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塔是很標準的日式商業(yè)電影,暢銷的原著為影片的成功打了很好的基礎;演員卡司之龐大強到仲村亨、宮崎葵都只給了一兩個鏡頭;而純愛電影里所能想到的催淚彈片子亦是一個都沒有放過。不同年紀的雅也的心靈對話、雅也和死去媽媽的對話等橋段多少讓人覺得有點模式化,但并不影響這是部值得一看的電影。內(nèi)心里誰不喜歡這樣的橋段呢?
小田切讓并沒有讓人失望,無論是為全片做的旁白還是演出都很到位。不曉得為什么這個男人無論演誰,表情總沒有太多的變化,卻總能夠貼切的演繹出帥、弱智、憂傷等不同人物的精華出來。亂糟糟的卷發(fā)、纖瘦的外形倒是很貼合雅也的人物設定,而在媽媽葬禮上的大哭據(jù)說是五分鐘內(nèi)醞釀出來的真正體現(xiàn)了實力派的素養(yǎng)。飾演母親的兩位演員一個是新人內(nèi)田也哉子,一個是演技派的樹木希林。兩人的演出成為本片的另一大看點。內(nèi)田將母親年親時率真善良的個性表現(xiàn)得極其通透,尤其是和同村的有錢人去浴場約會的橋段以及目送初中畢業(yè)的雅也離鄉(xiāng)讀書的橋段中對感情的收放不輸給一些資深老演員;而印象中一直嘻嘻哈哈的樹木老太太則保持了以往的水準,個人很喜歡雅也落魄時打電話回家要錢說可能沒辦法畢業(yè)了,老太太在電話那頭說:你怎么不努力啊怎么不努力啊的段落,看得人揪心。片子里唯一不靈的是松隆子和小田切的情侶檔,完全不來電啊……
電影的全名其實叫東京塔 媽媽和我 有時還有爸爸??傆X得有點冷冷的批判爸爸的感覺,但在爸爸不多的出場里覺得這并不是個壞人,只是懶散而和媽媽沒有緣分而已,甚至說雅也身上就有很重的爸爸的影子。不過這樣的片名倒也很符合整個片子質(zhì)樸的基調(diào)。所謂親情這種東西,即使在經(jīng)歷著分離、病痛也不過是“要換個舒服點的房子啊”或者“要給那只叫面包的兔子喂東西啊”再或者“明天就要截稿啊”的瑣碎無奈抑或米糠、蛋卷、滑稽面具這樣平淡無奇的事物里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下去吧。
在39分10秒的時候,當媽媽在展臺望著雅也坐的火車漸漸遠去,我已經(jīng)哽咽的說不出話來,好像我不是在看一部140分鐘的電影,而是某個日劇的最終話。
我只是想到很多年前,我的媽媽站在家門口,看著前往異地求學的我坐著出租車緩緩離開的樣子。
每一個小孩都應該去看《東京塔》,然后想想你的媽媽,還有爸爸。
同一部電影,香港與臺灣有不同的譯名。
日文原名:東京タワー~オカンとボクと、時々、オトン~(跟原著小說同名)
英文譯名:Tokyo Tower - Mom and Me and Sometimes Dad
臺灣譯名:東京鐵塔 – 老媽和我、有時還有老爸(跟中譯本小說同名)
香港譯名:東京鐵塔 – 我的母親父親
比較喜歡臺灣的直譯版本,但這樣長的戲名也實在不方便宣傳,不好上口,放在電視電臺播也多花了airtime。把戲名改短,也是無可厚非。不過現(xiàn)在改成“我的母親父親”,總令人想起張藝謀拍章子怡的處女作《我的父親母親》,雖說都屬催淚溫情片種,但實在又不是同一回事。
我有個不太滿意的:《東京鐵塔 – 有媽也有爸》,會不會簡短得來較接近原意?
電影的催淚溫情部分也的確夠催淚溫情的,就是后半部老媽癌病開始復發(fā)的那段最后歲月。到了主人公雅也打開老媽遺下的盒子,讀著老媽的感謝信時(感謝兒子給她快樂的時光),連我也禁不住留下淚來。
然而電影最令我感嘆和沉思的,反而是雅也終于在東京冒出頭來之前的那段胡涂日子。
雅也(即作者Lily Franky)寫此電影的自傳原著時已是事業(yè)有成的名人(中譯本介紹他是:散文家、小說家、專欄作家、繪本作家、插畫家、藝術指導、設計師、詞曲作家、演員、無線電導航員、攝影家……等),而且又是個非常孝順兒子,最后還寫了本書來懷念自己的母親,讓全國為她的母親落淚。如果我問你,你想有雅也這樣兒子嗎?你想有雅也老媽這樣的母親嗎?
當然是肯定吧。
可是有幾個家長可以做到老媽所做到的呢?
家長總是想塑造出他們認為是模范的子女,走他們認為是好的道路。在香港,父母會給子女學音樂美術,但到子女決定要以藝術或創(chuàng)作為事業(yè)時,父母就會反對。
雅也說要離鄉(xiāng)念美術學校,老媽笑著做大餐為兒子送行。雅也考上東京的美術大學,老媽獨自在鄉(xiāng)下打工來供養(yǎng)。雅也說四年大學生涯他一點都沒用功過,可能不能畢業(yè),老媽沒罵一句,就請兒子再讀一年。老媽甚至沒有縱容雅也,反正就是對他絕對的支持,不求回報,也不要求雅也出人頭地。老媽只要雅也畢業(yè)就很高興,一直把雅也的畢業(yè)證書當寶。雅也出書,老媽就高興,覺得光榮,雅也在電臺做深夜色情節(jié)目,老媽也高興,每晚都捧場收聽。雅也的朋友,就是老媽的朋友,老媽都熱情招待。東京的家樓下就是隆隆聲的保齡球場,老媽沒有埋怨半句,而且保持著樂觀和幽默感。或者說,沒有老媽,雅也可能也沒那么多朋友。雅也本來就是個孤寡的人,雅也身邊的人都為了老媽而留在雅也身邊。
可以肯定,沒有老媽,雅也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但你可以教家長這樣教導子女嗎?你作為家長可以這樣放任和無條件支持自己的子女,讓他自己去追尋那不確定的人生嗎?
無心插柳柳成蔭,為人父母者,可以無心嗎?看著這些近乎不可能的無心(要雅也成才)情節(jié),我特別感到可貴,比后來后半部那些人皆有之的生老病更感動。
老媽是創(chuàng)造奇跡的天使,但不是忘記,書名說“有時還有老爸”。這不是張藝謀的父親母親一對壁人的故事,老媽在雅也三歲時就離開放浪的老爸,但她沒有像典型的離婚媽媽,教自己的子女憎恨自己的生父,反而讓雅也每年暑假跟老爸生活。
事實上,雅也的特質(zhì)大部分都是承繼自他那個不濟的父親。對藝術的愛好、對女人的胡涂、還有大學時代的放浪生活,都有老爸的影子。雅也愛老媽,自己卻像老爸。
小說也好,電影也好,令人看得愉快的原因,是因為縱使生活不容易,老媽沒有怨恨,所以兒子也沒有怨恨,所以電影中的所有人都沒有怨恨。
這是不容易做到的美好世界,所以人們個個都跑往書里電影里去尋找。
原文刊于:
http://blog.age.com.hk/archives/707
哭到抽過去
我想到了他們,我爸媽。生活有時不是一個人的事,還有那些和自己有交集的人
沒什么可以打敗支撐著一個家的母親。
超棒的劇本卻拍得really boring所有的人物刻畫都流于表面又嘩眾取寵比如小雅在火車上看到媽媽的信而哭泣的那場戲本來是很有效果點的,卻由于之前對媽媽這個人物的負重性格和辛苦完全沒有著墨,而導致這個點變得莫名其妙現(xiàn)實和回憶的交錯方式,用的更加讓人摸不著頭腦想拍史實人生、平淡敘事其實是可取的,但是如果做不到百無聊賴的平淡,就一定要有壯烈的過程、鮮明的目的或者不流于俗套的主題否則就會成就這樣一部長達2小時20分鐘boring的電影ps,小田切讓還是憂郁氣
#重看#“來不及為你變成好人 我就是來不及說一聲我愛你”永遠有那么多來不及,那么多不甘,自15歲以后分開的15年一事無成,終于可以重聚在同一屋檐下,而子欲養(yǎng)親不待的懊悔,到底要在人間反復演繹多少次?!笘|京塔」是心中未及目標悵然的投射,是關乎整個家庭變遷流離的象征,當我們還活著還有力氣,一起登到塔頂吧!整體不無冗長煽情,但一波又一波的催淚彈簡直無法抵擋(代入感滿溢),離鄉(xiāng)求學的惶惑與墮入虛無深淵,病床上的痛苦掙扎蜷縮,母親的堅強樂觀是我們前行的動力,攜手共過馬路全片高光時刻;終有一天死亡將趕上我們的腳步,失去給予我們血肉之軀的父母,于是我們亦失去了來時的路,余生也只能逐著死神奔去。
一部電影是兩小時,一本書是幾天,一生是幾十年,愛長過了生命。
讓叔翻開媽媽留下的盒子,那張年輕媽媽抱著兒子的照片,我哭了。
那天母親涂了鮮艷的口紅,牽她過馬路的瞬間,仿佛鉆入時光隧道。斑馬線變成鐵軌,她牽我哼著歌謠走向病房改造的家。現(xiàn)在的家是真的病房,可以看到落雪的東京塔,午夜的黃色電波,涂了一半的輪船和扮丑的面具,彼此目送遠行的一趟趟列車。原來長大的代價是,牽住的手遲早要放開,目送的人終于無法挽留。
4.5 重看。第一次看的時候,想的是“現(xiàn)在的、我愛的那個lily franky,原來是這樣才成為他的啊?!?這次也依然這樣感慨。如同一個孩童稚拙純真的告白,即使劇作和節(jié)奏上都有乏力之處,情感上的完滿卻不可逾越。母親對我們所有人而言都是一輛永不停止駛往終點的列車,可以同行一時,最終是追不上的,只能放手。曾經(jīng)牽著彼此走過馬路,有過那樣陽光燦爛的午后,已經(jīng)足夠了。
1偶然決定看這片。開頭一眼看到老板了。一會又看到片警了。2年輕的樹木希林比她自己還像她。其他熟臉不說了。3最后難免兩個人抱著抽紙看完,心里卻增加了不少力量。4小田切后來gaygay的。5這老媽既平凡又不平凡,除了家庭和親情方面的內(nèi)容,一生教給兒子努力和樂觀。就這么簡單,但非電影大師沒法拍。
即便在你最落魄的時候,也是一場時裝騷。
母愛就是偷偷聽兒子凌晨時分的色情電臺節(jié)目偷笑卻假裝不知情
隔了六年后重溫這部電影,才感慨它與我的人生重合太多。像是世上另一個我,過著太相近的人生。
有中文字幕了,不自覺的,成為小田切的支持者……
看了東京塔,覺得自己好像劇中的人物一樣,一定要對父母好一些啊,其實父母要的都很簡單。
不斷搬家,幾份兼職,胡鬧的朋友一起吃頓熱乎的就感到開心,非常有都市感,年輕人生活狀態(tài)的描摹,即便沒有過糟糕的過去,也能理解那種真實并感覺親切。交叉敘事結構不錯,跟現(xiàn)實交匯后童年的自己、年輕的媽媽又多次出現(xiàn),很有代入感。探討生死的日影真是多,給人力量與撫慰。平實的美感。顏值普遍很高
電影看到一半時,那邊就傳來了您走了的消息,抱歉這么晚才看完,謝謝您一直那么堅韌又優(yōu)雅的活著,也謝謝您在光影中的不斷鼓勵,所有這些都是人生旅途中的無價之寶,給了我繼續(xù)走下去的勇氣,謝謝。
牽老媽的手過馬路那段………………
打開母親遺物的時候,我也哭出來了。
小田切是這世上最適合粉(桃)色系衣物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