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記錄
視頻
提示:本線路為優(yōu)質(zhì)線路,可優(yōu)先選擇。
童年時期看過每一部007,我很清楚舊派007電影所代表的一整套話語(消費主義、保守主義、殖民主義、性別刻板印象......),現(xiàn)在不但在東方是political incorrect,在西方,也一樣是political incorrect的了。丹尼爾版5部007,都想在形式和內(nèi)容上打破舊邦德電影套路,找到新邦德電影套路。所以盡管這是唯一一代故事有明確連續(xù)性的邦德,風(fēng)格卻最不統(tǒng)一(過去的邦德會有些配角有連續(xù)性,但整體并不連續(xù),時空也很錯亂)。
《無暇赴死》有很多福永招牌式長鏡頭,很漂亮。但相較于影像,這部《無暇赴死》最能給觀眾留下印象的恐怕還是劇情。編劇安置了很多老007電影的彩蛋和元素,但核心劇情和角色設(shè)定卻恰恰顛覆了傳統(tǒng)007套路。
當(dāng)年的邦德上太空,下深海,架著坦克單騎闖蕩莫斯科還能全身而退。《無暇赴死》中的邦德即便身旁有隊友幫忙,背后有(事實上根本沒有能力在東亞長期部署的)小英皇家海軍六分之一主力艦(隊)支持,仍然只能勉強完成任務(wù)。舊邦德電影,邦德身邊總有無數(shù)曼妙女郎相伴,《女王密使》里邦德結(jié)一次婚(即便老婆婚禮后即去世)就會導(dǎo)致票房慘敗。而《無暇赴死》中,如果不加幾句“為什么他身邊總這么多女人”一類官方自嘲臺詞,可以想見必然會招來批評,而家庭更是成了這一部007的核心情節(jié)要素。
作為丹尼爾告別之作,這個以套路的方式反007套路的劇本其實談不上多好,但情感力度足夠強烈。雖然我早就被國外上映后的評論劇透,但真看到結(jié)局,還是坐在影院椅子上愣了幾秒鐘。
然而,時代真的變了,如今的觀眾已經(jīng)很難像當(dāng)年的觀眾一樣真正喜歡007電影了(連我自己都不可能像童年一樣喜歡007電影了)??死赘癜?07風(fēng)格多變這個事實本身就表明,007這個系列尚未找到能彰顯自身特點,又適應(yīng)時代的新套路。《皇家賭場》走寫實硬漢風(fēng)成功,《量子危機》試圖延續(xù)硬漢風(fēng)格卻走向了失敗。《天幕殺機》全面升級視聽品質(zhì),在50周年搞懷舊復(fù)古收獲一番好評和商業(yè)成功?!队撵`黨》試圖更徹底的搞復(fù)古卻徹底玩砸,除了一堆只有老邦德迷會注意到的彩蛋以外實在乏善可陳。《無暇赴死》的反套路結(jié)局,固然很有沖擊力,但就只能玩這么一次,不可能復(fù)制。
歸根結(jié)底,曾經(jīng)支撐007電影商業(yè)和文化影響力的政治經(jīng)濟學(xué)結(jié)構(gòu)已然徹底改變。雖然我知道007電影還會拍下去,但即便這個系列以某種方式延續(xù)下去,未來的007系列電影也會成為除了名字一樣外和我們熟悉的舊邦德電影完全不同的事物。傳統(tǒng)邦德片的命運,或許就像《無暇赴死》結(jié)尾邦德的結(jié)局一樣無法逃避。
歷史是公平的。
兒童時期看的第一部007是VCD《黃金眼》。那是布魯斯南的第一部007,也是冷戰(zhàn)后第一部。小時候的我固然被邦德電影必備的各種香車美女高科技武器震撼,但真正讓我印象深刻我的是《黃金眼》片頭——革命導(dǎo)師的巨型雕像被一群美艷的裸女砸壞——我第一次直接地經(jīng)驗到東西方巨大的ideology鴻溝。
不知《黃金眼》的片頭設(shè)計者上會不會預(yù)料到,近三十年后,被毀壞的雕像再次成為《無暇赴死》片頭的核心視覺元素之一。
只不過這一次,被毀壞的雕像名叫“不列顛尼亞”。
YO,《007:無暇赴死》這部丹尼爾·克雷格最后一部詹姆斯·邦德特工電影,也是迄今為止007系列時長最長的作品,在時隔將近2年的延期后,終于上映了,這部會為丹尼爾版的007系列劃上圓滿的句號嗎?
目前電影的評分已經(jīng)出來了,在各個平臺都獲得了不錯的口碑。
今天這期我們就來聊聊這部《007:無暇赴死》。
丹尼爾·克雷格的最后一部007可謂是一波三折,在他帶著嚴(yán)重的腳傷艱難的拍完《幽靈黨》之后,丹尼爾和其他很多演員一樣,對重復(fù)飾演一位角色固化自己的演繹生涯產(chǎn)生了排斥,而幽靈黨也是邦德最大的勁敵,在《幽靈黨》中幽靈黨被滅掉之后,似乎該影片可以成為丹尼爾卸任邦德的一部作品了。
但這樣的拍完后突然的“不告而別”,又并不是一個系列成為優(yōu)雅與榮耀謝幕的做法,這有點像《天幕殺機》M夫人被告知突然退休一樣,少了些許圓滿和儀式感。
邦德要怎么和觀眾告別,成了我覺得《無暇赴死》這部電影誕生的最終原因,也是這部電影存在最重要的問題,甚至這個問題超過了影片的故事和打斗本身,這部電影是丹尼爾對飾演邦德這個角色,以及丹尼爾面對觀眾最為溫情和私人的話別,如果你從這個角度去看到《無暇赴死》這部電影,這部作品會讓你飽含感動。
誠然這不是我覺得最好的丹尼爾版的007電影,但影片必然是為這個系列做出最周到和誠意的詮釋,尤其從邦德自己的心路歷程出發(fā)去看待,從開始邦德在《皇家賭場》的自負(fù)和動真情,到《量子危機》帶著私人復(fù)仇信念去執(zhí)行任務(wù),《天幕殺機》中對組織和體制的質(zhì)疑,再到《幽靈黨》義兄反派讓他不得不再次面對自己的過去。
在這些冒險旅程中,邦德死里逃生,在失去和獲得反復(fù)中得到最堅定的信任,以及收獲了再次的真情。
《幽靈黨》中的斯旺博士,成為了邦德內(nèi)心暗處早已死灰的情感再次重燃的火種,她在《無暇赴死》中和邦德再續(xù)緣分,而他們的感情,在影片中將要面臨更重大的考驗。
《無暇赴死》不是一部傳統(tǒng)意義上的特工做任務(wù)的電影,我指的并不是影片是文藝片,它也是一部商業(yè)片,但160分鐘的電影,用了不少的時間去刻畫了邦德此前幾部作品只是用來點綴的文戲,這部電影拉長了邦德稀松平常但又珍貴的不為人知的一面。
影片一開始就接著《幽靈黨》的結(jié)局,邦德解決掉幽靈黨最大的老大,也就是邦德的義兄布洛費德后,邦德和斯旺過上了沒羞沒臊的甜蜜退休生活,但好景怎么會長,幸福的日光越強烈,照出兩人的陰影就越明顯。
他們陰影之下的邪惡勢力,再次不請自來,邦德好不容易憧憬的未來被猛然擊得支離破碎,兩人不得不因為某些原因分開。
時光飛逝,5年之后,陰影下的組織日漸龐大,進(jìn)而影響到包括美國CIA在內(nèi)都要參與的任務(wù),此時大家都想到了正在牙買加繼續(xù)過著退休生活的邦德。
邦德雖然看起來已經(jīng)可以與世無爭,但他知道這個陰影始終會有一天和自己的影子相聯(lián)結(jié),于是邦德帶著他略帶憔悴,并且已經(jīng)能看得出不再年輕的體格重出江湖,去完成他的終極任務(wù)。
每部邦德都會有一部主題曲開場,除了《皇家賭場》用復(fù)古平面動畫致敬此前007系列展示,從《量子危機》開始就用了CGI真人轉(zhuǎn)場穿插整部影片的關(guān)鍵元素和議題,可謂是成為視覺藝術(shù)開場的試驗田,這一次也不例外,每一個轉(zhuǎn)場和元素的設(shè)計,讓人看得目不暇接,尤其是一處DNA和武器結(jié)合創(chuàng)意,契合本片要素又充滿巧思。
而且每次開場也都會請到一位當(dāng)時最紅歌手獻(xiàn)唱,本片也不例外,比利·艾利什成為演唱007系列主題曲最年輕的歌手,不過坦白講這首歌并沒有前面幾部主題曲來得這么壯闊和大氣,但卻也符合邦德在這部的心境吧,對于每首歌的喜愛程度這個真的太主觀了,我個人是更喜歡《天幕殺機》和《幽靈黨》阿黛爾和山姆·史密斯的那兩首,兩人渾厚和又有穿透力的嗓音,配合著精彩絕倫的開場CGI動畫,更讓人印象深刻。
等到開場演繹結(jié)束后,邦德的任務(wù)就此展開,一個接著一個的艱難任務(wù)和謎題等著邦德去完成和解鎖。和《碟中諜》不一樣,同樣都是老特工,伊森給人帶來的是每次呈現(xiàn)更多不可能完成的任務(wù),上天入地?zé)o所不能。
而邦德更多把焦點放在和對手的正面對抗上。
相對來說,整部電影我更喜歡最終反派沒登場前的那些鋪陳的段落,那個時候一切恐怖事件的原因,和背后不為人知的秘密都被層層包裹,所有機構(gòu)和組織都在為著自身利益去權(quán)衡事宜,邦德如同汪洋孤舟在海浪中潛行并尋找答案。
這個尋找的過程就充滿天然吸引力和好奇心,邦德在找尋線索的過程中落入到了更深的謎中謎里,反轉(zhuǎn)和驚喜都在隨時發(fā)生。
尤其是在古巴做任務(wù)中分派到和邦德合作的帕洛瑪,看過《利刃出鞘》一定不會陌生安娜·德·阿瑪斯和丹尼·格雷格精彩的對手戲。
在這一部兩人再續(xù)寫了短暫的任務(wù)合作,對于邦德早已名聲在外,第一次出任務(wù)的帕洛瑪緊張中帶著可愛,成為任務(wù)中幽默的調(diào)味劑,但到了真正危險來臨之時,卻又發(fā)現(xiàn)帕洛瑪所謂的緊張和不知所措,其實是她無意間透露的最強凡爾賽,連邦德看到她的身手都要暗贊連連。
對了在影片中還不斷制造包袱去調(diào)節(jié)影片中嚴(yán)肅的劇情,而且每個梗都和邦德以及前面四部作品都有所聯(lián)動,如果你前面一直追下來會更有體會,可以說這部電影的幽默成分,應(yīng)該是所有丹尼爾版007中比重最大的了。
影片這次在《皇家賭場》和《量子危機》中的CIA探員費利斯·萊特也回歸,并為我們奉上他和邦德最為動人的一場情誼演繹。
萊特雖然在這個系列只是客串的點綴,但串起來后卻也能形成一個不錯的角色弧光,有始有終,雖然是小角色,但在這部也同樣讓人共情。
不過在這之后影片開始進(jìn)入到有點太面面俱到的陳述里,少了前面巧妙的鋪墊和制作懸念的緊張感,更多的是直來直往的做任務(wù)以及引出反派。
或者說是反派自己現(xiàn)身,一個凌駕于幽靈黨更為強大而低調(diào)成長的反派組織。
其實在今時今日的商業(yè)片中,關(guān)于反派人設(shè)塑造已經(jīng)層出不窮的了,影片中拉米·馬雷克飾演的薩芬這反派,雖然每部邦德電影反派都有著自己的氣場,但相對于《天幕殺機》中就反派動機和復(fù)雜構(gòu)成而言,《無暇赴死》的反派并沒有太能形成自己獨特氣質(zhì)和魅力。
拉米·馬雷克有在盡量去塑造該反派對世界已經(jīng)生無可戀的反社會反派形象,但過于冤冤相報何時了的套路動因,依然沒能讓這看似比幽靈黨還要深藏不露的反派有多么可怕和深刻。
這次007依然建立在要制造一個比上一部更強大的反派,來襯托邦德更能打,更強大,更無所不能,但這樣的單純表面正反上升旋螺式對比,卻忽略了反派內(nèi)心戲份的深化,以至于造成給人印象只是一個很壞很強的反派,僅此而已。
這一不足就暴露在薩芬和邦德有段頗為長時間的對話辯論博弈上,場景布置有著日式元素的設(shè)計,兩人面對面跪坐著促膝長談,可以看出這是導(dǎo)演凱瑞·福永最為擅長的長臺詞調(diào)度,算是致敬了英格瑪·博格曼《第七封印》中兩角色的下棋對談,還有一些黑澤明電影的味道。
但實際的對話內(nèi)容也正因為前面聊的反派塑造和動機過于薄弱,讓本來可以沉下來的正反兩派精神博弈變得稍顯沉悶。
不過反而在影片里正反對抗中,邦德和斯旺博士之間的感情冒險故事線,卻能脫穎而出成為亮點,前提是你要清楚邦德在《皇家賭場》如何被感情“背叛”和心灰意冷的,真的不去看看我辛苦做的007“大”系列嗎。
就如這部電影制作的目的,就是為完整和圓滿落幕邦德而立起來的,因此如果你一直追丹尼爾007版本,你會在影片中再次體會到丹尼爾在整個系列最柔軟的感情牽絆,再次受到威脅和挑戰(zhàn),而最后邦德的抉擇和結(jié)局真的讓人唏噓和感動,這或許也成為該影片高分的原因所在。
人世間最遠(yuǎn)的距離不在于生離死別,而是在于好不容易得以團(tuán)聚但卻又無能為力。看過電影大家就知道我在說什么了。
丹尼爾·克雷格飾演的邦德007系列,在這一部翻到了他所在的最后一頁,在《成為詹姆斯邦德》紀(jì)錄片中,有記錄丹尼爾在拍攝《無暇赴死》最后殺青戲的片段,主創(chuàng)選擇了邦德和新手特工帕洛瑪做完任務(wù)后握手分開的一場戲,邦德離開事發(fā)現(xiàn)場,消失在長長的街道轉(zhuǎn)角處。
這個任務(wù)正好需要邦德身穿標(biāo)志性黑白相間的西裝領(lǐng)結(jié)禮服,丹尼爾·克雷格作為飾演詹姆斯·邦德正式和觀眾道別,同時這樣有著特別安排的殺青,也是作為該角色系列的一種傳承。
雖然丹尼爾在飾演邦德期間也經(jīng)歷過疲倦和質(zhì)疑,但15年作為飾演邦德生涯的經(jīng)歷,真正來到道別之時不免也讓人充滿不舍。
或許這部電影放在影史坐標(biāo)評價的話并未能成為驚艷之作,但作為丹尼爾飾演邦德的告別之作,已經(jīng)讓人看到丹尼爾對007系列真摯的情感和愛,丹尼爾并不沉醉于該角色給他帶來的名和利,而是選擇用一部作品去讓他和邦德這個角色,讓他和觀眾好好做一次銀幕上的卸任,而不是一直把自己的熱度和邦德形象消費殆盡。
我之前一直不太理解這部電影干嘛叫NO TIME TO DIE,直譯過來其實就是“沒時間去死”,好聽的官譯就是《無暇赴死》,《生死之交》,《生死有時》。
但我看完影片后更直白的意思我覺得是”沒有時間等死,或“沒有時間讓自己無所事事的老去”,這或許也就是邦德作為特工的宿命,從《皇家賭場》那一部開始,邦德就在船上給M夫人寫著辭職信,終于到了第5部,邦德可以卸下所有的重?fù)?dān)和疲憊,讓代號007因為詹姆斯·邦德而顯得有意義。
過后當(dāng)大家聊起詹姆斯·邦德聊起007時,丹尼爾·克雷格將會是成為新世紀(jì)無法繞開的007版本,這個系列有著《皇家賭場》讓人意想不到的驚艷,有著視覺華麗和深度的《天幕殺機》,還加送兩部動作戲還不錯的《量子危機》和《幽靈黨》,同時也有著完整誠意的《無暇赴死》落幕篇章。
好!丹尼爾·克雷格最后一部《007:無暇赴死》的點評就聊到這里。希望能給沒看或已經(jīng)看過電影的大伙伴多了層淺薄的理解和幫助,請期待大聰更多的精彩解析視頻!
對于周末打發(fā)時間想看爆米花大片的路人,《無暇赴死》是合格但平庸的;對于從之前幾部一路看過來丹叔粉,《無暇赴死》是遺憾但可以接受的;對于了解整個系列喜愛邦德這個角色的007情懷黨,《無暇赴死》是無法接受的。我屬于第三種,但編劇顯然不是。
一直以來,邦德是有其固有形象的,蘇格蘭人、黑色頭發(fā)、翩翩紳士、情場高手、問題特供、冷峻、幽默、喝烈酒、抽雪茄……曾經(jīng)的第三任邦德羅杰摩爾會因為黃頭發(fā)與伊恩弗萊明原著中描寫的不同而受到質(zhì)疑,第四任邦德提摩西道爾頓會因為Moneypenny的發(fā)音從升調(diào)改為降調(diào)而被指不純正,在長達(dá)幾十年的時間里,邦德這個形象一直在以一種大體不變的套路執(zhí)行著花式百出的任務(wù)。
直到冷戰(zhàn)結(jié)束,假想敵的消失讓007迎來了一次重大轉(zhuǎn)變,簡而言之就是不得不更多的與無政府主義者和恐怖分子作斗爭了。這時正是皮爾斯布魯斯南飾演邦德,也是我認(rèn)識007的起點。這一時期的電影技術(shù)有了長足的進(jìn)步,更現(xiàn)代的動作片拍攝手法、眼花繚亂的特技場面讓邦德片感官刺激十足,加之邦德固有元素足量供應(yīng),使守在電視前年少的我成了忠實的邦德粉。
如果一切如故,邦德一直這樣拍下去,可能他還會是一代又一代男孩心中的英雄。但隨著新千年到來,碟中諜、諜影重重等新興間諜電影的沖擊,DC、漫威等其他類型英雄電影的問世,都讓邦德顯出了疲態(tài)。所以丹尼爾克雷格飾演的邦德變得更加人性化,有時力不從心,有時被感情所累,有時沒有了花里胡哨的裝備,甚至M死了,Q成了個電腦少年,這些都體現(xiàn)出了邦德的變革之意,卻也一次次讓那個曾經(jīng)清晰的邦德形象日漸模糊,同時,讓他曾經(jīng)的魅力消失殆盡。
如今邦德有了孩子,邦德死了,這也不過變革的一部分。邦德電影從誕生以來就不過是娛樂取向的類型片,它并不優(yōu)秀,更不高級,甚至不主流,它的經(jīng)典來自于時間的積淀與傳承,但在今天,這一切卻已經(jīng)不再符合時代。
邦德遲早要“死”的,也許冷戰(zhàn)結(jié)束時,在有些人心中,邦德已經(jīng)死了;在我心中,為家人犧牲自我的邦德如今確實死了;但在未來的時光里,007可能還會以新的形象在其他人心中活著。
歷經(jīng)60年歷史的007系列電影是一個有著獨特內(nèi)涵的文化符號,它起源于美蘇冷戰(zhàn)的大背景,在半個多世紀(jì)的時間里保守著自己的傳統(tǒng),又不斷順應(yīng)時代做出改變,這本身無可厚非,而我感到失落和不能接受的,可能只是不得不承認(rèn)又一個時代的過去。
我以前經(jīng)常說,邦德的電影、柯南的劇場版,是不好看也會堅持看下去的情懷,今后,標(biāo)記時光的錨點或許又少了一個。
未來的孩子可能會喜歡上一個開著阿斯頓馬丁的黑007、女007、黃007,甚至變性007,到時我也會在有空時走進(jìn)電影院,以看爆米花電影的心態(tài)坐上兩個小時并給出客觀的三星評分,然后感慨一句:時代變了!
安娜·德·阿瑪斯飾演的Paloma在場外的動作訓(xùn)練時長與電影中臺詞闡述一致,都是三周左右,其呆萌稚嫩的形象與殺神附體的雙面差異成為本片最大的亮點(當(dāng)然漢斯·季默的古巴風(fēng)配樂也起到極大渲染作用)。
接上文??:《幽靈黨》篇
首先非常感謝由于大家的支持,前四篇系列影評被《無暇赴死》中國區(qū)PR Agency看到了。
于是就在10月17號,我突然收到了一封意料之外的豆郵……
根據(jù)后續(xù)要求,我需要于2021年10月20日上午11:30前到達(dá)北京環(huán)球城市大道影院,參加《007:無暇赴死》的中國首映禮。
無巧不成書,還是在校生的我9月底剛好來北京實習(xí),于是作為一個從沒參與過全國首映的小白,20號懷著激動的心情屁顛屁顛就來了:
不得不說這個位置好到了《繡春刀》、《刺殺小說家》的路陽導(dǎo)演就坐在我正后方兩排處……他的旁邊還有著名攝影師曹郁先生……
由于涉及到很多旁人的肖像,這里就不放生圖了,但活動總體非常Nice,具體包括:
OK回到我們的正題。
其實就個人”大銀幕“映后觀感看,這是一次較為完美的謝幕,老粉一定十分舒適,路人可能苦不堪言……
但我相信這正是我五篇系列影評的意義所在,為想獲致完滿觀影體驗的007粉絲端上一杯老酒,替感到無感或困惑的路人開一瓶新封。
因此在我們開始前,如果有忘記系列前作劇情的朋友可以看看這幾篇影評,里面包含了所有人物關(guān)系與疑問節(jié)點,或許會對你有所幫助:
關(guān)鍵人物: Vesper Lynd 維斯帕·林德(她深深影響了邦德對感情的態(tài)度,即“愛”與“背叛”)、 Felix Leiter 菲利克斯·萊特(光頭黑人,邦德初識CIA的老朋友),Mr. White 本作邦德愛人Madeleine Swann 瑪?shù)铝铡に雇母赣H,量子組織成員、幽靈黨成員(量子組織隸屬于幽靈黨)。
具體請見??:《皇家賭場》篇
關(guān)鍵人物:Felix Leiter 菲利克斯·萊特,與邦德進(jìn)一步加深友誼。(但這部看不看其實對本作劇情影響不大……)
具體請見??:《量子危機》篇
關(guān)鍵人物:M先生、Eve Moneypenny 伊芙·莫尼彭妮(在開場作為外勤特工誤傷了邦德,最后成為M先生辦公室秘書)、Q。
具體請見??:《天幕殺機》篇
關(guān)鍵人物: Madeleine Swann 瑪?shù)铝铡に雇ū咀靼畹碌膼廴耍?Franz Oberhauser 弗朗茨·奧伯豪斯,被關(guān)在監(jiān)獄里的幽靈黨老大,在《幽靈黨》中被邦德親手送進(jìn)監(jiān)獄,如果搞不清他和邦德的關(guān)系會很大程度上影響觀影。
具體請見??:《幽靈黨》篇
總之只要有哪里不懂了(eg:幽靈黨是個什么東西?那個黑色八爪魚標(biāo)志什么意思?),哪個人認(rèn)不得了(eg:維斯帕·林德是誰?坦納又是誰?),哪個機構(gòu)搞不清楚了(eg:這個光頭黑人好熟,他是CIA還是MI6來著?),以上四篇梳理解惑都能為您提供解答,不能說100%,但99%還是有這個信心的!
OK那廢話不多說,讓我們最后一次開始吧:
(首先說明一點,這部分目前暫時由個人回憶寫成,列舉幾個值得注意的點,詳細(xì)圖文會等到國內(nèi)29號上映后再完善,為影片保持新鮮感。由于不可避免涉及劇透,還請大家按需求往下看)
……
……
……
1. Madeleine Swann 瑪?shù)铝铡に雇_場被反派Safin冰面追殺的橋段,擴展自《幽靈黨》中她向邦德展示手槍熟悉度的一段臺詞,其表示很小的時候就用槍攻擊過想來家里行兇的壞人(因為老爸Mr. White做殺手得罪了不少人)。如果沒看過或忘了《幽靈黨》,就會覺得這段挺驚悚的,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2. 其次是影片第一個激勵事件:邦德被Madeleine Swann帶去意大利馬泰拉小鎮(zhèn)看Vesper Lynd 維斯帕·林德的墓,然后被暗算了,隨后他懷疑Madeleine背叛了他,于是在清除了一波雜兵后憤而與其分手,開啟了本作進(jìn)展劇情的動機……如果沒看過或忘了《皇家賭場》,就會覺得邦德深井冰,磨磨唧唧搞那么多感情線,沒有半點特工的基本素質(zhì),純屬矯情……
3. 導(dǎo)演與攝影師特別偏愛利用運動慣性轉(zhuǎn)場(Madeleine出水、汽車轉(zhuǎn)火車站臺……),很基礎(chǔ),但很有用。
4. Hans Zimmer 漢斯·季默的配樂有幾段可以說十分像《蝙蝠俠:黑暗騎士》了,可能由于兩部電影中的主角有一定程度上的相似性(悲壯的自我犧牲精神),寂寞大神就偷扒了自己原來作的譜……
5. 不知道為什么影片進(jìn)展到中后段總覺得像看郭達(dá)斯坦森的《家園防線》。因為之前沒有007為了保護(hù)自己的娃如此小心謹(jǐn)慎過,而且對于女人基本都是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Vesper除外……)。
6. 本作的DNA生化武器有點考驗劇情理解能力和對前作的記憶關(guān)聯(lián),如果忘了《幽靈黨》或不知道邦德與前一部幽靈黨老大的親屬關(guān)系(養(yǎng)子與嫡子的關(guān)系),那么就不清楚為啥Q會對邦德說幸好你倆沒有血緣關(guān)系。
7. 凌厲的動作戲:可以看出學(xué)了《美國隊長2》好多,比如邦德與Madeleine駕駛的阿斯頓·馬丁被圍困,有反派不斷槍擊防彈玻璃、Nomi在古巴劫持科學(xué)家于樓頂飛奔,007樓下追逐等。
8. 送別老朋友迎來新朋友:Felix Leiter 菲利克斯·萊特的死和Mathis一樣傷感。所幸新任女007 Nomi和CIA剛培訓(xùn)了三周的菜鳥Paloma非常給力,給了這只孤狼一種前線團(tuán)隊的感覺。
7.一些老梗:GPS注射器打完了會┗|`O′|┛ 嗷~~,手表,Q的驚訝……
后續(xù)繼續(xù)補充,更新詳細(xì)圖文版~
1 是給現(xiàn)小對象做晚飯重要,還是給老伙伴查情報重要,哎,IT果然整天要加班,太難了。
2 本喵親親無毛貓, 不知道該羨慕誰。
3 “邦邦你這個小傻子,你為什么不跑”,哦,原來是為了心愛的女人,哎,快把電話接給人家老婆,原來我Q才是個小傻子。(你才不傻呢,最聰明最可愛的本喵喵)
1 邦邦你居然沒死,徹底退休又強行回來就算了,還整天嫌棄我小,我哪里小,明明是桌子大。
2 邦邦一點都不在乎我,擅自殺人都不問問我,悲傷。
3 快接我的阿瓦達(dá)坑大瓜。(最后還是決定發(fā)射導(dǎo)彈,瞄準(zhǔn)島上的坑坑)
1 邦邦我要剝奪你的快樂,掏空你的世界。
2 我要讓邦邦成為單身狗,我的計劃成功了。
3 真看不下小兩口吵架,快來我這里給你們來婚姻心理咨詢(真人生導(dǎo)師瓦叔叔)
1 我心愛的女人到底看上了邦邦什么好。明明我和他一樣好(我比他還要好)
2 草藥學(xué)小王子就是我。
3 即使我愛的女人不愛我,我還愿意幫她帶她和別人生的孩子。(癡癡的Safin)
1 好激動好激動,我準(zhǔn)備了三個星期就是為了今天。(你確定你只練了三個星期嘛)
2 邦邦你不要激動我沒有想和你怎樣,我只是好心幫忙換衣服...
3 boom biu biu boom(姐姐真好看,滿屏都是腿)
以上就是本集看完有印象的小可愛們,至于邦邦一家三口的故事,就不再贅述了。(哪有配角小可愛們來的精彩呢:)
純屬調(diào)侃請勿當(dāng)真。
Every time, he comes a little bit too late. 他從沒真正救下每一個對他重要的人。從皇家賭場的Vesper Lynd,到天幕殺機的Madam M,到這部里的Felix Leiter。
永遠(yuǎn),走著走著,只剩007自己。
但這一次,丹尼爾·克雷格那初看并不精干的007形象,那略顯健碩的身軀,永遠(yuǎn)掛著一幅苦大仇深的滄桑臉,在五部電影里都奮力地奔跑,于是在盡頭前堪堪第一次跑到了死神的前頭,擋在他所愛的人面前。
如果可能的話,我想他會喘著粗氣,笑著請死神先生也來上一杯Vodka Martini, shaken, not stirred:“都到最后了,總得讓我贏一次,對吧”
It’s so so British.
I’m crying out, but not loud.
這是一份對丹尼爾·克雷格最好的告別禮物。這個角色,這個60年來No Time to Die的神,這一次在銀幕上隨他而去了。
反派對他說活著是為了留下什么。確實,一個人做到了,一個沒有。
Now, let me tell you a story about a man.
His name is Bond, James Bond.
(為什么短評要有字?jǐn)?shù)限制?。。∥也幌肫饦?biāo)題
剛從影院出來,一聲長嘆,跟過去的十五年告?zhèn)€別(IMAX2D真不好找,不過好歹還算有良心,起碼有2D可看)!
布魯斯南版的邦德正值青春期,看了個熱鬧,現(xiàn)在回頭看皮爾斯硬氣不足,油膩有余(此版粉絲勿噴)。
到了克雷格版的邦德橫空出世,才開始慢慢讀懂這個男人,你的想愛而不得,想退而不能,一步步陪伴著自己成長,十五年一晃而過。
每一部都是集攝影、配樂、服裝大成之作,外景更是風(fēng)光無限,故事雖然老套些,但一部娛樂化的諜戰(zhàn)片,都快拍成文藝范了還要啥自行車啊。
最后的最后,祝兩位在那邊永遠(yuǎn)幸福。
“邦德,詹姆斯·邦德!”
007,一個流行六十年的符號,到今天還是特工題材標(biāo)桿。
系列不老,但人會老,這任007,丹尼爾·克雷格,演了十五年,而這部,就是他的謝幕。
這部史上最長的《007:無暇赴死》,到底如何?
本文有劇透。
1
《007:無暇赴死》和前作《007:幽靈黨》有聯(lián)系,但沒看過幽靈黨,直接看這部片也沒太大障礙。
故事開始于詹姆斯·邦德又一次退休了,過著美滋滋的隱居生活,每天帶著瑪?shù)铝斩碉L(fēng)度假。
結(jié)果突然有一天,邦德被追殺,還差點被炸死。
邦德本來是假死隱居狀態(tài),他懷疑是女友瑪?shù)铝者€和幽靈黨有牽扯,背叛了他。兩人就此分開,再也沒見面。
之后,邦德?lián)Q了個地方繼續(xù)隱居。結(jié)果才五年,邦德平靜的生活又被打破。
幽靈黨頭子當(dāng)年被邦德抓進(jìn)去了。但幽靈黨人還在活動,他們闖進(jìn)生物實驗室,偷走一樣生物武器,大力神。
大力神是政府研制的基因武器,非常危險。邦德以為M停掉了這個計劃,結(jié)果并非如此。
主要負(fù)責(zé)大力神的科學(xué)家,就是M的手下。但科學(xué)家其實早就投靠反派了。
此時老兄弟找到邦德,讓他再出山抓回科學(xué)家。
邦德一開始是拒絕的,但新007告訴邦德不要插手,邦德一聽,反而決定把跑路的科學(xué)家抓回來。
好不容易在古巴找到科學(xué)家,結(jié)果是大反派設(shè)局,趁機釋放病毒,整死一群幽靈黨人。
邦德找到Q幫忙破解信息才發(fā)現(xiàn),大力神針對的不只是幽靈黨。
如果這個病毒失控,只要接觸皮膚就會致死,這種必殺的武器,已經(jīng)落在反派手里,馬上就會引起世界大亂。此時,瑪?shù)铝找脖环磁山壖堋?/p>
所以,又一次,邦德要去執(zhí)行任務(wù)。不同的是,這次不是和邦女郎,而是和新的女007一起,拯救世界、拯救愛人和孩子。
2
自丹尼爾·克雷格接任007,他的幾部作品和此前007電影略有不同,相對而言是成體系、更連續(xù)的。
2007年《007:大戰(zhàn)皇家賭場》,2008年《007:大破量子危機》,2013年《007:大破天幕殺機》,2015年《007:幽靈黨》,和如今最新的,15年5部。
一個系列下來,這任007的人物前史、背景和經(jīng)歷,基本完整了。
其實最初丹尼爾出演007是有爭議的,相比歷任,第七任丹尼爾英俊不足,硬漢有余,長相不夠帥氣、不夠優(yōu)雅。
但風(fēng)風(fēng)雨雨到如今,角色形象已經(jīng)和演員形成特殊羈絆,得到觀眾認(rèn)可。
本來在《007:幽靈黨》,丹尼爾就打算不再出演007。從故事內(nèi)容而言,大反派幽靈黨頭子被抓,也算結(jié)束了。
并且《007:幽靈黨》在歷任007電影和丹尼爾的系列里也是質(zhì)量較差的。
所以本片選擇銜接幽靈黨的故事,有先天劣勢。
像蕾雅·賽杜出演的瑪?shù)铝眨鳛榘钆稍谶@部回歸,情感戲份挺多,但不夠吸引人。
這部片子的反派主要有幽靈黨頭子和新反派薩芬。
新反派自詡和邦德相似,是獨行俠、救世主。他心理夠變態(tài),但角色前史不夠豐厚,人物行為說服力不足,魅力也不強。
不過電影也有明顯優(yōu)點。場面夠刺激,也有新意。追車飆車、槍戰(zhàn)火拼都是常規(guī)操作,什么只身跳大橋、騎摩托車上大坡、叢林槍戰(zhàn)才是新花活。
尤其是最精彩的一段,古巴遭遇戰(zhàn),邦德和安娜·德·阿瑪斯出演的神秘古巴女郎合作戰(zhàn)斗,打斗行云流水、瀟灑自如,非常有特工范兒。
所以這部謝幕作,雖在人物上是弱項,但單論場面,同類商業(yè)片里還是佳作。
3
把時間線往回拉,007系列電影,來源于伊恩·菲萊明的小說,007這個數(shù)字,是小說主人公英國情報局MI6特工詹姆斯·邦德的代號。
但007這三個數(shù)字,逐漸成為一個文化符號。
英俊瀟灑、風(fēng)流倜儻、紳士風(fēng)度,可以說,007在一段時間內(nèi),幾乎和大眾心目中的特工一詞劃等號。
尤其像港片,當(dāng)年周星馳主演的《國產(chǎn)凌凌漆》《大內(nèi)密探零零發(fā)》,都是明顯玩梗007。
但是到今天,特工片有了更廣泛的含義,《碟中諜》《諜影重重》《王牌特工》這些后浪,或許才更符合當(dāng)下觀影習(xí)慣。
不過相比最早的“一個任務(wù)、兩個女人、一個敵人、一身裝備”的套路,007到今天也產(chǎn)生了諸多變化。
像丹尼爾的007,Q、M存在都保留,但人和身份換成更符合時代的形象。
而這種變化,在《007:無暇赴死》達(dá)到新的高峰。
小到每部必出、高潮耍帥的“我是邦德,詹姆斯·邦德”,成了消解式的喜劇情節(jié)。
大到整個電影的顛覆。007代號被一個黑人女孩繼承;邦德不再是到處留情,他甚至有了家庭,有了女兒。
這種情感線設(shè)計,豐富了人物厚度,但很難說是適合007的更新。
詹姆斯·邦德,本就該是個瀟灑的符號,是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的瀟灑,是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的風(fēng)流。
他本就該在槍林彈雨里來去自如,怎么也打不死,還能殺他個七進(jìn)七出。
現(xiàn)在邦德有了女兒,追逐槍戰(zhàn)的時候,不僅帶著女友,還帶著女兒,不再是獨行俠,這也就罷了。
最終,邦德為了不傷害所愛之人選擇死亡,更是對以往007“無敵”形象的一次完全顛覆。
雖是為了他人,自己選擇死亡,不是被反派打敗。但這仍是一種無奈,是角色能力有了限制和天花板。
007,就此成了血肉之軀,也有無力解決的問題,也有無能為力的時刻。
《007:無暇赴死》是一部007,更是一部反007。
這對于丹尼爾和系列來說,無疑是一次盛大的告別儀式。
這類片子,天生是適合影院的。本片在007系列里的質(zhì)量,也算中等偏上。但具體去看與否,看各位興趣了。
1.又是帶著生化武器想play god的反派;2.james bond也開始拖家?guī)Э诹耍?.這個日俄邊界廢棄前蘇聯(lián)小島的極端冷酷的鋼筋水泥建筑倒真的是,很有味道,侘寂+冷酷蘇維埃。紀(jì)念在英國的最后一場首映加電影。
結(jié)局值一頓眼淚,Bond全程置于死地而后生的連貫動作戲很吸睛,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在兩個小時后變成審美疲勞。安娜貢獻(xiàn)了精彩的一段打斗,蕾雅一如既往的美以及不停散發(fā)的荷爾蒙,所有的角色都產(chǎn)生強烈反應(yīng)(包括她爹),反派動機weak但是耐不住長得好看,一副腎虛的樣子很讓我憐愛,小本好久不見臉上又增歲月痕跡??傊且徊亢芫_戳中觀眾的商業(yè)片,又搞英雄遲暮那一套,愛情戲稍微俗了點,兒女情長那一套不適合James,丹尼爾帥到看見他就窒息,怪不得是萬千女性的性幻想對象。
笑著進(jìn)去哭著出來
冷靜下來看待自然是很難令人滿意,哪怕不提謝幕之作的噱頭,以平常系列新作來說大部分時候也相當(dāng)?shù)姆ξ逗推胀āS涝谄瑘龇笱芰耸碌膫髀勊坪醪辉偈侵i。但作為自幼的007死忠,真的無法不為克雷格喝彩,在他之前最愛的康納利,以及拉贊貝、摩爾、道爾頓、布魯斯南,五人皆在扮演同一個“邦德”,一個近乎神一般無所不能的存在,而克雷格的“邦德”,明顯是另一個人,一個只屬于他自己的“邦德”。十幾年來他失去了同僚、身份、真愛、家人,不再是不死之身的鐵金剛,于一次次傷痕中逐漸成為一個鮮活的人,而當(dāng)尋回這一切時,“我從未離開”的他也只得告別。這十年的好萊塢,終于不再迷信英雄不滅,杰克曼、唐尼、克雷格,我們不再好奇下一位繼任者,或相互比較歷代的不同,因為他們被永遠(yuǎn)定格在這獨一無二的時刻,哪怕一路坎坷,也足以被銘記和致意。
各位美女姐姐逃命/搏斗的時候換上平底鞋吧,好怕她們崴到腳??
Who is Q’s date?
還行 可是古巴的007女郎比女主好看?。ㄕJ(rèn)真
我拖家?guī)Э诎畹乱餐霞規(guī)Э?,?96他007
我是不會躲子彈的,要躲也是子彈躲我
007 系列要想辦法重生了……不然再這么拍下去,我就把 007 和碟中諜徹底搞混了……(不要招惹高科技單身狗,不然他有一萬種辦法讓情侶們生不如死)
看到?jīng)]空去死,還以為有多緊湊多激烈,結(jié)果劇情拖拖拉拉夾帶著煽情160分鐘,時間充足地去死了。
說真的,最好看的部分是片頭mv
開頭Bond騎著小摩托嗖地90度爬上山城仿佛吳京附體;女特工嬌憨又性感,打戲太養(yǎng)眼我瘋狂爆燈;中后段開始冗長,坐得屁股好痛;結(jié)尾過于抓馬,面具人死前最后一擊竟是硬要拆散苦命鴛鴦,惦記著這些情情愛愛的,作為本片大反派,格局也太小了!
這個劇本真是太庸俗了,制造絕情散的反派棒打鴛鴦感覺是武俠片里的劇情。美女都是走馬燈工具人,古巴大美女打完就消失了?風(fēng)景也乏善可陳,挪威那么美拍出來就這? 唯一的亮點是終于給Q擺正了取向,茶具加蒸籠深得我心。
4.5開場便見證了007史上首部滿版IMAX跑馬燈,為最終回開啟有別以往的序幕,前1個小時有非常密集的滿版畫面,凱瑞福永對IMAX攝製的野心效果絕佳,影片在極長的敘事篇幅之下為克雷格的龐德註下了悲壯又美麗的完結(jié),龐德這一生作為情報員一直在痛失摯愛中度過,從來都抓不住命運的他,這一次有了必須放手一搏的私人原因,也有了願意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的勇氣,菲比沃勒加入腳本撰寫真的有差,女角刻畫立體,冷幽默也讓人會心一笑,安娜德哈瑪斯僅一場戲,但是這一場戲足以讓人愛上她,菲比也把龐德一直以來看到女特務(wù)就調(diào)情的設(shè)定揶揄了一番,真要挑缺點的話片長還是冗長了些,但是作為謝幕作,我認(rèn)為值得一次。結(jié)尾流淚了,克雷格的龐德,終於迎來了自己的英雄輓歌,原因是極為私人美麗的,而他也留下了他曾經(jīng)存在過的證明,他的愛的結(jié)晶。
邦德在介紹瑪?shù)铝蘸团畠旱臅r候,說“他們是我的…”然后用嘴型說family的一幕還挺讓人唏噓的,結(jié)尾落淚的我有一半的眼淚是被漢斯季默的弦樂激發(fā)的
對于非007迷的觀眾來說,又臭又長足以概括。反派有那么厲害的納米武器卻用的這么擰巴,干啥呢?
從十六年前公布選角被嫌棄到皇家賭場開始征服觀眾再到這代影迷心中“最好的007”,沒想到謝幕篇劇情這么拉胯,差點以為是日本郭敬明拍的,拉了美女影帝過來只是當(dāng)工具人。最后“She has your eyes”倒是有英國人那味兒…多一星給丹叔的表演,終于有機會在這系列展現(xiàn)演技了。
Ana de Armas的短暫出場太驚艷了,看似緊張焦慮同時又俏皮可愛性感,執(zhí)行任務(wù)過程中又很專業(yè)且致命,以至于電影剩余時間都在想她還會不會出現(xiàn),甚至如果她是下一任007我都會覺得非常Ok。
丹尼爾謝幕多給一星 先夸吧 整部動作戲場面和打斗畫面都很好看很流利 開頭炫技那段還挺亮眼的 人物情感刻畫更豐富了 然后ana古巴出場一小段非常驚艷 但??后續(xù)就是冗長的劇情 先是女主長了一張嘴但我就是不跟你說 像一個情感線工具人。接著就是看似影片格局很大 反派出場前跟上一部一樣氣氛營造很足 但也是同樣形式大于內(nèi)容 系列最恐怖反派? 只是把反派儀式感拉滿然后結(jié)果也沒干什么 厲害的反派才能襯托出james的厲害不是嗎?你有這么厲害的生化武器就干這?裝模作樣神神叨叨(一些清潔人類滅霸思想??? )然后為了死在邦德前頭就得跟他多嘮一會 整個為了死而死 就這拍了2h40min屬實是導(dǎo)演編劇占很大問題//我以為我會為邦德赴死而哭 但確實 為邦德些許潦草的結(jié)局遺憾不甘(我哪想得到15年了維斯帕還要被炸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