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記錄
視頻
亞洲食談第一集記錄
透過食物,體現(xiàn)食物背后的人、文化、價值觀、生活的矛盾與沖突、人生的終極追問。食物是載體,重要的不僅僅是表面上食物的味道,重要的是食物帶給我們的記憶,食物背后的人生故事,食物代表的人類精神。
這是一種很高級的拍攝食物的做法。我們關注人類生活和人類文明的方方面面,必然不能只看起粗淺的表面,要看到背后本質的東西。
透過食物,第一集表達了如下想法:
1.這世界很大 要看的東西還很多
2.重要的是你嘗試過了
3.過了海 你想去哪里都行
4.感受到自己活著/人生的價值和意義
影片中運用了插敘的手法,展現(xiàn)了一個完整的故事,剪輯巧妙。劇中主人公用了自己一生的時間,甚至冒著放棄自己愛情和家庭的風險,去渡過自己的那片海,去回應自己少年時期父親和自己的談話。即使在困境中,人也可以去追尋當下不屬于自己的東西,只要自己努力去做就可以。
在我們的一生中,誰又不是需要渡過自己面前的那片海呢?當我們追尋世界,嘗試一切,并追問自己人生的終極意義的時候,過海就開始了。雖然路途遙遠,但并非不可能。
第五集講了一個泰國的小故事,用心做美食。就像幾次去泰國一樣,不可能融入泰國的社會和生活,但你卻可以和泰國的食物發(fā)生碰撞。在蘇梅島誤撞入婚禮現(xiàn)場,看泰國流水席,在普吉跟蹤銀行小妹吃泰國當?shù)匦〉?,在清邁吃退役飛行員大叔民宿早餐,在曼谷河道旁吃烤豬肉串....一切都是你慢慢愛上這個國家的理由
??第一集
這世界很大,我們要看的東西還有很多,我們生在這里,但未必也要死在這里
我們都變了,開心的東西也變了
我只是想讓你們嘗嘗,讓你們決定喜歡與否,重要的是你們嘗過了
男人的想法跟我們女人不一樣,我們身在他鄉(xiāng)也能忠誠如一,但是分開久了,男人受不了,最后他們會去找別人
凡事都會變,那是生活中唯一確定的事
你以后可能再也沒有機會吃到了,說不喜歡前先嘗嘗
想去那里肯定很難,去那里需要過海,過了海,你想去哪都行,雖然路途遙遠,但不是不可能
他不想就這樣過一生,我很肯定,他想感受到自己活著
??第二集
越南小哥哥小姐姐也太好看了
??第三集
瑪麗亞真是風情萬種
??第四集
底層印度女性太慘了
??第五集
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都要直接說出來
第七集
一列開在日本山村的小火車,由于前方路段維修需停留四十分鐘。車上坐著女插畫師,進入青春期的女孩和她的父親,老年拳手。聽到列車員通報延誤的消息,他們臉上只有漠然。
曾經(jīng)的暢銷書插畫師被編輯退稿,踏上尋找靈感的旅途。女孩于半年前失去母親,父親帶她去外地的外公外婆家居住。老年拳手經(jīng)營的拳擊公司面臨倒閉。四個人,都處在人生的低洼里,成功過,幸福過,此刻看不見前路。人生也像火車按下了暫停鍵。
火車終于啟動到了下一站,一位老婦人上車售賣自制便當盒。鏡頭里,她的廚房墻上,貼滿了客人的留言:“你做的便當是世界上最好吃的”。老婦人會在每個木制便當盒上,別上一枝曬干的小野花。四個旅客抬頭看見她,臉上的僵硬開始松動,他們遲疑了一下,一個接著一個,招手購買便當。
那時插畫師二十幾歲,在這列車上吃到一口厚蛋燒,被驚艷,也被激發(fā)了創(chuàng)作的靈感,她畫的便當盒系列插畫一炮而紅。那時懷孕的妻子坐在丈夫身邊,在車站吃了一口厚蛋燒,眼睛里閃耀出星星,她撫摸著腹中胎兒,對未來充滿向往。那時壯碩的年輕人第一次離家坐上火車買了一份便當,被額外贈送了一份:“這份我請”,售賣便當?shù)膵D人說。
幾十年,十幾年,幾年過去,有的人變老,有的人出生到長大,有的人離世,有的人成為中年。沒有變的是那一口厚蛋燒的味道。
拳擊手再一次被額外贈送了一份便當。他從懷里摸索出一張揉皺了的紙條,上面是當年媽媽寫下的字:“永遠不要放棄?!迸⒊缘胶竦盁?,像吃到了媽媽的味道,淚流滿面。爸爸說,今后我為你做蛋卷。女孩終于愿意開口和爸爸說話:“我和你一起。”插畫師看著這一切,忍不住哭著笑了,她好像又有了勇氣。
這部短劇集又名《點食成金》,講的是亞洲八個國家的食物和人的故事。食物療愈了人心,其實最終療愈人心的,還是那飽含在食物里的愛。老婦人做的便當為什么是世界上最好吃的,因為她用了世界上最專注的心。
每天晚上都跟著第一劇場看,第一集其實拋去異域風情的部分,并不算很有新意,不過這東西看的就是新鮮,今天第二集好傷感,女孩最后拖著身孕跳河了,雖然蒙太奇和不那么傷感甚至略帶美感的畫面減小了沖擊,但還是和吃了一塊石頭似的。。。。。。。。。。。。。。。。。。。。。。。。。。。。。。。。。。。。。。。。
這是一個小村莊里,妻子們嘗試著通過食物挽回各自丈夫的可愛故事。
新時代我們提倡男女平等的婚姻關系,但其他國家和文化中婚姻的傳統(tǒng)模式不是本文關注的重點。我們依然能在本集中發(fā)現(xiàn)不同文化背景下婚姻和感情中共通的地方:
愛情需要經(jīng)營,人人如此。一日三餐,能磨滅愛情的火焰,也能使得愛情源遠流長。每一道食物的背后,不只是對食物的烹飪,更是對感情的經(jīng)營。方法層面上,烹飪體現(xiàn)著對食物的理解和對味道背后理念的追尋;情感層面上,食物深層次蘊含了烹飪者的用心和愛意。
辣味象征著勇氣:
酸味和甜味象征著愛與在意:
咸味則象征著激情和一點點嫉妒:
我們的心中蘊藏著千滋百味:
《人生一串》的導演曾在一席演講中提到,人在面對食物的時候,往往都是特別真實的時候,當我們面對食物時,我們心底最誠摯,最樸素的情感,往往會毫無保留的流露:
烹飪給自己的食物專注于味道,烹飪給他人的食物,除了味道外,還能體現(xiàn)出我們在一段關系中的勇氣、成長、愛意、激情和創(chuàng)造力。
夜幕降臨,生活繼續(xù),像風一樣飄來又飄走的Maria,大概是上帝派來的天使吧。
我關注的日劇推薦公眾號開始不務正業(yè)推薦美劇、韓劇、國產(chǎn)劇。其中有一個東南亞版的美食番,說的好像不看對不起自己是個老影迷一樣。那就看看吧! 第一集,不要拿你的尺子去丈量別人的人生,豬隊友帶不動那就單飛吧!從小吃苦的女主為了家人不再困守貧瘠的家鄉(xiāng),在外做保姆十年(只有每年圣誕節(jié)可以回家團圓),沒想到孩子不親自己、寄回來的好東西放過期都不吃、妹子和老公更像兩口子、老公養(yǎng)豬只夠自己吃還浪費老婆寄來的錢,居然瞧不起養(yǎng)全家的老婆。(無非就是眼界和觀念的碰撞,我們離家工作多年,難免碰到少年離家老大回,鄰居都問你是誰的尷尬場面。) 第二集,為愛情可以沖動,為生活必須理智。女主20歲當空姐到現(xiàn)在30多十幾年身材體重都沒變過(全篇拒絕吃葷,現(xiàn)實這樣的人早就營養(yǎng)不良一身病了哪像女主健身房釘子戶一樣的身材)。女主激情不再想要穩(wěn)定談結婚男主渣男本性暴露,失望透頂?shù)呐飨霐嗔寺?lián)系,男主就開始作?堵門、吃河豚(故意還拿河豚肝抹一遍)做一些所謂美食討好女主(都處了怎么久不知道她不吃肉的嗎?),日料大廚全篇沒有發(fā)現(xiàn)手藝好在哪?但男公關范兒十足。(刺身溫泉蛋不是日料店基本功么?) 第三集,娶了不會做飯的女人好可憐。女主只會椰汁飯(其他主婦估計也差不多),不然那位虎背熊腰五大三粗的混血大媽(最后還說自己是男的,天天曬胸甩頭發(fā)玩,你是東施御用替身?2)做的烤茄子(后來教主婦做又切開油炸你到底想做什么?)胡亂加點佐料吃的各位老公們流連忘返?真心同情你們,那么多年還吃著難吃的食物每月上交工資絕對和老婆是真愛。 第四集,印度女人真心沒地位。印度食物就是各種糊糊加餅??!飯什么的還用手吃(分工明確,右手招呼進口,左手招呼出口。)無法引起共鳴,因為我們這邊各種婆媳宮斗渣男怨女劇,劇本拿來給長城貼糊墻多到可以城墻拓寬一倍,聽到就想吐。 第五集,人??!餓狠了什么都好吃。美國人到泰國拍電影,感覺下馬威一樣(不是牛血就是大腸,最后鞭都上來了。)天天吃漢堡,吃的反酸水都在片場吐了,然后被一碗湯搞得胃口大開,之后喜歡上了泰國美食(后來的泰國菜不是挺正常嘛!因為疫情不能出國的朋友可以來我們云南版納吃吃傣味,除了沒有海鮮和蝦醬做飯差不多。)PS:翻譯可以打屎了,拍到一半噪音太大他們去抓的是知了不是蟋蟀(雖然也可以吃,但蟋蟀大多不上樹叫聲和知了還是有差別的)。 第六集,人生路上無論你怎么掙扎,還是要回到既定的軌道上。一個為了遷就老婆而創(chuàng)業(yè)的小販二代男主,一個為了擺脫大廚二代而到新加坡打拼的女廚師。在男主家小攤上不期而遇了。作為他們相遇的引子?沙嗲(就是烤串)、海鮮酸湯米線(我以為只有我們云南人叫米線,但看視頻中更接近于廣西的粉)。母親病倒了連米線湯和澆頭都不會做,為了不被叫小販夫人的虛榮老婆創(chuàng)業(yè)榨干了老媽的積蓄(老婆還是三年前跑了)。前一分鐘還說要為了女兒攢更多的錢,然后騎著雅馬哈競速之星就和女廚師跑去玩廚房版人鬼情未了,女廚師眉頭一皺*溝一漏含情默默的大眼一看,立馬將老媽的美食秘方泄露(還帶回家保教包會的那種)。還厚顏無恥的說獨自撫養(yǎng)女兒,最后像大學生突擊訓練一周后就想拿愛情沖鋒槍打中心愛女生的生瓜蛋子(看家里海報父親好歹算個流行歌手吧!)最后女廚師放棄工作回家繼承餐廳,男主繼續(xù)賣羅望子(我們云南還是酸角叫的順口)加多了的米線? 第七集,日本人拍的鏡頭感和暖色調習慣性的溫情了起來。一個年老力衰的摔跤手、一個靈感枯竭的畫家、一個帶著有隔閡女兒的老鰥夫。因為列車便當(賣便當阿婆才是全劇最勵志的)的美味回憶自己的過往和解開心結,勇敢面對現(xiàn)實的故事,好了,全劇終。(日劇甚至動漫都玩爛的套路,再好的演員也帶不動我的情緒。) 第八集,我最喜歡的一集。感覺前七集都是給他做鋪墊的,壓軸大戲。一臉真誠卻說著爛俗推銷話術的苦逼奮斗青年,一個位置偏僻服務態(tài)度極差(都是混社會的)但口碑很高的前黑幫大佬現(xiàn)任茶餐廳老板,會發(fā)生什么有意思的故事呢?唯一不舍的劇透的一集,整個系列唯一值得一看的一集。
菲律賓Island of dreams > 泰國the Caterer > 越南He serves fish she eats flower > 馬來西亞Stray dogs > 日本Life in a box > 印度A plate of moon > 新加坡Tamarind > 印尼Maria’s secret recipe
看前頭四星推薦,看了第7集改五星力薦。 | 唯有美食與愛不可辜負?恰恰是美食與愛,都會被辜負。
都已經(jīng)把分集鏈接貼出來了,為何還是未上映。。。IPTV已有,HBO Asia,舌尖上的東南亞,偽紀錄片之下是每個國家城市村落群體家庭的故事,如食物一般,五味雜陳。
第一集 過海(菲律賓)第二集 他吃魚 她吃花(越南)第三集 瑪利亞的秘密食譜(印度尼西亞)第四集 盤中月(印度)第五集 酒席承辦人(泰國)第六集 羅望子(新加坡)第七集 便當盒中的人生(日本)第八集 流浪犬(馬來西亞)最喜歡第六集了 成年人的理性愛情 還不忘去追夢想 知道自己要什么
日本那集配樂真的好好聽
人生為主,食物變成了線索,劇情的確有很多不足。
第一集很好?!拔覀兌甲兞耍茏屛覀冮_心的事兒也變了,無論如何,我只想你開心”。關于食物,你會有從小很喜歡的熟悉的味道,后來你知道了其他味道,可能會喜歡也可能會不喜歡,重要的是知道。有人想要品嘗更多的味道,多學習多了解。有的人只嘗那一個就夠了。羊肉酸湯不喜歡喝也沒關系,只是希望你嘗一嘗,然后做出自己的選擇;新加坡那集也不錯,菜譜或許是一樣的,但可以有不同的詮釋,在于你想突出什么味道,你的側重點是什么。有時候人們會習以為常,意識不到那份味道的好,會有明白的那一刻,或永遠不會明白;日本那集太好了,看哭了。取景、鏡頭、畫面都太好了,故事也特別特別好,那份食物的味道沒變,當然想起當時的自己,想起當時的快樂當時的感動當時的熱情,還有那個做便當?shù)娜?,對做好吃的飯的信念;最后一集也很喜歡,你的生活你自己想想
被爛譯名耽誤的好劇。其他美食劇在探討食物的形式,這個在探討食物的意義。大約三分之二是一小時精品劇,出演了至少十集電視劇的容量,而且敘事清晰,言簡意賅。當然,看之前都要做好應付慢熱劇的準備。
四星給前兩集。第一集,美食成了見識世界面貌的通道,從食物來寫一個地區(qū)的生存狀況,從而襯出人的覺醒;第二集,說出了“食色性也”的本質,有了些《蒲公英》的意思。
美食是聯(lián)系人心的紐帶呀
東南亞版《小森林》,日本有點格格不入。喜歡越南、泰國和馬來的部分。挺好一美食故事片被垃圾海報和譯名給毀了。
強推
'Lore' is precisely the word. This documentary is a chain of stories inspired by food or linked to it. It is the food that matters but it is indeed the emotion it rouses in them that matters. The directors present what it really is even if it is a sad story.
4.5分,騰訊引進后叫《亞洲食談》,美食隱藏在文化沖突和生存選擇中,視角很棒,每一集都有各自風格,日本那一集尤其鮮明。
明明是名字帶 Food,但是 food 留下的印象非常淺。
太好看了吧吧吧吧?。。。∪毡灸羌蕹闪斯?!印度最后也是哭唧唧…今年看過最走心的人文節(jié)目了!日本那篇的導演竟然是《晝顏》里面的北野老師?。?!
TX引進名為《亞洲食談》,每集一個獨立單元小故事。本以為是美食節(jié)目,卻難逃飲食男女。王家衛(wèi)的色調糅合在食欲里,他吃魚,她吃花。酸甜苦辣,用愛點化。每一章都好看,人生海海,總有一個角落百分百的愛。
補了一下齋藤工導演的ep7 life in a box 地球人溫情向火車站弁回憶殺,主演是安田顯安藤裕子和一個老摔跤選手(估計導演夾帶私貨)和之前亞洲hbo那套folklore他的節(jié)目制作編劇班底完全相同,那我還是喜歡恐怖的...ps工桑挑選男演員咋那么跟我心靈相通?。??)
每一集的水平層次不齊。越南那集人物動機完全表達不清,無法令人共情??催^別人的分析依舊覺得很牽強。印度那集美食的意義根本體現(xiàn)不出來,作為命題作文的話游離主題之外了。但是總的來說,還是挺喜歡這種有余味的半開放結局。以及,第二集的男主帥到我整個人都裂開了。
截圖都是來自EP02,群眾是真壓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