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懸賞》:我負責笑了!
《懸賞》:我負責笑了!
文:王小壞
印象中的港片,無非這幾種尤為記憶深刻:警匪片、恐怖片、功夫片、三級片、喜劇等。
當年看港片,有很多的記憶,大多都比較歡樂和過癮。和內地導演動輒宏大敘事所不同的是,香港電影少了些矜持,不裝著不端著,如果要說文藝,當年的不少三級片倒顯得很是有一些文藝氣質。而今,所謂純粹的香港電影其實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更大的概念——華語電影。然而,無論命名如何改變,即便是你不看任何電影宣傳稿件或海報,你還是能夠很輕易就通過某部影片的氣質與個性,輕易分辨出其主創(chuàng)具體是來自兩岸三地的何地。而鑒于內地的電影審查制度,恐怖片和三級片在內地沒有通過審查的可能,而警匪片也需要看導演想表達的“價值觀”才能決定影片最終能夠獲得公映。
《懸賞》便是一部地道港片,你輕而易舉的就可以嗅出其中濃郁的香港電影氣息來,而且這還是一部有典型周星馳喜劇風格的電影,雖然影片和周星馳幾乎沒有直接的關系。當你看到編劇導演里的名字馮志強時,就會明白其中的緣故了,如果你的記憶力足夠好的話,馮志強這個名字此前曾在《少林足球》、《長江七號》等電影的編劇一欄里。首執(zhí)導筒的馮志強可謂讓人刮目相看,作為新導演,其所交出的答卷《懸賞》無疑是令人驚喜和欣慰的。
“賞金獵人”阿曹在香港較年輕一代的喜劇笑匠杜汶澤的演繹下,生動靈活,極盡搞笑之無所不能;此前曾因患了怪病而休息了好長一段時間的杜汶澤,此番真正展現(xiàn)了他作為香港年輕喜劇演員的天分。唱而優(yōu)則演的薛凱琪,其在片中的古靈精怪也堪稱可評可點。當然,最令人感到驚喜的是,退隱多年的許冠文的及同樣是許久不曾在銀幕上出現(xiàn)的萬梓良的客串,讓人多了幾分唏噓,老戲骨的表演自然不在話下。而腦海里還浮現(xiàn)出來的,是很多年前那個大背頭油光水滑發(fā)型的萬梓良,那曾經是無數(shù)少女夢中情人的他,曾經在不同的影片里,邪到極致,也正派到足夠正點。
我無法預知《懸賞》在內地最終能夠獲得多少票房,但我可以肯定地說,整個觀影的過程我真的很開心,也很快樂。這樣一部影片定然不會讓所有看片的人滿意,那是因為各自的經歷和對于香港電影的熱愛程度不一樣,又或者是因為每個人的笑點高低不一的緣故。當然,也可以把這部《懸賞》看做是馮志強向周星馳致敬的電影,那既是對于香港電影傳統(tǒng)的繼續(xù),更有開放和大膽的手法,作為一部電影處女作,已可視為出手不凡。那么,我之后便可以更加期待馮志強未來的作品了。
2 ) 尋人啟事
趙老大是個殺手。起初他還是個殺豬的,用尺長尖刀,下手干脆精確,他殺過的豬甚至都來不及多叫喚,就成了五花肉。他不光殺豬,還殺牛羊。殺牛時他把屠刀藏在背后,左手摸一摸牛頭,嘆一口氣,右手從脖子一邊劃拉過來,翻起刀背就在牛頭上敲一下?!安粧暝蜎]有痛苦”趙老大說。
趙老大十五歲從業(yè),到他爹失蹤的時候二十歲,手藝已然超越他爹許多。于是有個老頭閃到他身后,刀架在他脖子上,問道:“我有一身這樣的本事,只是用來殺人,你要學么?”又五年,老大學成,“你殺了我,便是真正的殺手了”師傅說。
老大殺了師傅,江湖里就有了名聲,有生意上門。他還用原來的殺豬刀,開了一家豬肉鋪子,切口是:“要十斤豬嘴,十斤豬尾?!彼f沒有,客人要說“我家有豬,請你幫忙宰一只?!比缓罄洗髸埧腿说胶筇煤炔瑁勆?。
仗打完了以后,換了一朝,官府得力,百姓安居樂業(yè)。老大生意也漸少,竟隔三差五地一些因愛至恨的男男女女找上門來要殺了舊情人,殺了幾個有找上來鬧的:“你真真兒把我情郎殺了?我我我找官府去!”“真傻”老大笑道,“讓你陪他去吧!”
全了幾對陰界鴛鴦,老大拆了鋪子封了刀,洗去一身油污,將頭發(fā)束起,還刮了胡子,隔幾天新鋪子裝修好,簡單打了個匾:“懸賞尋人”。街坊過來問趙老板去哪兒了,老大無比熱情:“我也不知道啊,前日里與他簽了訂交了鑰匙,便再沒見。”
老大改名方安,花了好大價錢從青樓贖了個叫青青的名妓,過了門。洞房之夜,青青問道:“相公生意是那般做法,這世上有多少人非得尋著一個人不可么?這懸賞聽著也瘆人,可不是做的那違法之事?我聽說這鋪子上個主人雖常日里看著是個老實屠夫,實地里是個賞金殺手呢!”
方安笑道:“若是我丟了,你會來尋我么?”青青咬著嘴沉吟,方安又說:“這世上之人會因為害怕而逃避,也會因為愛恨而尋找。許是趙老大也有不得不尋見的人,只是他與我賣了房契以后,不過是街坊鄰里念叨兩天罷了,不知有人尋他去否?!?br>
世道簡直太平得乏味,方安生意又一直平淡,心里惆悵。因問青青有沒有想尋找的一個人,青青說:“我老記得當年在街上買糖葫蘆,趙老大瞧我的眼神跟相公你很像。后來你來了,又跟他做一樣奇怪的生意。我早年父母雙雙去世,而今你在我身邊,只是想知道那么一個人,后果究竟如何?”
方安說:“若是要找到他,也是可以的,只是懸賞如何呢?”青青沒想到會跟她提懸賞,便說“有命如此,盡可取之?!?br>
隔天,方安換了趙老大的裝束站在后堂,青青轉身出來,嚇得癱在地上:“你是趙老大?我相公呢,我相公呢,你把他怎么樣了?”老大在胡子后面笑,往前緩緩走去。青青只道是方安已然被害,悲痛不已,抱著柱頭站起來,一頭就磕在上邊,老大不及阻止,一探已經沒了鼻息。
隔天人們聽到方安屋子里傳來他女人的叫聲,都跑去看。原來青青沒死,而方安身中三十六刀,刀刀要命,地上血書:“殺人者-趙老大”,身上還有封函,盡數(shù)交代多年來趙老大殺過的人。經官府查實,終于懸賞千兩紋銀緝拿趙老大。
青青獨活,數(shù)月之后她產下一子,于是小心料理兒子,最愛問兒子:“如果這世上人都不見了,你最想找見誰?”
3 ) 這部片放在二三十年前還行~~~
這算什么?向港式無厘頭老片的經典橋段致敬!?但凡有點閱片量的朋友,都對里面大部分搞笑橋段熟悉的都不能再熟悉了,本來主題還挺有新意,但對里面的各種橋段搞的消失殆盡,了無生趣,連國內近期拍的一些惡俗喜劇都不如------至少它們還會運用時下流行的網絡用語及一些事件,不過終于見到了久未謀面的萬梓良,還有影片的背景色調我也喜歡!
4 ) 這不是那個萬梓良
也就開頭20分鐘還不錯,有搞笑,有劇情,有噱頭,無論本片導演馮志強是否頂著什么周星馳御用編劇的名號,又或者是老戲骨萬梓良的重出江湖,最終要讓觀眾喜歡還得是靠影片本身的素質,在一個較好的開篇以后,后面可以說是慘不忍睹,除了幾處臺詞和小段劇情能夠留下觀眾之外,只能說后面的大部分戲份都讓人想快進。。。
萬梓良演技退化的太嚴重了,這不是我們喜歡的那位演員萬梓良,夸張的完全融入不了無厘頭中去。。。
5 ) 懸賞一部能讓杜汶澤拿影帝的電影
杜汶澤今年的戲好多啊 不過都是一般般的商業(yè)片
這部電影挺有噱頭的 可惜故事說的不夠精彩 總是有點差強人意
6 ) 重現(xiàn)許氏喜劇的風采
原本沒對這部小成本電影抱有期望,畢竟很長時間打著小成本旗號的電影招搖撞騙的例子太多了,可不抱希望往往會收到意外的禮物?!稇屹p》這部小成本小格局的香港電影,竟讓人眼前一亮,頗有香港電影鼎盛時期市井喜劇回火的神采。
《懸賞》的格局很小,前大部分場景都發(fā)生在一間旅店中,通過不同人物之間的相互關系來展開劇情,后半部分場景有所擴展,但依然逃不出那幾個主要人物之間的糾葛。這種格局其實在香港電影中并不多見,因為格局小并不意味著內容少,相反本片將主要場景設定在旅店內,正是利用了旅店這個人流量大,三教九流魚龍混雜這個特點,將片中的幾個各異的人物擰在一起,比如武俠電影《新龍門客?!贰6稇屹p》開場提到的各個房間的自殺情節(jié)應該是對旅店特點的一個夸大處理。
其實這種電影很難拍,需要在不大的空間內闡述不同人物的交錯的關系和劇情沖突,讓人想起了根據(jù)舞臺劇改編的《撞板風流》和王晶的《提防老千》。而本片利用“懸賞”這個噱頭,將片中幾位主要人物聯(lián)系在一起,賞金獵手阿曹、膽小的椰子佬、神經兮兮的老板和他女兒等等,其中有的是獵手有的是獵物,這幾個人物之間互通有無,關系復雜,看似凌亂,而隨著劇情的發(fā)展才發(fā)現(xiàn)他們之間被“懸賞”二字牢牢的拴在一起,包括萬梓良飾演的老板對夭亡大女兒的失蹤“懸賞”,杜汶澤與椰子佬之間獵人與獵物的關系,又在其中融入與薛凱琪的糾結,到最后才發(fā)現(xiàn),無論賞金多少,終歸逃不出一個“情理”的羈絆。
從本片的效果來看,電影有點像70年代嘉禾出品的喜劇電影,比如以許冠文的《鬼馬雙星》和《摩登保鏢》這些,將鏡頭對準那些小人物,通過喜劇化的處理和藝術夸張來突出大眾身邊的那些瑣事?!稇屹p》的主旨在于本著嬉皮笑臉的一本正經,讓觀眾細細品味片中當中金錢與良心的對弈關系,通過這些小事來放大至整個社會,而無處不在的笑料與令人意味深長的對白更能烘托這種主題。
其實《懸賞》明擺著是向許氏喜劇致敬,本片有著許氏喜劇一貫的鮮明人物,就像《天才與白癡》中對于拜金主義的瘋狂諷刺,片中各個人物在賞金的面前也暴露出了人生百態(tài)。比如主人公,時常將“人生宗旨”掛在嘴邊,在被槍指著還在滿不在乎的高呼“沒事”的老油條,而通緝犯也并非像很多電影那樣臉譜化,而其中左右劇情的正是薛凱琪這個角色。不過本片并沒有像許氏喜劇那樣諷刺到底,而是通過情感的烘托將故事筆鋒一轉,設置了一個圓滿的結局。使得杜汶澤這個角色完成了開場鐵公雞形象到活雷鋒的轉變,卻并未顯得突兀,關鍵之處在于萬梓良對女兒的情感成為劇情的轉折點。因此而言,《懸賞》并沒有許氏喜劇的那種反諷深度,有些遺憾,結尾對主要人物采取了積極的處理,而將諷刺力度轉移到側面,比如那二位為了100萬賞金而自相殘殺的笨賊和葛民輝飾演的警察。
另外本片的臺詞與小情節(jié)也是一大亮點,充分發(fā)揮了許氏喜劇“妙句生輝”的風格,大量爆笑的笑料夸張而又無厘頭,導演馮志強是周星馳的御用編劇,充滿笑料的臺詞是早已訓練出的本領,到本片恰好發(fā)揚光大。而很多情節(jié)也是頗有意思,很多致敬經典的段落也拍出了新意,比如“咬蔗幫”在黑暗中的對峙,就是取材于《摩登保鏢》中的段落,而在此處則成為本片中最為精彩的一個段落。老前輩許冠文結尾處的出場更是令人捧腹。
7 ) 誰能懸賞一個真正接班的無厘頭港片?
《少林足球》還能感覺到傳統(tǒng)周氏冷幽默,到了《功夫》應該是已經不復存在了。
港片市場不斷地嘗試找出周星星同學的接班人,從葛文輝、張家輝、鄭中基、到現(xiàn)在的杜汶澤……應該說,周星星是五千年一遇的歷史上的偶然吧。
說回本片,除了杜,薛等一眾演員的演技都需要商榷。全片亮點還是久休復出的萬子,雖然在煽情的時候同樣是造作,但是這種演員本性的神經質在幕前還是十分受用的。
贊揚音樂和美術,例如復古的配樂和色彩飽和的室內歐陸風格,還有片頭片尾的平面設計。
本片很努力地營造無厘頭風格,包括主角杜的賣力臺詞和動作演出??上n白的劇本和柔嫩的故事敘述辜負了這些優(yōu)良元素。
我看原版粵語的,粵語臺詞比國語難把握,尤其是這種休閑喜劇,比較容易啰嗦和俗氣。于是就能看見本片的過多粗糙和造作的臺詞。
以上說的硬傷,不外乎因為如宣傳和眾多評論說得那樣,努力地試穿無厘頭接班這件禮服,卻身材差那么兩個碼。無厘頭最難把握的就是幽默的度量和深沉意義上的承擔。本片對于這個主旨顯得力不從心,不過我在過去的十年里看到的嘗試性港片早已習慣了。盡管,本片的誠意十分可敬。
最后,許冠文的出現(xiàn)真是顯得不知所為。
8 ) 我笑我哭我感受
不想評價為何好片習慣性被給低分。
我之前一直都不怎么看國產片,一覺得低級,二覺得低級,只看關注的電影人的作品。但是觀看了幾個國產片之后,覺得,任何行業(yè)中都有很多粗制濫造夸大炫耀的東西,關鍵是如何用自己的眼睛和心去甄別珍品,坦白講,并不覺得公眾有多么聰明。
吸引我去看這部影片有幾個元素,杜汶澤,無厘頭。
影片很烏托邦卻綿里藏針有著深刻的現(xiàn)實。從沒接觸過懸賞的世界,但知道真實世界的黑暗和困境中的無助。
片頭都很無厘頭,無厘頭所以很歡樂。快樂是無價的,對于所有賜予我歡樂的事物我都深存感激,我感激導演和演員讓我在短短100多分鐘的片子中數(shù)十次的暢笑,笑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
部分恐怖畫面也挺恐怖,哈哈。不過司空見慣了。真實的影像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恐懼多疑的內心。
片中我多次的想,也許阿曹是臥底警察,為了追蹤毒梟才找了個幌子來到這樣一個島上,也許他內心是正義的,但其實他不是;至少他也許很正義,但也許他曾經很正義。
看到行業(yè)的內部,也許曾經的理想和現(xiàn)實的巨大反差會讓“幼稚”的人重新定義自己的世界觀。
片中處處飄散出溫情,溫情不多不少剛剛好。溫情讓你我感動,讓你我落淚,讓你我在這樣一個紛繁復雜的世界中保存一點點的幼稚和希望。
人本是溫情的,溫情可以很理智,溫情也可以很正義,溫情是合作,是人類進步的源泉之一。是不是在進步確實也需要再商榷。
廝殺和猙獰總是很真實,真實的讓人以為那就是合理。條條大路通羅馬,用不一樣的方式也可以到達夢想的地方。
這到底在講什么
最炫2B風。
無厘頭 or not?
兩星還算是看在fiona的面子上。。。
頂多20分鐘, 看不下去了~~~~
ok
32歲Fiona。趕緊嫁人吧,別是房事龍的兒子就行。這部片子就差個星爺,但是估計是因為費用問題,杜也算圓滿的完成了任務。星爺50歲了。
完全沒笑出來。
這是喜劇片?
有點意外,起碼不是那種超級大爛片,尤其前面的喜劇氛圍很好,隨后情節(jié)發(fā)展略無聊
薛凱琪&杜汶澤組合這陣子用得太頻繁了吧。透支新鮮感了好么。
一頓飯要吃25分鐘,四頓晚飯我看完一部片!萬梓良跟葛民輝都很太好笑了!許冠文的客串很驚喜??!杜汶澤跟薛凱琪的搭配也越來越有愛了!不得不說后半部分夜晚戲份太多太多畫面太暗太暗!
薛凱琪表情有加分好么..
爛片的最佳代表作
這才是港片 葛民輝和許冠文 好久不見
有點意思
操!
頗有許氏喜劇的風采,結尾許冠文大亮,憤怒的小牛??!
見易勇為
旅店的顏色很王家衛(wèi)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