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_俄罗斯无码特级毛片_中文字幕人妻av一区二区_亚洲另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日本黄页网站免费大全_中文乱码人妻系列一区二区_成人免费无码大片A毛片抽搐色欲_99国精品午夜福利视频不卡

    • 正在播放:地下幻燈劇畫 少女椿-正片
    當(dāng)前位置:首頁 動畫片 地下幻燈劇畫 少女椿

    地下幻燈劇畫 少女椿

    評分:
    0.0很差

    分類:動畫片日本1992

    主演:松井良彥?

    導(dǎo)演:內(nèi)詳?

    猜你喜歡

    • 精子總動員

    • HD中字|國語

      藍精靈

    • HD國語

      蠟筆小新:大人王國的反擊

    • 更新HD

      超大一年級生和超小二年級生

    • 更新HD

      藍色巨星

    • HD

      蠟筆小新:呼風(fēng)喚雨!夕陽下的春日部男孩

    • 更新HD

      癲狂!

    • 更新HD

      呆呆精靈與女巫城堡

     劇照

    地下幻燈劇畫 少女椿 劇照 NO.1地下幻燈劇畫 少女椿 劇照 NO.2地下幻燈劇畫 少女椿 劇照 NO.3地下幻燈劇畫 少女椿 劇照 NO.4地下幻燈劇畫 少女椿 劇照 NO.5地下幻燈劇畫 少女椿 劇照 NO.6地下幻燈劇畫 少女椿 劇照 NO.16地下幻燈劇畫 少女椿 劇照 NO.17地下幻燈劇畫 少女椿 劇照 NO.18地下幻燈劇畫 少女椿 劇照 NO.19地下幻燈劇畫 少女椿 劇照 NO.20

    劇情介紹

    少女椿(松井良彥 配音)的母親死于重病,沒有親戚愿意收留這個可憐的孩子,于是,椿跟隨著賣花時結(jié)識的戴帽子的紳士來到了名為“赤貓座”的馬戲團中,在這座破敗荒蕪的馬戲團里進行表演的,都是一些或是殘疾或是古怪的“異人”們,在這里,椿悲慘的遭到了他們的凌辱,淪為眾人的奴隸,過著苦不堪言的生活。

     長篇影評

     1 ) 少女心是個奇怪的念想,又可愛,又可惡。

    在百度網(wǎng)盤積灰了三年的《地下幻燈劇畫少女椿》終于在剛剛補完啦?????高中三年很少回家,前兩年沒帶手機去學(xué)校,最后一年都在學(xué)習(xí)根本沒時間看,久而久之就忘記這片子的存在[攤手]今天和媽媽看招魂3的時候無意間看到了少女椿的資源,于是就有了我現(xiàn)在這篇觀后感??

    #地下幻燈劇畫 少女椿##地下幻燈劇畫少女椿#

    可愛又邪惡的少女心。

    這部冷門的作品影評少的可憐,而大部分的影評都在圍繞著物欲橫流紙醉金迷的世間和可憐的少女椿,而我并不這么認為。綠子是那個最可怕最邪惡的存在,同樣也是那個最純真的存在。也許這就是可愛又邪惡的少女心吧。

    看完影評后我有好幾個疑問點

    1、為什么母親的尸體被老鼠啃食后她才發(fā)現(xiàn)母親死了呢?

    2、綠子真的愛大師嗎?綠子對大師是愛還是只是想有一個依靠?我相信,大師是愛著綠子的。最后死前落地時的那個蘋果里椿永遠都不會再回頭的背影和回蕩著的銀鈴般的笑聲足以證明。但大師對綠子也是一種扭曲的愛,是一種帶著小人物卑微的愛。戲團的人欺負綠子的時候,他制造了讓椿變大的幻術(shù)。當(dāng)繃帶男調(diào)戲綠子時,大師強迫繃帶男吃土最后弄死了他;當(dāng)制片人邀請綠子拍戲時,大師直接生氣的把名片撕碎…但綠子的三次的反應(yīng)都是什么?驚嚇,害怕,委屈甚至怨恨。大師在面對椿的這些反應(yīng)又是什么?有人欺負你,不可以。有人接近你,那我除掉。甚至是當(dāng)你有了更好的機會,我不接受。只可以做我希望你做的,接受我讓你接受的,綠子的一切都要在大師的掌控下進行(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而這些看似霸道的行為其實是卑微,小心翼翼的守護著綠子的“少女心”這是一種扭曲的愛。而綠子呢?在得知大師死后她嘗試著一遍又一遍的沖出幻境,她覺得所有人都騙了她,用棍棒擊打著所有的一切,她恨所有的一切,包括大師。大師其實是一個看破紅塵的人,要不他也不會對觀眾說出“你們只不過是一群慵懶的懦夫而已”他深知道這個社會的潛規(guī)則,他想用自己的幻術(shù)把椿保護在“瓶子”里。用他的幻術(shù)制造一個又一個的騙局。

    3、其實在老板第一次找到她的時候,老板買下了她的所有花,給她了個擁抱,并告訴綠子生活過不下去的時候可以去找他。那時隔著屏幕的我已經(jīng)察覺到了濃濃性意味。綠子是知道并且接受這個事實的。她真的是純潔的嗎?

    4、戲團的人叫她去擦歪頭的身體時,她不愿意。她把抹布扔在歪頭臉上并且大叫怪物,這些人遭遇了這么多的不幸,為什么她沒有任何同情?

    5、在傍上大師之后,她再也不想干一點活,并且看著大師對他們頤指氣使,她是很開心的,可是到最后綠子要跟大師私奔時,能看出她對戲團,戲團對她的不舍,這是為什么?

    6、對于繃帶男,綠子剛開始很抗拒,但最后她不是也漸漸接受了嗎?

    7、影評最后循環(huán)了好幾遍的場景,背著行李奔跑、打噴嚏這意味著什么?是重回現(xiàn)實?還是綠子一直沉浸在幻境之中沒意識到現(xiàn)實?

    有太多的疑惑與矛盾,但這往往更突出了作品的主題:人性。人性本是復(fù)雜的,難以捉摸的。

    正是因為馬戲團的每一個成員都是變態(tài),變態(tài)的極其純粹,淋漓盡致,極其裸露,甚至一絲不掛??蓛蓚€主角看起來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了(在兩人交融時影片刻畫出的是毫無裸露,與“變態(tài)”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其實正常的人卻各有各的變態(tài)。這個社會分為好幾種人:帶著希望生存的人,活在現(xiàn)實里的人,最活在幻想里的人。(這類人少數(shù)是思想的先驅(qū)者,大多數(shù)是精神病患者。)影片不就是在映射著生活里形形色色的人嗎?只不過是用獵奇夸張以及暴力的手法更好的闡釋了。綠子也許經(jīng)歷過這三種心靈的蛻變。最后她拿起了棍棒打破了幻境,里面有制造美好幻境的大師和她厭惡害怕但又珍惜的人。她變得現(xiàn)實了,她脫離了外在和精神的雙重幻境。又或許她還依然活在大師制造出的瓶子里,一遍又一遍的用假象安慰著自己。也許,她一直都在瓶子里,從一開始,就沒有出來。

    少女心是個奇怪的念想,又可愛,又可惡。

    寫在最后:喜歡寒蟬鳴泣之時 another 暗芝居 地獄少女 尸鬼 伊藤潤二作品的這類動漫的友友們!一定要去看看原片!會有不一樣的感受!也歡迎大家在評論區(qū)寫出自己的想法和我一起探討以及這種類型影片的推薦?。ㄉ倥籥nother我有資源!???私信我??)少女椿在我心里可以算是大神級的神片,還有一些細節(jié)沒有完善,有新的想法與觀點后期會重新編輯與補充,深夜碼字好累,不要吝嗇手中的贊贊和關(guān)注!按一下嘛又不要錢[饞嘴]后期會不定期的更新影評,影片推薦。還有我自己的生活分享~好物推薦~你們的點贊與關(guān)注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2 ) “我始終活在七十年代”——專訪《地下幻燈劇畫 少女椿》監(jiān)督原田浩

    接觸《少女椿》之前,日本獨立動畫的代表在我眼中大概是久里洋二的《人間動物園》,是川本喜八郎的《死者之書》,甚至是新海誠的《星之聲》。殘酷凄絕的《少女椿》為我打開了另一扇更加隱秘又神秘莫測的大門。

    其實,老實說,很多年我都沒搞清楚我喜歡《少女椿》究竟是因為少女椿漫畫還是因為原田浩監(jiān)督的個人風(fēng)格,直到數(shù)年前我看到了他在校期間制作的獨立動畫短片《二度と目覚めぬ子守唄》。粗糙而洶涌的狂風(fēng)巨浪對著我劈頭蓋臉襲來,六十年代的日本異象在眼前熊熊燃燒——我竟然受到了比《少女椿》更大的震撼。

    從此,原田浩監(jiān)督在我心中真正成為了與丸尾相當(dāng)?shù)哪癜愕漠惾恕?/p>

    今年,借著他發(fā)表新作劇場動畫《Horizon Blue》的契機,我有幸采訪了他本人。這無疑是身為迷妹的我的極大幸事。我終于發(fā)現(xiàn)了他其實是位多么溫和體貼、有社會責(zé)任感的人,“魔神”的形象不攻自破(尤其當(dāng)我發(fā)現(xiàn)他本質(zhì)是個貓控之后)。只不過,在某些問題上,我得到了出乎意料的答案。

    非常感謝原田監(jiān)督的認真和坦誠,也衷心希望這篇采訪可以幫助大家進一步了解原田浩監(jiān)督和日本動畫業(yè)界。

    .

    采訪/翻譯/整理:小愛

    受訪者:原田浩

    時間:2019年11月

    .

    愛:雖然中國的很多動畫迷對您的作品已經(jīng)有所了解甚至非常喜愛,但您的資料在中文網(wǎng)絡(luò)及外網(wǎng)上都不多。可否先請您對我們簡單介紹一下自己?

    .

    原田:我上小學(xué)比較早,在校期間有六年時間都跟著大學(xué)教授辦的輔導(dǎo)班學(xué)習(xí)中國古典文化,所以我一直覺得自己對中國很親近。

    還記得我第一次看見中國水墨動畫時的驚喜。

    我的父母參與了二戰(zhàn),也曾對中國和亞洲人民做過很不好的事情,對此我非常抱歉。希望可以用我的作品和中國人民成為朋友。

    目前我在武藏野美術(shù)大學(xué)進行動畫課程的教學(xué)。班上一半的同學(xué)都來自中國或者韓國等亞洲國家。和中國的同學(xué)們溝通非常愉快。

    希望我的作品在中國也能被大家多多接受。

    .

    愛:您曾說過自己不善言辭,所以更愿意用動畫這種形式來表現(xiàn)自己。為何您選擇了動畫?我的意思是,您沒有成為一位漫畫家或者真人電影導(dǎo)演。是否是出于《Gertie the Dinosaur》對您的巨大影響呢?(注:《Gertie the Dinosaur》是美國動畫先驅(qū)Winsor McCay于1914年制作的動畫短片,它也是世界上第一部以角色為主的動畫)

    .

    原田:是的。

    上小學(xué)的時候我僅僅把繪畫和畫漫畫當(dāng)做愛好。然而上了初中之后,《Gertie the Dinosaur》讓我受到了震撼。在此之前,我一直覺得做動畫需要花很多錢,可是,看了這部短片的我驚呼不已:“只要有筆和紙,我也可以做動畫”!受到它的啟發(fā),身為初中生的我也開始用8毫米膠片機來制作動畫了。

    在動畫電影里,我可以做原創(chuàng)音樂也能制作聲音特效,“動畫即使用聲音也可以傳遞”。這是動畫和漫畫非常重要的區(qū)別。我為動畫著迷。

    1980年,我成了動畫人,開始制作TV動畫,以此來學(xué)習(xí)商業(yè)動畫的基礎(chǔ)。我和森康二一起工作,他也是宮崎駿和高畑勛的前輩(注:森康二是戰(zhàn)后東映動畫的核心之一。他是日本第一部長篇彩色動畫電影《白蛇傳》的原畫之一,也曾與身為動畫人的手塚治蟲共事。)

    三十歲的時候,我跳槽去了一家真人電影公司。不過,這份工作需要很多的體力,所以我很快就放棄了,畢竟我身體不太好。

    如果是做動畫,有了桌子和紙我就能表達出變化無窮的世界。《二度と目覚めぬ子守唄》是用紙、筆、彩標和海報顏料做出來的,連賽璐珞都沒用到。這讓我異常有成就感:只要有了紙、筆和墨,我就能畫出整個世界!

    原田監(jiān)督的作畫用桌

    1985年《二度と目覚めぬ子守唄》未使用的畫:霧生市街景

    .

    愛:《二度と目覚めぬ子守唄》是我個人最愛的動畫短片之一,第一次看到它的時候我甚至覺得自己被這份獨特的影像和音樂攻擊了。據(jù)我所知它是您大學(xué)時期的畢業(yè)作品,為何身為一名學(xué)生的你會決定制作如此具有沖擊力的獨立動畫?

    .

    原田:從小學(xué)到初中,我經(jīng)歷了九年嚴重的校園欺凌。

    受過暴力的記憶會從兒童時期持續(xù)一生。在我所處的六七十年代,很多日本電影都會表現(xiàn)個人所經(jīng)受的折磨和精神創(chuàng)傷。和它們一樣,我只想制作以荒誕的暴力及欺凌為主題的作品,別的什么也不想做。

    我對娛樂性質(zhì)的電影沒什么興趣,畢竟,一想到在日本以及世界上還有那么多人不得不忍受著暴力和戰(zhàn)爭的創(chuàng)傷,我就沒法忽略他們的存在。對于這些人來說,就算是看了娛樂電影也無法讓他們得到寬慰。

    《二度と目覚めぬ子守唄》劇照

    .

    愛:“霧生”這個特定詞是否有特殊的含義?您的工作室名為“密閉映劇霧生館”,而在《二度と目覚めぬ子守唄》之中我們也會發(fā)現(xiàn)整個故事都發(fā)生在“霧生市”。

    .

    原田:在日本群馬縣有個地方叫做桐生市。它早晚都會起霧,所以有段時間它也被寫作“霧生市”。

    我的母親就在桐生市出生并長大。桐生市是唯一一座在二戰(zhàn)期間沒有被美軍轟炸過的城市,所以這里有很多古老的建筑。以及,這里也有藝伎、花街柳巷和紡織作坊(注:群馬縣養(yǎng)蠶業(yè)非常發(fā)達,桐生市尤其出產(chǎn)高等織物,日本政府曾將桐生織(Kiryu-ori)列為日本文化遺產(chǎn))。

    當(dāng)我還是個小學(xué)生的時候,桐生市的街道以及舊式風(fēng)俗深深印在了我的腦海里。孩童時期的經(jīng)歷和回憶對我有很大的影響,特別是當(dāng)我創(chuàng)作作品、塑造世界觀的時候。

    對于制作動畫的我,古老的建筑儼然比摩登大樓更讓我著迷。

    以及,“密閉映劇”的意思是在密室里制作劇場動畫作品。

    群馬縣桐生市街景

    .

    愛:您是出于何種原因決定制作《少女椿》這部52分鐘的劇場動畫的?您是少女椿漫畫的粉嗎?

    .

    原田:沒錯。

    丸尾漫畫的魅力在于他精工細作的線條?!渡倥弧仿媱偘l(fā)行的時候我就買了一本,確實讓人震撼。

    我曾制作過一些TV動畫,比如我做過五年的《哆啦A夢》,但是漸漸地我開始質(zhì)疑商業(yè)動畫項目。

    19歲的時候,我從郊縣搬到了東京,第一次看到了寺山修司極端又激烈的現(xiàn)場戲劇。我思考著,“在日本的電視和電影公司里想自由做點什么真是太難了”。我又想著,“去做些這些公司永遠無法做出來的作品吧”。

    那時,我非常想做有著櫻花和煙霧(在日本劇場里它們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現(xiàn)場表演和電影能同時出現(xiàn)的作品。George Walton Lucas和Francis Ford Coppola在迪士尼樂園里的《Captain EO》就做過類似的效果。在電影放映期間,煙和鐳射光會打到觀眾的座位上。

    在日本,《少女椿》曾用過的技巧和演出手法被洛基恐怖秀沿用至今。

    《少女椿》上映時的演出由“金澤電影節(jié)”組織協(xié)助,它也贊助了《Horizon Blue》的首映。它的網(wǎng)站是//t.co/05H5D3AN24

    1992年《少女椿》初次上映的演出。地點是在東京的神社內(nèi)。

    .

    愛:您如何邀請到J?A?シーザー來制作《少女椿》的音樂?以及秋田昌美/Merzbow是您的朋友嗎?我看到《少女椿》的Staff和感謝名單里有他們的名字。在中國他們也有很多粉。

    .

    原田:我19歲開始看寺山的戲劇和電影,負責(zé)其音樂制作的就是J?A?シーザー。

    丸尾的漫畫里也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寺山的名言。所以我覺得J?A?シーザー的音樂會非常適合《少女椿》。其實我和他并不熟,不過我還是通過萬有引力(注:即“演劇実験室萬有引力”,J?A?シーザー所屬的劇團)聯(lián)系到了他。

    秋田昌美則是一位日本古典戲劇藝術(shù)的評論家介紹給我的。他幫忙參與了“赤貓座”的建造,《少女椿》就是在這里上映的。

    他們都是非常好的人。不過《少女椿》的演職人員的確基本都是我的熟人。

    《少女椿》里的新宿舊街景

    .

    愛:《少女椿》在日本被禁被毀,這究竟是怎么回事?

    .

    原田:1999年,《少女椿》被送去西班牙參加在圣塞巴斯蒂安舉辦的國際恐怖幻想電影節(jié)(International Horror Fantasy Film Festival),回國的時候被成田機場的海關(guān)沒收和銷毀了。他們給我寄來一份通知,禁止國內(nèi)上映。

    2004年,《少女椿》的母帶在戴高樂機場再次被沒收(注:送去法國制作DVD)。不過,它是依照了成田那邊海關(guān)的要求。

    還好,一周之后,戴高樂機場把母帶還給了我們。

    從那以后,《少女椿》就總是被日本海關(guān)以“具有淫穢內(nèi)容”的名義查禁。可能他們還活在江戶時代?我都懷疑我大概在他們的黑名單上了。

    之前,我郵寄《少女椿》出國參加電影節(jié)的時候,總是對海關(guān)報備這是“電影”。大概我還是太天真。后來,香港國際電影節(jié)的負責(zé)人對我建議說“你如果以私人行李的名義過關(guān)效果應(yīng)該會更好”,從那之后就沒什么大麻煩了。

    然而,在日本又出現(xiàn)了新的問題。

    2010年,依照《東京都青少年の健全な育成に関する條例》的規(guī)定,日本主要城市紛紛禁止了動畫漫畫領(lǐng)域的“與未成年人相關(guān)、涉及性的場面”。對于題材的審查日益嚴苛,所以“自主規(guī)制”的現(xiàn)象越來越多,日本的創(chuàng)作者們由于害怕被懲處以及被公眾抨擊,所以在創(chuàng)作時會先進行自我審查。

    順便提一下,《少女椿》在歐洲和亞洲都放映過很多次,但是從未在美國放映過。雖然曾有美國的電影節(jié)表示想播放少女椿,但是美國是禁止輸入具有“兒童色情內(nèi)容”作品的,所以也沒法把少女椿送去放映。

    《少女椿》之中的群馬縣古街道

    .

    愛:您如何決定把近藤ようこ的漫畫《ホライズンブルー/ Horizon Blue》(注:以下簡稱《Horizon Blue》)制成動畫?您為何花了二十余年才制作完成這部112分鐘的作品?

    .

    原田:之前提到,我小時候曾經(jīng)歷過校園欺凌。三十多歲的時候,我又得了抑郁癥。這些經(jīng)歷讓我非常能理解《Horizon Blue》所描繪的痛苦。

    當(dāng)我第一次看到這本漫畫的時候,我驚呆了,“這畫的就是我本人”!

    我也打算繼續(xù)制作有關(guān)社會中的小眾所承受的痛苦的作品。

    在《Horizon Blue》里,我在原有的故事之外添加了自己的經(jīng)歷,以紀錄片的形式制作了出來。

    不過,這部作品沒有得到任何支持,包括文化事務(wù)局。

    當(dāng)我年輕的時候,我可以在工作之余從事著獨立制作;而當(dāng)我年紀漸漸大了,“工作”與“獨立制作”的并行就愈發(fā)困難。再說我也并不擅長交流以及團隊工作。所以我決定獨立制作這部長達2小時的動畫電影。不過,為了生計,我也依舊在制作TV動畫,比如《星のカービ?!罚ǚ昼R、演出、原畫)、《妖怪人間ベム》(監(jiān)督、分鏡、演出、原畫)以及《日本の昔ばなし》(部分作品的分鏡、演出、作畫、人設(shè)、美術(shù)、原畫、背景、色彩設(shè)定、仕上)。

    一邊工作一邊自己做動畫,不知不覺24年就這么過去了。

    《妖怪人間ベム》劇照

    《日本の昔ばなし》劇照

    《Horizon Blue》劇照

    .

    愛:您的新作《Horizon Blue》里有句宣傳語是“長篇實驗紙芝居”,那么這部劇場動畫和紙芝居的關(guān)系是怎樣的?您打算把它制作成類似電影版的紙芝居嗎?(注:紙芝居略類似日本版的拉洋片)

    .

    原田:嚴格意義上來說,《Horizon Blue》不是一部紙芝居。

    這里有個問題:到底該如何界定“動畫”?國際動畫協(xié)會(ASIFA)在七十年代曾討論過到底該如何定義動畫,比如,“一張不動的圖片是否可以被定義為動畫”?

    從《少女椿》時期起,我就把作品的故事性放在了制作“全幀動畫”之前。畢竟,一個人制作動畫還是有很多限制的,所以很多場景我會用靜止的圖片來表現(xiàn)。日本的傳統(tǒng)藝能比如歌舞伎在臺上表演的時候往往存在演出靜止的時刻,但是觀眾可以在此時通過自己的想象去進一步理解這部作品。

    你知道蟲プロ1973年制作的《悲傷的貝拉多娜》嗎?(注:這是手塚神旗下動畫公司制作的成人向動畫之一。)它有很多靜止的畫面,可是觀眾并不在意。進一步說,它反而因此造就了更獨特的氛圍。

    再比如大島渚1967年制作的動畫《忍者武藝帳》(改編自白土三平的同名漫畫)之中就大量用到了原著的漫畫分格和畫面。

    日本的有些動畫人比較嚴苛,認為有很多靜止畫面的作品就不該被認為是動畫。

    我當(dāng)然不這么想,所以我會在自己的作品前面冠以“地下幻燈劇畫”和“都市投影劇畫”這樣的稱謂。不過這對于一般人可能難以理解,所以我會大概說自己的作品類似“紙芝居”。在日本,“紙芝居”也意味著“靜止的畫面”。

    《Horizon Blue》海報

    .

    愛:請和我們更多地分享您的新作《Horizon Blue》。

    .

    原田:《Horizon Blue》是近藤ようこ在1988至1990年間連載的漫畫,主人公對她親生的孩子施加暴力,然而這也源于她從小從父母那里受到了暴力。

    如今的科學(xué)研究顯示“兒童期所受的暴力傷害會對孩子的大腦發(fā)育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即使他長大之后也很難消除這類影響”。這是毫無疑問的。

    七十年代的日本動畫是以“電影”的結(jié)構(gòu)進行制作的。我也想依照之前的傳統(tǒng)方式做一部電影,認真嚴肅地探討上述問題。

    (不知你是否注意到,《少女椿》是按照七十年代日本電影的技法和思想體系進行制作的。)

    很希望所有人都可以關(guān)注兒童暴力的現(xiàn)象,而不僅僅是觀看過這部動畫的動畫迷。

    大概是因為我自己在童年時期就是這方面的受害者。暴力、被排斥、被欺凌的痛苦現(xiàn)在依舊影響著我。

    《Horizon Blue》劇照

    .

    愛:制作動畫是件非常辛苦的工作,而您的身體之前就一直不太好,不知現(xiàn)在怎么樣了?

    .

    原田:做完《少女椿》我就得了麻煩的病,現(xiàn)在我也得時不時往醫(yī)院跑。之前住過幾次院,所以現(xiàn)在我最關(guān)心的就是自己的健康。

    我也比較容易神經(jīng)衰弱,已經(jīng)連續(xù)25年都在拜訪精神科的醫(yī)生了。

    生活與睡眠的節(jié)奏很容易崩壞。

    還好,我不是體力工作者。在桌子邊干干活還是可以的,所以我也依舊在制作動畫。

    我對“承受病痛的人”和“精神脆弱的人”異常感興趣。所以我的作品里的主角也總是那些“不健康的人”。

    .

    愛:您平時有什么愛好?我注意到在《二度と目覚めぬ子守唄》之中您也負責(zé)音樂制作,所以您也是位業(yè)余的音樂人?

    .

    原田:我喜歡看書,聽音樂,冥想。此外,每晚我都會看看世界科學(xué)及考古學(xué)新聞,挺有趣。

    讀小學(xué)的時候我學(xué)過四年古典鋼琴,不過老師很可怕,課也很難,所以就半途而廢了。畢竟,我個子不高,手也很小,手指很難觸碰到鋼琴上的音階。

    后來,我參加了學(xué)校的銅管樂隊,負責(zé)演奏鈸。

    當(dāng)我進了中學(xué),市場上第一次出現(xiàn)了小型合成器和鍵盤。那時我正迷戀著冨田勲的合成器專輯,所以我也開始獨自在家做音樂。

    二十出頭的我在設(shè)計學(xué)校和朋友們組了個“新音樂樂隊”,但由于我們都比較孤僻,所以聽我們音樂的人寥寥無幾。后來,我開始對制作電影配樂產(chǎn)生興趣,《Horizon Blue》里一半的音樂都是我自己做的。

    .

    愛:我個人非常喜歡您為《二度と目覚めぬ子守唄》創(chuàng)作的配樂。您如何界定自己的音樂?您用什么樂器進行創(chuàng)作?

    .

    原田:我的音樂應(yīng)該歸類于“電影音樂”,日本有個專門的詞是“映畫音楽”。古典、爵士、當(dāng)代音樂、搖滾,各種風(fēng)格的音樂都能隨心所欲演繹成電影音樂?!抖趣饶恳櫎幛套邮貑h》OP的曲調(diào)使用了合成器的“滑音”,木下忠司(映畫音楽作曲家)經(jīng)常用這個手法。

    《二度と目覚めぬ子守唄》之中使用的樂器如下。都是上世紀七十年代發(fā)售的,除了KORG別的都已經(jīng)壞掉了。

    *KORG合成器"MS-10"

    *雅馬哈鍵盤"PortaSound"

    *TEAC多功能錄音機"144 PORTASTUDIO"

    外加吉他專用的小音箱

    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在使用新樂器了,不過舊式卡帶時期的音樂明顯更吸引人。

    .

    愛:我知道您是高畑勛、Winsor McCay和寺山修司的忠粉,也非常羨慕您在青年時期經(jīng)常去看天井棧敷的演出。您還有哪些喜歡的藝術(shù)家?

    .

    原田:漫畫家方面,我喜歡手塚治蟲、藤子不二雄?、近藤ようこ和丸尾末広。

    音樂人方面,日本這邊是佐藤勝、武満徹、冨田勲和木下忠司(映畫音楽作曲家)。我還喜歡德彪西。近些年,意大利樂團Goblin的鍵盤手Claudio Simonetti(他為意大利著名恐怖片導(dǎo)演Dario Argento制作電影音樂)經(jīng)常來日本演出,我也會去聽。

    電影監(jiān)督方面,小林正樹、熊井啓、山本薩夫、今井正、深作欣二、浦山桐郎、野村芳太郎、佐藤純彌、內(nèi)田吐夢、山下耕作、石井輝男、Dario Argento我都很喜歡。我也很欣賞中國的謝晉導(dǎo)演。

    電影攝影監(jiān)督方面,我喜歡宮島義勇,他的老師是Sergei Mikhailovich Eisenstein和Eduard Tisse(注:他們是蘇聯(lián)著名劇情片《戰(zhàn)艦波將金號》的導(dǎo)演和攝影)。

    至于動畫人,我喜歡七十年代活躍在日本動畫界的所有動畫人。

    .

    愛:您曾說過《太陽の王子 ホルスの大冒険》對您有著極大的影響。這種影響您覺得體現(xiàn)在何處?

    .

    原田:它融合了經(jīng)典電影的技巧和哲學(xué),而且,它基本是由工會及其成員制作完成的。你可以在其中看見Sergei Mikhailovich Eisenstein的影響,動畫「演出」所能實現(xiàn)的可能性被極大地擴展了。

    而且,有史以來第一次,人們意識到了“動畫可以是很嚴肅的作品”。它能用來表現(xiàn)思想矛盾、心理問題、社會現(xiàn)實以及作為共同體而存在的人類。“動畫只是小孩子的玩意”這樣的觀念被扭轉(zhuǎn)了。

    以及,1976年的TV動畫《母をたずねて三千里》是高畑勛用意大利新現(xiàn)實主義的手法制作的。

    .

    愛:如果您有能力改變一件已經(jīng)發(fā)生的事,您會怎么做?

    .

    原田:這是一個沉重的問題,我不知道我的回答能不能切題……

    從小時候到三十多歲的這段時間,我有過很多痛苦的經(jīng)歷。有時我很想把它們推倒重來。不過,我選擇了把這些傷痛用作動畫的主題,相信能做出給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

    日本動畫行業(yè)充斥著不合法、殘酷的用工制度。我差不多20歲的時候成為動畫人,但是我毫無休息時間。一天工作24小時是常事,365天全年無休。

    我25歲去了某家電視臺的新聞部門做兼職;30歲去了錄像制作公司;40歲時我又回到了動畫行業(yè)。那些年我常常因為加班而生病倒下,由于工作太忙也只能靠吃即食食品解決一日三餐。估計我生病也和這些因素有關(guān)。如果我能不加那么多班,我應(yīng)該會制作更多的獨立動畫,也不會摧毀自己的健康。

    有點扯遠了。如果我真的可以改變一件事,那么就讓我的手變大一點點吧,那樣我就能好好彈鋼琴了。

    .

    愛:日本動畫業(yè)界竟然如此殘酷?不可想象……

    .

    原田:日本商業(yè)動畫的歷史并不長,基本是從手塚治蟲1963年的《阿童木》開始。從那時起,日本跌跌撞撞開始摸索著做TV動畫。

    TV動畫每周都要播出,制作周期非常短,時間表很嚴格。

    1974年的《宇宙戰(zhàn)艦大和號》在年輕人之中引發(fā)了動畫狂潮。到了八十年代,TV動畫產(chǎn)業(yè)蓬勃發(fā)展,動畫制作人員卻人手極度不足。

    完全不考慮有沒有足夠的人,TV動畫的日程就已經(jīng)安排好了。

    就是在那個時候,我成為了動畫人。

    在那個大家基本都是新人的時代,我們因為缺少經(jīng)驗所以工作速度不可能很快。但是動畫上線時間卻已鐵板釘釘。

    所以我是沒有時間休息的。

    日本的自民黨政府無視了來自聯(lián)合國以及國際勞工組織的建議?,F(xiàn)在也一樣無視。

    日本勞動法規(guī)定“工作時間每天為8小時”、“必須安排休息時間”,但是并沒有相關(guān)的懲罰措施,所以黑心企業(yè)不會嚴格遵守法律。

    此外,雖說現(xiàn)在的企業(yè)被強制要求繳納健康保險、失業(yè)保險以及打卡,但是動畫公司在過去并沒有實行這些。

    日本的動畫公司是被特殊對待的。在社會上,它們被認為是“一群喜歡畫畫、不太正常的人組成的義務(wù)工作者團體”。

    工作太辛苦了,每年都有人過勞死或者自殺。

    這些事往往不會被公開化,因為死者家屬一般都希望息事寧人。

    在過去,日本社會普遍的觀念是“從事動畫漫畫行業(yè)的工作有點丟人”或者“找不到工作的人才去畫動畫和漫畫”。

    動畫公司也不會付什么加班費。日本人總是在免費加班,所謂的“サービス殘業(yè)”。

    2000年,商業(yè)團體和政府終于想起來把動畫作為國家級產(chǎn)業(yè)進行扶持了。大概是因為日本動畫在海外比較火,出口量也在節(jié)節(jié)攀升。

    2001年頒布的《文化蕓術(shù)振興基本法》和2004年頒布的《コンテンツの創(chuàng)造、保護及び活用の促進に関する法律》里,政府第一次制定出了有關(guān)動畫和漫畫的法律,決定在海外推行“酷日本”(當(dāng)然,這和我這種地下動畫工作者無關(guān))。

    政府、商業(yè)團體、動畫公司不得不欺瞞曾經(jīng)的非法工作環(huán)境,把動畫和漫畫立為國策之一。

    日本的商業(yè)圈和企業(yè)開始宣揚一種新的概念,“動畫從業(yè)者不是正規(guī)社員,只是在公司上班的自由職業(yè)者”。

    (然而,這和厚生勞動省界定的“勞動者”的概念并不吻合。)

    “在動畫公司上班的動畫人是法律意義上的勞動者(法律上の正規(guī)社員)還是自由職業(yè)者?”

    這個問題依舊存在爭議,偶爾也會有相關(guān)的法律訴訟出現(xiàn)(數(shù)量很少就是了)。

    2000年,有家日本動畫公司想出了在亞洲范圍內(nèi)外包動畫業(yè)務(wù)(海外発注),以此來緩解國內(nèi)人力短缺的問題。

    乍一看,日本2000年之后的動畫推廣策略好像還不錯,可是我對此存有疑問。

    《文化蕓術(shù)振興基本法》和《コンテンツの創(chuàng)造、保護及び活用の促進に関する法律》是自民黨、商業(yè)團體和大公司閉門造車搞出來的,它們認為對暴力和性的描寫會對年輕人構(gòu)成不好的影響,所以不允許這樣的內(nèi)容出現(xiàn)。近些年,批評日本政府的文藝作品也被禁止獲得國家的扶持。

    藝術(shù)創(chuàng)作應(yīng)該是自由的。

    最近,右翼派領(lǐng)導(dǎo)的日本政府和自由派民眾就是否該展出戰(zhàn)時慰安婦的塑像而爭執(zhí)不下。我是屬于自由派的。

    雖然有關(guān)漫畫、游戲和相關(guān)藝術(shù)的法律相應(yīng)被頒布,我們的稅金卻依舊在源源不斷流向大企業(yè)的生意。私人工坊,小微企業(yè),得不到幫助。

    更有甚者,日本政府還在用動畫做著各種偏向性明顯的宣傳推廣。

    總之,日本動畫產(chǎn)業(yè)依舊困難重重。

    .

    愛:謝謝您對日本動畫產(chǎn)業(yè)的深度介紹。您對于如今的日本動畫作品有何看法?

    .

    原田:我對現(xiàn)在的日本動畫并不怎么了解,起碼不會比別人了解更多。不過,我任教于藝術(shù)大學(xué),我的中國學(xué)生、碩士生和博士生都做過很棒的作品,我會大量看他們制作的動畫。

    我自己做的動畫用的都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日本電影的技術(shù)、思想和理念,那時的日本電影從各個方面來說都非常厲害,可以給觀眾們帶來巨大的沖擊。如果你喜歡我的作品,或者為它而震驚,其實它的本源就在于那些老電影。

    .

    愛:非常感謝您接受我的采訪!

    .

    ================================================================

    .

    近期在東京的朋友們?nèi)绻肴ガF(xiàn)場觀看《Horizon Blue》,請注意它的放映時間和地點:

    .

    東京上映日程

    12月1日(周日)下午3點

    12月1日(周日)晚上7點

    12月28日(周六)晚上7點

    .

    主辦方:霧生館

    預(yù)約:kiyubaru@gmail.com

    票價:1000円

    .

    放映地點:シネマハウス大塚 

    東京都豊島區(qū)巣鴨4-7-4-101

    距離JR大塚駅北口步行約7分

    .

    ================================================================

    .

    有國內(nèi)獨立電影節(jié)或獨立動畫節(jié)資源的朋友們?nèi)绻敫嗟亓私饧胺庞场禜orizon Blue》,請和霧生館(kiyubaru@gmail.com)或者我聯(lián)系,謝謝!

    .

    ================================================================

    .

    ☆彩蛋時間☆

    原田浩 @2007年克羅地亞薩格勒布國際動畫電影節(jié)

    .

     3 ) 奇跡

    很久以前看過一部叫奇跡的影片,影片中少女的原生家庭環(huán)境是世俗眼中認為糟糕的那種,她們的父親霸道蠻執(zhí),性格敏感控制欲極強,這種性格影響著家庭氛圍,她們常常噤若寒蟬卻不可憐,所以不知道為什么這個質(zhì)樸的片子也流露出一種像原生蜂蜜一樣的幸福。也許這就是未被計劃過的生活的原來樣貌吧。這樣的幸福雖然不像社會流通的幸福一般令人舒適卻也馥郁芬芳足夠令人心存善念。

    我一直不喜歡丸尾末広 ,他技巧高超但常常過猶不及,他太過精明,華麗的畫風(fēng)煽情的做作。但是我很喜歡少女椿這部影片,也許正是被詬病的ppt式動畫反而中和了漫畫的油膩。

    少女像山茶花一樣存在那個空間,影片沒有提到她被家人關(guān)照的幸福時光,她的母親出場即被老鼠掏空陰道她的父親則粗俗冷漠的偷偷咀嚼著一根黃瓜,可是她依然能用近乎依賴的信任向陌生的禮帽男尋求幫助,她相信自己像籃子里美好的花朵一樣會為人呵護愛憐。

    她對世界的幻想帶著潔癖,她對自己的幻想存在潔癖,當(dāng)有一天她意識到;啊!原來我也是雜耍團其中的一員。她看著他們殘破的身體粗俗的性生活無比惡心與委屈,直到這種惡心忍無可忍地從嘴邊冒出來。他們狠狠教訓(xùn)了她,他們不允許她美好,甚至不允許她幻想美好,這會讓他們覺察到自己的不堪。

    我不知道會幻術(shù)的侏儒是椿的幻想還是確有其人,但這都是椿最好的幻想了,因為她的生活不堪到令他毫無反抗的能力,她需要這樣一個霸道且控制力極強的角色出現(xiàn)給予她安全感,這是椿的生活,她已經(jīng)無力掙扎,只好期待被拯救,即使是在幻術(shù)中變成自己想要成長的樣子也是幸福的。對不起,這就是我能想到的奇跡,請讓我的幻術(shù)生活再長一點點吧。

    一切回到現(xiàn)實,不管是瘋狂還是破碎,這記錄下的須臾奇跡都足以令人動容唏噓。

     4 ) 一些截圖

    在悲傷的故事里找糖吃

    豆瓣提示我寫的內(nèi)容太短了,那么只好再多打一點(其實我只想存截圖…)

    最喜歡的還是觀眾身體扭曲爆裂一段,是魔術(shù)師的嘲諷:看客們!你們和我們這些社會邊緣人有什么區(qū)別么,誰也不比誰更惡心。整個故事是平和的陰慘,一點一點將小綠的幸福盡數(shù)打碎。呈現(xiàn)的是二戰(zhàn)后期日本批判軍國主義&西方?jīng)_擊下的社會,但我覺得還挺有人類普適性,你以為生活已經(jīng)夠糟糕了但是還遠遠沒有到盡頭。

     5 ) 她沒愛過任何人,無法幫助到任何人

    算得上神作,少女椿漫畫中有個前篇,講的是小綠的同學(xué)通過援交掙了不少錢,給小綠以啟發(fā)。小綠是一個自理能力很差的人,無法面對生活的壓力和挫折,既無法照顧生病的母親,讓她因為衛(wèi)生問題受老鼠撕咬。也沒辦法保護自己,劇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人妖和木乃伊,為什么不用自己的力量去反抗,就算是半夜打他們一頓也好啊,讓他知道不是好欺負的。而侏儒魔法師就因為跟她有了沖突,就利用對她的信任去害他,可以說心機很深。實際上,她屬于那種弱者,自己沒有特別的才能,不斷的需求幫助,利用自己可憐的樣子和同情心獲得別人的幫助,可是這個世界善良的人越來越少,她往往受到傷害,一旦有了轉(zhuǎn)機卻想要獲得更高的地位。她沒愛過任何人除了她自己。

     6 ) Midnight Eye《午夜眼》對這部傳奇地下動畫的評論(轉(zhuǎn))

    An old friend of mine and an avid collector of 16 and 35mm film prints follows a very strict regime when watching movies: "The celluloid must run through a projector in a theater with a big screen and a crowd, the way those movies were meant to be seen. Watching video copies of them on a couch at home doesn't count. It doesn't provide the true experience of the work in question. You can't say that you have seen a film if you've just watched a video of it."

    This is fair enough for most films. But Hiroshi Harada, the director of Shojo Tsubaki (let's stay with the original title for the time being) sets the bar much, much higher. He doesn't even allow his film to be shown in movie theaters in Japan, yet alone let them be consumed on video or DVD.

    For his screenings, he created incredibly elaborate "freak show" events which encompass live theater, live music, acrobatic acts, wild stage settings, freaky characters let loose on the audience... and a lot of secrecy. His flyers announcing shows and even those looking for performers were deliberately confusing - nobody was supposed to know what was really going on. In the early years, which means the early 1990s after the film's premiere in 1992, he wouldn't even want anyone to know what kind of show Shojo Tsubaki was at all: a movie, an anime, live theater?

    "It would have been not interesting if I had given all that info in advance." Harada wrote me in a recent e-mail. "I wanted surprise. The audience suddenly encountering something totally unexpected - that was the point."

    Now, what is Shojo Tsubaki? Well, it's animated, it's on celluloid, it is about a poor young girl who lives a hard life in a freak show circus, and its scenes often switch from being extremely kawaii to extremely graphic, violent, and at times oozing into the territory of far-out sexual fetishism. Sex among disfigured freaks, eye-ball-licking, rape by a disgusting, diseased... it's all there. And yet, Midori, the main character, does find true love here... and then things turn violent again... You never know where the movie is heading. You can't even guess what dangers or pleasures might be coming Midori's way from one second to the next.

    Shojo Tsubaki is set in the early years of the Showa emperor's reign, the late 1920s in the Western calender. The original inspiration for the film dates from around the same time: a kami shibai performance going under the same title. Kami shibai translates to 'paper play' or 'picture show' and it dates back to the middle ages. A storyteller would tell a fantastical story in busy market places or wherever else he could find an audience, illustrating his story with a series of drawings. Often, his story was written on the back of the cardboards displaying the pictures to make it easier to do the performance and also to enable the storyteller to sell copies of his act afterwards.

    Shojo Tsubaki (which literally means Camelia Girl) is said to have been originally created by a legendary kami shibai performer from the 1920s working under the name Seiun. It was a lengthy performance back then, consisting of 21 chapters and lasting for several hours. One of those original sets of pictures still survives and the play actually has been performed at times as part of the Shojo Tsubaki film events.

    The paper play tells the story of a poor family whose father went too far into gambling debts. He runs away and lets the others fend for themselves. Midori, his daughter, goes into the business of flower selling. It's a sad job and one day she is kidnapped by two men and sold to a travelling girl's revue theater where she performs under the name Tsubaki Midori.

    In the early 1980s, underground manga artist Suehiro Maruo began to turn the old kami shibai into one of his own disturbing picture stories. The earliest evidence I could dig up was in his 1982 book Das Ungetum der Rosenstck in which the beginning of his unique take on the Midori story is shaping up. The title of the book is of course some sort of flawed German. Though his grasp of the language might have been lacking, Maruo was deeply influenced by 1920s German expressionism and his heroes were Nosferatu, Marlene Dietrich and Doctor Caligari. They all figure prominently in the book - and the drawing style is a fascinating mix of Weimar German influences and vintage Japanese. Truly mesmerizing stuff.

    In 1984, Maruo eventually had his final book-length manga of Shojo Tsubaki out in the stores. As already outlined in his Shojo Tsubaki chapter of Das Ungetum, the old kami shibai became now something new altogether... a full blown girl-in-the-freakshow story freely mixing cuteness, violence, perversity and a painstaking accuracy in the depiction of 1920s Japan and its outlaw characters to mindblowing impact.

    Enter Harada. He was a young overworked pen-and-inker in the animation industry in 1970's Japan and he hated it. He realized that artistic ambition and the need to sustain oneself had always been a great conflict artists had to fight out with themselves ... but the animation industry didn't even give him the freedom to choose one or the other. The boss told the guys on the drawing boards what to do and they just had to hurry on with their mindnumbing work. He wanted out of the system and he did manage eventually to get out. He quit his job and premiered his first independent animated production City Nocturne in 1979. In 1985, he had 2 new animated works ready for release: Eternal Paradise (Kagirinaki Rakuen) and Lullaby to the Big Sleep (Nido to Mezamenu Komori Uta). The latter, shot on Super 8 and 27 minutes long, told of the adventures of a young boy getting sucked into the violent demonstrations held by leftist groups resis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Narita Airport. It played the Pia Film Festival in Tokyo, the main showcase for young Japanese independent cinema. Jury member and punk / biker movie director Sogo Ishii loved it and thanks to his lobbying, Harada won a major festival award.

    Lullaby had already strong Maruo-esque tendencies: an unpredictable, sexually-charged story, experimental techniques and a main character who underwent a wide variety of forms of bizarre abuse. Even the drawing style appears to be heavily inspired by Maruo. So it seems almost logical that Harada choose a real Maruo as his next project: Shojo Tsubaki.

    Knowing that this would demand much bigger resources than his previous films, he went back to the studios and tried to find financing. None was to be found at all. The subject matter of Maruo's book simply scared all potential investors away. Undeterred, Harada sacrificed his life savings, even went to money lending outfits to keep going. Maruo himself had told him "to make the film any way he wanted", as Harada told me. They did stay in close contact during the production period, though, with Maruo providing readings of old-fashioned kanji he had used in his book, advising on what colors to use for scenes and otherwise providing a great influx of ideas - some of which Harada then used. Maruo also lent his original source material to Harada, photo books on Tokyo of the period for example.

    Harada started the great work in 1987 - and then continued drawing for 5 years, all by himself. Every single image of the movie was drawn by just one man alone! Harada did however receive a great deal of volunteer support from the Tokyo underground scene of the time for the final completion of his work: from musicians who provided the soundtrack, animators, people at independent documentary film studios, theater groups, even S/M clubs.

    In 1992, the premiere of Shojo Tsubaki was held as a giant spectacle in a red tent on the grounds of Mitake Jinja, a Tokyo Shinto Shrine. Amidst strange decorations and exhibits, undergound theater group Aka Neko Za (Red Cat Theater) staged acts which are also performed by the freaks in the movie, and smoke was blown into the audience.

    Here's what was projected onto the big screen: To a collage of violent freak show images, an announcer screams out what kind of an incredible story the audience is about to witness - in rhyming vintage carney lingo which almost no young Japanese would be able to understand. Then Midori, a poor girl about the age of 12, selling flowers in 1920s Tokyo. One of her regular customers is a strange man she calls "Mister Bowler Hat" due to the hat he wears. One night, she comes back home and finds her mother dead in her bed, rats already feading on her corpse. She runs away... With nowhere to go she turns to "Mr. Bowler Hat", who turns out to be a freak show impressario going under the name of Mr. Arashi. She joins his travelling circus... and right from the beginning becomes the focus of endless abuse by the real freaks, grotesquely disfigured perverts with bizarre fetishes and giant egos to boot. Relief comes in the form of Wonder Masanitsu, a magician who can squeeze his entire body through the tiny opening of a glass bottle. She falls in love with him but Masanitsu has powerful dark sides too...

    It's an animation film, for sure, but the animation is extremely limited. In many instances, it's just a series of drawings, held together by music and dialogues... a modern-day kami shibai. Which of course is quite fitting to the origins of the tale and the time it takes place in.

    More screenings of the film followed in rapid succession. Harada himself developed a new modus operandus of screening the work which made it even more difficult to access: he handed audience members who had made a reservation a map of a residential neighborhood. The people had to follow cryptic signs like dolls placed on street corners or folks in strange attire standing by the street to evenutally find an unassuming building and enter its basement. There they were handed candles and had to make their way through a dark labyrinth of corridors and rooms before they could enter the actual venue. Couples were separated, smoke was blown in, fans blew paper snippets resembling cherry blossom petals. While the film ran, theater group members threw objects at the audience that were also thrown around on screen...

    In 1994, the film had its international premiere at the Orleans Biennale in France. It has since been shown at a number of Western festivals under a variety of titles like The Girl in the Freak Show or Midori - The Girl in the Freak Show, though without any of the trappings that come with the film in Japan. Harada wouldn't have been able to stage anything similar in a foreign country. The Japanese shows were difficult enough to arrange. Still, Midori stood her ground up on the Western screens, despite being all alone with the vicious freaks in the movie and the quiet lurkers in the seats. Poor girl... so many cruel things have been done to her...

    That the film is now available on DVD in France under the title Midori with subtitles in 5 European languages for private home viewing might be the worst abuse Midori ever encountered, though. At home in Japan, however, the film can still be seen only on the rare occasions of a real full-blown freak event, the way it was meant to be seen....

     7 ) 他說,我要去買點吃的,你在這里等我。 從此,就再也沒有回來 只是這里觸動了我

    他說,我要去買點吃的,你在這里等我。 從此,就再也沒有回來
    只是這里觸動了我
    本以為一切痛苦將要迎來新的平靜開始
    但對于什么也不知道,無措的綠子,一切猶如一場扭曲幻術(shù)
    所唯一能期待零微希望幻滅
    令人嘆息
    這部片子
    應(yīng)是在嗟嘆,從賣花姑娘低下頭開始

    在母親懷里哭泣,
    傷心欲絕
    幸福破滅
    春花秋月
    而今又是形影相吊!”


    在這里感謝此貼的lz
    http://tieba.baidu.com/p/2078619875
    如果不是在這里看分段~我是不會獨自碰這部動畫的~

     短評

    快速剪輯里內(nèi)容量繁多,觀看時最好不要眨眼,令人深陷的、宗教般的魔幻。探尋變態(tài)心理,誰比得過日本人!大師,是普通人即使努力、修滿了“學(xué)分”也難以企及的。因為他們根本不在多數(shù)人的那個維度里。何謂“開竅”?我的理解是:開了新的維度。 未刪節(jié)版。

    8分鐘前
    • 桃子
    • 力薦

    丸尾末廣

    13分鐘前
    • 徐小猴
    • 推薦

    生而為人,對不起,所有痛苦都無比真實,而所謂幸福不過是幻相。程序如此,你服不服!

    17分鐘前
    • 蘆哲峰
    • 還行

    恩,挺忠實,怪不得禁播

    18分鐘前
    • 小米=qdmimi
    • 推薦

    地獄的無慘繪

    19分鐘前
    • Amadeo
    • 推薦

    還是有劇情的 真心覺得木乃伊男很帥....侏儒魔術(shù)師是荒木經(jīng)惟變的么?

    23分鐘前
    • "eMily"┆rehab
    • 推薦

    日本就是這么變態(tài)啊啊啊啊啊

    27分鐘前
    • YVE
    • 還行

    ……搬家時候發(fā)現(xiàn)有原盤,誰要?要的話我做個種子去,或者直接上傳小組

    28分鐘前
    • 申公豹
    • 還行

    丁酉. 嗯為什么找出這個片子看了?日本對變態(tài)、兇殘的嗜好一直很一致統(tǒng)一吶。

    29分鐘前
    • Matt
    • 還行

    與其說動畫,不如說動態(tài)漫畫。據(jù)說導(dǎo)演絵津久秋穿著就像勞工,動畫原本膠片在帶出海外參加影展回來時被海關(guān)收繳銷毀。

    31分鐘前
    • 惡魔的步調(diào)
    • 還行

    幻術(shù)師爆發(fā)的那段不錯

    35分鐘前
    • 再見皮卡?
    • 還行

    雖然沒有怎么看懂,但是口味確實是重的。想對那些評價“這也算動畫?!根本就是幻燈片”的人說,人題目頭六個字就已經(jīng)告訴你們是“地下幻燈劇畫”了謝謝,而且這是人1992年的作品。

    39分鐘前
    • 透明北極熊
    • 推薦

    荒誕、晦澀、重口味...透著極致絕望氣息的映畫。這部成人向動畫看得人很壓抑,根據(jù)丸尾末廣1984年漫畫改編,92年由絵津久秋制成動畫,在日本都禁播的電影應(yīng)該不言而喻了,你以為生活已經(jīng)很糟糕了?其實它遠遠沒有盡頭,小綠在這個如同地獄一般的世界最后也只能淪為行尸走肉。倒是很期待真人版電影呢

    41分鐘前
    • kiki204629
    • 推薦

    他說,我要去買點吃的,你在這里等我。 從此,就再也沒有回來

    42分鐘前
    • 米小虎
    • 力薦

    我不知道該怎么評星,嚇到了但是沒有想象中那么嚇到。

    46分鐘前
    • 夏白夏-
    • 推薦

    忠于漫畫原作,片尾曲[迷い子のリボン]嗲

    47分鐘前
    • ζω?ιδ
    • 推薦

    太揪心,哎

    48分鐘前
    • 爆漿大餅
    • 推薦

    悲慘世界,人間地獄。

    49分鐘前
    • 天誅·可而keer
    • 推薦

    詭異惡心的畫風(fēng),這個恐怖幻術(shù)噢有點意思!

    51分鐘前
    • 無名氏
    • 推薦

    日本女性地位卑微,女孩和魔術(shù)師戀愛后卻被限制自由失去選擇權(quán),欺凌禁錮性虐待是人們病了還是社會病了

    54分鐘前
    • 朋克大帝
    • 推薦
    加載中...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影

    電視劇

    動漫

    綜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