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_俄罗斯无码特级毛片_中文字幕人妻av一区二区_亚洲另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日本黄页网站免费大全_中文乱码人妻系列一区二区_成人免费无码大片A毛片抽搐色欲_99国精品午夜福利视频不卡

    • 正在播放:南海十三郎粵語-第04集
    當前位置:首頁 香港劇 南海十三郎粵語

    南海十三郎粵語

    評分:
    0.0很差

    分類:香港劇中國香港,中國香港1999

    主演:林韋辰  田蕊妮  童愛玲  杜汶澤  王薇  董驃  謝雪心  鮑起靜  萬斯敏  梁漢威  黃樹棠  煒烈  蘇昶  鄭恕峰  周兆麟  嘉俊  梁錦榮  饒芷昀  黃韻材  譚少英  陳麗云  陳保元  林祖輝  黃璦瑤  楊澤霖  ?

    導(dǎo)演:鄭偉文  冼志偉  ?

    猜你喜歡

    • 更新第16集

      守誠者粵語

    • 更新第16集

      守誠者國語

    • 更新至第2594集

      愛·回家之開心速遞

    • 第16集

      守誠者 粵語版

    • 全20集

      公私戀事多粵語

    • 全20集

      公私戀事多國語

    • 全30集

      寒山潛龍國語

    • 全30集

      寒山潛龍粵語

     劇照

    南海十三郎粵語 劇照 NO.1南海十三郎粵語 劇照 NO.2南海十三郎粵語 劇照 NO.3南海十三郎粵語 劇照 NO.4南海十三郎粵語 劇照 NO.5南海十三郎粵語 劇照 NO.6南海十三郎粵語 劇照 NO.16南海十三郎粵語 劇照 NO.17南海十三郎粵語 劇照 NO.18南海十三郎粵語 劇照 NO.19南海十三郎粵語 劇照 NO.20

    劇情介紹

    江譽镠十七歲即考進香港大學(xué)法律系,攻讀成績裴然。江譽镠因緣際遇下認識了一名叫莉莉的女子, 他不惜放棄學(xué)業(yè)遠赴上海向心儀的莉莉展開追求,更跳下黃埔江以示對莉莉之情深?;槎Y之日, 莉莉感動過來臨時悔婚, 兩人相處了一段時間 , 江譽镠以為二人終可開花結(jié)果 , 莉莉之未婚夫宋子豪再度尋訪 , 加上兩人性格不合, 莉莉毅然放棄江譽镠、重投宋子豪懷抱。江譽镠為此大受打擊, 悵然回鄉(xiāng)?;剜l(xiāng)后江譽镠認識大老倌薛覺先受其推薦進入梨園,令江譽镠成為炙手可熱的劇作家,并收唐滌生為徒,二人惺惺相惜,亦師亦友。

     長篇影評

     1 ) 混沌過余生亦可

    電影后半段止不住地淚糊雙眼??赐昙仁呛〞沉芾欤质莾?nèi)心百感。

    前半生瀟灑快意,才華橫世;后半生半瘋半癲,出世入世難分;其實十三郎身邊大多是好人,他很幸運,只是時代變遷已匹配不上他的才華,更容不下這樣傲骨的天才。正如片中所講,天才大多兩種結(jié)局:或英年早逝,或瘋癲度余生。不過奇怪的是,我竟不覺得十三郎的結(jié)局悲涼,倒認為這是天才最好的結(jié)局;選擇與俗世妥協(xié)的天才,對我來說反倒不那么迷人了。

    我這想法很不中庸,很不適于現(xiàn)實,也解釋了我為什么喜歡哥哥。

    最喜歡片中這段對話,摘錄于此:

    薛老五重見十三郎,昔日知音如今渾身破爛,滿口囈語,早不復(fù)當年風發(fā)之意氣,亦不記當年事;薛老五也乃重情重義之人,令十三郎聽當年曲,十三郎方記起。老五見十三郎鼻梁上的眼鏡,一側(cè)無鏡片,一側(cè)鏡片破碎,遂說:“我給你配一副眼鏡,這個眼鏡沒有鏡片。”十三郎答:“其實做人用不著看得那么清楚的,過得去就行了,你想看清的時候用這邊看,不想看清的時候用這邊看,什么都看得清楚很痛苦的?!?/p>

    看到這里,我就知道我要打五星了。

    至于一眼便赴一生的女子,因為十三郎從小沒有母親,導(dǎo)致他和女性關(guān)系有礙,也解釋得通吧。傾付一生深情,在他最風光時了無音訊,卻在他最潦倒時草草相遇,我想這是十三郎悲的地方。這部電影刻畫了幾個男人一生中最痛苦的時刻,我想這是之一。十三郎不是個風流的天才,他為人太正了。

    十三郎何等幸運,出身富貴,天賦異稟,一生覓得三知音:薛老五、唐滌生、小乞丐。當初十三郎問唐滌生,為何一定要成名,做個名編劇,滌生答:“我要證明 文章有價。再過三五十年,沒有人會記得那些股票,股票黃金、世界大事 都只是過眼煙云,可是一個好的劇本,五十年、一百年,依然有人欣賞,就算我死了,我的名字我的戲,沒有人會忘記。這就叫做文章有價!”十三郎道:“自大狂!整天想著成名是寫不出好劇本的,志大才疏?!弊旖菂s浮出一抹遮不住的笑意。 這劇本也好!結(jié)尾的那句“這只是一個潦倒編劇寫另一個潦倒編劇的故事罷了”,說得好??!

    能獲得這樣大起大落的人生,十三郎是何等幸運??!這是這種幸運可是千年一遇,我們這幫生于太平盛世的人,也有稱得上普通人的幸運的吧。

    整部電影悲喜摻雜,鏡頭演員配樂俱佳,不愧是香港回歸前最后一部大作品。謝君豪演技實在沒得說,憑此片奪得金馬獎實至名歸。順便插一嘴他也是仙劍一中的酒劍仙哈哈哈,御劍乘風來,除魔天地間。

     2 ) 私心藏密意.專訪謝君豪節(jié)選

    近日因緣際會,逼著編輯點頭,自己歡天喜地地去采訪了來北京出演話劇《情話紫釵》的謝君豪先生。見面前一周通電話,激動得問好就打結(jié),深深有負專業(yè)精神,謝生倒在通話中爽朗大笑,頗溫良坦誠。見面之后雖然不得不暗暗感嘆“十三叔老了”,卻依舊為謝生目光語言中的一派天然靈氣所傾倒。身為港人,謝生普通話極好,真?zhèn)€是妙語連珠。我手記得一陣狂亂,他卻一派悠閑說得開心?!爸x老師,稍微慢一點,沒想到你普通話講這么好啦?!薄鞍ρ叫〗?,錄音筆呢?”言談之間,仍有十幾年前《南海十三郎》中那個張口便是新鮮粵戲佳句,使旁人記得叫苦不迭的天才編劇十三郎的風采。

    雜志約稿,不能以文章全面目示豆友,望海涵。

    Q:從電影《南海十三郎》到話劇《情話紫釵》,似乎您的演藝生涯總與粵劇結(jié)緣。平時您自己也票粵劇么?可以順便給我們講講粵劇究竟是怎么回事嗎?
    A:我不做票友。要自己舞臺自己做衣服自己拜師學(xué)藝,還要自己找觀眾,忙不過來呀。我不過是業(yè)余中的業(yè)余
      粵劇呢,就是“活”,生猛,開放,熱鬧,古靈精怪。好似廣東菜,魚蝦蟹蚌都端上來吃,生猛!有段時間你去聽,會發(fā)現(xiàn)它真是有點“怪”呢。那是“薛馬爭雄”時期,名角薛覺先和馬師曾爭霸,兩方各出奇招,改革傳統(tǒng)粵劇。他們引進“打真軍”,就是讓演員真刀真槍地在舞臺上對打;“禁爆肚”,就是不讓演員在場上隨意發(fā)揮改詞;吸收西洋音樂,京劇,甚至是老上海流行音樂,甚至英語?;泟∫膊粌H僅是做大戲的,也有只唱不演的“天臺歌手”。除了生猛和熱鬧,它也有獨具嶺南情調(diào)的幽怨之聲。所以有趣。

    Q:您這次出演的《情話紫釵》被形容為一部穿越劇,如果可以,您想穿越到哪個地方的哪個時代?
    A:唐朝吧。最發(fā)達,最美好,最開放。唐詩用廣東話念最好聽啦,哈哈,我剛好會廣東話!李白在詩里說,胡姬壓酒喚客嘗,哈哈,唐朝也是有洋妞的!還有“唐朝豪放女”呀,夏文浠演過的魚玄機,一個女道士,“易求千金寶,難得有情郎”,敢愛敢恨!唐朝的男人就去走遍大江南北,結(jié)交江湖人士,承接魏晉風氣狂放不羈,多好!

    Q:您曾被比作香港的達斯汀?霍夫曼(Dustin Hoffman),后來又被贊是中國版強尼.戴普(Johny Depp)。如果下一個角色您可以自己來選,您想演誰?
    A:我什么都想演,又什么都不想演。班底好,朋友好,劇本好,演什么都可以,哪怕是一個小到不能再小的部份,有大家的信任,也會做出好東西來?,F(xiàn)在來一個大導(dǎo)演,一過來就說:啊,我要拍一個大電影啊!《王子復(fù)仇記》!你來不來?結(jié)果一看,班底合作都不好。我說,謝了!人不能貪慕那個虛榮。


    Q:當年憑《南海十三郎》一舉拿下金馬影帝,而后您卻歸于平淡。其中有什么沉浮的故事嗎?我們很想知道。
    A:我沒有歸于平淡啊。之后的生活應(yīng)該說比我在話劇團更多姿多彩。拿這個金馬獎確乎對我意義重大?!赌虾J伞繁緛硎俏覀兿愀墼拕F的一個戲,是眾位師兄弟和我一起琢磨、排練出來的。結(jié)果改成了電影,還拿了獎,我就感覺:我們這幫人還行?。∪粽摪嗟?,這電影也是當時香港比較有光輝的組合了。
      拍完這個電影,合作得很開心,還得了個外號。(什么外號呢?)“影帝”??!憑著這個外號還可以混口飯吃(笑)。也因為這個外號,別人對你的表演多了一份信任,憑著這份信任我便滿足。

    Q:您的演藝經(jīng)歷極其豐富,電影、電視劇、話劇一個不少。在一個演員的心目中,是如何衡量這些的?或者說那種表演讓您更為癡迷呢?
    A:我以為,一個演員如果要成熟,如果要全方位健康發(fā)展,這三方面的表演都必須要接觸,要深入,不分軒輊。去接觸和深入不是說演一次就可以算的,要常演常總結(jié),多花時間才會有自己的看法。三種都演,才能算一個全方位的演員入了門。否則連門都沒有。我三種表演都喜歡,三種表演都必須喜歡。

    Q:您的FANS都是什么樣的?您認為她們?yōu)槭裁聪矚g如此低調(diào)的你?
    A:我的粉絲都是些好人呀,要不然怎么會喜歡我呢(笑)。我不低調(diào),你看我這打扮的(戲謔)。我不低調(diào)也不高調(diào),不躲著你們記者也不迎著你們記者。我最正常啦。他們就是喜歡我正常吧。


    Q:請簡述一下您的生活品味和您對生活品質(zhì)的要求。
    A:其實我對生活沒有什么要求呀。沒什么讓我發(fā)燒的。平時聽聽粵劇,打打球,但都沒到那種讓我沉迷,非它不可的地步,幾乎都是可有可無的。
      只有演戲是一定要有的,演戲就是我的生活。生活要簡單。加減乘除,要用減法和除法。我追求純粹,純粹不能加,加起來就不純粹了。

    Q: 作為資深表演人士,您自己平時會去看話劇嗎?可否向讀者推薦一下您個人認為值得推薦的劇場和如今有演出的劇目呢?
    A:前段時間還在香港看了一個劇,《不道德的審判》,比較沉重的一個戲。在北京的話就是首都劇場,人藝。在香港的話多啦,香港文化中心,香港藝術(shù)中心,香港演藝學(xué)院,香港大會堂。大會堂是殿堂級的,七十年代就有名了,我進了香港話劇團之后第一次登臺就是大會堂,印象深刻。

    Q: 您是第一次在北京進行話劇演出,面對北京的觀眾緊張嗎?
    A:不緊張。我期待去了解北京的話劇觀眾。舞臺就是與人溝通的場所?!肚樵捵镶O》也在上海演過,在上臺之前我也會擔心,這是個很港味的戲,觀眾聽不懂粵會不會不理解,但是演出效果很好。北京人藝的劇團來香港演過茶館,我那時普通話很差,常常聽不懂他們說什么,但是我覺得這個戲很好,能感覺到那種京韻,京味兒,北京文化。如果有誰跟他們或者跟我說,“兄弟,先學(xué)會廣東話/普通話再來演!”哇,那不亂套了!語言是話劇的魅力之一,但不是全部。我相信語言表演之外的弦外之音,能感動觀眾。

      采訪完畢,忍不住起身鞠躬連聲“謝謝”,謝生亦起身,躬身曰:“不敢,希望能幫到你?!眲x那間眼眶濕潤,只不知那十四年前的才情自矜,如何變成了今日的一派清平。
      后觀《情話紫釵》,謝生出演固佳,終歸淡然。

     3 ) 心聲淚影女兒香,燕歸何處覓殘?zhí)?,紅綃夜渡寒江雪,癡人正是十三郎.

    心聲淚影女兒香,燕歸何處覓殘?zhí)?,紅綃夜渡寒江雪,癡人正是十三郎.

        《南海十三郎》是我看過N多遍都依然喜歡的香港電影:在喧鬧的街頭,從一個江湖藝人口中我們看到了天賦異秉,桀驁不遜的江譽镠如何一步步從一個名滿天下的大編劇到因不肯隨波逐流而為世間所不容,半生漂泊窮困潦倒,最后被人們看成瘋子,在街頭無聲無息地死去.

       江譽镠,又名江譽球,別字江楓。1909年出生于廣州南海,因在家中排行十三,故稱南海十三郎.是香港二、三十年代著名粵劇編劇家及電影劇作家.父親是廣州名士江孔殷,清末最后一科進士,世稱江太史。江太史交游廣闊,從達官貴人到販夫走卒,到三山五岳三教九流都來之不拒。太史第內(nèi)常年食客滿堂,飯局不斷?;洸酥械慕?jīng)典傳世之作“太史蛇羹”即在江太史的親自指導(dǎo)下誕生于江家私廚。

      《南海十三郎》如同《紅樓夢》一樣,前半部繁華后半部悲涼,真?zhèn)€是"一場歡喜忽悲辛,嘆人世終難定"其實在繁華的前半部中依然蕭索暗生:意氣風發(fā)的江譽镠在香港大學(xué)讀書時偶遇夢中情人麗麗,不惜中斷學(xué)業(yè)追隨其去了上海,此后兩年音訊全無,兩年后出現(xiàn)在江太史面前的是一個衣著邋遢,失意潦倒的十三郎.雖然他死活不肯對父親說出這兩年的經(jīng)歷,但卻在隨后的粵劇《心聲淚影》:"傷心淚呀 灑不了前塵影事呀 /心頭 個中滋味呀, 唯有自己知 /一彎新月 未許人有團圓意 /音沉訊沓 迷亂情絲 "的唱詞中泄露了心事.舞臺下,在薛五哥這廂凄愴的演繹聲中,上海往事在十三郎的心中縈繞...觀眾們只能從這一閃即逝的幾個鏡頭中窺見幾分端倪.猶如在一片歡樂祥和中的黛玉葬花.正當十三郎意氣風發(fā),準備大展鴻圖時,抗戰(zhàn)開始了.個性清高,恃才傲物的十三郎拒絕為偽軍演出,又在勞軍的過程中與那些低俗市儈的編劇導(dǎo)演們發(fā)生激烈沖突,倍受壓抑,生活日漸窘迫.而在他最潦倒的時刻居然又宿命般地碰到了他昔日的情人,最荒唐的是,這個他"中心藏之,何日忘之"的人現(xiàn)在根本認不出他了.飽受刺激的十三在返鄉(xiāng)途中跳車自殺未遂,從此在世人眼中已然瘋癲.戰(zhàn)爭使江家敗落下來,無錢為十三治病的太史公把十三送到香港,十三從此流落街頭,淪為乞丐.然而就在十三落魄街頭時,有一個人走遍萬水千山尋找他,這個人就是他的徒弟--唐滌生.猶如盛唐時的李白與杜甫.兩個天才久別重逢的一幕堪堪催人淚下" 相見若似夢,自從別去匆匆,此刻再重逢,咫尺隔萬重,我再見恩師,心中百般痛,彷似寶劍泥絮塵半封,昔日壯志與才氣全告終,江中雪,淚影兩朦朧,辜負伯牙琴,你莫個難自控,知音再復(fù)尋,俗事才未眾。”在師徒相認的一唱一和中,十三生銹的才華在此刻被喚醒。他渾濁的眼睛剎那變得清澈,起身要逃走,雙手卻已被阿唐緊緊握住。臨別時已成為粵劇大師的唐滌生送給他一張戲票,是《再世紅梅記》的首場演出,囑咐他一定要來。但那一夜,終于振奮精神,準備再展昔日抱負的十三走進戲院的時候,卻不幸目睹了唐滌生心臟病突發(fā)去世的一幕.痛失唯一知己的十三終于精神崩潰,被送進精神病醫(yī)院.從精神病醫(yī)院出來的十三已經(jīng)不復(fù)往日的桀驁與崢嶸,憶往昔,即使淪為乞丐時,十三仍能操著法語報警說:"我的鞋被人偷了,偷我左腳鞋的是漢奸,偷我右腳鞋的是走狗"把警察弄得無可奈何.而如今,隱居在寺廟中的十三操著六國語言為觀光的外國游客介紹香港的名勝古跡,使寺廟的香火錢大增.就在我們暗暗慶幸十三能在這遠離塵囂的地方終了此生也不錯的時候,迎來了太史公去世的消息.十三遭逢了人生最后一次打擊.從此真的一無所有,了無牽掛...晚年的十三居無定所,餐風露宿,最后凍死在街頭.死后光著腳,身上蓋著一張《雪山白鳳凰圖》,被微風吹動,好像要展翅飛走,而周遭卻是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凈"

      “千萬不要自認為是天才,因為真正的天才只有兩種結(jié)局:要么是像南海十三郎一樣早瘋,要么是像唐滌生一樣早死。”這是影片中最讓人耿耿于懷的臺詞。也許與早逝的唐滌生相比,南海十三郎的悲劇在于他活著,并且活得太長太久。他不得不目睹生平唯一知己的夭折;不得不聽聞父親貧病而死的噩耗;不得不成為一段又一段動蕩歷史的見證人,并以瘋癲抵擋這個越來越光怪陸離的世界——只有在痛徹骨髓的片刻,才顯露出懾人的清醒。因為"過高人皆妒,過潔世同嫌",因為曲高和寡,被人蔑視,被人厭棄,飽受折磨和悲哀,在知情者面前猶如掩面的人,在不知情者面前形如虛無。 "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子,上面布滿了虱子".對于拖沓得太久而感到疲憊的生命,也許死亡真的是上蒼賦予人們的最終關(guān)懷。在一個寒冷的冬夜,人們發(fā)現(xiàn)一位衣衫襤褸的老人倒在街邊,面容安詳,已經(jīng)沒有了呼吸。警察局長接到報案,認出這個人就是一代粵劇大師:南海十三郎。他默默找來一雙鞋,穿在老人赤裸而冰冷的腳上,黯然送他最后一程。令人不堪的是,那一年已經(jīng)是1984年--離我們?nèi)绱私咏哪甏谝黄堊斫鹈?,歌舞生平中,世界卻如此無情地默許一個天才暴斃街頭.

        電影的結(jié)尾,說書人講完了十三的故事后,有聽眾問他:"你這么了解他的經(jīng)歷,你是他的親戚嗎?"說書人回答:" 非親非故,只是一個潦倒編劇在說另一個潦倒編劇的故事."故事講完了,聽眾走散了,說書人走在人潮涌動的香港街頭,看到親密的情侶,佝僂的老人,天真的小孩...突然,有人一頭跟他撞上,抬頭一看,一個年輕英俊,意氣風發(fā)的十三郎出現(xiàn)在他和觀眾的視野里,得意地展示自己發(fā)明的一個類似樂器的小玩意,然后掉頭離去.而我們,仿佛跟那個驚呆了的說書人一樣,不由自主地想趕上去,追上那個離去的背影....別對我說這個結(jié)局的荒謬,上帝愛之深,庸人害之切的悲劇總是令人難以容忍的,而這個結(jié)局,也許跟王家衛(wèi)的《春光乍泄》片尾"助理攝影:黎耀輝,何寶榮"一樣,都是上蒼對這個無常人間的最后安慰.

        很難想象,高志森,這個慣于導(dǎo)演《九星報喜》《大富之家》《花田喜事》《家有喜事》的人,拍起文藝片來居然如此的文藝,片尾:"與香港所有的編導(dǎo)共勉"意味深長.人生充滿了無奈,生命并不完美,也許正如片中的說書人一樣,這部電影也只不過是無奈的香港電影人借他人的酒杯,悼念自己被荒廢與玷污的才華罷了.

     4 ) 炫技

    2006-02-20   --------------------------------------------------------------------------------

      也就在論壇說了兩句,說找《南海十三郎》很多年,喜極卻總是尋之不得……

      結(jié)果茶童竟然不聲不響就淘來了多年的《南海十三郎》。春節(jié)上北京玩,嘻嘻笑著拿出來,很是感動了我一下。

      第二天就狠狠看了兩回。狠狠把眼淚擠了下來。

      人家十三郎手中大大一張畫,畫名叫“雪山白鳳凰”。畫上一片白雪,裹著大白鳳凰。這是一種灑脫,心有塵土的人只能看見滿紙空白。

      不過十三郎心中沒有塵土,卻有名士悲憤與狂狷。

      電影上說,這個世上的人別想當天才。因為天才只有兩個結(jié)局:早死或者早瘋。

      十三郎愿以糊涂眼看世界,同時也愿意以糊涂心來生活,他的徒弟唐滌生早死,至今卻留下《帝女花》、《紫釵記》,現(xiàn)在廣東少年男女中還愿意唱上兩句。以現(xiàn)在人來看,十三郎何苦來著,一生求愛情不得、劇作未能長傳、親人朋友一一亡故,惟有自己落魄街頭,乞討受氣。

      依照今人眼光,十三郎倒不如弟子好,終于還是不枉來了此生,留名留劇,期間還生活不錯。

      這是題外話。

      《南海十三郎》最初打動我的就是他的天才狷狂。

      電影諸多鋪排,卻在唐滌生出場才真正顯出絢麗來。

      十三郎心高氣傲,同時下手寫幾個劇本,一邊編排故事,一邊做成粵劇唱詞,自己還唱做念打,記錄員跟不上他的節(jié)奏,個個被罵走了,只有唐滌生,只有唐滌生自動請纓。

      于是,炫技開始。

      十三郎隨口念詞,做起身段,推敲辭章,構(gòu)思情節(jié);唐滌生竟然一邊落筆,一邊聽記,還能一邊“嗆嗆”起調(diào)、伴和……這段表演,兩個人簡直就是天衣無縫般,將粵劇美麗化成了現(xiàn)實中可以追求得來的一種美。

      看得我目瞪口呆,現(xiàn)在依然不知道如何下筆形容。

      故事到了后半截,師徒重逢那段,同樣先填詞,再相認。然而這回不炫技了,才沒兩句,十三郎忽然意識到什么,要逃,唐滌生出來,簡簡單單一個段落,卻激得我落淚,感慨?!@是導(dǎo)演的炫技。他就要鋪排出我們這種情緒來。

      之所以用炫技這個詞,是剛剛看《海上鋼琴師》。1900與爵士鋼琴手謝利對決,1900被激怒后,那段表演同樣讓我瞠目結(jié)舌!

      1900也是天才。

      十三郎是狷狂之士,1900則是藝術(shù)之人,他們瘋也好不瘋也好,都不能在這個世界長留,不是世界不容他們,是他們不能容納世界——倘若容納了,就將天才分拆出去,他們也許就從此不是他們了。

      1900還有艘船作為保護,十三郎只能瘋,如果他不能早死的話。

      這些故事都是現(xiàn)在人編排出來的。天才其實不用炫技,他們一舉一動就是炫技了。他們是天才,所以與眾不同,只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所以只能理別人來講述他們的故事。

      我們聽故事看故事,為了更加精彩,編劇和導(dǎo)演自然要炫一炫,吸引聽眾和觀眾。

      當然,現(xiàn)在自命天才的人很多。他們都相信自己既能擁有天才的本領(lǐng),也能榮幸于整個世界,我也祝福真的有這樣的人。

    2009-01-03 01:17:43 ~~~~~~~~~~~~~~~~~~~~~~~~~

      又:

      《南海十三郎》中有個警察的角色。那個警察在最后發(fā)現(xiàn)一具尸體,尸體旁邊是一幅畫,展開一看,卻白茫茫一片……那是十三郎的“雪山白鳳凰”。警察后來就嘆息了我前面引用的那句有關(guān)天才的說法。

      而這個警察的扮演者,也是一名天才,中國人很少有人不知道他的——黃霑。今天重新整理這篇影評的時候,正好在幫朋友校對他的新書。書中引用了很多我們報紙以前做的版面,其中就有我們等候了整整兩個晚上那天制作的“霑叔離開”的內(nèi)容。

      黃霑離開后,送葬那天,他的紀念堂上竟然出現(xiàn)一只蝴蝶飛舞起來,所有觀看者都在嘆息。

      和我一起上班的小伙子,是一個十多歲就已經(jīng)在廣州小有名氣的作者,黃霑正是他的偶像。小伙子說,霑叔也是一個天才,但是他的天才那么豁達,那么大度,所有的文字都靈動異常,無需炫技,卻機鋒十足。

      電影《玻璃之城》中說,在香港大學(xué),除了黃霑和倪匡外,只有黎明扮演的那個虛擬人物能夠敢于在學(xué)校中精彩怒罵幾個鐘頭,不用構(gòu)思不用休息不用停頓的。

      這算不算另外在宣揚黃霑的一種炫技呢?

      這會兒,我然后打開我的電腦,播放的卻是黃霑為一張?zhí)珮O拳做解說的畫面。

      他少有那么嘻嘻哈哈地說著中國傳統(tǒng),討論著太極拳的價值,忽然嘆息起自己的身體來……不久之后,霑叔躺在醫(yī)院,而我們都在新聞值班室上,等著記者回來報道最新情況。早就準備好的新聞版面有兩種——《告別霑叔》和《霑叔勝利》。

      次日,唐人街的華人看到的是前者。

    胭脂扣:化蝶已隨胭脂散

     5 ) (ZZ)南海十三郎為何火了二十年?

    《南海十三郎》這出戲演了20多年,至今所到之處仍場場爆滿,個中原因,主演謝君豪和編劇杜國威有著他們各自的理解 。 1993年,香港舞臺劇界的金牌編劇杜國威根據(jù)電影粵劇傳奇編劇江譽镠的生平經(jīng)歷創(chuàng)作了話劇《南海十三 郎》。 當時,謝君豪被選去和另外兩位演員競爭“十三郎”這個角色,“我們?nèi)齻€演出來的十三郎感覺都不一樣,一個是比較公子哥的,一個比較潦倒的,我是比較狂放的、傲骨的,導(dǎo)演就選中了我?!? 《南海十三郎》正式上演后不久,香港新光戲院大劇場主席李居明表示,“十三郎”這個角色只能由謝君豪演出,根本無人能取代。在此后的二十幾年中,謝君豪在多次復(fù)排中一直在演繹這個角色,如今的《南海十三郎》也成為了眾人心中“代表了香港舞臺劇最高演出水準”的絕對經(jīng)典。 1997年,電影《南海十三郎》入圍臺灣電影金馬獎,在電影中繼續(xù)扮演“十三郎”的謝君豪擊敗了張國榮,獲得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當時幾乎不會講普通話的謝君豪,只能讓普通話也不靈光的吳君如幫忙翻譯發(fā)言:“我很榮幸作為舞臺劇演員能夠拿到分量這么重的電影獎項。” 2016年4月15日,話劇《南海十三郎》將在北京天橋藝術(shù)中心上演,再次談及這個自己演了二十多年的角色,謝君豪說:“如果當時不是我演,那么現(xiàn)在人們心中的南海十三郎就會是別的樣子。” 一 “千萬別想成為天才” 從1993年至今,演了二十幾年“南海十三郎”的謝君豪被認為是這個角色無法取代的演繹。 這是一個“天妒英才”的悲劇。“南海十三郎”原名江譽镠,廣東南??h人。 因在家中排行十三,因而取藝名“南海十三郎”。江譽镠的父親江孔殷是晚清進士,也是曾經(jīng)富甲一方的廣州美食家,人稱“江太史”,“太史蛇羹”就是江家家宴中最有名的菜式。同時,他也是粵劇名家薛覺先的徒弟,電影皇后梅綺的叔叔。 25歲時,十三郎已是紅遍粵港的金牌編劇——《心聲淚影》《燕歸人未歸》《梨香院》《李香君》等都是他的作品。薛覺先主演十三郎寫的戲,每次打廣告,“南海十三郎編劇”都在上面,而薛覺先的名字在下面。戲一開演,就會成為城中熱事。 至于十三郎的才情,在戲劇舞臺上是這樣呈現(xiàn)的——每當興之所至,他會同時口授三個劇本讓人分別記錄,每個劇本都一氣呵成。 “才情是很多人都有,傲骨卻不是每個人都有?!毖萘?3年“南海十三郎”的謝君豪正是憑借這種對于“傲骨”的理解才拿到了這個角色,“他的傲骨是嶺南文化中知識分子的一種特別風骨,是廣東人獨有的意氣——寧可抱香枝上老,不隨黃葉舞秋風。” 也是因為這種“傲骨”,“南海十三郎”盡管前半生被捧為戲劇天才,后半生卻被這種性格所累,成了世人眼中的瘋子。 戲中的十三郎因為看不慣勞軍演出中的軟色情表演,動手打了同行;寫電影劇本又因為被導(dǎo)演亂改而翻了臉;即便走投無路也不愿意接受伯樂薛覺先曾經(jīng)的競爭者的編劇邀約;他是戲癡更是情癡,感情受挫后就始終孑然一身……落魄江湖,形容枯槁,從名編劇變成瘋子、乞丐,直至最后凍死在寒夜的街頭。 “千萬別想成為天才。天才只有兩種結(jié)局,一種是早死;二是瘋了,悲劇收場,因為天才是不會跟世俗妥協(xié)的?!边@句臺詞也成了《南海十三郎》這出戲流傳最廣的一句點題之語。 二 “瘋”的真相 在謝君豪看來,“南海十三郎”最執(zhí)著的事,不是他的財產(chǎn),不是他的朋友,不是他的叛逆, 而是他的傲慢與傲氣。 戲外的現(xiàn)實生活中,關(guān)于“南海十三郎”是真瘋還是裝瘋的爭論一直都未停息。侄女江獻珠在回憶十三叔的時候曾經(jīng)寫道:“說他瘋嗎?他記得每個子侄的名字,不會弄錯我們的父母。說他正常嗎?他的話里玄機,誰也參他不透?!? 1975年,江譽镠本人曾受邀在某報紙上寫自傳。他用一首七言詩概括了自己的一生:“歸來百載厭囂塵,一路歸程贖一身。只手耕耘天欲雪,壯懷如我更何人。”說到戲劇,他的情緒一發(fā)不可收拾:“戲劇化的人生!戲劇是了解人生再把人生啟示出一條正確的途徑,現(xiàn)在戲劇界并不能把中國的前途啟示出來,真是一個最大的遺憾!所以,戰(zhàn)后我就不編劇了?!? 因此,如果真像他自己說得那樣,那么所謂的“瘋”或許也只是一種逃避。 “其實所有路都是他自己選擇的,選擇用一種態(tài)度去面對這個世界,年輕的時候他非常恃才傲物,到潦倒的時候他選擇用瘋癲的態(tài)度面對,都是他的選擇。”謝君豪如此解讀十三郎的瘋癲。 一出戲演了超過二十年,每一個階段重演,謝君豪都會將自己的人生體悟置于角色之中。20多年前,謝君豪對南海十三郎的遭遇充滿了不平之氣。“替他抱不平,也是為自己不平,那時的自己也是這樣的一種人生態(tài)度,恃才傲物,對想要追求的東西執(zhí)著,死都不放手。”而 20年后,再演十三郎,謝君豪用的最多的詞不再是“遭遇”,而是“修行”。他將角色的前后反差演成了兩世為人的感覺,“他在用瘋癲的外在面對這個世界的過程中,嘗試慢慢地把以前執(zhí)著的東西一件一件放下。而他最執(zhí)著的事,不是他的財產(chǎn),不是他的朋友,不是他的叛逆,是他自己傲慢和傲氣。” 三 為什么那么多人愛十三郎? 杜國威 在舞臺上,謝君豪就是恃才傲物的南海十三郎,而現(xiàn)實中作為演員的他卻是平和而低調(diào)的創(chuàng)作者。從1989年香港演藝學(xué)院科班畢業(yè)進入香港話劇團算起,他出道已經(jīng)整整27年了,在隱私無所遁形的香港演藝圈,他一直都是安靜的“影帝”,零緋聞,從不炒作,被媒體稱為“緋聞絕緣體”和“人肉避雷針”。 雖然有金馬獎影帝的稱號傍身,多年來在影視劇領(lǐng)域也算是高產(chǎn),但在香港,謝君豪的成績還是多出自舞臺演出。這些年來,謝君豪出演過2000多場話劇、60多部舞臺劇,也是香港話劇團有史以來最年輕的首席演員。 他說,舞臺對他有一種特別的吸引力,上世紀80年代,北京人藝的《茶館》在香港演出時,還是半工半讀做劇院領(lǐng)位員的謝君豪就被于是之、藍天野、英若誠等人的演技迷倒。后來自己登上舞臺,他多次描述過這種感受:“舞臺就像我一人站在懸崖邊上,前面是無盡的空間,我用最大的力氣喊出去,聽見聲音回來,我享受這個回音。” 對于這么多年來,《南海十三郎》這出戲為什么還可以打破粵語演出的障礙,受到各地觀眾的熱捧,謝君豪和編劇杜國威給出了不同的答案。2014年,復(fù)排這部戲時,謝君豪曾有過疑問,是不是只有中老年觀眾才愛這出戲。結(jié)果那次演出卻意外收到了年輕人的追捧,交流中,謝君豪發(fā)現(xiàn)年輕人也許就是喜歡有個性一點的人物,他們愛看有才華的人堅持自己獨立價值觀的故事。 而杜國威則有些悲觀,在他看來,今時今日很多人還是很迷戀南海十三郎,大概是由于人們都覺得自己懷才不遇,心中很多牢騷,而南海十三郎放蕩不羈、憤世嫉俗,隨時都可以將老板臭罵一通,人們就會投入到南海十三郎這個角色中,認為自己如果是他就好了。 “我努力去想象他該是個怎樣的人,但他從不入夢!我十分喜愛南海十三郎,但我知南海十三郎一定不喜歡我,我是個慣性妥協(xié),慣性接受現(xiàn)實的人,我也不能似瘋非瘋地去活上三十多年,但每念及他,仍是熱淚盈眶,因為,一個編劇去寫另一個編劇坎坷的一生,實在需要無比抑制去抽離自己!”杜國威說。 看天下344期

     6 ) 南海十三郎:粵劇天才的兩世人生,世俗難容,知音難尋

    人頭攢動的廟街夜市,成片的簡易棚戶區(qū),鏡頭穿過熙熙攘攘的人群,掠過一些測字的、相面的、唱戲的,唱評書的,然后才轉(zhuǎn)向一個拳掌翻飛的說書人講古祥(陳志輝飾)。

    南海十三郎的傳奇故事被他演繹得娓娓道來:

    「心聲淚影女兒香,燕歸何處覓殘?zhí)?。紅綃夜盜寒江雪,癡人正是十三郎?!?/blockquote>

    1. 雪山白鳳凰

    故事從「失鞋報警」開始講起。1960年前后,警署接到劫案報警,對方操一口英文,讓差佬們誤以為是洋人報案,大為緊張。

    警察到達現(xiàn)場,貧民窟的房頂上蹲著一個瘋子(謝君豪飾),說自己被人搶劫了一雙鞋。

    「偷我左邊鞋的是英國佬,偷我右邊鞋的是日本仔。中國人的鞋都被他們偷光了,無路可走。」

    警察(黃霑飾)問他名字,他說自己是「雪山白鳳凰」。

    說書人緊接著介紹,此人正是六十年前的粵劇名編劇江譽镠,藝名「南海十三郎」。

    短暫的開場,就將「南海十三郎」才華橫溢,既糊涂又清醒,既偏執(zhí)又疏狂的形象淋漓盡致地書展開來。

    晚年潦倒的「南海十三郎」自詡「雪山白鳳凰」,寓意「遺世獨立、纖塵不染」,這本身就是他半糊涂半清醒的證明。

    你說他糊涂,但他似乎很清楚自己在說什么;你說他清醒,精神失常顛三倒四的樣子明明就是癲狂。

    2. 文章有價

    這是一個講述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名動省港的傳奇編劇家江譽镠的傳記故事。

    個人的才華與傲骨,遇上顛沛流離的時代。經(jīng)過親情、愛情、友情,然后眼睜睜地見證美好的逝去。

    十三郎江譽繆出身廣東南海縣,祖父是大茶商,父親清末中舉,鄉(xiāng)里尊稱為太史公。

    太史公享譽天下的有兩點。一是他傾力打造了一個美食王國,是當時粵菜最負盛名的家族之一,「太史蛇羹」人盡皆知;二是他為人俠義豪爽,1911年廣州起義失敗,他協(xié)助革命黨人潘達微把七十二烈士收葬黃花崗。后來太史公死于文革——抗拒鄉(xiāng)政府審訊,絕食而亡。

    江譽繆是太史公最寵愛的兒子,排行十三。天資聰穎個性頑劣,港大學(xué)醫(yī)期間為追求一見傾心的姑娘Lily而失蹤。

    兩年后,他衣衫襤褸回到家,其實家中已經(jīng)中落,母親正與十二房姨太太湊私房首飾錢,幫太史公強撐門面。

    十三郎以教書為業(yè),業(yè)余去戲園聽戲,結(jié)識名伶薛覺先并自薦劇本《寒江釣雪》,大獲成功。

    那是一個戲曲高度繁榮,編劇為王的「黃金時代」。北有「四大名旦」評選掀京劇熱潮,南有「薛、馬爭雄」激起對粵劇創(chuàng)新的探索。

    20歲出頭的「南海十三郎」一舉成名。那會兒的十三郎正值創(chuàng)作巔峰期,文思泉涌時他同時創(chuàng)作三部劇本,找三個編劇湊一起替他抄錄,對方還抄不過他的口述速度。

    趕走三個「二十七流編劇」(三個九流水準湊一起,正好二十七流)之后,少年成名,生性執(zhí)拗恃才傲物的十三郎終于遇上知音:他的徒弟,日后譽滿香江的粵劇名編劇唐滌生。

    至情至性的十三郎遇到了想證明「文章有價」的唐滌生。伯牙子期,一杯君子茶,亦師亦友一唱一和,成了全片里情感上最暖色的好時光。

    3. 兩世人生

    很快,抗戰(zhàn)爆發(fā),戲班解散。十三郎用激將法地把唐滌生趕去了香港,自己跟隨勞兵團去了前線。

    然而,大仁大義的救國戰(zhàn)歌敵不過短裙大腿香肩美人對戰(zhàn)士的誘惑。堅信做戲如做人,編劇應(yīng)當引人向善的十三郎與鄰團編劇任惜花大打出手,在業(yè)內(nèi)留下了神憎鬼厭兇悍傲慢的名聲。

    戰(zhàn)后時移勢易,脾氣古怪個性執(zhí)拗,拒絕嘩眾取寵的十三郎失去市場,落魄街頭。

    在他最潦倒的時刻,他與初戀Lily重逢。紅顏早已嫁為人婦,甚至認不出他,這令他大受打擊。

    他獨自踏上回廣州的火車,然后從火車上跳了下去。嚴重的腦震蕩讓他從此瘋瘋癲癲。

    這是他人生分水嶺的一跳。

    往前,他是風光恣肆滿腔壯志的「南海十三郎」,往后,他是遺世獨立離群潦倒的「雪山白鳳凰」。

    后來,廣州解放,太史公擔心兒子神志不清語無倫次遲早會惹來麻煩,把他送到了香港。

    流落街頭風餐露宿的十三郎偶遇好友薛覺先,卻以「洗身不如洗心」、「人可以被妒忌,不可被同情」為由,拒絕對方的收留資助。

    茶館里,十三郎與唐滌生重逢。

    「相見若似夢,自從別去匆匆。此刻再重逢,咫尺隔萬重。我再見恩師,心中百般痛。彷似寶劍泥絮塵半封,昔日壯志與才氣全告終。江中雪,淚影兩朦朧,辜負伯牙琴,你莫個難自控。知音再復(fù)尋,俗事才未眾?!?/blockquote>

    合作一曲《蕉窗夜雨》后,他似乎又有了重新振作的希望。

    然而,話音剛落,在唐滌生新戲《再世紅梅記》上演當晚,唐突發(fā)腦溢血猝然離世,年僅42歲。生平知己的早逝,徹底澆熄了十三郎重拾壯志的最后一絲希望。

    后來的年月里,他時而瘋癲時而清醒,進過精神病院,遁入佛門替寺廟當過導(dǎo)游,卻偶然在前來供奉靈位的盲人口中得知了父親喪命的消息。

    4. 借古明志

    顛沛流離的動蕩年代里,活著的人是最痛苦的。

    知音難遇,所以天才孤僻世難容。作為一個天才,十三郎活得太久了,以至于不得不眼睜睜地見證一段段世事變遷,面對一個個親友離世。

    「天才是永遠不會跟世俗妥協(xié)的。」電影編劇透過說書人的口說,「千萬不要自認為是天才,因為真正的天才只有兩種結(jié)局:要么是像南海十三郎一樣早瘋,要么是像唐滌生一樣早死?!?/span>

    漫長的人生變成了煎熬。十三郎34歲開始瘋瘋癲癲,74歲才去世。在后來漫長的40年里,只有那副「雪山白鳳凰」,才是支撐他勉力維持生命的信念。

    守著「雪山白鳳凰」,其實是一個遭遇文化失守道德淪落的落魄棄兒,在努力守住他為人的信仰。

    對十三郎而言,這可能是他歷經(jīng)人世劫難,唯一能夠讓自己守住本心的辦法:四處流浪,將生存需要降到最低,不再為俗世煩惱——雖然這看來不正常更不體面。

    通過講古祥這個旁觀者的角色,導(dǎo)演用輪回解構(gòu)和套層手法,在推進劇情的同時,電影也表達了對這種特立獨行、錚錚傲骨的「雪山白鳳凰」精神的追隨。

    粵劇的好時光早已一去不復(fù)返了,一如90年代末開始面臨變數(shù)、岌岌可危的香港電影。

    在電影的最后,說書人被警察問及跟南海十三郎的關(guān)系,他回答說:「這只是一個窮困潦倒的編劇,在講述另一個窮困潦倒編劇的故事?!?/span>

    片尾字幕的那句「獻給全港編劇共勉」,更是已經(jīng)直抒胸臆——通過南海十三郎的故事,投射90年代香港電影人的現(xiàn)實命運,并借此抒懷明志。

    5. 解讀「癲狂」

    1997年,改編自同名舞臺劇,由杜國威編劇、高志森執(zhí)導(dǎo)的電影《南海十三郎》上映,一舉拿下同年金馬獎及金像獎多項榮譽。

    當年同臺競爭金馬獎最佳男主的,是王家衛(wèi)執(zhí)導(dǎo)張國榮主演的《春光乍泄》、蔡明亮執(zhí)導(dǎo)的《河流》,以及陳果執(zhí)導(dǎo)的《香港制造》。拿到今天,每一部都堪稱經(jīng)典。

    在香港電影行業(yè)日新月異,越來越強調(diào)創(chuàng)新和突破的90年代,面對強勁的競爭對手,主題傳統(tǒng)風格規(guī)整的《南海十三郎》能殺出重圍,在證明其品質(zhì)不俗的同時,也能看出當年業(yè)界對于電影背后蘊含的大格局的重視。

    個體命運隨著家國變遷輾轉(zhuǎn)沉浮,于國于家的大忠大義、于情于友的深情厚誼,都遭遇俗世難容。最終一個天才為保留內(nèi)心信念,決心以瘋癲姿態(tài)游走人間。

    這是一個被藝術(shù)重塑過的傳奇人物傳記,故事編劇杜國威是這樣解讀十三郎的「癲狂」:

    「當你看到一個人不去追求大屋、跑車、名牌,他是否已經(jīng)發(fā)瘋?或許我們太過重視物質(zhì)享受了。其實人生還有沒有其他值得追求呢?南海十三郎,曾經(jīng)富貴過、享受過,生活無憂。他突然間不想追名逐利,這到底是瘋癲抑或看透世情呢!有時候,我也會欣賞『乞丐』,他不用為生活上瑣事而煩惱,也不為金錢利益與人爭執(zhí)沖突;更不會為感情、事業(yè)、金錢而跳樓自殺。他只會為生存而生活,他不是更懂珍惜生命的人嗎?」

    優(yōu)秀的作品是靠創(chuàng)作者的心血供養(yǎng)而成的。

    若非那點癡,那點狂,那點不愿妥協(xié)的執(zhí)念,觀眾或許永遠也聽不到十三郎經(jīng)典的《寒江釣雪》、《女兒香》、《燕歸人未歸》,聽不到唐滌生傳唱至今的《帝女花》、《紫釵記》、《蝶影紅梨記》……

    這種對于至高藝術(shù)的追求,跨越時空界限疊印到當下,代代傳承,才讓優(yōu)秀的作品有了面世及傳世的可能。

    - THE END -

     7 ) 劇老但思想不老

    十三郎是個極具傳統(tǒng)中國味的讀書人,且是個瘋瘋癲癲、反應(yīng)快、驕傲、固執(zhí)、不給人留面子的聰明讀書人。謝君豪完全將這些特色演出來,揮灑自如、彷佛他就是那個動不動就翻臉的天才瘋子。謝君豪抓住了十三郎的神韻,該狂時狂得無法無天,該怒時怒得眼欲噴火,有好場戲都可以看到他頭上爆青筋,比如怒罵任惜花;沮喪、消極的時刻看起來又是那麼無奈,從眼神、表情、肢體語言上都彷佛就是十三郎再世。
    看完劇,感覺到悲哀,不是十三郎的悲哀,是其他人的悲哀,是社會的悲哀,時代的悲哀。十三郎這樣的人,我們甚至沒有資格同情他。他是“雪山白鳳凰”,不想雪白的羽毛被玷污。他瘋了,只有瘋才可以逃避當時骯臟的現(xiàn)實。也許這對于他也算是最好的選擇。
    有人認為“天才”就是瘋子。在他們看來,這些人的行為與瘋子無異,只可惜這些人只是看到了他們的行為,卻不能理解他們的思想。活著自己狹小的世界里,坐井觀天,也是很可悲的。然而真正的瘋子是無所畏喜、怒、哀、樂的,而被誤認為是“瘋子”的這些才子們,卻大都有著刻骨銘心的苦痛。其中,不乏對社會對現(xiàn)實的不滿,可是面對社會的飛速發(fā)展卻又表現(xiàn)得束手無策,畢竟歷史的車輪是不可能倒轉(zhuǎn)的。

     8 ) 交非知己自然狂

       《南海十三郎》真是難得的好港片,但大概由于對粵劇了解甚少、并且這個電影已經(jīng)頗有些年代的緣故,差點錯過了講述當年的粵劇金牌編劇南海十三郎生平的傳記電影了。大概還是出于對觀眾們今時今日已經(jīng)不大了解粵劇文化的緣故,電影由一個說書人鬧市中講故事開始,形成一個“戲里有戲”的結(jié)構(gòu),穿插港片固有的快節(jié)奏、夸張手法和插科打諢,再加上劇中的流暢音樂,已經(jīng)相當吸引人了。電影本身被看做寄托了對傳統(tǒng)粵劇文化的哀思,電影最后讓說書人講的“一個潦倒編劇在說另一個潦倒編劇的故事而已”,似乎又對編劇頗有自嘲和勉勵之意。
      當然,最吸引人的還是南海十三郎這個人的故事。
      幾年前在齊白石故居看到白石老人一首詩里的一句話:“性不譽人何足怪,交非知己自然狂”,一直對此印象深刻——其實所謂怪、所謂狂,只是因為沒有碰到知己,而且又不喜歡逢迎奉承別人而已?,F(xiàn)在看,這兩句放在十三郎身上也是最合適不過的了,實際上拋開他身上的孤傲看,他才應(yīng)該算是一個不肯隨波逐流、不愿阿諛奉承的“真正的人”。他對莉莉一見鐘情,然后便展開追求并苦苦跟隨到上海幾年流浪,這是他的癡情;當他成為粵劇圈子里炙手可熱的金牌編劇后,別的劇團用更高的價錢想要挖他走時,他因為“自己是薛老五(薛覺生)帶出來的”而嚴詞拒絕。唐滌生經(jīng)受過他的帶領(lǐng)培養(yǎng),但當感到自己已經(jīng)不能教他時,則冷臉冷言把他趕走。這是他的重義;抗戰(zhàn)期間,因為看不慣“以肉彈戲勞軍”的卑鄙手段,而不惜對其始作俑者大打出手,這是他的明理;就算自己窮困潦倒,也不愿意跟隨潮流,堅決拒絕寫當時流行的神怪戲、荒誕戲,這是他的守格……如此癡情重義,明理守格之人,卻偏偏被人看做是“狂”!而晚年之后,十三郎終于由“狂”變“瘋”,早先那些罵十三郎“瘋子”的人不少,終于一語成讖,也終于悲哀地證明了世俗潮流一貫正確、不容反叛?
      真正令人悲哀的或許不是曲高的孤傲疏狂,而是和寡的短漏淺薄。在藝術(shù)領(lǐng)域的確存在劣幣驅(qū)逐良幣的“逆淘汰”現(xiàn)象,電影中說書人告誡說:“千萬不要做天才啊,因為天才的結(jié)局只有兩個,要么早死,像唐滌生那樣,要么早瘋,像十三郎那樣?!币郧奥牭竭^一個說法,古時的女人因為普遍纏足,所以一旦看到正常生長的腳則譏之為“大腳”。而唐滌生這樣的本性流露的“正常人”,則被指責為“恃才傲物”:實際上,“傲物”只是因為不愿意退化為“物”,又豈是因為“恃才”?
      電影里說書人用幾句話概括了十三郎的作品:
      心聲淚影女兒香,
      燕歸何處覓殘?zhí)痢?br>  紅綃夜盜寒江雪,
      癡人正是十三郎。
      所謂“狂人”,其實只是一個不懂媚俗、逢迎世俗的“癡人”。

     短評

    好一個與全港編劇共勉

    8分鐘前
    • 力薦

    后半段我?guī)缀跻詼I洗面,特別是十三與唐滌生重逢那段清唱,我正在切蔥花,在廚房里禁不住持刀大哭:我再見恩師,心中百般痛,仿似寶劍泥絮塵半封,昔日壯志與才氣全告終,江中雪,淚影兩朦朧。辜負伯牙琴,(你莫個難自控)知音再復(fù)尋,(俗世才未眾)。天下碼字的人都該一哭。

    12分鐘前
    • danyboy
    • 力薦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杜國威的當年一定也很苦

    16分鐘前
    • 大灰狼
    • 力薦

    我再見恩師,心中百般痛,彷似寶劍泥絮塵半封,昔日壯志與才氣全告終,江中雪,淚影兩朦朧,辜負伯牙琴,你莫個難自控。知音再復(fù)尋,淚盈兩朦朧。

    20分鐘前
    • 鯡魚和橘子醬
    • 力薦

    話說要不是后來知道那么多人因為這部片子愛上了謝君豪,我還以為自己有病。

    25分鐘前
    • hitchhiker
    • 力薦

    秋意濃,落雨飄,最是觀影好時光。十三郎,艷香江,爭傳唱佳句佳章。世難料,天弄人,墨筆難敵刀與槍。本是文人又傲骨,豈肯屈膝世俗眼光。師徒重逢,不免淚兩行。主仆再遇,心中徒悲愴。潦倒客死黯神傷,人間難留白鳳凰。雨未停,拍打窗,心中感慨涌一腔。觀此佳作,影迷共勉,人生遇挫又何妨?

    29分鐘前
    • 之晨
    • 力薦

    癡人正是十三郎啊,可惜里面的女演員都丑,不過“寶蓮燈禽獸版”又笑死我??吹胶笃谟挚蓿植铧c抖,最后的結(jié)曲爽過旋律死金

    31分鐘前
    • 左胸上的吸盤
    • 推薦

    1997年的金像獎,哥哥的《色情男女》輸給謝君豪的《南海十三郎》,一直為哥哥難受,今天看完,才心服口服啊,少一顆星,只是因為配音。

    35分鐘前
    • 我這個笨蛋啊
    • 推薦

    看哭了好多次,那個說書人應(yīng)該是當年一起睡一晚的小乞丐。最后一些乞丐的鏡頭讓人好生生憐。天才的兩種下場,早死晚瘋。天才不會跟世俗妥協(xié)。倒也佩服他父親,十二個女人一個個用情過來,每個都有情。仆人也有情,難怪到死都拿著一張白鳳凰。一個編劇講另一個編劇,共勉

    40分鐘前
    • 瓣瓣瓣
    • 力薦

    一個潦倒編劇在講另一個潦倒編劇的故事 哈哈哈哈哈哈

    44分鐘前
    • 次非
    • 力薦

    心聲淚影女兒香,燕歸何處覓殘?zhí)痢<t綃夜盜寒江雪,癡人正是十三郎。

    45分鐘前
    • 顧俏乜
    • 力薦

    已下 傳記性質(zhì),卻有了個說書人作引子討巧。人物強烈的個性極大增加了故事的可看性。時代背景聯(lián)系不是特緊密,相比《梅》《霸》的宏大,但反而讓人感覺舒服?;洃虻奈幕灤┦冀K,非常有趣也開眼。謝君豪是個能人,編劇也很強大。幾次盈眶,又再笑出來。全港編劇共勉的口號激動人心。看得給力盛贊佳片

    48分鐘前
    • U 兔
    • 力薦

    謝君豪是個戲骨。

    50分鐘前
    • 沉歌
    • 力薦

    碼字很多,難以概括,以至于久不能平靜…索性刪掉淺薄的文字。和霸王別姬相比,拋開對張國榮的喜歡。這部電影完全在其之上。

    52分鐘前
    • 銳涵君
    • 力薦

    十三與唐滌生那一段也算蕩氣回腸,此生既已不枉,又有何憾......看阿唐滿面正氣欲討個文章有價,預(yù)料“黃金蚊紙、世界大事全部都系過眼云煙”,亦大可一笑置之——只管沉浸于曲詞的綺麗多致就好了....

    54分鐘前
    • Connie
    • 推薦

    百老匯影城香港影展大銀幕觀影,畫質(zhì)修復(fù)幀幀賞心悅目,原版粵語聲聲觸動心潮,多年來一直不看渣畫質(zhì)是對的,好久沒有淚牛滿面的感覺了,一直在想,曹雪芹的故事如果拍成電影該是什么樣子,應(yīng)該就是《南海十三郎》這種樣子,但基本沒人拍得出吧!香港電影、電影人97回歸前最后的體面謝幕,悲涼與榮光,焦愁與桀驁,都給了十三郎,此后再也不會有這樣的香港電影了!

    55分鐘前
    • 內(nèi)陸飛魚
    • 力薦

    在看此片之前我心中的港片最愛是男人四十,但是看過這個片兒之后,我想不會有任何一部香港電影在心中能夠有更重的分量了。好編劇,好演員,好題材。真的難以想象謝君豪演的時候不過三十出頭,居然能把這個人物的一身才氣、傲骨、滑稽癡頑、嬉笑怒罵、滄桑低回演的那么自然。真是愛煞。

    59分鐘前
    • 曼仔
    • 力薦

    “不管怎么樣,總之他是個天才。不過,千萬別以為自己是天才,因為真正的天才只有兩個結(jié)局,一是早死,就像唐滌生那樣;二是瘋了,悲劇收場。因為天才是永遠不會跟世俗妥協(xié)的?!倍嗪玫母燮?/p>

    60分鐘前
    • 影志
    • 推薦

    神作,我以前還說美國有《阿甘正傳》,韓國有《國際市場》,中國怎么沒有呢?原來,中國的阿甘鞋子被偷了。

    1小時前
    • 電氣白蘭
    • 力薦

    謝生最好的片~~~所謂曲高和寡,悲哀的不是曲高的孤傲疏狂,而是和寡的短漏淺?。?/p>

    1小時前
    • JulyChan
    • 力薦
    加載中...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影

    電視劇

    動漫

    綜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