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我毫無掩飾的表示:這是2010年我看過的最好看的電影。
幻想,宗教,犯罪,愛情......
眾多元素混雜在一起后依然顯得干凈利落。充滿詩意的畫面,隱喻的道具,相互吸血的cult橋段也成了愛情的意喻。
我只看了一遍,我沒法認認真真的做出滿意的分析,也無法寫出滿意的評論。我相信我會看上不止兩遍。
鞋子,見證了愛情他們愛情的起步,在結尾燒成灰燼的他們,鞋子掉落,擺成行走的形狀,面朝大海,面朝升起的太陽。
充滿悔恨與恨意的他,在得知殺死康友的真相后,殺死了他心愛的女人,卻在最后一刻又后悔了。他喂他自己的血,待到她復活后,說了一句:生日快樂。這是她從出生到現(xiàn)在第一次有人祝她生日快樂。
結局的她,像個小女孩似的撒嬌,藏在太陽照不到的地方,直到最后她知道沒有折了,陪他一起面對死亡。這不是貪生怕死,只是小女孩的撒嬌。僅此而已。
......
每一個場景都那樣精致,人性讓他們從天使墮落為惡魔,愛情,又這個給了他們罪與救贖。
如此扣人心弦,又不失娛樂性。這樣的電影,不單單是藝術工作者會去研究,任何人都會為此電影著迷的。
2 ) 本性與道德的沖突
故事講一個嗜血又好淫的吸血鬼懷著某種道德情操,這種道德無非就是不好淫、不害人、不欺騙,他一次次順從自己的欲望,之后痛苦地承受罪惡感,最后他終于做到不欺騙、不好淫、不害人了,他拉著情人一塊兒自殺了。
我不理解為什么這位吸血鬼先生如此放不下自己舊有的道德準則。當時代改變、某些條件改變,人的看法也應該隨之改變。說白了,就是身份變了,道德準則也應改變。也許聽起來不容易接受,但是這是客觀的規(guī)律。就像當年電視劇《牽手》播出時,有些人接受不了:破壞婚姻的第三者竟然是個好人!人啊,勇敢點,世界本來就是這樣。
電影中的他順應不了自己變成吸血鬼這個不可抗拒的現(xiàn)實,他因為無法放棄舊有的道德信仰,他殺死自己的養(yǎng)父,殺死自己的情人,總之做了太多背叛自己、折磨自己的事。他總是認為自己“有罪”,當他的情人說:“難倒黃鼠狼吃雞是有罪的?”正好說出我想說的話。人最大的勇敢就是適應改變,放棄過去的自己。過去,你是個高尚的人,你因為你的高尚曾經感覺非常良好,但是使你成為高尚的人的那個環(huán)境消失了,環(huán)境和那個高尚的你全都成為了過去,你執(zhí)拗、耿耿于懷、憤懣、糾結又有何意義?你曾經才華橫溢、傲視群雄,但你現(xiàn)在不是了,你得接受你現(xiàn)在的身份,拋棄過去的原則,做此時此刻正確的事。這才真的需要勇氣。
一個可悲的吸血鬼,一個我同情但不贊賞的人。以上是我對這個電影的看法。
這年頭所有描寫人性與道德沖突的故事都被人叫好。是不是因為這個時代,所有人都面臨這這樣一個困境:自己的本性和自己一直以來相信為美好的東西是矛盾的。
完全順從本性是墮落,完全順從道德是迂腐,兩者都盡量兼顧是怯懦,兩者都拋棄是冷酷、頹廢??傊蕾囈环N存在于自身之外的標準,只能使人走入疲倦、寂寞和無所適從。
醫(yī)學上把心臟的肌肉歸為不隨意肌,就是不能用意志去控制的肌肉。但印度的某些苦行僧聲稱能控制自己的心臟,他們說只要足夠真誠地體會心臟的感覺,長期練習就能做到,他們讓自己的心臟停止,幾秒鐘后再重新跳動,都能準確地做到。我不知道是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控制心臟,但我相信每個人都能控制自己的清醒程度,只要安靜下來足夠真誠地體會內心的感覺,人在做每一件事之前都能給出一個來自靈魂和思考的做事準則。所以長期練習保持清醒的人,會有自己確信的準則,不必依賴那些過時的、或是失敗者為找借口而制造的所謂的道德準則。如果一個人是這樣清醒的,他就會自信,善于克制情緒,難于受攻擊的傷害。
有一篇著名的文章叫《道德的形成》,寫的是關于5只猴子的實驗。很容易搜到,我高中時讀到,這篇文章成了我世界觀的重要部分。文章大意是:道德因為某些荒謬的原因形成,一旦形成就世代延續(xù)下去,這個小社會中的成員永遠遵守這個道德的原則,即使那個荒謬的原因消失了,道德的力量還是在延續(xù)。無論一個人是否相信道德是像那篇文章里描述那樣荒謬地形成,他必須承認這樣兩點:道德是后天的,道德是違反本性的。關于幾夫幾妻才合理,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標準,每個民族都聲稱自己的標準是最順應自然的,最文明、崇高的。其實依我看來,任何一種道德都是為束縛人的自由和快樂而存在,沒有崇高可言,也沒有任何天然的、自然的根源,全都是人工的、制造的。在一定時期內,某種道德有維持秩序的功能,當時代改變這個功能消失的時候,道德哪有存在的必要?
所以道德在我眼里一文不值。當一個人的所有目標確定下來,他所有應該顧及的東西也就確定下來,根本沒有額外再無緣無故要顧及的東西。然而很多情況下,道德,就是這樣一個無緣無故要遵守的東西,它增加了人的顧及,使人實現(xiàn)實現(xiàn)目標的能力削弱,有時甚至使其成為不可能。我想所有小孩子都發(fā)現(xiàn)欺騙能使自己得到更多的零食或夸獎或零花錢,但我們被嚴格教導無論做什么事都應該誠實。究竟為什么要誠實?在短期看來這顯然是一個損己的行為,很少有小孩敢于提出這個問題,但我相信多數(shù)小孩都有過這個疑問。其實如果一個人只是短期出現(xiàn)在某個社會里,誠實毫無必要,誠實只是為了取得別人的信任,使得在一個社會中的長期生活更容易,所以誠實根本是一個純粹利己的行為,誠實的人不比撒謊的人有半點高尚,準確地說,誠實的人比撒謊的人更狡猾、更工于心計,因為誠實的人竟然克制天然的沖動選擇了放長線、釣大魚。
一個勇敢地面對現(xiàn)實、冷靜地運用頭腦的人,應該明白所有自己遵守的規(guī)則都是為什么而遵守。如果道德對于一個人來說就是一些“如此理所當然以至于從沒懷疑過”的東西,那么這個人是無能的、沒有獨立靈魂的,至少從思維能力上來說是有欠缺的。常聽到有人說“一件事的對錯沒有絕對的標準”,我認為這完全是自欺欺人、為糊涂和愚蠢開脫。如果一個人的所有目標和目標之間的輕重緩急確定了,那么他做每一件事的對錯都是有絕對標準的。如果說一個人沒有確定的目標,只能說他不清醒,他沒有理清思路把他想要的東西明確說出來,絕對沒有任何目標不在乎任何事的成敗的人,我認為不存在。
我并非反對遵守所有的道德,我認為人應該確確實實地知道原因、知道它有利于自己的生存、靈魂豐富或者其他目標而遵守,即使是最廣為接受的、看似最正統(tǒng)與崇高的道德標準,都含有模棱兩可、冠冕堂皇、經不起推敲的成分,所以在確切理解它之前,我拒絕受它的約束。
3 ) 金玉彬
NB的導演,吸血鬼的題材,引人遐思的海報,韓國“色戒”的噱頭,都讓這部電影始終保持著吸引力。我卻獨獨為女主演金玉彬而來。
我還記得《飛越彩虹》里的熙秀,漂亮、舞跳得好,懂得把握機遇,堅持自己的夢想,可惜實在沒有唱歌的天分,在人才輩出的歌壇走得步步維艱,明明與自己產生了感情的人輾轉一番居然毫無先兆的愛上了另一個處處不如自己的人。編劇給了熙秀一個結局,不當歌手當電臺DJ,灑脫放手,可看的人始終不能釋懷。明明劇集開始時是女一號,偏偏因為上綜藝節(jié)目說了幾句話被韓國的大媽觀眾ANTI,導致編劇硬改劇本,活生生把她變成了女二號。有誰見過女一號第三集才出來的呀?看的人憋屈。
因為這出鬧劇,我記住了金玉彬。
那之后,她不再出現(xiàn)在電視劇中,專心致志拍電影,等再一次注意到她,2010年,當看到《蝙蝠》的主演是金玉彬時,我不由得感嘆,她算是徹底放開了。丟掉那些虛偽的表殼,用自己的努力證明自己。從最初的壓抑,蒼白到誘惑神父時的不顧一切,而后設計殺死丈夫的無辜,丈夫死后被愧疚逼得崩潰,反目、復活后的猖狂、興奮、殺人時的冷酷,得知不得不死時的倔強掙扎,最后的平靜……我看到了一個有層次,讓人驚艷的金玉彬。
她身上始終有一股不服輸?shù)木髲妱?。即使與宋康昊對戲也充滿著自己的氣場。離開幼稚的連續(xù)劇,果然是個正確的選擇。
4 ) 泡菜國《色戒》,樸贊郁的thirst《蝙蝠》影評——直到陽光將你我
直到陽光將你我都化為灰燼
這部電影一直有看到,卻一直不想看,當時也幸虧沒有看。
那時候超級迷戀吸血鬼,但就算是吸血鬼,本尊也是偏愛華麗麗的歐式貴族范,什么《黑夜傳說》、《刀鋒戰(zhàn)士》、《范海辛》、《夜訪吸血鬼》、《吸血鬼女王》之類的統(tǒng)統(tǒng)沒有放過,還有《血色月光》,這部劇的劇情真心是比現(xiàn)在的許多gossip vampire強得多,但也許是輸在演員的不夠帥……
回到正題,當時《蝙蝠》的海報和簡介,本尊感覺那不過是一部關于“植物大戰(zhàn)僵尸”的電影,總是不屑一看。今日里,本尊感覺心情不錯,就想找部恐怖片欣賞一下,在基本看遍恐怖劇情片的情況下,點擊了這部《蝙蝠》,一看導演,發(fā)現(xiàn)時樸贊郁,頓時覺得這是撿到寶了啊,然后就慢慢地看著,慢慢地被驚艷了。
泡菜國的劇,總是能在美麗的畫面里,展開性感細膩的萬千柔情,而樸贊郁這位大神,也和金基德這位大神一樣,擅長用畫面來代替臺詞。
悠揚的樂聲響起,虔誠的神父選擇成了麻風病的志愿者,他的指甲漸漸脫落,身上也起了大大小小的水泡,血液從他的嘴里噴涌而出,順著豎笛的孔,傾瀉而下。笛聲斷,神父死去。
悠揚,又有些荒誕的風琴聲響起,神父成了50個志愿者中唯一的幸存者。而那袋含有吸血鬼血液的血漿,不知是上帝安排的憐憫,還是考驗。他不安,但始終保持修道士的清醒。他能克制住自己殺人的欲望,吸食血液足以果腹;卻不能抵抗那場邂逅帶來的妖嬈纏綿。
悠長的樂聲再次響起,是她光著腳瘋狂地奔跑在黑暗的小巷里,溫暖的燈光照亮她凌亂的長發(fā),穿透她白色的睡衣,可她卻渾然不覺,只是發(fā)泄著自己在生活里那無窮無盡的壓抑和痛苦。然后,她遇到了他。他隱藏在黑夜里,猶如一棵披著夜幕的樹。她尷尬,抱胸轉身,卻突然被人整個抱起,再落地,雙腳踩入的,是一雙大了好幾碼的,略顯破舊的棕色皮鞋。然后她回過頭,好奇而又不解地盯著他。
本尊原本十分愉快地陷入在文藝而又溫馨的氣氛里,但本尊沒有想到,肉搏來得如此突然。本尊原本以為,恐怖片嘛,賣肉不是重點,而且能在某酷這種比較大型的網站里播放的,多少也是剪輯過的。果然,神父記起訓誡,慌亂中找到一把鋼尺,狠狠地抽打自己!女孩驚慌失措,奪過神父的鋼尺,然后不知所措地,輕輕地舔了下神父的傷口。然后,松開了捂住雙胸的雙手。此刻本尊的心中有一萬只草泥馬狂奔而過,說好的小清新呢!某酷的節(jié)操呢!本尊突然感嘆,當年選擇不看是多么的明智,否則女孩那雪白的皮膚,少不得在本尊的青澀時光里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然而樸大神的荒誕精神再次突然發(fā)作,女孩的傻丈夫突然大喊她的名字,然后是收養(yǎng)她的婆婆,穿透走廊的叫聲。這場肉搏,無疾而終。這是本尊看過的,最諷刺、最搞笑的床戲。
而這“惡搞”,也是樸大神,與另一尊大神——金基德之間的另一個區(qū)別。兩位大神同樣擅長用畫面說話,真假善惡要觀眾自己判斷;都喜歡把該和諧的、不該和諧的鏡頭,全部入鏡,而且拍攝得都是那樣自然本真,全然不避諱。但我的印象里,金大神更是極端,像《弓》、《春夏秋冬又一春》、《空房間》、《壞男孩》這些電影里,主角根本沒有一句臺詞!金大神早年的作品對人性的思考,主要體現(xiàn)在“性”這一敏感話題上,其著名的“妓女三部曲”可見一斑,其基調往往是優(yōu)美、嚴肅的;而樸大神的思考,無論是仇恨還是復仇,總是具有黑色幽默的荒誕,好比《蝙蝠》中,神父敏感地聞到了血的味道,其實是女孩來了大姨媽;好比神父與女孩的肉搏中,那個沉到湖底,被神父壓在石頭下柜子中的傻丈夫總會參與其中。
神父和女孩謀殺丈夫那一段,總是有些爭議。傻丈夫的拖累,婆婆的苛刻,女孩的生活充滿了壓力,她想要發(fā)泄在丈夫身上,卻終是下不了手,于是,她傷害自己。也許是受到神父的影響,她也選擇了在大腿上,自殘??伤齾s無意地,讓神父以為是傻丈夫的錯。神父心疼女孩,又在饑餓的驅使下,對傻丈夫起了殺意。女孩阻止,神父猶豫。女孩急,說天快亮了,神父慌,與傻丈夫發(fā)生爭執(zhí),掉入了水中,而女孩的耳垂卻被魚線勾住,生生扯開。傻丈夫爬上了船,女孩驚嚇之下,許是潛意識地,許是故意,將丈夫踢下了水中。終于,神父爬上船,卻抑制不住地,吸食了女孩耳垂上的血,最終,還是理智戰(zhàn)勝了沖動——他控制住了自己吸干她的血的沖動。
殺了丈夫的罪惡感,面對婆婆的愧疚感,以及對原本心中以為唯一可以依靠的神父的——恐懼感,終于將她壓垮。神父也一樣。他們的生活成了地獄。
她試圖再去尋找別的男人的肩膀,卻始終,提不起“興趣”。那個白天,導演沒有再用鏡頭去處理神父躲在柜子里,聽到的,聞到的她的放縱,以及無可奈何。他將鏡頭放在了幽夜小巷里,在昏黃的燈光下。他不可置信地捏著她的肩膀,嗅著她身上發(fā)生的一切。女孩有一絲愧疚,或許是想到了之前與他在小巷的初見,但隨后,便是麻木。神父感到害怕,感覺事情變得無法掌控,但也許在那個時候,他就已經動念,答應她的請求,將她轉化成和他一樣的怪物。
但他終始是仁慈的,他寬恕了她。他答應給他過生日,可她說不知道自己什么時候生日,收養(yǎng)她長大的婆婆從來沒有給她過過生日。但她很開心,開心到,甚至說出了自殘的真相。神父驚呆了,原來她的傻丈夫,是無辜的!女孩害怕,跑到癱瘓了的婆婆身邊,喃喃地敘述著自己的罪過,后來甚至將一切的過錯,全部推倒神父的身上。神父錯手,親手掐死了女孩。松懈了精神控制力,嗜血的欲望戰(zhàn)勝了他。他瘋狂地吸食著她身上尚且溫暖的血液,卻在癱瘓的婆婆一雙見證一切的憤怒雙眼里,驚嚇得恢復了理智。
他是抱著怎樣的心態(tài),才終于將她變成自己的同類?那一刻,他從她的腕上狂飲著她作為人的鮮血,而她也漸漸醒來,從他的腕上吸食著他吸血鬼的血液。Happy birthday。他祝她生日快樂。鬼魅的畫面感,讓本尊只能想到一個詞——雙生。
她褪去一身的病痛,華麗重生。她對著他笑,依舊天真,但卻是邪惡的天真。他說,她是他的唯一。可她仿佛變了個人,惡毒,卻不自覺。她完全淪喪了道德和慈悲心,新生的力量,讓她感覺到了自由——比在黑暗的空曠小巷里狂奔來得更加自由的自由。她享受著他賜予她的新生的活力,肆意殺戮。在神父追逐下,她意識到自己的自由逃不出受到神父的控制,卻也發(fā)現(xiàn)了自己和神父在意識上的截然不同——她并不覺得殺人飲血是罪惡,那是和貓吃魚狗吃肉一樣的,自然。
我一點也不覺得羞愧。她說。
在他的控制下,她病了。她不能像他一樣,吸食罐裝的血,全身長滿了恐怖的麻風疹,甚至將他給她灌下的血,嘔出一地。他終究是心疼她的,他說,我去給你找個醫(yī)生。他知道這意味著什么,他是自欺欺人。而在他轉身之后,卻沒有看到她沖著婆婆,露出計謀得逞的,邪惡的笑——看著她舔舔唇邊殘留的血香,婆婆驚恐地意識到:她是故意的!她要讓神父犯罪,她要改變神父!
神父將她帶到了他的世界,她也想讓神父走進她的世界。就像金大神的《壞男孩》里,那個無法企及女大學生的壞男孩,設計陷害,讓她一步步地,墮落到他的世界。
謀殺的真相暴露在婆婆的麻友面前。在眾人審視的目光中,她躲到神父的背后,神情動作,儼然一個小孩子。女孩笑,像是小游戲中被抓住了那樣,淘氣地笑。 女孩的朋友伊芙琳害怕得大叫起來,女孩也大叫起來,害怕似得,躲到神父懷里撒嬌。一直無言以對的神父終于無奈地苦笑,然后默默地走出了房間……
最后一刻,神父本想救下一個男人,可女孩的反抗讓他發(fā)現(xiàn),她的力量幾乎比他還強大!女孩殺了兩個男人,然后吸著他們的血。但冰冷的尸體,血液幾乎凝結。神父說割開他們的脈,讓萬有引力來幫你。神父說,吸一點就把尸體扔掉,顯得對生命不太敬重不是么?那時候,女孩像看怪物一樣看著他。
她拿來鋸子,不肯聽神父的話逃亡,反而是想著毀尸滅跡。可等她上樓,卻發(fā)現(xiàn)神父抱著昏死過去的伊芙琳,伏在她的脖子上,然后他拿走了她的鋸子,走進了浴室……
畫面一轉,已是他們“一家三口”在夜色中開車。想來,她也退了一步,答應了神父的提議,搬家??伤龥]想到的是,神父始終還是神父。伊芙琳只是昏了過去,神父走進浴室,也只是像他說的那樣,“割開動脈,將尸體吊起來,讓萬有引力來幫你”,用這種方式,來表達他僅能做到的對生命的敬重。在他發(fā)現(xiàn)事情無法挽回的時候,他就已經決定,要和她一起死。
他把車開到空曠的懸崖上,折斷了鑰匙,丟到海里。她醒過來,驚恐地看了看時間,立刻跳下車,將他強行拉回車里,可等她發(fā)現(xiàn)鑰匙這段在車鎖的時候,又煩躁地下了車,焦急地尋求隱蔽之處。她抓狂,將后備箱的東西統(tǒng)統(tǒng)丟到地上,拉著神父,一起躲到備箱里。被神父一腳踢開后備箱蓋后,她似乎賭氣,一個人默默地躲到后備箱里。這一段,本尊看得心情很復雜。她想與他同生,他卻想與她同死。神父欲把后備箱扔到海里,她終于憤怒,將神父的手指一根根掰斷,最終卻還是失敗??吹竭@一段,本尊在感念這個女人何其殘忍之余,也被她的求生欲望所感動,轉念再一想,那把用來自殘后來殺了無數(shù)人的小剪刀,她怎么可能不放在行李中?也就是說,爭執(zhí)歸爭執(zhí),對于神父,她沒有動過殺念,她始終想著的,是與他一起活著。
可神父卻覺得,他們活著,便是繼續(xù)作惡。他把手機放在婆婆唯一能動的食指下,然后打開了車里的音樂,然后將車子,拖到了懸崖邊上。車子被拖走,她的身體再次暴露在廣袤的天空之下。她終于懂了他的決絕,抱起行李袋,和他一起坐在車頭,然后褪下腳上的涼鞋,從行李袋中拿出棕色皮鞋換上。恐怕神父也和本尊一樣,沒想到她居然一直保留著這雙鞋,也沒想到她會帶上這雙鞋。他拿出一瓶血,給她。她喝了一半,給他。他說,我想生生世世和你在一起,就算是地獄也要。他始終還是神父,始終相信,他們有罪。
可她始終不懂他,略帶天真地仰望著他說,死了就是死了,這段時間我過得很開心。就像他們初夜時,她說她不信教,不信地獄,死了就是死了。她沒有想過罪,她只是想讓自己原本悲慘的人生,變得快樂。
朝陽漸漸升起,在神父吸血鬼的眼里,是前方無窮的血海,和兩條巨大鯨魚。這是神父眼中的地獄。他們有罪,他們該死,但也許,得成比目何辭死?可她想的,只是神父,她的眼睛,始終沒有離開過神父的臉。
他們之間,差異一直存在。
如果他沒有去幫助那個奔跑在黑暗的小巷里,無助可憐的女孩;如果在他們初夜的時候,他堅持克制了自己;如果他沒有選擇縱容——可他是神父,可他是男人,可他愛她。而她,其實從未自由過,對婆婆也好,對傻丈夫也好,對神父也好。但至少,她開心過。
影片到此就結束了,可本尊的話還沒有說完。首先,本尊覺得,《蝙蝠》這個中文譯名不好,與劇情和故事都沒有太大的關聯(lián),英文譯名Thirst倒很是貼切。此外,看到初夜肉搏時,本尊已經感嘆泡菜們的尺度之大,沒想到樸大神最后還給神父來了個尺度更大的鏡頭……雖說大神您拍得是毫不做作的自然,可本尊的修為還沒達到可以將欣賞此大作和觀摩某片之間的心情轉換過來,是本尊庸俗了。
5 ) 現(xiàn)代吸血鬼的道德困境
作者:羅杰·埃伯特
發(fā)表日期:2009年8月12日
譯者:維吉留斯
評分:★★★(四星為滿分)
韓國的樸贊郁是當今最成功的恐怖片導演,也許是因為他的恐怖片總是不止于恐怖。他似乎在探究令人震驚的人性深處。也許這就是為什么他既能在恐怖片粉絲網站上獲得贊譽,又能在今年戛納電影節(jié)上贏得評審團獎。
他最出名的電影是大師級的《老男孩》,講述了一個男人被俘虜并被囚禁多年,他猜不出任何原因,也沒有人告訴他任何原因?,F(xiàn)在是《蝙蝠》,一部血淋淋的吸血鬼電影,出人意料地講述了一位羅馬天主教牧師的故事。牧師是個非常善良的人,這一點對故事至關重要:首先,他的死是因為他自愿成為致命的醫(yī)學實驗的對象。
他在接受了被污染的血液后復活成為吸血鬼,這當然不是他的錯。他也沒有開始去咬無辜受害者的脖子。由于他可以進入醫(yī)院,他可以從昏迷病人的靜脈滴注中吸取他所需要的大部分血液,而病人也不會抱怨一兩升血液的消失。順帶一提,他的吸血聲非常清晰;樸贊郁有一種能讓觀眾感知到角色活動的訣竅。
這位牧師由韓國明星宋康昊飾演,他很年輕,盡管他發(fā)誓要保持貞潔,卻被闖入的吸血鬼血液喚醒了一種迫切的肉欲。也許吸血鬼讓我們著迷是因為他們的行為不是出于作惡的欲望,而是出于一種需要。牧師被他朋友的年輕妻子深深吸引。我們已經看到他是多么愿意幫助不幸的人,現(xiàn)在這個被她生病的丈夫和他潑辣的母親虐待的可憐女孩喚起了他的仁慈。
她也愛他,且非常感激他,以至于她原諒了一切,甚至是他吸血鬼行為的細節(jié)。牧師與他的吸血鬼天性作斗爭,并試圖造成盡可能少的傷害。而女孩毫不猶豫:一不做,二不休。很快他們便沾滿了鮮血,以至于這部電影變成了一部具有恐怖特色的喜劇。
最終效果并不像它可以達到的那樣好。電影以一個負責任的牧師為開頭,在某種程度上,就是承諾要與吸血鬼行為的哲學困境作斗爭——就像現(xiàn)代最棒的吸血鬼電影《生人勿進》那樣。盡管看到年輕妻子如此迅速地、心甘情愿地轉變很有意思,但樸贊郁太過熱衷于感官和肉體上的過度行為,這令人感到失望。
吸血鬼電影由來已久,而茂瑙的神作《諾斯費拉圖》(1922年)從一開始就為吸血鬼電影樹立了很高的標準。吸血鬼的魅力何在?也許是因為他們往往超然尊貴,熟悉夜道,且通常穿著得體。一成不變的現(xiàn)實吸血鬼會像晚期癮君子一樣沒有吸引力。如果你必須用無辜者的血來獲得永生,那就沒什么了不起的。
不管怎樣。電影的存在是為了將我們的欲望偽裝成我們能夠接受的東西,而《蝙蝠》有著不可否認的吸引力。值得一提的是,樸贊郁提到了他的故事來源,即《黛萊絲·拉甘》,愛彌爾·左拉的1867年的法國小說,1953年由馬塞爾·卡爾內拍成電影《悲哀的桃樂絲》,由西蒙·西涅萊和雷夫·瓦朗主演。我敢打賭,如果樸贊郁不提左拉的小說,就沒有人會猜到,特別是因為小說沒有牧師和吸血鬼。
6 ) 讓你不后悔的吸血鬼
今年頭幾個月,韓國電影的表現(xiàn)完全不值一提。大鐘獎的那口破鐘甚至都敲不動,原因是有提名資格的影片數(shù)量太少了。還好隨著樸贊郁和奉俊昊各自電影的上映,人們驚喜地發(fā)現(xiàn),韓片的實力依然強盛。最出色的一部無疑是奉俊昊的《母親》,但樸贊郁的《蝙蝠》一樣值得相同篇幅的用力推薦。
宣傳時候,《蝙蝠》被認為是韓國版《色戒》,戛納電影節(jié)上的聲音主要集中在“更多床戲、更多血漿”上面,也有評論人士說影片是“沒底弱殼”(mediocre)。雖然反應兩極化,不過還是拿到了評委會獎。男主角宋康昊是影壇一哥,他沒有梁朝偉的電眼,不過有一張親和的大餅臉。女主角金玉彬是新人身份,脫得大膽,人物性格古靈精怪。
由于文化背景差異,東方的吸血鬼題材近乎絕跡,有的也是被拿來開涮。韓國目前是個基督徒眾多的國家,本土電影人敏銳地捕捉到這一點,進行有針對性的大膽創(chuàng)作,影片涉及了教會、牧師、禱告、受禮等宗教元素,故事講的是一牧師主動參加活體實驗,生命垂危時輸血搶救,結果被包含有吸血鬼因子的血液給救活了,墮落成一名吸血鬼。
影片講的是吸血鬼,但呈現(xiàn)的效果非常之妖。你可以說樸贊郁玩得癲狂過火,里頭的荒誕、怪異和不真實更會帶來一種難以名狀的復雜感受。
深夜里,女人光著腳在街上奔跑,男人從背后迅速跟上,冷不防把她的身體提了起來,褪去鞋子,再把女人放到了自己的鞋里面。鏡頭不過半身,完全跟從人物的腳。努力回憶了下,這大概是我在今年見過最溫柔且有詩意的情愛場景,心頭一暖。這時候的男人已經具有了吸血鬼的超能力,他帶著女人在屋頂上跳躍騰飛??炊嗔烁燮牡跬?,《蝙蝠》的飛行可以用非常規(guī)和非主流來形容。女人視角的愉悅、兩個人的關系變化,這些都讓飛行產生了奇特的魔力??赐赀@個電影,你反倒會覺得情欲不是太重要。一句簡單的祝你生日快樂,一個面向大海的超級結尾,《蝙蝠》都有辦法讓你的神經為之一震。
你見過吸血鬼躺在面包人的病床下,含著輸液管吸血的放松姿態(tài)么?或者男女做愛時,他們身體間夾了一個流著涕水的鬼魂。《蝙蝠》有太多致命的噩夢形象,但不是把人嚇破膽的那種。電影有很大一部分靈感來自左拉的小說《紅杏出墻》,偷情男女難以忍受殺人后的內心譴責,眼前出現(xiàn)幻覺,鬼影重重。
樸贊郁說了,這種最壞的念頭落在神圣工作者上,更能實現(xiàn)惡魔的本質。牧師貪戀友妻、吸血殺人,當真是萬劫不復,墮落的他投向了撒旦的懷抱。人如何面對生命和心靈的陰暗一面,這才是《蝙蝠》要說的?!緰|方早報】
人與欲望的疼痛糾葛,“殺死我或者救活我,你都會后悔”。鏡頭真叫個眼花繚亂,拿給攝影系可以當一年的教材。
演員很棒、視聽很棒、故事很cult,看到中途會覺得好無聊,怎么還沒完,但結尾好棒?;蛘咧荒苷f,在我眼里,樸贊郁永遠比不過奉俊昊。
比機器人之戀好些,但畫面的沖擊力依然蓋過了故事本身,講了一個充滿欲望的故事,但也僅此而已,其他的均點到為止。另外感覺金玉彬有些像邱淑貞,性感清純,嗯嗯
我反復地想起這部電影,美好的向上的情感似乎還是敵不過突如其來的野獸般的欲望,真是太可怕了。
這片子復雜去了。我想了半天,覺得它講的就是矛盾,尚賢神父與吸血鬼身份的矛盾,救人與殺人的矛盾,他的價值觀與泰珠的矛盾,這注定是個悲劇,悲劇里又有點荒誕的喜劇的味道,好復雜。宋康昊與金玉彬飚戲真好看。
樸客真是把吸血鬼拍出了新意,完全韓國式的日常化,細節(jié)真實的令人發(fā)指,就像發(fā)生在周圍的普通人變異了。女主感覺比色戒里的湯唯還驚艷,大臉叔也真是太拼了,舔腳丫露小身材甚至第三點,神父的形象有點拷貝大鼻子《在撒旦陽光下》的感覺,還有老太太只用眼睛的表演也真是絕啦。2014.9.18導演剪輯版11.25資料館膠片版。
一個淪陷與戰(zhàn)勝心魔的過程,荒謬得無比時髦
比《trouble every day》差遠了
前面看的挺難受的········╮( ̄▽ ̄)╭ 不過韓國人在電影里穿插的一些帶有聯(lián)系的畫面變化的小橋段總是做的很好。對于這種片段我每次都喜歡。演員演得挺好配樂也不錯 看到后面我覺得女主角有點像王菲
【中國電影資料館展映】以為是陰郁驚悚風格,沒想到竟是吸血鬼愛情奇幻片!太TM好看!大銀幕膠片效果很棒觀感非常享受。戲謔絢爛的天馬行空配上音樂簡直讓人如同嗑藥一般爽。導演玩得高興,觀眾看得HIGH。宋康昊冷酷帥氣,金玉彬可愛俏皮。申河均(又)演傻子也很有戲。樸贊郁從不讓人失望!
不得不佩服韓國電影,能把歐洲專屬的吸血鬼題材拍出本土特色。而里面的女主角真的是很讓人驚喜,可以清純無辜到你疼惜卻也可以放蕩風情到讓你墮落。所謂天使與魔鬼應該說的就是她。相比《一半海水一半火焰》中的女主角,以為穿個白裙子就表示清純的做作和無知,《蝙蝠》里的女主角真是一級棒。強力推薦
如同左拉的《苔蕾絲·拉甘》,情欲和內疚的交織作用下導致了愛情與信仰的同時破滅。整部電影在描述神父的掙扎與女人的淪陷,愛情關系里男女角色的差異印證不同信仰的走向。一切都是錯位,所有行為都是錯,神父在自我毀滅后也毀滅了信徒的信仰,以死亡來完成對自己的懲戒與愛情的永恒。
離經叛道的《蝙蝠》實際上是最遵循恪守主之教義的圣徒,情欲在它極具感官性的體內滋生出不死的神話。樸贊郁在古老的圣經寓言和左拉的原著以及俗套的吸血鬼故事里洞見了一道引人注目邪惡與救贖的月光。于當代主客二元分離的眼界下,不止生發(fā)著一場皎潔如玉的愛情,還進行著《肉與靈》和諧交融的大統(tǒng)一。
只要我們感到自己有同情心,我們就會感到自己不是痛苦施加者的共謀。我們的同情宣布我們的清白,同時也宣布我們的無能?!薄K珊·桑塔格《關于他人的痛苦》
(30.03.2011;08.09.2012)情感糾葛拿捏得相當不錯…
1.這是樸贊郁獻給現(xiàn)代血族的暗夜詩篇,可與[生人勿進][唯愛永生]同列經典。2.這是靈肉掙扎與饑渴誘罪引致的血色悲歌,金玉彬的舉手投足眼神流變皆是戲,情欲表現(xiàn)比[色戒]更有感覺。3.深夜里,日出時的鞋子。4.老樸的炫技,鬼影三明治,羽絨服中漏出的羽毛。5.飛行段落拍得超凡脫俗。6.雪白的房間。(9.5/10)
因為宋康昊老師一個露弟弟的鏡頭,做了一個晚上噩夢。
找一個勇敢任性的女人,談一場灰飛煙滅的愛情。
不如前作
花瓶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