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革命與自由的再宣揚
看過之后馬上笑了,法國主流對法國大革命的歌頌一目了然。
作為唯一兩個對大革命持絕對肯定態(tài)度的國家里,中國和法國人民對于片尾那一拳重擊,發(fā)自內(nèi)心的點頭稱是。
但是對于暴力革命的反思已經(jīng)在進行,只是在這兩個國家中還是以與主流對抗的身份出現(xiàn)的。
不可否認,電影結(jié)尾的帶來的深長意味令這部電影成為永遠的經(jīng)典,但看到那個被壓扁的鳥籠我不禁想,那這個小鳥從此就將不受禁錮嗎?即使鏟除了所有別人的枷鎖,人還是會為自己制造困境,自己搭建的囚牢應該有誰來摧毀?當那個巨人坐在廢墟上沉思的時候,他剛剛在朝陽升起之前打碎了一切,但他身后的不可能是別的,只可能是一片廢墟。
最令我感興趣的,倒是片中看似不經(jīng)意而為之的反諷。國王搭上電梯前往密室的途中,電梯用輕快但又隱隱夾帶戲謔的聲音說出一大段讓人啼笑皆非的名詞,不僅嘲笑了疊床架構(gòu)但形同虛設的行政機關,什么女士陽傘儲藏室之類的,更是將“無用”和“可笑”貼在國王的腦門上。
還有盲人音樂家給獅子奏樂這樣妙趣橫生的情景,那些獅子獸性依舊,卻不妨礙它們?yōu)橐魳饭恼平泻?。而罩在鋼鐵外殼中的國王卻將盲人音樂家一甩丟進獅苑,徹底無視他的生死存活。國王不是不喜歡音樂,只是他從來無視自己意志之外的東西。
小鳥在最后狂笑著駕駛著那架國王制造的機器親手摧毀了國王的宮殿以及他的尊嚴,有那么一瞬間,覺得陰冷中有些恐懼,一瞬間,覺得也是理解的,我希望我可以理解。
———————————我是分割線————————————————
寫這篇東西的時候我一定剛寫完論文。。。
2 ) 再看就想到???/h4>
買的時候就覺得自己好像看過?;貋硪环?,的確如此。
斯皮爾伯格說,白雪公主里的反派給了小時候的他莫名的恐怖。而對于小時候的我來說,這個片子恐怕也是如此。想想國王隨便按一個按鈕就把人給廢了,那是多么駭人的一件事情啊。至今看到這個場面,仍然覺得膽戰(zhàn)心驚。
不過這一次,我所能想象到的恐怕比小時候還要多一些。獨裁,專制倒不必說,單單是那個既可以做監(jiān)獄又可以當溫床的全功能城堡,就讓我想到很多。
我甚至覺得這些后結(jié)構(gòu)主義,想到了??拢m然我自己也覺得可能有些離譜。但城堡給我的恐怖感覺,似乎只有??碌睦碚摬拍芘c之相提并論。
當然,那個唱歌的盲人在我看來更是具有深刻的哲學意義。試想一個在暗無天日生活的盲人,卻充滿著對光明的敏感與渴望,而他動聽的歌聲,甚至能打動野獸……這些場景,實在是可怕至極,但是又玄妙至極。
法國的動畫很少看。但是僅從這個片子,法國動畫與好萊塢動畫的區(qū)別就似乎可見一斑。好萊塢的動畫,好玩是肯定的,但并不想負擔太深邃的內(nèi)涵,即便是有,也表現(xiàn)的膚淺。而國王與小鳥,相比而言,實在是很瘋狂的動畫片。
它拍在1980年,不知道現(xiàn)在的法國還有沒有這么好的動畫片。
3 ) 中文配音極其經(jīng)典
最喜歡的是片子的配音,不單純是童自榮,上一代幾位大師級的配音演員都有獻聲,例如那個坐在馬上的老騎士雕像的配音,低沉渾厚圓熟老辣,perfect。有些東西,時間的流逝不能使之失色,反倒會打磨得更加光彩奪目-----這個片子,及其中文配音就是如此。
故事情節(jié)確實超過了小孩子的理解范疇,但是好片子就是這樣,行家有門道可看,外行有熱鬧可看。小時候看得高興極了,太有趣了-----什么畫中人變成真人拉,機關和把人陷下去的翻板啦,奇妙的建筑風格和地下城啦,還有威力無邊的機器人啦。年長之后看,就是年輕人春節(jié)的愛情和追求,周游各地的智者的睿智練達和關懷,渴求光明的地下城居民和盲人樂師,“假面人”主角的裝模作樣的皇帝及其爪牙們;再往后看,就是有些不方便說的東西了,例如自由MinZhu的追求,警察帝國,暴力GeMin的寓言,以及“到何處去”的思考。
真的是難得的好片子,好萊塢永遠拍不出來。
4 ) 也許世上只剩下這一塊凈土
剛畢業(yè)
工作半年
怎么感覺已經(jīng)蒼老如許
從來是愛做夢的人
不屑于現(xiàn)實瑣事
亦一直贊賞契訶夫金句:
“生活是由災難、瑣事和鄙俗行為組成的”
厭惡由孩子成為所謂大人的過程
一直渴望自己還是那個臉上帶著微微脆弱惶惑神情的小女孩
記得電影里清俊色彩與憂傷曲調(diào)
隨時出現(xiàn)的地洞亦成為童年夢魘
我愛的片子
也許世上真的只剩下這一塊凈土
特別是在歲末年終時候
特別是連續(xù)腐敗幾場以后
我的面部肌肉很酸痛
刻意上揚的嘴角暴露我的猥瑣
5 ) 紅辣椒(paprika)和神奇大鳥(Mr wonderbird)中的光怪世界
日本動漫與安徒生應該八桿子也打不到一塊去的,偏偏就有鬼才的導演們,心有靈犀到了一塊去??缭?0年的默契 - 紅辣椒(paprika)和神奇大鳥(Mr wonderbird),一個是動畫導演今敏對日本科幻作家筒井康隆同名作品的演繹,一個是法國導演Paul Grimault對安徒生童話的改編。但是無論從主題,中心,感觀表現(xiàn),人物和人性,兩部作品的驚喜度有一拼!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54797770100gkzy.html 6 ) 反烏托邦之作
該片并非單純對集權(quán)主義進行批判,其更深刻之處在于深刻的諷刺了革命起于群氓和這種革命之后的廢墟,充滿了對歷史的反思。
如果認為這個電影說的僅僅是法國大革命,我覺得是歪曲了導演的本意。一開幕,導演就借助鳥兒之口,說出“完全真實,這是我的經(jīng)歷,也是許多人的經(jīng)歷”——導演當然不會認為這個片子是只給法國人看的,而是對人類歷史,尤其是整個人類的20世紀歷史,充滿了指涉。
片子可以與《雪國列車》參照來看。只是本片的反抗是以愛情為名,《雪國列車》以親情為名。結(jié)局都在于揭示盲目的反抗后,不可避免的毀滅和災難。
7 ) 偉大的夏爾十六陛下
看這部電影也許早已錯過了年齡,因為這是一部動畫電影。如果說這部電影哪里好看,是音樂(絕對堪稱經(jīng)典),是奇妙的城堡,是夏爾十六的憂郁,是結(jié)尾那個機器人沉思于廢墟之中……
無法掩飾,最喜歡的一個人物是“夏爾第三加五等于八第八加八等于第十六世國王陛下”,這個最大的反派人物。297樓的密室里,拋開了自負而聰明的神奇和至高無上的權(quán)利,剩下的只是對獨眼的自卑,無望悲傷的愛情,動聽憂郁的音樂。他像一個天生孤獨的小丑,內(nèi)心充滿悲哀,孤獨,不安。然而,所有的一切無法緩解,變得陰暗,冷酷,狠毒。只不過是個可悲的性格缺陷的人,倒霉的坐上了皇帝的位子,因為掌控一切的權(quán)力,所有的缺陷都被放大了一千倍,一萬倍……他就像一個真正的君王,一個暴君,也許偉大的暴君,像隋煬帝和秦始皇一樣,讓人爭議。但是,我討厭那個畫像,那個假的夏爾十六,沒有對子眼,愚蠢的,毫無情趣可言的假夏爾十六。雖然他的出現(xiàn),也許才真正開始了故事……
動畫片里讓我覺得最感動的,是那個地下城里的盲人樂師,他的音樂,他的善良,他的對陽光和飛翔的想象,深深地打動了我。
而小鳥從頭到尾都像是一出鬧劇,雖然他是正義,勇敢,聰明,自由的化身,他被塑造的太完美,也許這會讓很多小朋友喜歡。然而,他的自由,光明,和夏爾十六對比,只會讓我對夏爾更同情。最不可饒恕的,是他操縱機器,摧毀了美輪美奐,設計奇巧的塔基卡迪王國,在文明與建筑面前,他不啻是個暴君。
至于牧羊女和掃煙囪的人,頂多是兩個善良勇敢的對唯一的愛情執(zhí)著的小孩子,兩個瓷娃娃。
關于結(jié)尾,被機器人砸碎的鳥籠,象征著從此而來的自由,真是太天真了。如果作者沒有把它當做動畫片來拍的話,這樣的結(jié)局就更堪稱虛偽。自由,人類的這個幻想,似乎從來沒有完全實現(xiàn)過。
8 ) 你可以只當是部兒童片
但它不是。
這部片子真正的名字應該叫做《革命,愚眾與野心家》。沒錯,這就是《小鳥與國王》的“成人主題”。這部動畫用隱喻和象征的手法,調(diào)侃了革命。
下面就動畫中的人物和情節(jié),分析一下《鳥》背后的臺詞。
國王——昏君和暴君的結(jié)合體。
不事朝政姑且不論,他對身邊的大臣隨意處決,肯定得不到上層人士的支持;對底層民眾,又采用高壓政策強迫勞動,以剝削剩余價值,當然也得不到底層的擁護。
這位國王是喻體,那么無能而苛刻的政府就是本體,它也是革命的根源。
牧羊女和掃煙囪工——從體制中逃離的知識分子。
一開始他們生活在皇宮中,互生情愫后私奔——這個舉動象征著御用知識分子不愿受束縛,不再為權(quán)威服務。他們放棄了廟堂,從體制中逃脫,成為自由人。
但自由之后,他們關心的只是兒女情長——從體制中逃離的人往往不愿再卷入政治紛爭,更愿意寄情于山水之間,成為所謂“名士”。這種人對國王并無深仇大恨,也沒有政治野心,他們要的不過是獨立和自由。
鸚鵡——野心家,煽動者。
鸚鵡是見多識廣的草根人物。它環(huán)游過世界,精通各種語言。本來可以繼續(xù)閑云野鶴的生活,但國王殺了它的妻子,還隨時可以要它孩子的命。這種威脅讓它不安。
片中有一個細節(jié):鸚鵡把巢安在王宮的尖頂上。
鸚鵡并不是為王室服務的,卻賴在王宮邊——潛臺詞就是,來自民間的草根知識分子,期望有一天能得到統(tǒng)治階級的賞識,但卻往往不得其門而入,結(jié)果成了徘徊在體制邊緣的人。由于出身并非正統(tǒng),他們不僅得不到賞識,反而被侮辱,只能對政府發(fā)發(fā)牢騷。他們無以改變現(xiàn)狀。
他們看似軟弱可欺,但一旦時機成熟,他們馬上搖身成為革命領袖。統(tǒng)治者沒有意識到這種邊緣人物的危險,為自己的統(tǒng)治埋下了隱患。
寵物狗——上層階級中對革命的同情者。
生活在體制內(nèi)的寵物狗,雖然知道國王昏庸而殘暴,但即沒有勇氣,也沒有能力推翻他。他們只能適度的給與革命者幫助。但革命成功之前他們不會放棄自己的社會地位。
說難聽點,這叫吃里扒外。
警衛(wèi)隊——警察與執(zhí)法者。
他們是忠實的打手,完全聽命于國王。警察又分兩種,地上的和地下的,論實力無疑是地下的比較強——秘密警察,或者說特務,總是身懷絕技的——不用提不諳世事的私奔情侶,,甚至老謀深算的鸚鵡,都沒能逃脫他們的追捕。
除了追查“政治犯”,他們還是統(tǒng)治底層民眾的工具。他們嚴格貫徹高壓政策,強制其勞動,而絕大多數(shù)勞動的產(chǎn)物都被統(tǒng)治階級奪走,留下的僅供糊口。
他們雖然身懷絕技,但卻是孤零零的個體。這種孤立性,決定了他們只能效忠于統(tǒng)治階級,成為體制的頂梁。
地底居民——底層勞苦大眾,愚眾。
他們是受蒙蔽的一群,住在地底,見不到陽光。他們已經(jīng)被洗腦,習慣了國王的剝削,并沒有反抗意識,沒有革命訴求。關于自由,他們只是道聽途說——小鳥和陽光僅僅存在于盲藝人的歌唱中。
他們就這樣日復一日的被剝削。但若說他們麻木,他們卻也是接納性最強的一類人——他們可以接納暴政,也可以接納盲藝人的歌唱,更不反對革命——對于底層來說,生活已經(jīng)壞成這樣了,難道還能更糟糕嗎?
盲藝人——底層的自由人。
盲藝并不像其他地底居民一樣勞動。他逃離了統(tǒng)治者的奴役,沿街賣唱,過著自由而清貧的生活。
和鸚鵡所代表的自由人不同,盲藝人代表的自由人沒有明確的立場,他只是個無知且無畏的樂觀主義者,哪怕在獅子群里也可以開心的演奏。當鸚鵡在進行煽動性演說的時候,他不解其意,只是隨聲附和,無意中起到了煽風點火的效果。
而那對私奔的情侶,向往的也就是盲藝人的生活狀態(tài)。牧羊女和掃煙囪工,即時住在王宮里,也還是是底層人。也就是說,他們心中向往的是底層的無拘無束的生活,為此他們可以放棄物質(zhì)上的享受。
獅子——盲流,罪犯,無業(yè)者,底層中的底層。
國王對獅子們并不好,經(jīng)常讓他們挨餓。饑腸轆轆的獅子遇到活物就一擁而上,無意中成了國王的幫兇。
獅子所處的是底層中的底層,對現(xiàn)實強烈不滿。這個階層通常是被忽略的,但他們有著很強的攻擊性,一旦被煽動,破壞力相當驚人。
野心家鸚鵡就利用了這個階層的特性,打著“告訴你們真相”的招牌,進行極富煽動性與欺騙性的演說。他告訴獅子們:牧羊女的羊本來是給你們的,現(xiàn)在國王把牧羊女搶走了;只要推翻國王,就有羊吃了!
不明真相的獅子們十分惱火,覺得國王損害了他們的權(quán)利,沖出了籠子,走上了街頭。
但革命成功以后呢?獅子就有羊吃了嗎?
恐怕還是要被關回到籠子里罷!
機器人——軍隊。
野心家鸚鵡明白,光靠獅子還不夠,要讓國王下臺,必須掌控機器人!而且機器人并不直接受國王操縱,它是由操縱室里的人操縱的。
軍隊是由掌握兵權(quán)的人操縱的,鸚鵡殺死了掌握兵權(quán)的人,操縱了軍隊,頃刻間王宮就變成了一片瓦礫。
軍隊本來是用來鞏固統(tǒng)治的,但叛變之后,卻能立即粉碎原來的統(tǒng)治階級。
故事的最后,機器人孤獨的坐在皇宮的廢墟之上——革命成功了,暴君下臺了,但國家也破敗了,重建可比顛覆跟困難啊。
機器人打開了鳥籠,鸚鵡的兒子飛了出來。這是導演美好的愿望——新的統(tǒng)治者能給有思想的人以自由。
但,往往,這也僅僅是美好的愿望?;氐狡^,看著野心十足的鸚鵡對這場暴動津津樂道的時候,這便更像反諷。
影射了法國大革命,夏爾十六代表著路易十六,是暴君的象征。他被自己的畫像扔進陷阱,暗示著自戀會讓他迷失自我,死于自己的暴政。小鳥是思想家,環(huán)游世界,見多識廣,可以通過激情的演講發(fā)動g命。男女主是體制內(nèi)底層的代表,從畫框逃脫代表對自由和愛情的追求。底層居民代表著體制外的人民,他們承受著繁重的勞動,過著暗無天日的生活。盲藝人代表著他們對自由的向往,也暗示他們還掌握著藝術(shù),可以撫平內(nèi)心的傷痕。猛獸代表著囚犯,他們身處囹圄,無意識的成為了統(tǒng)治者的幫兇,但也能成為g命的力量。最終思想家通過煽動性的演講團結(jié)囚犯和底層人民發(fā)動g命,掌握了機器人代表的軍隊,推翻了暴政。機器人擺出思想者的姿勢,反思g命的成敗,它摧毀了舊的體制,也讓國家淪為廢墟。但他放走了小鳥,說明導演還是持肯定態(tài)度,至少它讓孩子獲得了自由。
法式幽默,將嚴肅的主題用極其幽默、夸張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藏在童話里的羅曼史。它仿佛是一部耐人尋味的史詩,更像是一幕幽默而雋永的哲理劇,闡發(fā)著法國人對時代和社會的理解,也表達著人們對純潔愛情與永恒自由的終極向往。--短評《國王與小鳥》『Lab』
兒時印象深刻的動畫。在我幼小的大腦里還沒有形成浪漫和奇幻的概念時,這部動畫成了我最直觀的導師,這種近乎盜夢空間式的概念植入,沒經(jīng)歷過那個年代的人無法理解,在網(wǎng)絡高度發(fā)達的當下,從網(wǎng)上看看這部動畫,然后評價沒什么意思的人更沒法理解。后來的天空之城,ICO,旺達與巨像這些達到藝術(shù)品水準的動畫和游戲里都能看到這動畫的影子。
生活多美呀!太陽就要放光芒啦! 很快就會見到鳥啦!“更相反他們可以干苦工這不很好嗎?”“你不是答應讓他們自由嗎?” “干苦工我的美人干苦工就是自由” 法國人就4浪漫。。。 沒太想明白獅虎的代指 建筑和喋喋不休的臺詞真是有愛。規(guī)矩諷刺政治劇一出。
《紀念碑谷》怕是隨了這個?那城堡真是漂亮非凡,遍布的機關、坐騎與道具,更是充滿想象力與趣味性,實在喜歡得很。故事主體越單純,指涉寓意越繁復,獨裁與自由、說客與愚民,懂了,就似乎離那孩童遠些。話說,真王去哪了……不明覺厲。
本片與《天鵝湖》、《龍子太郎》、《熊貓的故事》并稱上譯四大經(jīng)典譯制動畫。
其實仔細想想這片子很陰森
2019.7.27.電影資料館. 現(xiàn)代政治寓言故事,在法式幽默揶揄和可愛生動的童話角色背后,藏著讓人背脊發(fā)涼的極權(quán)政治暴行和現(xiàn)實性反思。國家機器高聳入云,地底城民從未見過太陽與飛鳥,隨處都是鏟除異己的按鈕,流水線式的偶像崇拜,易受煽動的暴民,自下而上的反抗,抗爭完的虛無。配樂成熟,城堡構(gòu)想很妙,畫中畫的情節(jié)又添童話色彩。
應該會是西維亞·喬邁喜歡的作品吧。相較1952年的半成品《通煙囪工人與牧羊女》(說是半成品其實完成度很高),是個去迪斯尼化的過程。
特別可怕的政治寓言,似有影射法國大革命。感覺國王和小鳥都是反角,國王代表專制統(tǒng)治階級,自不必多說,小鳥卻有代表革命投機主義者的嫌疑,極富煽動性,善于拉攏各方勢力,即便是野獸也能為其所用。最終,戰(zhàn)爭機器毀掉了文明,民眾只能流離失所。所以,在我看來,此片并不單純是在講自由,也是在講一切自下而上的革命暴力對文明的摧毀,這是自由的代價
真沒啥意思,據(jù)說片子處處是隱喻,可我一個也不想知道
1.極權(quán)與個人崇拜之下,國王肖像遍布王國各處,連綻放于空的煙花也不放過。且多次戲仿經(jīng)典藝術(shù)品,妄圖比肩歷史長河中的瑰寶。2.國家機器在誰手中誰就是爸爸,槍桿子出政權(quán)是不滅的真理。3.以為在為自己而戰(zhàn),其實不過是野心家的一把槍。4.徹底的革命都必須以顛覆摧毀為代價,顛覆之后會更好嗎,不知道。資料館修復版。
毀滅王國的不是底層的市民,而是被囚禁的野獸和國王的戰(zhàn)爭機器!更可怕的是,毀滅之后只有戰(zhàn)爭機器還佇立在那兒,文化早已蕩然無存……
雖然是動畫片,但是很有趣,含義也挺深的!
#電影建筑學動畫。與政治隱喻相比,更驚嘆這部動畫的「世界建造」,王國即城堡,城堡邊是沙漠,國土分為城堡體頂層(國王居?。┖偷叵鲁牵ǖ讓尤嗣窬幼。?,除了明顯的階級象征外,還裝置了許多城市風景:威尼斯、布魯塞爾和拜占庭+哥特、蒸汽朋克風格的城堡建筑,故事也是從上往下進行,開頭看得讓人恐高,結(jié)尾的地下世界非?;野禑o明,令人生畏。
79年的動畫可以贊成這樣。法國人真牛逼。
il y a des films qui résistent au temps. Même pas une ride. Visionnaire et transcendant
真實的鐵巨人──對底層人民唯唯諾諾,對跋扈國王重拳出擊。虛假的鐵巨人──對美國孩子唯唯諾諾,對機械哥吉拉重拳出擊。
反烏托邦科幻政治愛情寓言動作動畫……深刻得可怕——也乏味得可怕!片子里唯一喜歡的是音樂,做得非常不錯。故事唯一還算有意思的反高潮的就是掃煙囪的和牧羊女在一起但是已經(jīng)一切都變成了廢墟,小鳥是那個實現(xiàn)變革的角色,也是毀滅一切的推手。
這片子十分的悶,而且我實在沒看出好在哪里..所以我深度懷疑我是沒看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