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差點天意
“為了自由、正義和榮譽而放棄生命并不可恥!”
看完后許久沒有平靜,過了好長時間,才想著寫影評,內(nèi)心只有深深的敬畏??此埔磺卸加媱澋奶煲聼o縫,劇中每個情節(jié)都牽動著觀眾的心,內(nèi)心想著多想他們能成功(雖然失敗是我們大家都知道的事實)可突如其來的,由于天熱換會議室的微小“變故”改變了一切,最終失敗了,正義的一方失敗了,我們深存遺憾,最后感嘆:只能說差一點天意!不管結果如何,敬畏這群為了自由、正義和榮譽而放棄生命的人!
2 ) 真的很不錯,瘋狂世界的清醒者~~~
一部非常不錯的電影,在那個瘋狂的德國,當所有人都已經(jīng)瘋狂的追隨著希特勒和他的瘋狂時,卻有一群人清醒著,試圖去改變這個世界。很早以前就知道這次刺殺,也知道很帥的名字“史蒂芬博格”,但是看完電影還是感到倍受鼓舞!
雖然世界未必會因他們而改變,但是他們在努力的改變這個世界! :)
3 ) 如果一切按計劃來……
湯姆克魯斯主演,瓦格納政變。
有記載的德國人15次刺殺希特勒的最后一次。
從軍方發(fā)起。黎明前最后獻身的一群人。
如果沒有耽誤那三個小時,說不定政變就成功了。
但這只是假設。歷史沒有假設。
沒到時候,不管你計劃的有多周密,總會有一個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紕漏。
只差九個月,他們就可以看到希特勒政府的倒臺。
但他們寧愿冒險。
為什么?
這些精英人物是為了正義?為了德國人民?還是一群意欲跳下沉船的老鼠?又或者為了篡權爭個更高的位子?
不管怎樣,他們都會為世界人民永遠記住。
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知道為什么去死,為什么而活。
4 ) 和Valkarie對比著看 gute Rolle mit schwaecherem Buch
先看了Valkarie才看的Stauffenberg
事后證明這個決定還是十分英明的
- 重心 -
好萊塢版重點放在行動上,添加了很多扣人心弦提高緊張度的情節(jié),用交叉蒙太奇將雙方的行動疊加對照,從整體呈現(xiàn)局勢走向
德國版的名字Stauffenberg證明這個片子從根本上說是一部傳記片,視角都是從男主角角度出發(fā),呈現(xiàn)他的內(nèi)心
- 靈魂人物 -
再度證明一個演技欠佳的主角會拉低整個影片的水準,即使配角出色,聲光電效果加上刻意改寫得跌宕緊張的劇本也無濟于事
美國版在情節(jié)發(fā)展成功營造出大事件緊鑼密鼓的緊張氣氛,可惜對于角色性格的層次描寫不夠深入,沒能充分的表現(xiàn)出這個角色豐富的內(nèi)心,好不容易觸及內(nèi)心的部分也被Tom兄弟浪費了
時間漸漸流逝,當年帥氣逼人的靚湯慢慢變成了老湯,演技卻沒太大進展,通觀全片,男主角臉上翻來覆去就那么兩三個表情來回交替變換,沒有代入感
德國版以傳記片的眼光相近描敘了角色內(nèi)心的變化
雖然只用很短的篇幅交代他這十一年的軍旅生涯,從德國到波蘭再到非洲,而后轉(zhuǎn)回德國,勾勒出他對于納粹和希特勒的態(tài)度轉(zhuǎn)變
同樣是重傷被送回國,同樣是和久別的妻子重逢,把兩個版本的擺在一起看,就能看出對角色刻畫的水準高下
失去的右手,失去的婚戒
他對妻子的愛和對希特勒的恨
Sebastian Koch的演技無疑是出色的
剛毅的線條,緊抿的嘴角,堅決的表情,總是挺直的脊梁,德國軍官的氣質(zhì)
他的決心,他的悲憤,他對家人的愛,對國家的愛
他和自己的幾個孩子一一道過晚安,那么溫情
作為旁觀者的我,知道他會一去不返,這樣細膩的情節(jié)讓我心里一酸
- 妻子 -
Tom Cruise版的妻子溫柔體貼地支持丈夫以天下為己任,他得以義無反顧地奔赴自己的理想
Koch版的妻子是一個渴望平凡幸福的女人,她心疼自己因戰(zhàn)爭而飽受傷害的丈夫,她渴望一家人平靜的生活,不愿他再投身到漩渦里
他希望得到她的諒解和支持,卻無法承諾自己活著回來
這對相愛的人最后一次談話以冷戰(zhàn)的方式收場
他再沒能和她說上一句話,只能通過別人轉(zhuǎn)達他愛她
放棄傾心相愛的人需要勇氣,但帶著愛人的體諒支持和為理想不得愛人理解所做出的選擇哪個更加艱難?
Koch演繹的Stauffenberg從而更加堅忍
- 英雄感化論 -
最后的情節(jié)是一致的:
面對即將降臨的死亡,Stauffenberg為自己所愛的祖國而呼喊
死心塌地追隨他的副官一起從容赴死
ok,先不提兩位演員的演技比較
美國人讓男主角變身好萊塢模式的悲壯英雄,一如既往的感動包括對手在內(nèi)的所有人,執(zhí)行槍決的納粹兵士都做出深受感動若有所思的姿態(tài)
德國版里行刑者無動于衷的冷漠,尊敬他的Schweiz不敢做聲按照SS的指示打開車燈眼睜睜看著Stauffenberg死去躲在車內(nèi)偷偷哭泣,這樣揪心的情節(jié)描繪更貼近那個奉希特勒為神的時代
在那個瘋狂的時代,即使不是所有人都追隨希特勒的腳步,敢于表達出對希特勒不滿的卻還是少數(shù),能站出來反抗行動的更是稀少
SS死忠納粹的思想更是堅如磐石不可轉(zhuǎn)移,和中國明代的東廠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排除異己心狠手辣,殺人如拾草芥,受盡迫害而不屈從的反抗者(如Sofie Scholl)他們也不是不曾見過,德國軍人基本上了戰(zhàn)場就死生不論地堅定(西線無戰(zhàn)事里那樣的畢竟不多),不必天真地期待相信一個從容赴死的上校就能感化他們
沒有莫名的熱血澎湃,而是冷冰冰的真實
而作為一個觀影者的感動,不需要片里作為對手一方莫名其妙的感動轉(zhuǎn)變來作為引導和參照
- 制作和整體 -
好萊塢版一開篇就是非洲空襲的大場面,驚心動魄,而后情節(jié)發(fā)展中穿插其間的特效場面也不少,畫面質(zhì)量也十分精良
德國版的制作自然比不上好萊塢的大手筆,故事方面稍弱,但是角色塑造上勝出一籌,果然德國人的故事還是要德國人來演繹才叫原汁原味,那樣拘泥事實嚴謹不通情理近乎冷硬的陳述表達,讓角色更令人信服
5 ) 我喜歡行動力
雖然從一開始我就知道希特勒沒有死。
雖然我也知道這樣的行動會失敗。
但是,從宣布“元首,死了”的那一刻起,電影中描述的超強的行動力是讓我很喜歡。
堅定的口吻,加上果斷的決定。
只有加入和不加入。
我也希望有一天我能有這種魅力。
不是反動什么僅僅是果斷行動的魅力。
6 ) 回歸本位
這是一部好電影,之所以給了四星的原因也是本片的的一個缺點就是用了英文而沒有用原汁原味的德文。連希特勒也講英文著實有一種人獸交配的感覺。
雖然看電影之前已對故事明了于心,但毫無乏味厭倦之感,這完全歸功于把控節(jié)奏的高水平能力。
有一點不能不提的就是克魯斯,演技著實比年青是純熟了許多,但是在戴上假眼之后就感覺要么是那只假眼太好了,要么就是他不會演一只好眼和一只盲眼,最初戴上假眼的不適純屬做作之舉。但是這點絕沒有影響到整個片子的優(yōu)質(zhì)。
導演做的正是認認真真的講故事,將近2小時的電影隨著故事的進展不知不覺的過去了。沒有特意賣關子也無畫蛇添足之筆,這不正回歸了電影的本位了嗎?
7 ) 生活中的你
本來再去確認了尸體再走,時間是可以允許的,但是他沒有這么做,刺殺是重點,可是他沒有選擇犧牲。
我決定做個好人,不過這樣鋌而走險的生活
8 ) 看的我抑郁
看這部片子才知道自己的歷史有多么的差,這個故事原來是真實的。
這部片子給人的感覺是,故事情節(jié)很緊湊,很牽動人心。
但是故事的結局太出乎我的意料了(或許我真的是不熟悉這段歷史),
斯陶芬貝格他們的計劃失敗了。
我還以為計劃成功了。真藐視自己,沒有學好歷史。
這部電影好看,我覺得好看,但我想不是所有人都看好吧。
每個國家也都會有相似的故事。結局也可能不一樣。
但是,相似的是,它們都留給我們的有太多的深思和回憶。
也總能讓我們刻骨銘心。
挺緊張的。
啊,那個那個——
散
看了紀錄片才想看電影的,之后才知道原來德國軍人也有正義之心
= =一句話~心里堵得慌!
這是一部電視電影
gute Rolle, schwaches Drehbuch
軍服很有型!故事很寫實。
當最后Stauffenberg的副官沖向他的時候,我感覺心里一顫。歷史已經(jīng)證明了他的價值。God bless you!
拍成電視劇效果要好得多。
畫面挺不錯的
比美帝的那個強多了,德國人就該講德語?。?!
我愿意為你擋一槍,哪怕死的下一個是你;
看的那叫一個累!
沒想象的好,所以沒看完
副官沃納最后沖到施陶芬貝格上校身邊和他一起殉葬那幕真的淚目...他簡直比妻子尼娜愛得深沉多了嗚嗚嗚 不管是第一時間掏出槍指著別的軍官也好還是軍隊來逮捕上校時他立馬大聲斥責士兵的“別碰他!”也好...嗚嗚嗚怎么會有這么好的副官(還那么的貌美)害 天知道那天晚上做夢我夢到的居然是副官在床邊抱著上校穿過的襯衣深深地嗅著的場景 kswlkswl_(:з」∠)_
為了正義而對輕視生命,反而是對生命的敬重
情節(jié)簡單 表演做作
原來他們老合作的呀
要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