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衣冠禽獸》奔向地獄的情欲列車
題記:
在預(yù)設(shè)的結(jié)局和真實的結(jié)局之間,沒有人可以爭取主動,最后的那張牌始終在上帝手里。
[img]
http://www.jahsonic.com/BeteHumaine.jpg[/img]
影片改變自自然主義文學(xué)大師左拉的小說《衣冠禽獸》,描寫火車司機雅克·朗蒂爾誕生在一個酗酒的家族,他因此總是神思恍惚,以為自己天生是個劣種,一天,他在火車上偶然遭遇了一起謀殺,心有異念的他對警察隱瞞了他看見同事侯保妻子薩維麗娜曾經(jīng)出現(xiàn)在那個時段的事實,而在此后警方的詢問里他一再為他們開脫,這件事讓侯保夫婦和他成為了朋友,更出格的是朗蒂爾愛上了薩維麗娜,為了他們能在一起,在薩維麗娜的蠱惑下他甚至差一點謀殺侯保,他的膽怯讓侯保逃生,可是,情欲的煎熬又讓他無法擺脫和薩維麗娜的關(guān)系,但他得知女孩有了新歡,嫉妒使他失去了理智,在一次舞會后他殺了女孩后逃逸,第二天早上,他登上火車,等待他的將是怎樣的歸宿?!
【簡評】
導(dǎo)演一開始以長達5分鐘的時間表現(xiàn)了火車從巴黎到肋阿弗爾港沿途的景物。通過架上在車頭側(cè)翼的攝影機代表雅克的視角展示行進路上的景物使人有身歷其境的感受,轟鳴的音效里向前疾駛的火車給人帶來雄性之美。這個充滿張力的開頭有向?qū)埂盾囕啞分戮吹某煞帧?br>主演讓·迦本把握住了男主角的性格特征,粗獷有力卻內(nèi)心苦悶,家族酗酒的歷史暴戾傾向讓他害怕,甚至和愛人在一起他有時都會控制不了自己。
侯保在火車上和妻子薩維麗娜聯(lián)手殺妻子情人的戲,細節(jié)上導(dǎo)演處理得十分干脆,進包廂、對視、拉窗簾數(shù)個鏡頭就交代了謀殺的過程,避免了血腥場面,而朗蒂爾對警察說謊導(dǎo)演只用了一個他注視薩維麗娜的眼生就交代了原因,這樣的處理加快了影片的節(jié)奏。影片的后部描寫的是他們?nèi)说年P(guān)系,迦班和西蒙·西涅萊這兩位演技派明星形體動作并不大,他們靠眼神演出了他們之間的情感糾葛和相互利用,特別是年輕的西蒙娜·西蒙流露的天真、膽怯的眼神確實會令男性無法自拔。在影片中讓·雷諾阿關(guān)注的是情欲給人命運帶來的改變,人的邪念(情欲和嫉妒)會沖破理性的底線讓普通人走上了不歸,這是導(dǎo)演通過銀幕上的悲劇給予觀眾的啟示,為了加深這種觀點,導(dǎo)演較大幅度改變了左拉的原作使得情欲掙扎的主題更加符合人物角色。為了突出情欲的瘋狂導(dǎo)演甚至安排了一場豪雨中幽會的戲,并以雨中一個接水桶的漫溢來表現(xiàn)他們的性關(guān)系含蓄而充滿象征性。在上一世紀的三十年代電影人的道德趨向是明確的,所以,導(dǎo)演完整安排了朗蒂埃從對于愛情的癡迷到嫉妒殺人的詳細變化,讓人信服。正如朗蒂埃毀滅的過程里我們看到了一個從不遲到的男人因情的墮落,導(dǎo)演最后通過劇中人說出:他的死是他自找的,你(他的同事)還有下一班火車。這樣的告白無疑是勸誡世人對待感情要理性。
影片首尾都用了疾馳的火車來烘托劇情,只不過開頭的奔向灼熱的愛情,結(jié)尾卻是向地獄飛奔了,這兩部分的戲?qū)а堇妹商鎸④囃獾木拔锖腿宋锏谋砬榻M合在一起,成為了電影史家津津樂道的最佳剪輯片斷。影片獲得了1939威尼斯電影節(jié)最佳影片提名。
此片中文譯名來自于左拉的原著《衣冠禽獸》,其實從影片角度來講并不合適,還是譯為《人的欲望》比較貼切。
片名:《衣冠禽獸La Bete humaine》1938法國黑白
導(dǎo)演:讓·雷諾阿(Jean Renoir)
演員:讓·迦班(Jean Gabin)、西蒙娜·西蒙(Simone Simon)
片長:93分鐘
個人評價:藝術(shù)性7,欣賞性6(重要的片子)
2006年1月7日 星期六 上午11時20分 云間 寒鴉精舍
獨立影評人:卡夫卡·陸KavkaLu
版權(quán)所有,請勿私自轉(zhuǎn)載
聯(lián)絡(luò)方式:MSN:kavkalu1967@hotmail.com
約稿郵箱: kavkalu1967@126.com
2 ) 愛情有時并不崇高
Roubaud是一名鐵路站長,在工作中,他認真負責(zé),不畏權(quán)貴,對所有乘客一視同仁,確實是個值得尊敬的家伙.(至少在工作中是如此).個人生活中,他擁有一位美麗妻子的Séverine.這樣的生活,夫復(fù)何求?但他卻說自己的女人是一個女仆的女兒,(讓她看輕自己)甚至懷疑自己的妻子和她的教父發(fā)生過關(guān)系,嫉妒還是自卑?(覺得他配不上自己的女人),我想兩者是兼而有之,不管原因是什么,結(jié)果就是他和妻子在火車上殺了妻子的教父,就這樣輕易讓自己墮入黑暗的泥沼.但是在火車上殺人時,他們被鐵路工人Jacques看見了,自此,三位主要角色的命運糾結(jié)在了一起,Jacques有一個火車司機的穩(wěn)定工作,雖然不是什么非常棒的工作,但他愛這份工作,甚至給自己駕駛的火車起了個名字,稱它為自己的愛人.他甚至還有一位愛他的女人,(他教母的女兒)可是,當(dāng)他第一眼看見Séverine時,Jacques就這樣無可救藥的愛上了這個不該愛的女人.甚至為此使他漠視了對方是殺人犯,而自己是重要目擊證人的事實.因為他們之間發(fā)生的愛情,為此使二條生命無辜的冤死.(有一人被冤枉為謀殺犯).愛情有時不一定是崇高和美好的代名詞,不是么?我想Renoir在此表達了對人性的悲觀,當(dāng)然存在主義的味道也在此時油然而生了.
女人,又在這部電影中扮演了不那么光彩的角色.或者更準確的說,Séverine在這部電影里扮演了"欲望"這個東西的代名詞,"欲望"使所有電影中的主要角色,要么死,要么墮入黑暗的深淵.(Roubaud).(Séverine是挑起眾人欲望的人,最后也成了這些人欲望的犧牲品)
結(jié)局:本來決定為了Séverine,殺死Roubaud的Jacques,卻殺死了Séverine,自己為此痛苦的自殺了.只留下第一場謀殺的發(fā)起者Roubaud茍活在世上.
這個結(jié)局是很難解的,因為它是具有多重意義的.記得開場不久,Jacques在和教母的女兒親熱時,差點掐死了對方,Jacques解釋說,是因為自己有個酒鬼父親,他把帶有酒精的血液遺傳給了自己,所以他經(jīng)常要神經(jīng)錯亂.我們知道,他的父親和他的兒子一樣是處于社會底層受盡社會歧視的人.所以像他這樣的人經(jīng)常要借酒消愁也是很正常的.所以我覺得,Renoir想要在此進行某種程度上的"階級控訴",雖然個人認為這并不是Renoir之所以安排這個結(jié)局所想要表達的主要意圖.我想Renoir的主要意思是,Jacques殺死Séverine的過程可以看作Jacques內(nèi)心善與惡兩種本性的搏殺,結(jié)果,善的本性戰(zhàn)勝了惡的本性.但是最后是以Séverine和自己的兩條生命為犧牲品的.
Jacques本來是想殺死Roubaud,卻最終殺死了Séverine,我想Renoir最后想要告訴我們的是,人生就是這樣不可預(yù)知,有時甚至顯得很荒誕.
3 ) 還可以
你們有看到欲望嗎???我沒有。
左拉的原著是關(guān)于性欲的壓抑和殺人的一個探討。但是經(jīng)過雷諾阿的改編,情境已并非如此。
我所看到的只是情節(jié)的推進和道德情境的演繹,欲望如此光鮮亮麗。
我的感覺是有點澀。
4 ) 法式黑色電影的代表作
1937年,《大幻影》的問世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讓·雷諾阿緊接著根據(jù)愛彌兒·左拉的小說制作了《衣冠禽獸》。讓·伽本飾演了一位內(nèi)斂的火車司機雅克,他的雙眼充滿著迷茫,處在人群中卻又十分孤獨,他將自己的愛寄托于火車,甚至為它取了愛稱。一天,雅克恰巧在車廂內(nèi)碰見了剛完成謀殺的賽維麗娜和其丈夫,他對優(yōu)雅迷人的她一見鐘情,于是在后來的審問中雅克沒有向警察說出事實。在賽維麗娜的引誘下,雅克對她越來越無法自拔,甚至愿意殺掉賽維麗娜的丈夫來共度一生,但終究沒有得逞。他逐漸發(fā)現(xiàn),賽維麗娜并不像他想象中那樣專情于自己,她還在舞會中與英俊的舞伴眉來眼去。這就是他愿付出一切所換來的真愛嗎?雅克選擇了毀滅他得不到的美,同時也選擇了自我毀滅。本片中的火車一直貫穿始終,甚至可以看作為一個“角色”,它用冷峻的目光看著這場悲劇的起承轉(zhuǎn)合,隨著鐵軌無情地駛向遠方。影片雖然仍然秉承了詩意寫實主義的敘事風(fēng)格,但影片中所有人物都被欲望所驅(qū)使,對后世的黑色電影形成與發(fā)展影響深遠,所以弗里茨·朗翻拍這部作品也就理所當(dāng)然了。
5 ) 這個法國的“不論愛戀”告訴我們,愛情就應(yīng)該門當(dāng)戶對
如果非要給迄今為止所有的電影找一個共通之處的話,那么愛與英雄是永恒的主題,不管是老電影,還是新作品,我們都不能避免這兩個元素的長久以來的存在。
為什么這兩個元素會一直存在,答案在于這樣的元素古往今來都會被大家所稱頌。而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部電影,就是一部這樣的老電影。
講的什么內(nèi)容呢?當(dāng)然是愛情,但卻是一出非常黑色的愛情。
《衣冠禽獸》并不是一個好的片名,容易一開始就給人以誤導(dǎo),但是實際上這個主人公的行為確實如此。
一個火車司機,他兢兢業(yè)業(yè)的工作著,他有一個美麗的女友,但同時他總是覺得自己的神智有問題。
經(jīng)常會做出沖動的舉動,對此他有著自己的一套說辭,他認為自己是受到了長期以來酗酒父親的影響。但是這個說辭卻非常的單薄。
正常的情況下,這個火車司機是一個正常的人,但是沖動總是會讓人失去理智的。
某一天,另一個疑神疑鬼的人帶著自己的妻子乘坐火車,他懷疑自己的妻子與別人有染,然后伙同妻子殺死了那個人。
而這一切卻被火車司機目睹了。但他覬覦這個婦人的美貌,并沒有舉報他們。于是火車司機和該夫婦成為了好友。
而這個火車司機很快的與這位婦人相愛了,兩個人如膠似漆,火車司機一直鼓動婦人離開他的老公和自己遠走高飛,但是絲毫沒有顧及這個婦人是一個殺人兇手。
而婦人一邊和火車司機親熱,另一邊鼓動火車司機殺死自己的丈夫以便自己獲得真正的自由。漸漸的司機被說動了,但是即將動手的那一刻卻退縮了。
婦人很失望,在一次酒會過后,司機覺得婦人愛上了別的男人,于是失手殺死了婦人,第二天他感覺到悲痛欲絕,最終從高速行駛的火車上跳了下去。
這算是一個為愛犧牲的故事,但是細細品味的話,其實可以看出來的是一個不自信的人的悲劇。
火車司機算是一個底層的工作人員了,本來他的生活就很乏味,每日的日常消遣就是跟自己的同事打打嘴仗而已,即使是自己有一個非常美麗的女友也不能讓他感覺到安心。
多疑的性格使得他不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當(dāng)自己情緒失控的時候,總是會做出一些傻事情,比如說將自己的女友差一點扼死等等。
不自信的人格之下,往往有一個卑微的靈魂,看似可以跟所有的人打成一片,甚至有著某種浪漫主義色彩,一旦有了別的什么情緒上的波動,他真實的一面就會解放出來,往往對方要面對的是一個自我否定的靈魂。
因為真實的自己覺得自己可能配不上女友,因此得不到的東西往往會在黑暗人格的驅(qū)使下,走向極端,差一點扼死自己的女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但即使人格再不健全,一個人依舊是會對于自己深愛的人完全給予的。
當(dāng)他遇見那個有婦之夫后,一切就都發(fā)生改變了。他不再認為自己是孤單的,當(dāng)與她一見鐘情之后,生活馬上就不一樣了。
對于此,火車司機覺得生活開始變得有趣起來。而自己那些無處安放的靈魂也開始有了寄托。
但往往一個人這樣去想以后,就意味著自己的生活可能要被某一個元素改變了,而后續(xù)當(dāng)這個元素漸漸的失去之后,悲劇就會開始。
不幸的是,火車司機經(jīng)歷著的正是這樣一個過程。
當(dāng)他開始忽略了愛人的真實身份其實是一個殺人犯的時候,就已經(jīng)注定了自己的愛情將會以悲劇結(jié)尾。
而那個想要利用火車司機為自己掃清障礙的婦人萬萬想不到,最終自己的如意算盤會這樣結(jié)束。
當(dāng)男人無可救藥的愛上一個女人之后,這個男人的悲劇就會一點點的蔓延開來。
火車司機的悲劇來源于自己對于這個女人愛的深沉。但是他自己也想不到,自己鐘情的女人其實只不過為了讓他幫助自己做一件自己不想做的事情。
這算是一種利用,而當(dāng)一個深陷愛情不能自拔的男人遇見一個非常有心計的女人的時候,悲劇注定要上演了。
她一次次與火車司機幽會的最終目的并不是她有多么的愛他,只不過是為了假借別人之手除掉自己的心頭恨。
而火車司機本來就會一點點的被說動,然后幫助她解決困難。
但最終,讓一個無辜的人喪命,火車司機在理智的加持下,還是做不出來,于是最后的悲劇就產(chǎn)生了。
當(dāng)自己喜歡的女人開始懷疑自己,然后去和別人約會,這對于一個內(nèi)心極度敏感的人來說,無疑是非常沉重的打擊,火車司機因此一蹶不振,最終在喪失了理智之后,做出了無法挽回的事情。
而自己也因為這件事情而苛責(zé)致死。從而因為一個小事演化成為悲劇。
可見,今后在戀愛的過程中,大家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否則沖動的結(jié)果也能看到,確實很駭人。
6 ) La Bete humaine影像的沖動
這部電影有一種力量,一種影像的原始力量。就像影片開場與結(jié)束時的火車行駛的移動鏡頭。這些在當(dāng)時看來樸實無華的鏡頭在今天看來突然具有了強烈的韻律感和力量感,代表了工業(yè)時代偉大成就的火車與電影似乎在這一刻結(jié)為一體,雖然鴻蒙之初的“火車進站”已經(jīng)決定了這兩者前世的姻緣際會,但于此時,它們的配合才真正顯示出那種縝密的節(jié)奏下所深藏的影像意義?;疖嚨穆÷∏斑M構(gòu)成了影片的兩個強烈暗示之一,另外一個暗示是男主角雅克的頭疼癥,那種由于祖先酗酒所遺留下來的頭疼。
未看過左拉的原著,所以不知道原著中到底有無關(guān)于頭疼與火車的詳細描寫。但影片前半部分的一場戲似乎說明了它們之間確乎有一種神秘聯(lián)系。雅克去看望他的女友,他們相愛,但在他們談話的過程中,雅克突然頭疼病發(fā),在暴怒中他逐漸失去理智,企圖掐死他女友,此時正好一列火車隆隆駛過,機車的轟鳴聲似乎是一濟良藥,狂暴的雅克在這種噪音中也似乎漸漸恢復(fù)冷靜,他漸漸地松開了掐在女友脖子上的手。這兩者之間被導(dǎo)演賦予了什么樣的意義,電影中沒有明確交代,但這兩者的神秘聯(lián)系貫穿全片。所以我覺得雖然從拍攝或劇本的各個角度看這片都是一部自然主義的寫實電影,但它里面深藏著一種神秘力量,通過樸素的鏡頭沉著有力的表現(xiàn)了出來。
影片的節(jié)奏安排也似乎體現(xiàn)了這種力量的的韻律感。場景變換不多,但場與場之間的人物關(guān)系都在變化,決不拖沓。比較典型的一次快節(jié)奏的躍進是在影片后半段雅克和西文妮的對手戲,幾乎每一次出場他們的關(guān)系都已經(jīng)變化了。從一開始的火車相遇、相愛、謀劃殺父、背叛、再到最后的情殺,一路下來,沒半點遲滯,欲望和嫉妒也隨著進度的加快迅速蔓延,可以說整部片子是呈加速度的,到最后是速度的極至——主人公在高速行駛的火車上跳車而亡。欲望和嫉妒的漩渦越來越快,最后吞噬了在里面的沒一個人,火車的速度和形象是某種意向性的象征,如一頭撲向紅色的公牛。這種加速度在導(dǎo)演的控制下紋絲不亂,反而有一種整飭的優(yōu)雅,這是最難得的地方。
博客:
http://www.mtime.com/my/Lyeast/ 7 ) 讓·雷諾阿的勁道
這個電影改編自左拉的小說。記得小時候,架子上總是有一本左拉的《娜娜》由雨果的《笑面人》破破爛爛地陪伴著擺在那里,我一直也沒有碰過,后來中學(xué)的時候老師說他是現(xiàn)實主義和自然主義的大師,他們就以大師的名義也僅僅以大師的名義陳列在記憶里了。
雷諾阿也是上了高中時候聽說的,起先是聽說那個印象派的老雷諾阿,美術(shù)老師用近乎敬畏的眼神說他畫的女人和草地,說那種通透和明媚,到了大學(xué)才開始聽說小雷諾阿的。后者繼承了他父親對光影和構(gòu)圖的稟賦,也繼承了19世紀歐洲人文思考和社會實踐的硬度,也繼承了那個年代那些偉大默片的靈魂,像一棵樹一樣立在電影史的某個路口了。
對于導(dǎo)演本身作品來說,我個人認為這個片子不能算他的上乘之作,一個傳統(tǒng)的三角戀里有一個甜美可人水性楊花的妻子,有一個貪婪自私專橫莽撞的丈夫,還有幾個有錢有勢或者自認為對愛情有專一精神的“搭伙人”,結(jié)果自然就有了謀殺和奸情。
值得記住的是電影中作為道具出現(xiàn)的火車,而且充滿象征意味道。
開頭沖進畫面的就是上上世紀那種氣派的蒸汽火車,主人公雅克作為駕駛員滿臉塵灰的和另一個副手一邊燒煤一邊拉閘,畫面的張力被拉大,接下來的人物在“入戲”、“滯留”到“出戲”錯落有致地進入。還有中間多次大段火車鏡頭的鋪張,攝影機固定在機頭側(cè)面從巴黎郊外的縱深掠過,讓人不得不覺得這種勁道就是無法遏制的人生,所以雷諾阿似乎沒有刻意地去“主使”雅克去干什么,而是在“縱容”,從基因的生理角度(雅克懷疑父母酗酒對他有不良遺傳)和情欲心理角度(幾乎也是模糊地本能)上沿著人生的鐵軌駛滑行而下正像有人說的“他的電影作品從來都沒忽視過赤條條來、赤條條去的人本身”,而這人生就像他的電影動機一樣,是開放式的,是即興的,是意念平衡的。
也許這個電影的價值遠遠不在這里,因為從中看出了希區(qū)柯克的影子,似乎也看到了《公民凱恩》的樣子,還看到了詩性的黑色電影的端倪,畢竟是1938年的片子,那個時代剛剛開啟,所有探索都充滿可能性,這樣的揮一揮手都可能成為實驗性的,哪怕是濫俗的,但是最少它是平易的和誠懇的。
現(xiàn)在看來,這些單一的東西反而顯得更豐富,看完了不由得讓我默默呼喚“讓黑白默片的時代再來一次吧”,把現(xiàn)在電影工業(yè)的浮華潰爛洗干凈,把本意回歸到現(xiàn)實和人性上來,把手法過濾到最直達心靈。
(張烊)
越看越覺得熟,后來發(fā)現(xiàn)弗里茨朗的人之欲翻拍過。
喜歡Renoir有點狠的那一面,溫情脈脈深諳“游戲規(guī)則”的那些片子就沒感覺
一個精神病火車司機的愛情悲劇,不過愛情這兩個字用在這里遠不如情欲更加準確。
人自然的本性是取事實義,與即人的動物性,人的本性生來就關(guān)心自己的利益,順著這種人性就只有爭奪而辭讓之德就會滅亡
當(dāng)一個躁郁癥患者愛上一個“潘金蓮”。是他開啟了這個篇章,又親手結(jié)束了這段故事。人生路很長,是他自己親手選擇了彎路。影片對人物的刻畫非常細膩,簡單的鏡頭下帶著強烈的隱喻。
為人的欲望
火車意象貫穿始終,眼前奔騰的交叉路口正如無法決定的內(nèi)心,借景喻人抒情的段落很多;男主的性格缺陷,女主的水性楊花,悲劇結(jié)尾是必然的;你不能同一個沒有心臟的人談良心。
對雷諾阿30年代的電影沒啥感覺
7.5。已經(jīng)有黑色電影的雛形,心機婊和黑夜行兇兩點尤為突出。我是沒看到欲望在片中有明顯的體現(xiàn),但是壓抑確實通過火車鳴響、男女關(guān)系等表現(xiàn)出來了
節(jié)奏什么的現(xiàn)在看不適宜了,但鏡頭還是很美,自然主義的黑色電影。女主有種天生的嬌憨,讓人又愛又恨
A humanist movie、beautiful shot。A crime story involves really no 'criminals', but working people who have hit some bad, personal times
典型的法國神經(jīng)病
火車帶領(lǐng)下的滅亡之路。沒有左拉那樣的嚴重的自然主義傾向,卻深深地透出希臘悲劇的味道。
不要去看情節(jié),單單讓·加賓的崩潰就證明這是一部原子彈式的作品。如此可怕的鏡頭移動,仿似鬼影降臨大地。
作為配角,火車表演出色
三星半。幾個人物都缺乏動機,罪惡太多,理由太少。真的只是靈魂中的瘋狂而已嘛。綿延的火車帶來了奇妙的氛圍。
雷諾阿23:3.5 劇本有問題,配樂又亂用,謀殺場景套用《母狗》中的處理手法,鏡頭倒是保持了水準
評價日照重慶的N多評論放在這個電影上都很合適~
沒感覺就是沒感覺
只不過有點感同身受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