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一時間為之語塞
當然,整個背景音樂都是比較低沉的,令人總有些不忍繼續(xù)看下去,但的確很感人,很值得推薦。作者的描述手法非常舒適,雖然這是一場從頭至尾的悲劇,但傷感之余你能感受到主角內心深切的愛,那種絕望的愛,那種陷入已無法回頭的絕境中還在努力掙扎的愛,那種明知一切都已無法彌補還試圖挽回的愛。主角所有的瘋狂都是在無盡的自責之中找尋失落的現實,雖然最終你不得不面對,但殘酷的現實畢竟令人痛苦。需要有一定的痛苦經歷的人才真正適合去閱讀這部電影。
2 ) 請讓海水帶我一起走
媽媽:我們來玩捉迷藏游戲吧。兒子:我不喜歡玩捉迷藏,因為你可能會找不到我。
影片沒有交代女主的丈夫,只有單親的媽媽,和一個可愛的兒子。可是如果你看見了那個眼睛大大笑容純凈的兒子,那么你就會覺得足夠了,一個女人如果能夠擁有這么一個天使一樣的孩子,那么無論生活多么艱辛,都有了繼續(xù)下去的勇氣。
可是從擁有到失去,只是短短的一瞬,我們隨著母親的背影,發(fā)瘋般的找遍了每一個角落,求助了每一個肯能求助的人,但都沒有結果。于是在警局的沙發(fā)上,她顫抖著,哭泣著,祈求上帝不要這么殘忍。
西班牙人辦事效率很高(沒幾天就找到了尸體),也很殘忍,躺在冰冷的停尸間的小小軀體,散發(fā)著令人絕望的氣息。母親看一眼,說:不,不是他。我想沒有哪個母親能夠承受孩子的離去,孩子就是她的命,她的希望,她的未來,所以她堅決的對這無情的命運說了不。
她不停的做著噩夢,在夢里,她被浸在水里,孩子就在不遠的地方,卻觸摸不到,她醒了,卻依然像是活在噩夢里,一切都是灰暗的,連空氣里都是悲傷的味道。
很喜歡女主裸身在海里游泳和在沙灘曬太陽那場戲,因為在我的夢境里,這樣的場景常常會出現。在潮去潮來的海水邊,感受著一輪又一輪的澎湃,然后縱身躍入海中,進入一個安靜的私密的世界,這個世界只有我,我仿佛又回到了母親的子宮里,那里安全舒適,雖然沒有誰陪著,可是卻覺得自己是被愛護著的,我可以任性,可以為所欲為,可以就這樣沉浸在無聲的安詳里?;氐缴碁┥希嗦愕拿鎸χ柟?,感受著海風,感覺靈魂在此刻既要被洗刷的輕盈了,一切都不再重要。當然,此刻的安靜,是對于我來講的,對于女主,此刻唯一清晰的,就是她失去了她心愛的兒子的事實,所以她在陽光下顫抖,幾乎要窒息。就在這個時候,她看見了她丟失的孩子,在陽光下,嬉戲玩耍,這等轉換情緒的沖擊太大,于是在看見孩子的下一秒,她昏了過去。等她醒過來,一切又恢復到了那片寂靜如死水的空虛里。她相信,她的孩子就在某個地方,某個角樓,等待她的尋找。
在她勇敢和執(zhí)著的尋找下,她找回了她苦苦尋覓的孩子,在她親吻她孩子稚嫩的小手的那一刻,我們都以為,母親贏得了游戲的勝利,她找到了她的孩子,可是在小息之后,我們才發(fā)現,原來我們跟隨母親的眼睛,一起被騙了,她找到的是另一個母親丟失的孩子,她拯救了那個絕望的母親,可是,躺在急救床上的她,自己呢?誰來拯救呢?難道真的要她接受這個永別的事實嗎?那具躺在停尸床上,手指發(fā)黑,海藻纏身,渾身是冰冷海水的軀體,是她離去的孩子嗎?是他嗎?真的是他吧,那顆早上剛剛別在衣角的胸針,是屬于母親的吧。
答案是肯定的,也許母親從一開始就已經知道了答案,知道一切已經無法挽回了,可是卻控制不了自己的愛,所以她夢見自己和孩子一起浸在水里,所以她喜歡一個人游泳一個人潛水,那都是因為,她對孩子的承諾。媽媽:我們來玩捉迷藏游戲吧。兒子:我不喜歡玩捉迷藏,因為你可能會找不到我。媽媽:如果找不到,我就會一直找,直到我找到為止。
在痛苦的事實不得不被接受的時候,母親跳進了海里,她知道那是孩子離去的地方,可是如果這個世界沒有了他,她也不想要留下來了,于是她最后一次浸入了海水里,在那里,她真的看見了她深愛的兒子,睜著純真的眼睛望著他,伸出小手撫摸著她的臉,親吻她的臉,可是孩子不得不離去了,一支母愛的手不想放棄,可是又不得不放棄,大手和小手分離,孩子游向了遠方。
很喜歡這部電影,是因為,殘忍帶走孩子的海水,是我喜歡的一個因素。如果有一天我也要離去的話,那么請允許我,沉入安靜的大海,在慢慢下沉的過程里,流出淚水融在海里,看著陽光越來越遠,遠到幾乎看不見,然后轉身進入那片沒有人打擾的寧靜里。
3 ) 《魔島迷蹤》傷心的恐懼
電影戲劇的功能主要是透過激發(fā)人們的知性和感性層面,來達到傳遞知識、刺激官感、和觸發(fā)情感的目的。電影戲劇的類別隨著科技的進步,從最初的喜劇、悲劇,逐步細化至文藝、動作、科幻、懸疑和恐怖等形態(tài)。在這些類別中,最有趣的當屬恐怖片??植榔饕抢萌祟悓ν纯?、死亡和未知的恐懼,來誘發(fā)緊張害怕的情緒。在現實環(huán)境中,人們生來厭惡和抗拒害怕的感受,但卻透過恐怖電影主動尋找這樣的刺激快感。科學家對于人們?yōu)楹螘嶂杂谟^看恐怖片,至今還沒有定論。一說是人們享受的是恐懼體驗過后的放松感,一說是恐怖片在誘發(fā)恐怖情緒的同時,也會連帶誘發(fā)興奮的感受,而人們享受的就是這附帶的興奮感。
就像大部分的藝術類型一樣,恐怖片也在持續(xù)的進化當中,典型的恐怖片是透過虐殺、或是各種靈異現象,以強烈的血腥暴力或是極端的恐怖氛圍,來快速調動觀眾的緊張害怕情緒,并用一波接一波的強化手法,將觀眾高高掛在恐怖的巔峰之上。但近來的恐怖片不再滿足于單純的感官刺激,開始融入其他類型電影的元素,越來越多恐怖片是以“恐怖”作為引子和架構,但最終的目的地卻是對人性的反思、對生命的感動、或是對情感的傷懷,包括《沉默的羔羊》、《第六感》和《羊男的迷宮》都屬于這一類的作品。
《魔島迷蹤》是一部2009年的西班牙作品,中文譯名也翻做《鐵》。故事講述一個單親媽媽帶著5歲的兒子到小島度假,兒子卻在前往小島的渡輪上憑空消失。母親在歷經漫長的折磨后,接到警方的通知而來到小島為兒子認尸。母親在白被單被掀開那瞬間,滿臉淚水地發(fā)現躺在太平間里的并不是自己的兒子。警方對母親的答復感到懷疑,因此要求進一步進行DNA比對。于是母親被迫在小島上多停留三天。而在這三天當中,母親發(fā)現島上的居民行徑可疑,還發(fā)現在自己之前,還有另一個母親的年幼兒子也同樣在島上失蹤。
母親開始獨立調查,循線找到了一個精神失常的德國女人,并在這個德國女人所居住的拖車中找到了自己的兒子。母親在與德國女人搏斗的過程中受了傷,但還是鼓起勇氣艱難地帶著兒子逃走。母親不信任警察,也不信任島上的任何人,因此百般隱藏兒子的身影,躲避追趕在后的警方,最終順利登上離島的渡輪。負傷且疲憊的母親與兒子一同在座位上沉沉睡去,直到記憶的片段和傷口的痛楚將母親喚醒。母親醒來時發(fā)現兒子竟然不在自己身邊的座位上,她立即彈身而起,慌張地找尋。
這次母親很快就發(fā)現兒子,他正背對自己和渡輪服務員講話,渡輪服務員則是以怪異的眼神盯著這個母親。兒子終于轉過身來看著她,但兒子的容貌身形居然改變了,那不是自己的兒子,是另一個失去孩子的母親的兒子。記憶開始往回滾動,畫面開始從新校正,登上渡輪時的兒子、躲在汽車后座的兒子、德國女人拖車上的兒子、暈倒前在海邊看到的兒子,每個畫面都錯了,都不是自己的兒子。一直到回到太平間的那一瞬間,是的,白被單下那個浮腫發(fā)黑的尸體,這才是自己的兒子.....。
淚水、哭喊、自我封閉都不足以描繪出一個失去兒子的母親的痛苦,那感受已經超越悲傷、超越心碎,那是一種直抵內心深處的絕望恐懼。
《魔島迷蹤》是西班牙導演加貝-伊班內茲的第一部長篇電影。從“尋找憑空消失的孩子”來看,《魔島迷蹤》令人聯想到朱蒂-福斯特所出演的《空中危機》,但從手法和意涵來說,《靈異孤兒院》其實更為相近?!鹅`異孤兒院》也是一部西班牙出品的恐怖片,于2007年上映,是西班牙近十年來最賣座的電影,得獎無數。《靈異孤兒院》的制作團隊強大,制作人是《羊男的迷宮》的導演吉爾莫-德爾-托羅,制作班底相似?!鹅`異孤兒院》講述一個成長于孤兒院的母親,重返兒時的生長地點、計劃重建該孤兒院時,競意外地失去了兒子的蹤影。兒時那些一同在孤兒院居住的小女孩們,以靈魂的模樣出現,并以“猜謎游戲”的方式來引導這個母親找尋真相。母親最終發(fā)現了孤兒院那些小女孩死亡的真相,同時也找到自己兒子失蹤的真相,但這個真相卻悲傷得讓人無法承受。而結局也一如《羊男的迷宮》,一個心碎不已、如夢似幻的幸福,是《賣火柴的小女孩》以來,最不堪的快樂。
《靈異孤兒院》堪稱史上最好的恐怖片之一,與之相比,《魔島迷蹤》的故事情節(jié)就顯得單薄,八十多分鐘的片長,將影片的敘事節(jié)奏壓縮得很厲害,女主角的演技盡管讓人眼睛為之一亮,但影片氛圍的醞釀不足以襯托出演員的演技,也沒能充分凸顯出真相的前后反差。除了故事意旨有模仿《靈異孤兒院》之嫌,在敘事手法上也可以見到《第六感》的影子?!赌u迷蹤》作為導演加貝-伊班內茲的處女作來說,品質不算差,但在與《靈異孤兒院》和《第六感》相比之下,就顯得黯然失色許多了。
4 ) 超越悲傷
看了影片我很吃驚,沒想到西班牙影片會這樣精良,奈人尋味.內容豐滿,構思巧妙,與美國大片所差的就是商業(yè)氣氛不濃,場面不夠刺激,其他的都不遜色,
影片的最后一刻,揭示了一切,女主人公失去愛子的痛,是任何語言也不足以詮釋的,她用幻覺支撐著自己尋找孩子的影子,一步一步就要成功時,她蘇醒了,現實是她無法承受的,拼命營救的,相擁入懷的,一路奔逃,誓死保護的,疲憊至及臨睡前親吻的,不是他,不是他的.那份悲傖和絕望已使她窒息,那冰冷又無情的海水就讓它吞沒這一切吧!吞沒這就要爆炸的痛苦,吞沒我的身體,讓我在那里與我最親愛的寶貝重逢,依然是那稚嫩的小手,純潔的透明的笑臉,清潔明亮的大眼睛,那么可愛,他的手香還留在我的指尖,他的吻還留在我的面頰,他輕輕的走了,再也沒有回頭!!
5 ) HIERRO
剛開始的時候,還真的沒有看懂,一部很西班牙的片子,去年的作品,到今年才看,算心理片嗎?從音樂和色調上講就帶有驚悚,把它歸類到劇情驚悚片也是可以。
從剛開始的一個媽媽帶著一個孩子在高速公路上疾馳,忽然就出了車禍;一個媽媽帶著一個孩子乘坐渡輪,在媽媽睡覺的間隙,孩子不見了,整船都經過了仔細的檢查,但是終沒有找到孩子的蹤影。
其實,主人公的寶貝,就是一開始去島上辨認的尸體,她沒有承認,但那確實是她的寶貝。她拯救的孩子是馬跳,是最開始車禍中丟失的孩子。
一部很感人的片子,母愛的強大在于,它可以讓奇跡發(fā)生。
6 ) 西班牙人的思維方式確實。。。
當我還在西班牙的時候,同學之間談論比較多的話題就是,有時候全然搞不懂他們的思維方式,看吧,這部電影就是又一個例子。
哎,我就不劇透了,要不就沒意思了。
如果你最后看明白了,你就會想,為啥她開始要XXX,為啥XXX要XXX,最后為啥又要傻X的XXX,反正,以一個中國的人的心態(tài)。。。你大概不會理解,不過,就是這些不理解之處,給出了不少關鍵暗示。
片名是拍攝電影所在的小島的名字,El Hierro,加納利群島中最小也是最偏遠的一個。雖然說片子拍的色調灰暗,但是實際上加納利群島相當陽光明媚,當年三毛和荷西就住在大加納利島。不少德國人和英國人都喜歡在這里曬太陽,還有N多的gay。。。哎,跑題了跑題了,不過加那利群島確實很適合度蜜月。
總體來說,我覺得配樂還是不錯的。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你們懂得,啊,今天天氣不錯這一類。。。其實看多了美國大片,偶爾看看西班牙這種奇怪的片子也算是不錯的調劑。。。
最后說一下,片子中的小正太真可愛啊真可愛~~~歐洲的小孩都是這么可愛的,可惜他們不少越長就越狂野了。。。
西班牙的恐怖片 總是很特別的 這部也很精彩開頭的水里的幻境 配樂都很有感覺 如幻如真 不需要太復雜的情節(jié) 讓現實和幻想交織 不斷重疊 就是美妙的懸疑片在大自然的不斷沖擊下 最終歸向塵土還不錯
配樂營造了足夠神秘、懸疑的氣氛,但片子的劇情走向實在不咋地。
攝影不錯 故事嘛 故弄玄虛
不喜歡。。覺得沒什么意思。。
沒想到真的就剩攝影了...
西班牙的母親都是鐵打的漢子啊 那個剛墜崖的片段我很喜歡 一動一靜深得吳宇森體缽啊 攝影太棒了 實在是有點矯揉造作故事空洞有點炒冷飯了 悲劇了看了評論才明白
兩個小男孩長得太像了,以至于我一直分不清誰是誰。
節(jié)奏緩慢的心理懸疑電影
電驢down的名字是魔島迷蹤,我在豆瓣搜了半天都沒有找到。
那小孩子簡直太漂亮了??!好吧。這樣的母親已經是太極端了。好在結局茅塞頓開沐浴圣光中了。
這就是所謂的心理恐怖劇么,劇情太糾結
女主角很美,但是劇情能不能不這么老套……
挺壓抑的。
女主角很漂亮,拍攝方式也很美.唯獨劇情老套了點,帶了文藝的感覺...
節(jié)奏慢得心都提不起來;一個把孩子弄丟了的絕望母親
加一星給攝影 否則這一路狗血的片子是有兩星
雖然劇情是有點老套了,但女主角和整部劇的化學反應很強烈. 陰郁的色調里面滿是濃重但失卻分辨能力的母愛. 攝影和音樂很不錯.
我看到了一個丟失了孩子的母親的正常反應。
搞得特別像MV,一驚一乍的,最后也沒什么新鮮的……
還好吧不是很恐怖姐。。。而且很早就猜到結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