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淺評《女信長》(上篇)
雖然《女信長》只是戲說戰(zhàn)國史作品的滄海一粟,但其大膽的女性設定給予觀眾一種前所未有的顛覆之感??赐晟掀?,我對此劇的女性設定、大體脈絡、以及整體風格淺評一二。
織田信長的女性設定有諸多討巧的地方,或者說,編劇將此設定神奇地與歷史上的信長吻合起來,讓人覺之甚妙。
第一,悲情的源頭。歷史上,織田信長身上的悲情用他那段“人間五十年”舞蹈來解釋是再合適不過的。日本的武士道素來有種朝生夕死的悲情,摻雜了櫻花零落的無常感,是傳統(tǒng)美學“物哀”對日本人精神上的影響?!叭碎g五十年”感慨的是人生苦短,在生命最盛放的時刻走向衰敗,有多少的不甘就有多少的哀感。但在本劇中,小信長對人生的哀嘆卻來自于她的女兒身。在她和小竹千代的一場戲里,兩人共同感嘆悲哀的命運,一方面深化了信長長期滋長的悲情,另一方面也突出了德川家康的忍耐性格,為日后他的成就做出鋪墊。
第二,對南蠻學的推崇。織田信長對南蠻學的理解,大體等同于中國晚清時期對西學的理解,皆視其為奇技淫巧,信長不贊成大化改新和明治維新的全盤西化,而是采取“和體西用”。但畢竟西方的文化也是一片汪洋大海,因此編輯有意截取了與女性特質吻合的部分。一個是槍炮,這能掩飾織田信長這個女人身份的弱勢。在信長射箭敗給弟弟的時候,她在神父的幫助下體驗到了洋槍洋炮的神奇,這個不需要力量,即使是女人,懂得技巧就能取勝,正中信長的下懷。另一個是葡萄酒,迷醉的酒紅色恰如其分地給阿長和長政的戀情渲染氣氛,兩人私下幽會,一方面大談眼下的局勢,另一方面持續(xù)著不倫之戀,試想一下,若是改用清酒,恐怕就不會有紙醉金迷的感覺了吧?
第三,落拓不羈的成因。歷史上,織田信長是個氣勢破天的首領,他藉此而坐擁天下、群臣追隨。但是,他的兇殘暴戾也最終導致了家臣不堪恥辱,走向了本能寺之變的敗局。本劇從幼時的信長開始刻畫她的性格,最初還只是小女孩的懵懂,一直到信秀在戰(zhàn)場上罵醒了信長,成為了她性格、以及人生的轉折點?!疤街馈?,她瞬間對自己的人生目標有所領悟,但也從此對父親產(chǎn)生了無法消弭的隔閡,在大街上像個男孩子一樣戲耍,大有落拓不羈的貴公子性格。用對父親的恨、對命運的悲來解釋一個女人的反常行為,很巧妙地把道理說通了。
第四,阿濃的支持。阿濃是個非常賢惠的女子,予以信長超乎常人的理解。而本劇中,由于女性設定的關系,兩個人從夫妻改為閨蜜。阿濃扮演者小雪在記者會上曾說,“阿濃是一個比誰都更理解信長的人,明白那個‘太平之世’的愿望,打心底希望信長幸福?!睙o論是在對長政的問題上,還是對時局的把握上,阿濃幾乎是和信長齊肩并行的,有時候,甚至能幫助信長挖掘出自己的內(nèi)心。
第五,長政的背叛。雖然人物關系和歷史事件大體吻合,但礙于女信長這一個設定,很多東西就多了一層解釋。淺井一家本來是信長爭取過來的,但是強攻朝倉便給了長政一個騎虎難下的尷尬境地。而本劇中,長政和信長兩個人還多了一層障礙,那就是戀愛關系上的男女地位??陀^來說,信長是個大能人,無關性別。出于普通男人的心理,自然會對自己的女人的地位有一種危機感。更何況,這里長政是一個正面的形象,似乎不會毫無骨氣地讓女人來給自己打天下,所以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本劇一大矛盾。
我認為,《女信長》上篇是在就著信長的女兒心和男人志打伏筆,而下篇則要借由歷史事件把潛藏的矛盾暴露出來。上篇理順了信長的成長和愛情,為下篇的事業(yè)做好鋪墊。信長的性格是女人的多愁善感和武士的悲壯沉郁的結合體。信長一心想要平定天下,不是出于男人的權力欲,而是出于女人的和平祈愿。信長唯賢是舉,倡導天下布武,不是出于男人的大智慧大胸懷,而是出于女人對愛情的執(zhí)迷、和對平靜生活的渴望。毋寧說,《女信長》是要把男人的壯志凌云和女人的柔情似水糅雜在一個信長身上,從而在矛盾中找到日本式的出路,并最終成為本劇的最大看點。
對于信長與長政的愛情,是編劇的一大創(chuàng)新。戰(zhàn)國時代太混亂,幾乎是禮崩樂壞。女人被嫁來嫁去,男人順應局勢隨便改名字,淺井的欲望放在大環(huán)境下無可厚非,可對一個深愛他的女人而言就太可悲了!因為是戰(zhàn)國時期,普遍認為女人是男人的道具,而男人是欲望的木偶。所以兩人的愛情不是純粹的愛情,夾雜了權力與地位。兩人關系的最根本就是競爭者,有骨氣的男人不可能靠女人奪天下,況且那還是自視甚高的淺井。所以機會一來他就出動,然后矛盾從“情傷”開始有裂口,最后成就了一個大悲劇。
就整體風格而言,本劇還是偏向娛樂性的。原作作者是直木獎得主,那么他在大眾文學之中地位一定是無可厚非的。但我認為,這劇拍不了電影,就上篇而言,感性的成份太多,站在理性角度上剖析信長這個人物的深度。這雖然是一張跌宕起伏的傳奇畫卷,但它將感情放置于歷史的大背景下,還只停留在女性設定的悲劇性和兒女情長的浪漫感。不知道下篇會不會更加深入地挖掘信長這個人物的性格特點,如果下篇能拋開由長政背叛所導致的“情傷”,真正從內(nèi)心成長的角度上探討一個人胸襟的廣度和思維的深度,那么就能成就一部經(jīng)典之作了。歷史上的戰(zhàn)爭會現(xiàn)實很多,無關情愛,只有追名逐利。當然,這只是戲說,時代劇而已。所以總有一種印象,與其說是閑談歷史,不如說是編劇借了戰(zhàn)國的人物在寫自己的幻想。
《女信長》的前期宣傳轟轟烈烈,不論演員陣容還是后期制作都是大手筆。今晚的下篇才是真正的較量,看日本式的悲劇如何發(fā)展,又如何詮釋。期待編劇能把上篇的矛盾用具有沖擊力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期待信長的女性設定帶給我們更具震撼的心理體驗。
寫于2013年4月6日
2 ) 女人何時也下半身思考了?還我boss來
之所以三顆星 完全因為是boss 我是直接看了緯來日本臺的直播 還是2集一起看的 看完就各種想吐槽
吐槽點一:你妹啊 我看來4個多小時 眼睛都花了 你是劇情片么
吐槽點二:你妹啊 都說織田信長是女的了 怎么還怎一個男性的劇情設定 萬事都用下半身思考啊 別跟我說一見鐘情 然后睡出真感情了 我各種無奈啊 島國你實在沒節(jié)操(ps:boss 身材很好 裸肩十分性感誘人)
吐槽點三:淺野君 夠不要臉的了 睡了妹子 天下還要你妹子來打 然后突然覺得自己太tm不是男人 然后還反咬一口睡了的妹子以證明自己是真男人 我的boss啊 我各種心疼 肉疼 欲哭無淚
吐槽點四:知道boss為什么不彎嗎?因為信長夫人實在不夠美艷動人 知性到是有一些 智商也不夠
吐槽點四:boss的妹妹和boss你們真是狹路相逢 勇者勝了 自相殘殺太沒愛了
吐槽點五:里面的男人總是欺負boss 睡了還背叛她 毀了她 次奧 好心酸 好心酸
先吐槽那么多 實在是無力繼續(xù)吐槽了 雷的我外焦里嫩 果真期望越大失望也越大 但是我還是一如既往的喜歡著boss 喜歡著yuki了
3 ) 日本戰(zhàn)國三杰的愛恨情劫
這劇改編自小說。如果是看小說,怎么天馬行空都行吧?實在是接受不了作者胡言亂語,直接蓋上書本扔到垃圾桶里就是了??呻娨曤娪安恍邪?!一看到眾一票實力派演員如此認真精細的演繹實在是讓人心疼死。
我本想把這故事復述一遍,寫快完的時候發(fā)現(xiàn),這么寫法很矯情,完全陷入劇情渲染的悲壯里去了。索性保持看完的感受,直接講出來就好。
信長本生為女身,其母為了消除側室的威脅,殺死在旁的侍女,謊稱信長為男子。待家主詔告天下,織田家繼承人為長男信長的時候,這盆潑出去的水已經(jīng)收不回來了。這開頭很大奧。信長開始了女扮男裝的一生。當然,身為女子應有的需求和作為武家繼承人需要鍛造的男人的剛強猛勇性格,是不能共存的。這里解釋了信長的少年時代基本破罐破摔,直到家臣死諫。
重點是信長的感情史,還有諸等武將的情感亂彈。
信長第一次愛的人是妹夫淺井長政,兩人海誓山盟。淺井叛變后,信長愛的是明智光秀,這位明智光秀不僅在后來的本能寺之變中圍殺信長,而且他還是信長正室濃姬摯愛一生的男人。信長先后和妹妹阿市,妻子阿濃,成了情敵。最后信長大人和明智光秀坐上遠洋帆船浪跡天涯。所以年輕俊美的妹夫是刻骨初戀,最后相愛相殺的明智光秀是真愛。
提一點,明智光秀挑《仁醫(yī)》里的坂本龍馬演,讓人出戲。一本正經(jīng)的坂本龍馬抱著信長接吻的鏡頭各位可以想象嗎?!我總擔心明智光秀會突然叫嚷一聲:鮮瑟!然后開始拔鼻毛。
阿市嫁給了不愛自己的長政,想嫁秀吉做天下霸主的妻子,最后卻被迫嫁給勝家。阿濃愿意嫁給女人,身上一直懷揣著無法結緣的男子寫的書信。秀吉娶不到阿市,想納信長做側室,信長反倒裝死去了。所有這干人等都是愛而未得吶。
最后還有一個讓你掉下巴的,在本能寺之變那天夜里,派人把信長背出烈焰環(huán)繞的寺院。醒來的信長發(fā)現(xiàn)自己衣衫單薄,頭發(fā)垂著,對面坐著德川家康。信長不好意思,用手捂住胸口。家康說,請別緊張,您終于恢復女兒身了。其實,我從小就察覺了。信長大人對于我是初戀一般的存在。。。。畫面是小竹千代偷看信長河邊洗澡~
德川家康從小暗戀信長大人啊?。。。?br>
我真佩服日本演員。硬是把這個故事說得氣壯山河,雄偉瑰麗的嚴肅歷史正劇。除去哈哈大傻坂本龍馬出演的明智光秀,這劇就是一大河氣勢,觀看全程真沒法笑場。倒是在看完后,把情節(jié)梳理一下,發(fā)現(xiàn)各宗笑點。德川家康偷看織田信長洗澡,明智光秀才是真愛,這種設定把我笑岔氣了。
PS:
我對日本戰(zhàn)國史的了解低于百度百科水平。把里面和最近看的《信長的主廚》中重合的一些點整理下,結合百度搜索,終于明白一點織田信長在日本受歡迎的原因。
明智光秀送信長西洋計時器,信長回禮是金平糖。這個在《信長的主廚》中也出現(xiàn)過,健還用金平糖來做了一道甜點。信長還特別的喜歡西洋槍炮,西洋地理知識,甚至在安土城還設有教堂。與閉關鎖國的德川幕府禁止西洋傳教士活動相比,織田信長的魄力和自信實在驚人。
《信長的主廚》里信長經(jīng)常脫線唱那首:“人間五十年,與天地相比,如夢似幻,任人生一度,焉有長生不滅者?”出自能劇中的悲劇名篇——敦盛之舞,講的是平敦盛的故事。
百度的時候發(fā)現(xiàn)信長對三好義繼勝出時,俘獲了一名廚師,這名廚師叫坪內(nèi),后來成為了信長的廚師?!缎砰L的主廚》第一集出現(xiàn)的家紋,有友鄰說是三好家,的確有道理。
4 ) 這到底算不算是歷史劇
之前還是很有歷史劇的范兒,從織田信長對淺井長政一見鐘情開始。。。神展開
所有演員都認識。。。強卡司
原來織田信長和明智光秀是真愛呀,光秀太大叔了
佐藤papa的忍者每次都是唿的登場,然后一步一步的離開。。。忍者呀,大哥
補了一下歷史知識(大霧),戰(zhàn)國好亂
終于理解了銀他媽三角褲組的由來。原來本能寺和猴子都是這么回事兒。
話說小孩紙的大舌頭實在是太嚴重了。還讓人家去偷窺。。。
這個劇就是一場天海sama的后宮史。
結局竟然是活了下來么。。。。。。。。。。。。。。。
=========================
話說,順便回顧了一下BASARA的人設,然后覺得。。。
原來濃姬是這樣子的么,難道不應該是拿著手槍到處亂射的狠妞兒么?
原來猴子是這樣子的么,難道不應該是帶個猴子四處留情的主兒么?
原來光秀是這樣子的么,難道比應該是美型加變態(tài)的合體么?
原來家康可以這么美型么?。。。。。。。。。?!
我究竟該相信哪一個呢。。。。。。
5 ) 沖著天海來看的 !劇情發(fā)展太緊湊!
劇情略無語??,明明要塑造的是一個有理想抱負的女織田信長,過程中卻有一段又一段的感情出現(xiàn),男裝女裝不斷的切換,讓人傻眼,喜歡他面對戰(zhàn)爭的雄才大略的樣子,不像作為女人的那種唯唯諾諾。
服裝道具場面還有超強的卡司陣容,表演內(nèi)容卻給人感覺很倉促對人物的刻畫不夠深刻,天海祐希的演技很贊,要是編劇能夠再來個幾集也不是不可以!完全不夠看??!
6 ) 我以為<江>是近年最差的歷史劇
不過短劇和大河劇貌似沒有可比性。
我以為<江>是近年最差的歷史劇,事實證明我圖樣圖森破了。
迴到家我就打開電視,之前有小期待一下,ama醬實在太有愛了,我願意捨棄自己的專業(yè)操守,去看這部明顯很扯的歷史?。芸談??)
最後,我選擇放棄所有劇情祇看ama醬,
後來我發(fā)現(xiàn),這部劇不只是一部架空劇,他竟然還是一部很爛的架空劇。但一旦接受了設定,反而覺得有些可愛。
這麼好的演員這麼豪華的BGM,讓我真的以為是認真的大河劇或者科普向的歷史節(jié)目,一旦情節(jié)變化成奇怪的展開真的會笑瘋。素敵なギャグドラマです。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wwwwww
猴子役是伊勢谷,好帥呀,一旦接受了這種設定,我居然覺得意外的欣慰,怎麼回事?。殙V風滿點,哈哈哈哈哈!
看得竟然很愉快,槽都懶得吐了。祇是現(xiàn)在看完的第一時間抒發(fā)一下情感。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停不下來了)
我覺得玉鐵要和ama醬合作幾次才夠啊哈哈哈哈哈哈
總之,認真的音樂和畫面與劇情之間的ギャップ是亮點!
お勧めします。ぜひ明日も観てください。
(狂笑不止)
哈哈哈哈哈!
7 ) 一轍歸程
1_男人的世界,是何等愚蠢!——信長
是一個生為女兒身,卻當作男兒活的蠢貨。——信長
2_你何必管那天下賦予誰,將自己弄得疲憊不堪。結局如同范蠡與西施,都作罷。最出彩只余信長醒來時家康那一句。
“漫天飛舞一片荒蕪
滿眼風雪和眼淚都化做塵埃
再多的苦于事無補
忘記所有才能夠重來”
清晨公交車上昏沉之際為此歌振奮,突然理解信長。誰不曾在人生的某些時刻甚至關口有眼無珠、沉淪自毀過。誰又不曾怒發(fā)沖冠、自命不凡過,到最終,不過求一份安寧。
光秀不要天下,方才配得起她。
佛魔互轉,信長初為佛,轉魔之時,貌似變強大,實則傷口深重難掩,唯以魔性沖淡疼痛。可惜魔性不夠恒穩(wěn),女子之心難滅。天命誰賦?!
這是一轍歸程。
那一年,家鄉(xiāng)武士尸首前你傷緒赴眉,年華尚淺。
那一年,尸橫遍野的山坡上你吼出太平盛世的夢想翻滾下山坡,悲憫蒼生。
那一年,街頭耍槍你紈绔邪惡,不可一世,是無謂這身世。
那一年,老臣以死諫爾父遺言,你悲憤立志。
那一年,你抱恙首次女衣出府就醫(yī),馬蹄驚人一見春心動,怎知郎心如狼。
那一年,親妹與郎君共叛之,事實不爭難以自欺你揮淚逃亡,裂心怎恨。
那一年,寺院之門你涂炭生靈,婦人悲慟哀號,你冷面無衷扼本心,已見天命之累。
那一年,你攻破小谷城,逼死叛徒,蓋骨作盅,大快朵頤,狂妄笑聲中卻心疼你傷口復裂。
那一年,天守閣落成,你獨自于巔峰疲憊頹坐空飲酒,天下囊中,可鏡中人是誰?
那一晚,你半披華裳唱盡悲腔倦意,他舍己救你,火光散箭中你了然感念。
織田信長亡,盛世仍如約,天命怎可笑。再回首,華彩皆如流星墜落,一炬付盡。
白日里思及幕幕年華,挑嘴角,覆昨夜之感,此劇何處不出彩。
8 ) 女信長的悖論
話說加盟這部戲的都是一眾大腕,隨便拎個人出來都能主,不囧和三谷幸喜都出來打了醬油,一個出來露面四次的忍者居然是佐藤浩市,連明智光秀身邊的跟班都是鈴木一真,從頭到尾跟著亂跑,一句臺詞沒有(后來發(fā)現(xiàn)在本能寺有一句)……音樂是久石讓操刀。富士臺投了辣么多錢搞了辣么大一攤,但收視率撲街,在日本也被劈頭蓋臉噴得夠嗆,女王還被當成了隱形票房毒藥背上收視率黑鍋——這也真真算是時運不濟了。
歸結起原因來,確實,大概織田信長這種日本戰(zhàn)國史上最受矚目,最討人喜歡的人物如果要被寫成女人,就和中國芒果臺要拍女……張飛,女趙云一樣,要么你就花費11集來綿密地鋪墊出一個能夠自圓其說的邏輯,例如反轉大奧,要么就干脆別拍,否則亂寫戰(zhàn)國最受歡迎的夢幻明星——織田信長必被噴死無疑。
一眾大腕被塞在這樣倉促和擁擠的情節(jié)里,擠都擠死了(這戲的費用大概都用來付這些人的片酬了,沒錢請編劇)。加上情節(jié)奇詭,對人物的刻畫極為匆忙不合邏輯,難為女王扯個嗓子努力演個不停,還最后要被人噴演技浮夸——問題她受的演男人訓練是寶冢風的,她真正出色的大銀幕演技是演女人呀,你們請她來的時候不知道嗎,唉。
但我就楞是覺得這部片子有很有意思的地方,津津有味翻來覆去看了好久。
女信長這一角色和天海女王本身都背負有某種奇特的二律背反性,說起來非常復雜,有時候自己也覺得沒想清楚,但為避免忘記,勉強寫下來大致如下:
1 信長公身為女人,卻被迫在擠滿男人的戰(zhàn)國世界里一爭長短,因此不得不摒棄自己的女人身份。但信長公的父親信秀選中她,卻不是因為她像男人,而是因為她的女性本質是厭惡殺戮,渴望著用武力征服世界之后的太平盛世。劇中的信長正是憑借這個令人耳目一新的政治理想吸引了眾多男性家臣和合作伙伴的跟隨——按編劇的編法,彼時的其他男性還在受困于荷爾蒙苦苦追求如何戰(zhàn)勝對方吧(當然這是胡扯)。
也正是因為女性特質(甚至是因為女性自身的一些短板),她的一系列思考和施政均不落時代窠臼(比如對西洋文化和新技術的好奇等等,最典型的是火器彌補了她和男性相比略顯缺乏的武力值),遠遠超越了身邊那些殘忍好殺的同時代男性。這是個很合理的開始,我以為編劇接著要表現(xiàn)女人信長的女性特質是如何幫助她在戰(zhàn)國這樣一個亂世崛起(事實上歷史的走向也是這樣),但中間她的女性特質在男性外表下備受壓抑,這就產(chǎn)生了獨特的戲劇張力。
但這個劇匪夷所思之處是,除了開始,并沒有讓信長的女性特質最終為她定性加分,卻濃墨重彩地用來頻頻拉低其智商——這就跟信長在歷史上最終獲得的超然位置完全相反了。到底是以女性本質在男性世界中取勝,還是拋棄這部分變成自己所扮演的男人(事實上這一部分是無法也不能拋棄的,因為拋棄的話,信長就沒有“核心競爭力”了)——就成了信長公這個角色忽男忽女歇斯底里的一個死結,所以導致B站一片哀嚎百合大法好……身為女性觀眾,我看到編劇的拙劣手法也不禁疑惑,此人的動機或許是贊美女性特質吧,但最終的結果實際上卻是貶損了女性——因為他所設計的沖突使得喪失理性的歇斯底里成為了信長的常態(tài),這個人物應有的睿智和果決卻顯得十分缺乏,真是一粉頂萬黑。
這部戲里淺井長政被設計為信長的初戀,英俊而又充滿野心,是典型的戰(zhàn)國男性精英。其實他從外表到內(nèi)里都更為酷似信長所被迫扮演的男性角色,這也注定了信長和他的關系成為悲劇——淺井長政無法信任、理解和尊重信長的女性本質(在這一點上看,明智光秀和德川家康則完全相反)。而從外在上看,兩個人又太過相像。這樣的兩個人果然是不能在一起的。
明智光秀和德川家康在這里被設計為與信長公有相同政治理想的人。德川家康比較隱忍內(nèi)斂,而明智光秀不僅在價值觀上與信長相似,而且在性格和智謀上也與其形成了互補。信長是日久生情,對光秀從猜疑到逐漸產(chǎn)生了信賴和倚重,光秀則是直接愛上了信長公的女性身份——侍女阿長。這段愛情顯然比信長的初戀更靠譜,更成熟。但問題就來了,如果明智光秀和信長的愛情是因為政治理想一致、互相信任并且互相懂得而來,信長公就不應該將“天下”用那樣歇斯底里的方式硬塞給原本就沒有野心的明智光秀——雖然她交給有相同理想的人也是出于對自己使命的負責。但就兩人的關系來說,如果連這樣簡單的互判互信都做不出來,信長與光秀作為心靈伴侶和政治伙伴的基礎就不存在了。
對信長的刻畫,至少應該對得起“織田信長”這一在政治和戰(zhàn)場上久經(jīng)考驗的傳奇人物的自覺。但是該劇里,信長公后半段的情商、判斷都顯得十分薄弱,完全變成了更年期婦女……我猜編劇原本是試圖通過人物內(nèi)心的矛盾和脆弱來加深對信長這樣一個背負使命的女性形象的刻畫,但是從歷史上看,織田信長說到底是能夠擺脫時代窠臼進行思考的一代梟雄,喜怒無常、歇斯底里可能是他的特色,但只是皮相,并非他的本質。但是本劇,為了突出女人特質和男人世界的沖突,卻讓其成為了常態(tài),這不能不說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畢竟織田信長的雄才大略是有廣泛群眾基礎的。
編到第二夜,直到明智光秀和信長公滾床單,邏輯還勉強是對的(只是勉強),到了他說破主公的女性身份,這編劇的腦子似乎就完全凌亂讓驢踢了。
2 女王出身寶冢,她的職業(yè)生涯起點是在如今的男權社會中扮演男性,吸引了一眾妹子嚎叫要把自己掰彎,而女王本人卻是筆直的,而且她一開始有據(jù)可考的感情經(jīng)歷都是被強有力男性吸引的(至少從早期訪談里看她的擇偶觀念相當傳統(tǒng))。這一事實本身的錯位,倒是能讓我這樣的觀眾得以一窺演員的形象和她自身真實存在之間的某種二律背反。
在這個劇里,看到女王飾演的女信長站在一眾男演員里辛苦努力地吼叫,多少也能看出作為女性的天海佑希身處世界的荒誕性吧,或者這就是她接下這個戲的一個小小的契機——她曾經(jīng)說過離開寶冢后不再演男人,源氏是為了和吉永小百合合作而破例。而信長這個角色確實不同于演源氏或者在寶冢舞臺上演其他男性角色,她這次是在扮演一個扮演男人的女人,如同自己的過去一樣。
但這一點也確實是造成女王過去行云流水般的演技大逆轉的原因,她扮演男人的基礎訓練來自舞臺劇……這種比較夸張的表演和周圍男演員們現(xiàn)實主義的演技擱在一起根本不是一個畫風,而女王在大銀幕練就的真正出眾的細膩演技也只有在很少的段落才能有機會發(fā)揮。這些段落全部被割裂在寶冢風的表演里,難免讓人有女信長精分之感。
話說,在B站看此劇的時候,我不由得一直在想,一眾女性觀眾對她的愛慕,到底是渴望把自己掰彎,是喜歡她所扮演的男性,還是把她作為男性社會中獨立女性的榜樣來看待的,也是個說不清道不明的事情?;蛘哌@就是女王的魅力,但也是讓人心酸之處——一眾女人盼著她彎,她卻是直的;她被塑造為獨立女性的典范,男人中又很少有人愿意費時費力去了解這樣的女性,她的孤獨可想而知——作為一眾在社會中要嫁人組織家庭的普通女性,實際上對她的特立獨行又無法效仿。她的公眾形象(我并不是說她本人不幸福)等于被架在自己和觀眾營造的神壇上了。
正如女信長引發(fā)大家的困惑一樣,天海佑希這位女性如今在銀幕上的女王形象有多少是與其內(nèi)心真正相符的,有多少是觀眾添加了自己的執(zhí)念上去將她困在其中的——她成功是因為它,被束縛在這個狹窄的戲路中也是因為它,仔細想來,其中不乏可悲可嘆之處。由此難免引發(fā)“我到底是誰”的哲學問題……也許我真是想多了。
這才是這個莫名其妙的劇對我具有某種特別吸引的原因。
另外,我倒真是很喜歡內(nèi)野圣陽的明智光秀。這個演員還蠻MAN的,貌不驚人,但演技不錯,流露出的那種磊落和正義感很動人(先不考慮歷史上的明智光秀的性格吧)。
信長在這之前已經(jīng)遭受過美男子淺井長政的背叛,對她來說,愛上淺井的原因如同所有女人的初戀一樣,她尋找的是一個與自己的理想形象類似的男人——其實她自己就扮演了這樣一個男人。而明智光秀則和淺井完全相反,他不夠耀眼,但更為睿智、謙和、忠誠、直率和富于包容。這樣的一個人,一開始也許不那么吸引人,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信長的成熟,卻能夠逐漸贏得她的信任,最終讓她卸下心防。也正是這樣的一個人,懂得信長公身為女人的苦楚,默默容忍她的脾氣和任性,最終毅然犧牲自己來幫助她解脫——這段感情可以說信長沒有看錯人,是無憾的。
再者,女王男裝太過俊美,再找一個俊美的男人很難壓倒她的扮相,不如反之,來個富于男性氣質和粗獷點的演員與之配對。再加上玉山鐵二的淺井長政和不囧的德川家康已經(jīng)是走俊美路線的,再弄幾個太美的男演員有女王養(yǎng)小白臉之嫌疑。所以,盡管不少人嫌這個明智光秀不帥,但我還是覺得為女王配內(nèi)野圣陽是很正確的選擇。
B站不少人覺得不囧的家康應該跟信長發(fā)生愛情關系,我覺得可能性是不大的,家康是盟友,不可能與信長朝夕相處。之前已經(jīng)發(fā)生過盟友和情人淺井長政的背叛,加上戰(zhàn)國時期所謂盟友,經(jīng)常分分合合背后捅刀子,多數(shù)要靠聯(lián)姻和人質來維系關系,所以信長不可能對家康敞開心扉。加上家康的性格特色是隱忍,因此只有到了大結局他一吐真情的時候,女王才感嘆“你真是深藏不露”——也僅僅是感嘆而已了。而光秀是家臣,隨侍在側,忠心耿耿數(shù)度拯救女王于水火,這才能逐漸得到她的依賴與感激。所以即便不囧是女王后宮之一,也是沒戲。
只可惜還是編劇的問題,明智光秀表現(xiàn)出政治才能部分的臺詞太雷,太假大空,女王的各種心理轉折太突然,加上內(nèi)野圣陽一出來,B站滿屏“龍馬”,我立馬就出戲了。
那啥硬生生是把結局改圓滿了,各種CP亂入,還好我不追究歷史真相神馬的,豐臣秀吉演得真真兒的猥瑣辛苦演員了。。天海sama的氣場還是一貫的強大~
我承認編劇逆天各種扯呀,但是怎么全是牛逼的演員??!結局太瑪麗蘇了。。真是奇葩呀ps以后德川家康自動設定為藤木叔的顏好了,HCing
其實演的不錯 只是這編的獵奇了 家康你可真是深藏不漏啊=。。=
喜歡在太閣立志傳里面亂改歷史的人表示信長是女的這種設定還挺帶感的~~女王雖然帶著一撇達利的小胡子但還是難掩魅力~~~
天海祐希演,很合適!?。〔诲e
戲說歷史的瓊瑤式娛樂劇,基本能自圓其說,本能寺一段尤其精彩。有狗血,略瑪麗蘇。主公睡一個讓一次江山的無腦設定讓人頭疼,懷疑作者對女性的偏見,但可能是文化差異,就如被打了還為對方嫉妒而高興這種典型日本女人的思維。差點被猴子推倒是讓阿市做替身的報應。情節(jié)已經(jīng)比原作正能量多了。
三谷幸喜開頭掛彩就證明此劇純屬熟人串場搞笑了,水煮戰(zhàn)國,亂燉歷史,娛樂一生推。以女王為圓點畫個圈,這么多年合作的后宮紛紛亮相。跟隨十年的小弟玉鐵滾了床單扇了耳光,小雪摸胸有福利,囧秘長澤狗血背叛。。。笑了一路,槽點太多,腦補了多年日劇回憶。你信織田信長有大姨媽么?
乙女式的線路,淺井線爆雷,各種試圖用BGM烘托突出的合戰(zhàn)場面更雷……光秀線HE簡直讓織明黨頭頂青天內(nèi)流滿面啊【不。四星純屬私心?。∷叫模。∑鋵嵅幻瓤椕鰿P的人根本沒必要看這個劇,是跟自己過不去!
#週一回# 女王織田男寵真是一堆……其實不要去深究歷史,邊吐槽邊看女信長糾結的一生和男寵們對于織田信長的追捧,真心還不錯。德川家康對信長是真愛……
所以故事的最后還告訴我們織田信長是德川家康的初戀嗎。。。有生以來的最扯。但都是我喜歡的演員啊。
呵呵 有歷史 有娛樂。。。 還不錯·
女王要演個普通的小女人是愈發(fā)不可能了吧,難得了這部瓊瑤片
眾多歷史謎團得以解釋~ 女王真心帥~
一旦接受了這種設定……不行還是會笑成煞筆啊
天海祐希怎么老演點這種讓人無法看下去的劇。。。。。。
玉山鐵二演了這么久女王的小弟終于逆襲和女王滾了床單。。。
編劇太弱,女王的發(fā)揮還好,但也不甚出彩,配角們都挺賣力。為普及戰(zhàn)國歷史加一星。
看到伊勢谷友介被打真是開心極了
最后結局是光秀和信長移民西班牙了!一口老血吐了出來!編劇我就沒見過比你腦洞開更大的人。信長和長政有一腿,和光秀有一腿,還是家康初戀!全程我是靠著”編劇我看你還能怎么編“的想法撐下來的。而且身為光秀黑看見編劇洗白光秀一人黑了其他所有人表示很不爽。多的一星是給黑化的阿市和忠犬家康的。
天海SAMA還真是總攻 信長小時候根本就是九兵衛(wèi)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