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記錄
視頻
《潮玩人類在哪里》是由騰訊視頻推出的創(chuàng)意潮人挑戰(zhàn)真人秀。 節(jié)目由潮流發(fā)起人吳亦凡和潮流召集人吳建豪、李燦森聚集最會創(chuàng)造的潮玩人類,組建三大廠牌,歷經進階式限時任務考驗,最終決出“最強潮流廠牌“,誕生一位“年度潮流MVP”。
這檔節(jié)目很有特色。參賽的選手各有才藝和性格。整個節(jié)目有欣賞性,觀點和性格的碰撞增加了節(jié)目的故事性,我印象深的有幾位:
1、陳仙人。是我唯一能說的上姓名的選手,好像不是學院派,對美有一種本能的捕捉能力。相對于某些故弄玄虛的所謂大神,我覺得他的作品造型很美,男生反串走女生臺步,非??伞K恼w風格偏時尚而不是潮流。
2、 火鍋麻將桌。中國結紅鞋。我個人覺得老外會比較喜歡這種風格,中國人對這種風格有點司空見慣。紅色很喜慶,中國風很濃,紅鞋子配上潮酷的黑衣很拉風。吳亦凡在潮流合伙人里曾經有過這樣的穿搭,不過配的是白鞋。撓頭仔細想了想,配紅鞋可能沒那么好看。
3、聲音視訊結合展現(xiàn)作品。兩位導師不過一位通過,這個比較有爭議。我個人傾向于過。如果視訊聲音能給作品增色有何不可?
4、沒有設計作品的蘇格拉底??帐痔装桌蔷尤灰材苓^。不得不說,名氣是個好東西,吳亦凡真該硬氣一點。下回我會重點關注這位選手,也會重點關注吳亦凡。希望選手能拿出真正的作品,吳亦凡拿出真正的態(tài)度。
5、來自校服的battle。都說是學生時代的校服太丑,激發(fā)了兩人Remake的欲望,我覺得改裝后兩個都不好看,就功能性來說黑衣服的強點,但白衣服居然說黑衣服的功能性不強?情急之下措辭不當?!
6、兒時的回憶膠氣球。瞬間把我?guī)Щ貎簳r的情景,氣球,喜慶,便宜,隨處可見,可能每個人的童年里都有這樣一張照片。個人感覺創(chuàng)意一般般,材質少見。
7、真正有實力的話不多。
所有影視作品演員表里都沒有他了.也許真的是太有錢 一切都太容易得到 欲望無邊無際 俗話說 常在河邊走 哪有不濕鞋 其實做人 先會做人 再能夠做idol 一直都沒追過星 但是一直也有八卦說他品行不端 但是人也沒有完全壞的人 只不過他做得事情觸及道德法律底線 不得不罰 雖然以后做不了明星了 但是希望他出來后多做善事彌補
沖著凡凡去看的《潮玩人類在哪里》,卻變成這些潮人的墻頭,完全被他們的才華圈粉了啊~張梓渝把小時候玩的泡泡膠做成很鮮活的燈籠。邵蕓兒把母親三十年前的衣服重新改造,并且還在內襯里做了包的設計,如果衣服穿膩了可以直接按照尺寸設計改成包再次利用。邵蕓兒的概念,是不是和蘇五口輸出的藝術理念一樣。蘇五口說即使是一雙鞋子,形態(tài)不一樣,尺度不同,屬性不同。還有國潮系列作品的設計是真的讓人夸到詞窮!比克的“+86”系列旗袍,大綿羊bobo把中國的臉譜化在西方經典藝術雕塑上,林佳妮的作品將風箏和粵劇結合在一起,張突然那件重工蘇繡的牛仔褂,平凡的我,真的瑞思拜了…太期待后面組建廠牌后潮人們的表現(xiàn)了!!這綜藝,我追定了!
節(jié)目不僅賽制看點多,眾多潮玩玩家的創(chuàng)造力更是頗具巧思、令人驚喜,《潮玩人類在哪里》開播即紅背后映照哪些潮流文化的綜藝新表達?節(jié)目能否借此在潮流文化爭奪戰(zhàn)殺出重圍?
打造內容以“人”為媒介
潮流群像背后展現(xiàn)怎樣的文化內涵?
作為潮流icon,節(jié)目的發(fā)起人和召集人吳亦凡、吳建豪、李燦森三人對于潮流的理解與定義并不相同。
在媒體看片會上,面對“潮流文化”這一定義,在吳亦凡看來:“真正做到玩潮流而不是追潮流,是我心目中真正的潮玩人類”,節(jié)目中他對不少選手作品都贊賞有加,紛紛表示自己很想擁有,幽默的態(tài)度營造出不少記憶點。
吳建豪則認為:“潮玩人類要有自己的想法與能力,堅持與信心必不可少”,潮玩選手張突然的“國潮”服飾細節(jié)將他打動,吳建豪在節(jié)目中毫不猶豫給出自己的直通項鏈。
另一方李燦森表示:“希望節(jié)目能夠向大眾傳遞,我們中國的原創(chuàng)品牌能夠到達世界各地,也能夠面向更多的人”。在首輪比拼中,他選中了技能派郭嫻以及婚紗作品完整度極高的楊面,可見李燦森十分看重選手的實際操作能力。
《潮玩人類在哪里》的巧妙之處正是對于年輕潮玩玩家的關注,讓潮流群像的展現(xiàn)為節(jié)目搭建起骨架。在8月8日的節(jié)目看片會現(xiàn)場,恒頓傳媒CEO、《潮玩人類在哪里》出品人曾榮女士介紹說:“做節(jié)目期間,我們始終把節(jié)目的核心和焦點聚焦到一群來自各個領域、有獨立想法又充滿才華的潮玩人類參賽者身上。整個選角的過程持續(xù)了兩年多,約見了1000多位全世界各地的潮人、設計師、潮牌主理人以及潮流各個領域中的佼佼者。”
的確如此,節(jié)目中選手“用作品說話”的方式讓潮流文化不再只是于泛泛的概念層面空談,而是真切可感。張梓渝的燈籠作品用自己喜歡的泡泡膠作為材質,靈感選自小時候奶奶為自己做的燈籠玩具,她將兩種記憶進行了結合,重現(xiàn)了童年簡單質樸的快樂。作品是她在上場前一小時完成的,由于泡泡膠的不穩(wěn)定性造就了它的獨特,作品不僅獲得了吳亦凡的直通權,也得到不少選手的認可與好評。
同以“校服”為改造設計靈感的姜悅音與郭嫻在場上進行了一場battle。郭嫻改造的校服進行了不少細化處理,讓衣服更加有趣味性。姜悅音的校服褲子下面則藏著紅色紗裙,是少女學生時代叛逆的延續(xù)。同一主題,各有千秋,也映照不同性格選手對待同一物品的態(tài)度與理解完全不同,潮流也正因這些差異才更有趣、更有可探討的空間。
此外,曾靠改造廢料、鄉(xiāng)村走秀火遍全網的陸仙人用快遞包裝袋改造的裙子別具一格,頭飾設計更是整套造型的點睛之筆,雖然陸仙人上臺略顯羞澀不善表達但走起秀來卻是氣場全開,潮流態(tài)度盡顯。
《潮玩人類在哪里》讓節(jié)目中的明星嘉賓與選手從自己的視角出發(fā),借用作品與觀點為潮流文化發(fā)聲形成碰撞,一方面讓潮流文化“言之有物”,亦展現(xiàn)出潮流文化的多元性、包容度與創(chuàng)新力。
競技模式激發(fā)選手潛能
潮流不設限但規(guī)則讓文化的展現(xiàn)更生動
潮流發(fā)起人吳亦凡和潮流召集人吳建豪、李燦森將在節(jié)目中組建三大廠牌,選手需要歷經進階式限時任務考驗,最終決出“最強潮流廠牌”,誕生一位“年度潮流MVP”。首播節(jié)目中公布了兩輪考驗,第一輪為Remake(經典再制新生),第二輪為創(chuàng)意森林。比拼中三位嘉賓兩位及以上給出pass的選手即可進入第二輪,否則被淘汰。
此外,三位潮玩召集人還擁有廠牌直通權,可邀請心儀的選手直接加入自己的廠牌。如此設置不僅讓選手的作品能在三位不同理念明星嘉賓的權衡下獲得更公平的對待,直通權利也為節(jié)目營造了緊張的氣氛與諸多看點,最大程度激發(fā)了選手的創(chuàng)造力。
然而,在潮流文化這一概念面前,“規(guī)則”是什么?規(guī)則是用來思考,被打破、被利用的。理念獨到的選手蘇五口,在“Remake”這一概念的邊緣試探,帶來了獨特的視角,成為《潮玩人類在哪里》首期令觀眾印象最深刻的選手。
此外,來自倫敦時裝學院的JUNLI同名設計師品牌創(chuàng)始人李雋,不僅做事低調且十分有才華,借用自己做的衣服直接表達出自己的態(tài)度,獲得明星嘉賓的認可之后,他拒絕“直通”比賽,表示想進行下一輪展示。在他看來,展示自己的作品比贏得比賽更重要。
日月星光傳媒CEO、《潮玩人類在哪里》出品人易驊女士曾說:“這個節(jié)目就是看一群靈魂有趣,有才華的人搞事情。其實潮流文化是什么?現(xiàn)在我已經不想再去定義了,因為潮流文化現(xiàn)在來說,它成為了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它跟很多文化交融在了一起。節(jié)目想去表達的是‘我無法一樣’的態(tài)度,在‘無法一樣’的個性下面,去表達對于這個世界關注和個人的價值?!?/p>
正是由于李雋、蘇五口這樣的選手讓潮流綜藝的比拼做到了打破常規(guī),一方面是年輕人對潮流態(tài)度的自我展現(xiàn),另一方面是《潮玩人類在哪里》作為一檔創(chuàng)意潮人挑戰(zhàn)真人秀給予的空間尺度適中,有規(guī)則但不局限于規(guī)則,讓潮流文化的展現(xiàn)更生動、更接地氣。通過賽制設計,節(jié)目運用比賽這一形式讓選手的潛能得到發(fā)揮,不同身份背景的選手通過作品向觀眾輸出的各式鮮明的潮流理念,以點帶面引領潮流風尚。節(jié)目并非局限于潮流展示,而是最大化在比拼潮玩人類的創(chuàng)造力。
儀式感與小巧思的建立
拉進潮流文化與大眾審美間距離
潮玩人類因自身性格思維跳脫、不拘泥形式的特點讓節(jié)目的綜藝感頗具天然屬性,從而順理成章找到了潮流文化綜藝語言的新表達方式。另一方面來看,顯然《潮玩人類在哪里》對觀眾的理解力是非常有信心的,節(jié)目中有關于藝術與商業(yè)模式之間的探討、對于服飾設計理念的輸出都有一定的理解門檻,這些內容在節(jié)目中都被保留了下來,節(jié)目組對潮流領域理解的包容性,促進了整個潮流行業(yè)的高水準表達。
選擇直面潮流核心,表達克制且充滿敬意,沒有依靠專業(yè)的模特和大秀場面,把目光聚焦在設計師本身,展現(xiàn)純粹的real潮流。其中,“弄潮鵝”、《五年高考三年模擬》等巧思的融入成為重要的記憶點,用具化可愛的動物與全民共鳴的練習冊使小眾獨特的潮流理念與大眾視角實現(xiàn)碰撞,引發(fā)觀眾的興趣與思考。
看片會現(xiàn)場,易驊女士介紹:“潮流節(jié)目的內容與模式創(chuàng)作是難題,支撐整個團隊來堅持的是這群有才華有趣的潮玩人類。這群人讓我們覺得應該找到一種方式讓大家看到他們,他們的思想和才華代表著這個時代的年輕人?!惫?jié)目競技模式建立儀式感,不僅將潮流題材合理化于綜藝中,也通過潮流群像展現(xiàn)、作品創(chuàng)造力比拼、明星嘉賓與選手之間的溝通細節(jié)等抓住了年輕受眾的心,讓潮流這一概念在節(jié)目中盡可能被“看見”,樹立了潮流文化節(jié)目的新品類新標桿。
潮流文化最早起源于美國街頭文化,而后進入日本原宿逐漸傳入中國。伴隨網絡時代的發(fā)展,信息來源渠道逐漸多元化、購物模式多樣化、全球潮流文化迅速崛起,年輕人成為消費主力軍??梢?,潮流文化具有年輕屬性,掌握潮流文化綜藝的核心也正是“年輕人”??傮w來看,《潮玩人類在哪里》抓住了這一特征,節(jié)目從主題探索到潮流文化發(fā)展,做了周全的思考并在內容層面進行深耕,后續(xù)精彩內容值得期待。
潮玩這個節(jié)目,真的越來越好看,里面的潮玩選手真的太優(yōu)秀,在這里面可以看到潮玩選手們對某件產品的設計理念和制作過程以及最后呈現(xiàn)的什么效果,而且每一集主題都不一樣,有一期是設計鞋子,這一期是主題走秀,真的很驚艷,也很好看,下一期是設計開店,真的每集都很精彩,而且選手們氣氛很融洽,是對手也是朋友。真的是很好的綜藝節(jié)目?。。?!
這節(jié)目不知道有多少人看,我覺得是一部非常垃圾的節(jié)目。既沒有宣傳到潮流文化,也沒有安利好設計師,蘇五口應該牌子徹底倒了吧,不過如果沒看過節(jié)目,還是挺唬人的。 其他的設計師,節(jié)目根本沒有挖掘出他們技能的閃光點,而且大部分比賽結果都非常丑, 評委也丑,比如韓火火。去過幾場時裝秀就可以做評委了嗎?
賽制太不明確了,比街舞的評價體系更加混亂。 街舞,唱歌相對容易評價,還是因為類型風格已經成型,比較明確了。技巧能力的評判標準也是相對定型。同風格比技巧能力,不同風格看氛圍呈現(xiàn),但是技巧能力還是占很大比重的。
而潮玩, 我感覺節(jié)目組都不知道是什么東西。選進來的選手,做衣服的,做品牌的,搞涂鴉的,工業(yè)設計的,還有營銷人員。而且節(jié)目對選手的偏好都沒把控, 李雋這種人絕對不應該放在潮玩里(李雋適合給山本耀司打下手),反正我不能理解跳街舞做 avant-garde 的人。陳仙人,邵云兒,我都不能理解。大概其他設計類的比賽太少了,設計師想獲得名聲和關注的渠道太少了,像李燦森還算好,聚集了一批有運動服裝設計制作經驗的選手,其他兩位導師,那做出來的東西,簡直是慘不忍睹。 沒有評判標準,等于作弊知道嗎? 吳亦凡最后的宇航服設計中,羽絨服的下擺可以拆下來做購物袋,我都想罵人了。 這羽絨服保暖嗎?腰一下可以不管嗎? 你腰以上收口嗎? 你購物袋裝紙嗎? 那種包包裝了東西會變什么樣? 能承重嗎? 那個筋斗云丑爆了好嗎, 那個西游記的燈掛,這是半夜要嚇死人? 用劇照圖ps一下就可以當潮玩, 請尊重一下版權好嗎?
節(jié)目組出的題目也挺虛的,當然,他們自己也不知道在搞什么,所以給的材料,游戲的題目也都一塌糊涂。框架搭不好,發(fā)揮起來就是沒有方向性,這又不是項目開發(fā)比賽。連要求都提不好,做什么設計。還有找的這些藝人哦,天,除了二手玫瑰有點意思,三兒他們我不說,其他都是些什么塑料貨色。還有花里胡哨的場景,一言難盡的雪花綠, 這個啤酒廠知道他們的啤酒包裝丑爆了嗎?
最不喜歡吳亦凡隊, 東西難看又沒有實用性。 除了李茂,高鵬,感覺一無是處。 李燦森剛開始給我感覺是黑社會, 但是好感后面up,up。 因為東西做得實用, 邏輯通順。 團隊磨合越來越好, 后面的幾個作品一個比一個好,李森森和郭嫻都是執(zhí)行力優(yōu)秀的人才,李燦森團隊是一直上升的隊伍。 對于吳建豪, 感到太失望。 李雋和蘇五口,兩個人風格過于張揚,吳建豪又跟他倆不一樣,管控不力。整體風格不是潮,而是 avant-garde。 而且吳建豪執(zhí)行人員徹底被他們倆的風頭蓋過,蘇五口保留到那么后面,也讓人不可思議。剛開始覺得吳建豪團隊氣氛很好,吳建豪本人也很有潮流眼光,而且本身就是跳舞的,應該對亞文化有更好的理解。沒想到,吳建豪竟然這么想走上層高定的路線。一點沒有壓制住李雋,倒像是李雋打工的,幾乎所有的作品都呈現(xiàn)了絕對的李雋風格。
新一期的確讓我開始反省自己對潮玩的概念的認識. 不是說我特別認同哪一類的作品. 但是從字面上, 潮玩是又"潮" 又"好玩" , "潮"是個很抽象的詞. 吳建豪的隊長特別有口才, 她把"潮"的概念直接轉化成"浪", 而且因為"浪"的無法定義, 更加把標準虛無化了. 說到底"潮"還是表示大眾化, 流行度, 我們也常說"弄潮兒", 好像應該是酷的, 時代先鋒, avant-garde. 但是"潮玩"這個東西說到底是商業(yè)社會興起的, 年輕人的文化, 似乎跟avant-garde又不那么配合. 這樣說起來, "潮"還是有很多不同的概念.
這樣總結下來, 吳建豪隊伍可能輸得情有可原, 他們是avant-garde,時裝非常概念化,很完整,但是并不好玩. 這個錯是從什么地方開始錯的呢? 首先,吳建豪有責任, 他沒把握好主題. 他的休閑服挺fun的呀, 為什么會做出一套那樣的衣服. 而且我非常懷疑, 吳建豪對此毫無意識, 他在avant-garde的路上一去不回. 吳亦凡的東西我說不上好, 但是的確有玩的意趣在. 李燦森應該說很"潮", 很大眾, 很有普世心. 很實用. cindy身上的一套真的很漂亮. 而且方便運動是真的. 我感覺在服裝上更有商業(yè)價值.
說到"潮玩", 我感覺上, 潮玩是構建一套自己的文化符號,形成自己的內循環(huán), 然后在這個循環(huán)中做金融,等級. 我看最早一批像李燦森這種, 都是玩滑板的, 他們對穿著, 衣物的功能有著跟普通人不同的需求, 借此發(fā)展出一套獨特的文化系統(tǒng), 類似的街頭運動, 籃球, 滑板, 涂鴉, 說唱. 這些就跟拉動內需一樣, 買房子就要買電視冰箱, 買滑板就得買鞋買褲子, 為了與眾不同, 就要買各種身份標識的產品. 隨著東西多了, 就要買好的,突顯自己的地位. 要買難買到的,顯得自己og. 借此機會,潮玩形成自己的金融體系, 然后就可以收割韭菜了.
所以, 我理解潮玩, 首先得有一個好玩的社區(qū), 然后在社區(qū)的基礎上發(fā)散思維到商品品類, 然后復制成功的符號標識到大眾, 形成文化. 自此社區(qū)內完全始終占領文化制高點, 向外販賣文化產品, 控制頭部產品數量, 最后形成頭部效應. 形成層層販賣的體系. 最終才算完成這個循環(huán).
這個節(jié)目竟然還配打版師??! 我驚了, 選手的動手能力呢? 看國外的節(jié)目,從來沒有看到有工人可以輔助的。 做鞋子打版也就算了,畢竟不是每個設計師都做過鞋子。 做衣服也有打版師!! 材料采購沒有預算,還可以外出采購,這都嚇死人了。 project runaway哪一次沒有預算, 哪一次沒有時間限制,哪一次不是去mood采購的。 這些都不限制。這些潮玩設計師,簡直可以不帶底線的。這節(jié)目看上去像富二代的游戲,唯一考核的就是團隊精神了,
然而我覺得他們的創(chuàng)新可能配不上他們的成本。 六雙鞋子就李茂的那雙算是勉強能穿吧。 其他充其量就是概念。
校服大戰(zhàn),姐妹花大戰(zhàn)都是為了綜藝效果設置的。不值得看。因為結果很明顯。就是讓觀眾有參與度,加強觀眾的信心。手法雖然low,但是有效。 這劇所有的觀點就在他兩個上了。
說一點我對一些選手的看法,當然我也不專業(yè)。最喜歡吳建豪選的人,感覺吳建豪有品位,尤其收涂鴉那里,拍手。還有邵云兒,這女孩太有靈氣了。還有最后的那個宇宙感的樹和紙樹,也是我一眼看中的。
陳仙人,這是網紅吧,性格討喜,接地氣,也許有很值得商業(yè)化的點子和表達。但是我感覺他的舊物回收雖然創(chuàng)意夠,造型過于diva,也不出他的手工,白樹作品思路一般,表達簡單粗暴??赡芎苓m合市場。我不喜歡。
張梓渝,泡泡膠燈籠。 胡胡 ,一元的森林,有可玩性。但是不實用,不好看,轉瞬即逝。概念大于實際。且看看后續(xù)。女涂鴉,我就是喜歡她用了鞋帶,其他不感興趣。 有一個做椅子的,我對他并不看好。
李森森,我感覺他的東西太具象了。就像一桶漆潑人頭上。
高概念的,吳建豪收的那個涂鴉,還有蘇XX,蘇XX是挺討厭的。但是最后他想出的,吳建豪隊的隊名,我還是驚艷了一下。這個人后面還是很值得關注。
李雋,我還挺喜歡的,東西漂亮,故事性又強,又有很多潮流文化的隱喻。而且很subtle,很高定。
邵云兒的東西非常有結構感,雖然衣服剪裁按照包的樣子,再付說明書,這個創(chuàng)意我看到過。 但是能執(zhí)行也是很不容易了吧。
還有李燦森收的那個newwave那個也非常喜歡。他的小壁畫真的太出彩了,滿滿的彩蛋。
海選里一個國風藍色夾克的那件我也很喜歡。設計師首先要過了顏色搭配關吧。還有一件滑板服也很贊。
郭嫻 ,還有火鍋那個,應該是廠牌比較好的執(zhí)行人。 東西能完整的做出來。需要各方面的配合。
最后的樹,喜歡李雋,李淼,邵云兒,黑宇宙,紙樹,能量波,
倒掛的樹,我只是覺得有一點,他的顏色搭配有問題。下面一灘紅的,上門全黑白。紅的也沒展現(xiàn)出來。除了奇觀化了,但是故事沒講好。也沒講出來。
關于三個人的隊伍, 我覺得吳建豪隊伍應該能出點比較高概念,高時尚感的東西。 李燦森的東西會執(zhí)行力很高,有點有趣的小彩蛋,實用性好的運動衣服。 吳亦凡不知道會搞出什么樣的中國風。 說不定又是一堆中國風堆一起。
中國就應該多出一些這種有腦洞有創(chuàng)意的節(jié)目
不知道的還以為是《潮流合伙人》新的一季,其實不是的。這一次《潮玩人類在哪里》不是開店,而是有點類似“選秀”的形式。吳亦凡,吳建豪和李燦森三位潮玩人各有特點!敢情吳亦凡是過來添置“裝備”的吧?莫名有趣,隨時會刷卡的樣子。李燦森常常被發(fā)“好人卡”有點慘,不過相比演員,他在時尚圈的資歷,是非常低調的OG了。《潮玩人類在哪里》有科普了很多我們平時不會刻意去關注的潮流與時尚,一眾設計師也值得被大家關注!
三人chemistry有點看頭
雖然不是一個弄潮兒,但是偶爾看看這種鵝廠的大型秀場也能提點一二。
三星半。有亮點,但還是槽點和遺憾更多。節(jié)目模式搞得和中國新說唱差不多,尤其是前兩期,還發(fā)鏈子。。本以為會多一些focus在設計師的設計和制作過程,結果非常少,整個節(jié)目都恨不得360度拍攝吳亦凡。我并不討厭他,相反覺得他的身高、身材、長相都非常適合做一個展示產品的模特,他的衣著大部分也很有品或是很潮流,但他時尚感好、對潮玩感興趣并不能掩蓋他沒有設計和藝術的天賦和專業(yè),所以,如果節(jié)目想認真做時尚潮流類的綜藝,而且受眾群不僅僅是吳亦凡的粉絲,而是更多的潮流發(fā)燒友、熱愛時尚的人士,就應該多側重在設計師選手們的設計和創(chuàng)造,那才是最吸引人的。
度過美好的一天
還可以,喜歡凡凡的一定要看呀
一般都是設計學院畢業(yè)的新設計師。很學院風格。各有特點,最喜歡吳建豪戰(zhàn)隊。
兩星給吳建豪和李燦森的團隊。找這么多專業(yè)的人來襯托流量真的也是無話可說……雖說潮牌不比high fashion 但這么濫用流量真的怪惡心的
從綜藝的角度看,還挺有意思的。潮流設計品炫酷,“潮玩人”的直爽個性,以及刺激的賽制設置,娛樂效果是拉滿了。
潮流綜藝很難做,如何在保證專業(yè)輸出不晦澀又保持可看性。10期節(jié)目下來,三位召集人意外的很契合,氛圍很好,每一輪節(jié)目內容也挺有新意。和去年隔壁另一檔開店賣貨節(jié)目相比,潮玩真的是把創(chuàng)意、競技、趣味結合的非常好,為一群才華出眾的潮流設計師們提供了一個展現(xiàn)自己的舞臺。第一季作為試水呈現(xiàn)出這樣的效果已經非常不錯了,而且感覺節(jié)目組是真的想好好做潮流綜藝,期待更好的潮玩,如果有第二季的話。
對于門外漢算是一個啟蒙節(jié)目,對于所謂的潮人就是個娛樂節(jié)目。不過我挺喜歡李燦森的
主題新穎,目前看著還不錯,觀望一下。
哈哈哈,搞笑,烯仔喜歡大碗寬面,就多看了兩眼吳亦凡,最近覺得他順眼多了,挺有意思的。
不是什么都能做成真人秀的。請尊重設計師。
時間海好好聽啊!作為設計師還是要多看這樣的節(jié)目!
看了第一期,鵝這次是認真在做潮流節(jié)目,有好幾個挺有意思的設計師,三位明星氛圍也不錯,期待后期走向看了三期了,這節(jié)目真的不錯,第三期環(huán)保主題也很棒
wuli凡凡子又開張了!不動聲色的耍帥啊,每周又有期待了
設計藝術不是一兩句話就能講清的,我不懂這個節(jié)目有什么意思。
抱著懷疑的心態(tài)看了,不認為潮流能夠通過選秀的方式呈現(xiàn)起來。但是沒想到被吳亦凡全粉。就看看劇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