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記錄
視頻
一顆半給主角外的其他聲優(yōu),一顆半給音樂。制作水平屬于良作水準吧,劇情實在沒驚沒喜,而且中間的迷之3D讓人覺得很別扭。。。。
四十五度扭頭有,女主各種特寫殺必死有。
個人覺得巖井俊二的劇情跟新房的風格融合得不是太好,個人覺得這種沒啥劇情可言的慢節(jié)奏小清新更適合讓巖井俊二自己來做。新房的分鏡節(jié)奏沒有高速中二的吐糟會讓人覺得非常奇怪。而且說實話臺詞很多意味不明,一眼不合就唱歌一言不合就嚷嚷,莫名其妙就發(fā)狗糧。其實換成巖井俊二自己的風格來處理會覺得萌很多。
宣傳的時候拖上君名真的不是個好主意,雖然比起新海誠之前的作品我,對君名感覺也就一般,但畢竟君名有實實在在的劇情,作為一個凡夫俗子,煙花這電影我真不知道他們在搞啥。。。
綜上所述,此片適合二次猿監(jiān)督真愛粉以及聲控觀看,路人就別浪費時間了聽聽音樂就行。
Q:《煙花》的日文全名“打ち上げ花火、下から見るか?橫から見るか?”如何翻譯呢?
A: 大意是“發(fā)射煙花,從下面看?還是從側(cè)面看?”——谷歌翻譯。
Q:2017版動畫電影,1993版巖井俊二拍攝的真人影視劇,2017年出版的大根仁的小說,2017年出版的巖井俊二的小說《少年們想從側(cè)面看煙花》,這四部作品之間的關(guān)系是什么樣的呢?
A:時間上說。
煙花的故事其實在巖井剛剛投身創(chuàng)作的時候(90年代左右)便有了雛形,那時他一直在構(gòu)思故事的主體:小學生私奔。但一直沒有寫成小說。
1993年,巖井俊二還在事業(yè)的起步階段,為電視臺拍攝了片長49分鐘的電視劇《打ち上げ花火、下から見るか?橫から見るか?》(奧菜惠主演),這部作品是隸屬于一個叫“if如果”的系列企劃。這算是煙花的故事第一次真正成型,但因為要符合系列的規(guī)則,所以if劇情算是為了“對工作負責”才添加的,可能并非巖井心目中最原本的故事。(另,雖說豆瓣上將這部《煙花》標注為電影,但無論是巖井自己的小說后記,還有大根仁的小說后記,以及新房昭之的訪談錄,都表明這部其實是電視劇。而且時間應(yīng)為1993,而不是1995。)
2017年,時隔24年,在巖井俊二的影視基礎(chǔ)上,由大根仁改編成我們看到的動畫電影及其文本《打ち上げ花火、下から見るか?橫から見るか?》,小說于2017年6月由角川發(fā)行;同年8月動畫電影在日本上映,12月大陸公映。
同年,巖井俊二也應(yīng)邀完成一部屬于自己的煙花的小說,這就有了2017年的《少年們想從側(cè)面看煙花》一書。巖井自己在后記中將這調(diào)侃為是與大根仁的“寫作競賽”。(單就小說而言,大根仁完全不是巖井的對手啦,豆瓣分大根仁版是5,而巖井版是7。雖說影視分差更大,動畫是5,而電視劇是8,但我覺得動畫被嚴重低估了,一方面有SHAFT的風格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宣發(fā)硬要曾“君名”的熱度,反而引來了太多路人黑。)
內(nèi)容上講。
巖井俊二的電視劇劇情只是小說的主體故事,省略了不少前因后果,以及那些只能用文字表述的細膩內(nèi)容,非常建議閱讀《少年們想從側(cè)面看煙花》,里面有太多影視沒有交代的事情,巖井的文字也毋庸置疑。
而動畫電影可以說將電視劇的故事做了延展。劇中只有1條if線,大致相當于動畫第一條if線前半段,后半段的發(fā)展以及大量細節(jié)不盡相同,并且完全新增了兩條if故事線。
大根仁的小說,可以理解為是動畫的劇本,情節(jié)相同,小說多一些心理描寫和人物介紹,對于if世界與現(xiàn)實的差異描述更多,好處是劇情明晰,如果沒看懂動畫,可以從小說求個真相。大根仁在后記中也承認,自己并不是職業(yè)的小說作者,更多是以影視從業(yè)者的方式在創(chuàng)作,所以我們在讀他的小說時會有蒙太奇的感覺,吐槽“這就是劇本吧”的也不在少數(shù)。動畫將小說內(nèi)容做成畫面,觀感其實比小說更好。
Q:女主角的名字有什么玄機呢?“なずな(nazuna)”的翻譯怎么不太一樣呢?
A:女主的姓氏“及川”,在日文中拆開來是“??!可愛!”的意思,算是巖井的玩笑吧。
而名字“なずな(nazuna)”,據(jù)巖井的《少年們想從側(cè)面看煙花》的后記,明確說明是蘊含著“薺草”的意義,就是動畫中那種心形的草。這種草的諧音,一為“惹人憐愛,讓人忍不住撫摸”(因為心形吧),一為“沒有夏天”(薺草在夏天就會枯萎,動畫片尾就有枯萎的薺草的鏡頭)。
所以翻譯為薺,或者夏薺是比較合理的。
據(jù)我所看到的,巖井俊二版的《少年們想從側(cè)面看煙花》(浙江文藝2017,王純譯),和電視劇《煙花》(有些古早,不知道是哪路大佬做的字幕),查到臺版小說,都譯為“夏薺”。
動畫的豆瓣簡介譯為“奈砂”(也許是公映版吧),愛奇藝版譯為“菜津奈”。
大根仁的小說,大陸版譯為“薺”(百花洲文藝2017,錦小豆譯),臺版譯作“奈砂”(臺灣角川2017,王靜怡譯)。
翻譯有沒有下功夫,可見一斑。
Q:色氣的女主,意味不明的風景、意象、慢鏡頭、豐富的室內(nèi)裝飾是怎么回事?
A:如果看過電視劇就會毫不意外,巖井從最初就有刻意表現(xiàn)女主的身體魅力,動畫電影很多場景是直接復(fù)刻了巖井俊二的設(shè)計,比如女主的浴衣和無袖上裝,躺在泳池邊單腳在水中,讓男主抓蜻蜓(電視劇是螞蟻),車站更衣,最后在水中濕身(電視劇是在游泳池)……我想,這種身體的吸引力應(yīng)該是少年情愫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巖井不去回避,希望傳達給觀眾引發(fā)回憶和共鳴的。
動畫方面,制作組確實私自加了不少料呢,據(jù)訪談內(nèi)容,新房昭之一本正經(jīng)說自己只打算強調(diào)女主的神秘感,并未花心思在色氣的部分。但是啊,奈何人物原案渡邊明夫(《物語》的人設(shè)),本就擅長色氣的少女形象。編劇大根仁也習慣以情色展開推動劇情,制造“意外”的近距離接觸。加之聲優(yōu)廣瀨鈴的聲線和演出……總之就這樣莫名其妙變得色情起來了。
雖說新房近年來多是掛名監(jiān)督,但班子是他的,總監(jiān)也是他,我不信這口鍋沒有“南澤十八”的份……
而那些所謂的“意義不明”的鏡頭,仔細看都算是有輔助敘事、渲染情緒、說明世界線異常之類的作用,也是新房昭之監(jiān)督,或者說SHAFT班底的風格吧,在這一部中還算是比較收斂的了。當然,熟悉的自然不成問題,不熟悉、不喜歡的可能就比較勸退了。
Q:四部作品孰優(yōu)孰劣?
A:非要我評價這個故事的四種演繹的話,巖井電視劇≥巖井小說,動畫電影>大根仁小說,兩部影視則各有千秋,不一概而論。
巖井的實力想必不用多說了,雖說是早期作品,技術(shù)、資本多有限制,沒能做到后來那樣唯美,但是在感情傳達上,絲毫不輸。
2017年完成的小說,大概算是巖井心中關(guān)于這次私奔最純粹的設(shè)計。另有大量筆墨從男女主身上移開,給了幾位少年好友,與電視劇的進展不盡相同。雖不如電視劇那么專注,但也有新的意味。
動畫電影的故事,少了一點含蓄朦朧的美感,多了一些少年熱血,我覺得這并沒有什么不好的,考慮到少子化的現(xiàn)實,這場24年前的戀愛如今變得更戲劇化更轟轟烈烈一些,自然是可以理解。
大根仁的小說嘛,他其實把故事編得挺圓滿的,動畫電影有他的一份功勞,但單獨作為小說,就有點“周邊商品”的感覺了。
Q:女主為何看起來比男生們年長?
A:巖井的故事中,女主來到茂下時讀小六,而傳言她其實已經(jīng)是初中生了,因病輟學,才回到六年級復(fù)讀。所以女主確實要比男生們年長一歲左右,而且正好是女生成長比男生快的年紀,看起來年齡差距非常大。有種白雪公主和五只小猴子的感覺。
大根仁的故事中,男生女生被拉到了平級的初一學生,年齡差距沒有電視劇看起來那么大。但是女生先長高這一點還是沒變,女主行為上早熟的感覺,除開女生的心理成長也更快一步,更多是母親復(fù)雜的婚姻經(jīng)歷造就的吧。對于成熟性感的描繪,動畫是遠遠超過小說的,這大概是SHAFT的趣味。
而男生方面,幾位好友雖然年齡相仿,但心智和身體的發(fā)育程度都不盡相同,是巖井小說中意味深長的看點所在。
Q:動畫中小鎮(zhèn)茂下為何看起來如此冷清,甚至有些許破???
A:這是大根仁的設(shè)定,在小說中有說明。因為11年福島核事件的原因,這個海邊小鎮(zhèn)的旅游業(yè)低迷,很少有游客前來。所以小鎮(zhèn)冷冷清清的。還有那個只有一節(jié)車廂的電車,也是因為旅客過少,線路幾乎要停運了。
而小鎮(zhèn)大規(guī)模使用風力發(fā)電機,一方面有說此地風力穩(wěn)定,一方面也是對核能的反思吧。
Q:女主的家庭情況到底怎么樣?
A:電視劇中父母即將離婚。巖井在小說中進一步說明了情況。母親在結(jié)婚前,本來打算和父親的弟弟私奔,結(jié)果因為膽怯而放棄。女主的父母并不存在愛情,終于發(fā)展到離婚的地步。也因為要去離婚談判,才讓女主寄住在男主家一夜,兩人有過一段短暫的交往。
而動畫中,母親是打算再婚,母親是與女主的生父私奔到茂下,之后生父溺海身亡。
大根仁在小說中有說明女主的生父為了營救落水的沖浪新手而死,開頭女主撿到琉璃球的海岸,就是發(fā)現(xiàn)父親遺體的地方。女主出現(xiàn)在那里,也是為了懷念父親。琉璃球某種意義上是女主生父的饋贈,有暗示是亡父的守護,造就了這個奇跡的煙花之夜。父親去世之后,母親依靠在當?shù)鼐起^、餐廳一類的地方做服務(wù)員(正經(jīng)的)維持生計,據(jù)說非常討男士們喜歡。而女主的家其實是在類似于政府廉租房的地方,動畫中對女主的家境做了美化。
之前提過了,少子化,勸婚不勸離,才有了這樣的改動吧。
Q:男主與女主有過故事外的哪些交往?
A:在巖井的版本中,主要是小說的描述。女主在小學六年級的4月轉(zhuǎn)學到男主的班級。7月初女主的父母進行離婚談判,讓女主在男主家寄宿了一晚,兩人在那一天有過簡單的交流,當晚睡的上下鋪。7月底便是煙花之夜??梢哉f,這段感情相當倉促。
而電視劇中出現(xiàn)的那張藏在星圖夾層中的合照,是之前學校組織天文館參觀時拍的。
大根仁的版本,似乎是男女主人公是從小學開始就同班的同學,提示男主暗戀女主已久,那張照片好像也是學校組織活動時拍的,好友安云闖入鏡頭,提示安云和女主認識的時間不比男主短,強化了一下三角關(guān)系。
Q:琉璃球(如果球)是什么?
A:根據(jù)訪談,新房昭之說,琉璃球球其實是巖井俊二的主意。
電視劇中沒有琉璃球,切換世界線的時候毫不客氣,直接從男主打趴安云就切回了游泳比賽。因為只切換一次,前后劇情也很平均,所以沒什么問題。
在巖井的小說中,有寫到女主在海邊撿到琉璃球。我覺得巖井是為了與動畫產(chǎn)生微妙的聯(lián)系才加入的。小說中,琉璃球并沒有什么神奇的作用,沒有發(fā)生if劇情,女主最后將琉璃球送給了男主,簡言之只是“信物”。
而在動畫里,首先是切換世界線的次數(shù)就是四次,必須要有一些象征物來串聯(lián)線索、提示劇情,才能讓觀眾不迷惑。
而投擲琉璃球——這其實是投擲棒球的動作。非常昭和,非常熱血、主動。也就剛好配合男主在每次loop中獲得成長,成為了世界線變換的線索。
小說中男主有吐槽自己是屬于“足球世代”的少年,而不是“棒球世代”。動畫中隱藏的卻全是棒球元素,除了投球動作,男女教師在討論女主的退學信的時候,男教師做的就是棒球揮棒的動作。算是昭和情懷嗎?
至于最后動畫中琉璃球被煙花師當成煙花放掉,完全是動畫超脫于大根仁小說的演繹了,動畫處理得比小說更唯美。
Q:動畫切換了四次世界線?
A:沒錯。
第一次,女主被母親抓走后,男主回到了游泳池并贏得了比賽。這條世界線的特征是:風電機從原來的順時針轉(zhuǎn)動變?yōu)榱四鏁r針轉(zhuǎn)動;煙花是水平放射狀。
第二次,男主與伙伴在燈塔上看了煙花之后,回到車站,救走女主乘上電車。這條線的特征是:救下女主那段,畫風突變;煙花有奇異的光暈。
第三次,男女主角從燈塔上跌下,回到了電車中,避免被同伴、父母發(fā)現(xiàn)。這條線的特征是:電車開往了另一條軌道;世界籠罩在玻璃罩中。
第四次,男女主在海邊做最后的告白,醉酒的煙花師炸毀了琉璃球。if線結(jié)束,大家回到了現(xiàn)實。
好像從第三次切換開始,動畫和小說的描述就有了分歧,比如大根仁寫第煙花是扭曲的惡心形狀,筆直的樹木也歪曲了,動畫沒有表現(xiàn)。其他似乎還有,但我實在不記得更多細節(jié)。
Q:最后大家有了怎樣的發(fā)展呢?
A:巖井的小說里,四位配角少年都有自己的后續(xù)。矮小的少年稔反而長到了一米九,還參加了全國性的高中生籃球聯(lián)賽。最高的純一變成了染黃發(fā)的不良。喜歡漫畫的和弘入了宅(不愧是會喜歡水兵月的人2333)……最大的不同是,稔在煙花之夜那天玩炮仗被炸傷了,被安云帶回了自家醫(yī)院,沒有去燈塔,安云倒是安置好稔之后追上了去燈塔的另外兩人。再后來,稔因為經(jīng)常去醫(yī)院療傷而與安云成了更親密的伙伴。男主則與四人都漸漸疏遠了。
在動畫中,女主轉(zhuǎn)學了,自然點名都不點她。男主還在名單上卻沒有出席,大概是翹課缺席罷了。他是失蹤了?追隨女主去了?不得而知。算是個開放性結(jié)局。小說中沒有這一情節(jié),但也沒有寫那晚之后的故事。甚至有腦洞大開,認為男主角在一開始便在 水中溺死,而后是女主角依靠琉璃球讓男主復(fù)活這樣的解讀——這就是開放式結(jié)尾的魅力所在吧。
雖然四部作品中,兩人都約定今后再相見,但四個版本的故事都沒有進行到那一步。
Q:雖然總體上故事相似,但兩個故事為什么感覺完全不一樣呢?
A:確實。巖井的故事,一向是著眼于敏感、細末、復(fù)雜、隱秘的情愫,他在意的總是感情中最本真的一面,就像從無數(shù)生活細節(jié)的流沙中提取出令人驚嘆的金子,這是一種高明而難能可貴的能力。年幼的少年少女短暫而難忘的交集,小男生之間沒來由的抱團和私心……這些都是大根仁寫不出來的。無論電視還是小說,巖井著眼的,永遠只是“少年少女私奔”這一奇觀,忠實而雋永。
巖井的作品非常獨特,那些運鏡、構(gòu)圖,就連資深的動畫監(jiān)督新房昭之也坦言難以復(fù)刻,所以一方面許多場景構(gòu)圖直接照著電視劇在畫,一方面則沒有去刻意模仿巖井的風格。
大根仁的故事,相對而言更大眾化一些,你會覺得故事的內(nèi)核就同一般的少年題材、平庸的穿越故事沒有本質(zhì)區(qū)別,所以會說他的小說并不優(yōu)秀,只是提供了合格的故事骨架。
但好在,畫面讓大根仁的骨架豐滿鮮活了起來,賦予了故事更多的含義。動畫著眼的不再是“私奔”會發(fā)生如何細膩的情感,而是一種可視的熱血沸騰的愛情沖動。秀色可餐的女性;大量的高速動態(tài):騎車、游泳、奔跑、墜落;夸張的人物動作;絢爛的美好色彩……要抓住當下的幸福,戀愛就算只有短暫的一日也要用盡全力……這是一種對于平庸現(xiàn)實的反抗,是正視現(xiàn)實的遺憾,勇于接受又不放棄未來的成長……
動畫如夢似幻,與偏向現(xiàn)實的巖井的故事,大概是真人影視與動畫的根本分歧。巖井的故事,會勾起隱秘的回憶,而動畫,是讓人更憧憬未來。一前一向,一靜一動,各有千秋。
Q:煙花到底是圓的還是扁的呢?
A:“圓”和“扁”這兩個詞似乎不夠精確,不如說,是“球形”還是像撐開的傘骨一樣的“扁形”呢?
現(xiàn)實中視工藝不同兩種都有。
一般而言,爆炸后成球形的煙花是相對容易制作的。確實如一般認為的,用火藥炸開,當然是四散紛飛成一個大致的球形。這種煙花不需要太多的設(shè)計和技巧,相對廉價,造型也很隨機。
但在《煙花》這部作品中提到的那種形狀和顏色復(fù)雜而精確的煙花,是扁的。
Q:那么,從側(cè)面看還是從下面看,是什么意思呢?
A:只是一點不成熟的見解。
由于這里說的煙花是扁的,常規(guī)來說,欣賞煙花的最佳位置,是在煙花的正下方,能看到完美的圓形。從側(cè)面看,就意味著煙花形狀會變成橢圓,不完美。
為了體驗,為了知道真相,或者只是單純從眾,孩子們會為了種種理由去偏離常規(guī),那時看到的煙花將不再完美。但是這種經(jīng)歷,像故事中男孩們結(jié)伴而行,走過山路爬上燈塔,因為偏離了常規(guī),反而遇到不同的人發(fā)生不一般的事情,是不完美的煙花之外的另一番趣味。
目的完美,或者不完美之外的意外風景,就是從下面看還是側(cè)面看的不同。
也許當人們經(jīng)歷太多、失去太多,開始安于在下方看完美煙花時,那些還有精神去追求不完美的孩子,才更讓人羨慕。
從隱喻的角度理解。女主注定轉(zhuǎn)學,戀愛短暫燦爛,正是另一種煙花,易冷易逝。如果說任由女主被帶走,那樣的煙花必然不美,所以男主選擇if,去尋找完美戀愛的可能性。離開了煙花大會,卻看到了戀愛煙花,誰說得清幸福的定義呢?
再完美的煙花也很短暫,所以享受一刻的燦爛吧,如果不完美是注定的,那就享受過程,享受遺憾的美吧。
12月1日,根據(jù)1993年巖井俊二執(zhí)導(dǎo)的同名單元劇改編的日本動畫電影《煙花》(全名為:升空的焰火,從下面看?還是從側(cè)面看?)在大陸院線正式公映。同一天的上午,北京市召開會議修改了煙花爆竹安全管理規(guī)定,確定北京五環(huán)內(nèi)禁止燃放煙花爆竹。這或許只是一個巧合,但電影和現(xiàn)實的相互映襯顯得格外有趣。在經(jīng)歷了前段時間的三色幼兒園事件和清理DD人*口的風波以后,北京市民還得思考一個新問題:煙花到底能在哪看?在五環(huán)外放實體的煙花,還是去電影院看煙花的影像?
去電影院看吧,經(jīng)濟實惠還環(huán)保。但新的問題又浮現(xiàn)出來,由新房昭之導(dǎo)演的動畫版《煙花》之前在日本上映時就口碑、票房暴死,國內(nèi)影迷經(jīng)常參考的豆瓣電影評分又只有區(qū)區(qū)5分出頭,那么,大眾評價這么差的電影還值得掏出票錢、花費時間去看嗎?
于我而言,我去看的理由很簡單:喜歡原作,喜歡編劇大根仁,喜歡為女主角配音的廣瀨絲絲,喜歡渡邊明夫的人設(shè)和神前曉的音樂,還喜歡主題歌《打上花火》。這基本就是我無論如何想親自去影院看《煙花》的全部原因。何況觀影體驗是私人化的,“甲之蜜糖,乙之砒霜”的情況并不鮮見。在姜文的《讓子彈飛》大獲商業(yè)成功之前,他的《太陽照常升起》在豆瓣曾經(jīng)只有不到7分,而那時我卻認為《太陽照常升起》是最佳國產(chǎn)電影之一,現(xiàn)在它也經(jīng)過了時間的考驗受到更多影迷的喜愛。
當然,我說這話并非是想說動畫版《煙花》同樣是部被輕視的神作,而是在看完之后,我感覺自己通常的觀影感受又被顛覆了一次,這可能是因為好,也可能是因為爛,但總需要時間消化,甚至值得看上第二遍再分析。我見到很多人看完這部作品都是簡單寫個差評了事,認真去解讀的還太少,因此我希望通過這篇文章,重新梳理一下關(guān)于影片的幾個重要問題。
(以下涉及大量劇透,建議觀看過影片后再閱讀)
1.《煙花》和《你的名字》之間是否存在聯(lián)系?
《煙花》和《你的名字》這兩部電影最早被聯(lián)系在一起是因為一個人——川村元氣,他既是《你的名字》的幕后推手,又是動畫版《煙花》的項目啟動人?!赌愕拿帧啡ツ暝谌毡竞椭袊紕?chuàng)下了現(xiàn)象級的票房奇跡,而川村元氣和《你的名字》制作公司東寶的再聯(lián)手,青春奇幻戀愛故事的再書寫,又表明了動畫版《煙花》自項目啟動開始,就是朝著《你的名字》的方向去的。
無論是在日本的官方宣傳,還是在國內(nèi)的宣傳中(《你的名字》和《煙花》都由光線引進和宣發(fā)),都將《煙花》和《你的名字》牢牢綁定在一起。最后,被吊高期望的觀眾大跌眼鏡,強行綁定宣傳的商業(yè)行為也令不少人感到嫌惡。
我原先也以為,《煙花》和《你的名字》之間,除了營銷策略的綁定,沒有更多關(guān)聯(lián)。但看完《煙花》的正片以后,我才發(fā)現(xiàn)事情沒那么簡單。
奮不顧身的少男少女,唯美清新的愛情,關(guān)于記憶和穿越的故事,為《煙花》勾勒出了和《你的名字》相似的面貌。而且同樣加入了“冥冥中自有天意”的設(shè)定,只不過左右命運的道具從《你的名字》里的“隕石、紅繩、口嚼酒”變成了《煙花》中的“如果珠”。兩部影片呈現(xiàn)了本質(zhì)相似的浪漫童話般的愛情,在《你的名字》里我們不知道為什么落下的隕石會選中立花瀧和宮水三葉,在《煙花》里我們同樣不了解“如果珠”怎會剛好出現(xiàn)在菜津奈腳邊并被拾起,觀眾只有直接接受這個設(shè)定才能進入到那空中樓閣般的愛情故事。另外,在《煙花》原作中,主角們都是小學生,在動畫版里被改為初中生,這種中學生戀愛也自然更靠近《你的名字》。可以說,盡管兩部電影給人的觀感大不相同,但在諸多層面,動畫版《煙花》和《你的名字》確實有相似點,而且應(yīng)該是《煙花》在項目啟動之時就被有意如此操作的。
2.動畫版《煙花》真的是部幾無是處的改編作嗎?
巖井俊二的原作《煙花》在影迷圈里廣受好評。動畫版作為改編作,自然面臨著改編優(yōu)劣的問題,背負著原作粉絲的期待。但動畫版《煙花》也許并不適合帶著對原作先入為主的印象去觀看,至少我作為一個看過原作不下3遍的觀眾來說,動畫版的改編讓我連連吃驚。
首先是動畫版和原作情節(jié)基本相同的部分,主要集中在從影片開始到菜津奈和典道一起去到火車站臺。這段雖然補充了一些原作沒有的細節(jié),比如對典道、菜津奈、祐介三人家庭的正面描寫,但都在一個可以預(yù)見的范圍內(nèi)。問題是這部分動畫版的感染力遠不及真人版原作,原作的處理更為鮮活。例如,原作中調(diào)皮的主角基友直接上手偷摸了女老師的胸部,但在動畫版里則變成了課堂上的性騷擾起哄和課下的工口討論,少年對年上的懵懂情感到這變成了一種紳士死宅的趣味。又比如說,典道因為祐介放了菜津奈鴿子而氣憤地對這位好基友使出了一記“友情破顏拳”,原作中這拳可是一個鏡頭下來讓你看到的,可動畫版卻在拳將出未出之時切換到祐介身后看到祐介倒地,觀眾無法看清典道確實給了祐介一拳。原作中那一拳打在了觀眾的心里,可動畫版卻沒有了。細節(jié)的表現(xiàn)上不及原作精到,作畫崩壞又比較多,動畫版在這部分可以說沒怎么發(fā)揮出應(yīng)有的優(yōu)勢,也討好不了原作粉。
原作的片長只有50分鐘,而動畫版卻有足足一個半小時,因此改編的重點不在于改寫或重組原先的故事,而必然要求加入嶄新的合理的情節(jié)。事實上,動畫版后半部分的改編大膽又奇特。巖井俊二的原作里只用過一次“如果…”的假設(shè)來顛覆之前的情節(jié)展開,即典道設(shè)想“如果當時自己贏了游泳比賽”,之后還是在一個現(xiàn)實的維度上進行敘事。而新房的動畫版則延伸到了超現(xiàn)實的維度,呈現(xiàn)了一個個夢幻、華麗的假定世界。不可能的煙花、長不可測的隧道、開到海上的火車等等,都不斷提示觀眾人物已進入到建立在“如果”之上的異世界。
更多的“如果”大大拓寬了原作的可能性。動畫版還讓我們看到如果典道和他的小伙伴們?nèi)チ藷羲窃鯓拥那榫?,如果典道是和菜津奈一起去了燈塔又會是怎樣的等等。到影片的最后,每個人都看到了自己的假想未來,原作中的私故事一下子展開成動畫版的青春群像。動畫版能實現(xiàn)這樣的展開在于加入了“如果珠”的奇幻設(shè)定,影片末尾,煙花師傅讓我們知道了“如果珠”其實是個特殊的“煙花球”。原作中,煙花既是煙花大會上的實在體,又是指涉童年歲月的符號;動畫版對“煙花”的意象進行了再解構(gòu),使其成為了能實現(xiàn)心愿、彌補遺憾、創(chuàng)造奇跡,幫助我們逃離現(xiàn)實步往美好的憑借物。
在站臺那場戲,車站站牌顯示故事發(fā)生地叫“茂下”(もしも),もしも在日語中又有“如果”的意思,這個有意設(shè)置的雙關(guān)暗語使整部電影看起來更像個童話,而整個茂下鎮(zhèn)同時也是“如果”的世界只是專門為這個故事而存在的大舞臺。
如果帶著原作的印象看,動畫版的改編或許是種異想天開,但毫無疑問,動畫版將觀眾帶進了一個新的境界,向著青春可能的美好進一步突進,它尊重并延續(xù)了原作的靈魂,并且?guī)砹撕芏嗟捏@奇。
3.片中男女主角的人物塑造如何?
在動畫版充滿亮點的改編之下,阻隔觀眾代入人物并為之感動的障礙是什么?我想主要是人物塑造所存在的問題。
影片中典道每次擲出“如果珠”以后,我們都會看到他出現(xiàn)呆滯和短期失憶的狀態(tài),之所以他在重來一遍的時候會做出不同的動作將故事導(dǎo)向新的展開,是因為通過畫面閃回我們知道典道想起了“即將發(fā)生的事”。這會給人一種感覺,即人物的深化、實現(xiàn)“人物弧光”是通過記憶推動的,而不是通過情感的積累。
回想一下類似的時空穿越類電影,就會發(fā)現(xiàn)此類影片通常不會讓主角失去記憶,這樣才能讓其有所成長,如《穿越時空的少女》、《蝴蝶效應(yīng)》、《源代碼》、《明日邊緣》等,而動畫版《煙花》的人物處理就有點像克里斯托弗·諾蘭的《記憶碎片》中主角的狀態(tài),而且沒有小紙條、紋身等作為提示而是單純通過畫面閃回來暗示主角逐漸回憶起之前經(jīng)歷的事。觀眾很難由此判斷典道到底想起了多少,他在做出新的動作時是否還持續(xù)著原來的情感,又因為幾乎始終跟隨著典道的第一視點,就更不清楚女主菜津奈還保留了多少對之前世界線里的記憶,是完全沒有還是保有零碎記憶。
此外,對于動畫而言,配音也對人物塑造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男女主角由非專業(yè)聲優(yōu)的菅田將暉和廣瀨絲絲來配音,棒讀問題比較明顯,受到不少詬病。尤其是菅田將暉,聲線和角色的年紀大不相符,配音也缺乏情緒起伏和感染力,這讓觀眾很容易對主角典道產(chǎn)生間離。廣瀨絲絲由于之前在《怪物之子》中嘗試過配音,聲音又比較符合菜津奈這個角色的神秘和色氣感,因此相對好一點。
人物塑造的問題,讓《煙花》注定難以成為《你的名字》之后的又一部催淚大作,因為我們會很難看到共鳴,感受到人物血肉充實的成長,而更像在遠觀他者的故事。
4.口碑這么差,誰的鍋最大?
動畫版《煙花》并非一無是處,但我們也看到了諸多問題:作畫崩壞、3D濫用、配音棒讀等等??诒┧赖拇箦亼?yīng)該由誰來背,個人覺得應(yīng)該是監(jiān)督新房昭之和SHAFT制作公司。
SHAFT主要該為制作問題背鍋。普通的觀眾并不指望《煙花》的畫面能做到京阿尼作品那般精細,但至少也該像預(yù)告片和MV里呈現(xiàn)的那樣吧。正片里,全景鏡頭時常出現(xiàn)人物作畫崩壞,這種問題在大銀幕上會看得尤為扎眼。在前面的很多幕場景中,光又加得很硬很不自然。再就是大量3DCG的誤用,比如游泳池里隔開賽道的分隔線,菜津奈手擠水管射出的水等等,都使用了顯然和手繪部分融合得并不好的3DCG,這讓畫面顯得相當別扭。
監(jiān)督新房昭之主要該為影片呈現(xiàn)的風格和形式背鍋。這次他仍無愧“原作粉碎機”的稱號,用強形式感又后現(xiàn)代的表現(xiàn)手法對原作進行了顛覆。新房有著很強的作者風格,他熱衷于打破常規(guī)但并非毫無章法,本片充滿了他所喜愛的表現(xiàn)手法和元素(不只是“新房45度”),說本片很不新房的八成都是新房的偽粉。
習慣了經(jīng)典電影語言的觀眾或許很難喜歡新房的風格,因為他喜歡越軸,喜歡用奇怪的角度去呈現(xiàn)場景,而且不那么注重在前后鏡頭的銜接中去表現(xiàn)完整的空間關(guān)系,這導(dǎo)致他的作品里很多場景會給人支離破碎的感覺,本片里白天男生們在教室討論打賭的那場戲就是一個典型。另外,新房很喜歡使用眼睛大特寫,他對人物傳情達意的眼睛幾乎流露出某種癡迷。再就是意象的堆砌,這是形式感很重要的一個方面,也是他對不愛解讀的普通觀眾很不友好的方面。新房昭之以前制作的《傷物語》里,包括體育場在內(nèi)的場景出現(xiàn)了很多很多的日本國旗,在公路上跑過的一輛輛轎車外型一模一樣,《煙花》里多次出現(xiàn)的旋轉(zhuǎn)樓梯,還有隨處可見的風車,其實都是新房追求的形式表達。再有就是對表現(xiàn)異世界的熱衷,對3DCG的大量使用,對人物心理或是即將發(fā)生事件的直接畫面呈現(xiàn),這些在他以往的作品如“物語系列”動畫、《魔法少女小圓》等都有的元素也加入到了《煙花》的敘事表達中。
新房昭之追求獨特,所以在《煙花》里,大晴天少年們騎著車過橋時,畫面中出現(xiàn)的卻是他們的剪影。我不認為新房所使用的每一種手法都有自己充分的理由,有的時候他可能純粹是想劍走偏鋒,有的時候他可能只是想通過堆砌達成一種形式美??梢钥隙ǖ氖牵娘L格注定不會讓多數(shù)人喜愛。對新房昭之一直無感或不喜的觀眾不會喜歡《煙花》,之前沒接觸過新房作品的看《煙花》可能會有種震驚/懵逼感,新房的粉絲也未必喜歡《煙花》的極簡故事。
可無論如何,新房昭之是個有趣的作者,動畫版《煙花》也是部存在諸多瑕疵但依然有趣的改編作,我覺得不管喜歡與否,這部作品都值得你在二刷或回味中再解讀。
我們都很難用美或丑來給自己下一個比較客觀的評價。
“美”這個定義并不確切的包含了這個世界上大多數(shù)比較正面的一些內(nèi)容,但“丑”卻從側(cè)面尖銳而辛辣地折射出浮生百態(tài)。之所以說我們無法客觀評價自己,是因為我們都在“美”與“丑”的夾縫中茍延殘喘。
影片中男主典道借助一顆彈珠進行了三次閃回的時空穿越,如果自己50m游泳勝利的話就可以和女主なずな約會,如果自己順利阻止女主的繼父的話就可以和女主私奔,如果和女主私奔不被朋友和女主媽媽發(fā)現(xiàn)的話就可以順利逃掉。
但實際上更深層次去看,除了典道優(yōu)柔寡斷的性格之外,三次閃回里なずな的反應(yīng)可以說非?,F(xiàn)實的折射出了一個人表里,她想要遠離父親尸骨未寒就另尋新歡甚至是第三次結(jié)婚的母親,去哪里都可以此刻只希望逃離,女生的16歲可以騙過很多人,或許為了生計就可以一襲白裙抹上唇彩去東京做陪酒女,但唯獨此刻,只有逃走,不是離家出走,而是和心愛的人私奔。逃脫父母的阻攔后,在內(nèi)心深處的理想主義又驅(qū)使她幻想到了東京作為藝人出道,熠熠生輝的在大城市發(fā)光。但無論從哪個角度說,她最后的自白都透著一種令人窒息的沉重,母親已經(jīng)是第三次結(jié)婚了,和第二任丈夫私奔生下了她,卻不想第二任丈夫溺死,只一年她的母親就又要結(jié)婚了,此刻她也選擇了私奔,她甚至懷疑自己體內(nèi)遺傳了母親的bitch基因。
她本身就是一個“美”與“丑”交織并行的人物。
這不禁讓我想起馬頔的《傲寒》里,最美的歌詞并不是“如果世界都對你惡語相加,我就對你說上一世情話?!倍恰巴裘职晌医o你一個家?!迸骺释麚碛幸粋€自己的家,但自己也知道現(xiàn)實有多骨感,所以選擇了在最后的一個暑假搬家前拉著男主私奔,未來是很遙遠的事,哪怕只有一天,兩個人能在一起,便足夠了。
漫天的花火是夏天最后的殘響,也是貫穿故事的一條暗線,男主和朋友們爭論從下面看和從側(cè)面看形狀是否會有所不同,但從下面看和從側(cè)面看本質(zhì)上并沒有什么區(qū)別,只要身邊陪你看花火的人還在,一切都是最美好的安排。
整場影片的音樂延續(xù)了神前曉一貫的高質(zhì)量創(chuàng)作,但作為總監(jiān)督的新房昭之的分鏡風格并沒有在劇場版中得到良好的體現(xiàn),即使是偶有的幾個延遲鏡頭也拉的過于刻意,巖井俊二的原作被改動的地方有些突兀,因此整部影片的劇情缺乏張力過于松散,人物性格的刻畫也略顯不足。菅田將暉的配音給人一種木訥的棒讀感,廣瀨絲絲的配音表現(xiàn)平平也沒有太出彩的地方,通篇廉價的3D惹人詬病。上映前宣傳方大費周章緊鑼密鼓的打著“巖井俊二X新房昭之”的旗號吸睛,著實不難讓人想到前不久黃磊翻拍的不倫不類的《深夜食堂》惹來罵聲一片。(所以日本這邊也是惡評如潮)
但不管怎么說,這是一部關(guān)于青春的題材,也是一部討論人性美丑的電影,也許擁有很多令人詬病的地方,但作者想傳達的內(nèi)容,我確確實實感受到了。
浴衣,木屐,漫天的花火。
世界并不美麗,卻又因此美麗無比。
Shaft社的新房昭之監(jiān)督的《煙花》東寶夏季劇場版是導(dǎo)演巖井俊二在1993年拍攝的真人電影的翻版;巖井俊二拍攝的電影《關(guān)于莉莉周的一切》里面樋口真嗣飾演了一個宅男;樋口真嗣曾與庵野秀明合拍了《藍寶石之謎》;之后庵野秀明在GAINIX的下一部作品《新世紀福音戰(zhàn)士》中將《藍寶石之謎》的女主角性轉(zhuǎn)并冠名真嗣,而《藍寶石之謎》和《新世紀福音戰(zhàn)士》的人設(shè)都是貞本義行;庵野秀明在動畫屆拋頭露面之前曾經(jīng)在宮崎駿的手下?lián)卧嫞⑶邑撠熈恕讹L之谷》中巨神兵首次出現(xiàn)的畫面;雖然創(chuàng)作了一系列成功的作品,被譽為動畫大師的宮崎駿卻是出名的行業(yè)勸退者:細田守監(jiān)督曾經(jīng)短暫受命監(jiān)督制作吉卜力2004年的動畫劇場版《哈爾的移動城堡》,但是卻在前期審核時被宮崎駿撤去監(jiān)督職務(wù),之后也因此在一段時間內(nèi)一蹶不振;在之后其復(fù)出的三部曲《穿越時空的少女》《夏日大作戰(zhàn)》《狼之子雨和雪》中,貞本義行都擔當了人設(shè);而貞本義行作為作畫之王第一次擔任人設(shè)是G社的《王立宇宙軍》;在這部山賀博之監(jiān)督的純宅向動畫劇場版《王立宇宙軍》中,赤井孝美、樋口真嗣、増尾昭一都擔任了助理監(jiān)督,而當時庵野秀明只是一個作畫監(jiān)督;前田真宏也參與了《王立宇宙軍》的制作;其作為監(jiān)督負責了基于《基督山伯爵》的日本動畫《巖窟王》;2008年前田真宏在S4工作室的短篇集Genius Party Beyond里負責了開場片《GALA》;Genius Party Beyond是Genius Party 的續(xù)作,渡邊信一郎的《Baby Blue》作為壓軸作品,其題材與《煙花》類似;而在Genius Party Beyond里,作為壓軸作品,森本晃司監(jiān)督制作的《時空爆彈》收到了廣泛的好評;森本晃司加入S4的緣起還要追隨到他被大友克洋邀請做電影《阿基拉》的的動畫監(jiān)督;而在當時與《阿基拉》齊名并對西方造成沖擊的日本動畫劇場版是押井守的《攻殼機動隊》;而吉卜力的御用制作人鈴木敏夫也協(xié)同當了《攻殼機動隊2:無罪》的制作人;而在吉卜力期間,鈴木敏夫擔任過年輕人的米林宏昌的作品《借物少女艾莉緹》、《回憶中的瑪妮》的制作人;米林宏昌單飛后制作了《瑪麗與魔女之花》;米林宏昌在吉卜力由動畫轉(zhuǎn)為原畫的契機是《千與千尋》,而當時《千與千尋》的作畫監(jiān)督是安藤雅司;安藤雅司作為業(yè)界巨擎最近在人氣劇場版《你的名字?!分信c田中將賀共同擔任作監(jiān)/人設(shè);《你的名字?!返谋O(jiān)督新海誠的首個長片《云之彼端、約定的地方》正是因為同年力壓《哈爾的移動城堡》獲得第59回每日電影獎動畫電影獎而被業(yè)界知曉;安藤雅司同樣也在《新世紀福音戰(zhàn)士新劇場版Q》中負責了數(shù)卡的原畫;自《新世紀福音戰(zhàn)士新劇場版Q》開始,新劇場版系列也開始被視作是《藍寶石之謎》的精神續(xù)作;舊Gainix眾中唯一沒在《Q》中出力的是今石洋之;其在12年正在緊急籌備Trigger社的首部正式TV作品《Kill La Kill》;今石洋之在08年曾經(jīng)在《絕望先生》的第九集中的「絕望FIGHT」客串分鏡;而《絕望先生》的監(jiān)督正是《煙花》動畫版的監(jiān)督新房昭之。
除了音樂好 其他都是屎
看過的第一部新房昭之,這導(dǎo)演名字很正能量,買新房昭告之,可這片子就…猥瑣劇情都是大根仁的貢獻吧?劇本簡直一無是處。原畫太差,先不說美丑,五官一直在變,母子畫得像兄妹。視覺效果不錯。音樂和歌不錯。經(jīng)阿子老師提醒,茂下(もしも)是日語“如果”的意思。
我好喜歡啊。新房昭之可以說是完美再現(xiàn)了少年人的眼中世界吧,玻璃球能夠被賦予顛倒時空的意義,一瞬的眼神交接也可以擴張為永恒。從夏季泳池邊的水花到海面上的夢幻列車,臆想一直不斷不斷膨脹,直到世界也被崩裂成千千萬萬片水晶而每片中都是我和你的倒影,多么純粹任性到極致的瑪麗杰克湯姆蘇啊。
打低分的,看懂了嗎?如果你覺得電影故事混亂,看完是丈二的和尚的感覺,請不要打低分,因為你是沒看懂??傮w而言,很棒的一個故事,用了一個很出色的手法:講了一個害羞內(nèi)斂的小男孩在愛情面前克服懦弱和遺憾,不斷成長和擔當?shù)墓适隆?/p>
三生三世 十里煙花
這是一部不看會遺憾,看了會后悔的電影。
倒沒有預(yù)想那么不堪,美的地方還是美的,不過確實意思不大,前面有點猥瑣,整體有點無聊。兩星半
一星給全片不超過二十分鐘分鏡內(nèi)容的良心作畫制作。一星給ED打上花火,白瞎了這么夏天的歌。不明所以的黃段子+ 違和到死的廣瀨絲絲的聲音+瞎幾把胡掄的演技。PS不是誰都能把松田圣子的歌唱這么難聽,grss還挺有本事的。
幼稚病是最可怕的絕癥。完全想不通創(chuàng)作者心思,怎么把一個美好的初戀設(shè)定搞得這么胡攪蠻纏、惡趣味、想一出是一出,每段轉(zhuǎn)折都能比前一段更令人翻白眼。別的不說,連情感上最起碼的鋪墊都沒半點,莫名其妙。只有配樂勉強及格,即便連畫風都有很多違和地方。
巖井俊二看完想砍人,劇情簡直媽賣批,開頭賣弄黃段子,女主一言不合就唱歌簡直舞法天女,大失所望。晚上11點一刻看完后出來的士都找不著女主配音見鬼,男主還好吧8.18 大阪泉南AEON 12.2補完影院字幕版終于有字幕了我的40米長大刀呢,我先把巖井俊二砍死算了
劇情和windows屏保也差不了多少了
我對配音要求不是很高,不管是上戶彩還是上白石萌音我都可以為她們打CALL。但這劇的男女主配真的見鬼去了………
即你名之后又一部早戀宣傳片,黨國用心良苦。
生活不是galgame,沒有回檔重來的機會。
原作的if是江心島,河水分道又匯流,所見不同卻俱是那年歲的現(xiàn)實-她的狼狽/不可解打破他的想象.違章加蓋成穿越時空的少年,文學性不再,浪漫與確定都是娛樂.總體舒坦,連討厭的某系演出在緩緩堆疊的故事線中也有切實用處,溫和幾近夏夜海潮般夢幻.收尾不上道.而趣味,雖還是女孩先一步成長但諒它不敢說人小六.
3.5星,電影遠沒有觀影前自顧自揣測與企盼得那般冒犯觀眾。灑水器水幕后的臉、無人電車車窗里的臉、煙花下漫天碎片的臉。確切的生體永遠被晶體無限接近卻從不觸碰地中介,在茂下(もしも)里被無數(shù)次地呼喊もしも??赡艿淖罱K,他們獲得了塑料薄膜兩邊的吻。一條曠野里的環(huán)繞線,一個很保守的玻璃球。
有超越時空的少女珠玉在前,再玩這種改變過去的梗如果沒有任何新意的就不要拿出來了好嗎,人物的行為動機充滿了中二感看得真尷尬。
你們無法想像我是經(jīng)歷了多大的猶豫,才能不給這部電影滿星──是的,這是一個不完美的作品、懷著一股無視甚至嘲弄真情的惡質(zhì)知性、是一部無視甚至嘲弄原作的傲慢改編,讓我完完全無從感動;但我卻又無比感激,感激SHAFT的傲慢即便面對東寶也始終如一,不願屈膝?;蛟S,這就是我的初戀之心…
我的眼淚根本止不住,因為哈欠停不下來......
劇情并沒有評價里的這么不堪,男主用一個時光機玻璃球一次次獲得勇氣,一次次彌補遺憾帶來的一段幻想私奔故事。整個劇情都是圍繞もしも(如果)展開的故事,男女主私奔的車站站牌也寫著茂下(もしも),這些小細節(jié)也挺喜歡。演員配音真的毀,歌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