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不一起赴死就不是兄弟?
這部片子口碑好像挺不錯,已經聽到周圍好多人推介和稱贊了。今天在電腦上搜出來報著期待看完了。
好像張家輝憑借這部電影得了影帝?只能說應得的吧。其實從這三個角色本身來說,張家輝的角色就是最出彩的,當然,他確實也演得很好。始終對一場戲印象深刻,就是5年后他們三個相遇的那場戲,只想對張家輝說兩個字:漂亮!
好了,進入對這部電影的正題。聽名字我以為主要是講關于警察捉拿毒販的,看到一半發(fā)現我錯了,原來他想講兄弟復仇的,最后,當三兄弟唱歌時,我發(fā)現我徹底錯了,原來這是一部批著警匪外衣的瓊瑤片!之前那個聰明的三個人(至少不是太笨)會相信毒販的話?輕而易舉帶著三把槍就以為能走上人生巔峰?si不si sa?這就算了,那么一個封閉的小房子,沒有堅硬的遮擋物,外面一圈人各種先進武器圍剿,還能氣定神閑的唱歌,一個沙發(fā)就可以擋子彈?還能在里面把外面各種開掛的武器和毒販消滅完,也是厲害.抗日戰(zhàn)爭要都像這三個人一樣牛X那哪里需要打這么多年?
還有,那個泰國人妖存在感會不會太強了?怎么不跟張家輝來場吻戲?畢竟愛得那么轟烈,死都不讓哥哥殺張家輝,這種時候要是來場吻戲,哇,那妥妥的瓊瑤啊,也不至于現在這樣三不沾,警匪不像警匪,兄弟不像兄弟,瓊瑤不像瓊瑤.
如果這部片子出現在5年前甚至3年前,我都會覺得這是部非常好的片子.然而到了現在,這片子簡直就是大雜燴啊,什么都往里扔,也就沒什么出彩的了.
2 ) 觀影全程記錄
1,張家輝開頭好弱氣好可愛好小只!
2,古天樂家居然是海景房。
3,古天樂變方了劉青云皮膚變好了。
4,Boss的發(fā)型令人為他審美擔憂,或者也有可能他是愛因斯坦粉?
5,從影院里人看卡司表的反應來看,還有很多人分不清梁家輝和張家輝。
6,學好當地語言是多么重要!
7,柴哥是真心的。
8,腐敗度不同的政府合作太糟心了。
9,死死抱住古天樂的張家輝身形太可愛了。我站這對啊啊啊??!
10,“我們先吃點東西”這句真是太棒啦!
11,他們吃飯那地方怎么也沒個老板入鏡。
12,這個大Boss一出場所有人都愉快地笑了。你這樣不行的,老大。
13,萌劉青云古天樂的太慘了,有這么一出該怎么西皮……虐張家輝我倒是喜聞樂見。
14,張家輝的眼神技能修煉得不錯了誒。
15,確實是古天樂做錯在先。
16,子偉這個跟班角色終于可以洗點升級了!
17,劉青云還是有點胡茬好看。
18,白毛出場回答是誰的時候我還以為他要說自己是汪東城。白毛口音好真實不像是配音,有種非主流的糟心感。
19,鱷魚到底是干嘛吃的。
20,五年學好一門外語,子偉好勵志。
21,黑化的子偉讓我好串戲,他跟中年中二一樣和劉青云玩起了碰碰車。
22,這場碰碰車戲好色情…啊。
23,張家輝戲很不錯,但劉青云的戲真好。
24,Boss都五年了你怎么還不換發(fā)型啊,你個糟心貨。
25,不要隨便借筆。
26,手銬腳鐐在白毛哥身上和諧得渾然天成。他應該專門演非主流,演的太好了!
27,Boss的女兒太賺了,古天樂張家輝選哪個都不虧???!
張家輝聽完道歉的第一個眼神秒殺我。太贊了我要是站著就跪下了。#這值得寫一整條#
28,其實子偉的媽媽是斜眼。
29,張家輝說“我是阿秋”的時候所有人都忍不住笑了#不該有這效果啊導演#。
30,媽媽跟總結陳詞似的提煉了一下主題思想,略糟心。
31,子偉豈止是升級了根本就是轉職了好嗎。
32,……轉職成了楊過。
33,擦,白轉職了。
34,“我看你發(fā)型就來氣”+1
35,歐陽蘭蘭是真心的。
36,感覺Boss臉上那個彈孔不科學。
37,劉青云你到底愛的是誰?!
38,我發(fā)現我只記得張子偉蘇建秋但不記得劉青云那個角色的名字。
39,最后我聽到有人對劉青云評價“可算死了”……你們還有人性嗎【雖然我也感到了莫名的拖沓。
40,片尾好聽。
41,張家輝轉職后真的好帥。
回味了一下。
1,劇本真亂,沒有連貫骨架的,撐死及格。
2,古天樂在演技上輸陣了。張家輝出彩,劉青云是“只需使出七分功力”。
3,為什么好多人說阿秋沒死?!他明明在劉青云站起來拉仇恨之前胸口中了好幾槍???
4,張家輝這次扮相可能是這幾年最好看的了……
5,豆瓣我會打三星但一個是給張家輝的
3 ) 個人的勝利,非港片的勝利
陳木勝是像陳可辛一樣會算計的導演。
這是那個時代香港導演的通病。成功是因為重視觀眾體驗,失敗也是因為太在意觀眾體驗。
可以說,陳木勝是功夫片導演,他拍過的成名片大多是功夫片,在九十年代港片最輝煌的時候,他是很有一些代表作的。陳木勝所拍的電影,大多數是英雄情結,兄弟義氣,熱衷塑造街頭流氓、無業(yè)游民、失意警察。陳木勝拍片還是很有風格的,沒有太大的跳躍,水平也基本持平,沒有特別特別差的臭名聲之作。
陳木勝電影的分界點,大概可以從2005年《三岔口》開始。在《三岔口》之前,陳木勝用的是自己趕上香港電影輝煌時使用的本能手法,重點放在小人物的忠義悲劇和精彩打斗上。香港電影衰落后,陳木勝也試錯地探索過拍片方向,最終《三岔口》的肯定令他找到了方向。
2005年《三岔口》是郭富城轉型之作,令迷茫的天王最終獲得自信轉型到電影演出上。陳木勝似乎也探索到了港片的新內涵,除了傳統(tǒng)的打斗和兄弟義氣之外,更注重探索人物內心的矛盾與掙扎。
《掃毒》也不例外。除了擁有非?!案邸钡钠?,班底也是港片御用。本片是典型的兄弟電影,加上兒童只有三個女演員。
本片的敘事超越了普通的好萊塢敘事,在觀眾都以為電影要結束的時候,電影只是經歷了一個節(jié)奏性的過門,接下來進行了令人瞠目結舌的反轉,恢復到“情和義 值千金 上刀山 下火海又何妨”的港片標準節(jié)奏。
結局悲情,是港片倫理的必然,令人不免想到吳宇森。但是吳宇森通常描繪雙人情義,陳木勝擅長刻畫三角關系。
說到三角關系,本片值得關注的是幾次三角構圖。
第一次,是影片開場,交代三人關系和各自工作背景。張家輝買了外賣,拿出兩個椅子招呼兄弟們吃飯,把高的椅子讓給劉青云,自己坐矮板凳。一個細節(jié)交代劉青云在張家輝心中的地位。接著喊宿醉的古天樂起床吃飯。古天樂坐起來,三人形成了非常經典的三角構圖。張家輝、劉青云相對而坐在畫前,古天樂一個人正面對鏡頭在畫后。古天樂在三兄弟中一直屬于邊緣角色。其他兩人是警察他是臥底,其他兩兄弟朝夕相處他出生入死,吵起架來他倆肯定是一伙的。此時古天樂在三人關系和職業(yè)身份上都處于弱勢。
第二次,是泰國情況敗露,八面佛逼劉青云在古天樂和張家輝中選一個生還,此時的三角形是劉青云挾持八面佛女兒站在三角之巔,古天樂和張家輝站在三角兩底處,攝影機處于全景上帝視角。古天樂和張家輝在劉青云心中都是同等重要的弟弟,而生與死都在劉青云一念之間,此時他處于決定生死的上帝身份。所以站在三角形頂端。
第三次,張家輝復生,三兄弟在天臺重逢,這時候,和第一次明顯不同,古天樂和劉青云站在三角兩底,張家輝被孤立在頂端。因為突然出現的張家輝此時身份是報仇的毒梟,與劉古二人明顯對立。(值得注意的是其實此時三人都是逃犯,一個劫匪,一個越獄,還有一個是毒販,他們已經為了兄弟義氣和自我救贖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最后一次三角構圖,是三兄弟攜手勇闖八面佛泰國販毒集團,在被逼到無路可走的地步,在沙發(fā)上坐一個三角回憶兒時記憶(此處的回憶表明,他們的戰(zhàn)斗有一定的不正當性),作戰(zhàn)時形成了一個三角的防御同盟。
本片人物有非常復雜的心理活動和內心掙扎,又是一部容易突出演技的電影,三大影帝飆戲中,最精彩的是張家輝。尤其從在泰國被處決之后開始,催人淚下。
當然,本片也有很多槽點,比如人物轉變生硬,人物動機沒有足夠說服力,故事背景交代不夠,很多邏輯經不起推敲等。
縱觀本片,是三大影帝個人表演的勝利,是陳木勝再次挑戰(zhàn)獎項的野心之作,是導演迎合觀眾沖擊票房的有力候選,但是要說是港片的復興之作,未免樂觀。
4 ) 兄弟情還真是一張萬能牌
本來一部電影看過也就看過了,有些人看重情節(jié),有些人看重情結,3到5分的電影口碑也不會偏差太大,可惜這次到底是陳發(fā)的紅包太多呢還是民間粉絲自發(fā)組織起來,這就不得而知了,一部邏輯都不通順的電影一上映豆瓣就打分打到8(時光網暫時7.8),只要有人指出邏輯錯誤,不好看,或者拿他和其他經典電影相比了,立馬下面一群人罵樓主傻逼不懂得欣賞。我謝謝你們哦,這樣的欣賞水平還是別要的好。拿他和杜琪峰比較,不樂意;拿他和無間道比較,也不樂意;就連沾上一點點名片的影子都不樂意。只一個勁兒的在強調延續(xù)了快消失的香港電影情懷、年度最佳電影。這么大一頂帽子扣下去,猶如晚清自夸我們仍是天下第一一樣可笑。
掃毒最突出的無非是兄弟情,很燃很熱血有木有,三人一度唱起的那首《誓要入刀山》勾起無數7080漢子們的兄弟情懷,但情懷歸情懷,請帶上腦子看電影。
·臥底本來就是很保密的一件事情,照理來說資料什么統(tǒng)統(tǒng)都要消掉的,在泰國那個破警察局都能調到古天樂的資料真?zhèn)黄稹?br>·三人智闖緬甸不帶任何backup,你們不是要PK亞洲最大毒梟嗎,裝備跟不上真的大丈夫嗎?
·掃射那段……無力吐槽……直升機擔當起了轟炸機的重任,黑鷹自行慚愧的哭了……不得不提二兒子真絕色!
·張家輝掉下去那里和盆友都覺得主角沒那么容易掛掉,一直在猜測如何重新閃亮歸來,唔,閃亮的瞎了狗眼。備注:以后切忌將編劇的智商估計的過高。
·情感轉變之迅速,可能是三人演技過硬吧愣是唬住看哭了一票兒人,生硬的心理轉變細節(jié)bug全部被血與淚淹沒了。
·雇得起直升機雇傭軍卻買不起防彈衣,所有兒子齊上陣最后還搭上了自己的命,這個毒梟當的夠衰。
……
反正主角光環(huán)在這部里面是發(fā)揮到淋漓盡致,隨時站立式回血回藍減傷無CD開啟所有技能不需要讀條瞬發(fā),中幾個彈算什么小case啦ο(=·ω<=)ρ⌒☆
口說無憑,所有情節(jié)就感覺靠他們在說,這感覺和<致青春>的后半段一樣靠著一張嘴在推動發(fā)展。小時候的情節(jié)是三個人吃面說出來的(或者說是唱更合適),古和老婆的感情也是說出來的,三人天臺的原諒和5年的空白也是說出來的,細節(jié)的缺失所有解釋不通的地方都能用一句兄弟情解釋過去。一開始古打那個告密電話更多的是私心,為了回家和老婆團聚,回去過的最好的也是他了,細想想老古根本沒把兄弟放心上嘛~一直想著的是我有老婆家人你們是光桿司令,那么致命一擊兄弟們你們真的不反感嗎?這么大氣的兄弟我也好想要_(:з」∠)_。最后三人視死如歸的時候老古你忘了大明湖畔的老婆女兒了嗎?死去的兩個好基友好欣慰啊你果然打心底是愛他們的。
每次要煽情了就一二三唱“誓要去 入刀山”,這和每次犯錯就對著老婆跪下求饒說“老婆我錯了”的男人有啥區(qū)別啊,空喊口號呀這是??上н@些感動和編劇導演的智商沒有一毛錢關系,就像每次老婆原諒這個下跪的人只是看在往昔的情分而不是這一跪有多感動天地一樣。
到結束我完全不記得他們是緝毒警察了,別說頭銜了,就連"掃毒"二字都已經被導演拋到不知哪里去了。
----------------------------------我是銷魂的分割線---------------------------
剛在另外的樓看到了一個觀點解決了我一直以來的一個疑惑,故事怎么就急轉直下瞬間條理不清了的
大家哪里開始覺得不對的?對,是電話。古天樂打電話給毒梟說有內鬼取消交易,然后內心打著小九九忐忑的希望毒梟不要出現然后讓他們team各回各家各找各媽,但是!毒梟憑什么躲著他們不敢應戰(zhàn),古天樂也太圖樣圖森破了吧。送兒子去明知道有鬼的局才是大bug啊,當然他們是主要演員他們不去戲唱不下去。
所以歸根結底還是那通電話的問題,太莫名太不起作用了【如果古是真鬼那也就算了,這里可以當做一個反轉,但古不是鬼,丟了智商一樣的去打那通電話,無法理解= =他真以為毒梟會因為說有鬼怕了他不來么??正常的腦回路不應該是殺氣騰騰的來抓鬼嗎。所以,電影從這里就開始有問題了,下面的所有情節(jié)都因為根基問題而產生問題了。
5 ) 香港電影屬于男人的浪漫
看完電影一直在想,假如時光倒流大概20年的時光,這樣的故事,三位主角由誰飾演?我心中的最佳選擇是周潤發(fā)(馬昊天)、張國榮(張子偉)、梁朝偉(蘇建秋)。他們兩兩互有合作,那時候是香港電影最風光的一段時間,但三人從未在同一部電影里出現過,以后也不會了,抱憾。對于港片來說,尤其在英雄片、男人戲當中,兄弟情義、江湖恩怨、浴血警匪這些,一塊磚頭下去砸中十個片子有八個半是這種內容。男人戲的路數是香港電影最拿手的殺手锏,《掃毒》是一部標準的港式電影。
而令人欣慰的是,《掃毒》是英雄片一次非常棒的延續(xù)。
陳木勝是杜琪峰帶出來的,成名作《天若有情》就帶有那個時期杜琪峰的影子(其實當年陳木勝雖為導演,但本片之前一直在執(zhí)導電視劇從未執(zhí)導過電影,是杜琪峰在一邊幫著拍),后來《沖鋒隊》、《我是誰》的火爆讓陳木勝成為香港時裝警匪片的代言人。說陳木勝很像杜琪峰一定讓人不信服,因為兩人電影類型不大一樣,但陳木勝的風格受杜琪峰的影響很大,尤其是當年在TVB的時候,在杜琪峰自組銀河映像之前,他幫新藝城、大都會拍過不少商業(yè)片,有賀歲喜劇也有動作情義這樣港片最常見的模式。而陳木勝跟那個時期的杜琪峰很像,像是《阿郎的故事》和《東方三俠》這類,同樣是展現情義的電影,不同于吳宇森的江湖氣息與歲月痕跡,這些電影的主要基調是浪漫、煽情,這是90年代港片比較常見的方式,在吳宇森遠走好萊塢、杜琪峰在銀河映像中打通自己宿命的門戶之后,陳木勝算是接過了二者的大旗,香港傳統(tǒng)的商業(yè)電影,多年之后,味道依然沒變。
《掃毒》讓我想起了不少電影,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兩部作品,其故事結構很像《喋血街頭》,同樣的三位發(fā)小搭檔的配置,吳宇森男性情誼最淋漓盡致的一次,正好切合本片的主題;另外一部就是《真心英雄》,不僅僅是結尾酒吧大戰(zhàn),《真心英雄》是銀河映像在前期幾部電影叫好不叫座的情況下,追求自身風格與商業(yè)元素并舉的第一部作品(很明顯的例子就是啟用了當時如日中天的黎明,正式開啟銀河商業(yè)電影大潮、有劉德華加盟的《暗戰(zhàn)》要在一年以后才出現)。為什么說《掃毒》很像《真心英雄》,因為兩部電影的共同點在于傳統(tǒng)的男人友情在本片中被玩到了極致,《掃毒》中印象很深的一句臺詞就是“輸人不輸陣”,《真心英雄》也是如此。在劇情推動下,男主角們被逼到了絕路,到了已經懸崖邊上,在強大無比的反派面前,渺小的主角孤注一擲。
《掃毒》很硬朗,三位硬漢大戰(zhàn)毒梟,電影最突出的地方就是兄弟情的刻畫,在這一方面香港電影從未令人失望過。本片在兄弟情方面塑造的很純粹,三位男主角性格各異,從電影一開始,就刻意強調三位的友情,在隨后的線性的時間線中,情節(jié)和角色相輔相成,互相推動,從而引發(fā)了矛盾沖突,怒目相對甚至拳腳相向,打完之后跟沒事一樣。即便在經歷生死選擇之后,在經過了誤解、對峙,挑開心結之后,他們關系反而要比從前更加親密。因此而言,我不知道這部電影對女性的吸引力有多大,她們看慣了《宮》、《步步驚心》這樣的宮斗戲,能否理解片中這種屬于男人之間的糾葛?
正因為如此,陳木勝在拍攝這部電影的時候,總是不厭其煩的在細節(jié)和情節(jié)方面突出三人之間的關系,尤其是“選擇難題”、沒子彈的槍,首尾呼應,三人之間自打開場吃便當的時候憶往昔的段落,在隨后的情節(jié)出現過好幾次。所以有人說本片拍得有點冗長,太羅嗦,其實能理解編導們這么做的原因。畢竟《掃毒》假如在20年前就不必這么做,按照那個時期港片的模式拍,觀眾自然能理解片中人物的內心和抉擇問題。但在新世紀老港片的方面恐怕會讓新觀眾造成理解上的缺失,搞不懂他們三人在經歷了那種死去活來的事件之后為什么最后還能并肩作戰(zhàn),這就是《掃毒》最后片長達到了134分鐘的原因,比如張家輝重出江湖之后,三人在碼頭的撞車大戲,這是全片最令人激動的地方,非常“港片”。
而之后他們三人一些糾葛,張家輝上來就對劉青云一頓拳打腳踢,這些橋段其實沒必要那么長。后來三人在羅蘭床前互換身份說出的那些心里話,屬于對三人心理活動的解釋說明,如果在以《英雄本色》為首的英雄片大行其道的時代,這種解釋說明是沒有必要的,觀眾都能理解人物的變化。但畢竟時過境遷,導演就是怕新世紀的觀眾不理解才這樣,不過這樣的設置很高明,借別人的話來闡述自己的內心,不但不突兀,反而成了全片最溫馨的一段。(這倒讓我想起了蘇有朋版《倚天屠龍記》,這部電視劇就是給沒看過原著的觀眾準備了,里面解釋說明的地方很多很多,比原著還要細)。所以當劉青云像個姑娘一樣痛哭流涕的時候也不意外,所有人的內心都寫在臉上。
在新世紀,香港電影最會拍時裝動作片的是林超賢與陳木勝,不同的是前者在動作戲方面越拍越大,從《重裝警察》到《逆戰(zhàn)》,陳木勝則越拍越小,有一陣甚至轉而拍拳腳功夫,但經歷了《全城戒備》和《新少林寺》之后,陳木勝在《掃毒》中再度回歸了自己熟悉的題材,顯然是令人欣慰的。片中直升機掃射那段足見功力,其余部分也是長短兵器大戰(zhàn)一個不少,最后大戰(zhàn)的場面調度很棒。
但終究來說這是一部寫人的作品,《掃毒》是陳木勝作品中人物刻畫最細的一部(就像前面說過的那樣),電影的結尾給人的感覺是“有的人死了,有的人活著”,但不要緊,只要情義在,江湖之中,英雄就沒有末路。一瞬間《喋血雙雄》、《英雄好漢》、《喋血街頭》、《真心英雄》這些片的感覺再度出現,這才是香港電影,“輸人不輸陣”是屬于男性的浪漫,也是屬于香港電影。
很多評論說該片是在致敬那個時期的香港電影,還是別老抓著“致敬”兩字不放了,感覺香港電影死了多少年一樣。香港電影雖然日落西山,但畢竟還在,《掃毒》是回歸也好,延續(xù)也罷,只要港片還有一口氣在,江湖情義就絕對不會丟失。
PS:說幾則感受
片中三位主角唱的歌叫《誓要入刀山》是1978年香港武俠劇《陸小鳳之武當之戰(zhàn)》的主題曲,由顧嘉輝作曲,黃霑作詞,鄭少秋演唱。這首歌在當年入選了第一屆十大中文金曲,電影結尾的背景歌曲是三位主角重新唱的,這首歌很多人也翻唱過,徐小鳳、葉麗儀等。張家輝是第二次唱,第一次是在《賭俠大戰(zhàn)拉斯維加斯》,張家輝唱著歌奔赴賭場,所以在電影里這位一唱我就有點出戲。
自從《毒戰(zhàn)》之后,我看古天樂都有“添明仔”的影子,尤其是古仔眼神游移的時候,片中一度以為這貨接著要反骨。這樣說明了《毒戰(zhàn)》這種角色的成功,話說古仔明年金像獎有戲,過了張家輝這關就沒問題,后者這幾年很猛,《激戰(zhàn)》里也不錯。
飾演劉青云上司那位是吳岱融,年齡大了依舊很帥,當年的花無缺啊,《替天行道殺兄》里和鐘淑慧一塊三點全露。
片尾字幕鳴謝里看到了岑建勛的名字,不知道這位老哥為本片做了什么貢獻,但有一點很突出,盧海鵬的發(fā)型,我看預告片的時候就想起岑建勛,片中還老拿這位的發(fā)型開涮,如果說致敬的話,盧海鵬一定是在致敬岑建勛。
盧海鵬的名字“八面佛”,按理說是指釋迦摩尼的八大弟子,是八個佛而不是一個佛。不過泰國本土有拜祭四面佛的傳統(tǒng),四面佛就是大梵天,我想片中“八面佛”的含義絕對不是八個佛的意思,而是指比大梵天更猛,雙倍的意思。
片中所說的昆沙,是當年緬甸的世界第一毒梟,還在金三角成立過一個國家,96年為避免遭美國攻擊而向緬甸投降,“畢業(yè)”之后緬甸拒絕向美國引渡,而是將之軟禁起來,給他在仰光安排了一套別墅,跟昂山素季是鄰居,直到07年去世,活的還挺滋潤。
飾演八面佛女兒的演員Poy不是人妖,是變性人。
6 ) 《掃毒》:論妖孽圣母受的養(yǎng)成
1)《掃毒》的一開始,臥底還是臥底,總督察還是總督察,路人還是路人的時候,三兄弟聚在一起,寥落的工屋里吃完盒飯,合唱了一支歌,《誓要入刀山》,1978版《陸小鳳》的主題曲。他們爭論的重點,是到底誰配做“西門吹雪”。
其實故事就是從這里歪掉的。西門吹雪的人生,就是一心練(攪)劍(基)的人生。卿本冰山美人,心中意中唯劍而已,也就陸小鳳花滿樓幾個基友配他多廢幾句話;后來一時走火入魔去找了個姑娘企圖過上正常的熱炕頭生活,又發(fā)現情與劍不可兼得,最后舍棄男女之情得證大(攪)道(基)——他對陸小鳳的感情絕對夠為之赴死,如何這等兄弟情深又不妨礙求劍道?西斯空寂。
2)顯然中國傳統(tǒng)一早通過話本戲劇和電影一脈相承灌輸一條道理:比起兒女情長,兄弟情更值得拍著胸脯響當當說出來,也更被視為好漢所為。武松殺嫂且不提,張徹的《刺馬》,吳宇森的《英雄本色》在bromance上更進一步,男男間愛恨情仇纏綿發(fā)狠之處,絕不讓于異性,時有過之。舉凡雙雄戲,男人們的眼光永遠膠著在對方身上,對敵手的惦記了解甚至超越家人,堪稱平生第一知己。
《掃毒》則在雙雄曖昧戲的基礎上更進一步,設計了好一出鐵三角(戀):馬昊天(劉青云飾)在槍口下必須做一個選擇:臥底多年妻子臨盆在即的蘇建秋(古天樂飾),和家有老母不能自理的張子偉(張家輝飾),只能活一個。這顯然是男人最怕遇到的“我和你媽……”的經典謎題,馬昊天的真正困境在于選擇必定會帶來的痛苦和懷疑,這也是大BOSS八面佛火眼金睛識奸情的想要的效果。
從這一刻起,畫風和主角都悄悄改變了……
3)可以說,張家輝飾演的張子偉是本片最大亮點。前半段他是三兄弟中最普通的一個,在兄弟交鋒中扮演的也是“不如我給你下碗面”的勸架角色——一句話,弱受。
但被化身渣攻的馬昊天舍棄后,經過身中數槍/掉落鱷魚潭/娶大BOSS女兒等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通關,五年后再次以緊貼身體曲線畢露的西裝和奢華小胡子造型出場,妥妥是女王的亮相。
其中勾引(泥垢……)馬昊天從現場離開,繼而引來蘇建秋,三人在停車場開車互撞一段很燃:小男孩們的碰碰車游戲以中年男人的豪華轎車玩起來,從一腔火氣滿心不解的成人世界的追逐,漸漸回到年少輕狂時的打鬧無忌親密無間。
張子偉在時隔五年的這場爭執(zhí)中,已經從勸架者成為控局者,引(玩)導(弄)蘇馬兩人的情緒和行動于鼓掌,眉梢壓著的一點邪火和嘴角一絲冷笑,似乎都暗示著他作為反派大BOSS的光明未來。
一直到他控制段坤謀殺大舅子,把八面佛引離自己的主場,并把蘇和馬逼回當年二選一的窘境,逼到他們終于承認對他不起……這一切都還走在妖孽節(jié)奏上。
4)但!是!畫風到此又悄悄改變了一次!
張子偉頂著新一代開山怪的酷勁兒,內心還是個自己給自己發(fā)了臥底任務的圣母受!
他他他,男色女色都無法收買,毒梟集團N把手的位子也不動搖,五年臥薪嘗膽,只要渣攻認一句“當年不該丟下你”!他就舍棄了救他一命還以身相許的毒梟家的坑爹千(少)金(爺),含笑闖刀山!他以真愛證明了自己才是最合格的“西門吹雪”,無論命運千回百折,哪怕殺妻證道。
可惜的是,本片沒有給他設定一個相配的CP。馬是愛為他人做主的大哥,好起來為兄弟擋槍,壞起來一意孤行,最后自己追悔不已;蘇則困于家庭,不自覺做出出賣兄弟的舉動,難以釋懷下反而更與馬不相往來。都還是相對常見的港片男性主角,缺少與張子偉這個集妖孽女王與圣母一體的強受匹配的氣場。
5)至于為何最后三兄弟勇闖虎穴,以三把手槍干掉若干手執(zhí)機關槍的雇傭兵,只有蘇活了下來,也很好解釋。
要注意一個細節(jié),馬昊天和張子偉,作為適齡男性,在事發(fā)前身邊完全沒有女性伴侶,張子偉即使為了生存而結婚,妻子據暗示也是變性人,本是大BOSS的兒子——蘇建秋有妻有女那一刻,已經注定了他將成為bromance界的炮灰過客,最后的殉情得道肯定沒他的份。
在西門吹雪陸小鳳花滿樓他們的世界里,闖刀山這么浪漫的事情,當然只有無牽無掛的兄弟一起做,才夠bromance。
7 ) 致從未逝去的舊港片精神
看過《掃毒》,我聯(lián)想到的是《致青春》。這可不是說陳木勝拍得像一部導演處女作。事實上,爆炸陳一掃《全城戒備》的智商蹂躪和《新少林寺》的煽情泛濫,以《掃毒》重現了他在上個世紀就運用到純熟喜人的動作片技巧。尤其是前一個小時,兼有港產警匪的狂暴質感和促人屏息的節(jié)奏,以及諜戰(zhàn)片層巒疊嶂的逆轉花招,一氣呵成,相當過癮。筆者之所以品出《致青春》的味道,全由于結構。一小時的好戲后,五年之隔,展開另一段敘述,不似前半截漸次升級后的一瞬爆發(fā),變得零碎,片段化,情緒跌跌宕宕,仿佛是一部不同的電影。
而嚴格來說,三位警校好基友確實從頭到尾一直在“致青春”。每逢碰頭,就緬懷一下“那些年,我們一起……”,不是“我拿你們當親兄弟”,就是“踢球時揍人好爽”,保留曲目是秋官老歌的現場KTV,拿來鞏固同袍情義也好,反目成仇、怒氣值滿槽時用作嘲諷也好,搞到不通粵語的觀眾都能哼起來為止,感染力勝過《同一首歌》。
片長超過兩個小時,勝在脈絡清晰,并不覺冗長。這故事就像一條被擰過曬干的毛巾,到處都能輕易補充些支線進去,感情復彌,臥薪嘗膽,升職加薪,郁郁不得志,臥病老母,返港復仇,搞笑上司,留白多不勝數,每一條都可以大書特書,如果把5年的空白期填滿,拍個二三十集的無線劇不是問題,不比laughing哥缺料。主創(chuàng)將其一一掠過,只重點擴展了兄弟情一節(jié),你能從他們敘舊的只言片語里,拼湊出當年的歡樂時光。集裝箱碼頭“撞車攤牌”和病床前“代訴心聲”兩場,最是叫人感慨。前一場包裹在百感交集中,重逢本該狂喜,卻被委屈、誤會、憤怒和悔恨打壓,三人都像小孩一樣使著性子,捂著心聲,說著言不由衷的狠話,叫人心酸。后一場表現置之于死地而后生的豪邁,老人已逝,了無牽掛,誤會既除,心意既通,便可齊心御敵,老港片里,有很多這樣意氣風發(fā)、預備放手一搏的熱血場景,很是激動人心。這兩場戲,也相當考驗演技。
既是臥底戲,不免故布疑陣一番,一句話歸納,該當臥底的沒當成,不該當的卻當得很順利。劇本的重心并不在懸念,疑陣不難看穿。三雄鼎立的卡司,到一半玩假死,瞞不過太多人(當時眼鏡仔捐軀的催淚還沒過呢,情緒上也不對位),有朋友將之當做劇透利器,未免高估它,還不如后面某陰陽怪氣配角之死有力道。至于結局,看多了合拍片,知道過審標準,也能猜出端倪,海報上都打出“三個犯人”的字樣了,現在又不興打字幕自首那一套,答案是呼之欲出的。
片名《掃毒》,卻絕非另一部《毒戰(zhàn)》。哥仨的故事,與打擊毒品、維護社會秩序的警察使命關系不大,倒似《英雄本色2》的兄弟復仇記,把主題相近的《喋血街頭》用作標題,也無不妥。陳木勝十年前拍過《雙雄》,這回取名《三雄》多好。跟毒品關系最密的泰國行動,只不過為結下私人恩怨做引子,倒可視作《毒戰(zhàn)》外傳。開頭不斷強調的“你係差人”,放到后半截也像個笑話,三個通緝犯替多國警方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蕩平金三角”之類的宣傳詞,聽過就忘了吧。陳木勝答問時說,最初暫定《掃毒》,拍完就不想改了,也好,取名馬虎正有老港片特色。
許多動作橋段旨在表明,中國也能拍超級英雄片。張家輝斷著肋骨跟鱷魚賽泳,古天樂磕爆下巴血槽不降,劉青云抗子彈能力驚人,還有一個打十個的徒手戰(zhàn)斗力,對方是一擁而上,比葉問打的日本兵還狠,這種打法,成龍都只吃得住三四個呢。輕易令尋常人腦震蕩的撞車,他們玩著如碰碰車一樣。這仨最強大的超能力在于心理操縱,八面佛何等人物,寧犧牲女兒也不放過仇家,女婿五年只得見他兩次,陰狠機巧,老謀深算到了極致,直至大火并前一刻仍隱藏幕后,掌控全局,卻叫他們三兩下激成了《疤面煞星》的托尼?蒙大拿,端著槍送死,鬧了個無人生還的冚家鏟,情勢逆轉之生硬令人瞠目。猶如截稿期要到了,作家趕緊收的尾。據說有加長版,但要抹掉這份倉促,希望很渺茫,強弱如此懸殊,只有拍成電視劇才能從容扭轉。
強勁而爆裂的動作之余,是整段整段的抒情戲,文戲的篇幅多過武戲。我看的是點映場,陳木勝解答,這是為平衡陽剛性,照顧女觀眾的喜好。但筆者看來,此舉頗有失策。影片揮灑吳宇森、林嶺東式的兄弟豪情,女角們分明是被晾在一邊的。譬如母女倆剛從死亡線上撿回命,驚魂未定,古天樂便頭也不回跟兄弟而去,譬如張家輝剛握住亡妻之手,旋即就松開,重回兄弟戰(zhàn)場。我旁邊兩個女觀眾頗有微詞,想質問導演,還好麥克風沒遞到她手。去年的《寒戰(zhàn)》也有“重男輕女”的傾向,但并無這么露骨的鏡頭表現孰重孰輕。其實,本就是男角主導的陽剛電影,不往柔情上靠也無可厚非,再說鐘情火爆威猛的女影迷也不在少數,雄性激素再密集一點,照樣票房無虞??偟膩碚f,男同胞看完記得跟女朋友保個證,不會重友輕色到這個地步,就行啦。
這是我頭一次在大陸影院里看粵語片,連袁泉也給配了音,在影院里體驗如此醇厚的港味(吐槽一下《盲探》,郭濤配成了粵語,高圓圓沒配,動機何在)頗為驚喜。更有,居民樓突擊,碼頭搶貨,集裝箱飆車,天臺對峙,娛樂會所槍戰(zhàn),每一場都能讓人想起好幾部老港片來,反倒是預告里大書特書的直升機空襲,只是炫耀聲光效果,還沒炫好,爆炸時汽車紋絲不動,感受不到氣浪的威力,陳木勝的《男兒本色》也有這個毛病。比較遺憾的是,這版字幕的自由發(fā)揮太多,廣東話一般有約定俗成的國語對應,整句意譯顯得古怪造作。很快所有合拍片都將放映原聲版,會不會它們的字幕也遭人捉蟲呢。(文/方聿南)
8 ) 選擇,有時候并不由人
從小一起長大的好兄弟馬昊天(劉青云 飾)、張子偉(張家輝 飾)和 蘇建秋(古天樂 飾)共同效力于警隊掃毒科。在一次臨時改變計劃的行動后,建秋因為臥底身份不能與妻子(袁泉 飾)過正常生活而心生退意,但在阿天與子偉的勸說下,三人決定進行最后一搏。建秋跟著毒販老大黑柴(林國斌 飾)前往泰國與毒販Bobby(盧惠光 飾)進行對接,目的是見到行動的最大目標“八面佛”(盧海鵬 飾),阿天則和子偉以及同事阿益(吳廷燁 飾)進行跟進。由于泰國警方的配合不力導致建秋身份暴露,雖然建秋答應阿天繼續(xù)把交易完成,但失敗的導火索已經埋下。交易當天警方幾乎全軍覆沒,危急之時阿天挾持了八面佛的女兒緬娜(寶兒 飾)準備逃命,八面佛承諾只要還回緬娜阿天可以帶走建秋和子偉中的一個,沒被選中的則要被推進鱷魚池,面對抉擇阿天及進退兩難
其實這部影片bug很多,因為喜歡張家輝,就勉強看下去,不但張家輝死里逃生有些離奇,連最后兩們領盒飯感覺也領的莫名其妙。
很復古的熱血電影,英雄本色+喋血街頭,倒退25年,主演就是周潤發(fā)、張國榮和張學友了。作為升級版的《男兒本色》,陳木勝的暴烈風格表現很充分,文戲有點拖,應該刪掉20分鐘。張家輝角色最討巧,純男人戲,戲份最多的女角是個人妖!
喜歡張家輝的戲,他也就是沒長陳冠希的顏,要不真的一點不遜他,這部劇結構情節(jié)都蠻不錯的
都是演技派,看著就是不一樣,非常好看,光看他們飆演技都覺得特別刺激!
杜琪峰是一邊拍類型一邊想當作者,陳木勝是知道商業(yè)片該有啥,但是才華不夠拍不出彩。想法不錯,估計觀眾會被感動,但是完成度實在有限。一輩子當老杜的學生吧。文戲比武戲多且重。里面的泰國警長是《唯神能恕》里砍完人就唱K的泰國大叔。
看掃毒,學習如何一點也不娘地求復合??磼叨荆瑢W習如何很酷炫地表達:“我會和你在一起。不過在此之前,我要虐你,虐到你親口說只要我為止?!?/p>
我看到你發(fā)型就生氣
有些媒體通稿啥的你夸張家輝和劉青云不要太過分,什么事過分就不好了!為什么老子我看完《掃毒》之后,感覺古天樂的演技完爆完勝完壓完虐死了中規(guī)中矩的張家輝與劉青云呢?或者說如果明年香港金像獎男主角提名出現《掃毒》古天樂而非張家輝劉青云的名字時,那些狗會集體自殺嗎?評委TMD不比你懂演技?
三位男主互相飆戲的感覺不錯,在劉青云和張家輝強大的氣場下,古天樂又稍微顯得弱點。多年前行動的失敗造成的影響,張家輝卷土重來之后,他和劉青云的表演都是氣場全開,分寸感十足,頗有看點。
以前從來不看的類型,竟然意外的好看~場面宏大,節(jié)奏把控也很好,看起來超有感覺~還不錯的爆米花電影~
瓊瑤附體,廢話連篇,陳導演似乎永遠不知道什么叫敘事節(jié)奏,不知道怎么將一個簡單的故事復雜化,那就多拼貼幾個故事吧。港片詐尸,永遠活在港片黃金年代的人該醒醒了?!铩铩?/p>
三佬大戰(zhàn)愛因斯坦
老梗大集合,姓馬的一落魄就得瘸!有媳婦孩子的就死不了!老實講,2個多小時老梗真的太長了,完全可以壓縮。發(fā)型那段是唯一笑點。他們總唱那個主題曲是某部陸小鳳的主題曲吧?古龍還是有影響力的。三人探母,每人都替對方講心事那段是亮點可惜不是拍的那么有彩兒。三人演技還是劉青云張家輝強
前半小時是夢游時拍的嗎,拖沓的對話,糟糕的國配、煽情音樂,音響還沒調,真是有種想死的感覺。后面好多了,陳木勝還是武比文強。俠骨柔情,港味尋夢。就段落看不乏亮點,泰國槍戰(zhàn)敗走、重逢三車“廝磨”、老母臨終錯認,都眼前一亮。銜接有些問題,無論鏡頭還是情節(jié),結尾畫蛇添足。演員還是好演員。
2013華語最佳!老港片的情懷和氣勢!獨自一人看完字幕才走人
沒得黑了,今年看到現在為止最好的華語片,三個影帝基情四射。愛情的終極問題由媽媽和老婆同時落水你先救誰,演變?yōu)閮蓚€基友只能活一個,你選誰!徹底淪為張家輝腦殘粉
張家輝,一級棒!
超級好看。超級精彩。劇情緊張刺激而且相當反轉??慈笥暗埏j戲真不是蓋的。全程無尿點。雖然有些地方邏輯不通。BUG太多。主角簡直一路開著外掛。但是不影響我觀影的心情啊。我已經徹底成為張家輝的腦殘粉。。只是我有個疑問:張家輝是怎么親得下去POY的。。
古天樂和張家輝的腦殘粉頂起,最后哭了,中間部分配樂沒跟上
陳木勝再次發(fā)揮了關鍵時刻又臭又長的毛病,到底多看不起觀眾智商才會非要閃回提示再順延劇情,以及我真接受不了男人之間的感情戲還要句句說出口,隱忍靜默的張力全扔了,是給幼兒園孩子找共鳴嗎?煽情的水平拙劣的跟海報上的宣傳語一樣,仨影帝拍檔被調度成這樣,到底是有多大仇?
相當失望的一部港片,相比早期鼎盛時期,現在的這種諜戰(zhàn)片除了場面以外幾乎沒有什么可稱贊的。故事狗屎,劇情雷人,胡編亂造,演員演技很有問題,導演的細節(jié)處理很是差勁,節(jié)奏把握也很不到位。古天樂的演技一如既往的毫無突破和長進。倒是袁泉給了我很大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