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記錄
視頻
分類:犯罪片 意大利,法國 2018
主演:馬爾切洛·豐特 愛德華多·佩謝 農(nóng)齊婭·斯基亞諾 亞當·迪奧尼西 弗朗西斯科·阿克夸利 阿利達·巴爾達里·卡拉布里亞 阿涅洛·阿雷納 ?
導演:馬提歐·加洛尼?
Marcello(馬爾切洛·豐特 飾)在貧窮的城郊地區(qū)生活,是位寵物狗梳毛工。他生性低調(diào),人們都很喜歡他。一天,他遇到了剛剛出獄的好友Simoncino(愛德華多·佩謝 飾)。后者是位吸食可卡因成癮的前拳擊手。出獄后,他開始在街區(qū)內(nèi)敲詐勒索,很快便擾亂了當?shù)氐钠届o。出于對好友的信任,Marcello也被慢慢卷入犯罪的漩渦。在經(jīng)歷背叛和拋棄之后,他決定展開復仇……
1、導演探尋的問題是:一個人開始都還不錯,走到這樣悲慘的境地,到底是為什麼?他給的答案是:貪而求利。
2、一個人好不好,不是看細節(jié),而是看大體。難道關心小動物就是好人哪?論語鄉(xiāng)黨有條紀錄: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回頭看故事主人翁馬切羅在狼藉的屋子裡救狗,問狗而不問人,在案發(fā)現(xiàn)場對打家劫舍毫無感覺,這種天秤的傾斜多麼荒謬!再看看男主角後來怎麼對待同伴,看看他身邊周遭人最後對待他的反應以及給他的批評,就知道這傢伙真正的斤兩了! 也因此,導演反反覆覆,甚至以遠鏡頭收尾的目的,就是暗示一種宏觀的視角,這也莊子齊物論所謂「大知閑閑,小知閒閒;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其寐也魂交,其覺也形開。與接為搆,日以心鬬,縵者,窖者,密者?!?/p>
3、犬舍驚魂(Dogman,2018)一開始兇狠的比特犬就是西蒙,我們看到這名獸醫(yī)完全不會馴狗,只有一味討好的過程,在電影的中段,還一個勁兒的給牠按摩。犀利的說,西蒙等同於馬切羅慣養(yǎng)出的一條惡犬。可見,Dogman不是Dog whisperer。這樣一個沒有楞角與個性的人,所有人都會棄之而去。子曰:「鄉(xiāng)愿,德之賊也?!苟崦献舆M一步解釋:「非之無舉也,刺之無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潔;眾皆悅之,自以為是;而不可與入堯、舜之道,故曰德之賊也。」
4、Marcello Fonte演技精湛,演出可憐兒的形象,以及可憐之人背後的可惡之處——猥瑣的貪,換言之,「利」才是馬切羅與西蒙關係建立的紐帶,利在人聚,利亡人散。故事主人公馬切羅是被無情的命運所推動嗎?不!導演安排了許許多多讓這個貪利蠢蛋獨自思索、謀畫的鏡頭,說明他個人的悲劇無庸置疑的是自己造成的。許多重要情節(jié),如果用剪輯的鏡頭,雖然呈現(xiàn)效果會緊湊,但無法呈現(xiàn)思維的連貫性,會有突然動念、零星起義的錯覺,然而長鏡頭的深刻意涵就在這裡,讓觀眾看整個過程,來明白悲劇的命運是人自身推動的結(jié)果。因此,長鏡頭不是炫技。
5、人物刻畫是導演對無所擔當且唯利是圖之社會的嚴厲批判。只是這一個批判包裹得很十分嚴實,首先建立父女關係,讓人物附上血肉;其次以惡棍的武嚇,博得觀眾的同情和關注;最後用驚悚的意外轉(zhuǎn)折收尾,為故事主人公開脫,以至於這樣的人物不會被觀眾深惡痛絕的責備。然而,與此同時,深埋於起伏生動卻荒誕可怕情節(jié)中的大義,撥雲(yún)見日而出,足見其編導功力。
6、這個劇本的做作法一如屈原列傳,屈原列傳以屈原的憂為經(jīng)、楚懷王的怒為緯,連出文章來,呈現(xiàn)宗旨:屈原之志。犬舍驚魂以馬切羅的貪為經(jīng),以西蒙的嗔為緯,連出劇本,呈現(xiàn)電影的第一要義:對求利之徒的批判。
7、和女兒海中浮潛的階段與意涵,用以表示一個人心理衰敗的過程。開始時,那還能是一種生命的享受,到最後一次出遊,享受之情已經(jīng)不可得了,甚至於游到一半像溺斃將死一樣的衝出水面;因為一個在利中爭奪計算的人,哪有什麼生命的享受可言呢?那是他自我生活崩解與自我喪失的明徵。莊子說:與物相刃相靡,其行盡如馳,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人的一生爭奪利益,與外界、與人事相摩擦、頂撞、衝突、搏殺,這樣的人生跑到終點最後也不過是一死,沒有覺醒的人是停不下的,這不是太悲哀了嗎?
8、馬切羅殺人滅屍,滅到一半,自利的個性又跑了出來,想藉此取得大家的原諒,重獲接納。馬切羅趕緊把火滅了,背著屍體去球場。但,一切不過是他的妄想。這段魔幻寫實的穿插尤其迷人,端景、主角和觀眾(鏡頭視角=觀眾觀點)三點一線,視線交疊,留下令人玩味的餘韻:以馬切羅的視角出發(fā),電影霧化遠景,這時雖仍屬於客觀攝影角度,但主體已抽離寫實的中心;以觀眾的視角來看,鏡頭清晰聚焦在馬切羅後腦勺,於是,觀眾獲得如鏡般清澈的洞見,明白遠端模糊的畫面不過是他主觀心識所產(chǎn)生的癡妄幻覺與投射罷了。
9、對於與惡人為鄰居處,韓非子說林下有一則寓言:
有與悍者鄰, 欲賣宅而避之。 人曰:「是其貫將滿矣, 子姑待之?!?答曰:「 吾恐其以我滿貫也?!顾烊ブ?。 故曰:「 物之幾者, 非所靡也。」
10、故事原型:
Pietro De Negri, better known as Er Canaro (Roman dialect: "the dog keeper"; born 28 September 1956), is an Italian criminal, a dog coiffeur (hence the nickname) and a cocaine addict.
De Negri was born at Calasetta, in Sardinia. Later he lived in the Rome's neighbourhood of Magliana. At the age of 27, he killed former boxer, quarter tough guy, and fellow cocaine addict Giancarlo Ricci. The so-called Canaro's killing (Italian Delitto del Canaro) is notable for being one of the most gruesome crimes carried out in Italy since the end of World War II, particularly because the victim watched powerless during the excessive mutilation. The autopsy, however, later revealed that most of the tortures described by De Negri had, in fact, only been imagined by the man, who probably confused thought and reality as a result of his excessive consumption of cocaine. The boxer has actually been killed with a hammer, in no more than 40 minutes (as opposed to the 7 hours of tortures claimed by De Negri); no shampoo was used, nor has his cranium been opened. On the other hand, some fingers have been amputated post mortem.
《Dogman》是我在嘎納電影節(jié)上看的第一部電影??催@部片子前并沒有去了解這部片子是講什么的,跟著片子看下去,更感覺到了男主情感上的憤怒與無奈。
片子非常寫實,并沒有過多的情節(jié)。
男主Marcello以一家寵物店為生,身材瘦弱,性格溫和善良有耐心。他閑暇時會和朋友們坐在咖啡店里吹牛逼,會和朋友們一起踢足球。每年都會帶女兒去潛水。他愛著他的女兒,愛著他的朋友們,生活單調(diào)卻溫暖又平靜。然而平靜的生活卻被剛出獄的Simoncino攪得翻天覆地。Simoncino強壯又暴力,不講道理,什么事都靠拳頭解決,街里街坊都對他又恨又怕。Simoncino一出獄就逼迫男主Marcello幫他買毒品,后來又帶著男主Marcello偷東西,男主一方面因為害怕,另一方面為了多賺錢,帶他女兒去旅游,于是他選擇妥協(xié),就這樣一步步的被Simoncino拖入犯罪的漩渦,越陷越深。在一次犯罪中,Marcello為了給Simoncino頂罪,入獄了,他以為等他出獄了一切就可以恢復原狀,他以為他可以拿到錢帶著他心愛的女兒去旅游,他以為他的街里街坊都在等著他,但是誰知道,等他出獄了,世界卻拋棄了他。他像個過街老鼠,人人喊打,他的女兒也因為他的情況而無法跟他過多的相處,Simoncino承諾給他的錢也并沒有給他,反而把他揍了一頓。影片看到這里真的讓人非常心酸,Marcello有什么錯呢?或許錯在他的懦弱,或許錯在他自以為是的義氣。相比于Marcello的落魄,Simoncino就明顯瀟灑的多了,他依舊恣意隨性,用拳頭說話,開著輛拉風的摩托車,無情的碾壓在Marcello的心頭。最終Marcello忍無可忍,他被憤怒沖昏了頭腦,失手殺害了Simoncino。在殺害了Simoncino后,他本想毀尸滅跡,但出于內(nèi)心深處強烈想回到原來平靜生活的渴望,他大聲呼喊著自己殺了Simoncino,并將他的尸體搬到了廣場上,仿佛這樣他就能回到過去,回到他原來的生活...
男主Marcello和Simoncino的關系令人耐人尋味,一方面出于他對強權(quán)者的仰慕,Simoncino帶著他體驗了原來生活所沒有的激情和新奇讓他也不禁沉溺其中,另一方面也是對Simoncino來自內(nèi)心深處的害怕。一個天性善良的人就這樣被強權(quán)者一步步閉上了血腥復仇的道路,影片的最后,Marcello呆坐在石階上,眼神空洞迷茫,憤怒過后的平靜,這個世界留給他的依舊只有孤獨。
讓人覺得諷刺的是,在他的朋友們都恨他,都罵他,都離他遠遠的時候,他的狗狗依舊堅定不移的陪伴在他身邊,這也是Marcello內(nèi)心唯一的慰籍了。狗狗的不離不棄更像是對人性的諷刺,也在它們的見證下陪伴著Marcello經(jīng)歷周遭的一切。
這部影片無比寫實,冷靜的刻畫了人性,呈現(xiàn)出一個世界末日般蕭條的世界。讓人不禁思考,是什么將Marcello引向了復仇之路?是蓄意謀殺還是激情犯罪?是人性的扭曲還是道德的淪喪?在我看來,一句話來說,是你逼我的。
影片無比寫實、同時又仿佛一則寓言,對今天意大利事實提出警醒。男主人公馬切洛Marcello開著一家寵物狗護養(yǎng)店,專門為動物梳理蕩滌。影片開場畫面正是他面對一條兇猛侵略的大狗,一點點用充滿技巧的愛意馴服對方。馬切洛身形瘦弱,工作和生活在破舊的店里,被大大小小兇猛或萌逗的狗們包圍著。在這個海濱城市的貧窮街區(qū),他像很多人一樣,還會偷偷做些毒品交易的小買賣。他深愛自己的女兒,也遭到街區(qū)所有人的喜愛。 然而,平靜的生活很快就因為從監(jiān)獄出來的西蒙齊諾Simoncino發(fā)生了翻天覆地變化。后者強壯粗魯、依賴毒品。被迫卷入西蒙齊諾犯罪世界的馬切洛,在兇狠不可違背的西蒙齊諾逼迫下做著不情愿的事情。因為害怕,也為了掙錢實現(xiàn)女兒的度假夢想,他一次又一次地承受著……直到卑微懦弱的他終于忍無可忍,在心田憤怒指引下,一步步走向血腥復仇。 影片有一個吸引人的故事,卻并沒有被故事分散對人物的刻畫。無論懦弱膽小令人同情的好人馬切諾,還是人高馬大讓人生畏的西蒙齊諾,都仿佛活生生立在眼前的真人。 各種關系刻畫耐人尋味。馬切洛和改變他生活的暴徒西蒙齊諾的關系充滿悖論。一方面,他對這個強權(quán)朋友充滿敬慕,一方面心田又無比害怕。相比展現(xiàn)出的實際暴力,更恐懼的是心理暴力:面對強大的權(quán)力制作者,人們像生活在一個城堡或者國家里的大多數(shù)百姓,恐懼、仇恨又無從相對。一個本能并非暴力的男人,在如此環(huán)境下是如何一步步被逼走上血腥復仇道路?當他完成這一切,前方的生活卻只能愈加迷失。影片最后的結(jié)尾,男主人公坐在沙灘邊上的石階上,眼神茫然,打動人心。 人與狗的關系,也充滿深意。孤獨的馬切諾和狗們相依為命,傾注了滿腔愛意。而這些動物,他們在主人的關愛下,是影片中惟一幸福的群體,仿佛見證者,目睹了人類的動物行為、陪伴主人馬切諾經(jīng)歷周遭一切。這些狗的設定,讓故事?lián)碛袏W秘氛圍的同時,充滿諷寓,主人公和圍繞著他的環(huán)境,正好像意大利今天國家的政治社會局面。不過,導演對政治表現(xiàn)并沒有刻意展示,人性才是他這部影片的主題。 冷靜樸實的鏡頭,沒有任何炫技,卻是無比細節(jié)和精準,呈現(xiàn)出一個世界末日般蕭條的世界,將故事和人物都講到深入觀眾腦海?!度狍@魂》是一部充滿力量的類型作者片,其中主演馬切諾marcello Fonte深入靈魂的表演,更是讓后者成為影帝最佳人物。
影片名稱就顯現(xiàn)了人和狗的聯(lián)系,不僅是生活中的聯(lián)系,更多是以狗來寓意人。
開頭第一個場景就揭示了整部影片的寓意,馬切在給一條很兇悍的狗洗澡,由于過于具有攻擊力,以至于不得不把它用鐵鏈拴住,哄著它一點點的給它洗澡。后來社區(qū)里剛出獄的西蒙奈來找馬切討要可卡因,馬切給了西蒙,但是要求西蒙到別的地方去吸。因為自己的女兒在狗舍里給狗狗洗澡,馬切最在乎的是他的女兒,可是西蒙根本不聽馬切的,反而躲進了洗手間吸毒。西蒙是當?shù)厣鐓^(qū)的一個前拳擊手,大塊頭,馬切或者社區(qū)其他人根本不是他的對手,也沒有人敢收拾他,他欺負弱小的人,入室偷盜,盜竊馬切隔壁鄰居的保險柜,馬切替西蒙頂了罪,做了一整年的牢,出獄后馬切找西蒙要一萬歐元,作為對自己頂罪的補償,可馬切想錯了,不能以平常具有道德感的角度來看待西蒙,西蒙沒有絲毫西蒙沒有給馬切任何補償,馬切因此用鐵棍打壞了西蒙的摩托以發(fā)泄內(nèi)心的憤怒,西蒙暴怒之下打傷了馬切,馬切獨自一人站在海邊,這個時候他內(nèi)心已經(jīng)下定決心要報復西蒙,在與女兒潛完水回來之后,他將西蒙誘騙到狗舍的籠子中,他不是為了傷害西蒙,而是讓西蒙向自己道歉,希望西蒙尊重自己,把自己當人一樣看待,可西蒙沒有絲毫悔悟,沖破了籠子,馬切慌亂中砸暈了西蒙,將西蒙用影片開始時鎖狗的鏈子鎖住了西蒙,他為西蒙的傷口止血,說明他內(nèi)心只是想得到西蒙的尊重而非傷害他,在西蒙醒來后與馬切的爭斗中,馬切為了自保才勒死了西蒙,當他將西蒙拉到了郊外要燒死他時,聽到了來自足球場的朋友們的聲音,但當他撲滅西蒙身體上的火去找朋友們看時,足球場上空無一人,馬切盡管做出了彌補,他還是失去了朋友,他一直委屈求全維護社區(qū)的和諧終究是被毀壞了。
馬切作為社會的弱勢群體,要依附于西蒙這樣的暴力強者來生存,可事實是他不必依附于他仍然是有朋友也可以生存下去的,也許他抱著成為強者朋友這樣的幻想才去一次次的對西蒙做出妥協(xié),但西蒙從未將他當做朋友,只是當做一個可以隨意欺負隨意傷害的弱者。當他最終要回歸社群時,已經(jīng)回不去了,像狗一樣活著,分出強者弱者,馬切就是那個弱者,但弱者一旦受到的不尊重超出了他能忍耐的限度,最終也會制服強者,用自己的方式,最終是為了得到尊重。馬切的表演很出色,導演在最后一個場景馬切一個人孤獨地和西蒙的尸體呆在空無一人的廣場中,他被社群遺棄了。比起不被尊重,被遺棄的他更孤獨。
今年戛納可謂意大利電影大年,有拿了最佳編劇獎的《幸福的拉扎羅》,而最終拿下戛納影帝的《犬舍驚魂》,還將代表意大利出戰(zhàn)明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片名有「驚魂」,不過不要誤會,它并非一部恐怖片,而是一部犯罪類型片包裹下的頗具諷刺與張力的社會寓言。
故事很簡單:一個憨厚老實的離異男人馬塞洛,在意大利西南部臨海某個骯臟、混亂的城郊小鎮(zhèn)生活,經(jīng)營著一家給狗梳洗毛發(fā)的小店,每天把愛犬們照顧得很好。馬塞洛常常和附近的朋友們晚上一起踢球,看上去似乎人際關系和生活都不錯。但在本分生活的背后,馬塞洛卻是個毒販,靠販賣可卡因撐起帶女兒出海豪華度假的寵溺。
馬塞洛最近出獄的朋友西蒙也是他的忠實客戶,只不過很久就不再付給他錢,而是以拳頭威脅替代。隨著西蒙變本加厲的威脅與控制,馬塞洛一味忍讓,事情卻終于在西蒙的一次犯罪之后產(chǎn)生轉(zhuǎn)折。需要錢的馬塞洛沒有從西蒙那里拿到原本說好的分成,只有一張被揍得鼻青臉腫的臉,他下定決心復仇......
如果不是提前知道了戛納結(jié)果,帶著「劇透」心情去看的這部電影,我真的很難想到,這個足足兩分鐘開場戲連男主正臉都沒露的電影,最后會捧得影帝大獎。
但隨著電影節(jié)奏漸入佳境,男主的形象越發(fā)立體豐滿。
電影開場不久后,出獄的朋友西蒙毒癮發(fā)作,找馬塞洛要毒品,上一秒還在陪女兒的馬塞洛用盡力維持著一點自尊的卑微語氣懇求他離開,一個既珍視女兒又懼怕自己朋友,想兩邊討好的老實人形象立刻活靈活現(xiàn)。
從一開始,我們就能強烈地感覺到,馬塞洛這個人物是孤獨的。自始至終,他似乎都生活在一種不自知的深刻孤獨之中。
他對離婚后跟媽媽住的女兒格外熱情與保護,又對不拿他當真朋友的匪幫混混朋友西蒙逆來順受,晚上跟愛犬一起坐在沙發(fā)上邊看電視邊吃飯,對狗說話比對人多。
結(jié)尾那一場關于「錯覺」的戲,或許最能體現(xiàn)這種近乎荒誕的孤獨感。
準備焚尸滅跡的馬塞洛看到不遠處球場里,昔日的朋友們正在踢球,于是拼命拖著毀掉他生活的西蒙的尸體,但等他再次走近球場,那里空空如也,剛才的叫喊和跑動好像都是一場夢。
這讓我想起安東尼奧尼《放大》的結(jié)尾:
男主看著一群嬉皮士興致勃勃地打著并不真正存在的網(wǎng)球賽,他也不知不覺參與其中,撿起那個并不存在的網(wǎng)球。
馬塞洛看到的球賽是不真實的,那么他是渴望用這一場報復謀殺贏回的名聲和正常生活嗎?
馬塞洛的朋友西蒙,一個冷血的拳擊手,習慣用暴力解決問題,讓社區(qū)的每個人都敢怒不敢言。
馬塞洛對他卻是毫無底線的好,有求必應,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自由。
我不禁想,到底是什么吸引了馬塞洛這個老好人?他的態(tài)度是否也象征著人類對于原始暴力的病態(tài)崇拜?
西蒙犯下?lián)尳侔钢筇又藏?,留下一地狼藉的爛攤子給馬塞洛。
在警察局,經(jīng)驗豐富的探長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讓馬塞洛在協(xié)議上簽字,這樣他可以走了,而警察們也有充分的理由去直接逮捕西蒙。
「家,還是監(jiān)獄,你沒得選?!柜R塞洛喉頭輕輕滾動,眼睛里灰蒙蒙的,誰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別思考了,簽吧。」
「不!」
于是他鋃鐺入獄,捧著監(jiān)獄制服的表情依然是慣常的低眉順眼。而從壓抑到爆發(fā)的馬塞洛式悲劇,到底是作繭自縛,還是社會使然?
導演只是在結(jié)尾,用一個升高的固定機位冷冷地俯瞰著這片黯淡無光的土地。
影片臨近尾聲,馬塞洛開始實施他醞釀已久的報復計劃。把西蒙誘騙到犬舍這場戲,再次體現(xiàn)了男主的影帝級演技。
看著看著,我們已經(jīng)無法分清馬塞洛此刻對西蒙的點頭哈腰究竟是性格使然還是不露痕跡的完美演技,他又有多少成分在扮演那個一如既往的老好人馬塞洛,只能從他平靜的外表下隱隱感受到翻滾的憤怒暗流。
終于,他的憤怒和屈辱得到了全部的釋放,以前膽小怕事的老實人現(xiàn)在不動聲色地看著眼前一攤鮮血,對暴力的恐懼變成了品嘗暴力的快感。
暴力可以殺人,報復心也可以。
在視聽語言上,依舊是導演馬提歐標志性的略微晃動的手持攝影和上帝視角的固定鏡頭,創(chuàng)造出一種既真實又虛無的氛圍。
一開始就引人眼球的詭異幽暗的色調(diào),再加上大部分時間的夜戲,使得全片沉浸在一種死氣沉沉的氛圍中,很難不讓觀者注意到故事發(fā)生的環(huán)境。
馬塞洛和西蒙所生活的這個小鎮(zhèn),某種意義上,就是一個「失敗社會」的縮影:
經(jīng)濟停滯,人們的生活單調(diào)而死氣沉沉,年輕人們熱衷去夜店尋歡作樂;街道骯臟無人清掃,雖然在海邊卻并非什么旅游勝地,馬塞洛寧可冒風險賺錢帶女兒坐游艇出海度假。
你甚至能在這樣的地方嗅到明顯的原始氣息——女性存在感極低,雄性荷爾蒙充斥著每個角落,用機車、運動和小幫派實現(xiàn)男子氣概的滿足感。
人人都想變得更強硬以求自保,而對更強硬的人退讓三分。與此同時,人們對金錢的渴望幾乎大于一切。
導演馬提歐·加洛尼(Matteo Garrone)早年拍紀錄片起家,他著迷并擅長描繪意大利底層社會。
對現(xiàn)實主義的追求一直是意大利電影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之一,這也體現(xiàn)在導演馬提歐身上。
馬提歐出身文藝之家,爸爸是戲劇評論家,媽媽是攝影師,馬提歐卻對復雜野蠻的底層現(xiàn)實充滿興趣,他的作品大多以意大利南部城市那不勒斯及其周邊地區(qū)為背景,展現(xiàn)了一個與發(fā)達的意大利北部完全不同的世界。
對意大利當代社會的諷刺與批判,以一個個或底層或地下的小人物的命運萬花筒折射出來,總能感受到藏在黑色幽默背后的驚心動魄。
2008年,他講述意大利那不勒斯黑手黨故事的影片《格莫拉》(Gomorra)入圍戛納主競賽單元,從此開啟「戛納主競賽??汀鼓J?。
《格莫拉》運用「類紀錄片」的拍攝手法,甚至找了真正的黑手黨成員來出演,將撕破表象而令人不適的真實重重地扔到觀眾眼前。
2012年,他自編自導的長片《真人秀》(Reality)拋出媒體與人關系的議題,入圍戛納主競賽單元,并最終再度獲得評審團大獎。
2015年轉(zhuǎn)型奇幻與魔幻現(xiàn)實主義,新作《故事的故事》再次入圍戛納主競賽單元。電影改編自那不勒斯語童話故事集《五日談》,頗有些帕索里尼《十日談》及《一千零一夜》的影子。
而這次的《犬舍驚魂》,雖然沒有明顯提示故事背景地,但實際拍攝地點是在意大利南部坎帕尼亞大區(qū)的一個臨海小鎮(zhèn),其首府便是那不勒斯,也直接影射了意大利南部的社會現(xiàn)狀。
憑借本片的精湛演出摘得影帝的馬爾切洛·豐特(Marcello Fonte),在此之前非常低調(diào),雖然在歐洲影壇耕耘已久,但作品不多,除了自己2015年導演的一部《會飛的驢》之外,從未擔任過電影男一號。
而這次遇到半個戛納嫡系導演馬提歐的《犬舍驚魂》中幾乎就是為他量身打造的主角馬塞洛,不可謂不幸運。他也用入木三分張弛有度的表演證明了自己。
《犬舍驚魂》不一定是導演馬提歐最好的一部作品,但它攝影、表演、場面調(diào)度的成熟度毋庸置疑,簡單直白的故事所蘊含的精巧政治隱喻也是呼之欲出。
結(jié)尾,大口喘著粗氣的馬塞洛如剛剛搏斗完的困獸,獨自坐在空無一人的廢棄游樂場里,眼神再次變得與頭頂?shù)奶炜找粯踊颐?。克制的鏡頭讓我的感受也變得復雜起來。既疏離又油然而生一股同情,甚至還夾雜著隱隱約約的奇怪的希望。
仿佛明天,沒有了西蒙的他,就能重新開始有狗、有女兒、有朋友的平靜生活。
本文首發(fā)「奇遇電影」
世間殺人手法千百種,有搞投毒的,有玩密室冰錐刺殺的,有直接了當抬刀橫砍的,有制造成意外死亡現(xiàn)場的,有周星馳傳聞中先奸后殺,再奸再殺的,也有老天爺看不下去,天降正義的!
養(yǎng)狗人是個憋屈的人。世界上到處是混蛋,我這會兒打開窗子都可以數(shù)出樓下逛街的混蛋1號,混蛋2號,混蛋3號,我很想敘述一下把這些家伙定義為混蛋的理由,吶,那家伙買水假裝掃碼,半天掃不出來,還好小姐姐掏錢快。但是還是說電影比較重要。生命里的某個時刻我們都會遇到這些混蛋,我們不愿惹事,希望事事與己無關,我們在意他人的感受。出于道德觀的啟蒙教育,我們有時候會覺得事情做的太過分似乎不大好,所謂“不大好”的忍讓往往發(fā)展成別人的得寸進尺,我們并沒有足夠的力量一直維持內(nèi)心原則的底線,能原諒混蛋一次,也就能原諒第二次,這就意味著混蛋們會越來越無恥,當事情朝著不利于自己的方向發(fā)展,我們也會覺得因該為了自身利益做些什么,可是到了做的時候又有所遲疑,這樣的遲疑源于內(nèi)心深處關于原則底線的徘徊,要么咬咬牙做個更混的混蛋,要么逆來順受委屈自己。可是養(yǎng)狗人似乎做不成混蛋。
養(yǎng)狗人并不是一個壞人,但是也不算是一個好人,他在意別人對他的看法,有時候他人的客觀評價并不代表事實。養(yǎng)狗人以自己的處事方式讓他在小鎮(zhèn)里過著還不錯的日子。西蒙的出現(xiàn)改變了養(yǎng)狗人的生活,西蒙是個混蛋中的混蛋,他讓養(yǎng)狗人買毒品然后一起嗨粉,只是引著他走上歧途,養(yǎng)狗人為什么不拒絕西蒙?因為養(yǎng)狗人平淡如水的生活其實是孤獨乏味的,西蒙的出現(xiàn)讓養(yǎng)狗人的生活出現(xiàn)了漣漪,混蛋們總是能找到樂子,一起嗨粉的體驗讓養(yǎng)狗人誤以為這是友誼時刻,生活似乎變得有趣了,養(yǎng)狗人把西蒙當做兄弟,西蒙把養(yǎng)狗人當做兒子。西蒙在養(yǎng)狗人的家里看到了實施盜竊的可能性,他找到養(yǎng)狗人,這時候養(yǎng)狗人是拒絕的,他拒絕的理由不是因為這是犯罪,而是他怕這會影響到他在小鎮(zhèn)的聲譽,也就是說周圍人對養(yǎng)狗人的看法左右他的處事觀,出于這樣的動機,他拒絕了西蒙。西蒙露出了混蛋的一面,當西蒙以暴力威脅養(yǎng)狗人的時候,養(yǎng)狗人覺得還是保命要緊,要不然一分鐘以后養(yǎng)狗人的后腦勺可能重重的被砸到墻壁上,養(yǎng)狗人最終選擇向惡勢力低頭,他把鑰匙交給了西蒙。后來事情敗露,養(yǎng)狗人替西蒙頂包,西蒙盜竊之后把養(yǎng)狗人家的門鎖上了,這就成了密室盜竊案,誰有鑰匙誰是兇手,這是很明顯想栽贓給養(yǎng)狗人的舉動。香港電影里關于頂包結(jié)局悲涼的例子是不勝枚舉的,何況前香港電影時代還是一個講究意氣的江湖。以西蒙的混蛋性格,等著養(yǎng)狗人出獄以后他的那一份早就被西蒙花完了,還好西蒙有點腦子買了一輛新機車,沒有把錢全部拿去嗨粉。養(yǎng)狗人愿意替西蒙頂包坐牢一方面出于義氣,一面出于金錢利益的驅(qū)使,更主要的是他內(nèi)心的軟弱,不過面對沙包大的拳頭的時候誰都會慫,西蒙從一開始就擊潰了養(yǎng)狗人內(nèi)心的原則底線,從前他愿意帶受傷的西蒙回家療傷,現(xiàn)在他就會愿意替西門頂包,他認為西蒙會給他屬于他的那一份,他對夏威夷海灘有所向往,他對朋友有所期盼,他把這份期盼放在西蒙身上,可是西蒙其實是一個混蛋中的混蛋。
監(jiān)獄是成年人的大學,出獄以后大學也就畢業(yè)了,養(yǎng)狗人出獄的時候估計是屬于掛科補考型的。西蒙是一個強權(quán)者型號的混蛋,這家伙身強體壯,騎著荷爾蒙感爆棚的機車,這是那種飽經(jīng)世故,懂得察言觀色,欺慫怕惡的家伙。找這樣的人要錢,要是沒有勢力基本沒戲。遇到這樣的人要么你與他把酒言歡,勾肩搭背一起繼續(xù)作惡,要么你比他還混蛋??蛇@不是容易服軟的那種角色,養(yǎng)狗人身體瘦弱不占優(yōu)勢,面對著強壯的西蒙不免心生膽怯,這時候養(yǎng)狗人說話的語氣應該是果斷利索的,不可以讓西蒙看出任何懦弱的感覺,不過這也是然并卵的事情,說話多半不好使,所以要準備好肢體沖突,養(yǎng)狗人近戰(zhàn)搏擊多半會被一頓胖揍,最好拉著兩條比特犬去,呼呼只留口水那種,有必要的時候還要借助近戰(zhàn)武器,摔壞啤酒瓶,椅子板凳什么的,擊打地方最好不要致命,但是要足夠疼,一次教會西門做人,難說可以從西蒙身上炸出點油水,我打賭要是杰森斯坦森郭達去要錢,多半可以連西蒙的新機車都給搶走。電影里養(yǎng)狗人去要錢的時候是好聲好氣的,這也符合電影給他安排的人物性格,他出于朋友的角度去拿回屬于自己的那一份,事情的發(fā)展出乎養(yǎng)狗人的預料,結(jié)局是養(yǎng)狗人只得到了五元錢的坐車回家錢。這時候?qū)τ陴B(yǎng)狗人來說,他的利益有所損失,美好的生活期待成了破碎的夢,而且又蒙受了不白之冤,養(yǎng)狗人其實是起了殺心的,但是他只敢把這份憤怒發(fā)泄在西蒙的摩托車上,他砸完摩托車,立馬小跑著回到家躲在被窩里睡覺,養(yǎng)狗人可以的!
西蒙這個混蛋我覺得實在是太可惡了,越想就越替養(yǎng)狗人感到憤怒,我覺得養(yǎng)狗人最好的處理方式就是滅了西蒙,畢竟好好商量要不到錢,那就有必要耍點手段了。在西蒙的酒里投毒是中國比較傳統(tǒng)的殺人手法,把機車的剎車線剪斷掉也是不錯的選擇。但是這樣不免便宜了西蒙。最好的辦法就是把西蒙給迷翻了,然后綁架回狗舍里慢慢折磨,打開百科查查中國古代各種酷刑,一樣一樣的輪番上,上酷刑的時候最好放著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這樣才刺激,最后再放出大狗把西蒙殘缺的尸體吃光,這才是狗舍驚魂嘛,不過這貌似就成了一部b級片。
西蒙思來想去終于在潛完水以后和我想到了一起。但他并不是真的想弄死西蒙,養(yǎng)狗人設了一個圈套抓住了西蒙,顯然西蒙并不是智慧型混蛋,養(yǎng)狗人只是想給西蒙點顏色瞧瞧,挽回自己失去的一點點尊嚴,哪不知連蒼天都看不下去,你一個老實巴交的人到底是要殺人還是不殺?我?guī)湍阕鲋?,讓他自己殺自己吧!結(jié)果西蒙自己把自己絞死了。
結(jié)尾的時候?qū)а萏幚淼暮芎茫B(yǎng)狗人本想理智的毀尸滅跡,可是養(yǎng)狗人想了想又把西蒙的尸體拖到了一個廣闊的地方,他嘶吼著:
“我特媽滅了西蒙了,你們快出來看看!”
這聲嘶吼是他對于自己懦弱狹小世界的宣泄,他發(fā)現(xiàn)懦弱無關善良,他發(fā)現(xiàn)退讓換不來理解!這是他無數(shù)次逆來順受后爆發(fā)出來的怒嚎,西蒙的死讓他驚覺他本來就該弄死西蒙,只是一直跨不過那道坎,他呼喊著,他終于成為了一個混蛋,他更像是想告訴了解自己的那個世界,這特媽才是我!其實這不過是養(yǎng)狗人急于改變周圍人對其看法的一種歇斯底里的舉措,這家伙被壓抑的太久了,從前他在小鎮(zhèn)里活的逍遙快活,大家愿意與他做朋友,后來牢獄歸來,他以為自己充滿義氣的舉動可以換來大家的尊重,結(jié)果誰也不和他玩了。要錢未遂被西蒙欺辱之后,養(yǎng)狗人覺得自己在小鎮(zhèn)里徹底沒地位了。西蒙的死讓他所有的悲屈都發(fā)泄了出來,他感受到了成為一個混蛋的快感。這是一個小人物受大環(huán)境影響的悲劇史,也是一個軟蛋因為一次意外變成大混蛋的機遇史,又是一個混蛋自己把自己弄死的搞笑史。
導演構(gòu)建了一個有些潰敗感的城市,給人一種現(xiàn)實主義的感覺,這正好和養(yǎng)狗人有些懦弱的性格世界相符,大量長鏡頭對場景的刻畫展現(xiàn)出主角的內(nèi)心活動,劇本雖然算不上精彩有趣,但是主角的表演可圈可點,要是能奪得影帝也是實至名歸的。
一開始以為是普遍的故事片,看到中間感到這邏輯不太對,看完才明白,這是一部卡夫卡風格的寓言電影。 中文翻作犬舍驚魂,不好。狗男,更好一些。
狗男,和那個大個子的暴力男,其實是一體的,男人心里住著的兩個人。
狗男,卑微,貧窮,無力,他想要獲得尊重,想要錢,想要給女兒這世上的好東西,可是他沒什么能力。
暴力男,是他心里的另一面。
否則劇情邏輯是不太順的,比如,為什么狗男不和警方合作? 這里分析成本和收益都是不合理的,狗男并不蠢。
原因只在,他那時候還不愿意殺死或放棄心里那個暴力。
后來他殺了暴力男,想給周圍的人看,我變成一個好人了,但這時候才發(fā)現(xiàn),根本沒人在乎。
一切只是他內(nèi)心的交戰(zhàn)和煎熬,別人根本不在乎的。
就像我們每個人一樣,我們和內(nèi)心的魔鬼作戰(zhàn),我們以為驚天動地,其實在別人根本不在乎。
一切只是自我的完成。
一個逼良為娼的故事 不得不說主角演技精湛 臺詞不多 但是每一個表情 都千言萬語 可升級劇情很自相矛盾 為了帶女兒度假做一年的牢 希望能拿到自己的份額 但是就不怕坐牢見不到女兒啦?既然為了得到朋友的認可 愿意殺人曝尸 但是卻又不愿意揭露壞人?多么矛盾的小人物。總以為養(yǎng)了那么多的惡犬 狗的鏡頭無數(shù) 最終會跟故事情節(jié)有關 但是狗狗們看起來不過是客串。
爛尾了很可惜,他一開始不停強調(diào)自己的女兒,最后一節(jié)女兒就不見了,從腦海里抽掉了?人物性格刻畫不夠徹底,轉(zhuǎn)變不是望望大海就達到的。一年的監(jiān)獄就這么跳過了,沒留下任何思想改變。劇本問題真的一大堆。光打得很不錯,狗狗的場面趣味十足,但也僅限于此。多的一顆星給男演員。展現(xiàn)意社會問題看懂了
簡單直白的類型故事,政治隱喻若隱若現(xiàn),調(diào)度和執(zhí)行力達到了加洛尼導演生涯最高峰。
男主好,結(jié)局好,沒什么缺點也沒什么可說的片子。
隱喻我都懂,黑色幽默也get到了,但男主智商欠費到深度厭惡。最后一個鏡頭是要人同情你嗎?老夫做不到!
技術方面無可指摘,當一個單純老實的人被狗的奴性感染,在惡霸滿盈之地如何能挺起腰板做人。男主角演活了這個小人物,那只被凍僵的小狗更值得拿下年度最佳狗狗表演獎。
“Dogman”在《Dogman》這部電影里不是一個人而是一處空間。將這個空間里的人當做“犬”來看待是一種極為野蠻的解讀,因為影片的第一幕提示觀眾它正在由兇狠向著溫順轉(zhuǎn)變。但稍顯直白的動物性隱喻并非指向整個意大利社會的未來,而是強調(diào)這個國家有著嗜血成癮的過去和暴力傾向的現(xiàn)在。加洛尼以及這位和平主義者在古典陰郁的影像里幾乎奉獻了最好的導演和表演,為此我們看到人性里惡的部分難腐蝕而善的部分易揮發(fā)。
對于那個曾經(jīng)在《格莫拉》中呈現(xiàn)過充沛西西里黑手黨文化和社會景觀的加洛尼來說,《犬舍驚魂》不啻為一出與經(jīng)驗土壤相當隔絕,關起門來抓耳撓腮,為了拍電影而拍的視聽演練。在這個從僵化概念和視聽元素堆砌起來的電影中,導演顯然混淆了懦弱和愚蠢兩種截然不同性格,于是以陳詞濫調(diào)的西西里為布景,戛納影帝“得益”于這兩種斷裂的人格,而有機會在這毫無說服力但卻格外動蕩的戲劇人生中持續(xù)奉獻著自己精湛的演技。
男主力氣大到可以扛起來壯男,但他選擇一直忍受,直到忍無可忍。事情到底一開始是怎么發(fā)生的?為什么就搞到了現(xiàn)在這個地步?我想他也在這樣問自己。有誰不想平平靜靜安穩(wěn)度一生呢。
#Cannes71# 這劇作真心配不上導演和攝影的水平,不過感覺拼到這個程度真要影帝了……
這電影一點都不驚魂,講述了那么多犯罪、毒品和暴力,其實講述的是孤獨,為了擺脫孤獨卻陷入了更孤獨的境地。這真讓人悲傷。
當今藝術影展圈言必稱神秘主義,不玩長鏡頭不罷休的妖艷賤貨充斥其中,專注于傳統(tǒng)銀幕寫作技法的Matteo Garrone顯得那么質(zhì)樸,簡直是一股清流。男主演把膽小怕事但內(nèi)心有小宇宙的狀態(tài)表現(xiàn)到了極致。結(jié)尾太棒了,無法回到原來的生活是最令人難受的。
靠人物堆故事,主角有底層代表性,一步錯步步錯,沒有被寬恕的可能,此時此刻不禁想高呼一聲,“阿門”。
馴養(yǎng)過那么多惡犬,應該比誰都明白,你一口我一口不是惡犬的行為軌跡,我頂罪你補償也絕非惡人的行事邏輯。人性的惡不止是關進冰箱欺凌弱小,還有無情冷漠。球場里的眾人與廣場上的你,與女兒深潛的水和燒惡人尸體的火。惡犬尚可掛上鐵鏈,惡人也能鎖進囚籠,最惡的是周遭的看客,將你永遠推出了生活。
全程無法入戲的感受很不好...
2.5;影像基調(diào)就是典型的歐洲現(xiàn)實主義路子,底層視角,手持+自然光加持,在現(xiàn)今歐洲大環(huán)境下,批量生產(chǎn)不成問題;若論隱喻,幾乎可視之為無,反復糾纏于惡魔般的損友,格局無法拓升也是可惜,男主表演感人,然而角色的老實懦弱設定莫如說是愚蠢,再三求被虐觀感厭惡。沒有在黑暗中自如轉(zhuǎn)圜的能力,還是遠離是非為好,與虎謀皮無異于自戕。
被冰凍的小狗活過來的時候快哭了…訓狗和訓人在犬舍一首一尾的呼應,震撼。才知道還有狗狗金棕櫚,哈哈
簡單直接的故事,男主表現(xiàn)很出色。
3.5 《故事的故事》是個意外,馬提歐·加洛尼又轉(zhuǎn)回老路去,以一段充滿虐傷的互害友情、一個人的遭遇來做社會底層觀察,加些點綴式的符號。不是說2018還這樣拍有什么不好,只是對他而言太重復、套路,沒有任何新東西,導致觀眾注意力大多只能聚焦在男主表演上。整個戲的轉(zhuǎn)折點實在問題很大,間接損傷了男主的人塑,也拉低了演員的表演層次。前半部我陰差陽錯之下看了兩遍,但都不能理解男主為何要頂罪?損友人人都交,經(jīng)常受盡傷害也要繼續(xù)交下去,但不顧原則底線去頂罪?這已不是人物蠢,是窟窿級不合理了??傊?,感覺這部放在導演序列里還是蠻失望的一個作品,甚至比不上一些奧系表演沖獎片吧。
狗是社會系統(tǒng)下的寵物,男主要為了系統(tǒng),把狗打扮得漂漂亮亮。但狗有自己的脾氣、破壞與無序,男主成了這一切的承受者,而系統(tǒng)(包括文明與地下)本身并不接受這些,并唾棄臟了手的男主。男主(也是替系統(tǒng))殺掉無序,系統(tǒng)隨之遠離他,因為他也成為了無序本身。導演關注從消化系統(tǒng)被沉淀下來的階層,很是有趣。PS:男主在系統(tǒng)與狗之間搖擺,但都無法真正融入,只有女兒純粹的心靈可以化解。
懦弱者的悲歌,樸實且內(nèi)斂。劇作有瑕疵,然而男主表演穩(wěn),加入影帝候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