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說模仿不是演技的人,你們真的認真看了嗎?
看到豆瓣總有人說純模仿不是演技,我就覺得很奇怪,這部戲難道真的就是純模仿?認真看的人應該都不會這么覺得吧。下面我來列舉一些不是模仿的地方,目的是打臉那些持純模仿論調的人。
1、劇情的改編:新白原版劇情還有許仕林和小青的感情線,小戲骨白蛇傳則全部刪除了,連許仙和白素貞的感情戲都盡可能刪掉,其實原因很簡單,這些劇情確實不適合小朋友表演。本片改為主打報恩,濟世救人,許仕林盡孝救母,這些劇情適合小孩子表演,而愛情戲只是穿插其中。反派角色幾乎全由蜈蚣精一人撐起,編劇這樣改編就已經(jīng)跟原版大不相同了,而且這樣改編居然不顯得突兀,說明這種改編還是很成功的。
2、表演上的改編:很多人說表演純模仿,你真的認真對比了兩版的表演了嗎?否則只能說你信口雌黃了。下面我來列舉一些跟原版不同的地方。
(1)端午節(jié)敬酒:這段跟原版幾乎就是完全不一樣的,連唱段都是新的。但兩個小演員表演出來的效果卻出奇的好,觀眾能感受到他們之間濃濃的愛意。
小白這里笑著搖頭十分到位,這必須要對角色和臺詞充分理解了才能做到的。
轉圈和比手這兩下典型的中國傳統(tǒng)戲劇式表演,效果非常好。這不僅毫無浮夸感,而且情感表達效果很好。
(2)許仙的表演在原版基礎上有變化:舉兩個例子,地府唱段和告別襁褓中的許仕林出家兩個唱段,對比一下看得出來跟原版是不大一樣的,尤其是“一束青絲系兒身”這一段,葉童用內斂的方式來演繹,小演員用外放的風格來演繹,一個是心灰意冷,一個是痛徹心扉,效果都很好,都能催人淚下。
(3)小白幾個地方的表演也凸顯出不錯的表演功力:小白在戲中有幾處搖頭的地方,第一處在船上被許仙撞到后許仙道歉搖頭,第二處在許仙說自己只是藥店學徒不能治瘟疫時搖頭,第三處在端午節(jié)唱段搖頭,第四處在金山寺小青要動手打人時攔住搖頭,第五處被關進雷峰塔后哀求時搖頭,幾個搖頭的地方感情都不一樣。演員難能可貴的是一個動作能用在不同的場景中,表達出不同的感情,就好像哭戲也有各種哭法,這里小白做到了,已經(jīng)很難得。
(4)許仕林不愧是演技擔當。如果說小白和小許仙的表演模仿痕跡較重,那么鐘奕兒演的許仕林可以說跟葉童的許仕林完全不一樣,鐘奕兒不愧是小戲骨中的老戲骨!
首先是唱段的動作基本都不一樣,“誰人是我生父母”“見錦囊淚潮涌”“雷峰塔下聲聲喚”這幾段表演跟葉童的有幾分相似度?可以說基本沒有,但卻是很催人淚下,這種表演能力已經(jīng)不能單單用好來形容了。
無論是剛出場的翩翩少年,被蜈蚣精嚇到的驚恐萬分,向姑母問身世時的請求,得知身世后的自責,中邪后找法海報仇時的憤怒,與母親短暫相見后分離的悲傷,高中狀元后的意氣風發(fā),求佛祖開恩時的堅定,都能被這個十歲的小孩演繹得入木三分,這種演技不是你說模仿就能模仿的。
(5)說來奇怪,本劇中被認為最虐心最催淚的片段是許仕林廟門前與許仙相見卻不能相認這一段,而這一段恰恰是跟原版完全不同的。
有人說這一段是兩大未來影后在飆戲,或許夸張了點,但確實兩位小演員表演都只能用驚嘆來形容。
許仙開門時兩眼無神,神情落寞。一個9歲的小女孩演出了中老年人的滄桑感,這不是說模仿就能模仿下來的。
得知眼前的人就是自己的兒子許仕林的時候,兩眼突然發(fā)光,臉上寫滿了詫異,他可能做夢也沒想到兒子會去找他。
許仕林問到了許仙,許仙臉上很驚慌。
在許仕林的逼問下,許仙已經(jīng)不敢正眼看自己的兒子。
許仕林求問無果,連走下樓梯這幾步都很有戲。
許仕林突然在廟前下跪,許仙慌得都后退了幾步。
許仙發(fā)誓時眼睛是看天的,這種細節(jié)說明小演員是真的認真揣摩了劇本和臺詞。
許仙這下捂著胸口痛哭,真的能讓觀眾切身感受到這種心痛。小許仙捂胸這下很精髓,試想如果讓某當紅楊姓花旦來表演,肯定是捂著嘴靠著墻低著頭這種毫無意義的表演。
短短幾分鐘的表演,兩個人的已經(jīng)刻畫得惟妙惟肖,入木三分。這段情節(jié)原版有嗎?有是有,但跟這個可以說完全不一樣,你還敢說小演員們只是在模仿嗎?
其他的就不多說了,蜈蚣精,許嬌容演得都很棒。我不是刻意在吹捧這些小演員,只是他們的表演確實好,有些人非得說純模仿沒演技的,要么擦擦你的眼睛好好看電影,要么收起你那顆愛裝逼的心。對于那些說什么小孩子不能演大人戲,消費小孩子的。我想說小戲骨這個欄目是不收費的,小演員們都是喜歡表演的,并沒有什么惡意消費一說。當你們一邊驚嘆歐美的童星,日本的子役那神乎其技的演技,一邊對自己的小演員各種瞧不起甚至惡意攻擊的,能不能想想自己是雙重標準玩的溜呢?還是單純想顯得自己與眾不同罷了。
2 ) 時間原因只看了B站的剪輯,又驚喜又憂心。
小孩子的作態(tài)自然純真,想知道是不是有戲班底子?感覺孩子們喜歡演這部戲?!靶『⒆訉η楦械念I會和表達是自然天真的,只是有些復雜深邃的感情他們還不懂得。所以在這個方面他們有優(yōu)勢?!蔽液芨吲d看到制作人對孩子平等的理解和利用,《白蛇傳》是一部宣傳正向價值觀的作品,指導他們去演,好比指導他們讀一部文學作品、感受一段音樂。
但是,我認為有憂心之處:孩子天真易信,思辨思維并不成熟,他們能否分得清戲歸戲、自己歸自己?他人的認可未必等同于真理?這種指導是否是揠苗助長,限制了他們獨立思考能力和自然感受的能力?
我很愿意聽聽孩子們對《白蛇傳》和演這部戲的心得感想。
在還得不到答案之前,謹慎地,把這部電影當作娛樂,不鼓勵這種做法。
若答案為不樂觀的,那演的不好反倒是好事,而到時臺下鼓掌喝彩“演技太棒我都看哭了孩子們好棒”“甩那些小鮮肉好幾條街”的人又會在哪兒呢?娛樂娛樂,曲終人散。
3 ) 一點看法
不得不承認這些孩子演的不錯了,但是我不喜歡這種對于原版的模仿,新白是一部經(jīng)典,在我們這代人的記憶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甚至熟悉到看到某個畫面我們就可以腦補出前后的劇情。小戲骨版的白蛇傳感覺照搬原版的程度挺大的,雖然孩子演的不錯,我還是希望這樣的模仿能夠少點。我也不希望這些孩子過早的接觸這些要死要活的愛情。
希望不要有這么多的翻拍劇,現(xiàn)在很多人都喜歡翻拍,但是你要不賦予它新的含義,要不還是不要拍了。
4 ) 戲足自珠璣,情真催淚下!
這部劇不長,所以抽空看了下:沒想到翻拍的這么好:
其一:全程讓10歲左右的孩子來演,比較新奇,個人感覺這可能是一個電視劇新時代……
其二:翻拍時的唱戲很多,這讓不只是小孩子可以看,還有還多大人,老年人,尤其是喜歡聽戲的人喜歡看……
其三:劇情簡短,但不拖沓,適合快節(jié)奏的現(xiàn)在,更難得的是,竟然讓我一個20多歲的大男人哭的稀里嘩啦的!
隨手翻了翻幾位小主角的經(jīng)歷,幾歲識字,幾歲鋼琴,幾歲跳舞的……之前去電影院看青春片,感覺自己的青春被狗吃了,現(xiàn)在又感覺自己的小時候被誰吃了?
5 ) 相對公正的評價哦
當初網(wǎng)絡版還未播出就已經(jīng)引發(fā)網(wǎng)友爭相追捧,僅片花、宣傳片在各大網(wǎng)站就占據(jù)了頭版頭條的位置。微博累計播放量超過5000萬次,其中一條播放量高達3800萬次;轉發(fā)量4100多萬次;微博好友熱搜榜排名第一?!翱葱∨笥阎匮荨栋咨邆鳌?,毫無違和感,演員竟然是一群平均年齡只有7、 8歲的孩子” “小戲骨”顧名思義,演員均以6至12歲的少年兒童為主,節(jié)目由正片、苗選、花絮和“小戲骨拜見老戲骨”等幾部分構成。在少兒版《白蛇傳》之前,這檔欄目翻拍的《焦裕祿》、《劉三姐》、《補鍋》、《洪湖赤衛(wèi)隊》等,也曾在一定范圍內引起關注?!缎蚬恰窓谀拷M表示,焦裕祿、白毛女、劉三姐這些藝術形象是整整一代人的記憶,當這些形象被一群萌娃重新演繹,他們的表情和動作有模有樣,情感處理也張弛有度,很容易將觀眾帶入劇情之中,忍俊不禁的同時又被他們的真誠演繹打動。我們總是習慣性地認為10歲左右的孩童還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他們少不更事,年幼無知。可曾想小戲骨中的那群萌娃也能演出大人的動作、儀態(tài)和感情來,萌娃自有一番萌態(tài),可當他們一本正經(jīng)地說話,不屈不撓地反抗,眼淚滾滾地訴衷腸的時候,我們這些大人也只有為他們豎起大拇指叫好。小戲骨總導演潘禮平表示“《焦裕祿》、《洪湖赤衛(wèi)隊》對今天的孩子來說確實很陌生,但節(jié)目就是為了讓孩子扮演這些經(jīng)典角色,從內心深處感受革命精神的珍貴,潛移默化地傳播正能量和主流價值觀?!?“低成本制作、純草根演出”是該劇的一大特色之處。據(jù)悉,每部片子制作費為10至20萬元,但整個團隊多達200人,88分鐘的電視劇拍攝歷時三個月。主創(chuàng)介紹,“節(jié)目組不僅聘請了專業(yè)老師培訓指導,在場景、道具、服裝上忠實還原當年經(jīng)典,還組織孩子們在故事背景地體驗生活?!?白娘子與許仙的愛情故事家喻戶曉,一位修煉成仙的白蛇因其對愛情的堅貞不屈而被后世所贊美感懷。同樣的旋律,神似的場景,相同的情節(jié),這部小學生版《白蛇傳》在原封不動“照抄“基礎上,竟然得到了神還原的稱贊。除了00后萌化的外表,最讓網(wǎng)友叫好的是他們的神演技,“哭戲”、“打戲”皆能駕馭,經(jīng)典橋段更是高度還原。
但是,實事求是的事,此番《小戲骨:白蛇傳》其實就是對《新白娘子傳奇》徹頭徹尾的Ctrl+C與Ctrl+V,從劇情走向、服裝造型、歌曲配樂、場景特效等,一律照搬珠玉前作;不過之所以甫亮相就能一鳴驚人,確實都是“小戲骨”的功勞,喜怒哀樂各種表情包、感染力極強的投入度、抑揚頓挫的臺詞和有板有眼的黃梅調演唱,一眾小演員們各個演技在線,《小戲骨:白蛇傳》全篇近90分鐘,把原本50集的《新白娘子傳奇》壓縮為一部電影的時長,自然得對情節(jié)狠狠做減法,起承轉合被略去,犧牲了故事的連貫性,也只有倚靠白蛇傳奇本身以及“新白”雄厚的群眾基礎,才不至于鬧出讓觀眾看不懂的問題。不過這些小演員們出色的演技,仍逃不了“模仿”的樊籠:要稚氣未脫、不諳人事、全無愛恨情仇概念的小學生來駕馭癡心眷戀、勞燕分飛的復雜成人感情,本身就不免畸形,因此看著劇中個頭不比桌子高的小伙伴們滿口“娘子”、“官人”地喊著,這恩愛勁兒倒叫人犯了尷尬;而為了顯示夫妻深情、生怕自己情緒不到位,小小白和小小許無論喜怒哭笑,表情全都濃得化不開,不免稍嫌夸張過火、用力太猛?!缎掳啄镒觽髌妗肥潜藭r內地小熒屏內容匱乏期的絕對大餐,至今仍享有非常高的重播率,且擁有無數(shù)死忠擁躉,是中國電視劇史上一次了不起的文化現(xiàn)象,關于她的林林總總,幾本書也寫不完;而搭乘憶舊懷古的東風,讓幾代人重拾青春,《小戲骨:白蛇傳》精準把到了大眾懷舊的脈搏,引起集體心理共鳴也就容易得多。另外,對待孩子,人們都有天然的疼愛與寬容,小演員們爛漫無邪的萌態(tài)自能輕易堵住悠悠眾口,仿佛為《小戲骨:白蛇傳》穿上一件金鐘罩、保護膜——回歸理性,如果不是一群孩子們來演,而是換做當下走紅的流量小生和花旦,還能收獲洶涌如潮的歡迎嗎?
本片可大致分為兩個部分,后半部以白蛇之子許仕林尋親救母的勵志故事為主線。這種大團圓he自然算不得狗尾續(xù)貂,用政治的角度來說,即新生的力量終于披荊斬棘大獲全勝,完成了主流理想,也常見于各類古典小說、劇作,在無望、絕望的逆境中,寄情于虛妄的神明或朝堂上執(zhí)掌人間權法的君主,以權力對悲劇進行救贖。且不說刻意的完滿對凄美氛圍和反抗精神的削弱,白蛇出塔的實際意義根本微渺不堪,不妥協(xié)就是有罪身,她的抗爭就是破壞體制、有損男權/父權/夫權威嚴的大逆不道,這和大鬧天宮但又被佛法招安的孫悟空、自盡以示清明勇敢但又重塑蓮花身的哪吒殊途同歸、如出一轍,擁有革命性、創(chuàng)新力的反抗個體,最終都會重新回歸既定的游戲規(guī)則?!缎蚬牵喊咨邆鳌匪坪跻彩窃谌缃窀鞣絼邮帯⒇酱粐揽毓芾淼娜蛏鐣?、網(wǎng)絡大環(huán)境下最妥善最聰明的選擇,但順從規(guī)范、犧牲個體自由意志、民主思想被轄,這對神話題材的白蛇故事來說簡直是大害;而有意無意在提倡言論自由的新媒體時代,讓孩子們淪為謳歌體制的政治工具,僅這一點,已顯得太不可愛——好吧,我上綱上線了,把這一切理解成單純鼓勵小朋友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清風閱卷、其實也挺好嘛。
無論如何,“千年等一回”的《小戲骨:白蛇傳》在如今影市貌似繁榮卻鮮出及格佳作的中國影視界脫穎而出,其積極正能量和榜樣作用是不容忽視的;但優(yōu)秀個案背后并未剔除行業(yè)隱憂,如何制作既受觀眾待見、又能兼顧創(chuàng)作自由的原創(chuàng)良心作品,仍是“路漫漫其修遠兮”,需要更多新新力量殫精竭慮、上下求索。最后,這些可愛的小演員們,太招人喜歡了。
6 ) 何謂自由選擇的道路?
從劇作呈現(xiàn)的效果來看,這批孩子肯定是傾情演出,至于演技是否流于浮夸做作,是否止于模仿尚待精進,這些對于起步階段的演員來說,是比較常見的情況,但總體來說這部mini劇是成功的,孩子的演技值得肯定。有些人認為孩子就該在學校好好讀書吧啦吧啦,憑良心說,作為一名高中教師,對于那些真的不愛讀書的孩子在校是如何感受、如何表現(xiàn),我有很深的感受。人生幾十年,需要的是存在的意義。當年我們這一批80、90后做了應試教育的犧牲品,而今又有人跳出來這樣給新一代的孩子們上枷鎖,何其可笑。能參與傾情演出的小朋友們,肯定是熱愛演藝事業(yè)的,業(yè)精于勤而荒于嬉,與其在學校里無所事事地荒廢青春與生命,為什么不可以盡早投入到自己熱愛的事業(yè)中去?!中國人太喜歡道德綁架、意志鉗制他人了。如果我將來有孩子,在養(yǎng)育ta成長的路上,只要有意義,不違背法律與道德,我不會去干預。希望這一批熱愛演戲的孩子們不會被網(wǎng)上某些言論困擾,潛心表演,走好人生路。
7 ) 為小戲骨的演技點贊
剛開始看,覺得孩子扮演大人挺逗,然后看到愛情戲,又覺得尷尬,起雞皮疙瘩。后來慢慢入戲,慢慢適應,覺得小朋友們把角色扮演的真是到位。想下當今大牌明星,只靠顏值,沒有演技,不覺得丟人嗎?哈哈。誰給你們的勇氣在娛樂圈里混。再次為小戲骨點贊,個個長大都會成為大明星啊。
給導演深深的鞠一躬,想法奇特卻又細節(jié)做得如此到位,真的是一個非常優(yōu)秀的導演。期待眾導演更多的精品。
8 ) 逆天的本質是天分、環(huán)境、認真和練習
從前看日劇驚嘆于福田麻由子、蘆田愛菜等子役的精湛演技,但對她們在戲外的狀況了解甚少。如今《小戲骨白蛇傳》的火爆,連帶著讓劇中一群兒童演員圈粉無數(shù),眾多花絮發(fā)布出來,許多網(wǎng)友驚呼“這群娃娃真是逆天了”。我看過之后的感想是,這哪里是什么“逆天”,分明是得到機會綻放的天然。那些撥動人心的精彩,本質不過是天分、環(huán)境、認真和練習。
“白娘子”陶奕希是街舞高手,“許仙”周芷瑩特長是唱歌和古箏十級,但兩個人在“白蛇傳”中都是首次拍戲,從試鏡時的有悟性但生澀的表演,到成片中出色的表現(xiàn),這背后是她們努力的爭取、私下的認真練習、以及在劇組中邊玩邊練達成的默契。
“許仕林”鐘奕兒和“許姣容”李欣怡,在拍“三笑尋親記”“白蛇傳”之前,兩個人更小的時候,就已經(jīng)在湖南衛(wèi)視的“寶貝了不起”節(jié)目中一同參加過訓練營,她們合作表演的雙簧,恰好發(fā)揮鐘奕兒的臺詞功力和李欣怡的表演天賦。沒想到她倆都是老搭檔了。
鐘奕兒的媽媽在采訪中說,在奕兒兩歲左右時,就發(fā)現(xiàn)她的表達愿望特別強,口齒也伶俐,于是就有意在這方面培養(yǎng)鍛煉。從奕兒7歲的影像到而今10歲的“小戲骨”花絮,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個小寶寶是如何在舞臺上和鏡頭前一步步成熟起來。至于她表現(xiàn)出來的懂事、暖心、高情商,想必是日常耳濡目染的結果。
若說前面這些孩子都是來自城市家庭,從小有著更好的環(huán)境和機會,那么“白蛇傳”中另外一對老搭檔就是另一面的例子。
“許仕林”配唱李正康和“許姣容”配音兼《千年等一回》演唱者向小康,兩個人來自湘西古丈的山村,他們此前參加北京衛(wèi)視的“音樂大師課”節(jié)目,并合唱一首《天路》。他們的節(jié)目一打開就自帶催淚效果,不是因為他們的家境(兩個人都是家境普通,母親臥?。?,而是因為他們的面孔和歌聲,是名副其實的一塵不染。他們的演唱還沒有豐富的技法,但那聲音的純粹干凈,一出聲就打動人。
從向小康在“音樂大師課”第一期身穿校服、系著紅領巾、怯生生唱的一首《送別》,到她在“白蛇傳”劇組錄音《千年等一回》時充滿自信、跟著節(jié)奏舞動的微笑,這樣的成長簡直讓人拍手稱贊。
盡管他們缺少像城市孩子周邊那樣豐富的機會,他們在初對鏡頭時難免會拘謹,然而,學校、合唱團還是為他們創(chuàng)造了學習的環(huán)境,進而發(fā)現(xiàn)了“音樂大師課”“小戲骨”這樣的機會。
配唱演員在劇中不露臉,然而許仕林唱段那帶著豐沛情感、音色非常有穿透力的歌聲,還是讓許多觀眾記住了李正康的名字。也希望正康媽媽的病能快點好起來。
寫這篇評論,并非只是列舉這樣一些“別人家的孩子”。事實上,《小戲骨白蛇傳》給這些孩子帶了如此的關注度,而在鏡頭之外,類似這樣出色的孩子們也并不少。也許每個孩子都有不一樣的天分,孩子在面對自己喜愛的事情時,那種認真的投入和努力的練習也幾乎是天生的(當然也需要必要的指導和規(guī)范),大人們所能為他們做的,就是創(chuàng)造一個讓他們天然生長的環(huán)境,小到家庭,大到社會。
最后引用“大隊委”鐘奕兒的話作為結尾:“希望讓這個世界不再有任何地方,會給孩子帶來那些,孩子小時候承受不了的壓力?!?br>
![]()
李正康、向小康在“音樂大師課”節(jié)目合唱《天路》
現(xiàn)在的孩子逆天了!為啥演技比當下的小生小花好一萬倍?
看得出來,這群小演員對經(jīng)典劇版進行了研磨學習,所以動作表情也都是參照那版而來,帶給人最大的感覺可能也就是萌了,這版反拍不讓人討厭倒是真的,畢竟小演員各個有板有眼也是讓人心醉讓人膜拜。不過,我心中的經(jīng)典永遠是趙雅芝和葉童。
小朋友們的演技很贊啊,雖然夸張了點但還是很到位的,比起現(xiàn)今當?shù)赖囊槐娦□r肉和幾大面癱都不知道高到哪去啦。
中國電影演員中普遍丟失的“認真”被一群孩子找回來了。
小朋友們演得不錯,個個點贊。但讓十歲不到的孩子去演成年人的感情戲,真的好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糟粕比比皆是,讓孩子過早接觸,還是慎而又慎才好。
兒戲,兒戲,真是兒戲。雖然制作上各種瑕疵(劇情也十分跳躍,動作設計超差,特效相當粗糙……),但還是被小朋友們的表演逗得樂不可支(小演員們的表現(xiàn)沒感覺如大家夸得那么神,他們很會演但痕跡略重并不自然,時常因此戳中我的笑點)。特地跟姐姐還有幾個小朋友一起看完,姐姐看得又笑又哭的。-10.12
演技非常驚人,吊打目前市場上一眾流量
我擦,我竟然把這片給看完了!看得我起雞皮疙瘩?。∩系桨姿刎懺S士林,下到蜈蚣精,簡直個個演技爆表??!雖然我沒看過爵跡,但我相信單論演技,這些小戲骨絕對可以秒殺爵跡幾條街?。?!
果然都是南方小孩,大家都不會發(fā)后鼻音……
在微博看了預告片和片花后,激起好奇心,在云盤看了小戲骨版《白蛇傳》,把《新白娘子傳奇》全劇壓縮到了90分鐘左右,保留了主線劇情和經(jīng)典橋段,部分場景神還原,既保留了童年回憶,又有滿滿的新鮮感,迷之好看,迷之感動。
這群小朋友的演技狠狠的打臉了某些知名偶像演員和某些小鮮肉
國慶期間朋友圈被傳瘋沒想到豆瓣有條目,女主超萌,真該讓她教教楊冪怎么演戲。
鐘奕兒演得好
集體吃藥變柯南。
非常好的電視劇,小朋友們好棒????看得我淚流滿面的,特別是許仕林那段
好可愛的小朋友,mini版白素貞演技到位,許仕林也演得可好了,別看那許仙他姐,也就八九歲、忽然演得很到位啊……全程我居然看哭了好幾回.....真的以一種新的視角讓我重溫了經(jīng)典。導演水平我給101分??
哈哈哈哈哈哈哈。萌翻了!第一次有人翻拍新白沒招我白眼的!小許仙很不錯!我創(chuàng)建的條目!哈哈哈哈哈
生不逢時??!我從小把枕巾搭在頭上就是要演白蛇傳啊,我啊!我要演小青?。?!許仙姐姐的演技簡直可怕,哭戲一絕。這個小青也是浮夸,明明是青城山下(茂縣)的,卻自我介紹說是芙蓉城的人,騙誰呢。
作為曾經(jīng)表演系的學生,首先要說的就是:演技≠學樣作態(tài)。作為一部娛樂作品,作品本身可以及格,但在不分級的環(huán)境下面向全民播出就是原則錯誤。通過這部片子又明白一件事兒,口碑也不是絕對的金標準,群體不均衡的口碑對輿論有著盲目而殘忍的控制力。這樣一部片,在豆瓣飆到8、9分很可怕
制作團隊一定是資深白迷,整個情節(jié)完整而又精煉, 每一段bgm都恰到好處,細節(jié)拿捏十分到位,許多都是神還原。這群小盆友們每一個眼神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神態(tài)都是戲,唱段很感人。我被虐慘了,抹了好多次眼淚。雖然覺得一大老爺們如此很羞恥,但實在沒法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