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就只差了一股勁兒的怪獸
是好萊塢到極致的哥斯拉,一切的橋段、攝影、喜劇包袱,就連點到即止的粗淺諷刺都那么好萊塢——真不知道是該佩服其水平把握之老道,還是該感嘆電影業(yè)工廠化的弊端是生產(chǎn)單調(diào)的精品。和原作相悖太多也許是不受待見的原因。艾默里奇執(zhí)導大格局下的災難片還是有一套功夫的,先前《獨立日》里那一套多線群像和以小襯大的模式全部得到了巧妙運用。2.35:1的寬大畫幅充分展現(xiàn)了巨獸的震撼,真希望能在當年的影院中一睹,而這樣的形式也讓其技巧得到了最大化發(fā)揮——在運鏡抵達大場面之前先聚焦不重要的旁物,刻意增加對比以強調(diào)視覺震撼。第一次哥斯拉進城的大場面調(diào)度和最終的出租車逃亡戲碼也是可圈可點。但遺憾水戰(zhàn)和商場逃亡兩段,前者有些單調(diào)乏味;后者則成為了《侏羅紀公園》,雖然推進劇情完善人物實則與哥斯拉相距甚遠;發(fā)揮不當?shù)膬啥尾坏唛L,而且降低了積攢的刺激,拉低了整體觀感。可惜可惜,就差一口氣,就差一股勁。
但仍然,對于國內(nèi)觀眾而言,這是一部極其震撼的娛樂大片,也是不少人的怪獸啟蒙,在我表哥那樣的老一輩影迷眼中,依舊不失為經(jīng)典之作。
2 ) 哭一場吧。為哥斯拉最小的孩子。
哥斯拉死的時候我很傷心??蕹鰜砹硕?。 她好可憐。沒有家人、沒有朋友。 她所有的孩子都被炸死了。 她用鼻尖去碰觸她孩子們的尸體。 嗚…………
人類。跟所有物種一樣,都是自我為中心的吧。
我們吃別的動物。植物。小生物、大生物。
豬的娃也是娃。雞的娃也是娃。鴨的娃也是娃。
我們也吃素的。但是有時候會惦記著吃別家動物的娃。
當然。小雞也吃蟲子的娃。小鴨也吃魚的娃。
生物進化。你死我活。
我不懂啊我不懂。
不懂為什么哥斯拉出生的時候就懷孕了?
怎么就一變異就能無性生殖了?
它們怎么就那么聰明啊?還會避開魚雷、導彈~
它們的體溫怎么會比樓的溫度還低?
讓雷諾說。我愛我的祖國,雖然有時候她也做錯事。
男主說。它只是一只動物,并未想要傷害你。
你的溫情和祖國的溫情和世界的溫情。
卻不能夠分給另一個物種。
機緣巧合,因緣造化。
所以我是我。
所以世界是世界。
所以哥斯拉含恨而去。
而她最小的孩子。無怙無恃。
最好的理解是將心比心。
聰明又不夠聰明。
╮(╯▽╰)╭
3 ) 我想起了這部最經(jīng)典的怪獸片
就在剛才,我看了一支預告片《狂暴巨獸》。不知為何,一直對強森無感,但是一個一閃而過的鏡頭讓我想起了這部許多年前的電影
這個鏡頭就是巨獸張開大嘴咬中了飛機,我立刻就想起了當年《哥斯拉》那一幕經(jīng)典鏡頭。哥斯拉從下方張開巨嘴咬中直升機的鏡頭簡直把我驚呆了。我想說:到目前為止這是我記憶最深刻的一部怪獸電影。無論是劇情特效人設和內(nèi)涵深度,都是這類影片一流水準。娛樂性之強,在我心中罕有出其左右者。我不太明白為什么評分不高。因為法國人的亂入嗎?雷諾和他團隊的出現(xiàn)稍微有點兒扯,不過還算有趣。其他細節(jié)不必描述,大家應該都看過了。我開始以為是因為我看過的電影少,所以對這片評價很高。這么多年過去了,我發(fā)現(xiàn)我的觀影水準沒問題,豆瓣評分低,是因為裝逼者甚多。
我今兒補上評論,就是想說:經(jīng)典就是經(jīng)典,和評分高低沒太大關系。就像當初的《守望者》,時間會還他以公道。這片絕對是經(jīng)典,因為他留給我的印象不可磨滅。
4 ) 可憐的小斯拉兄...
看到媽媽哥斯拉死得時候差點哭了。
明明是人類造的孽。
明明只是動物的本能: 繁殖,捕獵,生存。
男豬腳不是說了句么:
He's not some enemy trying to evade you. He's just an animal.
好吧,來吐吐槽~
人類破壞環(huán)境,搞n多輻射,創(chuàng)造出來了哥斯拉,指著人家叫怪物,指著人家孩子叫小怪物,拿炸彈炸死了人家的孩子【雖說還剩了一個...不知道該不該說是老天有眼..= =】,是個有血有肉生物~都會怒的吧...
還是挺喜歡男豬腳的,看小哥斯拉的眼光還比較慈祥...= =雖說逃跑還意猶未盡含情脈脈地看看可愛的小哥斯拉們,算是比較有,性...雖說危險系數(shù)大了點兒~
還有看到人們在打倒哥斯拉之后歡呼雀躍的時候覺得特別諷刺特別無語...出事兒的時候一聲不吭全都逃走,人家一倒下就全竄出來了,我當時就郁悶了,哪兒來的那么多人啊剛才明明那么安靜...
Anyway...
現(xiàn)在看電影總會在一些時候心里OS...怎么可能?
這樣就會產(chǎn)生不順暢的感覺,完美的電影果然是少之又少...
不過不管怎么說..
Jean Reno還是這么帥...嘿嘿嘿...
5 ) 最好的好萊塢電影,所有的差評都只因為他沒用心去看
說句老實話,哥斯拉本身并不出眾(恐懼、高大、怪異的形象),好看的是電影隱藏的故事,而這往往被觀眾忽視,在這方面,專業(yè)影評人并不比普通觀眾強。女記者一直被潛規(guī)則潛死拿不到記者證,只好學中國人的樣子自己來造假;法國人為了替犯罪的祖國贖罪,加入到了消滅哥斯拉的隊伍;攝影師和科學家則是出于本能,執(zhí)著地追求任何有自己職業(yè)特點的事物。這些小人物,才是哥斯拉最大的亮點。所有影評人不過像小孩子一樣,被一只強大的哥斯拉占據(jù)了他們小小腦袋的全部空間,然后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它看,享受著一陣陣荷爾蒙帶來的刺激。再然后,電影結(jié)束了,影評人毫不猶豫地亮出差評,認為它只不過是小孩子的玩意。
真是可笑!真搞不懂為什么哥斯拉會有那么多差評,而無論做工、做事、寓意都比它差了十多倍的豬羅記公園卻得到了相當大的肯定?這兩部電影,差不多同時,講述的也是怪物故事,應該有很大的比較性。現(xiàn)在就來粗粗比較一下:
第一,創(chuàng)意和故事性。豬羅記得一分,原因只因為它出現(xiàn)得更早一些。
第二,畫面特效。兩者打平,都是做足了功夫的好萊塢地道菜式。
第三,合理性。哥斯拉得一分。哥斯拉是因為核爆造成的變異,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證據(jù)表明,經(jīng)過強大的輻射,生物體的確會變異,一些老鼠由此體型增大了一倍。而豬羅記,在已經(jīng)變成化石的琥珀里面提取血液樣本,然后再行復制?饒了我吧!為什么經(jīng)歷那么多年的時間,琥珀會變成化石,而蚊子和血液卻不會?還有,哥斯拉的所有行為都符合動物的本性,而豬羅記里面的豬羅,有哪個東東像動物?他們可以飛,可以游,為什么竟然會乖乖地呆在一座孤島上聽從人類的指揮,而不跑到外面去?很明顯,小小的一座孤島根本滿足不了哪怕一種大型豬羅的生存,何況擠成罐頭的那么多只?在那種情況下他們還能生下后代,真是幸運!
第四,與人的關系。哥斯拉得一分。豬羅記的動物們那么乖,都老老實實守著一座孤島,應該不會與人類產(chǎn)生沖突,所有的情節(jié)都是人類自己登島造成的,可以說電影故事的產(chǎn)生其實都是庸人自擾,要是你不去找他們,他們會來找你嗎?而哥斯拉卻不同,人類若不去找它,它遲早會把人類殺得精光!
第五,呼喚大自然。哥斯拉得一分。豬羅記里面根本沒有提出要保護大自然的口號,它提出的不過是要敬畏已經(jīng)死了一億年的長得像火雞一樣動物。而哥斯拉,譴責核爆炸的污染,譴責人類的自私,雖然沒有明明白白地宣布,但是細心的觀影人應該能讀懂這些。
第六,政治操作。哥斯拉得一分。豬羅記的出現(xiàn)是因為有壞蛋想賺大錢而昧了良心(好幾個壞蛋終于慘死),而其他人,無論是政治家還是科學家,都是大大的好人,可以說它是一部典型的政治正確的影片。而哥斯拉里面,故事的發(fā)生適逢市長(實際影射的是總統(tǒng))大選的時候,市長便通過控制軍隊消滅哥斯拉以爭取選票(市長能控制軍隊嗎?),當四個勇士消滅了哥斯拉之后,市長又想把這個事件做成自己競選的噱頭,卻遭到了團隊的否決??梢哉f,在整部影片里,市長(其實就是總統(tǒng))就是個無能、自私而偏執(zhí)的家伙,諷刺性那么強,難怪有那么多影評人給差評了,原來他們自己都是政治正確的代表。
第七,愛情故事。哥斯拉得一分。在很多電影里,愛情故事都是主心骨,吸引票房和獎杯的一大砝碼。哥斯拉倘若去除怪物這一節(jié),實際上便是一部大團圓結(jié)局的泰坦尼克號的愛情故事,跌宕起伏,蕩氣回腸,歷經(jīng)患難情更濃,怎么形容都不為過。而豬羅記,愛情的東東實在太少了,就算有,也是兩個長滿皺紋的中年人在掙扎著考慮要不要結(jié)束剩男剩女的生活而脫光,實在乏味。
第八,小人物的奮斗。哥斯拉得一分。在豬羅記里面,實際上根本沒有小人物,所有豬腳一出場就是聲名顯赫的科學家、名人大腕,這其實并沒有什么不妥,對于故事的整體性并沒有損害??墒?,如果在故事快要結(jié)束的時候仍然要費盡心思去證明這些名人大腕是正確的,那就有點繞了遠道了。就像給一個快渴死的人水喝,卻努力著要把黃河挖過來給他一樣。而在哥斯拉里,科學家不是科學家,只是一名挖蟲佬;記者不是記者,只是一位老是被上司想弄上床而不得手的臨時工(缺少做愛的鏡頭,也許是一些影評人不喜歡這部影片最大的原因);攝影師也不是什么名人,只是有一個正式編制的名分而已。最大腕的可能是那個法國人,名為保險經(jīng)紀人,實為法國特工,手下有一支偷渡到美國的小部隊。搞不明白為什么法國人到美國要偷渡去,難道他們不是盟友關系嗎?也許導演只是想說,法國和美國是很不相同的。但就是那個法國人,也只敢偷偷做一些地下工作,事后連露臉的機會都不敢要。他們都是小人物,最后卻團結(jié)一心,占勝了強大的斯哥拉(實為戰(zhàn)勝了強大的美國市長和他的軍隊)。這可比一部勵志片還勵志。
第九,細節(jié)的把握。好吧,就讓豬羅記得一分又怎樣?其實是不分上下,哥斯拉里面的一些細節(jié)做得相當出色,比如美國下水道里發(fā)生的故事(比公路隧道還要大的下水道,中國政府應該慚愧),比如攝影師老婆的慈善(顯得里面的主要人物個個都是道德楷模,這點不好)。
第十,演技、音樂和畫面以及其他一些技術(shù)上的東東。兩者打平手。都是非常出色,不過本人印象最深的還是最后哥斯拉臨死前的音樂,相當悲壯,當它一死,所有音樂驟停,似乎人的心臟也驟停了一樣。
終上所述,十個評比選項里,豬羅記得兩分,而哥斯拉得六分,勝負已經(jīng)分出。哥斯拉實為侏羅紀公園、泰坦尼克號的集大成者,是好萊塢電影里最好的一部。
6 ) 《哥斯拉》1998版不被看好的原因
對日本人而言,怪獸代表的是自然界的反撲,是「天譴」的象徵;而對美國人而言,怪獸則只是一種破壞人類安寧生活,必須趕盡殺絕的害蟲。這樣的想法在「哥斯拉1998」片中表露無遺,也是導致該哥斯拉永遠也不被日本人接受為哥斯拉的原因。
哥斯拉所代表的意義是「反戰(zhàn)」、「反核」,然而在好萊塢的「哥斯拉1998」片中,哥斯拉反而被像在宣揚戰(zhàn)爭主義的戰(zhàn)機以大量飛彈射殺,完全與哥斯拉的反戰(zhàn)反核訴求背道而馳,相當諷刺。
對于廣大的影迷,特別是日版「哥斯拉」的影片來說,「哥斯拉」是一個無敵的化身,毀滅天地的化身,絕對不滅的存在。
而在1998版中,那種災難性的氣氛沒有拍出來,沒有表現(xiàn)出災難帶來的殘酷性。感覺整部片子都洋溢著一種輕松的氣氛。哥斯拉被那幾個開著小車的美國佬耍的團團轉(zhuǎn)。而在日版的哥斯拉當中,哥斯拉的一個射線就毀滅了整個自衛(wèi)隊。
值得一提的是,哥斯拉在整個世界都有廣泛的影迷,唯獨中國,將其看成兒童片。其歸根原因是“特攝”這種拍攝手法的落后,導致片中的哥斯拉顯假。
不過在木乃伊1的時候,古埃及的場景還全是模型場景摻CG的,特效方面也只有在CG技術(shù)成熟完善后才敢說超過皮套+模型。在21世紀的技術(shù)上嘲笑95年就結(jié)束高潮的系列,實在是不可取的。
98版哥斯拉還有金酸梅最差翻拍的提名,最差女配角獎,以及最差影片、最差導演、最差劇本這類提名,本來買了版權(quán)后要拍三部曲但因為口碑太差被叫停了,制片人還公開道歉,連14版哥斯拉導演都在保證不走98年的失敗路線。
98版哥斯拉算是美日電影合作上相當惡劣的反面教材了。
7 ) 換個名字不好嗎?
哥斯拉是什么?是那個勇猛無敵噴著光束吊打小怪獸的怪獸之王??!這個是什么鬼?TM的分明就是變異的大蜥蜴!
如果換個名字,叫什么原子怪獸、變異蜥蜴,這絕對是一部滿分電影,但偏偏叫哥斯拉。。。。
這TM就尷尬了!
黑洞都打不死、口噴光束的哥斯拉變成了什么鬼?幾發(fā)導彈干掉的渣渣。。這就是日本人為何這么抵制的原因。
這部電影如果不叫哥斯拉,那么一定是一部高分電影,全球大賣,但是叫哥斯拉。。。。。
8 ) 羅蘭的傳世經(jīng)典,最具娛樂性的怪獸電影
當年讓我激動萬分的電影,這是我熱愛怪獸電影的啟蒙片,也是我覺得至今無人超越的經(jīng)典。
與一般怪獸片不同,羅蘭在片中設計了美國軍方和法方兩條武力線,主人公被趕出軍方后,法方替他完成調(diào)查,最后結(jié)果掉怪獸的還是軍方。另外,主人公與前女友的故事也是個調(diào)味料,女友又一次背叛男主后也意味著男主與法方合作的開始。還有許多路人小細節(jié),比如老人釣魚的悠閑,兩個小偷閑侃的對話,讓人覺得這是依附于真實世界存在的故事,貼心了很多。
當然,作為主要情節(jié)的怪獸戰(zhàn)斗,場面設計業(yè)也很抓人。大怪獸是在用腦子與軍方周旋,它懂得利用障眼法把軍方飛機引到背后去,懂得利用追蹤魚雷制導反攻敵方潛艇,真是膽大心細的大塊頭。
曼哈頓廣場一幕是讓我看的最揪心的,因為完全是面對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一種陌生的生物,離自己這么近,隨時有喪命的可能。加上數(shù)量眾多,很難逃脫。四個法國人的死很好的烘托了前期恐怖氣氛,之后是不停的巷戰(zhàn),完全無尿點,緊張萬分。小怪物短距離移動緩慢,長距離奔跑速度驚人的特性,讓主人公可以驚險地逃過某些場景,卻始終處于絕對恐懼環(huán)境中。最后的穿行群怪之間,也讓娛樂性high到極點。
不知道為什么豆瓣里評論哥斯拉的都是些環(huán)保主義者,我則是更多覺得片子的娛樂性、特效、音樂及細節(jié)處理得極其出色,是一部優(yōu)秀的商業(yè)片。作為7分以上恐怖片才是合格的標準來看,豆瓣的分數(shù)顯然是少了,看來怪獸片很難讓如今的文青們爽到,我只有暫時保留自己的意見了。
長途車上看完的,里面是否有讓雷諾?我沒記錯的話,感覺還行,雖然年代有些遠了
再看仍然是經(jīng)典,典型美國爆米花大片,特效放到現(xiàn)在看也不算太差,很多經(jīng)典鏡頭,劇情直截了當,人類部分和哥斯拉的部分都完成得不錯,還有很多幽默的點,比近幾年幾部新拍的強太多了。讓·雷諾還是那么酷,帶著另外三個不像主角的人,創(chuàng)造出最強大的主角光環(huán)。雖然部分情節(jié)假了點,不過鏡頭和表演彌補了這些不足。最后很不希望哥斯拉死掉,我不是日版哥斯拉的粉絲,對我來說這就是部很不錯的美式怪獸片。美國人真的牛逼,哥斯拉肆虐城市時還繼續(xù)開店,甚至去酒吧喝酒,看電視,如今區(qū)區(qū)新冠算得了什么?
著名的科幻怪獸 軍隊在城市里與怪獸大戰(zhàn) 還是有點意思的
記得當年呼市那個點播頻道點播這部影片的頻率極高。這部電影是怪物電影沒落時期的回光返照,自此以后再也沒有一部怪物電影能拿的上臺面,包括電影最后留下的那顆蛋,10年之后的今天也沒有被“孵化”,遺憾至極...
挺完美的一個大片兒啊。地鐵那段,Brooklyn Bridge那段,艾默里奇拍災難片太牛了
其實無性繁殖也蠻雷人和恐怖的。。。Godzilla這種是量產(chǎn)但是很大隻,要是像別的小畜生可能就是跑量的,一坨一坨的,我有密集物恐懼癥- -
男主角還是很帥的,那是放在早十年看不得震撼死。就是他的前女友,對就是那個綠茶婊,害人害己終成人。最后那個蛋,明顯上想續(xù)集的,結(jié)果沒就沒有然后了?
所謂自食其果就是這樣了,因為放射所以導致它變異。另外,它明明沒有吃人類,它只吃魚,也要趕盡殺絕,生命都有一個循環(huán)阿,破壞了一個鏈條,終要毀滅。
為了看“環(huán)太平洋圈”我容易么~!蜥蜴恐懼癥努力克服中...
小哥斯拉死的時候,大哥斯拉的眼神……
大片味而非哥斯拉味,后半成了侏羅紀公園。但娛樂性強,就連與主線平行發(fā)展的男女主角個人生活線都吸引人。很多鏡頭利用狹窄視窗營造了超過3D電影的身臨其境感。4星一點沒高估。細節(jié)不講究,比如武器考證,但有90年代大片的質(zhì)樸感,就像老港片一樣讓人不會去糾結(jié)細節(jié)。
感覺是侏羅紀公園的另一個版本,哈哈,當看到numerous的小蜥蜴孵化出來真的有點惡心,不過電影的特技還是很不錯的,而且一個危機連接另一個危機,最后還留有玄機,感覺很好。
十幾年過去,現(xiàn)在看老的災難片依然很有味道,侏羅紀公園和異形的結(jié)合體。
又名: 哥斯拉 / 酷斯拉 / 怪獸哥斯拉導演: 羅蘭 埃默里赫 (Roland Emmerich)制片國家/地區(qū): 美國上映年度: 1998imdb鏈接: tt0120685
老早看的,比較經(jīng)典的科幻災難片兒。好大只的哥斯拉。
重量級的怪獸片經(jīng)典,20年內(nèi)無人能夠超越!
分明這哥斯拉,成名更早,塊頭更大,橫行肆虐在觀眾更為熟識的都市周遭,卻為何在影響力上被侏羅紀大幅反超呢?問題恰恰就在塊頭太大。太大之后,很多敘事細節(jié)就像那指縫間僥幸生還的攝影師一樣被忽略掉了。比如你就不能讓主人公獨自面對危局,因為怪獸尺碼和破壞威力已大到不允許聚焦個體,軍隊必須早早全面介入,但又不可能拐向黑鷹墜落,因為哥斯拉是純虛構(gòu)的敵人,提供不了戰(zhàn)爭片特有的寫實殘酷,于是影片難以避免地陷入虛實巨細雙失的敘事困境中……反觀侏羅紀。由于敵我力量被調(diào)整到一個相對適度范疇,角色始終聚焦,戲碼層出不窮。就算最大只最殘暴的霸王龍,你只需配上兩輛汽車,四個人,外加一座移動廁所,它就可帶來十五分鐘的高潮迭起諧趣叢生。而換成哥斯拉,一腳下去,瞬間戲止。
RolandEmmerich把一個怪獸片硬生生拍成了一個末日災難片,場面宏大,激動人心。從傳統(tǒng)角度來講,劇情富有戲劇性,故事足夠緊湊,以致于全片顯得很有張力,沒有太多可以挑剔的地方。四星半。至于豆瓣和imdb的評分,我沒有看過舊版的Godzilla,我也不覺得有什么可以比較。它絕對不止這個分。
【B-】7.2。放在當年看,感覺應該是不錯的吧。很少看這類題材的片子,仔細想想,也就是漢江怪物,異形,侏羅紀公園了,內(nèi)地的話就一部完全跟不上國際化水平的百萬巨鱷吧。所以感覺好不錯。7分還是有的。最喜歡水下的情節(jié),太逗了,還能再笨點兒嗎?說實話,哥斯拉挺可憐。
把這東西做成罐頭運往第三世界吧,一次性解決全球糧食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