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迷宮迷夢
自從瑪麗雪萊的《科學怪人》誕生以來,科幻便成了表達人類奇幻思想,探索未來的最好載體。日本的動畫監(jiān)督大友克洋則可以稱之為堅持科幻路線的頑固分子。他以漫畫起家,從早期的《槍聲》,《童夢》等作品中便可以探知端倪。此后的動畫作品 《亞基拉》,《老人Z》,《機器人嘉年華》,《記憶三部曲》亦均可體現(xiàn)他對科幻的熱誠。
大友克洋作品中流露出對于世界未來的擔憂,對人類自身普遍的不信任和恐慌,不僅僅是緣自其島國意識的不安全感,更和自身的成長經(jīng)歷有關(guān)。1954年出生的他,應該算是日本戰(zhàn)后出生的第一代,歷經(jīng)美軍統(tǒng)治,學生運動,越戰(zhàn)爆發(fā)等事件以及搖滾嬉皮全勝的時期,以致他的作品有著濃重的懷疑論傾向。
1987年,角川書店的社長——角川春樹集結(jié)了以大友克洋為首的當時動畫界 3位著名的實力派監(jiān)督,拍攝了一部名為《迷宮物語》的動畫片。這部不以商業(yè)為出發(fā)點制作的動畫可謂是開一代另類試驗動畫先河,是在這個后機械復制文明的社會,迎向靈光消失的年代的最好注腳?!睹詫m物語》共分為三個篇章,張顯著三位監(jiān)督獨特的個人風格。第三部《工事終止命令》的監(jiān)督,就是大友克洋。不過與《機器人嘉年華》不同的是,本片各個章節(jié)的聯(lián)系相對要緊密一些。
《迷宮·迷路》這一章節(jié),透露著強烈的日本傳統(tǒng)的風格和濃郁的法國風情,可謂是日本融合西化與堅守傳統(tǒng)的最好體現(xiàn)。開始時,高度飽和的紅色的屏風背景和類似櫻花吹雪的花瓣,從構(gòu)圖造型都受著日本本土文化的熏陶。而其后西洋的家具擺設(shè),小丑角色的出現(xiàn),還有法文的馬戲團布告,則是日本人融合西方文明的體現(xiàn)。在這種充滿象征意味的背景里,一個黃昏,女孩和貓穿越這鏡子鐘擺所固定的時空來到了迷宮的世界。迎接他們的導游是孩子們都喜歡的小丑。用靈動的,沒有實感的腳步,飄浮或者說是舞蹈,帶著她們在迷宮的通道里穿行。
平板陰暗的迷宮,撲朔迷離的道路,所有的事情都是相像的,所有的人都是相像的。人們都象幽靈般地浮動,地鐵里的乘客都是骨骸。行走著的人們,都熔化成瀝青鋪遍了道路與墻壁。單調(diào)乏味一如現(xiàn)實生活本身,但是至少還有相信夢想和歡笑的地方。馬戲場就那么的出現(xiàn)在迷宮的盡頭。小丑示意女孩和貓站到馬戲場中。無需任何說明,故事自然而然的進入了第二篇章。
《奔跑著的男人》叫邁克·休,保持十年冠軍頭銜的偉大的賽車手。他的傳奇就是社會壓力和自我挑戰(zhàn)的歷史。
基調(diào)陰暗冰冷的賽車場猶如機器般冰冷。閃爍其中的五彩霓虹燈則象征著虛假的繁榮和無畏的狂歡。誰都知道賽車是與高科技結(jié)合最為緊密的比賽,是工業(yè)物質(zhì)對抗人類體能的最好代言人。
不難想象,1987年日本處在發(fā)展高峰,工業(yè)文明的極度發(fā)展,經(jīng)濟物質(zhì)的高度膨脹相對應的社會問題也日漸突出,人不再是單純的自然人而是逐漸異化,由此帶來的自身恐慌和壓力非同一般。一圈圈的賽道,猶如人們一天天單調(diào)乏味但無法出軌的生活,看起來相似的賽車手猶如被所謂公司財團同化的身著制服步履匆匆的上班族。也許最后勝利就是爆發(fā)后的消亡了。
邁克·休這個偉大的冠軍車手,最后淹沒在火花中。那熊熊的烈火有如地獄變,肆意撒落的火花則是對人的最好挽歌,而這不是操作臺上“ 生命系統(tǒng)終止”的字樣所能概括的。
終于到了機器人時代,《工事終止命令》延續(xù)著大友克洋對機器人題材的熱愛。
由于阿羅華納共和國發(fā)生政變,某公司與該國共同開發(fā)的叢林中的第 444建筑工程現(xiàn)在不得不停止,以減少更大的損失。該工程完全由機器人操作,只有一個人類的監(jiān)工,但由于這個監(jiān)工神秘失蹤,于是公司派杉崗勉前往該工地執(zhí)行終止命令。
但該工地的機器人頭領(lǐng)一號機器人并不聽從杉崗勉的命令,堅決要完成工程,指揮所有機器人超負荷運轉(zhuǎn)的趕工期,技術(shù)機器人不斷的出現(xiàn)短路爆炸。一切都已經(jīng)失控。最終忍無可忍的杉崗勉擊毀了一號機器人,同時順著控制線去尋找工地控制所有機器人的電腦終端,要執(zhí)行中止計劃。一個巨大的機器怪獸出現(xiàn)在他的面前。
大友克洋是在表示機器會是人類的終結(jié)么?還是指責工業(yè)文明對自然平衡的破壞?還是在暗喻日本經(jīng)濟的發(fā)展會導致無法控制的滯脹?這種種反思,讓人不由不嚴肅起來。但最妙的一筆,是結(jié)尾,公司傳來消息,共和國又恢復了原來的體制,合同繼續(xù)有效,項目不能停止,但是杉崗勉卻不可能知道了。迎合迷宮的主題,所有的一切都像再走迷宮,到最后卻發(fā)現(xiàn)自己停留在原點。
影片也回到了原點,演出結(jié)束,女孩鼓掌。小丑與女孩相擁,煙花落下,音樂響起,狂歡的時刻來臨了。笑啊,跳啊。畢竟不管到了什么時代,我們都需要在歡樂中做個好夢的。哪怕是不知所謂的迷宮迷夢。
2 ) 只當精致噩夢
氣泡分解消失的啤酒是夏天的敵人!只好拿去洗頭發(fā)。
在這樣大腦軟化融化不斷汽化的夏天,當然要看古怪的東西振作精神。
背景資料:
1987年,角川書店的社長——角川春樹集結(jié)3位監(jiān)督完成了這部眉村卓原作的動畫短片作品集【迷宮物語】。
第一部【labyrinth】,監(jiān)督鈴太郎(一說林太郎,作品還有【幻魔大戰(zhàn)】)。
第二部【飛馳的男人】,監(jiān)督川尻善昭(作品還有【妖獸都市】和【黑客帝國動畫版】,不過【黑】也是動畫合集,他是哪一段?)
第三部【工程終止命令】,監(jiān)督大友克洋。(這個人有名到連我都知道——只是知道)
制 作 PROJECT TEAM ARGOS、MAD HOUSE(瘋狂屋,今敏的動畫都是他家做)
故事不長,畫面精美,鏡頭角度刁鉆;情節(jié)充滿弗洛伊德式的隱喻,想象力豐盛。我可以記住畫面,卻難以描述故事。每次試圖完整地講述故事卻力不從心。
一個迷宮的故事,小女孩和貓闖入鏡中世界,歪扭曲折的人形和建筑如同一個關(guān)于冒險的夢。只有夢中才有如此奇異的景象,似乎充滿詭異陰謀又順理成章。每個人都會在夢中遇到荒唐的事,作荒唐的決定,就算墜落最深的海溝也絲毫不覺恐怖。
一個賽車的故事,賽車手已經(jīng)死亡,但車子仍然飛馳飛馳永不停止。這是偏執(zhí)還是堅持?這是怨念還是信念?這是不值得還是反正我愿意?車窗依次破裂,玻璃碎片肆無忌憚地沖向面孔,握著方向盤的手青筋暴起,直到血液終于迸出血管,血漿也青黑色。涅槃的鳳凰,還是原來那一只嗎?
一個機器人的故事,小辦事員被派去某個被遺忘的城市終止修建工程,導游是個患了帕金森癥一樣哆嗦抽搐的機器人。它軟禁他,每天送來的食物也越來越少,最后只剩一盤螺絲釘——不是比喻法,是真的螺,絲,釘!它帶領(lǐng)他參觀工程進度,整個城市都是大樓遺骸,墻縫中爬出藤蔓植物,窗口有鳥窩和猴子。它命令所有機器人晝夜趕工,有的機器人在工作中過熱自爆,也是像暴斃的人一樣難看又可憐地倒在泥水中。
最后一個故事沒找到合適的截圖,同樣是空城,本作比【我是傳奇】有氣勢多了。所謂“高下立現(xiàn)”就是這個意思。
每個故事都陰測測慘兮兮,現(xiàn)在不慘的也有充分慘的余地在后面等著,于是令人不敢懷抱希望??傊?,絕對不是看了會開心的作品,但畫面鏡頭又無懈可擊——只當是做了一場精致,繁復,三段式的,噩夢。
3 ) 工具理性
晚上回去看《迷宮物語》,先講了一個女孩的幻想與夢境,再進入到一個賽車手的故事里,像是一個接近實在界的寓言故事。機器靠著賽車手的精神與身體前行,他被別人超了,那些人超過他時的眼神傷到了他的心,由于機器負荷快到極限,他被終止了,在超越與認可的欲望下,他繼續(xù)前行,達到無意識的癲狂狀態(tài),身體也超負荷直至七竅流血,他的機能潛能被完全激發(fā),在絕對意念的引領(lǐng)之下產(chǎn)生了某種“意念”“執(zhí)念”甚至與金屬玻璃等產(chǎn)生了共振使其破裂,所有的對手都因此而葬身了,他超過了所有人。但到達了終點后他依然在持續(xù)加速,因為他的腦中有一個幽靈有一個幻象,即是那些被超過時的畫面,左右兩邊的賽車在超越他后集中為了同一個總在前方的幻象。
這一個永遠在前方的幻象多像是我們總在追求的東西??!早年的被否定和被終止,使人產(chǎn)生一種執(zhí)念,為了追求第一,耗盡身心,最后為了追求不存在的優(yōu)越,我們要進入無意識的癲狂中,我們離“追求”越近,就越是趨于毀滅。因為此時人本身已經(jīng)被掏空了,意志占據(jù)了所有。追求目標達成,追求過程的快感也就不再有了,所以即使達成了目標他也還是會永遠活在那個意志中,并且失去了人的基本功能。
第二個故事是關(guān)于一個工程的,機器人執(zhí)行著任務(wù)不惜一切要完成工程,一個技術(shù)人員前去終止工程,因為當?shù)卣?quán)的更替。為了按期達成任務(wù),技術(shù)型機器人讓所有機器晝夜運行不惜機器的損壞,就像為了更多利潤而不停榨取員工的邏輯。技術(shù)人員為了終止工程破壞了技術(shù)型機器人,沒想到整個系統(tǒng)本體非常巨大,而政權(quán)再次的更替又讓工程應該繼續(xù)進行。
技術(shù)人員和技術(shù)型機器人根本上處在一個同樣的地位。這兩個故事在本質(zhì)上講述的是工具理性的問題,當被資本要求的目標(在車隊比賽中拿第一,為公司終止項目)上升到絕對理念時,人的精神與肉體乃至機器人都是工具和必然的損耗品,網(wǎng)們必須要保有懷疑和癥狀才能維持人的主體性。
所謂的進步和追求背后,我們追求的又到底是什么呢。是欲望的欲望,追求的欲望,而意識形態(tài)正是運用了我們的這一特性。
4 ) 光影對于視覺的感受
對于迷宮物語。是再上大二時候老師推薦給我看的片子。
我被里面第一個故事種迷宮幻影所深深吸引。不能自拔。對于那段妖嬈的光影變化。我樂此不疲的反復觀看。觀看它每一幀的效果。每一個轉(zhuǎn)場的變化。
對于這個片子。真的太棒了。。。
強力好片子。。。
5 ) 窗口雖小,世界很大
3部短篇看似短小卻描繪了三個完整的架空世界。
我在看疾馳的男的時候,會猜想看臺上那么多人,他們都是些什么人,都在那個世界里做些什么,為什么會有這么殘酷的比賽,賽車是如何推進的,賽事是由誰組織的。工事禁止時,為什么會有那么龐大的原始森林,為什么會有444工程......
三部短片代入感都非常強,描繪的世界大相徑庭,但它們是那個世界的一個小窗口,你只能看到一部分,但那個世界確實完整的。
日本動漫我覺得最有意思的就是它對架空世界的描述,宮崎駿的作品雖然情節(jié)老套,但是他所描繪的每個世界卻是獨一無二的??窗⒎策_的時候我就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這種感覺就是日本動漫的代入感,我會想起幽靈公主,想起風之谷。不過我覺得日本人的架空世界設(shè)計更純粹,歐美在這方面始終無法脫離合理的科學解釋,顯得比較呆板。
迷宮物語,三個短篇的表現(xiàn)力都非常棒,留給人的印象非常深刻,很久不看我還清楚的記得故事細節(jié),窗口雖小,但世界很大。
6 ) 所謂實驗電影
作為實驗電影的力作,充溢著迷幻的氣質(zhì),像做了一場夢,精神游離于身體之外。
啊,對了,是【愛麗絲夢游仙境】~
小女孩尾隨一只肥貓,步入迷宮,遇見一場馬戲表演。燈光亮起,帷幕揭開。
舞臺上,戲子一號在賽車場上拼命追逐,一圈又一圈,循環(huán)往復,無聊么?單調(diào)么?想出軌么?還能跑得更快么?在圓圈里跑得更快干什么?無預兆的爆發(fā)方能彰顯力量。
戲子二號跟機器撕扯不休,服從指揮還是抗令不遵,誰對?誰錯?規(guī)則是什么?這真的是人類跟機器之爭么?睜開眼睛倒變成了可笑的事情。
演出結(jié)束,煙花落下,掌聲響起,謝謝觀看。
老實說,沒怎么看懂,不過不要緊,所謂實驗電影嘛,就不是用來看懂的,欣賞一場視聽盛宴,何樂而不為~更何況它才五十分鐘不到~
7 ) 人生迷宮
迷宮,是一種尋找出路的游戲。
走在人生的迷宮中,出路是什么呢?
迷宮物語向我們展示了人生迷宮的三種出路(陷阱):感官、賽道 以及 理性。
感官:感官是我們認識世界的主要媒介,但感官不一定可信,往往會欺騙我們。感官為人帶來了歡笑,笑被認為是好,很多人以追求歡樂為人生迷宮的出路,但歡笑不一定是好事,一直笑著的可能是個神經(jīng)病或者小丑。
賽道:人生被建構(gòu)為一條永無休止的賽道,你必須和他人比較,還得和自己比較,這條無盡的賽道最后把人逼向瘋狂。
理性:人類有理念(idea),用理念和邏輯構(gòu)建了科學理性的世界,但是與感性相對的理性,并不是完全“理性的”,或者說理念并不完美,數(shù)學并不完美,邏輯也并不完美。機器人只顯示出作為人類創(chuàng)造物的機械感,同時也顯示出人類所謂“理性”思維的缺陷。
8 ) 愚蠢的人類啊
看似混亂的狂想碎片,充滿形式感的怪誕畫面,讓人以為是實驗性質(zhì)的風格動畫。
但如果細心的把他們串聯(lián)起來會發(fā)現(xiàn),故事其實很清晰。
迷宮中的女孩和貓,游戲般的跟隨著小丑穿越迷宮,觀看了小丑為他們準備的節(jié)目。
《走之男》,描畫了人的異化,挑戰(zhàn)極限的現(xiàn)代社會心態(tài),造成人格的扭曲。
《工事終止命令》,表面上表現(xiàn)的是機器世界的荒誕。其實這同樣是現(xiàn)代人的處境,標準化的世界把人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像機器,而不變的是人的野心,欲望和一次次的背叛。
兩部夾在中間的短片完成了對現(xiàn)實的嘲諷!
好了,回來繼續(xù)迷宮物語,告別可笑的塵世,我們的吉茜娜像一塵不染的天使一樣單純。
世界就應該是這樣子的。
一出華麗的游行,
一個迷宮的游戲。
一場無始無終的夢。
音樂真好聽....
很CULT。
手法并不新穎。開頭和結(jié)尾比較喜歡。中間就不是感興趣的部分。
馬咪馬咪哄~
我靠,日本動畫做成這樣了!
晚上看有點害怕
那個國家的動漫已經(jīng)做到這樣的地步了!
迷宮物語——艾麗絲夢游仙境;狂奔的男人——當功能消失之后,目的仍要實現(xiàn);工事中止命令——在杉岡勉覺得機器人只知道執(zhí)行設(shè)定的任務(wù)之時,他自己也成了一個只知道執(zhí)行設(shè)定任務(wù)的人,人和機器人有時候并沒有區(qū)別~
森本晃司叔~
8/10。板塊狀行走的人群突然停下,熔化成黑膠蔓延著畫面大部分;燦爛飛動的焰火和扭曲至炸裂的肉體機車,在觀眾喝彩聲中分崩離析;狂熱的經(jīng)濟建設(shè)起得卻是叢林沼澤的廢都,發(fā)瘋的機器工頭每日送給男主充滿零件污泥的早餐。三個故事很像黑暗版[幻想曲],劇中劇結(jié)構(gòu)和畫面光怪陸離相當燒腦,差點看不下。
cult、詭譎、奇幻、迷離、天馬行空。7.3
依舊是大友克洋那段最好玩
一看就是認識。大友克洋最明顯,川尻次之,另外一個不太熟悉。等看過銀河鐵道看看。
瘋狂的復調(diào),賦予妄想以有形。--短評《迷宮物語》『Tab』
幾個人的風格都非常明顯,不過還是更喜歡第一段,既有日本傳統(tǒng),又充滿想象力和變化
異色
不懂賽車那部分
給人感覺太強烈了
小時候閉路電視放這種動畫,有點害怕沒看完。曾經(jīng)一度把這片跟《回憶三部曲》搞混。詭譎、瘋狂、天馬行空,實驗色彩頗重。1+2式分段,主體《迷宮物語》非常詭異,帶出兩個故事, 川尻善昭的《狂奔的男人》概念在后來他在《黑客帝國動畫版》里的“世界紀錄”里如出一轍,后者更像是本片的延伸。大友克洋《工事中止命令》最喜歡,自然與智能文明的對撞,在二者面前,人類都是非常渺小的,最后一幕挑戰(zhàn)機器大怪獸那一幕令人印象深刻。感覺游戲《美少女萬華鏡》的模式應該是參考了這片。
一點也看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