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記錄
視頻
華弟(劉德華 飾)是一個黑道的小混混,喜歡從飚車中得到快感,整天騎著電單車。他在極不愿意的情況下做了一宗搶劫案,警方懷疑他實施追捕,他挾持了富家女Jojo(吳倩蓮 飾)出走,沒想到他們不管懸殊的身份地位,很快愛上了對方。Jojo不管家里人的反對跟著華弟出走。華弟后來更遭到了黑道老大的追殺,兩人亡命天涯。
1. 這不僅是吳倩蓮的處女作,也是陳木勝的。在某一版海報上,更具號召力的監(jiān)制杜琪峰和策劃林嶺東的名字被擺在顯眼位置,而新人導(dǎo)演陳木勝的名字則謙遜地退在一旁。然而,這是港片黃金年代最好的處女作了吧。 2. 這個年代的港片有一種特別的氣質(zhì),就是對中產(chǎn)和富豪充滿揶揄,而社會底層卻被寄托了更多美好的期許。人性的光輝閃現(xiàn)在古惑仔和妓女身上,不知道這傾向來自香港左派運動的影響,還是中國民間信仰天然的禪宗氣質(zhì)。 3. 所以在這個富家小姐(JoJo,吳倩蓮飾)和古惑仔(華弟,劉德華飾)的愛情故事里,一心抓人了事的江sir(劉江飾)和不近人情的母親(梁珊飾)才是最讓人不滿的,這種不滿甚至超過了對大反派喇叭(黃光亮飾)的不滿。JoJo父母上流人士的身份被通過各種方式強調(diào):老夫少妻、擁有豪宅、定居海外、和警界高層同學(xué)等等。而江sir作為警察,對待古惑仔強勢、粗暴,那充滿優(yōu)越感面目也讓人印象深刻?!獜娬弑梢幕蚱畚耆跽撸@就是江sir和母親最讓人不滿之處。江sir和母親妨礙著人性最自然本真地流露,因此才是男、女主角的真正桎梏;相比而言,大反派喇叭則似乎是為了讓華弟的人性光芒徹底爆發(fā)而設(shè)置的一個機會,可被當(dāng)成宿命般的挑戰(zhàn)而更容易接受了。 4. 同樣的理由,這部片子最讓人動容的場面,莫過于JoJo第一次去華弟家,和華弟的三個養(yǎng)母(由仙杜拉、吳浣儀、黃文慧飾演的三個老妓)一起吃飯的場景。為了表達家人待客的隆重,編劇還專門設(shè)置了老妓連推帶搡打發(fā)走上門打炮的街坊的場面。就是這一推搡,推搡出一頓比正裝禮服紅酒法餐隆重得多的晚飯。這就是真正的港片趣味。仙杜拉一個勁兒地唱著小調(diào),是因為心里真為華弟高興呀;吳浣儀在飯后和JoJo一起洗碗時遞話給JoJo說,他很少帶朋友回家的,那是真在乎兩個年輕人的感情。她們和JoJo只論主客,不論貴賤。 5. JoJo的父母長年在加拿大生活,香港家中只有一位傭人三姐照顧起居。電影在三姐身上的筆墨不多,基本上是塑造為比較類型化的“忠仆”一類角色。雖然沒有什么穿針引線的情節(jié),但JoJo幾番笨拙的謊話都不被戳穿,顯然背后有三姐的寬容理解,因此在結(jié)構(gòu)上她還是具有傳統(tǒng)愛情故事里“紅娘”或“春香”的功能。離開香港去加拿大定居的那一晚,一家人收拾東西停當(dāng),JoJo的母親正在向三姐做最后的囑托,這時,最后一戰(zhàn)之前的華弟前來送別。三姐看到JoJo從車?yán)锿蹬艹鰜?,就急忙拉住JoJo的母親問東問西,掩護兩人離開。如果說三位養(yǎng)母的客氣還勉強可以被理解為勢利,那么“三姐”則完全是無功利的善意了。 6. 港片里的團圓飯是特別有意思的課題?!短烊粲星椤防锏诙D團圓飯,是中秋節(jié)時華弟、JoJo在華弟外公(吳回飾)家里的那一頓。別無親人的外公在澳門獨自經(jīng)營一家小商店,賣被褥枕頭。團圓飯不僅僅對華弟和JoJo有著特別的意義,也讓外公格外動情。他拿出一對繡龍鳳的紅錦枕頭送給JoJo,這儀式性的表達讓JoJo開心不已。就是這雙枕頭,在華弟帶著JoJo回到香港碼頭時,被和母親一起前來堵截時的江sir撕破,外公一把一把填入枕芯的雪花棉,頓時漫天飛舞。 7. 說說外公的扮演者吳回。幾乎沒有什么臺詞,但初見JoJo時的冷漠無奈,聽到JoJo叫阿公時的欣喜,看到兩個年輕人彼此相愛時發(fā)自心底的欣慰,只在幾個鏡頭間就將該有的層次感表達出來。老人對女兒和外孫究竟什么態(tài)度、老人獨居生活時的狀態(tài),甚至華仔的母親究竟是個什么性格的人等等問題電影完全沒有交代,卻因為這區(qū)區(qū)幾個鏡頭,都成為可堪咀嚼的內(nèi)容了。吳回是香港電影的元老,四十年代已經(jīng)是影壇的重要人物。九十年代回廣東定居,偶爾返港在影視劇里演些甘草角色。他最后一部戲應(yīng)該是1994年的《九品芝麻官》,演包龍星的父親包不同。 8. 說回電影。在這種底層和中產(chǎn)、上流社會的對立之中,或者說,在被物化的人群之間,人的尊嚴(yán)陡然緊張起來。也正因為“尊嚴(yán)”這個主題,感情故事和黑幫故事兩條線在這部電影才能夠被統(tǒng)一起來,彼此不妨礙,不牽絆。在黑幫故事里,華弟和保叔靠著不向強者低頭而獲得尊嚴(yán);而在感情故事里,老妓、傭人和鰥居老人這些社會底層靠著真情實意毫不做作的愛而抬起他們的頭。 9. 在尊嚴(yán)這個主題里,吳孟達飾演的太保無疑是很重要的一個角色。雖然在大部分篇幅里,吳孟達還是在重復(fù)自己類型化的角色:卑微而善良,懦弱卻逞強。但電影最后一幕里,當(dāng)瀕死的華弟用盡最后一點力氣抓牢喇叭的雙手,慫了一輩子的保叔朝著不可一世的喇叭的脊背捅出他那一刀時,他的每一次卑微和懦弱都得到了原諒,他的全部善良和逞強都終于可以理解。保叔抽出匕首一路跑來時臉上像哭一樣的表情,不是委屈,而是勇敢。他刺倒喇叭后,抽刀回來,甩落在地,一邊看著自己肚子上的刀傷,一邊激動到雀躍,念叨著我成功了我殺了喇叭了,幸福得好像一個破處的少年。吳孟達演得好極了。 10. 另外說兩句吳孟達。我真是一點也不覺得周星馳成全了吳孟達,在周星馳絕大多數(shù)的電影里,吳孟達需要做的只是猥瑣而已,不需要表演。吳孟達真正的演出,《喜劇之王》算一個。個人以為他的最佳表現(xiàn),是在譚家明的《殺手蝴蝶夢》里,極小的戲份,卻將一個貪婪惡警的形象鮮活地展現(xiàn)出來。而他唯一一次獲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就是這部《天若有情》。 11.毫無疑問,電影最包含深情的一幕,是當(dāng)JoJo穿著婚紗跪在教堂門外閉目祈禱時,鼻腔出血的華弟推著那輛公路摩托默默離開,最后在教堂門口的坡路上踩著油門。發(fā)動機的那一聲轟響,是月亮下能聽到的最讓人心碎的告別。事實上我想問的是,那究竟是HOND NSR250還是SUZUKI SR500!? 12. 問題是,是否靠著“人性的光輝”,人和人就可以突破階層的障礙而真正意義上地平等相待、自由相愛呢?華弟帶著JoJo賽野車,JoJo雖然萬幸沒有跌落,但卻被嚇得半死;JoJo臨走前去幫華弟收拾屋子,小混混的家里頓時有了中產(chǎn)階級式的整潔和光澤,華弟卻借酒將一切打亂。雖然陳木勝將這些情節(jié)處理得都很浪漫,而現(xiàn)實生活中也許確實有童話成真的實例,可它是否可以用來指導(dǎo)每一個人的現(xiàn)實生活呢,我還是過于悲觀。陳木勝用一個愛情故事來鼓舞那種超越階層的人性力量,無疑是動人的,然而人與人真正的平等,靠“人性”是不夠的。另一位香港導(dǎo)演許鞍華在她的《千言萬語》里,表達了對這個問題更深刻的思考。 13. 羅大佑和Beyond的配樂為這部電影十足增色。除了袁鳳瑛的《天若有情》(國語版鳳飛飛《追夢人》),Beyond的《灰色軌跡》也出自這里?!蹲穳羧恕饭倘皇橇_大佑寫的詞,粵語版《天若有情》的歌詞出自李健達,《你的樣子》的粵語版《也許不易》的首唱和粵語詞作。電影的最后一個鏡頭,是天將亮?xí)r身著婚紗的JoJo踉蹌奔走在公路上,最后沿著公路走去,消失在鏡頭之外。我只看過國語版,當(dāng)電影定格在這里時,主題歌唱到“春雨不眠,隔夜的你曾空獨眠的日子”一句,但字幕卻總是粵語的:“此世短暫,轉(zhuǎn)身步進蕭剎了的空間。”
大家或多或少地都在感慨,屬于香港電影的一個黃金時代已經(jīng)遠走。雖然這幾年的港片也有很多好評之作問世,但是也是星星點點,論規(guī)模與質(zhì)量和當(dāng)時的港片也是相形見絀。不過即使很多人都說港片韶華已逝,大部分人卻也說不出到底是什么東西消失不見了。我個人認(rèn)為,籠統(tǒng)的來講,現(xiàn)在的港片是缺少了一種感覺,一種味道。而具體的來說,最明顯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的逐漸薄弱:① 良好的角色性格塑造;② 無比強大的制作陣容和繁榮的電影市場;③ 漂亮的攝影構(gòu)圖;④ 契合的配樂;⑤ 宿命感的營造以及小人物身如浮萍般命運的透徹表現(xiàn)。我將通過《天若有情》一片具體分析。 【引言 | 為什么選擇《天若有情》】 《天若有情》在我心目中不是港片的巔峰之作,但是《天若有情》卻擁有一些獨一無二的特性。從整體上來說,《天若有情》既包含了經(jīng)典港片所具備的各種優(yōu)點,又具有屬于這個片子自己的獨特魅力。 具體來說,《天若有情》包含了我之前所說的經(jīng)典港片的五個優(yōu)點。同時,在香港動作電影里又以其浪漫主義情懷而獨樹一幟,從這個角度,也許粵語版片名《追夢人》更加貼切這部電影所展現(xiàn)出來的獨有氣質(zhì)。 【Part1 | 良好的角色性格塑造】 舊港片的片長往往遠不及現(xiàn)在的片子,同時,片中人物和人物關(guān)系也就相對的簡單,2~3個核心人物,1個壞到不行的反派,幾個戲份十分有限但是卻性格鮮明的反派,這也就構(gòu)成了一部電影的基本角色。這樣,不僅角色之間的關(guān)系和性格不用太復(fù)雜,劇情也往往更加容易講清楚。 1.1. 首先來說主角華弟,Jojo和太保的性格塑造。 1.1.1. 華弟: 片中華弟多次直接表現(xiàn)出自己對于大哥的忠誠。
片段一中,華弟明知搶劫珠寶工廠的活很危險,同時與喇叭搭伙也不一定收到信任,但是受七哥所托還是毅然決然;片段二中,華弟再七哥有難時,決定陪七哥一起赴第二天的鴻門宴。這兩個片段里,華弟都要面臨的是兇多吉少的任務(wù),但是即使這樣,他還是衷心耿耿,遵從七哥的安排。凸顯了一個仗義忠誠的古惑仔形象。 而華弟對吳孟達飾演的太保則是兩肋插刀,片中通過幾段情節(jié)表現(xiàn)出來:
片段三中,華弟得知太保生意被搶,被人欺負(fù),毅然決然以一敵四為太保重奪地盤;片段四中,為了避免太保在行刺喇叭過程中被殺,所以先把太保打暈;而在片段五中,死命抓住喇叭,為太保一了心愿創(chuàng)造機會。 同時,華弟對于Jojo也溫柔備至:
片段六中,華弟為素不相識的Jojo披上衣服;而片段七中,華弟在傷了Jojo心后,緊緊擁抱Jojo,這里使用慌亂的人群、奔逃的汽車以及背景的大爆炸,襯托靜止不動的華弟和Jojo,渲染感情。 1.1.2. Jojo 片中比較集中表現(xiàn)的是Jojo對于華弟的一往情深,不離不棄。
片段一中,Jojo在機場被強行與華弟分開,枕頭里的棉花散落一地;片段二中,華弟大發(fā)酒瘋,Jojo也只是默默承受,收拾屋子;而片中,像片段三一樣,Jojo不斷離家出走與華弟團聚的橋段也多次發(fā)生。片中通過不斷地為Jojo與華弟相愛制造阻撓,凸顯Jojo倔強的性格,以及她對于華弟的一片癡心。 1.1.3. 太保 太保的人物塑造主要通過對比來呈現(xiàn),很有特點。以下簡單對比一段情節(jié)里太保的表現(xiàn),就可以看出這種太保性格的立體性。
片段一中,太保為華弟求情,但是卻被江sir當(dāng)街羞辱一番;而在警車走后,太保大罵警察撲街。這種人前似狗,人后似虎,敢怒不敢言的表現(xiàn)充分把太保地位微弱,受人欺負(fù)的現(xiàn)狀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這也使得全片一直被壓抑的太保,在最后爆發(fā)的時候,讓人既感到悲傷,又感到感動。 1.2. 反派喇叭 當(dāng)時香港電影里的反派,要壞就是覺得壞,絕不會對于正派有任何姑息的,下手心狠手辣, 都是把主角往絕路上逼,這才讓人對之恨之入骨。
在這段打斗戲中我們可以看到,喇叭對于華弟下手毫不留情,正如兩人比武,招招都是殺招。
而在喇叭成功殺掉七哥之后,專門安排了一個喇叭春分得意的畫面,無疑是傷口上撒鹽,讓看客與華弟、太保一起對其恨入骨髓。 1.3 戲份極其少但是性格鮮明的配角 這里不一一舉例,我僅以Jojo管家的塑造來展開說明。
片段一體現(xiàn)出Jojo管家對于Jojo的關(guān)心,而最終Jojo得以和華弟私奔,Jojo管家則起到了關(guān)鍵作用,她支開了Jojo媽媽的注意力。最后看到Jojo做上摩托車的背影,也是會心一笑。這種對于Jojo的真正關(guān)心和Jojo媽媽對于Jojo的控制形成了鮮明反差,也把Jojo管家善良的一面表現(xiàn)的很清楚。這個在片中出場三個鏡頭,臺詞一句的角色,也就通過這樣幾個畫面塑造起了其性格特點。 當(dāng)然片中性格鮮明的角色比比皆是,塑造手段也是各有不同,在此不一一贅述了,以上我舉得例子我覺得足以表明我的觀點。經(jīng)典港片角色性格塑造的成功表現(xiàn)在:劇情簡單,人物關(guān)系清晰;主角性格立體,反派足夠狠毒,配角各有千秋,一般具有一個明顯的性格特質(zhì)。 【Part2 | 無比強大的制作陣容和繁榮的電影市場】 現(xiàn)在港片與當(dāng)時相比,在制作陣容上也是相去甚遠??纯础短烊粲星椤分鲃?chuàng)陣容:
可謂群星璀璨。一方面,當(dāng)時香港電影確實人才輩出,而在進入21世紀(jì)以來,香港再沒有如此大面積的出現(xiàn)電影各個方面的優(yōu)秀人才,最直觀的感受就是香港電影的主演們?nèi)匀皇沁@些當(dāng)時的影星。我并不是說現(xiàn)在香港電影沒有新興力量的出現(xiàn),但是,無論是在質(zhì)量還是數(shù)量上,與當(dāng)時的香港電影龐大的精英團體們相比,確實遜色不少。更新?lián)Q代中青黃不接的現(xiàn)象,最終逐步導(dǎo)致了香港電影的韶華逝去。 而另一方面,我個人認(rèn)為,當(dāng)時香港的電影市場呈現(xiàn)的一個十分繁榮的景象現(xiàn)在也難以復(fù)制,不僅當(dāng)時創(chuàng)作班底個個才華橫溢,同時穩(wěn)定的、高利潤的香港電影市場也為這些創(chuàng)作班底以“匠人”之心安心創(chuàng)作提供了必備的物質(zhì)基礎(chǔ)。當(dāng)大環(huán)境變化之后,香港電影的制作成色也因此產(chǎn)生了相應(yīng)的減損。我覺得這也是現(xiàn)在這些香港電影的名宿們新作品水平參次不齊的一個根本原因。 【Part3 | 漂亮的攝影構(gòu)圖】 單另把攝影構(gòu)圖拿出來是因為在我看來,我們對于香港經(jīng)典電影的懷念往往基于自己記憶里的 一些美好片段的回憶。這些經(jīng)典的鏡頭雖然只是一部電影中的短暫瞬間,確實我們記憶中的永恒過往。從這個角度來說,對于經(jīng)典港片的懷緬往往不是基于一部片子的所有內(nèi)容,而僅僅是基于其中非常經(jīng)典的幾個鏡頭,幾幅畫面。這其中不能不說充滿了感情加分。
圖一右側(cè)的車斜側(cè)梁對于畫面產(chǎn)生了分割,鏡頭重點集中在劉德華身上,簡直是帥到?jīng)]朋友。
圖二焦點靠前,摩托車在右側(cè)黃金分割點,左側(cè)祈福的老太太燒紙,縱深較深。背景的霓虹燈虛化處理。
圖三華弟坐在天臺,后方的火苗隨風(fēng)飄散,這里的火和后來華弟從樓上扔下的啤酒罐都隱喻了華弟如浮萍般的身世。
圖四Jojo去找太保,Jojo的移動沿中軸由遠及近,后面靜止的霓紅燈以及橫向移動的汽車及行人做背景。
圖五滑翔機在澳門飛行片段,展示出前所未有的輕松感。
圖六Jojo與華弟放煙花,鏡頭中古樸的老墻的厚重感與煙花和燈光的躍動感,冷色與暖色之間相互對比。
圖七很經(jīng)典,整個圖像沿水平線旋轉(zhuǎn)45°左右,可以拉伸出觀眾與Jojo之間的距離,讓觀眾有一種居高臨下之感,仿佛觀眾自己就是決定主角命運的天父,而Jojo則在向觀影者苦苦禱告。
圖八叮叮車和立交橋引橋構(gòu)成的一幅圖像,立交橋的線條不僅分割了圖像,同時也把立交橋路的長度拉長。 總的來說,這些構(gòu)圖一方面在線條的分割,光線的運用和冷暖色的對比上匠心獨運;同時,不同的構(gòu)圖也契合當(dāng)時主角內(nèi)心的心理活動;而更加重要的是,這些鏡頭的選取反映出了濃濃的香港風(fēng)味,獨特而具有美感,而這種獨特的美感現(xiàn)在也趨于大同,不再是香港的代表了。 【Part4 | 契合的配樂】 說到配樂,除了片中大量出現(xiàn)的《追夢人》旋律之外,不得不提黃家駒寫的那首《灰色軌跡》。Beyond -《灰色軌跡》
這首歌雖然不及Beyond的其他經(jīng)典作品傳唱的廣泛,但是在片中卻與畫面劇情配合的很好,華弟載著Jojo離開是非之地,后面燃燒的汽車爆炸,閃出巨大火光,Jojo因為害怕緊緊抱著華弟,這時這首《灰色軌跡》唱的“我已背上一身苦困后悔與唏噓,你眼里卻此刻充滿淚,這個世界已不知不覺的空虛,不想你別去”簡直不能更加應(yīng)景。 在我看來,香港電影的衰退與香港樂壇影響力的減弱也有著密切關(guān)系。其中緣由,我認(rèn)為和我在Part2談到的兩點原因很像。其一,香港樂壇天才創(chuàng)作人物的更新不足,使得現(xiàn)在的配樂以及配曲不如當(dāng)年那個人才輩出的時代靈性。據(jù)說家駒為《天若有情》創(chuàng)作的插曲是在一個晚上內(nèi)寫出來的,這讓我不得不由衷佩服他的創(chuàng)造力。而現(xiàn)在,隨著一些天才的隕落,這種靈感的火苗也從香港電影里漸漸消失了。 其二,正如我在Part2說的,與當(dāng)年繁榮的文化市場相比,現(xiàn)在的環(huán)境對于創(chuàng)作而言也相對的有些死寂了。唱片行業(yè)的迅速縮水,利潤的壓縮以及利潤點的轉(zhuǎn)移,使得好的作品已經(jīng)不完全是一個歌手的最高利潤增長點了。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創(chuàng)作的物質(zhì)基礎(chǔ)被削弱,而創(chuàng)作的欲望也自然而然地被壓抑了下來。 【Part5 | 宿命感的營造以及小人物身如浮萍般命運的透徹表現(xiàn)】 港片,尤其是當(dāng)年的這些經(jīng)典港片,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喜歡把焦點聚焦在小人物無法自持,身若浮萍的命運上,影片中往往會給人以逆天改命的希望,但是最后主角仍然難逃宿命,讓人唏噓。這樣強烈的戲劇沖突,將影片的大喜大悲演繹的淋漓盡致,使觀眾入戲極深。 當(dāng)時的香港電影,十分注重細節(jié),片中的一些美好片段雖然是只占很小篇幅,但是因為真實的刻畫,以及演員們自然地表演,讓你會深信,這個世界的某個角落,真的有華弟、Jojo和太保的存在。這種真實感會使得觀眾會被帶入劇情之中,對主角的經(jīng)歷感同身受。那么,華弟挨打你也會覺得疼,喇叭被殺你也會覺得爽。看一部電影,不再像看一個虛構(gòu)的故事,而更像在親眼目睹一個事情的發(fā)生。看經(jīng)典港片,我會為主角而喜,亦會為主角而悲,最讓人覺得過癮的莫過于在這不斷地悲喜輪回之中深刻地體會著一種蕩氣回腸之感,讓人久久不能忘懷。 當(dāng)然,這樣的真實感和宿命感,要仰賴于我之前所說的四個 parts 的存在。請試想一下,倘若沒有吳孟達精彩的演出,沒有之前邏輯嚴(yán)密、情緒連貫的劇情鋪墊,沒有棱角分明的人物性格塑造,沒有《追夢人》一曲的反復(fù)吟唱,結(jié)尾太保殺掉喇叭這一幕還會有這樣的感染力嗎?我想是不會的。 事實上,我最想念的,不僅是那個時代的港片。我最想念的,是華弟、是Jojo、是太?!沁@些活在戲里,卻好像也活在你真實生活中的人們。
本來只是下飯看的,知道是俗套的愛情故事,卻沒想到哭到心臟都發(fā)緊。 經(jīng)典之所以經(jīng)典,對我來說有這么幾點: 1. 開創(chuàng)了先河 我閱片不多,富家女和古惑仔的故事是常見的路數(shù),但本片中婚紗+摩托真的讓許多電影模仿 2. 情節(jié)夠豐滿 本片其實分三條線,男主黑社會線,男女主感情線,女主家庭線(較少),每一條線的因果,細節(jié),和幾條線之間的互動,都非常完美,用現(xiàn)在常常說的話來說就是沒有尿點,沒有注水。 最后,這部片子可以打動我,是因為我在這里面發(fā)現(xiàn)了人性的真善美。而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你看。 拋開這些教條的話,說一些純粹情感上打動我的點和片段。 吳倩蓮的角色真的是我心目中的完美女人,女友,老婆。在《天若有情》中最讓我感動的就是她無悔的執(zhí)著,這是一種純真又勇敢的東西。是周芷若的溫柔如水以及趙敏的膽識和倔強的“我偏要“的結(jié)合體。對這個角色的路轉(zhuǎn)粉從她去找吳孟達飾演的太保問華仔的消息開始,一個單薄的女孩子,闖入蛇龍混雜遍布黑幫的街區(qū)。太保不肯告訴她,她只好站在那邊不停的對太保陪笑臉。這笑融化了太保,也融化了我。接下來是她更沒有接觸過的地下舞池,冒著被其他人騷擾的危險她都要去找華仔,那時候我心里真的怕她被拖出去玷污了或者怎么樣……(片里好多次,不管是一開始荒郊野外還是男女主第二次見面被黑幫追殺抑或是這次舞池……)在我感嘆還好華仔還是帶她出去了的時候,卻帶她去了更危險的地方……我相信JOJO站上車頂,一方面是為了不讓華仔看低,另一方面也有自己性格倔強的因素在。好在JOJO崩潰之極,華仔終于被打動,知道JOJO是真心喜歡自己,不再趕她離開。接下來甜蜜的部分更讓我覺得這個角色也是非常俏皮可愛,并不是完全苦哈哈的。還要她拿到喜枕的那個欣喜表情,幫三個媽媽打理家事等等,都非常打動我。本來知道故事的走向,我以為我不會哭,一開始戳到我淚點的是JOJO即將去加拿大,違抗母親跳車,去華仔家打掃好了房間等他,華仔醉了,心里憤懣,其實是氣憤自己作為黑道,無法給JOJO安穩(wěn)的生活,故而摔花盆摔冰箱,把一切弄的亂七八糟。而這時候JOJO一邊抹著眼淚,一邊把東西整理好,再把華仔安置好,照顧好。最后留下愛你無悔的紙條。無怨無悔,JOJO真的做到了。從頭到尾,無論華仔怎么受傷,怎么趕她走,她怎么擔(dān)驚受怕,她都沒有怨過一句。我相信如果不是她媽媽有能力讓華仔坐牢,以她的勇氣,她也不會答應(yīng)去加拿大。這一切都是為了愛,放手的愛。和華仔可能是JOJO的初戀吧,已經(jīng)被戴上戒指,穿過婚紗的她,要怎么面對以后的人生?我真的非常心疼…… 而華仔是一個更徹頭徹底的悲劇人物,不知道父親是誰,母親自殺了。我想這導(dǎo)致他很沒有安全感,所以他過著有今天沒明天的生活,可能本身已經(jīng)非常孤單了吧。業(yè)務(wù)能力很強,飆車,打架,都是可以一對多的人物,也有不顧一切的膽識。在黑社會這樣一個人吃人的環(huán)境,他卻堅守著自己的信義,也是導(dǎo)致他最后橫死的原因。他愛JOJO,愛的矛盾,反反復(fù)復(fù)問她后不后悔,時不時的推開她,又時不時的給她最危險刺激的浪漫愛情??褚暗娘j車,中秋的煙火,搶來的婚紗等等,沒有一個情竇初開的女生可以抗拒這樣的愛。有時我會想,他原本可以不回去殺喇叭的,這樣或許JOJO就不用苦苦的尋找,甚至下半輩子都會等,都無法釋懷。但是如果他不去,他就不是那個講義氣,沖動的華仔了。我甚至在想他最后去找JOJO,是因為覺得自己必死,所以想見JOJO一面,還是因為JOJO要去加拿大,所以想見JOJO一面了。我不得而知,也不想再揣測,怕再熊貓眼。一入江湖就沒有回頭路,可以說華仔的死,或早或晚,是必然的。即使在最好的大哥下面,他也只是個打手。當(dāng)然華仔的鼻血和盡力睜開眼讓自己保持清醒的樣子,還是深深打動了我……這是赤誠啊也是孤勇…… 再來說說配角,吳孟達的角色非常的有意思,一個窩囊的只敢在黑白道的大哥走了之后咋咋呼呼的,在黑道邊緣混飯吃,卻連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都守不住的,卻又很可愛的一個人。在最后終于硬氣了一回。JOJO家的管家阿姨,最后看到華仔來找JOJO,沒有提醒JOJO媽,反而是指引她看向別的地方,這點也很打動我。每個配角,即使只是家里的阿媽,都有自己的戲份和性格。 很多劇評說JOJO對華仔的愛是斯德哥爾摩,我覺得是把他們的愛情說的太淺顯了。斯德哥爾摩是被綁架者在曠日持久的當(dāng)人質(zhì)的過程中愛上了綁架者,又或者簡單說,就是受虐者愛上施虐者,被虐久了,覺得施虐者一點點的好都是萬分的甜。但他們的關(guān)系完全不是這樣的啊。華仔從挾持JOJO做人質(zhì),到把她送回家,不過半天的時間。要不是警察撿到JOJO的包讓她作證,或許他們這輩子都不會再見。另外JOJO不是受虐狂,她在華仔讓她上車頂被嚇?biāo)乐?,是放棄了想要離開的。要不是華仔發(fā)現(xiàn)了他/她的真心及時挽回,他們可能也不會繼續(xù)發(fā)展下去。我認(rèn)為他們相愛,除了有身份背景巨大差異帶來的吸引之外,主要是對彼此人品的欣賞,可謂真的是始于顏值,忠于人品。JOJO愛華仔的善良,正義,對她的舍命相護;華仔愛JOJO的單純,執(zhí)著和不顧一切。可惜這樣的愛情就恰如中秋的煙火,太快太美,卻終將消逝。少女的祈愿,上帝不會聽到,這或許是這部電影里諷刺和現(xiàn)實的一點。但我們永遠會為少年的熱血和少女的真心感動。 可嘆,也可幸,編劇的筆讓癡男癡女的愛情在最高點永生。而我們最終要回歸生活,華仔實非良人。如果他們真的在一起了,在過了有情飲水飽的階段后,JOJO會不會后悔脫離優(yōu)渥的生活呢,而華仔又會因為原生家庭帶來的不安全,自卑和遇事拿暴力解決的習(xí)慣對JOJO造成多大的傷害呢,可想而知。寫到這里,終于漸漸可以從電影中脫離出來,畢竟藝術(shù)是高于生活的,而我們還要回到生活。
九十年代的香港電影,粗制濫造才是主流,但這部《天若有情》卻堪稱經(jīng)典。
首先是主題很經(jīng)典:美麗的富家女愛上街頭小混混,跨越階層,又笨拙又真摯,生離死別的愛情,讓觀眾非常動容。
其次是故事結(jié)構(gòu)很經(jīng)典:開場——發(fā)展——高潮——結(jié)尾節(jié)奏準(zhǔn)確,讓觀眾的情緒得到恰到好處的抒發(fā),有很好的觀影體驗。
最后是場面和音樂很經(jīng)典:對于1990年來說,那么大的飆車和爆破場面,男女主人公駕駛滑翔飛機在高空飛行,應(yīng)該算是大制作了,給觀眾新奇、震撼和浪漫的視覺體驗。1990年,黃家駒還在世,電影非常恰當(dāng)?shù)厥褂昧怂囊魳?,很好地營造了氛圍,烘托了情感。
在電影里,主人公通常都是第一個出場的。
所以這部電影的第一個鏡頭,就是華弟(劉德華)開著摩托車風(fēng)馳電掣,非常瀟灑地躲過警察的查車。
在第一場戲里,電影交代了他的職業(yè)和性格,一句“我不做很多年了”和“大哥叫到,我一定做”,就點明了他本性不壞和義氣當(dāng)前的性格(早期的香港電影,資金來源多是黑錢,這符合投資人的價值觀),同時也埋下一條非常關(guān)鍵的劇情主線,為后續(xù)的故事發(fā)展做鋪墊。
在第二場戲里,電影創(chuàng)作者帶領(lǐng)觀眾來到華弟的生活,用一種非常隱晦的方式告訴觀眾,他被一群底層妓女養(yǎng)大,孤獨,貧窮,無所依靠,缺乏男性的模板——在電影的第三部分,導(dǎo)演借其中一個養(yǎng)母之口告訴女主角:連那個拋下年幼的他,跳樓自殺的母親,也不知道他父親到底是誰。
這就很好地解釋了,他走上歧路的原因:他要跟隨一個年齡大到足以做他父親的大哥,那個大哥為了罩他,肯為他挨刀子。最后,他也是為了給大哥復(fù)仇,才拖著身受重傷的身體,拋下心愛的女孩,“英勇”(但毫無意義地)赴死。
表面看來,華弟的選擇比較符合黑幫的價值觀(為老大拼命),但內(nèi)在里,也在說著:人們對愛的追尋,對依戀關(guān)系的渴求,是永遠都不會停歇的。
這就是好電影的意義。只要創(chuàng)作者是在依據(jù)創(chuàng)作規(guī)律認(rèn)真講故事,就總能進入觀眾的內(nèi)心和情感,給觀眾啟迪,讓觀眾思考,進行一場無意識的內(nèi)心旅行,乃至是精神的洗禮。
這部電影,試圖回答這樣的一個問題:
什么樣的女孩會愛上壞男人。
女主角jojo,大波浪,大紅唇,白襯衫,她美麗得超凡脫俗,天真可愛,又禮貌溫柔,受過很好的教育,家里超級有錢,卻愛上一個街頭混混,沒有讀過書、沒有前途、性格粗魯?shù)娜A弟。
在第一場戲的第二小節(jié),華弟來到一個車場。
在一片烏煙瘴氣之中,幾輛改裝過的貨車正在飆車。每輛貨車的頂上,都站著一個年輕的女孩,她們沒有任何安全防護,只徒手抓住欄桿,隨著貨車的疾馳,瘋狂地扭動身體,興奮地喊叫著,像是在享受這場狂歡。
然而很不幸,在這個小節(jié)的結(jié)尾處,其中一個女孩因為貨車剎車過猛,從頂上摔下來,身體砸破一輛小汽車的擋風(fēng)玻璃,卡到了駕駛座里。鏡頭給了她一個特寫:她滿頭滿臉都是血,痛苦地呼號著,希望得到圍觀人員的施救。
在電影的發(fā)展階段,華弟也讓吳倩蓮扮演的jojo站到貨車頂上,跟他一起去飆車。似乎,這就是他示愛的方式了——一個從未被愛過的人,真的不懂如何去愛別人啊。
在電影里,jojo其實是愛上了一個劫持她,讓她置身危險之中的壞人。然而就是這個壞人,卻給她帶來了溫暖,帶來了愛,讓她感到活著的意義。而她之所以愛上這個不懂怎么愛她的壞人,最最根本的原因:
一是她的母親就不懂怎么愛她。
她的母親不但對她缺乏情感反應(yīng),還非常冷漠,甚至是冷酷,只關(guān)心她做得好不好,是否優(yōu)秀,是否聽話,至于她開不開心,有什么需求,一個人住超大的房子害不害怕,全不在母親的思考范圍之內(nèi)。
二是她的父親在家里全無發(fā)言權(quán),更像是母親的附庸,跟班,忠犬,全無做父親的威嚴(yán)和責(zé)任感。這樣的父親,不可能讓孩子有安全感,在遇到問題的時候,不會產(chǎn)生“有人保護我”的感覺,因而容易在人際關(guān)系中退縮,遇到?jīng)_突情境時選擇壓抑自己,順應(yīng)他人。
從這個角度來說,華弟和jojo雖然在社會階層上差距非常遠,但他們卻一樣的孤獨,一樣的荒涼,一樣的無助。也就是說,他們的心理世界是有相似性的。如果來到現(xiàn)實生活中,有可能華弟都不用說什么,jojo就能通過直覺感受到:這個人跟我很像,我們可以聊聊。
那么我們就知道了“什么樣的女孩會愛上壞男人”的答案:
在原生家庭種被忽視、被虐待的女孩,愛上壞男人的概率會高很多。因為她們會循著味道,找到跟父母相似的男人,進入一段有著熟悉感的親密關(guān)系,營造童年時期的仿真版生活,強迫性地重復(fù)5歲之前的生活和內(nèi)心體驗(2021年4月即將出版的新書,花了不少篇幅來談強迫性重復(fù)的心理現(xiàn)象)。
有人寫文章說,現(xiàn)在搞創(chuàng)作越來越難了。因為動不動就會被人罵“三觀不正”,還舉例說瓊瑤《情深深雨蒙蒙》里的何書桓,如何被年輕觀眾罵做“渣男”。言下之意是,觀眾不該用道德去評價藝術(shù)作品里的人物形象。
但在我看來,這樣的現(xiàn)象,并非觀眾不寬容,更不是觀眾不成熟。事情恰恰相反,是因為如今的觀眾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對藝術(shù)作品的要求更高了,不會輕易被創(chuàng)作者的邏輯帶走。
這意味著創(chuàng)作者應(yīng)該提升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創(chuàng)作形象飽滿的人物,以及符合人物心理邏輯的情節(jié),而不是瞎編亂造。只有當(dāng)觀眾被故事打動,深深地沉浸在創(chuàng)作營造的藝術(shù)氛圍之中,喜愛藝術(shù)人物,共情藝術(shù)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對藝術(shù)人物產(chǎn)生心理上的認(rèn)同,才能忘了道德,忘了是非評價,只是投入到藝術(shù)作品之中。
此外,創(chuàng)作者在創(chuàng)作藝術(shù)人物時,不能因為喜歡自己的人物,而強行給他安排挑戰(zhàn)基本價值觀和道德觀的情節(jié)。
比如在這部《天若有情》里,劉德華飾演的華弟,在電影一開場就因為哥們兒義氣(或者也是向老大報恩),參與了一場搶劫珠寶的罪案,為了脫身,他還偷襲了警察,劫持了無辜路人(女主jojo)。雖然觀眾很喜歡這個至情至性的人物,尤其是劉德華那么帥,演技那么好,足以讓觀眾忘記華弟其實是個罪犯的事實。
但是,雖然觀眾會因為喜歡這個藝術(shù)人物,而忽略他的罪犯身份,創(chuàng)作者卻不可以忘。所以這個人物,哪怕再瀟灑,再帥氣,再有情有義,觀眾再不舍得,他最終也必須得死,要么是被法律制裁,要么是其他方式的死亡。否則就是挑戰(zhàn)了最基本的社會道德。
最后說一點吳孟達的角色。
緬懷達叔,感謝他為觀眾塑造的那一系列生動的角色。
這部電影為吳孟達贏得最佳男配的獎項,是實至名歸的。因為角色的性格非常鮮明,而吳孟達的演繹堪稱經(jīng)典,無論是語氣、表情還是身體語言,還是走姿,都有著內(nèi)在的一致性,讓我有一種“他的每一根頭發(fā)都是戲”的感覺。
這個心酸的小人物,正面對著欺負(fù)他的混混,就沉默,或者滿臉堆笑,可一旦人家走遠,他就立刻跳起來罵人,吹噓自己的能力。他的存在,主要是用來襯托華弟生活環(huán)境的殘酷,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們實在是“揾食艱難”,就業(yè)崗位只有那么多。這也從一個側(cè)面告訴觀眾:華弟并非不想好好找一份工作去生活,他一無學(xué)歷,二無技術(shù),三是社會環(huán)境實在太差,就業(yè)機會非常少。
電影的最后,導(dǎo)演給了吳孟達的角色最華彩的蛻變:一直膽小如鼠,唯唯諾諾的他,竟為了兄弟義氣,勇敢地拿著刀去手刃仇人,卻被仇人反殺。他為了保命,為了活下去,一輩子裝慫,卻在關(guān)鍵時刻,豪情萬丈,俠肝義膽。
試問他不得獎?wù)l得獎呢?
天若有情,一個簡單的愛情故事。一個蠱惑仔版的羅密歐與朱麗葉。 愛情故事的凄美,在于男女主角到最后沒辦法在一起。所謂有情人應(yīng)該終成眷屬,這是一般觀眾所希望看到的完美。但是,因為不完美,所以才能更深刻地打動觀眾,提醒觀眾,去學(xué)會珍惜身旁的人。眾所周知的《鐵塔尼號》和《羅密歐與朱麗葉》的結(jié)局,男女主角愛得轟轟烈烈,換來的卻是天各一方,生離死別,無疑就是他們能成為經(jīng)典的其中一個理由。在中文電影里面,《梁祝》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中國最有性魅力的影史形象,在東南亞掀起了牛仔和摩托風(fēng)潮,當(dāng)年滿大街的海報。此片一出,人人想嫁劉德華,私奔也行。劉德華留著鼻血騎著摩托載著穿婚紗的吳倩蓮,伴著追夢人無奈奔向人生與愛的盡頭,可謂華語愛情片最浪漫的鏡頭。羅大佑的歌也讓人難忘: 讓青春吹動了你的長發(fā)讓它牽引你的夢,不知不覺這紅塵的歷史已記取了你的笑容。當(dāng)時片場有段趣事。杜琪峰頭發(fā)稀少不騎摩托,不懂劉德華為啥拿下頭盔要捋頭發(fā),以為故意耍帥。劉想:嘿,不懂生活啊。就頂著杜的口水真去耍帥了,還上吹風(fēng)吹頭發(fā)。結(jié)果拿出了生涯最殺的一面,英氣和酷勁蓬勃而出,一切都徹底燃燒起來,造就了世界級的荷爾蒙神片,沒有平白浪費自己的天才。之后再合作,杜在片場就主動讓劉保持發(fā)型了。到耍帥和演技都收放自如的暗戰(zhàn),甚至說:有些人就是他媽的帥。
天若有情~~天早塌下來了
#大熒幕#整部電影臺詞都不多,一個很普通的故事,硬是讓人心跳。吳倩蓮和劉德華在旅館里坐著,聽到樓上的叫床聲,外面的霓虹燈光打進來吳倩蓮躲進衛(wèi)生間,劉德華喝著Carlsberg啤酒,笑,把啤酒貼著臉,笑。/ 比完那場很危險的比賽,吳倩蓮哭著跑出去,卡車在后面炸成一團火焰,抱著。
劉德華是真的帥 噴鼻血都那么帥 最喜歡吳倩蓮去澳門阿公家找華仔那場戲 擦掉他嘴角的飯粒 然后哭著喂他飯——誰不愛浪子呢 可浪子不該有愛情的。。。。??赐陰滋炷X子里都還是這個片子!
香港回歸以后,從此再也沒有所謂的“港片”!它已經(jīng)失去原有的味道了!!所以我對港片的記憶只停留在80、90年代~
青春無悔不死,永遠的愛人啊
即便我的身上總是傷痕累累,見到你時卻總是英姿颯颯??v使你的眼中總是淚光閃閃,抱著我時卻總是笑意盈盈。如果沒有結(jié)果,就請把身后的爆炸當(dāng)做無言的承諾。如果沒有未來,就請把帶血的婚紗看成最后的告白。無論前路重重艱險多少恩與仇,曾經(jīng)與你深深愛過便已經(jīng)足夠。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多少追夢人。在香港電影的傳統(tǒng)故事架構(gòu)中,浪子是無法回頭的,或死于仇殺,或受盡屈辱。正因如此,浪子的愛情都非常凄美動人,如煙花般燦爛而短暫。陳木勝用兩場爆炸戲來襯托男女之間的感情迸發(fā),直接而有效。這對苦命鴛鴦之所以能走到一起,皆因他們是同類,在面對出國和赴死的選擇時,他們都選擇為最親的人打點好一切,兩個責(zé)任感極重的人相愛,才會如此決絕,如此義無反顧。華弟載著Jojo飛馳而過,點點鮮血染紅潔白的婚紗,轟鳴的引擎聲就是這世間最深情的情書。
浪子還是不要回頭了,往前走,前路黃泉。少女的傷會結(jié)痂,婚紗會重新隨風(fēng)飄揚,她會成長,明白愛上你只是十七歲那年的一場夢。遺憾才是這場愛情的圓滿。
配樂很棒,比昂的幾首MV配合的也很棒,吳孟達也很棒,吳倩蓮也很棒,完。
劉德華演的黑幫片總能令人感到陣陣絕望,如《旺角卡門》《龍在江湖》,為了兄弟情義、個人的尊嚴(yán)、自己的愛人情愿慷慨赴死,每每都有傻傻的愛人癡癡的等待著。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想退出江湖的話也許只有死!而在這種死的睡眠里將會做什么樣的夢,那不能不使我們躊躇顧慮。
香港愛情電影永恒的經(jīng)典!華仔的狂飆鼻血,不知俘獲了多少人的心~~
當(dāng)搶劫犯真好,隨便抓個白富美做人質(zhì)就可以成為自己女朋友。當(dāng)然,最重要的前提是你要長得和劉德華一樣帥。
一部在今天上映會被女權(quán)罵出家的愛情電影
2009-10-4 23:31:06 8/7.3(252) 劉華難得鼻血都流得那么有型
我清楚的記得你敲碎櫥窗玻璃,剝下婚紗,穿在她身上
后來那場隔窗取紗戲被人致敬。
盡管依然有很多打打殺殺的場面,但這是香港少有的以愛情和情義為核心來推進故事的“黑幫電影”。劉德華的角色還蠻討好的,特別是悲劇性的結(jié)局。吳倩蓮就稍顯花瓶,這種愛上黑幫帥哥的女孩大多都是有點斯德哥爾摩綜合征的幼稚少女。
后來那個騎摩托,后座坐了一個穿婚紗的女子的橋段,被很多電影一再沿用。
年輕時候的華仔真的帥啊啊,吳倩蓮的氣質(zhì)萬中無一,這么慘烈的愛還是第一次看到,哭了好幾回,唯一不滿意的就是這心碎的故事情節(jié),怎么直接就奔著死去了,雖然早已過了情竇初開的年齡,但是不是真愛一眼望去便知,奮不顧身飛蛾撲火愛你不悔!
哪有那么負(fù)責(zé)任的男人,明知道是末日,還跟你攜手去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