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印式英文的勵志片
眾所周知在印度女生的階級并不是很高,這部電影打破了傳統(tǒng)印度的社會男尊女卑的觀念。拍出家庭主婦也可以跟上社會的脈動的觀念及想法。
沙希跟一般的家庭主婦一樣,只懂得為家人的生活付出,每天在柴米油鹽當(dāng)中打轉(zhuǎn),。因此跟社會嚴(yán)重脫節(jié)。因此雖然他對家庭付出一切。可是丈夫及小孩都看不起他。
然而,命運的安排總是很難以預(yù)測及想像。沙希因為要去美國參加朋友的婚禮??墒撬挠⑽膶嵲谑且稽c都不行,還常常被丈夫及小孩嘲笑。
不讓自己及朋友丟臉的情況下,她也只好硬著頭皮去學(xué)習(xí)英文。沙希本著強烈的意志力,以及不怕別人嘲笑的心態(tài)下。利用了四周的時間去學(xué)習(xí)英文。在這樣的氛圍底下,她也結(jié)交了很多不同有共同學(xué)習(xí)目標(biāo)的朋友,展開了他不同的人生眼界。
最重要的是他把英文學(xué)好了。在朋友的婚禮上面,不但不丟臉而且大展才華,受到大家一致的肯定。
個人覺得,這部電影給了很多現(xiàn)實社會當(dāng)中的有英文恐懼癥的人,不論是求學(xué)的或者是已經(jīng)離開英文很久的社會人士,很大的鼓舞。語文其實是現(xiàn)代人非常重要的工具,也是提升競爭力的基礎(chǔ)。
所以,雖然這部片并不是拍得非常好,可是他的立意以及勵志的效果是不容小覷的。
2 ) 只有平等,才能看見
大概是在十多年前偶然參加了一個天南海北的商務(wù)飯局,席間有一位年近六十的臺灣人。當(dāng)時圍桌共飲的有海內(nèi)外各地人士,且都是三三兩兩,只這位臺灣老板是孤家寡人。酒過三巡人便起了興,漸漸少了彬彬有禮的客套,多了些酒桌文化的熱情張揚,加之地域各異,便多少有了點爭強好勝的念頭。幾個回合各有勝場,唯獨在這位臺灣老板面前討不了好去。老板里面粗人多,情急之下各種南腔北調(diào)紛紛出籠,加上幾位海外人士的鳥語助陣,場面煞是好看。
不料此臺商渾然不吝,對廣東人說著生猛的粵語,轉(zhuǎn)頭就用浙江土話和浙江人調(diào)侃,這邊接幾句順溜京片兒,那廂就用英語和德語告訴兩國的大胡子稍安勿躁一個一個來。語言閃切零死角,雅俗圓融無折痕。不多時眾人便次第敗下陣來,而此老悠然有待發(fā)之余勁。用現(xiàn)在的話說,那應(yīng)該就是把一干商界油子秒殺的只剩渣了。
我對能人異士向來好奇,此君功力更令我心生敬仰,便有意攀談。老人家大概心情不錯,又看我年幼稚氣,便和我聊了起來。本來相談甚歡,只到我由衷贊其語言功力深厚之時,他卻突然靜了一下,然后微微嘆了口氣,說自己沒什么語言天分,現(xiàn)在能到如此境界。只不過是以前出來做生意,因為語言不好,被人屢次輕視譏笑,心傷甚重,遂矢志必雪此恨。我說那您這可是惡因福果了,他搖搖頭說別人可能這么看,不過對我這只是一塊不想揭起的傷疤。你還小,不懂。
沒過多久我就懂了,那時我來到了一個大家庭,領(lǐng)導(dǎo)是湖南人,手底下湖南人居多,其中另有兩個南方某省人經(jīng)常在眾人面前用家鄉(xiāng)話高談闊論,搞的大家面面相覷甚是無趣。終于有一次領(lǐng)導(dǎo)爆發(fā)了,斥道咱們?nèi)四媳奔悠饋碛?個省市,只有你倆不懂什么叫尊重。
我的領(lǐng)導(dǎo)不知道怎么用電影去表現(xiàn)人對這種尊重的需要,但是印式英語顯然在這方面是很成功的。
從客觀角度來看,莎希的生活是足以令人滿意的,有著體面的生活,美滿的家庭,還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標(biāo)準(zhǔn)的有閑有錢。她像是生活在一方塵世的凈土,遠(yuǎn)離了現(xiàn)實的殘酷,帶帶孩子,做做家務(wù),賣賣甜點,甚至生活的繁瑣都能成為她內(nèi)心甜蜜的源泉。
如果她能下定決心做到那一點點在很多人看來簡直是微不足道的委曲求全。
可惜她不能,不是因為她自身有著多么好強的心性,而是作為一個有著健全心靈的正常人,她難以在他人嘲笑自己的時候坦然面對,尤其是這種嘲笑來自于自己最為親近的人。她努力嘗試過去忽略這些小事帶給她的不良感受,可是這些傷害終究還是在心里扎根,并隨著親人不以為意的負(fù)面灌溉而生出散亂而尖利的刺來,時不時的讓她迷失和疼痛。她渾然不知自己怎么會置身如此境地,丈夫的漠然,女兒的輕蔑,似乎他們完全意識不到他們的言行正在怎樣的銷蝕和戕害著她善良單純的心靈。他們對于自己給她帶來的痛苦毫不在意,只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fā)不斷地要求和打擊,告訴她你不行,你不需要,你這樣就可以了,他們似乎都忘記了她還有一顆渴望欣賞和尊重的心,并且這顆心還在驅(qū)動她為此而不斷的努力著。
女主在前往機場的路上因為舍不得孩子而掉淚,女兒帶著不解和好笑的表情說難道所有的告別都應(yīng)該落淚么?女主沒有說什么,只是默默的擦去了自己的眼淚。女兒的思想已經(jīng)和擁抱異性的丈夫的一樣洋派,他們已經(jīng)不屑去懂得古典的深沉情感,也不具備去欣賞古典的審美能力,而古典卻默默的以自傷的方式去包容他們快餐式的淺薄,并甘愿為之放棄基本的理解訴求。而對家庭的愛和珍惜混合了屢次打擊下產(chǎn)生的自卑,也會讓這個善良的女人無言以對。
惡劣的環(huán)境讓這根刺不斷生長,健康的環(huán)境也會讓拔刺的念頭化為切實的行動。她猶豫著報了英語的速成班,本意只是想不再因為語言問題的困境,沒想到最終卻走上了一條開闊美好的升華之路,實現(xiàn)了對人、愛還有家庭的完整認(rèn)知,做出了心智合一的堅定選擇,并且由此完成了對人生境界的順利登攀。
在最后的致辭里,她依舊有些結(jié)巴,但是她的丈夫和兒都已經(jīng)清楚的感受到了她的脫胎換骨,雖然她的笑容依然溫柔含蓄,她的言行仍然友善得體,可是她最后按住丈夫的手后慢慢站起來時所散發(fā)出的勇氣和對自己心聲的表達已經(jīng)足以說明一切。她成就了一個集對生活思慮之大成后更加動人的自己,她沒有激烈的指摘和對抗,只是有感而發(fā)后嫣然一笑,卻讓曾經(jīng)傷害過她的親人由衷的開始了對自己深刻的反思。
重塑自身后的愛與寬容,如春風(fēng)化雨,無可阻擋。
只有平等,才能看見。
這是我很喜歡的電影,不僅僅是因為劇情、主題和表現(xiàn)。前不久我表達了對某神道影片及其觀眾的輕視,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對,也收到了很多人的疑問,說那你說說好的電影是什么。我想印式英語就很適合拿來當(dāng)一個例子,雖然這部作品還遠(yuǎn)遠(yuǎn)達不到大師的水準(zhǔn),但是和依靠細(xì)節(jié)支撐,喜歡取奇用險的旁門左道已經(jīng)不可同日而語。
在印式英語這部電影中,你可以看到其結(jié)構(gòu)上的嚴(yán)密和完整,看到其敘事的平衡,看到連續(xù)不斷的戲點(專業(yè)的應(yīng)該知道找出和編排戲點的難度,而這部劇戲點簡直到處都是)是如何自然的積累直至最后的爆發(fā),看到它怎么做到一段情節(jié)的結(jié)束同時又是下一段情節(jié)的開始,看到什么叫環(huán)環(huán)相扣卻又清晰有序??吹剿趺赐ㄟ^事件去刻畫人物而不是依靠臺詞的堆砌,同樣又能看到臺詞是怎么樣的恰到好處順勢點睛??吹剿绾问鼓阍诠适轮蝎@得會心的感受和樂趣,而在需要釋放和抒情的時候就到了氣口,看到它如何在抒情時繼續(xù)推進劇情(雖然這點做的并不是很有力),看到它如何不急不緩卻又在著力點上的舉重若輕,看到它所有的細(xì)節(jié)設(shè)置是如何若無其事的都起到了作用并且悄無聲息的錦上添花,但是又絕對不會因為細(xì)節(jié)而引發(fā)感受的偏移、影響主線的突出??吹剿绾螌崿F(xiàn)了天衣無縫的表里互襯(對人渴望尊重的明線下涵蓋著的對人生、女權(quán)、愛、友情、家庭、責(zé)任、理解還有一點小政治幽默等分暗線的含蓄表達)??吹剿趺磸娜莸膶崿F(xiàn)了女主心境變幻掙扎乃至回歸的暗示。看到它如何不動聲色的就實現(xiàn)了人性正負(fù)面的矛盾對抗,看到它如何把生活中那些微小而深刻的輕視和刺傷不事夸張的放大并以此從容而有力的實現(xiàn)了從社會角度的切入??吹剿趺醋龅桨Ф粋?,喜而不烈的高超節(jié)制,看到它怎么給生活畫了一副筆法簡單卻意蘊悠長的肖像。看到它怎么把好的東西拍的你一時看不出好來,就好像捧給你的不是炫目的玫瑰,而是玫瑰的香。
它絕不刺激你,只是觸動你,在給你思考空間的同時也給你打下了堅實的思考基礎(chǔ)。
好的東西,到底了,就是歸真,如春風(fēng)拂面,給你的不是熾烈,而是舒暢。是淡淡暖暖的觸動你,讓你感受到它的氣息,卻不會說,它就是這個樣子。
就上所說舉幾個例子(上面說過的女主臨別落淚那一場就不說了,這一場戲其實在敘事上的意義是不大的,它的作用就是形成女主和其反抗體的象征性對比)。
比如教師失戀的一場戲,讓女主有機會表達了人和人之間平等對待從而互相理解的看法(我們看他不正常,但是他看我們也不正常,可是我們對于痛苦的感受是正常的)。而這場戲又和后面非洲哥們兒的坦誠自述有著一定的啟下作用。
再看法國佬自制點心相送的戲,女主反應(yīng)激烈的回應(yīng)后掉頭就走,被法國佬叫回,指其走反了方向。這場戲如果只是為了讓女主接受法國佬的點心和好意,則完全可以換種方式去做,甚至在敘事上看來也是不必要的。那么不難看出這場戲的意義所在,就在于凸顯了女主當(dāng)時的心境其實還未平和(還在上升的過程中掙扎),而走向家庭的道路卻又和實際方向是反的(暗示其對家庭的選擇其實是放棄了當(dāng)時自己的選擇,是違背個人意志的,這一點又和其掙扎的狀態(tài)相呼應(yīng)),通過這個掉頭,打斷了女主的激烈,使得她恢復(fù)了平靜,同時也引導(dǎo)她走上了正確的道路(既回歸了家庭,也走對了自己的方向)。
還有女主在上課的路途上有多次的鏡頭表現(xiàn),但是中途有一次,女主在紗麗外套了一件西裝,這種暗示手法是很明顯的,看看女主當(dāng)時的心情環(huán)境背景不難分析,就不多說了(后來女主又依然穿著民族服裝)。
巴基斯坦哥們兒對中國女學(xué)員的猛烈追求及其細(xì)節(jié),很有意思(還有這哥們兒就英語發(fā)表的對美國的簡短吐槽)。
過海關(guān)時大概是一美籍工作人員問她不懂英語干嘛還要到美國來,而另一印度籍員工則一句話解圍(很生活化的一出對話,但是又側(cè)面應(yīng)和了人與人應(yīng)相互理解的主題)。
單詞may的應(yīng)用,從課堂到下課后的那場戲(細(xì)節(jié)是怎樣對主題和人物內(nèi)心變化起推動作用的)。
從頭到尾的主線線索:語言,和人與人之間應(yīng)平等相待的主題的暗面應(yīng)和(語言其實是一種溝通和理解的橋梁,學(xué)員班的學(xué)生和女主家庭最后的統(tǒng)一都是因為語言而實現(xiàn)的,而人們應(yīng)該努力去尋找和搭建這座橋梁,而不是不顧對方、自說自話)。
最后忍不住習(xí)慣性的說幾句似乎不關(guān)乎電影的問題。
這些年來,韓國和印度的電影質(zhì)量實現(xiàn)了怎樣的飛躍,相信至少關(guān)心亞洲電影的人都有所了解。如果說西方始終是高舉戰(zhàn)略性的普世價值旗幟,那么印度現(xiàn)在已經(jīng)在社會意義路線上走出了屬于自己的道路(韓國的片子工于敘事、煽情和獵奇的混合,還真談不上多大氣度)。從愛的死后報告、三個傻瓜、我的神啊到現(xiàn)在這部印式英語,可以看出其對社會性問題表達的日益精進。而反觀國產(chǎn)電影,我們的電影人可以說基本已經(jīng)喪失了切入社會的能力和奉獻社會的熱忱(2012年也就搜索在這方面努了一把力),拋開那些拍低俗恐怖片喜劇片的逐利現(xiàn)象,剩下的大多數(shù)還在熱衷于宏大敘事、深重意義,而小部分則是一個勁兒的想要去表達自我,夾帶私貨。總之是都想給觀眾上政治課。說實話,三個傻瓜這種電影不能拍么?印式英語這種不能拍么?我想應(yīng)該不是,而是國內(nèi)的電影人壓根就放棄了自己的生活積累,也嚴(yán)重缺乏從社會現(xiàn)象中看到重大問題的眼光,更沒有幾個人具備將其表現(xiàn)出來的能力。說難聽點就是志大才疏,想名利雙收,卻不肯真下苦功。不是沒有那個技術(shù),而是壓根就不具備那種格局和眼界,狹隘的心胸導(dǎo)致了滿屏幕的螺螄殼里做道場,所以電影院里基本就是恐怖片裝神弄鬼、惡搞片裝瘋賣傻、文藝片裝模作樣,古裝片裝腔作勢。根本看不見虎嘯龍吟、萬馬奔騰的開闊氣象,甚至多數(shù)連基本功都不過關(guān),影片里的漏洞比刷碗的鋼絲球還多。動不動還把責(zé)任推給廣電,用廣電來給自己開免責(zé)聲明,連點道義承擔(dān)都沒有,這真是很讓人看不上的行為。一個個天最大你老二的,什么時候你們也拍出一部類似三個傻瓜、印式英語這樣的電影,看看廣電會不會對你嚴(yán)防死守?
只怕你們這些滿腦子想輸出價值觀的政治哲人王電影人壓根就沒往這方面想過,只會拿廣電來墊背。
想想真枉觀眾給你們捧這么多場,廣電保護了你們這么多年。
3 ) “你是我的小拉杜球”
如果說,這世界上有什么事情可以讓一位母親為之驕傲的,那一定是生下一個、多個胖娃娃啊,咿呀咿得喂,不管故事的前傳與后傳是怎樣的 ,不管中間經(jīng)歷了什么刀山火海、什么美女畫皮。
故事里的事說是也是,不是也是。雖然開篇的字幕聲明提到本故事純屬虛構(gòu),如有雷同,純屬巧合,但是當(dāng)你真正去看這樣一部虛構(gòu)出來的故事的時候,會發(fā)現(xiàn)每一個畫面都那么觸手可及,都那么隨處可見,都如她每天早上醒來的例行公事,如一手剛剛端到嘴邊的早茶、一手拿起還未定睛的晨報,被小兒子哭聲喊停,被放回亭廊下的餐桌,熱氣徐徐。
“你是我的小拉杜球”是這位看似傳統(tǒng)的印度家庭主婦用自己最擅長制作的印度傳統(tǒng)甜點打趣說自己的小兒子。和對待任何自己喜歡的人或食物一樣,一位母親也會給她的孩子起各種她所喜愛的昵稱,“大寶”“小寶”“小貝”“小心肝兒”“小甜心”……還有鄙人這種比較奇葩的,以食物和動物命名我孩兒的,比如“小紅果寶寶” “水煮花生小朋友”“小企鵝——灰色的那種哦”“Trady小鳥”……而電影中的母親也是這樣的,拉杜球是她最引以驕傲,為之自豪,收人矚目的拿手甜點。而小兒子一定也是他的最愛,當(dāng)然這位母親還有一位大女兒,而為什么沒那么喜歡大女兒了,在此不做透露。
對孩子的摯愛,體現(xiàn)在小別于孩子的淚流滿面,體現(xiàn)在孩子受傷生病時候的痛苦自責(zé),體現(xiàn)在孩子犯錯之后的恨得直咬牙又心頭一軟的,體現(xiàn)在孩子知錯后像只小貓偎在你身邊時候,幫助你的時候的全世界都不叫事兒,整個世界都美好了,萌化了的感動瞬間,體現(xiàn)在在欲望和誘惑面前的懸崖勒馬和淡定自若。對于法國佬的美男畫皮,(雖然法國佬胡子拉碴并不耐看,更不談不上畫皮了),印度姐姐怎么抉擇的不劇透人也會猜到,姐姐并沒有迷失在發(fā)自真心的花言巧語中,而是感謝對方讓自己更加自信,愛自己,最關(guān)鍵。這種隱忍的曖昧出于文化差異,卻又不乏跨越國界的心靈溝通在其中,看似玄妙如讀心,其實是最基本的溝通技巧——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對照這個虛構(gòu)故事里的女主審視自己,有雷同,也有自己做的不夠好的地方,又想到長輩對自己的愛,不免心中一暖,又很慚愧。
劇透并不多,那么就透露一點——故事的最后,很有意味的是,女主給了老公兩枚拉杜球,老公問,“你還愛我嗎” (“有時候會忘了我依然愛著你……”)
“你說呢?要不怎么給你兩枚拉杜球呢?!?(哈哈哈~“你問我愛你有多深,我愛你有幾分?你去想一想,你去看一看……”兩個球,兩個娃,愛你多一份。)
姐姐的那段英文演講,真真切切是每個字都是那么簡單直白,像是英語的26個字母一樣簡單,但是經(jīng)過不同的排列組合,卻能表達出一樣簡約卻不簡單的英文句式和生活哲理。最后,姐姐向這個英語作為國際主導(dǎo)語的世界和這個難免不帶有斜視(偏見)、近視(勢力)和歧視的社會說一句,只是說一句,謝謝你們曾經(jīng)看輕我。
回到進入故事畫面之前的黑底白字 For my mother, 這終究是一部關(guān)于母子情深的電影。我想是的。(I think so.)
4 ) 自愛比一切都重要
看到電影中段,法國人對莎希表示愛意時,作為一個八卦的觀眾,心里想,快點好上吧!
一個女人,得到有尊重和欣賞的愛,心境會更加歡快和廣闊。一個看上去傳統(tǒng)的印度女人,有自由思想,廚藝好,又溫柔大方,而且肯學(xué)習(xí)!覺得困在不懂欣賞和支持她的家庭太浪費了!
可是結(jié)局她說的那段致辭,深深打動了我。
后來她跟法國人說:
謝謝你讓我懂得愛自己。
從一段愛情跳到另一段愛情,如果心境不改變,女人仍然會處于弱勢的地位。她說,這個時候,能夠拯救自己的就只有自己。她學(xué)英語是如此,做點心是如此,只想自己努力做好,不怪罪別人。
能夠意識到自愛,這個女人就無敵了。因為無論在任何時候,她都有一顆堅強的心,不受別人的眼光約束,自然散發(fā)出自信的魅力(看到她老公最后看著她的眼神么?)
總的來說,是少有的讓我感覺很美妙的印度電影。莎希也真的很美麗,她的侄女也很善良美麗。還有莎希緊張時候不斷搖頭的小動作也很可愛。
5 ) Feel Equal
文筆較差,此評論單純是寫給自己的,提醒自己別忘了。
女主是個印度家庭主婦,但丈夫和女兒從各種細(xì)節(jié)上嫌棄她不懂英語。侄女在紐約結(jié)婚,邀請她去美國。她由于不懂英語處處碰壁,受到了極大的傷害,所以決定背著家里人參加英語班……情節(jié)感人,表演自然,音樂也好聽,讓人回味無窮的片子。
觀影過程中,好幾次都對女主的丈夫和女兒的行為表示氣憤,覺得他們有一個如此溫柔賢惠的妻子和母親,還不知足,居然還嫌棄她。但是女主卻用了另外一種方式去對待它,包容和忍耐。但有時候包容和忍耐僅僅是對對方的放縱,其結(jié)果只會是愈演愈烈罷了……不過后來女主終于不想在忍耐,而是去找尋到解決的方法,去化解矛盾,去主動的贏得愛和尊重,這點才是真正讓人佩服的地方。
Life is a long journey,
Meera, sometimes u will feel u r less.
Kevin, sometimes u will also feel u r less than Meera.
生活很漫長
米拉,有時候你回覺得你弱勢一些
凱文,有時候你也可能會覺得你比米拉還弱勢
Try to help each other, to feel equal, it'll be nice.
試著幫助對方并平等相待
Sometimes married couples don't even know, how the other is feeling. So, how they will help each other? It means marriage is finished?
有時候夫妻甚至不知道對方的感受,這時候怎么辦呢?婚姻就結(jié)束了么?
No……
That is the time u have to help urself.
Nobody can help u better than u.
If u do that, u will return feeling equal, ur friendship will return, ur life will be beautiful.
這時候你需要自己幫助自己
沒有人比你更能幫助你自己了
如果你這樣做了,你猜可能會重新感覺到平等,你們的生活才會依舊美好。
6 ) 每天從入睡到醒來,我們都會重新變成初學(xué)者
整個劇情是個很典型的女性勵志溫情電影
生長生活在印度傳統(tǒng)家庭的沙希,只想當(dāng)個平凡的家庭主婦,在固定的生活模式和狹小的交際圈里逐漸與時代脫節(jié),因為不會說英文受到家人嘲笑,其實不單單是英語,從各個方面,沙希都像一個跟不上節(jié)奏的老古董一樣了,生活方式單一沒有變化,沙希早已和家庭成員自說自話了。
結(jié)果因為親戚結(jié)婚的緣故,被迫獨自一人來到紐約,異國他鄉(xiāng)因為語言不通,經(jīng)歷了數(shù)次打擊后決定去學(xué)習(xí)英文,四周簡單學(xué)習(xí)還有和他人敞開心扉交流的過程中,沙希逐漸恢復(fù)自信,也得以把藏在心中的話,告訴了家人。
整體比較落于俗套,但好在避開了印度電影夸張的表演和煽情毛病,清淡穩(wěn),由簡入深刻畫出了一個在固態(tài)慢節(jié)奏的傳統(tǒng)生活中的女性,如何踏入未知,克服恐懼的故事。
我想起不知在哪里看到過的一句話,當(dāng)你離開了你給自己建立的那個舒適的環(huán)境,不管走出家門也好,另一條街也好,另一個城市也好,另一個國家也好,另一個家庭也好,面對外界,面對陌生人,每一天,你都將變回一個初學(xué)者。一切都是陌生的,需要你從頭學(xué)習(xí)。
看上去英文是沙希的唯一障礙,但阻止了她的東西不是英文,是她的恐懼,還有擔(dān)心受到嘲笑和給別人帶來麻煩的自卑感。這樣小心翼翼誠惶誠恐的態(tài)度,也是導(dǎo)致孩子和丈夫不尊重她的最大原因。
她在飛機地鐵和各個地方都因為害怕而不敢大方告訴別人她需要幫助,不敢直接對別人說,我聽不懂,你能不能說慢點。所有面對陌生事物的恐懼在點餐時候到達了頂點,服務(wù)員惡劣傲慢的態(tài)度,在她身后排隊客人不耐煩的抱怨,還有數(shù)次點餐失敗,導(dǎo)致沙希緊張到極點,痛哭失聲。她性格里最大的毛病,就是太在意別人的感受大過自己的,也是所有對陌生感到恐懼的人最大的毛病。其實她忘記留意,即使這樣,她遇到的善意也遠(yuǎn)遠(yuǎn)大于恐懼,比如飛機上幫她翻譯電影的大叔,海關(guān)處幫她填入境表的年輕人,餐廳里幫她遞咖啡的路人,還有最后因為每天相處,交談而逐漸喜歡上她的法國人。只要大方的說一句,我需要幫助,能不能幫幫我,就可以解決很多事情。
她恐懼大部分的日常小事,只要對她陌生的,她都害怕,但我又非常理解這種心情,這是每一個不善交際,害怕出門,容易焦慮多想的人的通病。在她去學(xué)習(xí)語言的幾周里,沙希最大的收獲不是老師講的那些簡單的詞匯和句式,是大聲說出她心底里想說的話,我需要幫助,我遲到了我能不能進來,我不會,我不能,我不敢,我很孤獨。
電影中有一個小細(xì)節(jié)很值得討論,當(dāng)你和其他家庭成員的語言/生活方式出現(xiàn)節(jié)奏不均,你無法跟上他們,是不是你的責(zé)任。我覺得這個問題無法推介給任何一方,好比你嫁到一個可以說方言也可以說普通話的家庭,你作為一個外來者,其他人如果全部依然保留說方言的習(xí)慣,那么就是不尊重你,但與此同時,作為家人的自己,也該試著去理解和學(xué)習(xí)其他人的溝通方式,只有所有人站在一個平等的位置上互相尊重,這個家庭還能順利的走下去。任何關(guān)系都是這樣的道理。
以前的歷史老師非常喜歡敲黑板強調(diào),語言!語言!語言是分裂了文明,割斷了世界一切的罪魁禍?zhǔn)祝?/p>
這么多年過去,我很想問問他是否還是這樣的想法,我認(rèn)同他的觀點,對人類歷史和文明來說,阻力最強的東西第一是交通,第二就是語言,而這一點體現(xiàn)的最明顯的就是宗教,古埃及文明的覆滅,最大原因就是入侵者對語言和宗教徹頭徹尾的覆蓋。西方殖民者踏入南美洲的那一刻,就注定了南美洲一切古老文明和宗教都會被新的語言代替,從古至今,歷朝歷代都有人前來傳教,佛教也流入已久,但一直沒有一個宗教可以橫掃中國沒有一個宗教能成為核心,除了中央集權(quán)和皇室文化,最大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中文的復(fù)雜和多意程度隔閡了一切。同樣的道理,伊斯蘭教也非常明顯,阿拉伯語和伊斯蘭文明的緊密連接,甚至相輔相成,建立了一道無法攻破的文化和思想之墻,正是這種巨大的隔閡使其逐漸走向今天這樣的道路。
扯的太遠(yuǎn)了,對世界來說是這樣,但對個人,語言恐怕永遠(yuǎn)都不會是隔離了外界的第一要素,電影中我特別喜歡的一個細(xì)節(jié),就是沙希和法國人在街頭一次各說各話的交談,沙希用印度語抱怨自己的苦惱,法國人也對她喃喃自語般說著法語,兩人一邊走,一邊這樣互相說著話,誰也聽不懂,誰也是不知道對方在說什么,但還是很自然的交談著,因為他們需要傾述,需要陪伴。
電影里的語言班是一個非常理想化的環(huán)境,每個人說著不同語言,但口語的交流力在這里無線減弱,互相信任成了溝通的第一力,這是在一個對他們所有人都陌生的,有危險有敵意,但也有無線潛能的環(huán)境下才會出現(xiàn)的理想關(guān)系。
絕對陌生的環(huán)境是一個人開發(fā)自己潛能,克服恐懼的最佳舞臺,但最后得到的一切,都會回到最初的問題上,自愛。
沙希在法國人最后的表白中說了這段話,也是電影要表達的,無論如何,不要討厭,放棄自己,面對一切未知沒有人是一步登天,什么都學(xué)會了的,生活于我們每個人都是一道道答卷,難題,你在學(xué)習(xí),其他人也在學(xué)習(xí),他們需要學(xué)著尊重你的感受,你要學(xué)著站起來表達自己,沒有什么可以感到害怕的,每個人都是這樣的,真的。
7 ) 只有我覺得女主角很沒禮貌么?
雖然主題是尊重和關(guān)心別人的感受,也很勵志,但說實話女主本身在這方面做的也很糟啊!
雖然滿懷的受害者心理漸漸被自信替代,以至于最后可以傲嬌的稱贊自己丈夫有眼光。但也許是我不了解印度文化,感覺女主本人對別人的冷漠和失禮從頭到尾都相當(dāng)刺眼。從飛機上幫她要水和翻譯的大叔,到地鐵上幫她過閘機的工作人員,前臺小姐,問路的人,幫她擋出租車的人……她從來沒有一句謝謝,即使不會英語點頭致意一下總應(yīng)該會吧?一開始覺得可能是緊張,看到后來感覺好像她真沒這個常識。對法國人的冷漠和失禮更是到了讓人看不下去的程度,就好像人家是路邊一根電線桿或者公共垃圾桶一樣,需要就扶一下,情緒不好就對著大吐一通,不需要就直接路過無視過去,人家好歹一直在幫你,有禮貌的拒絕一下很難嗎?學(xué)了那么多單詞解釋一句我已婚就好了何必次次甩臉子?(話說回來一個興趣相同而且喜歡你欣賞你尊重你還超級紳士人又nice的法國帥哥擺在面前卻要回去給直男癌老公和兩個熊孩子做老媽子這怨氣是蠻重的)不過最后那句謝謝你讓我學(xué)會尊重自己,這句聽著其實挺心寒的。一邊不停甩人臉子掐人電話一邊卻不停通過暗爽有人夸自己漂亮有人肯定自己廚藝價值有人追求自己迷戀自己來發(fā)現(xiàn)和肯定自己的價值提升自信,這個行為不得不說有點……婊
另外十分不明白女主為什么學(xué)英語要瞞著她姐?還有說好是提前三個禮拜去幫忙的,她姐一開始也列了個清單給她,我以為會看到女主每天除了上課還要為婚禮各種奔波的場景,但感覺女主除了最后做兩盆拿手點心之外什么忙都沒幫??!
8 ) 不算勵志的所謂勵志。
有些顛覆的印度電影!縮短了片長,削減了歌舞。卻在劇情和故事上花了更多的心思。
由一個在家庭里沒什么地位的主婦展開的勵志溫情片,甚至還加了點‘婚外情’橋段。這好像在印度這種封建國家算是有些開創(chuàng)的。也反諷了女人在印度的卑微地位,特別是在家庭,在那個什么都男人、一家之主說了算的國度,洗衣做飯帶小孩甚至成了女人的代名詞??蓱{借Shashi的自身外貌和人格魅力,Laurent對她一見鐘情。要知道這是給Shashi的老公狠狠的一擊,誰都知道法國人是出了名的羅曼蒂克,不顧地域差距、文化差異,即便后來得知Shashi是有夫之婦和幾個孩子的媽媽也義無反顧地迷戀著他。而作為老公,他卻整天只知道跟著孩子一起嘲笑她,說她只會只能也只適合做點心,這對一個妻子來說是多么的受傷。就連孩子們也都視她為保姆一般,沒有一絲尊重!雖然如此,S最后還是選擇了自己的家庭和老公,導(dǎo)演反諷了男高女低的封建制度同時,還弘揚了一回印度女人的傳統(tǒng)及優(yōu)良品德。與其說這是勵志片,倒不如說是更像一部Ironic Film.
除此之外,導(dǎo)演很巧妙的在電影里多次嘲諷了美國,增添了不少笑點。特別是S在移民局辦visa時被問到‘你連英語都不會為什么要去美國’,另一個印度工作人員站出來說‘你還不是不會印度語來了我們印度工作...’;以及和S同一航班鄰座的老頭出關(guān)時被海關(guān)問‘為什么來我們國家’時,答道"help your coutry, you know...spending some money to recover your enconomy.." 這段真心把我笑噴了。完美的嘲諷了美國的經(jīng)濟、也給自大的美國人瞧不起別人、種族歧視的人一個最有利的回?fù)?。?dāng)然,還有S在課上問為什么印度不能說 'the India' 而美國卻能用'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S買咖啡時受到的凌辱,都算是種暗諷。從而又一次強調(diào)了人與人之間相互尊重的重要性。
最后不得不提一提女主角的扮演者希里黛玉,原諒鄙人的孤陋寡聞,看完電影后才得知她已經(jīng)是50歲的人了。Unbelievable?。?!真的是一點都看不出。而且真的很美
其實蠻無聊的片子,劇情簡介已經(jīng)透了全部內(nèi)容。但是因為女主實在太美所以居然完整看下來了。PS:灣灣給這部電影起的譯名是——救救菜英文【笑趴在地上……
女主漂亮得能下三碗白飯??!法國佬一見鐘情再見傾心我太他媽能體會了?。∫约啊依嫌X得法國佬特眼熟,特眼熟……可惜臉盲患者實在無能為力……另外,結(jié)尾不小心又淚崩這種事……嘖,還好左右兩邊都坐的是大叔被我眼角瞟到他們也在偷偷擦哈哈哈哈(五十步笑百步是什么心態(tài)啦!
雖然我很煩又是“即使家人丈夫再糟糕也要堅守家庭”這種主旋律,不過靠自己努力贏取尊重是好的。另,片中鮮衣怒馬的生活和歡快自由的印度女性真是與前段時間頻發(fā)并且逐年遞增的“強奸之都新德里”案件形成巨大的對比和諷刺。
無意中看了一部很棒的印度電影。女主是中年家庭主婦,不懂英語,在家中備受奚落。偶然來到紐約,四周內(nèi)學(xué)會英語,并且學(xué)會愛自己,尊重自己。劇情很簡單,但是對婚姻,對家庭的探討是很深的。她說,婚姻,是兩個平等的人的偉大友情。她要的不僅僅是愛,而是尊重。當(dāng)對方忘記了這一點的時候,你要繼續(xù)愛
女主漂亮能得兩顆星,對!我就是死乞白賴的nc外貌協(xié)會!而且我還是個吃貨,想吃拉杜球!
其實又是一個從頭到尾把女性放在待拯救位置的故事,即便是愛慕她的法國人也是一個救世角色;沙龍看完好像男性觀眾都特別有表達欲,但是這片子我感覺跟文化沖擊沒有半毛錢關(guān)系,就是一部女性電影,女導(dǎo)演的女性視角非常明顯。并且有一個概念傳達的很不錯:欲被拯救,先自救。就跟欲被愛先自愛一個道理。
影片的視角很特別,從一個簡單的家庭主婦學(xué)英語的角度來講一個家庭和勵志故事。在家庭里女性地位可能在整個世界都是比較低的,本片以一個輕松的基調(diào)講訴一個家庭主婦贏得了家人的愛和尊重的過程,很有社會意義。都說印度出神片,人家是確確實實善于發(fā)掘生活。女主角的中文譯名太美了- 希里黛玉。
我從來沒有把印度電影放在我心目中很靠前的位置,但每一次都被這群可愛的印度佬們的真誠深深打動。印度口音的英語,從TBBT的Raj開始似乎就掀起了一種全民嬉笑吐槽的熱潮,嘲笑著這種口音逗趣的同時,又有多少人能流利地說出一口不帶中國腔的英語呢?“謝謝你讓我覺得,對自己有信心,無比感謝?!?/p>
3.5照樣是沒心沒肺的勵志,最后歌舞一場化解所有矛盾,劇本還是挺有趣的,將紐約的移民融合與印度的女性平等主題進行了很好的結(jié)合,故事本身還是流暢和有說服力的,雖然角色一如既往地扁平化,但還好有些有趣的場景來拯救,電影中還談到了有名的喀拉拉的香蕉片,去吃過就知道了,太甜了
港譯能不能正常一回?紐約精讀游。。。
我只想說。。女主角63年的啊都50歲了??!怎么居然還可以這么美?。。?!那個眼睛大的可以把人吸進去啊救命?。。。。。。。。。。。。。▌∏閷嵲诤茏屓俗郊薄页姓J(rèn)學(xué)英語的橋段是半快進看完的啦=v=……(不懂禮貌的小孩什么的最討厭了?。?/p>
每個人都贊美靈魂的獨立。
1.印式英語我真的聽不明白,只懂一句“說尼”,2.飛機老伯萌了,3.英語班人人都有愛,法國人帥,4.……,5.印度女人都有一雙能迷死人的大眼睛,6.有好故事看有好歌兒聽,愛死,7.最后演講那段看哭了,哭了,8.好吧,去印度走走
#TIFF#今天同樣看的是媒體內(nèi)部放映場。題材蠻有意思的當(dāng)然也延續(xù)了寶萊塢電影的特色--歌舞表演。其實這事在中國也應(yīng)該發(fā)生不少的,不知道將來會不會有人拍這個。
“如果我連自己最喜歡的事情都做不好,其他事情做得再好又有什么意義呢?”是個好故事,但劇本把文化自卑、女性平權(quán)等問題打散沖淡在家庭溫情劇中了。丈夫問女主“你還愛我嗎”絕不是擔(dān)心女主移情別戀,而是對男性在家庭中權(quán)力被動搖的恐慌。P.S.艷遇這一段拍得真贊啊,果然法語是最適合講情話的語言。
在印度說印地語會被鄙視這是什么概念啊這個民族夠了吧而且英語明明講得很難聽
“如果連最擅長的事都做不好,轉(zhuǎn)去別的領(lǐng)域又有什么意義呢?”非常好,女主角有取有舍,有禮有節(jié),自省又沉著,是非常智慧的女性。飛機上那個老頭印象最深刻。
【印度】將跨文化沖擊的喜劇、女性價值找尋以及家庭故事齊力包裹,說的是學(xué)英語,其實也關(guān)于好好學(xué)如何愛自己;即使十多年后回看故事中的刻畫,角色有些臉譜化,但這無礙于它本身釋放的積極能量。設(shè)置/復(fù)雜化“Laurent”這個角色有點畫蛇添足,但看到Sridevi游刃有余地去表現(xiàn)自己在面對陌生環(huán)境的怯懦和漸漸成長的自信還是足夠爽快的;看到維基有個“印度Meryl”的加冕,突然就好懷念她。
無知的時候他會取笑你,進步了他怕你離開。
莎希在婚禮上的英文祝辭讓她重新得到家人的尊重。所以尊嚴(yán),不是別人給的,是靠自己來爭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