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被打動的
我是看的自己很難受的,大部分時候我的喉嚨都在痛,就是難受的那種痛。后面安吉麗娜朱莉演的妻子再次被告知她丈夫已死,馬上回房,關(guān)門,情緒終于爆發(fā),我的心也跟著她一次一次的哭喊而顫抖難受。
我記得很深的是最后記者對她進行采訪,問她是怎么看巴基斯坦的,怎么看在巴基斯坦同情他丈夫遭遇的巴基斯坦人民的,她回答是極端組織是孕育于最窮苦地區(qū)的,是國際性的,只要這個世界上還有貧窮痛苦,極端組織就還會存在(大意如此)。你也能電影里能窺視出在巴基斯坦的這個地區(qū)的貧民窟里人們過的是什么樣的生活,而越是在這種極端的困苦中就會有越堅定的信仰。也就是其中巴基斯坦的CID局長審問最后找到的那個殺害記者的嫌疑犯時,嫌疑犯反問當時場上的人"我至少會堅定我的信仰,你們呢?"還有那個晨禱的早上,CID局長,記者住的地方的傭人,街上的人,都虔誠的雙手合十,下跪祈禱。
這個片子里還有很多東西,宗教,政治,人性。包括記者要隱瞞自己的猶太身份,巴基斯坦某部長懷疑是印度的陰謀,還有女主身邊的印度籍女記者被特工查底爆光身份信息,美國通過電視表示不會滿足任何綁匪的要求,幾派調(diào)查人員行事風(fēng)格等等。這些都是我看了一遍留下記憶而且感到有些疑惑的東西。因為說實話我并不是一個非常了解這個地區(qū)歷史的人,不是我不想了解或者不感興趣,而是我可以預(yù)想得到的這些歷史的殘酷復(fù)雜以及殘忍。我也許并不會主動去接觸這類型片子。
我是在b站偶然看到的,彈幕和評論也有不少說這是一部無人問津的好片子。它可以是一個窗口讓你看到這個世界的另一面。安吉麗娜朱莉也許也可以吸引一波人來看。畢竟這種事情確實離我們太過遙遠,我們生活在一個無比和平peaceful的世界里,當然可以怡然自得的享受自由快樂而不是給自己平添苦惱去思考人類的不幸。但是我們也沒有權(quán)利高高在上去指導(dǎo)別人怎么樣覺得自己了不起,因為他們的痛苦我們根本體會不到,所處的情況也完全不同。
我相信人應(yīng)該多讀書多了解歷史,歷史是看到一切問題的鏡子,從過去到現(xiàn)在到未來。這可能不是一部完美的片子,但它確實打動了我。讓我想把曾經(jīng)看到的有關(guān)這個地區(qū)的書但是沒有看下去的找出來讀讀。
2 ) 勇氣
電影和書的最大不同就是被動性,看書的時候,我們按照自己的節(jié)奏,緊張時字斟句酌,放松時一目十行,并不時放下書思考。但看電影,我們的思緒被強制的跟著情節(jié)的節(jié)奏走,它張我張,它弛我弛。人們說一百個人眼中有一百個哈姆雷特,那是指讀書,如果是看電影,那你就只能看到一個哈姆雷特,還是導(dǎo)演眼中的他。
也許讀原著會讓我熱淚盈眶,但電影顯然沒有達到這個效果,也許是為影片的節(jié)奏和表達方式所累,無暇去過多思考的原因,雖然Angelina Jolie的表演平實的幾近真實。
是為了生活而報道,還是為了報道而生活是區(qū)分是否是一個合格的新聞工作者的條件,最顯著的區(qū)別就是當需要去危險的地方獲取珍貴的資料時,你是熱血沸騰還是渾身戰(zhàn)栗。
電影基本上沒怎么直接表現(xiàn)出Daniel Pearl的英勇,而是通過Mariane Pearl的堅強來側(cè)面烘托。同為新聞工作者的夫妻倆能建立起真正的理解和支持,這也是為什么Mariane一直如此堅強的原因,她堅信丈夫的正確,并為之驕傲。丈夫的頭顱可以低下,但他的驕傲從不會低下。
尋找過程中Mariane的冷靜和堅強異于常人,雖然擔(dān)心,但并未讓恐懼迷了心智,她依然果敢的處理著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直到得知丈夫慘死,在把自己關(guān)在房間撕心裂肺的嘶吼后,拉開房門,她帶著他的驕傲依然高昂著頭。
那些不會失去勇氣的人才是真正不可戰(zhàn)勝的強者。
留句臺詞給自己。When it is over, I know there is nothing that can happen that I won't have the courage to face.
3 ) 午后陽光:到底誰該是被譴責(zé)的
從午后的陽光下傳來一陣聲嘶力竭的尖叫,一個女人在沉默許久后終于將體內(nèi)蓄積的力量完全釋放了出來,而這之后,我是指她的生活,還會像原來的那份幸福靠攏嗎?這個誰都不得而知,影片在結(jié)尾處運用了一段倒敘的手法,讓人在平鋪直敘后的電影語言中最終找回了一絲溫馨和帶有希望的感覺——失去和得到其實在某種意義上來講是同樣的令人沮喪,從辯證法的角度來看,極端的悲與喜都不能稱之為真正的快樂。
在911事件前后發(fā)生的恐怖事件中,到底誰應(yīng)該去擔(dān)負責(zé)任?到底誰又是真正的受害者?當國家的利益與個人利益相互碰撞的時候,我們應(yīng)該如何選擇呢?一系列的問題在我看完這部電影之后它們就像是幽靈一樣縈繞在我的腦海之間,其實答案是顯而易見的,但是那一刻我卻羞愧的說不出話來,只想沉默。
我是為了那個被美國某家報社派去的戰(zhàn)地記者而感到惋惜,同樣也為了巴勒斯坦那些正在戰(zhàn)火紛飛的環(huán)境下生活的人民而擔(dān)憂,有些事情一旦觸及到政治,孰是孰非都已經(jīng)不再重要,戰(zhàn)爭是不可避免的,恐怖事件的頻繁發(fā)生,在那個背景之下正義與邪惡其實根本無從界定,因為不管怎樣,受害者永遠都是人民。
對于一部以當年911為背景而拍攝的影片,我不知道該怎樣去說,因為或多或少會有所顧忌,而且如果僅僅是站在巴勒斯坦的角度去審視這部影片,我想說其實真正的恐怖主義不是那些為保護巴勒斯坦而流血的“極端主義者”,因為我實在想不出他們這么做哪里有錯,他們?nèi)跣?,他們由于處在石油盛產(chǎn)的地帶,肯定會有人分外眼紅,這是不可避免的,導(dǎo)致戰(zhàn)爭后果的嚴重性就是胳膊擰不過大腿,他們這樣徒勞的做著殊死抵抗,是在捍衛(wèi)國家的尊嚴。當然了,那個戰(zhàn)地記者的遭遇我也非常同情,因為他也非常無辜,發(fā)生那樣的事情誰也沒法說到底是誰的錯,在那樣一個戰(zhàn)爭的大背景下,只有勝者為王敗者為寇,正義和邪惡只是在戰(zhàn)爭之后才命名的?;蛟S我這樣說有些極端,但是無可厚非的就是我們都希望生活在一個和平世界中。
女主角(及戰(zhàn)地記者的妻子)同樣也是一個新聞記者,她在蒙受了這樣巨大痛苦后,顯得少有的平靜,片子是美國拍的,我想其目的可以很明顯就看出來,不是我抨擊他,打個比方說,A把B打殘廢了,B終生不能起床,而A只是稍微受了一點皮外傷,可是由于A很強大,他反而把原因都怪罪到B的身上,并且顯示出自己的清高,還要讓身邊所有的人買他的帳。這樣做未免有些過分吧,我不知道巴勒斯坦的人民如果看到這部影片以后會作出一種什么樣的回應(yīng)。
生活在這個地球上,我想說的是,不管是因為國家利益還是由于個人利益,其戰(zhàn)爭的傷害程度遠遠超過了我們的想象:經(jīng)濟下跌,國家體制崩潰,人民流離失所,誰勝誰敗到底能得到一個怎樣的結(jié)果呢?淺顯的看來受害者是人民,其實不然,最終承受這份痛苦的是地球本身,還有我們所有生活在這個星球的人民。
4 ) 記者+母親+妻子的Angelina讓人感動
看好站在電影院門口就無語了,太沉重
Angelina Jolie的法國口音很好,雖然把自己染得那么黑惹來美國很多所謂反種族主義者的抗議(大概解釋了為什么imdb上給分那么低),但是影片的大部分時間她的感情張弛有度,感覺回到了早年《女孩向前沖》的年代。當然她也絕對不是這個角色的最佳人選(假設(shè)如果不是Brad Pitt當制片)。但是我是覺得相對有些片子而言這里頭美國人的不可一世沒有了,也沒有妖魔化一些國家,還算誠懇~
片尾曲很好聽,雖然是nouvelle vague翻唱的,但是帶點bossa nova曲風(fēng)的in a manner of speaking稍微讓離場的觀眾也好輕松點。
http://cafeteria.3lavie.org/topic/view/627.html 5 ) 精彩對白
精彩對白:
Mariane Pearl: In his work, Danny struggled to keep free of dogma and alliance. He didn't represent a country or a flag, just the pursuit of truth. He was there to hold up a mirror and force people to look at themselves. What better way is there to respect humanity?
瑪琳娜·珀爾:丹尼一直在努力地維持信仰和國際友好盟約的自由。他既不代表一個國家,也不是星條旗的象征,他所做的只是在追求真相而已。他在這里就好比是一面鏡子,迫使人們從中看到真正的自己,如何做才是對人性更好的尊重呢?
-
6 ) 一個偉大的靈魂——評電影:《堅強的心》
這是一部根據(jù)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題材也毫無出奇之處。當我看到一半,還想象不出這個故事到底要說些什么。影片通過近乎白描的平淡無奇的紀錄片手法向我們展現(xiàn)了一個普通戰(zhàn)地記者的內(nèi)心世界和精神力量,震撼人心,感人至深。
堅強。在瑪麗安美麗柔弱的外表之下,卻有著一顆常人難以想的堅強的心。她已身懷六甲,丈夫丹尼突遭恐怖分子綁架,生死不明。瑪麗安協(xié)助各方全力設(shè)法營救,表現(xiàn)得毫不驚恐、慌張,她的鎮(zhèn)定讓人有些不可思議。而最后證實丈夫已被恐怖分子斬首的消息之后,她獨自一人在房間里抱頭嘶嚎,過后又很快恢復(fù)了她那不可思議的鎮(zhèn)定和平靜。
勇敢。在離開巴基斯坦之前的聚餐會上,瑪麗安起身說道:“我有話要說,我想要謝謝大家,感謝大家的工作、付出的努力以及善意,因為你們的努力并沒有白費。丹尼雖然死了,但那些綁架者,他們的目的是要恐嚇人們。我沒有被嚇倒,你們也不可能被嚇倒。我真心感謝你們,非常非常感謝你們每一個人,謝謝。讓我們開始吃吧?!痹谶@樣一個勇敢的靈魂面前,恐怖分子的任何企圖都是徒勞的。
美麗。有一個情節(jié)令我難以忘懷。當營救丈夫的行動進展緩慢,她走到院子里,不禁失聲流淚。當她發(fā)現(xiàn)院子里還有一個當?shù)嘏畟虻男『⒆诘厣贤嫠r,她連忙擦干淚眼,向小孩子道歉。面對巨大的痛苦和不幸,她居然還擔(dān)心自己的失態(tài)會把小孩嚇著了。這是一個多么溫柔美麗的靈魂啊。
她的美麗還來自于發(fā)自內(nèi)心的微笑。她記得丹尼在婚禮上對她說的話:“每當你微笑時,你就讓我快樂?!碑斀壖苷哂肊-mail發(fā)來丹尼被綁架的照片時,瑪麗安注意到,照片中的丹尼也在對她微笑。
得知丈夫死訊之后,瑪麗安回憶起和丈夫一起旅游的情景。丈夫把她稱作happy girl,并對她說:“你可以變得又老又肥,頭發(fā)花白,脾氣暴躁,佝僂,但不要失去你的微笑。”一個心中有愛的人,她是無法忍住自己的微笑的。
接受。最初,瑪麗安無法接受丈夫被害的事實。當電視主持人采訪她,問及她有沒有看過丈夫被斬首的錄像時,瑪麗安憤然起身離去。但回到巴黎,在兒子出生前,她決定面對發(fā)生在丹尼身上的一切。她從錄像中得知,丹尼并沒有被恐怖分子打敗,這讓瑪麗安獲得寬慰。接受和放下,需要難以想象的勇氣,而外表柔弱的瑪麗安卻做到了。無聲無息,卻驚心動魄!
愛。自始至終,我沒有看到瑪麗安一絲一毫的仇恨。我想,當一顆心被愛所充滿時,它就沒有地方容納恐懼和仇恨了。
向這位偉大的靈魂致敬!
7 ) 轉(zhuǎn)自博濟:資源名稱:堅強的心
資源名稱:堅強的心
英文名稱:A Mighty Heart
發(fā)行時間:2007
發(fā)行地區(qū):歐美
語 言:英語
是否推薦:否
導(dǎo) 演:邁克爾·溫特伯頓 Michael Winterbottom
主 演:丹·福特曼 Dan Futterman .....Daniel Pearl、威爾·帕頓 Will Patton .....Randall Bennett、安吉麗娜·朱莉 Angelina Jolie
資源簡介:
從《華爾街日報》南亞地區(qū)的總編丹尼·珀爾遇害到現(xiàn)在超過5年的時間里,有將近230名記者都喪生在任務(wù)的最前線……
瑪琳娜·珀爾永遠都不會忘記那一天,將自己的生命永久性改變的那一天--2001年1月23日。當時她和丈夫因為跟蹤調(diào)查“鞋子炸彈人”理查德·里德與恐怖組織之間的聯(lián)系的新聞,而來到了位于巴基斯坦南部的卡拉奇,因為這里有一位“中間人”答應(yīng)幫忙牽線提供內(nèi)幕消息。考慮到安全問題,丹尼讓瑪琳娜先行回去,自己獨自一人赴約。臨別前,丹尼還告訴瑪琳娜自己可能趕不及晚餐,讓她先吃別等他……然而,他卻再也沒回來。
從丈夫失蹤到確認死亡的5周時間里,瑪琳娜從沒有放棄過尋找丹尼的希望。面對死亡,丹尼富有挑戰(zhàn)的精神,以及他對新聞業(yè)的力量那堅定的信念,都引導(dǎo)著瑪琳娜將所發(fā)生的一切記錄在回憶錄《堅強的心:我的丈夫丹尼·珀爾的勇敢人生和死亡》中。
丹尼失蹤的時候,瑪琳娜已經(jīng)有6個月的身孕了,后來,她生下一個兒子,并按照丹尼生前的愿望為孩子起名為亞當,她希望這本書可以幫助亞當從各個側(cè)面了解自己那未曾謀過面的英雄父親。這本回憶錄里沒有“9·11”之后普遍存在著的辛酸和仇恨,超越了宗教、種族和國別,只是簡單地記錄了瑪琳娜和丹尼曾經(jīng)共同擁有過的快樂,瑪琳娜不想讓這種民族之間的仇恨延續(xù)到亞當?shù)纳砩?,她更希望兒子能夠在一個純粹快樂的幸福環(huán)境中成長。雖然丹尼的死讓瑪琳娜經(jīng)歷了痛苦的折磨,可是她卻一直堅守著兩人共同的信仰,拒絕向仇恨和恐懼屈服……當一切都塵埃落定之后,瑪琳娜離開了是非之地,回到法國家鄉(xiāng)待產(chǎn),直到現(xiàn)在仍然和兒子亞當生活在那里
以上內(nèi)容均為真人真事。而本片也就是根據(jù)瑪琳娜·珀爾就關(guān)于丈夫的回憶錄《堅強的心:我的丈夫丹尼·珀爾勇敢的生活和死亡》(A Mighty Heart: The Brave Life and Death of My Husband Danny Pearl)改編而成。
影片完全尊重書中紀錄,從身懷六甲的瑪琳娜·珀爾角度展開故事,向世人刻畫描寫了一位堅強的婦女,一段忠貞的愛戀,一份執(zhí)著的守候與一個心酸的結(jié)局……
幕后制作:
【真實的背景事件】
2001年9月11日,美國的定期航線,11、17號航班以及93號航班在高空被恐怖分子劫持。
2001年10月7日,美國將“9·11”慘案的矛頭指向了阿富汗,通緝本·拉登,并破壞了基地,同時讓塔利班的伊斯蘭極端主義者無處容身。
2001年12月22日,英國公民理查德·里德乘坐美國的63號航班,飛機剛剛起飛不久,里德就因為試圖用一根火柴引爆藏在鞋里的炸彈,而被飛機上的乘務(wù)員和乘客合力制服,飛機改飛波士頓。
2002年1月21日,丹尼·珀爾和他那有6個月身孕的瑪琳娜知道了他們未出生的孩子是個男孩。
2002年1月22日,丹尼和瑪琳娜抵達巴基斯坦的卡拉奇,調(diào)查“鞋子炸彈人”與米安·米爾圣地的蘇菲派負責(zé)人吉拉尼之間可能存在的聯(lián)系,吉拉尼是巴基斯坦的一位牧師,過去曾經(jīng)參與過伊斯蘭的極端組織。
2002年1月23日,丹尼·珀爾見到了美國領(lǐng)事館的蘭德爾·班尼特,討論自己打算見吉拉尼的計劃,但是班尼特卻勸說他打消這個念頭。
同日,丹尼又會見了卡里姆·尤素,公民警務(wù)聯(lián)絡(luò)委員會的主席,再次討論了有關(guān)見吉拉尼的一些系列問題,尤素警告丹尼要將見面的地點選在公共、人流量大的地帶,并暗示他,只要遵循自己的建議,就能全身而退。
同日,丹尼·珀爾搭計程車去鄉(xiāng)村飯店見吉拉尼,途中他接到一個電話……丹尼下了計程車,隨后自愿與幾個人一起離開,就再也沒出現(xiàn)過。
同日,丹尼第一次沒有和《華爾街日報》的編輯們聯(lián)系,這一切都表明,他出事了。
2002年1月24日,巴基斯坦的執(zhí)法機構(gòu)開始調(diào)查丹尼·珀爾的失蹤。
同日,瑪琳娜見到了哈瓦賈,巴基斯坦的一名前空軍軍官,本·拉登的密友。哈瓦賈毫不遲疑地告訴瑪琳娜,吉拉尼是不會見一位西方記者的,因為這有悖他的信仰。瑪琳娜第一次意識到,丹尼安排好的采訪很可能只是一個陷阱。
2002年1月25日,F(xiàn)BI介入一起尋找丹尼的下落,從旁協(xié)助的包括巴基斯坦當局和美國領(lǐng)事館。
2002年1月27日,一個自稱為“恢復(fù)巴基斯坦主權(quán)民族運動”的極端組織宣布,是他們綁架了丹尼·珀爾。這個組織表示,丹尼是CIA的間諜,他們給美國兩天的時間滿足自己的要求,否則就殺死丹尼。這條信息以E-mail的形式送往美國各大新聞媒體。
2002年1月28日,《華爾街日報》的主編保羅·斯蒂格公開發(fā)表聲明,表示丹尼·珀爾從沒有為CIA工作過,而CIA也確認丹尼的行為與美國政府無關(guān)。
2002年1月29日,巴基斯坦的調(diào)查員宣布,他們有理由相信,丹尼·珀爾對吉拉尼的采訪,事實上只是綁架者的一個詭計而已。
2002年1月30日,吉拉尼主動發(fā)出公告,宣稱自己和丹尼·珀爾的失蹤一點關(guān)系都沒有。
同日,綁架者稱丹尼·珀爾確實并非CIA的人,卻又將他的身份說成是以色列政府成立的莫薩德情報局的間諜。他們宣布,如果自己的需要再得不到滿足的話,丹尼在24小時之內(nèi)就會沒命。
2002年1月31日,國務(wù)卿科林·盧瑟·鮑威爾清楚地表示美國不會和綁架者進行任何形式的談判,與此同時,綁架者將最后期限又延后了一天。
2002年2月1日,美國在伊斯蘭堡的大使館接到一個電話,稱用2千萬美金來換回丹尼·珀爾的命……晚些時候,CNN和??怂剐侣勵l道都收到了“丹尼已死”的電子郵件。
2002年2月3日,一具無名尸被發(fā)現(xiàn),很可能就是丹尼·珀爾,美國新聞媒體以最快的速度報道了丹尼的死訊,然而這具尸體很快就被確定并非丹尼。
2002年2月4日,巴基斯坦警方發(fā)現(xiàn)了一臺電腦,他們確認這就是綁架丹尼的人使用的……一名嫌疑犯被捕。
同日,瑪琳娜·珀爾出現(xiàn)在CNN的新聞節(jié)目中,她談到了自己的丈夫以及希望綁匪給丹尼一條生路的請求。主編保羅·斯蒂格則念了一封給綁匪的公開信,表示自己愿意接受談判,只要丹尼能夠平安無事。
2002年2月5日,又一名涉案嫌疑人被捕,警方展開調(diào)查,順藤摸瓜。
2002年2月8日,巴基斯坦警方共逮捕了三名嫌疑人,他們都與綁架丹尼·珀爾有關(guān)。這三個人同是一個叫“穆罕默德軍”的恐怖組織的成員。
2002年2月12日,艾哈邁德·奧馬爾·賽義德·謝赫,綁架案的主要犯罪嫌疑人被捕,并被關(guān)押在巴基斯坦。他承認自己參與了綁架案,但同時也帶來一個好消息:丹尼·珀爾還活著。
2002年2月13日,巴基斯坦總統(tǒng)佩雷斯·穆沙拉夫也宣布,丹尼·珀爾還活著。
2002年2月21日,一盤標有“間諜記者的屠殺游戲,猶太人丹尼·珀爾”字樣的光盤被曝光,里面先是展示了丹尼的尸體,然后尸體的頭被砍了下來。
同日,美國政府確認了丹尼·珀爾的死訊。
2002年3月21日,以艾哈邁德·奧馬爾·賽義德·謝赫為首的四名嫌疑人在卡拉奇的法庭上因綁架和謀殺丹尼·珀爾受到了審判。
2002年5月17日,卡拉奇近郊的荒地中挖出一具尸體,直接被移交到巴基斯坦警局負責(zé)丹尼·珀爾失蹤案的調(diào)查小組。
2002年5月18日,美國政府確定尸體就是丹尼·珀爾。
2002年6月13日,綁匪的辯護律師要求瑪琳娜·珀爾上庭作證,被法庭拒絕。
2002年6月15日,艾哈邁德·奧馬爾·賽義德·謝赫等四名嫌疑人綁架和謀殺的罪名成立,謝赫被宣布死刑,其余三人為無期。
2007年3月15日,制造了“9·11”慘案的主謀哈立德·謝赫·穆罕默德在軍事法庭向法官承認,是自己親手殺死了丹尼·珀爾。
【一個值得分享的故事】
《堅強的心》于2006年夏天開拍,分別在巴基斯坦、印度和法國實地拍攝……其實早在三年前,這部影片就已經(jīng)進入準備階段了,因為正巧是那個時候,“計劃B”娛樂公司買下了這本由瑪琳娜·珀爾與莎拉·克賴頓(Sarah Crichton)共同撰寫的回憶錄的電影改編權(quán)?!坝媱滲”的制片人迪德·加德納(Dede Gardner)表示:“正是因為另一位制片人布拉德·皮特在讀過回憶錄之后,堅信它將會是一個絕佳的故事題材,才給了瑪琳娜莫大的勇氣,決定通過大銀幕與其他人共同分享自己的經(jīng)歷。可以說,最初的合作完全是在一種盲目崇拜的心情下促成的,而且我和皮特也意識到,如果這部影片沒有瑪琳娜的參與,就會變得不具絲毫意義。”
確實,瑪琳娜·珀爾對影片的想法,直接影響著劇本的發(fā)展方向和潛在的導(dǎo)演人選,迪德·加德納選擇了幾部電影送給瑪琳娜讓她欣賞,然后再坐在一起討論對于這樣一個故事,它的導(dǎo)演應(yīng)該具備什么樣的特殊品質(zhì),這時,一個名字也隨之浮出水面--邁克爾·溫特伯頓。
邁克爾·溫特伯頓于上個世紀80年代末開始在英國制作紀錄片,幾年之后轉(zhuǎn)戰(zhàn)電影工業(yè)。到了1997年,溫特伯頓開始嘗試以紀錄片的風(fēng)格來拍攝劇情片,這種做法不但可以提升故事的真實感,還能夠鼓勵演員進行一些臨場發(fā)揮。一般而言,溫特伯頓都會將那種與政治有關(guān)的紀實題材當成自己的首選,從《24小時派對狂》到《關(guān)塔納摩之路》,講述的都是非常適合他的拍攝手法的故事。
2004年,迪德·加德納在倫敦與邁克爾·溫特伯頓單就影片進行了會面,并將瑪琳娜·珀爾的回憶錄交給了這位名下作品繁多的導(dǎo)演,溫特伯頓看過之后感到興奮異常:“回憶錄中提到的2001年丹尼和瑪琳娜正在阿富汗報道發(fā)生在那里的戰(zhàn)爭,而那個時候我正好就在巴基斯坦,當我驚聞丹尼的死訊時,正在白沙瓦拍攝《塵世之間》……所以當我讀到瑪琳娜的這段經(jīng)歷時,特別地感同身受?!?006年初,溫特伯頓拍完了包括《關(guān)塔納摩之路》在內(nèi)的另外兩部作品,正好空出了時間,而布拉德·皮特以制片人身份的加入,也更加堅定了他決定執(zhí)導(dǎo)這部作品的信念,溫特伯頓表示:“皮特打電話給我,我們一起談?wù)摿诉@本回憶錄應(yīng)該以什么樣的風(fēng)格呈現(xiàn)在大銀幕上,然后我親自去巴黎與瑪琳娜見了一面。去年5月,我和加德納一起來到納米比亞,并在那里見到了皮特和安吉麗娜·朱莉--這是我第一次見到朱莉本人,馬上就從她的身上看到了與瑪琳娜非常相似的堅強,她們是如此地接近,很容易就被聯(lián)系到一起?!?br>
但是,安吉麗娜·朱莉?qū)τ诮友葸@部影片卻感到有點擔(dān)心:“瑪琳娜遭受的痛苦,來自于這個世界最丑陋的角落,可是她卻堅信憤怒和盲目的仇恨并不是解決問題的良方--如果我無法很好地表達出她的這種性格,觀眾就沒辦法看到她是一個多么美麗、堅強、開放、可愛的女人了,而我也會傷害她身上所蘊含的那種偉大的情結(jié)?!?br>
然而瑪琳娜·珀爾對此卻一點都不擔(dān)心:“我很高興,竟然可以讓安吉麗娜·朱莉在影片中扮演我自己……我看過她之前的很多作品,對她有著絕對的自信。而邁克爾·溫特伯頓也是一位多才多藝的全能導(dǎo)演,他對真理的那種執(zhí)著的信念,使他成為這部影片最完美的導(dǎo)演人選?!?br>
花絮:
·主演該片的安吉莉娜·朱麗形容本片是一部有關(guān)“跨越文化屏障、相互理解、讓不同信仰的人找到相似價值觀”的影片。
·當布拉德·皮特看到瑪琳娜·珀爾在CNN的節(jié)目上接受采訪,表示自己并未放棄尋找丈夫的希望時,就決定買下瑪琳娜的回憶錄。
·最初的時候,這部影片的發(fā)行公司是華納。當華納無緣無故收回投資后,影片轉(zhuǎn)投派拉蒙的門下。
精彩對白:
Mariane Pearl: In his work, Danny struggled to keep free of dogma and alliance. He didn't represent a country or a ***, just the pursuit of truth. He was there to hold up a mirror and force people to look at themselves. What better way is there to respect humanity?
瑪琳娜·珀爾:丹尼一直在努力地維持信仰和國際友好盟約的自由。他既不代表一個國家,也不是星條旗的象征,他所做的只是在追求真相而已。他在這里就好比是一面鏡子,迫使人們從中看到真正的自己,如何做才是對人性更好的尊重呢?
恩,堅強。電影里面經(jīng)常塑造人是被好奇心害死的。記者的職責(zé)讓這一危險加劇。
I know there is nothing that could happen that I don't have the courage to face
安吉麗娜朱莉的演技相比換子疑云還是差一點點的。但是就算這樣也很棒。非常寫實,看下來記各種人名比較辛苦。能把這么一個本身就有些沉悶的故事拍成這樣我覺得非常好。
Angelina Jolie 個人表演秀
為什么我感覺劇情有點混亂呢... - - jolie這次的表演仍然很精彩, 想到<換子疑云>中的母親.
上帝,在創(chuàng)造女人的時候,給了她們更多的忍耐與抗壓能力。希望,努力,失望,希望,努力,絕望。
我在想像這樣的電影到底會有多少部分是完完全全真實的,到底他們帶來的是希望多一點還是無奈多一點。世界太大,人太渺小,很多我們今生無法體會。
很感人的片子,朱莉吧真實故事中充當配角的妻子形象演繹的非常精彩。
Jolie的演技一如既往的深刻。劇情忘記的七七八八了,但是Jolie獲知丈夫死訊時抱著肚子大哭的樣子記憶深刻。
破碎的心 其實現(xiàn)實比電影中的故事更為殘忍與殘酷 Angelina Jolie已經(jīng)演得很不錯了 劇本上比較混亂 可能出于顧慮并沒有把一些該表達的東西闡釋清楚 因而給人一種缺乏深度的感覺
陳述性電影 沖AngelinaJolie!!
這部影片記錄了華爾街日報記者 Daniel Pearl 2002年在巴基斯坦因采訪伊斯蘭圣戰(zhàn)組織而被誘殺的前前后后。影片之所以打動我,是因為我想起了克里斯朵夫的一句話:“一個人覺得所有愛藝術(shù),為藝術(shù)受苦的人跟自己都是兄弟。從末流到第一流,距離并不大……”藝術(shù)可被替換成傳媒,或者生活。
應(yīng)該很感人的電影,可看到巴國水深火熱中的人民,我就一點也同情不起來。。。我怎么能讓政治問題高于人性問題?。坑谑?,我努力告訴自己,我還是很傷感的~
love the soundtrackjolie was amazingbut it's a terribly sad story because the ending was known right from the beginning
面對這樣一個真實而殘忍的故事,混亂的紀實風(fēng)格也許是最為貼切的表達,喜歡其中對于復(fù)雜人物關(guān)系的表現(xiàn)。在這令人無奈、使人迷惑又無從改變的世界上,為了得到、付出更重要的是相信愛,人們不得不堅強。
all the survivals
只聽到一聲聲的danny danny danny,煩很。
安吉麗娜·朱莉?qū)詮姷呐越巧茉斓暮芎茫酒瑒∏槠降煽葱圆桓?/p>
影片雖然有真實背景,但還是只能看看朱莉的表演
太樸實了,我看不下去。。。如果是真的紀錄片,恐怕更好看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