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沒有看過72版的我只討論劇情和人物吧
戰(zhàn)爭 女人 愛情 生命…俄國人沉重粗獷的敘事筆調(diào)把它們疊加在一起的時候,沒有太多淚水,沉默至劇終。
還是說人物吧。
想先說加利婭這個所謂的“膽小鬼” 在她戰(zhàn)栗地喊出媽媽導致暴露的時候 我恨不得用手緊緊捂住她的嘴巴。轉(zhuǎn)念一想 那恰恰是戰(zhàn)爭里最真實的驚呼,只有不敢端起槍的她 坦率地保留了作為孩子和女性的脆弱,其他人并非沒有,只是懂得“這是戰(zhàn)爭,戰(zhàn)爭要的是存活”,痛苦地習得把脆弱和溫情掩藏在戎裝血漬之下的技能。那些勇敢這樣看來太殘忍,反而這聲怯弱的呼叫,溫化人心。
然而勇敢并非不迷人,我很喜歡的角色是熱尼亞,尤其是她端槍挺立在巖石上,而后在掃射中墜落。有一束光從背后打在她身上,為這場死亡渲染了格外多的英雄主義氣息。這個瞬間忽然想起她在戰(zhàn)爭里打理長發(fā)的樣子,想起她一句不羈的“那又怎樣”,我覺得這是一個聽從感覺的一意孤行的姑娘,她很清楚自己愛什么,然后不顧世俗目光去尋找自己的想要。
另外三個女性角色也同樣各有亮點。五個人的背景故事以插敘嵌入,讓性格更有依托。
而勇敢也從來不僅僅是敢于犧牲,而是在必要的時候拼命活下去。準尉這個唯一的主要男性角色包含了很多東西,我甚至一度以為他的結(jié)局就會是石凳上的那個頹唐身影,然而他在五個補充女兵源面前重現(xiàn)擺上嚴肅臉的時候,我由衷產(chǎn)生敬佩之情。戰(zhàn)爭還很長。生命也很長。他將重新帶領(lǐng)與保護這些眼前的“俄羅斯的母親”。
影片里有一段反復出現(xiàn)的配樂感覺像喀秋莎的旋律,然而其實我聽俄羅斯懷舊曲都是這種感覺。和西伯利亞廣袤的沼澤 森林無縫對接。忽然想到了德軍失敗的原因里有一條是“俄國地大物博擁有戰(zhàn)略縱深”,有點脫線…
但也因為如此 蘇德戰(zhàn)場的廣闊感讓這其中的小小的人心與人性特別迷人吧。
(上次看戰(zhàn)爭是德劇《我們的父輩 》依然蘇德戰(zhàn)爭)
最后來一段歌詞吧 --“天空依然陰霾依然有鴿子在飛翔,誰來證明那些沒有墓碑的愛情和生命,雪依然在下那村莊依然安詳,年輕的人們消逝在白樺林”
2 ) 少女之鮮血,史詩之靜美
花樣少女與失意大叔,枯槁生活與欲望波瀾,安謐森林與重重殺機,幽僻小村與世界大戰(zhàn)……這是電影新版《這里的黎明靜悄悄》所展現(xiàn)的圖景。
這部電影是用少女鮮血澆灌而成的一部史詩,它以一種讓最美麗的生命破碎的形式,來展現(xiàn)戰(zhàn)爭的殘酷。讓人在回望之時感慨生命之輕盈與沉重,反思人類之苦難與救贖。
故事發(fā)生于蘇聯(lián)衛(wèi)國戰(zhàn)爭時期,在鄰近車站的一個村莊中,所有年輕男人都在戰(zhàn)爭中身亡或上了前線。守衛(wèi)的車站的士兵,往往被村中的豪放女請去家中飲酒作樂。這讓統(tǒng)領(lǐng)這群士兵的準尉瓦斯科夫很抓狂,他幾次三番寫信給上校,要求派既不喝酒又不跟女人睡覺的士兵前來守衛(wèi)車站。結(jié)果,他等來了的是兩個高射機槍班的女兵。
這些女兵個性鮮明,她們嘰嘰喳喳,讓這個原本因戰(zhàn)爭創(chuàng)傷而死寂的村莊瞬間活了起來。冷面刻板的中士基里亞諾娃、堅強沉靜的下士麗達、熱愛文學的索妮婭、淳樸莽撞的里莎……后來,熱情美艷的熱妮亞又加入其中。作為女兵的直接上司,瓦斯科夫在姑娘們面前顯得呆板而笨拙;而作為村子里唯一的年輕男人,他又不可避免地成為被談?wù)摰慕裹c。這樣一種奇怪的格局,為影片平添了趣味。
瓦斯科夫終于為女兵準備好了浴室,滿足了她們洗澡的要求。為了保護女兵的隱私,他下令所有男人不能靠近浴室,說完之后才意識到,原來這個命令只是下給自己的。這一幕妙趣橫生,而接下來的鏡頭則香艷無比。女兵們洗澡時全裸出境,飽滿結(jié)實的身體充滿了青春美。這一幕絕無半點色情的意味,而是忠實于小說原著。在導演列納特·達夫列齊亞洛夫看來,這也是在展示女人的美麗與脆弱,與后來犧牲時的慘烈形成對比。
在電影中,幾乎每個角色都背負著戰(zhàn)爭所帶來的苦難。作為男主角的瓦斯科夫,一反傳統(tǒng)“高大英俊”的形象,而是卑微木訥。他在戰(zhàn)場上成了英雄,卻因分離太久,回家時妻子與人私奔。麗達的丈夫死于德國坦克的炮火中,幼小的兒子牽掛她的心。熱妮亞全家被德國人打死,他喜歡的英雄也早有家室。索妮婭是莫斯科大學的大二學生,家鄉(xiāng)淪陷,家人又都是猶太人……影片穿插講述每個人的故事,每個角色都是時代的切片,展現(xiàn)出戰(zhàn)爭所造成全方位的破壞。
姑娘們終究是一群戰(zhàn)士。當?shù)聡说娘w機來村中掃射時,女兵迅速進入陣地,有人犧牲了,麗達則擊落了敵機。淚水與歡呼中,瓦斯科夫?qū)λ齻児文肯嗫?。他們也真正開始了并肩戰(zhàn)斗的日子。
在影片中,森林阻擊戰(zhàn)被著重處理。麗達發(fā)現(xiàn)了兩名德國空降兵,瓦斯科夫率5名女兵組成的小分隊前去搜尋。然而,當他們布好陣勢準備擒獲德軍時,發(fā)現(xiàn)對方根本不是兩個人,接下來也就成為一場敵我力量懸殊的阻擊戰(zhàn)。瓦斯科夫率領(lǐng)女兵與德軍斗智斗勇,艱難搏命。為了迷惑敵人,熱妮亞在十幾米外德軍的槍口之下,跳到湖中游泳,這一幕電影表現(xiàn)得極為精彩。她那美麗而富有彈性的身體,平靜地在水中游弋,高生呼喊著虛構(gòu)出來的情人名字。雖然故作輕松,但心中緊張到極致,她的手顫抖著,到水邊幾乎雙腿都動不了。所謂“從刀尖上跳舞”,還有比這更好的演繹嗎?
這些可愛的少女,一個一個香消玉殞。索妮婭,她還根本不懂得戰(zhàn)斗,隨身攜帶的《普希金文集》終于沒能拯救她,她被匕首刺死。熱妮亞為掩護戰(zhàn)友,引走敵人,藐視對方黑壓壓的槍口,至死眼睛都不眨一下。麗達重傷之后,舉槍自戕。里莎則被沼澤吞沒,死在了求援兵的半路上。最后,瓦斯科夫憑著一口氣,奇跡般地取得了勝利,那些女兵卻永遠地沉睡于森林之中。
影片中穿插著不少關(guān)于詩歌內(nèi)容。比如,索妮婭喜歡吟誦普希金和葉賽寧的詩。在小站上,她和路過的士兵全然不顧催促的哨音,而在熱烈地討論著文學。在沮喪和迷茫時,她給人們讀:“我是荒原中的一個播種自由的人,/我出去得很早,在黎明的晨星之前;/我用清潔而無罪的手,/在被奴役的田疇上,/撒下了有生命的種子——”這不是標簽,而是標明深厚的俄羅斯文化是抵抗外敵入侵的精神內(nèi)核。同時,詩歌也是讓人從戰(zhàn)火中獲得慰藉與救贖的一條路徑。
這部電影電影的另一個特色還在于一個“靜”字。電影處處顯示了村子、小站和森林的靜美。而女兵的嘰喳和偶爾的舞會,也是“鳥鳴山更幽”。那緩緩的流水,清晨升起的霧靄,都是一種憂傷的背景。生活如此安靜,生命如此安寧,而為何要用戰(zhàn)爭來破壞她、戕害她、荼毒她?
2015年新近上映的《這里的黎明靜悄悄》是新版。相比于1972年的舊版《這里的黎明靜悄悄》,新版進行了年輕化處理,還加入了3D效果,更符合了現(xiàn)代人的觀影習慣。影片的故事有著真實的背景。在原著小說中,瓦西里耶夫是這樣寫的:“戰(zhàn)士們回來了——用生命的代價——這并未夸大,亦非比喻,而是實情:1922、1923、1924、1925和1926年出生的小伙子活下來的只有百分之幾;瓦西里耶夫出生的年份以及相近的年份活下來的只有百分之三。換句話說,每一百個上前線的小伙子中只有三人生還。戰(zhàn)爭中,有八十萬婦女在武裝部隊中服役,她們幾乎參加了所有的戰(zhàn)斗,和男人一樣,擔任著各種危險的任務(wù),狙擊手、機槍手、偵察兵、坦克兵和飛行員。其中有四十萬人永遠地躺在冰冷的土地中?!?br>
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之際,我們有足夠的理由銘記那些戰(zhàn)火與苦難。那些小伙子和少女們血流如注、如光、如雨,在通往和平的荊棘之路的兩旁,是他們用鮮血所澆灌出來的植物。植物常綠,給世人永久之提醒,也是人類世世代代之憂傷。一如熱妮亞所唱的那首歌:
一條小路曲曲彎彎細又長,
一直通向迷霧的遠方,
我要沿著這條細長的小路,
跟隨我的愛人上戰(zhàn)場。
……
3 ) 算是影評
現(xiàn)在那些有閑心看電影的小伙伴們,你們看的都是什么電影呀?男的,大概都在看加州老州長吧,女的,大概是新娘大撕逼?還是聶什么的?而我,作為一個高逼格人士,是斷斷不能碰這些的。要知道,我們看的不是電影,是……是……情懷,情懷!情懷!(因為重要所以說三遍)你懂咩?
我今天說的這個情懷,叫做《這里的黎明靜悄悄》,你們這群人應(yīng)該依稀聽過這個名字,不錯,它原本是蘇聯(lián)時期的小說,作為蘇維埃祖國和慈父斯大林同志的堅定擁護者,我可以跟你們講,這本小說我兩年前就看過,如今雖然細節(jié)記得不清,但具體框架尚且耳熟能詳。這個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我知道你們都不會看的所以我就劇透啦)是一個男人和5個女人一起和對方16個男人在水邊打野戰(zhàn)(誤)……呃,我是說,偉大的蘇維埃工農(nóng)紅軍這邊一個男的準尉(不是政委差評)帶著5個女兵去攔截窮兇極惡的法西斯一支16人小分隊,然后5個女的都死了,最后政委(咦?)---準尉,怒氣值爆棚之后獲得“無產(chǎn)階級的怒火”超級Buff,一個人把剩下的敵人全部俘虜了。
故事就這么個事。至于電影怎么拍,那又是一回事。不得不說,就“忠實原著”這一點,這片子絕對可以得滿分,從開頭的準尉誤入女生宿舍到中間女兵唱起《喀秋莎》,到女兵要求共產(chǎn)黨員主持共青團會議,全部和原著嚴絲合縫,絲毫不差,搞得我想開噴都找不到理由。最后那個女兵班的班長臨死之前說她還有最后一個要求,我還以為她要交黨費。還好并沒有。
在我進影院之前,我本以為,像這種情懷片,我應(yīng)該可以在放映廳里睡個好覺,但是沒想到觀眾居然還坐滿了,估計他們也都是文藝青年。并且令我無比震驚的是,我居然還發(fā)現(xiàn)了一個身穿紅軍軍服的哥們。就沖這個,我這一趟是賺翻了。
電影的槍聲比較真實,至少比國產(chǎn)抗日劇好。爆炸的鏡頭很少,因為原著里就沒幾次爆炸。大約導演同志覺得正劇缺少大場面,有點不太好,于是就穿插了大量的人物回憶的片段,在片段里弄了些坦克之類的大家伙,并把這些鏡頭扔進了預(yù)告片里?!げ贿^這些鏡頭加起來沒超過十分鐘,而且女兵們在瀑布下面赤身裸體洗澡的鏡頭被剪掉了,如果你不是情懷黨,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被預(yù)告片騙啦。
今年是什么日子,大家也都知道。所以,這電影的目的,我就不多言了。說實話,我覺得他們更需要關(guān)注的是《日瓦戈醫(yī)生》。比起反法西斯來,這個更有現(xiàn)實意義。
4 ) 留白的魅力
喜歡72年版的老片,它可能是唯一一部看完讓人痛恨戰(zhàn)爭的戰(zhàn)爭電影。越戰(zhàn)的反戰(zhàn)電影雖然多,但都是屠夫的角度,像進了精神病院,無法感同身受。趕在下線之前去看了這部高科技3D俄羅斯大片,感覺非常不好。開始以為是因為事先已經(jīng)知道情節(jié),回來把72年的老片又翻出來拖著過了一遍,發(fā)現(xiàn)老版確實好得多,完全是導演水平問題。
翻拍基本上忠于原著(也許是他們都忠于小說原著),很多臺詞都一樣。最大的區(qū)別在于表現(xiàn)手法。老版里面五個女兵的遭遇都是個人回憶,而且?guī)缀醵际翘鹈鄣幕貞?。彩色的回憶無一例外因為戰(zhàn)爭嘎然而止,利用留白來表現(xiàn)她們的遭遇,沒有具體的災(zāi)難場景。新版則用了大量的篇幅描述親人們的死亡,連古德維奇的猶太老媽在集中營里被殺都通過話外音插入進來,生怕弱智的觀眾們不知道這幾位姑娘苦大仇深。
老版中對于準尉的過去處理尤其巧妙,只有短短的幾句臺詞,太經(jīng)典了。
先是熱尼亞和麗塔耳語嘀咕了幾句,熱尼亞挑逗的問中尉:
“準尉同志,可以問你個問題么?”
“問吧”
"你有妻子么?”
“有老婆,戰(zhàn)士科爾梅科娃”
“你的妻子在哪里?”
“當然是在家里”
“有孩子么?”
“孩子”(痛苦沉思)“有過,兒子”
麗塔:(同情)“為什么是有過”
“奶奶沒有照顧好”
“為什么會這樣”
(苦笑)“老婆把我們拋棄了”
由活潑可愛的女兵反襯準尉的落魄,簡潔動人。新版則啰嗦的講述準尉如何在蘇芬戰(zhàn)爭中受傷,護士老婆有了外遇,孩子病死,完全是肥皂劇的手法。
以后再也不看翻拍的電影了。如果翻拍的好片,后來者為了證明自己絕非飯桶,勢必強行改編。這些改編往往是破壞性的。如果是爛片,誰又會翻拍爛片呢。
最后再次強烈推薦72年版的這里的黎明靜悄悄,這也是我如此廢話的目的,希望有天能在大屏幕上看到。
5 ) 這么好的電影為何沒人買賬?
這個假期中國票房高的幾部電影,我都看過,感覺大圣歸來真心不錯,其他像什么煎餅俠,捉妖記就太差勁了,不知道像靜悄悄這樣的電影會這么慘淡,令人費解??!
我看靜悄悄,真的是淚流滿面??!不知道現(xiàn)在的年輕人都看些什么,就好萊塢大片好看?在國外票房不好的電影,只要有好萊塢標榜,馬上拿到中國來上映就會取得不俗的票房,中國人真的錢多人傻?像什么煎餅俠,就靠些大腕撐門面,搞笑又搞笑不起來,真不知道有什么好看?就知道往什么好萊塢,什么明星大腕處鉆,中國人就是這樣永遠的奴性改不了!可悲。。。
6 ) 這里的黎明靜悄悄| 首先是祖國
涉及政治題材的電影,總有種缺乏張力的感覺。因為太敏感,不可避免地會被束縛。在經(jīng)典還是保守的選擇上,本片注定只能是后者了。人物的塑造過于扁平化,為了塞進各位主角的浪漫回憶,整個敘述也是斷斷續(xù)續(xù),有種強行制造感動的嫌疑。而影片到最后男主的開掛,只能說是電影本身需要一個結(jié)尾了。
電影中麗達面對準尉的自責時說的,不必這樣,我們在保衛(wèi)祖國,首先是祖國。這是本片中的亮點,也是老片拍出新含義的突破點了。主角之一的麗莎是因為富農(nóng)成分而被流放到西伯利亞,而嘉莉婭的母親的那一幕則不難讓人聯(lián)想到國內(nèi)的政治恐怖。 是因為這句話,讓故事凄美而高貴了起來,躺在女軍人身下的靜靜湖面和廣袤山林變得那樣美麗而凄婉。
誠然歷史并不全是光彩,生命卻還是要謳歌。歷史不該被遺忘,國內(nèi)的戰(zhàn)爭題材片有任何一點突破,我也一定會去支持。
7 ) 久遠的記憶...
電影放畢,潸然淚下。
這是一個關(guān)于戰(zhàn)爭與犧牲的故事。一個準尉和5個女兵下士的故事。
年輕的準尉因不滿男士兵的臟亂與酗酒,于是,村子里來了一群女兵。她們熱情天真樂觀,對生活充滿了向往…德國兵來了,只要越過這片森林,他們就可以輕易破壞俄羅斯腹地的軍事設(shè)備。
準尉帶著五個女兵進入了森林,計劃拖延德國兵進軍的步伐,等待援軍的到來。
可是,那些德國兵并不是草包,個個都是行軍有素,身體健碩的軍人,16個德國兵對5個沒有戰(zhàn)斗經(jīng)驗的女兵。
于是,這場戰(zhàn)斗開始了?!霸趹?zhàn)場上,只要你活著,就意味著敵人的死亡?!?/p>
麗莎是叢林長大的孩子,她聰明冷靜。當她在看到那片回家的白樺林時,她激動了,硬生生的被沼澤地吞沒,只留下一根系了她衣服的棍子,杵在沼澤田……
索妮亞是學校的高材生,在回去幫準尉取煙袋的時候被殺害,胸前還有她最愛的那本詩集,那位殺害她的德國兵就是在大學時和她互生情愫的男子……
迦爾卡年紀小,她時常說謊,渴望著母親的愛,可她卻沒有母親。在她被德國兵擊中的那一刻,她叫著自己的媽媽……
熱妮亞熱情勇敢,為了幫隊友獲得救援時間,只身一人跑入?yún)擦?,引開所有的德國兵。她無畏并快樂的唱著祖國的歌謠,死也不會跪下……
麗達穩(wěn)重成熟,勇敢的和德國兵進行周旋、激戰(zhàn),最后倒在了血泊中,她只是放不下自己一歲半的兒子……
5個青春活力的美麗姑娘,為了保衛(wèi)自己腳下的土地,為了俄羅斯人民…犧牲了。命中注定沒有選中她們?nèi)奚?,她們的勇敢無畏讓人動容……
準尉說:“你們都是俄羅斯的好姑娘,是你們支撐起了俄羅斯湛藍的天空?!?/p>
影畢,照著俄羅斯境內(nèi)一望無垠的森林,五位女兵青春的面容,誰也不會想到,曾經(jīng)在這片土地上,有一個這么生動壯烈的故事………
誰也沒有選中去承擔一段歲月,她們本可以快樂幸福的生活,只因生在那個動蕩時代,可她們沒有絲毫的退縮,無畏勇敢的用自己的軀體保衛(wèi)自己的祖國。我們身處和平歲月,卻從沒付起這個時代應(yīng)有的責任感……
一個真實的故事,推薦給大家。
(15年上映的那會兒看完寫的,現(xiàn)在發(fā)出來和大家交流~)
觀影地址:
8 ) 殘酷是戰(zhàn)爭本來的面目
很棒。比起《拯救大兵》、《黑鷹墜落》等史詩級大片,這里沒有地面部隊大規(guī)模推進的宏大場景,也沒有強悍的男主以一當十的暢快,所有一切都是在靜謐中發(fā)生的。霧靄沉沉,籠罩著廣袤的森林、湖泊、沼澤,寧靜而美麗,正是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5條鮮活的生命被MP40吐出的火舌逐個撕碎,與其說是導演的殘酷,不如說這是戰(zhàn)爭本來的面目。有情懷、有細節(jié),更有讓人為之動容的情感。
蘇式主旋律電影,這個記憶很深,小說仍印象深刻,女戰(zhàn)士們都很美,俄式戰(zhàn)爭片無疑都很壯烈,但這里把德軍朔造的太蠢!
一群文學愛好者重演了整部小說。
受邀參加首映禮,在俄羅斯大使館,見到幾個女主角主角,幕后工作人員及外交官,大使,國內(nèi)大佬~酒會上就認識院線朋友,跟別人搭不上話,觀影是影史首次露天3D全景聲放映,爽嗨!影片很贊!
黎明演得真好,我都沒認出來他演的誰。
兼顧娛樂性與主旋律,真心好看的老毛子電影,俄羅斯版的《孤獨的幸存者》,贊!
還真就是部主旋律愛國主義教育電影,戰(zhàn)爭片經(jīng)典的點面結(jié)合、以弱勝強橋段,精彩都在預(yù)告片里了。裸戲全部被生硬地剪掉,總局這是明目張膽地耍流氓啊...
戰(zhàn)爭摧毀了美麗,但是卻讓美麗更加美麗,能體現(xiàn)如此的殘酷和壯美,正是俄羅斯文學的偉大之處....
相比72年版整整三個小時,這次在時間上有了大度縮減,讓各個人物的厚重感不足,閃回處理上顯得融合感不強;而且廣電總局的一些神剪刀,讓電影有明顯的頓挫感。熱妮亞彈唱的《家鄉(xiāng)的思念》很棒,還有《喀秋莎》……但是片頭片尾曲太差!另外,《小路》呢?
剪輯狂魔,我還以為電影院卡帶了。
作為一個俄語學渣,只知道這個如雷貫耳的名字,沒看過原著,沒看過老版,就是懷著學習的態(tài)度去看的,最大的觀影感受是俄羅斯人真重視對下一代的愛國主義教育,觀影的基本都是父母帶著小學左右的孩子。說點題外話,簡直不能再同意本頁面第一條短評,幾位顏值基本滿意的俄妹女主的兩場沐浴戲的確夠亮點!
非常喜歡這部電影. 邊哭邊看....每一段閃回都難過得要死.
“一生不管經(jīng)歷多少離別,我依然習慣回到這里…”
一直有俄羅斯情節(jié)?!犊η锷氛婧寐牐湟粽骐y聽。
有槍有肉,有血有情!
配樂很精彩,人物刻畫地也比較細膩
看看人家這抗德劇拍的,比我們的抗日劇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姑娘很美,森林風景不錯,高潮迭起,扣人心弦。
音樂、音效做得很好。少幾分崇高,多幾分細膩。攝像總是從下往上甩著搖,來提升崇高感,但是落幅總是不太好,或者剪輯有問題,有些鏡頭略瑕疵。老毛子死的時候都會來一句“Cолнце!”如果姑娘都能有這樣的胸,以露點為噱頭也值了。@盧米埃芳草地
心疼那些美麗的蘇聯(lián)姑娘?。∑谕澜绾推?/p>
相信我,俄國的戰(zhàn)爭電影永遠是最過癮的,厚重、壯烈、有范兒,外加是這個名著改編作,所以甚至是性感而文藝的。就喜歡這種不如煙的往事描繪,比愛情更金貴的犧牲與勇氣,女漢子們還個個美艷如花。
五個不同個性,不同家庭背景的女子。卻將生命付于了同一場戰(zhàn)爭。戰(zhàn)爭不曾讓女人走開。她們更是女戰(zhàn)士,她們美麗堅毅??吹阶詈蟛唤袆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