到三部片子都是他演的,Stoker拍完,樸贊郁建議他一定要去拍部喜劇。
2 ) Stoker人物分析,全面劇透,慎!
●●●前言●●●
Stoker 自1月的Sundance電影節(jié)上映后影評不斷,對編劇方面的評論我會特別留心,其中不乏大感意外覺得劇本很贊的(原劇本可是入選2010年好萊塢電影劇本黑名單的黑馬?。?,但也有好些評論對劇中人物行為不解,認為人物行動毫無目的,不連貫。 我認為行為服從內(nèi)心,要理解人物的行為,就要分析人物的內(nèi)心。
●●●關(guān)于 India 及母親●●●
India是個個性古怪, 陰郁,安靜的女孩,在校她是個高材生,這實際上反映 India很聰明,美術(shù)課上的那副花瓶內(nèi)側(cè)水彩畫不難看出她的觀察力極強。而且她還有父親的高智商遺傳,在葬禮當晚晚宴上,賓客的閑聊中有提到父親24歲時就得到牛津大學博士學位。
India從小與父親親近,父親常帶她去打獵做動物標本,而母親“總是很忙”,連頭都從未給她梳過。她和母親的關(guān)系一向不太 好,父親的死,特別是在她十八歲生日那天車禍去世,對India是個很大的打擊。
有人可能會非常不解India對死亡的態(tài)度,她對老管家太太被謀殺藏尸冰柜雖說剛看到時有一絲驚恐,但之后卻很淡定地仔細辨認看了好久。 我認為父親從小帶 India打獵做動物標本這點對 India的性格塑造很是關(guān)鍵,因為從小她對殺戮就習以為常,對她來說甚至是與親密的人分享的行為 。而冰柜里的尸體實際也是種不會腐爛的標本。
難道說India對老管家太太沒有一絲感情嗎?我認為不是的,電影開篇 India滾壓著雞蛋殼使之發(fā)出碎裂聲以壓過兩幫工女傭討論父親之死的八卦聲,這時是老管家太太走進來呵斥了女傭們還坐下來陪 India說話,逗她笑。India之所以對老管家太太的死表現(xiàn)出相當冷靜的態(tài)度。一來 India性格本身性格陰郁,二來剛經(jīng)歷了父親的死,死亡對她來說是無法以個人意志來阻止和改變的事情,再有是查理叔叔讓她去冰柜并投以意味深長的眼神,回想起之前偷看到兩人的爭吵,他與老管家太太有什么瓜葛?為什么他要讓她來發(fā)現(xiàn)尸體?他不擔心她揭發(fā)此事嗎?India搞不懂查理叔叔。
而且Inida趁著母親和叔叔去兜風的時候就去查理房間看到那幅父親的太陽眼鏡,最后India跟查理攤牌的時候就說了那眼鏡父親只在開車時候戴所以一直放在汽車手箱里的,所以她那時候就已經(jīng)開始“懷疑”查理了。
對父親的死,India和母親的態(tài)度是不太一樣的。India把以為每年生日父親送的鞋子放在身邊圍成一圈緬懷父親,她看喪禮百科書,她穿上保守古板的裙子,而母親在葬禮上就一直因為炎熱而不停扇扇子,煩躁感甚于悲傷感??吹?India在家悶悶不樂,母親提議去外面兜風吃雪糕,而 India 則側(cè)面指責母親應該守孝。
這里也簡單了解一下 India的母親,母親婚前也是個高校畢業(yè) 生,說得一口熟練的法語,而婚后她被“困在”這所房子里,空有本領(lǐng)可再無用武之地,母親嫉妒父女總是一起打發(fā)時間,從她對到訪的琴姨的態(tài)度也可看出她和親人的關(guān)系不太好,而房子所在非常僻靜怕是她朋友也不多,母親的婚后生活應該過得非常不開心,她無力擺脫,她渴望被愛被關(guān)注。
查理叔叔的出現(xiàn),讓母女的情感有了新的發(fā)展。在這么個幾乎與世隔絕的小鎮(zhèn)上,一個自稱很早就去環(huán)游世界的查理叔叔突然出現(xiàn),他的神秘與魅力不難吸引到母女二人,母親覺得他就像年輕版的丈夫,India覺得他長得像父親。
查理叔叔對母親的境遇表示理解,而母親也主動示好,兜風、教彈琴,兩人關(guān)系進而曖昧,查理叔叔是母親新的希望與生機。而India春心萌動, 一向不愿意讓人(包括母親)觸碰到身體的她,在和查理叔叔鋼琴雙人彈奏曲下甚是親密,就像導演在訪談里說的,那是India性幻想的喚起,在跌宕起伏的鋼琴曲下India達到了高潮,回過神來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查理叔叔已經(jīng)走開。
說到性該提一下蜘蛛,因為我認為蜘蛛是本片性的隱喻。蜘蛛在整部片子 里多次出現(xiàn),從India 在開篇彈琴的時候, 它就緩緩爬向India, 實際就是暗示著性啟蒙的到來,查理叔叔到來之后蜘蛛爬上了India的小腿 ,隨著劇情的發(fā)展,India對富有魅力的查理叔叔好感大增,于是蜘蛛爬進了India的兩腿之間!最后當查理叔叔滿臉血跡時也有蜘蛛悄然爬開的畫面,可謂對她性幻想對象消亡的一個終結(jié)象征。
當India看到母親與查理叔叔相互親吻愛撫的時候,一向安靜的她選擇再次跑開,而這次她對性的需求再次被撩撥而起,她去找對她有意思又多多少少算是幫助過她的黑發(fā)男同學。她讓他別說話,因為她知道他不是她想交心的人,但她還是讓他吻她,讓他像查理叔叔愛撫母親那樣愛撫她,男同學因India咬傷他而性致大發(fā),而 India在慌亂中總能保持淡定清醒的性格令她意識到她不想要這么做了。
接下來是惡魔救美的時刻,值得注意的是,一般的道德標準在這可能得靠邊站了,因為當 India被撲倒之后,男同學為此被勒斷了喉嚨,性和殺戮、死亡交纏在了一起, 以往只與父親一同分享的親密,突然被神秘的查理叔叔所承繼, 以至于當晚即使 India知道了查理叔叔至少已和三宗命案有關(guān),她在洗澡時回想著那死亡的一幕,仍能在自慰中達到高潮。
實際上 India在親身經(jīng)歷這起殺人埋尸事件后是有主動尋求母親的愛與理解的,她找母親給她梳頭,但只一心等待查理叔叔來自己房間的母親根本無暇應付 India(耳機里播著在客廳時母親和查理叔叔跳舞的背景音樂,India回憶母親教查理叔叔彈琴時已取下結(jié)婚戒指),而India反過來說要幫母親梳頭,母親終于不好拒絕。India穿上母親給她送的絲質(zhì)睡衣(當然也因為那晚她覺得自己蛻變成為女人了),主動去給母親梳頭也可看出她有意與母親示好。這段戲中母女相互交換了一些想法,補充了一些人物的關(guān)系背景。
但是母女的聊天最后并沒有得到相互的諒解, India對個人行為不以一般道德為準則的言辭:"Sometimes you need to do something bad to keep you from doing something worse."(有時你需要做些壞事以防去做更壞的事。) 讓母親對 India充滿了恐懼與疏離。而此時的India實際已經(jīng)認清了自己的天性,也是父親一直幫助她克服的,通過獵殺動物作為發(fā)泄以防去殺人。因為她身上流淌著Stoker家的血,殺戮的基因一直存在在她內(nèi)心里,這也是為什么她說她以為父親愛打獵,其實不是,父親是為了她。
這其中回憶和父親打獵的時候有一個鏡頭,一個屎殼郎推著糞球,其實是開篇時India推大圓石以及殺了黑發(fā)男同學后查理叔叔和India一起推大圓石相照應的隱喻畫面。屎殼郎是以人、畜的糞便為食的,可以說滾糞球是他們的天性,所以糞球?qū)髨A石也是借喻說明Stoker家的殺戮基因是天生的。
而神秘的查理叔叔除了他的殺心之外依舊讓人摸不著邊,全劇一個極大的轉(zhuǎn)折點是India發(fā)現(xiàn)父親鎖起來的柜子里有一些以往的照片(父親和查理叔叔還有一個更小的叔叔一共三兄弟)和一大疊查理叔叔經(jīng)年累月給她的信件,這時的 India極為興奮,因為她發(fā)現(xiàn)以前從未謀面的查理叔叔其實一直默默地關(guān)心著她,即使他身在異國他鄉(xiāng),即使她從未回過信!人都是渴望被愛的,即使外表看起來多么冷漠淡然。失去了愛她的父親,又得不到母親的愛,突然發(fā)現(xiàn)了一個親人一直對她愛護有加,可想而知那份欣喜。
而當 India發(fā)現(xiàn)所有信件的發(fā)信地址詭異地都歸于同一個療養(yǎng)院的地址, India醒悟查理叔叔可怕行徑背后的原因,她決定讓他離開她們的家。
她問了查理叔叔關(guān)于另一個小叔叔的事,于是查理叔叔整個的過去鋪展了開來,還有她父親的死因。查理叔叔用石頭敲打父親的頭,濺起的血液仿佛就噴濺在了India的臉上,憤怒的Inida掌了查理叔叔,她愛她的父親,此時有India閃回和父親打獵,她準備瞄準的鏡頭,不難看出她此時對查理叔叔的心理。
而當查理叔叔拿出了高跟鞋給India,當他觸摸到她的腳給她穿上,那會India發(fā)出的氣息、眼神的散漫和恍惚都表明她經(jīng)歷著一陣情感的漩渦——成為女人的激動,有人疼愛的錯覺(查理叔叔說我一直在為你等待,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因為你,而India卻在母親那得到不到),穿鞋那陣其實穿插著India回憶和父親打獵的畫面,父親擺頭不同意的樣子,父親看著她等待她做出抉擇,都說明India是有內(nèi)心掙扎的,不過因為警長的出現(xiàn),擔心殺人事件的敗露,令她決定跟查理叔叔走。
而目睹了India腳上高跟鞋的母親很是生恨(她之前偷偷看到還以為查理叔叔是給她準備的)。她指責India究竟是什么人,為什么不愛她(而總是從她身上搶走India父親的愛、查理叔叔的愛)。當她要求和查理叔叔談談的時候,她雖然也攤牌她對查理的種種懷疑,但查理叔叔對她稍微施展了一下魅力,她就招架不起,根本分不清查理叔叔的虛情假意。
India的抉擇實際是在鋼琴前坐著的時候下的,這符合她打獵的習性,一動不動幾個小時,之后看準時機果斷扣下板機。鋼琴座還是她與查理叔叔“第一次親密”的地方,從鋼琴座上起來后她就徑直去把查理叔叔行李里的關(guān)于紐約生活一切的包放在自己的包里,她已經(jīng)決定自己一個人走了。她把原本屬于父親的東西拿回,實際就是選擇父親,選擇復仇的一種表現(xiàn),而且她母親當時已被查理叔叔幾近勒死,她大可不必自己動手殺了她媽媽,所以最后她拿出獵槍扣動板機時不難得出她要瞄準的對象。
也許很多人會認為, India在母親和查理叔叔中做出了正確的選擇。但我認為 India做這個決定并不是為了讓母親活命( 她上樓收拾行李的時候查理叔叔還沒對她母親下狠手),而是為了她自己內(nèi)心的釋放,父親的復仇,殺戮的天性(對應片頭India認為花朵無法選擇自己的顏色,人無法為今后的行為負責,因為她認為基因決定了人的方向),可以看到的是, India開槍后并沒有去關(guān)心問候母親是否受傷,而是去探視她的查理叔叔,顯出愛憐的樣子。并且抬頭看母親的時候眼中帶著怨恨,她恨母親對她的不理解,恨這個世上能愛她的人又少了一個(從父親、管家太太、琴姨、黑發(fā)男同學到查理叔叔),或者說沒有了,而他的死卻是換來母親的活命。面對不愛她的母親,她除了憤怒,還能有什么感情呢?
India的暗黑是一步步走來的,和父親獵殺動物、用鉛筆刺傷金發(fā)男同學、和查理叔叔一起掩埋了黑發(fā)男同學、最后發(fā)展成親手開槍殺了查理叔叔,然而殺死惡魔的人自己也沾染上了鮮血,同樣淪為了惡魔, India不可能再做回原來的自己,也可以說India發(fā)現(xiàn)了真實的自己,她只能自我放逐,把那根紀念著父親和查理叔叔的皮帶帶在腰間,紀念著她對他們的愛,對殺戮的繼承。 她的高跟鞋、墨鏡、玩世不恭的表情以及隨意的挑逗,完全是查理叔叔的女翻版。這是個少女殺手的成長記。
India殺死警察是否出于她一時被喚起的殺心?我不那么認為,因為查理叔叔說過警察還會回來的,作為一個需要保全自己不遭后續(xù)追捕的殺手,殺死警察才可能免于后顧之憂。當然,男同學“失蹤”案未了接下來查理叔叔和 India也相繼“失蹤”,還有家里地板上那長長的尸體血跡, 她的一走了之可能會使母親受牽連, 已經(jīng)轉(zhuǎn)型的 India會不會用一不干二不休的極端方式來解決警察保全母親?但是 India一早離去并未跟熟睡中的母親告別,而且昨晚母親對她那番憤怒的話應該也是促成她離開的原因之一,她對母親究竟留有多少愛,很是令人存疑。
Stoker的影片概述全都是寫神秘的叔叔到來云云,其實影片最后,神秘的人轉(zhuǎn)而變成了 India,一個長大成人、訓練有素的獵殺者,她之后將何去何從?如果說查理叔叔因為療養(yǎng)院的過去得到了行為上的解釋,那至少對 India不能這么妄下定論。Stoker不僅該有前傳Uncle Charlie,更值得來個后傳India。
●●●關(guān)于查理叔叔●●●
片子開始塑造的查理叔叔是神秘恐怖的,但一旦查理叔叔的信件被發(fā)現(xiàn),繼而他在樓梯上跟 India自白后,似乎查理叔叔的行為就得到了全部的解釋:他有??!精神有問題!但是不是他的行為都是一時興起沒有目的的呢?還是說查理叔叔也有一套殺戮指南?
弗洛伊德認為人格的發(fā)展基于個人的童年經(jīng)驗。我們來看看查理的童年,他上有 India父親這個哥哥,下有一個小弟弟,他看到哥哥和小弟弟快樂玩耍,對哥哥分給小弟弟更多的愛心生嫉妒,于是趁哥哥不注意時把小弟弟埋在了沙堆下。值得注意的是,躺在沙子上的小查理舞動著雙臂雙腿的雪天使動作(和之前India在床上的動作照應,還有叔侄兩都不喜歡被觸碰,這些都是為了強化Stoker家族基因相承的效果),說明他的內(nèi)心欣喜若狂,殺戮滿足了他的占有欲,給他帶來了快感。
之后查理叔叔進了療養(yǎng)院,出來的那天他對哥哥下了毒手是因為哥哥阻撓他回家,對老管家太太和琴姨下手是因為她們知道太多他的過去,對黑發(fā)男同學下手是因為同學要對 India施暴,對India母親下手(未遂)是因為她阻撓他帶 India走,這些都非常好理解,離奇的是為什么查理叔叔對素未謀面的外甥女 India如此感興趣?
查理叔叔對來接他出療養(yǎng)院的哥哥說了一句:不見面的家人算什么家人,并且當下淚流滿面,可以看出查理叔叔對回歸家庭以及家庭的包容給予了厚望,他想要家人的陪伴與認同。當哥哥送他進療養(yǎng)院時,這種行為對查理來說已是一種不被原諒的信號, 他失去了哥哥的陪伴,于是當 Stoker家的另一個成員 India來到世上,他把她假想成他的朋友,他給她寄去一封封的信,關(guān)心她的一切,給她每年生日送去一雙新布鞋,見證她的成長,以彌補他的缺席。
而且多年來,老管家太太一直是他的耳目,他從India的行為(不喜歡被人觸碰而且是個絕佳的獵人)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他知道她會是他的知己。當查理叔叔從療養(yǎng)院出來得知哥哥無意讓他回家而是讓他去紐約時,他得到了家人確鑿的拒絕,他悲傷之極,為了達到回家的目的,見到也許是唯一能對他懷抱理解的India,他對哥哥下了毒手。
這種渴望與 India成為朋友的愿望讓他著迷地關(guān)心她:去學校等她下課,提醒她下雨帶傘并給她送傘到大門口,和她一起鋼琴雙人奏,看到她夜晚跑開立刻放下她饑渴的母親跑出去找她。India問查理叔叔想從她這得到什么?查理叔叔的回答是:成為朋友。這是他的肺腑之言。
當查理叔叔給 India穿上他送她的十八歲生日禮物,標志著長大成人的高跟鞋時,他讓她跟她走, 查理叔叔選擇 India十八歲生日這天出院也是為了這個目的,一旦 India達到法定年齡,她就有行動的自由,不再受家人的控制,查理這么多年來一直沒有收到過India的回信,他難道會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嗎?其實就是India的父親,他的哥哥在阻止著他們的聯(lián)系。因此他說他一直在等待,他要同樣是Stoker家血脈的India與他做伴,以彌補家庭對他無法給予的愛。
攤牌后在樓梯上,查理最后有在猶豫并沒觸碰到India的臉頰,這里感覺是個界線,是否達到亂倫的界線。但最后被India的母親的出現(xiàn)給打斷了。
當然,查理叔叔對朋友的定義不太一般。查理叔叔想和 India分享他的一切,包括他黑暗的快樂的一面:他讓她去冰柜看他的匿藏品,和她一起掩埋黑發(fā)男同學,最后還想和她一起分享殺死她母親的瞬間。最后當 India舉起獵槍,查理叔叔露出了微笑,他也許并不特別在意 India的槍口對準的是誰,因為他讓India也分享到了他的快樂,他的世界得到了 India行動上的理解與認同,India終于真正意義上繼承了Stoker家的姓氏。
查理叔叔實際是個內(nèi)心相當孤獨的人,他得不到家人的愛與理解,他為達到個人目的使出的手段非常冷漠,視人命如草菅,實際上,他愛的也只有他自己,甚至對India幾近亂倫的愛也是出于想為自己找朋友的心理,如果他真的愛 India,就不會把她最愛的父親殺了而毫無愧色。死亡對查理叔叔來說應該是種解脫,不被愛與愛無能的解脫,查理叔叔確實應該含笑而死,而他的生命最終卻是由他一直臆想的朋友 India 來終結(jié)的,這又是多么諷刺。
●●●結(jié)語●●●
Stoker內(nèi)在講述的實際還是人類永恒的主題:愛。India在失去父親后尋找替代的愛,母愛、叔叔的愛,還交雜著被喚醒的性愛。母親在失去丈夫后尋找替代的愛情與性愛。而查理叔叔則終其一生在尋找著親情的關(guān)愛(在療養(yǎng)院那段過去不詳,相信我們將會在前傳Uncle Charlie中得到解答^_^),只是他們都在各自尋找的路上越走越遠,最終誤己累人,悲劇收場。
PS.
剛看到一個影評說覺得片子臺詞很裝B,舉例就說了葬禮晚宴上查理叔叔在樓梯上說的那句:“想知道為什么你覺得現(xiàn)在處于劣勢嗎?因為你站在我的下面?!?br>
其實本片的情節(jié)(編?。┖团臄z(導演)還是頗費心思的,里面涉及到很多對照,從開篇Inida坐著挑腳上水泡的坐姿和旁邊小天使的坐姿一模一樣就隱含此意了。
查理叔叔這么“裝B”的話其實是對后面好幾處的有意解讀和照應:
1、學校里。查理叔叔站在教學樓建筑里的最高處,俯瞰著金發(fā)男同學和India,而金發(fā)男同學位置又高于India,表明被一群男生圍著的India剛開始時處于劣勢。
2、黑發(fā)男同學被殺時。查理叔叔用皮帶勒著他的脖子處于最高,India被黑發(fā)男同學壓著處于最低,三人的優(yōu)劣情況一覽無遺。
3、India讓查理叔叔拿行李走人時。India站在樓梯最上端,查理叔叔在下端。
4、查理叔叔殺害小弟弟時。查理叔叔站在滑梯頂端,而小弟弟在沙堆底部。
3 ) 典型的韓國式驚悚片
影片的節(jié)奏很好,一個接一個的疑問一直抓住觀眾的胃口,不停地會讓人想是誰做得這一切?為什么?查理叔叔為什么會這么做?為什么要殺死自己弟弟,自己的哥哥?為什么要把英迪亞帶走?
我們只能從導演一個又一個的細節(jié)鋪墊才能猜測著一切??!
這樣的影片有一個最大的好處,觀眾在觀看電影的時候可以充分地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因為電影在把握劇情連貫性和結(jié)局神秘性的同時,充分給予了觀眾眾多的細節(jié)和暗示,去猜測和判斷,隨著劇情的發(fā)展去驗證自己的猜測。
能做到這樣的把握其實是難能可貴的,失敗的懸疑片大多就是因為無法做到這一點,過早地暴露劇情,或者讓觀眾看的一頭霧水,是影片走向失敗的兩個極端,影片除了展現(xiàn)出導演的功底之外,也體現(xiàn)了編劇的編排能力。
4 ) 不存在的韓國貴族
故事不難懂。
做作,堆砌意象,濫用隱喻。
坦誠地做作,才有韻味。否則只是扭捏作態(tài)。
總有一些韓國人幻想歐洲貴族生活,審美畸形和審美自我閹割。媚俗虛假。<小姐> <下女>都是。男主總要邊彈鋼琴邊撩妹,甚至邊彈邊做;變態(tài)一定要西裝革履貴族氣質(zhì)用鞭子皮帶抽你;殺人做愛總要有紅酒;房子一定要大,就一個老傭人。韓國電影的精英公式。拍美國電影了,卻只是換了白人演員,依舊講韓國人意淫的貴族精致生活。假想演員換成韓國人,就還是<小姐> <下女>的氣質(zhì),暴發(fā)戶裝貴族。作為韓國人視聽語言全是歐美痕跡,可是世界不需要一個韓國面孔的希區(qū)柯克。作為美國電影卻充滿對美國人生活的僵硬意淫,但世界不缺講美國故事的韓國人。迎合,成不了。昆汀的殺死比爾沒有拍成簡單的西部牛仔決斗,李安斷背山?jīng)]有拍成中國的兒女情長。凡事講個符合背景、邏輯自洽才好。
平庸,是自我定位的平庸。
術(shù)做到極致,比拼的是格局和立場。當mtv看還行。
5 ) 一點理解分析
不敢說是樸贊郁骨灰粉 但是對于斯托克還是有些想說的 我是片源出來第一時間下載配英文字幕半猜半蒙看完第一遍 第一遍的觀影感受是所有樸贊郁影片中前所未有的茫然不知何故 期間我起床倒水找煙上廁所總共加起來七次 雖然親切的金子也是斷開分三次才看完 但是金子看完后油然而生一種樸氏影片透徹心扉的爽快感 斯托克算是從立項決定由樸執(zhí)導后一直期待到現(xiàn)在的一部影片 但是從美版預告片流露出來后心里面隱約有一些擔憂 在成片觀賞完后 這種擔憂得到了確定。
首先我說一下自己對于樸贊郁影片的一點理解 不為透徹 僅作閑聊
樸贊郁對于電影鏡頭語言的理解是韓系導演中最為深刻的一位沒有之一 這一優(yōu)勢一直保持到斯托克中 我很同意云中的影評所分析的畫面中對稱以及圓形圖案以及蜘蛛這些元素的運用 這種略顯隱喻的元素表達貫徹每一部樸贊郁影片 在顯現(xiàn)人物精神狀況的手法上 樸不會選擇簡單粗暴的讓主要人物呼天搶地也不會像《迷魂記》那種人物背后一個大漩渦寓意迷失 無論是《老男孩》里面崔岷植臉上爬滿的螞蟻群還是《蝙蝠》里金玉彬不斷重復往申河均口內(nèi)刺去的剪子都是同樣的作用 在這部斯托克中 斯托克中 蜘蛛和鞋子是樸人為安排的兩個功能性道具 一個比較好完成了表達危險性+性啟蒙(亦或是性欲)接近上升的功能,另一個則為主人公india從女孩兒過渡到女性 從白紙過渡到獵手起到了銜接功能。插一句話 關(guān)于云中的黃色+紅色解讀 我同意這是刻意安排 但不認為這是樸贊郁特色設(shè)置點 這種顏色的功能性其實是和屋內(nèi)墨綠色墻紙的功效類同。
再絮叨一下人物 在我看來 斯托克是樸贊郁極少數(shù)選員出現(xiàn)問題以及人物設(shè)置中出現(xiàn)違和感的影片。 在他之前影片中 樸贊郁對于主人公的設(shè)置幾乎全部行成了一個三角關(guān)系 并非對立但是相互承接 我簡單的定性為:行進者 引導者 犧牲者
行進者一般由故事最重要人物擔任 比如《我要復仇》中的申河均,《老男孩》里的崔岷植,《金子》中的李英愛,《蝙蝠》中的宋康昊,《斯托克》里的india。他們都是因為自身尋求一個目的性而推動著故事的行進,簡單說就是故事因他們而起故事因他們而結(jié);引導者,負責引導著行進者向著故事戲劇性方向邁步,在樸贊郁的影片中通常帶著的惡元素 或是透過引導著讓主人公走上悲劇線,例如《老男孩》內(nèi)的劉志泰(亂倫弟弟),《金子》內(nèi)的崔岷植(綁架金子孩子的老師),《蝙蝠》里的金玉彬,《斯托克》里的馬修古迪;最后是犧牲者,這種人物的建立是非常有意思的 他們因引導者而持續(xù)出現(xiàn)在故事中 與引導者相比 犧牲者往往是可靠親切甚至具有喜劇色彩 一種普世價值觀的人 但他們在故事的中后期往往因為自身貼近了主人公 而不得善終或者也落得悲劇收場 例如:《我要復仇》中的裴斗娜,《老男孩》里面的姜惠貞,《蝙蝠》里的金惠淑(有病弱兒子的歐巴桑),《斯托克》里的妮可基德曼。這種三角型的人物設(shè)置是樸贊郁影片風格的主要構(gòu)架,無論主題如何更改,時代地區(qū)怎樣變化 這必須如同相聲中需要有逗哏和捧哏一般是樸贊郁電影的游戲規(guī)則。我們再回到斯托克中看一下 從表演上來說 馬修古迪可說是一是無兩,非常好的把Uncle Charlie這個人物撐起來 無可挑剔 簡直就像是把老男孩里面劉志泰所飾演的那個弟弟角色的穩(wěn)重腹黑以及蝙蝠里金玉彬飾演的寡婦性感迷人兩個特點完美復制過來。米婭華西科沃斯卡的India這個角色 中規(guī)中矩 一些段落比如開頭結(jié)尾對警察的最后一次殺戮都比較有亮點 反而是知名度最高的妮可基德曼這里出了大問題,不過更正一下不是演技上 而是從人物定位上來說 她所表演的角色無法代入到犧牲者這一類別中。更多時候 妮可基德曼飾演的母親是以一種“知情的缺少性生活的怨婦”這一較為西片的人物設(shè)置存在。而反觀樸贊郁原來的影片中,“捧哏”這一重要的職務往往是交予犧牲者來完成,但是妮可基德曼的母親角色則是放出空間給India(行進者)+Uncle Charlie(引導者)使得故事更多形成雙雄局面。三角型的人物框架并非不可修改,但突破了游戲規(guī)則,缺少了捧哏而兩位主角都是逗哏形象出現(xiàn) 整個故事敘述方面反而丟失了平衡,形成了節(jié)奏的緊繃無力。
就像琴弦 如果過于緊繃 沒有合理的松緩反而容易崩裂 斯托克并不是將觀眾的情緒完全提升到99分鐘無尿點 而是從第一個鏡頭開始便營造出了“我有一個天大的陰謀要話你知”的氣氛。這并不容易造成觀眾無法看懂故事劇情 反而是大部分人很快接受了india和charlie不對勁的設(shè)定 可到了戲劇高潮india華麗轉(zhuǎn)身成為了高跟鞋殺手后 觀眾悵然若失“果然如我所料嗎?”
碼字碼多了 先寫到這里 過兩天補充
6 ) 第二遍看過,推測的真相(含劇透)
看到第二遍,貌似看到這個故事的真相。
印蒂亞的媽媽在最后的獨白中講的是我們有了children,而不是child,也就是說他們有過不止印蒂亞一個孩子;印蒂亞的爸爸理查德并不喜歡打獵,但是為了印蒂亞,經(jīng)常陪她去打獵;印蒂亞的叔叔查理喜歡印蒂亞,并未謀面卻如此了解她,必定是因為什么事情。所以印蒂亞應該在兒時也殺過自己的手足,她的爸爸并沒有把她像查理一樣送去精神病院,而是通過打獵來紓解她殺生的欲望。。。
7 ) 超完美少女養(yǎng)成日記
我覺得叔叔想要找的是同伴(共謀,同夥)。他對母親沒有性慾,那只是演給india看的。有幾幕妮可基嫚喝完東西,歪頭睡著,所以我猜測叔叔在茶水裡下過藥,躲開真正激情的場面。
他對inida也沒有性慾。其實他肉體成熟,內(nèi)心還是個無助的小孩,被家人遺棄在精神病院裡。禮物一直都是女管家放在樹上的,對應了女管家說的:我一直都是你的眼線。但因為知道實情,所以被殺害了。叔叔唯一不介意讓姪女知道自己的過去。在電影中,叔叔甚至屢次暗示自己的身分(冰櫃)。姪女也許是叔叔在潛意識的愧疚(害死小弟)後轉(zhuǎn)移的目標。他期待姪女的認同,故用鞋子操控著她的成長。
我唯一有疑問的,是在和妮可基嫚彈鋼琴的時候,叔叔手上拿的黑色東西是什麼(黑布包安眠藥?)
india總共有三個人格:理性的父親、欲望的母親、瘋狂的叔叔。在有父親的時候,india人格是完整的。等到失去父親,又出現(xiàn)了叔叔,她的人格開始混淆。在欲望被挑起後(男孩斷掉的頸部宛如男性高潮前最堅挺的勃起),她穿上了母親買的絲絨睡衣,幫母親梳頭髮,這表示她第一次認同了屬於欲望的母親。她在共謀殺人的行為中,叔叔將她內(nèi)心的狂暴給引了出來,她首度認同了精神瘋狂層面的叔叔。所以,在知道叔叔的過去後,她僅打了叔叔一巴掌。
但在最後母親(欲望)要被叔叔殺死的場景中,india用父親的槍殺死了叔叔,解放了欲望母親。她也從這裡開始繼承/竄位叔叔的癲狂。她穿/戴著父/叔的皮帶與墨鏡,穿著母親的衣服。準備取代叔叔的紐約人生。
最後的場景,呼應了片首說的:花無法選擇自己的顏色(暗示神經(jīng)病家族僅能讓瘋狂的血流傳下去?)。但片首的紅花,其實是濺血的白花。所以india在講反話:花當然可以選擇自己的顏色。她當然可以掌握自己的命運。
補充1:叔叔
我覺得叔叔很有趣,就是他其實一直在暗示自己的身分(譬如問她冰櫃是不是很冷,告訴她不要站在比他低的位置>這呼應他殺死了掉進溜滑梯洞穴,最低位的小弟)。姪女也許是叔叔在潛意識的愧疚(害死小弟)後轉(zhuǎn)移的目標。他期待姪女的認同,故用鞋子操控(?)著她的成長。特別是在相處之後,他驚喜的發(fā)現(xiàn)姪女和他自己的相像。
說叔叔像小孩:在殺死母親的時候,叔叔開心興奮的呼喊姪女來看,就像是孩童忽同引伴加入遊戲一樣。
我會猜他有下藥。是因為鏡頭有刻意take到叔叔準備的茶組。但二次是india帶著茶組去找母親,發(fā)現(xiàn)母親像垂死的天鵝一樣睡著。
補充2:蜘蛛(友人的說明)
最後殺死叔叔,就像是母蜘蛛在交配後殺死公蜘蛛的高潮。但這裡的"交配"指的是身分的交換,india繼承了叔叔的身分,成為狂顛、有能力的主體。
8 ) 斯托克
《斯托克》的海報和片名,怎么看都不像是一部懸疑驚悚片。
起始,是極其溫馨的場景。女主角有個柔美的名字——印蒂雅,盡管片中所有人都如此稱呼她,但電影名稱卻選用了她的姓——《斯托克》,某種意義上不僅指女孩,也代表了這個家族,恩怨、糾纏、報復……種種。
印蒂雅(我還是愿意這么稱呼她),一個文靜略有些內(nèi)向害羞的女孩子,在生日當天正依照慣例,尋找父親藏匿起的禮物時,卻驚聞噩耗!
影片的前大半段,都跟隨她陷入喪父之痛,加之她與母親不冷不熱的疏離感;一旦代入,更認同于她對那位突然冒出來、盡管很帥、眼神會放電的“叔叔”的厭惡和提防。
不同于一般的懸疑片,其實從一開始,這個“叔叔”身上將會出現(xiàn)的問題不言而喻。幾乎完全可以猜到,他與印蒂雅父親之死必脫不了干系——觀眾知道、印蒂雅知道、甚至她母親或許也有所感,只是不愿承認罷。
于是,隨著劇情的層層深入,我們探尋的,不再是顯而易見的“真相”,而是一如旁觀者,冷冷觀察事態(tài)變化,擔心著女孩是否會被害、或被騙等等。然而,大家都上當了!是女孩將自己的外表偽裝得太過柔弱吧?博取觀眾同情之際,更為片尾的突轉(zhuǎn)增強了爆發(fā)感和震驚效果!
作為懸疑片,這真是部滴水不漏的佳作。邏輯嚴密,細節(jié)推敲謹慎之至。敘事層面,則跳而不亂。情節(jié)線上,常常將現(xiàn)實發(fā)生的事件與假想的情境或“被害妄想”的橋段交錯敘述,亦真亦幻,時真時假,卻是清晰可辨。這點,是電影劇本最值得學習和借鑒的。
而剪輯方面,導演亦將平行蒙太奇和交叉蒙太奇運用得出神入化,強烈的畫面節(jié)奏感,使敘述回憶、及交代事實真相這兩條敘事線更迭、但易讀解,沒有一處由于畫面和情節(jié)的跳脫,導致觀影者無法明白故事。
制作拍攝層面,最值得一提的,是該片中對于意象隱喻的應用。全片多次運用大特寫,不帶關(guān)系拍攝一些獨立物體,如甲蟲、蜘蛛、鞋等;也有一些物象,是作為隱喻或人物關(guān)系的連結(jié),出現(xiàn)在片中,如庭院里的大圓石、鋼琴、皮帶以及多次涉及的打獵場面。
仔細分析,這里出現(xiàn)的每一個物象,都是別有用心的設(shè)計,出自導演的創(chuàng)作要求,而非美術(shù)道具的陳設(shè)。對于故事情節(jié)、人物關(guān)系的交代和推動,都有不同的目的和意義。
比如每年生日時,印蒂雅都會收到父親“親手”做的一雙平底鞋,放置于一個禮盒中,需要她自己去尋找。而最后這次,她千辛萬苦爬上樹,打開的卻是一個空盒。隨之,當叔叔終于坦白真相之后,淡定地從自己旅行包里拿出一雙艷麗的高跟鞋,膝蓋跪地親自為印蒂雅換上。這一刻,從平底鞋到高跟鞋,從樸實、純真到心底的惡魔蘇醒,鞋子的改變,是女孩心靈蛻變的象征。不再平靜,而是尖利!
至于鋼琴,最初以為只是像<Amour>中那樣,為交代印蒂雅母親的身份。然,隨著鋼琴出現(xiàn)的頻率逐漸增多,坐在琴凳上彈奏鋼琴的人,不停變換、更替,實際導演以另一種方式呈現(xiàn)這三個人物之間錯綜復雜的關(guān)系和心理糾葛。母女之間的暗不和,最初有場飯桌上的戲,叔叔剛來不久,母親要求女兒在飯后彈奏一曲,以示對叔叔的友好,女兒想都不想便拒絕了。母親那一瞬間臉上表情頓時僵硬。再之后,便有母親教叔叔彈鋼琴的細節(jié),鏡頭突出了兩人手指和腳的特寫,暗喻了他們之間已有不尋常的曖昧關(guān)系。最出彩的,便是印蒂雅幻想中的一場戲,她正彈奏著鋼琴,叔叔突然出現(xiàn),并輔以強烈暗示性的話語和動作。兩人合奏——雖是女孩的幻想、或稱意淫,但很明顯導演已將她的心理剖析給了所有觀眾。
《斯托克》帶給我們的,是一種另類的暴力美學,那是一種在靜謐沉默中爆發(fā)的力量,潛藏心底深處的罪惡之念,剎那間可以噴薄而出。極致震撼的,是最后印蒂雅舉起獵槍朝著正在用皮帶謀殺自己母親的叔叔射擊一幕。印蒂雅端起獵槍,朝向喪心病狂的叔叔,瞄準;突然鏡頭切換至父親曾經(jīng)帶著她潛臥在草叢中,等待伏擊獵物的情境,無聲,父親沒有說話,兩人都看著前方,印蒂雅屏氣、扣動扳機;下一個鏡頭:窗玻璃被子彈穿透,破洞呈輻射狀。短短幾個鏡頭,干凈、利落,緊張到寧靜的切換。
潛伏,是父親教給她的,于是,當父親突然去世,女孩傷心、拒絕不信任人的假意關(guān)心。卻不曾表露自己的懷疑,只是暗暗地收集證據(jù),調(diào)查真相。甚至,直到兩人在樓梯上對峙,叔叔徹底攤牌的剎那,女孩仍然沉住氣,不動聲色,甚至答應了他共同遠走高飛的要求?;蛟S那刻,她心中早已燃起為父親復仇的火焰了吧,只是,從她溫靜默然的眼神中,覺察不到絲毫。
唯一,讓我略覺有些遺憾的是,人物塑造上,片中無論哪個人物都不可愛,甚至都有些可怕?;蛟S每個人都有值得同情之處,正印了那句話:“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北M管影片的情節(jié)扣人心弦,制作極其精細;但作為復仇電影,它沒有《哈姆雷特》、《美國往事》、甚至《老男孩》那樣的至情至性;作為暴力美學作品,它的主人公也不若昆汀、阿爾莫多瓦作品中的那些人物,雖然低等、邊緣,但自有真實可愛的一面,如姜戈。
因此,《斯托克》可謂一部精致細膩的懸疑情節(jié)片,精雕細琢于每一個情節(jié)、每一幀畫面;然它有缺失,缺在反映情感、引起共鳴的一面。
無非,它為人們揭示了一個真相:每個人內(nèi)心深處都潛藏著一個惡魔,就看你如何處理,壓制它、把它關(guān)入潘多拉魔盒,永世不放;亦或在強力刺激下觸動機關(guān),釋放出這個可怕的惡魔。
抉擇,存乎一念之間。
一個殺手倒下了,另一個站起來!Mia好棒!一直有格溫尼斯即視感!選角和配樂好贊,妮可就是適合演風騷俏寡婦!馬修美死了?。?!看完還想再擼一遍?。?/p>
故事很簡單就是一個少女殺手的成長日記,我的感動點是每個鏡頭都很好看,每個聲音的處理都很細致,只有低級的驚悚片才會用血漿嚇觀眾,樸早已超過那個境界。
導演用一個簡單俗套的故事展現(xiàn)出了電影這種載體應有的魅力
“有時候需要做點壞事,以防自己做更壞的事”
一家神經(jīng)病!堆砌的符號隱喻,毫無邏輯的殺來砍去
Matthew Goode真是回眸一笑百媚生?。。?!拜倒在蜀黍的西裝褲下!Colin Firth,付蘭蘭和法叔都是Uncle Charlie的候選人,holy mother of god要是有這些人當叔叔妹子腦殘才會一槍崩了他??!對Mia無感,妮可基德曼也算中規(guī)中矩,哎呀反正她就長了一張勾引小叔的臉嘛....
可以挑出N個缺點,鬼扯的劇情、各種裝小資、明顯的炫技,但是我居然蠻喜歡,特寫鏡頭給到Matthew Goode的臉真是賞心悅目,配樂也好聽,有些鏡頭還是挺美的,還有些刻意的變態(tài)居然也很對胃口,我怎么了快醒醒...
拍成這樣美其他都不重要了
變態(tài)是種基因。
太陽底下無新事,細節(jié)之處見高低。
蒼白的精致,美學讓人愛不釋手。米帥就沖這劇本誰還敢說你——不是基。馬修·古迪都帥成這樣了快用皮帶勒死我~~勒死我~~
一群變態(tài),尼瑪泰國看電影前還要全體起立唱國歌,嚇我一跳。
樸贊郁的風格越來越強了,而敘事則越來越不重要。這里很好的打造馬修·古迪的形象,抽皮帶串起的是欲望與暴力,太有想象空間了。
馬修古迪身材是好啊……身材是好啊……身材是好啊……慢慢解開皮帶(然后勒死人)的動作是sexy啊, 是sexy啊,是sexy啊……#驚悚片觀影感想#
是否喜歡這部電影取決于你是否能放下故事,徹底享受氛圍上的陰郁。蒙太奇與構(gòu)圖玩出花這就不說了,片子最凌厲的是物象間的類比銜接,蛋與眼,發(fā)與草,盒與柜……構(gòu)成多空間閉合?;旌现b對仗少女私密、雜糅的人格構(gòu)成,從“三親”中各接缽其部分。老樸這部美漂作挺棒。
太適合我的口味了,影片在細節(jié)上的處理非常的微妙,這種另類的心理懸疑驚悚片還帶著點古典的氣質(zhì),到了樸贊郁這里更是延續(xù)了他以往的黑色,流暢的鏡頭,微妙的聲音處理和剪輯讓影片變成了一場視與聽的盛宴。馬修·古迪的笑容讓人著魔,他那抽腰帶的鏡頭絕對是2013年最性感最經(jīng)典的一幕?!铩铩铩?/p>
至多算是vintage服裝秀。畫面色彩美,裝了一手好逼。
家族的秘密,血裡的盟約,泛濫的美學,故我在他者裡添了冷靜。樓梯的高低對話交待了運鏡,與警長的一席話道出了節(jié)奏的跳躍由來?;罨钕蚰吧苏宫F(xiàn)自身的功架。由否定到擁抱,親密在距離裡成立,就在少女成長的剎那間,我今月的經(jīng)血就到了,真是應景?!肝蚁脒@會讓你注意我?!挂苍S是樸對荷里活的問話。
樸贊郁電影總有兩點特別LOW,一個是炫技成癮;一個是過分夸大性欲的力量。我實在受不了“性感反派輕佻地摸摸女主角的脖子就能精神控制女主角”這種傻逼橋段,太像??碅片的處男的臆想了。
細節(jié)處理精致微妙,畫面氛圍無懈可擊。故事神秘古怪,作品整體形式略大于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