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記錄
視頻
提示:如無法播放請看其他線路
《少女革命》作為一部神作,除了畫面音樂的表達,新鮮深刻的立意之外,最讓厲害的是它出色的劇本結構,故事的安排非常精妙,每一句臺詞,每一個故事,每一個橋段,都只在它最該出現的地方出現,所以整個的呈現方式十分精致。因為要談到女權與百合,這里主要分析主線劇情中感情線的安排,《少女革命》的主線中的感情與劇情,因為采用了明暗兩條線交錯的方式來講訴故事,所以造成了觀眾對作品的不同理解。(不進行誰對誰錯之分,請耐心看完。) 幾原的《少女革命》,一個明暗線交錯的百合故事: 明線(劇情線): 歐蒂娜因為太過于憧憬王子所以穿上男裝,想成為王子,故事一開始就讓我們開始探尋王子是誰,歐蒂娜能否見到王子。在幾原病毒式的反復播放洗腦下,我們無論信與不信,都開始以歐蒂娜與王子的感情線為基礎,去看待劇情了。 這時候明線看上去故事情節(jié)就是這樣:歐蒂娜與安希偶然的相遇,兩人的關系似乎也沒有過多的描寫,而故事的內核是尋找王子,在歐蒂娜尋找王子的旅途中有兩個男人插足,一個鳳曉生,一個冬芽。突破了這兩個男人的阻礙。結局是歐蒂娜救出了安希。 但是這條線分析下去,故事不免空洞,而且疑慮重重,為什么喜歡王子就要穿上男裝變成王子?為什么王子要反反復復說天上具有崇高的理想?為什么兩個男人的插足會作為天上歐蒂娜革命道路上的阻礙?為什么歐蒂娜與安希明明沒有太多羈絆和感情描寫,彼此的感情卻顯得這么深刻,而歐蒂娜更是從頭到尾毫無怨言的保護安希,拯救安希?為什么天上最后打開的門不是迪奧斯之力,而是在棺材里的安希? 這樣一個主線故事,不僅內容平淡無奇,而且許多邏輯都走不通,結局中兩人突如其來的深厚感情,也讓人覺得莫名其妙。 暗線(感情線): 幾原老賊讓解開一切疑惑的暗線出現時,故事已經也接近尾聲: 天上歐蒂娜是為了救安希,所以才希望成為王子,歐蒂娜憧憬的王子一開始就不存在。 這樣一個看起來出乎意料,似乎影響不大的暗線顛覆掉的卻是整部作品感情線的邏輯關系。 在這條暗線沒有出來之前,明面上的感情線是這樣的:歐蒂娜與冬芽,鳳曉生以及迪奧斯的感情線,最后卻達成了解救安希的結局。(是不是看起來很奇怪?) 暗線帶來的變化:感情線由歐蒂娜與三個男人的轉變成了歐蒂娜與安希的。 在這里歐蒂娜與冬芽和鳳曉生的感情線不再重要,重點在于經歷他們兩個(阻礙)之后,兩位女主之間的感情有什么變化與發(fā)展,看上去重要的兩人,實際上不過是打開兩位女主之間感情隔閡的工具人。這樣來看感情線,故事就變成了這樣,在經歷冬芽和鳳曉生的故事后,使得安希打開了心房,而歐蒂娜本身也變得更加堅定的追求自己的崇高。(兩個主角的情感磨合,成長)。 偽造的明線:安希與歐蒂娜感情線(不重要)→服務→鳳曉生與冬芽線(重點)
??變化 實際的暗線:鳳曉生與冬芽線(不重要) →服務→安希與歐蒂娜感情線(重點) 如果說到這里還不明白,那試著直接將暗線的劇情擺在故事的開頭,故事一下子變成了這樣。 歐蒂娜是為了解救安希來到這座學院的,但是她失憶了,在這種情況下,冬芽利用她錯亂的記憶偽裝成王子將她打敗,奪走了安希,而正是因為這個挫折,二者意識到了對方對自己的重要,兩位女主在經歷挫折后取回了自我。第二個挫折是鳳曉生引誘歐蒂娜,讓歐蒂娜與安希出現隔閡,而歐蒂娜受到誘惑后,一度放下自我,脫下男裝成為一個普普通通的女孩子(男裝在這里的表象是成為王子,內涵是對安希無私的愛:成為王子解救安希),在意識到鳳曉生本性之后,兩位女主互相試探對方,最終敞開心扉(這一段也為歐蒂娜最終能夠打開棺材解救安希做好感情上的鋪墊)。 感情線籠統(tǒng)來說,就是勇士歐蒂娜突破了種種重圍,而安希也在這個過程中為歐蒂娜所打動,最終在雙方對對方積累的愛的基礎上,歐蒂娜終于成功解救了安希,而安希也終于心甘情愿對歐蒂娜伸出手取得解救的故事。 (為什么要將這樣一個故事做成暗線呢,因為如果在開頭就展示出這條線來,那少女革命會變成一個很老套的故事:勇士突破重重突圍,解救公主的故事。從開頭就能知道結尾要說什么,唯一的亮點就是這個勇士是個女孩,而為了避免故事落于俗套,將暗線放在了故事末,作為一個巨大的轉折點,顛覆整個故事。) 本來按照構想,觀眾應該在明線種種不不合理的鋪墊下,期待故事暗線出現帶來轉折。利用暗線對應前面的劇情,拉通邏輯將故事串聯(lián)起來,然后來一場感情的大爆炸。 然而十分湊巧的是,加入女權主義的思想,會使不合理的明線,變得合理起來,并且貫穿整個劇情,而這條本原本顛覆故事的暗線也變成了鋪平明線的一個臺階。接下來看一下女權主義是如何填補明線上的邏輯漏洞的。 女權思想下的《少女革命》,合理的明線劇情: 1.女權視角:天上歐蒂娜穿男裝是反抗社會對女性的刻板印象 百合視角:天上歐蒂娜穿男裝是打破規(guī)則,解救安希的崇高理想的外在表現。 2.女權視角:冬芽線中,冬芽指代想讓女性回歸刻板印象的男性力量,而歐蒂娜歷經磨難選擇了自我;鳳曉生線中,鳳曉生是想讓女性回到婚姻中,相夫教子的的男權力量,歐蒂娜拒絕鳳曉生的誘惑,成為自己。 百合視角:冬芽線中,冬芽是讓歐蒂娜幻想王子,并打擊歐蒂娜讓她不再抱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夠成為王子,以及搶奪安希的雙重磨難。而兩位女主接受磨難,歐蒂娜找回了自我,接受自己的不普通,安希首次打開自己的心門接受了歐蒂娜,她也首次出現了自我,在失去對方到復得對方的過程中,兩人得到雙向成長。 鳳曉生線的作用,欲望的誘惑,與常規(guī)世界的規(guī)則束縛,在歐蒂娜發(fā)現真相后,歐蒂娜與安希互相試探,徹底敞開雙方的心扉,為最后歐蒂娜打開棺材做感情上的鋪墊。 3.女權視角:薔薇新娘象征被男權社會重重束縛的我們。 百合視角:薔薇新娘象征失去反抗被陳舊世界的規(guī)則所束縛的我們。 4.女權視角:王子象征著女性對男性的幻想,結尾中徹底放棄王子,指向女性徹底擺脫對男性的幻想,選擇自己獨立。 百合視角:王子象征著革命者,而天上的王子dios象征著崇高,結局中徹底擺脫王子,指向王子即是歐蒂娜自身崇高的靈魂,革命者不再祈求王子解救,而是自己主動進行革命,自己成為王子。 5.最重要的部分:劇中反反復復提到的,因為你是個女孩子啊 女權視角:女性刻板印象對女性自身強大的束縛。 百合視角:指向性別,歐蒂娜是女生,而安希也是女生,所以歐蒂娜不能成為安希的王子,不能拯救安希,是世俗觀念的束縛。 于是在兩個視角下,故事變成了這樣: 女權: 故事發(fā)展的內核動力:歐蒂娜對男權的抗爭 冬芽(磨難:女性刻板的壓迫) →鳳曉生(磨難:花言巧語讓女性,回歸家庭受折磨的男性) →暗線(作為一個故事轉折:為缺乏感情線的最后歐蒂娜解救安希做鋪墊準備) →結局解救出安希(徹底打破男權的壓迫束縛,女性成為自身,完成革命) 百合: 原本的明線: 故事發(fā)展的內核動力:歐蒂娜渴望見到王子 →冬芽(見到王子所要經歷的磨難)→鳳曉生(見到王子經歷的磨難)→暗線出現,顛覆改變劇情,將主線內容全部重置: ↓ 故事發(fā)展的內核動力:歐蒂娜打破規(guī)則,解救安希。→((挫折)歐蒂娜失去記憶)→冬芽【明(挫折)暗(女主間的感情鋪墊】:了解到雙方對對方的不可或缺,兩位女主一起取得了自我)→鳳曉生【明(挫折)暗(感情鋪墊】:雙方打開了心扉,女主間的感情達升華。)→結局救出安?!久鳎ǜ锩。瑲W蒂娜沒有成為王子)暗(成為打破規(guī)則的勇士,歐蒂娜與安希來到了新世界)】感情爆發(fā):雙向感情箭頭的徹底達成。舊規(guī)則被打破,革命完成,。 這里可以看到,兩個觀點下來的故事都能連成一條完整的故事線,而這兩個觀點如果相互融合,會破壞雙方的故事內核。女主是百合,會意味著抗爭男權的體系不存在,而這條線中雙方的感情并沒有很好展現出來,也沒有辦法托起整個劇情。(舉個例子:一部三十多集在觀眾看來在講抗爭的片子,在最后兩個主角相擁,因為兩個人的愛情而抗爭)抗爭片變?yōu)閻矍槠撾x主題中心。同理,百合線加入女權,也會破壞故事內核。感情片變成革命片,一樣脫離故事核心?!疽欢晤}外話:融入百合與女權所造成的不適感來自于與預期主題的不符,誰加入就拉低了誰的檔次,比如中國的有些大電影都喜歡在宏大的主題里加入愛情,然后就被噴加入了男女之情,拉低了核心思想。這個觀點是錯誤的,因為反過來,如果在愛情片里,男女主的告白話變成“我愛我的祖國”,并不會升華主題。所謂的怪異感,是因為故事內核與觀眾所看到的預期不符合。大愛與小愛本來沒有高低之分,就好比倡導人類之大愛的盧梭,卻把自己的兩個兒子丟進了孤兒院。只談大愛是虛偽的,只談小愛是自私的。無論何種愛,都是高尚的,真正低下的,是缺愛】 寫這么多,這里不是要爭論誰是對的,誰是錯的。也沒有必要非說女權里面有百合,或者百合里面有女權,因為這是兩個截然不同的角度對作品的解讀,這兩種方向的爭論就像是在截然相反跑道上奔馳的跑車,卻非要比較誰先到達終點一樣,而如果非要融合在一起強行解讀,就必須要取一方的觀點作為終點線,踢掉另一方的觀點。 所以這里將兩條跑道各自區(qū)分開,給兩條跑道各自劃分終點線,呈現雙方的觀點合理性。這樣會發(fā)現兩個觀點下來故事都能成為一套完整的體系。因此一味的貶低對方的觀點,而不去理解對方觀點存在原因的話,也就將作品狹隘化了。評論里硝煙四起,誰的觀點被踩了,心里都不會舒服,看個動漫都看不舒心。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但哪個哈姆雷特是正確的,并不在于作者,也不在于觀眾,真正的哈姆雷特只有作品中的哈姆雷特本身。 創(chuàng)作者就像上帝,作品則是他創(chuàng)造的世界,他的觀點就像地圖一般,了解了他的觀點,也就了解了這個世界。而讀者,則是這個世界的探險者,從一個和上帝截然不同的角度探尋世界,了解世界,這樣的角度能發(fā)現連創(chuàng)造者自己沒有意識到的東西。但無論是拿著地圖的探險者,還是扔下地圖的探險者,大家尋求的都是這個作品世界的本身,因此可以在這個作品上看到的東西就是合理的。 所以每個人都可以擁有自己的觀點,但不要去貶低別人的觀點,吸收與學習彼此之間的想法,看到對方觀點的合理性,能讓我們得到更多。我在這里企圖用自己的視角來宏觀的解釋這部作品,這當然也是片面的,但是,如果每個哈姆雷特都詮釋自己觀點,而觀眾們能相互吸收觀點,將這些觀點拼湊起來,大概就能看到我們所追尋的作品的本來面目了吧。 談完了百合與女權,談一下對《少女革命》的感想: 內容分為三個部分: 1.幾原的創(chuàng)作思想 2.人物篇:鳳曉生與迪奧斯,歐蒂娜,安希。 3.幾原的野心,一場從二次元到三次元的革命:幾原的革命,觀眾的革命。 4.百合元素在作品中的應用:老生常談:在創(chuàng)作領域的革命,利用百合元素使作品避免成為一般少女動漫,百合就是革命的載體,愛的本質。 一.幾原的創(chuàng)作思想: 一旦提到幾原的創(chuàng)作想法就不得不提到他所講訴的,關于創(chuàng)作的故事: 小時候,我跟“他”共有一個“生存世界”。我是個很憂郁的孩子,而“他”卻是個開朗的夸大妄想者。不過他一想到什么夸張的幻想,他只會告訴我一個人。 “他”的妄想基本上聽起來很愚蠢,但是我并不討厭。當時,我憂郁的的理由是,我無法想像變成「自由大人」的模樣。眼前的大人讓我太過失望,我不想變得跟他們一樣庸俗。雖然我還是個孩子,我已經知道庸俗并不是美德。 所以,“他”所妄想的未來,成為我唯一的安慰。可是,當我長到快17歲時,“他”將他的妄想變成攻擊大人的武器。“他”打算徹底的抗戰(zhàn)。想跟“世界”掀起全面性的戰(zhàn)爭。他辱罵不跟他一起戰(zhàn)斗的我。 疲累的我只好讓他沉睡。 對我而言,要活下去就必須這么做。在我超過20歲的時候,“他”依舊沉睡,最后慢慢地消失。我也漠視不管,但是無法證明他不是個狂想者,讓我覺得有點難過。結果大家都不知道“他”的存在,他在我心中活著,也在我心中死掉。我跟“他”都很悲慘。 后來在幾原邦彥在看過齊藤千惠的《白木蘭圓舞曲》后,幾原決定創(chuàng)作《少女革命》,讓那個“他”復活。 看完這個故事,聯(lián)系到貫穿全劇的中二臺詞 世界之殼若不打破的話,吾等將無法誕生而死去。去破壞世界之殼吧,為了讓世界革命。 整個作品的內涵已經呼之欲出了 "他"是什么呢?是夢想打破規(guī)則,破除陳舊的狂妄野心。 而蛋殼是什么呢?是庸俗,布滿陳舊規(guī)則的舊世界。所謂的革命是一場打破庸俗,追尋自由,創(chuàng)造新世界的一場戰(zhàn)斗。 二.人物篇: 因為少革里面出場的人數太多,這里就僅僅提及幾個比較主要的人物。 1.王子迪奧斯與鳳曉生: 讀完上面的故事,不禁聯(lián)想到迪奧斯與鳳曉生,也就是失去他的我和“他”在作品中的具象化,所以與其說作品中的迪奧斯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不如說迪奧斯是一種理想,是崇高的象征,而他的力量,則是“創(chuàng)造美好未來的力量”。 歐蒂娜記憶中存在的那個王子是還有著迪奧斯的鳳曉生。而失去了崇高的鳳曉生已經變成了大人。他是舊世界的創(chuàng)造者,更是這個庸俗世界的維護者,他已經失去了崇高,失去了“創(chuàng)造未來的力量”,因此”革命之門“不會為他打開,他只能在這個世界沉睡,永遠扮演他的王子,淪為欲望的行尸走肉。 2.天上歐蒂娜: 歐蒂娜,幾原邦彥復活的那個“他”,她并不是王子“迪奧斯”,她是擁有“崇高的迪奧斯”的歐蒂娜本身。 歐蒂娜一詞有兩層含義: 第一層:花萼,支撐美麗的花朵之物,擁有崇高心靈之人。 第二層:高塔,決斗場與與理事長的塔的形式具象化。 擁有崇高的她也擁有著“創(chuàng)造未來的力量”,也支撐著美麗的花朵“安?!保诘巧细咚洑v種種磨難之后,她終于來到了高塔的頂端,她不再期待王子的拯救,不再是任人支配之物,于是高塔(規(guī)則)塌陷,她越過“革命之門”,獲得了自由,也獲得了讓世界革命,改變世界法則的力量,她,前往了新的世界。 3.姬宮安希 “成為公主意味著什么呢?每個成為公主的人最后都會變成薔薇新娘哦。",安希并不是沒有自我的人,而是失去反抗的服從于規(guī)則的人。 如果沒有崇高,沒有創(chuàng)造未來的力量,我們每個人的結局都是薔薇新娘,失去反抗的我們,將在無盡的輪回中,忍受著規(guī)則所帶來的萬箭穿心之痛。 三.從二次元到三次元的革命: 幾原的革命: 作品里,天上歐蒂娜打破了世界之殼,完成了革命。而作品外,幾原用這部動畫打破了當時無聊的商業(yè)動漫原本的格局,《少女革命》與幾原一起一場跨越次元的革命。 “我就是鳳曉生”幾原對自己手下的創(chuàng)團對這么說,團隊中的每個人都是提劍的王子,戰(zhàn)斗,打破世界之殼,于是《少女革命》誕生了。 屏幕前我們的革命: 不僅僅是作品里的歐蒂娜打開了安希的棺材,讓安??缛肓诵率澜?,歐蒂娜也打開了坐在電腦屏幕面前觀看這場革命的無數個棺材里的安?!x擇庸俗,忍受著規(guī)則帶來的痛苦而沒有反抗的我們,她已經把“改變世界的力量”遞到了觀眾手中,坐在屏幕前的你有是否感到了能量,讓世界革命了呢? 幾原復活的不止是自己的那個“他”,還有無數觀眾心中的那個“他”,這大概就是這部作品偉大之所在吧。 四.百合元素在作品中的應用: 前言:在最開頭已經提及了百合是整個故事的主要感情線,再提及它的存在必然性已經沒有這個必要。所以這里所要討論的,是百合要素在作品中是如何被幾原鬼斧神工地應用到作品中去的。 我之所以要寫這個部分,是因為看這部作品時,總有人說想看百合要去看電影版,而不是TV版,這種說法大可沒有必要。 電影版由于劇情節(jié)奏快,只能省去情節(jié)用直觀充滿表現主義的畫面來直接呈現,因此在畫面上更加直觀,觀看電影版像是迎面撞而來的一輛火車,大膽直白而富有力量。 而TV版里面的百合用39集緩緩鋪展開的劇情,里面的情感細水長流,明暗交錯,盡管支線繁多,但在劇情的安排上也更加復雜也更加完整,百合線也更能打動人心。即使有很多人都沒有看出懂,卻依然在結尾時莫名其妙的被作品感動到淚流滿面。 老生常談: 幾原邦彥在相關采訪中說過《少女革命》是百合動漫始祖,他本人也為了在這部作品中加入百合元素和專門畫少女漫畫畫師齊藤千惠爭吵而氣到住院。不管少革是否真的成為了百合始祖,至少幾原是這么認為的,這已足以見到當年幾原邦彥的野心,想要開創(chuàng)一個別人從來沒有踏入的領域,也就是百合。這本身也是這部作品在幾原在創(chuàng)作的一場革命,雖然幾原在作品中暗示革命者終將被遺忘,但很明顯,百合領域的作品沒有遺忘它。從此之后的百合作品基本上用爛了這部作品中的元素:薔薇花與溫室,旋轉高塔: …… (有人認為凡爾賽玫瑰是百合動漫始祖,但在我看來與其說是百合,不如說是雙女主的動漫。兩人之間的交往并沒有多大的曖昧,也沒有得到制作者的認可,將它作為百合動漫的鼻祖多少有些牽強。) 利用百合元素使作品避免成為一般少女動漫: 幾原邦彥:“由于愛本身如果是男女之間的故事,那么無論怎么刻畫都是似曾相識的,但百合這個領域卻能突破局限,更加自由的表現各種東西?!? 大家也都知道,幾原因為作品要不要做成百合和畫師齊藤千惠有過爭執(zhí)(題外話:幾原邦彥在創(chuàng)作作品上是一個很強勢的人,在齊藤千惠根據幾原給出的劇情設計人物時,原本已經畫完一部分,但幾原突然要求把原本歐蒂娜紅色的衣服和安希白色的衣服改成后來我們看到的黑色和紅色,然后畫師就對漫畫進行了刪改??梢钥闯鲈趧?chuàng)作方面,幾原是個很強勢的人,但從最后他自己的肯定和作品的效果來看,很顯然他成功了。) 所以,將齊藤千惠的漫畫(漫畫齊藤自己是根據be-papa設計的劇情大綱所創(chuàng)作的,動漫先于漫畫,動漫版的才是真正的劇情。)與幾原的動漫一對比就可以看到,幾原在哪里用了百合情節(jié)用以及百合元素在作品中的作用,這能夠便于我們更好的理解幾原的想法。 1.漫畫:一開頭,介紹歐蒂娜穿男裝的原因,有一個男生喜歡歐蒂娜。而歐蒂娜對阿姨的男友產生好感,和西園寺決斗之后被冬芽告白,在安希入住之后又被冬芽強吻了。 動漫:直接介紹穿男裝原因,和西園寺決斗。 2.漫畫版:沒有拯救安希的片段,宴會結束后西園寺發(fā)狂,砍了歐蒂娜一刀,卻被冬芽擋下了。 動畫版:舞會之夜,歐蒂娜脫離了冬芽,拯救安希,和安希起舞。 3.漫畫版:樹籬喜歡會長,為了冬芽歐蒂娜決斗。干也喜歡歐蒂娜。 動漫版:樹籬喜歡枝織,而干喜歡安希。 4. 漫畫版:冬芽搶走安希的一段,歐蒂娜和閨蜜吵架,然后給了安希一方手帕。 動漫版:歐蒂娜直接給了若葉一巴掌,在自己被打后,依然給了安希一方手帕,也從側面展現出歐蒂娜對安希和若葉感情深度的不同。 5. 漫畫版:歐蒂娜鳳曉生的那一段,沒有在畫面中反復出現安希,也沒有拍照的情境,沒有歐蒂娜和鳳曉生的床戲,所以也沒有后面歐蒂娜發(fā)現安希和曉生的關系,更沒有兩位女主打開心扉交流的劇情。 6. 漫畫版:為了救出安希,歐蒂娜附身迪奧斯給了鳳曉生一個吻,讓鳳曉生變回王子,歐蒂娜和鳳曉生兩個人相擁在一起消失。 動漫版:歐蒂娜和安希決心兩人一起前往世界盡頭,發(fā)現所謂的世界盡頭不過是理事長辦公室,歐蒂娜因為這個房間是安希和鳳曉生發(fā)生關系的地方而不悅(吃醋),在鳳曉生的語言唆使之下,依然堅定要成為王子,在被安希背刺,眼看安希成為魔女被萬刃刺穿時,終于徹底的擺脫了王子,讓自己成為王子,打開棺木,解救出了安希。 我在這里做出對比,并不是想要說明動畫版有多厲害,漫畫版有多糟糕。而是理解幾原所說的意思,為什么如果是男女之情的話怎樣刻畫都是相似的,為什么用百合比流連于一般的男女之情更能突破局限。從漫畫版的少女革命來看,牽動整部作品的動力就是男女之間的情愛。我喜歡你,你喜歡她。安希對鳳曉生的獻身更像是自愿的,樹籬因為喜歡冬芽所以嫉妒天上歐蒂娜,因此發(fā)起了決斗,決斗看起來就像是女生之間的感情大戰(zhàn),我贏了,你就把他給我,這樣就弱化了決斗的含義。 漫畫中為了能讓歐蒂娜對安希的付出更加合理,兩人之間的感情用大量的互動日常描寫來刻畫,但這樣親密的好閨蜜關系在結尾時的張力顯得余力不足,在結局中歐蒂娜給了鳳曉生一個吻,讓鳳曉生變回了迪奧斯,奉獻了生命解救安希,然后兩人消失在光中,而安希穿上男裝尋找歐蒂娜。 在漫畫家筆下,作品在男女之情中淪為了一般的少女漫畫,達成成就:作品中的男生都喜歡性格堅強而勇敢的后宮王歐蒂娜。 這樣一對比,就能明白為什么幾原要吐槽漫畫了,無論它好看與否,從頭到尾一條明線展示劇情,又參雜著諸多男女之愛的《少革》是無法和用明暗兩線,有層次的展示劇情的《少女革命》相比的,至少沒有了百合,《少女革命》是沒有辦法攀上神作這一個巔峰的。 歐蒂娜和諸多男人之間的感情羈絆把這個人物女性化的很徹底,尤其是和冬芽的感情線,使歐蒂娜的靈魂不再是男女一體的最高靈魂。而動漫版里出現的兩對百合(歐蒂娜-安希和樹籬線),把這樣男女之情為內核的少女漫局面徹底打散。(打碎安希和鳳曉生感情線,歐蒂娜與冬芽和鳳曉生,樹籬與冬芽)升華了主題和情感,讓作品不再流連于傳統(tǒng)的愛情故事上,也避免了它成為俗套的少女漫畫。 作為作品載體的百合: 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思考過這樣吧一個問題,如果我就是幾原邦彥,給我創(chuàng)作理念,以及故事的大框架,我會怎樣安排歐蒂娜的感情線,也就是整個故事的內在動因呢?歐蒂娜打開的那扇門背后,應該放著什么樣的東西呢? 首先是感情線的選擇,一般男女間的愛情,親情還是友情。 親情最深厚,卻會讓人感覺理所應當。劇情線:打破庸俗,追求自由,而感情線,則是親情的重要性。打個比方,將安希作為歐蒂娜的姐姐,劇情整個的呈現就會是這樣,歐蒂娜經歷重重決斗之后,打開了革命之門,沖破規(guī)則的束縛。而在感情線上則是歐蒂娜因為深厚的親情救出了自己的姐姐。這樣來看會不會很奇怪,像是一部徹底的親情篇,為了解救親人,經歷了重重戰(zhàn)斗,最終取得了勝利。 愛情,如果只是純粹的男女之愛,這里也打一個比方,比如歐蒂娜是個男的,他為了愛情,解救了安希。故事就變成了傳統(tǒng)意義上的王子解救公主,劇情線上的革命,也很難展現出來。 接下來是友情,首先友情線的展開必須以兩個女主為視角,需要兩個女主之間大量的日常描寫,主要的感情線不會是一對一,刻畫上不會有一對一的愛情線來的深厚。當然這里不比較友情和愛情誰深誰淺,而僅僅將友情放到至高無上的地位。故事變成兩個形同一體的好姐妹,為了兩人的友情,將對方解救出來,因為友情而帶來了世界革命。 這樣總結下來,其實會發(fā)現,這三種感情線,其實都有一種隱隱約約的維和感,為什么? 這是因為三條推動故事發(fā)展的感情(暗線)與劇情上所要展現的的革命(明線)并不相符,因為感情線缺少了革命(打破傳統(tǒng)規(guī)則)的要素。 最后我們來看看幾原的選擇,他選擇的是愛情線,一對一的感情能夠為最后解救安希做好感情上的鋪墊,然而這種愛情并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男女之愛,而是百合。說到百合的含義,百合女同性戀之間的愛情,可以包含性,也可以不包含,用百合這種白色的花來形容這種純潔的愛情。當然,也因為與世俗主流所不符,被人批判,也有抗爭世俗規(guī)則的象征。 這樣也就理解貫徹全片的,你是個女孩子啊,你是不能成為王子的,意味著什么了。劇情線上,歐蒂娜和庸俗的舊世界抗爭,最終突破舊世界,來到了新世界外。感情線上,歐蒂娜在成為冬芽或者鳳曉生的公主,與突破世俗規(guī)則成為安希的王子上做出選擇。最終歐蒂娜選擇了讓世界革命,打破了規(guī)則,來到了外面的世界,也就達成了明線與暗線合二為一的的目的,兩股力量一起推動,讓世界革命。 (這種雙線推動劇情的力量,如果體會不到TV版里面的隱藏感情線,就會造成我前面提到的三種感情線所帶來的感覺,作品看下來并不會非常的打動人心。想要淋漓盡致體會到這種破除一切規(guī)則,尋找自由的感覺,就必須雙線合一。這里舉例感情線更明顯的電影版,安希與歐蒂娜兩人相擁突破舊世界【劇情線革命】是第一段高潮,兩人后面的世紀之吻【感情線革命】推動了第二段高潮,如果能從電影的結尾處感受到這種自由的力量,也就從藝術上體會到了這種雙線劇情的魅力了。) 這里單獨提一下另一個戛納金獎神作《阿黛爾的生活》同樣是雙線講訴劇情的電影。阿黛爾以百合為明線,裝載討論世俗與階級的暗線,推動劇情發(fā)展。而《少女革命》,以革命為明線,百合為暗線,推動劇情發(fā)展。二者的百合都是劇情的載體,這兩個電影放在一起看,就能理解這種明暗線劇情的魅力所在,寓意深刻,看完之后讓人要么悲傷加悲,要么悲喜交加,總之回味無窮,帶來很多的思考。 愛的本質: 在《少女革命》里,不同的愛之間并沒有太大的分別,兄妹之愛與愛情之愛之間的關系也是曖昧不親的。那到底是為什么呢。仔細觀察之后我們不難發(fā)現,作品中其他人的愛,無論是西園寺對安希,干對安希,樹籬對枝織,七實對冬芽,只要是愛,都帶著一股濃濃 的占有欲,也因此和愛情的界限模糊不清,這讓人不禁反思,難道對我們而言,愛情就只是的將對方占為己有的占有欲嗎。 所謂愛,是沒有平等可言的,所謂愛,即是獨占,因此將自我中心稱為愛,因此,愛并非永恒,畢竟,若令自我中心的持續(xù)下去,心靈便會崩壞——幾原邦彥 而在這么多人的愛中間,唯有天上歐蒂娜的愛被迪奧斯認可,是無私而崇高的愛,并也因此獲得了迪奧斯之力,這樣的崇高愛是什么樣的呢? 是天上歐蒂娜從頭到尾毫不自私的對安希的付出與保護,是一再強調對方人格的獨立性,不是操控對方,將對方作為自己所有物為目的的愛。 歐蒂娜對安希的愛有占有欲嗎?當然有,但我很喜歡幾原對歐蒂娜的占有的表達方式: 我并沒有察覺到你的痛苦,盡管如此,我卻始終自詡為保護你的王子,其實我只是因為想要保護你,結果得意忘形了而已,而且我在知道你與曉生先生事情時,我甚至還認為是你背叛了我,你明明都這么痛苦了,而我也說過無論什么事都會幫助你的,齷齪的人是我,狡猾的人是我,真正背叛的人是我 我討厭這間房間,因為這間房間是你和姬宮每次……,歐蒂娜看向安希,停了嘴,露出生氣的表情。 第一段里,歐蒂娜為自己明明想要保護安希,卻沒有察覺到對方的痛苦而悲痛,為因為自私想要試探安希的小心思,而傷害到安希懺悔。第二段歐蒂娜吃醋,但是回頭看到安希后立馬住了嘴。不難發(fā)現,歐蒂娜的占有欲是以保護安希為前提進行表達的。有矛盾存在時,先以反省自己為前提,就算是吃醋,也要先考慮到對方的感受。 希望所有人的愛情,都走向尊重彼此人格的無私與崇高的愛,而不是將對方視為自己所有物的獨占。 最后: 這是一部時隔四年,與再次重遇的作品。高中的時候因為實在接受不了對當年的我而言魔鬼一般的畫風,所以我只將這部作品的開頭和結尾看了一遍,得出了一個這什么啊,看不懂的結論,在第二天除了名字之外,其他的都忘光光了。在四年之后,我經歷過許多事,吸收了各種各樣的知識,面對成長的各種挑戰(zhàn),被大人世界的種種規(guī)矩所掣肘,總算是對于人生這樣奇妙的東西有了一些自己微不足道的思考,有了這樣的經驗再回過頭來看這個作品,才突然發(fā)現,原來這個世界上還存在著能這樣寓意深刻打動人心的動漫。 它體現的不是某一部分群體的觀念,而是可以貫徹每一個人一生的東西,要擁有追求自由與夢想的崇高,才能獲得改變世界的力量,只有在經歷重重戰(zhàn)斗之后,我們才能突破規(guī)則與限制,來到一個新的世界取得真正的自由,而此時,革命才剛剛開始,這個理念無論應用到哪里,女性,愛情,都是合適的。
恰逢少革二十周年紀念BD發(fā)售,本著情懷補票的心態(tài)收了限定版。重溫劇場版時才察覺許多隱喻,細節(jié)之處暗示頗為大膽(笑)。充斥形式感的演出仍舊給人以震動,背景流動而尖銳,以人物調度補足扁平構圖;星夜Utena和Anthy共舞一幕堪稱賽璐璐動畫美學的巔峰。
作為世紀末探索邊緣生存的激進戲劇,如今卻勾起對日本繁榮年代尾聲的懷舊想象……寺山修司的演劇實驗如今鮮有后繼,主役特立獨行的川上とも子也早已離我們而去。此刻Utena身在何處?根室紀念館封存過去,對比今日業(yè)界景象不免唏噓。
薔薇之戀
如果說劇場版是白天,那電影版的就是黑夜,暗夜中的欲望,潛藏的情感,所表達的更為激烈。電影版里的歐蒂娜性格沉穩(wěn)堅毅內斂,安希的性格多了幾分的活潑,任性,性感,主動。電影版的她們情感更強烈,性格堅毅的歐蒂娜有痛苦絕望無助,情緒失控的時候,受別人意志支配的薔薇新娘安希有堅定自我想法的時候。
安希的自我意識更強,歐蒂娜為了保護和捍衛(wèi)安希,拿著竹竿與西園寺莢一決斗,竹棍被刀砍斷之際,安希主動獻吻幫助歐蒂娜給她劍;第一晚她倆躺在床上,安希主動誘惑撫摸歐蒂娜;歐蒂娜痛苦地對她發(fā)泄情緒,她默默安撫歐蒂娜;歐蒂娜哭泣時,安希吻去了她的淚水;安希劈開水管,讓歐蒂娜看到水中倒影的星空,伸出手邀請歐蒂娜共舞;安希主動對歐蒂娜提出要求,讓歐蒂娜脫去衣服全裸做她的模特;握住歐蒂娜的手對她說“你就是我的王子”.....
電影版里,她倆在一起時流露出了情欲,第一晚,歐蒂娜曖昧地把安希撲到在床上,熄燈.....躺在床上的安希誘惑地撫摸歐蒂娜;歐蒂娜赤裸著身體做安希的模特時的臉紅羞怯,安希主動脫下了衣服,也代表她倆坦誠相見,毫無保留。歐蒂娜與樹璃決斗,拔劍時與安希接吻,都有著確定兩人戀人關系的寓意。最后兩人合二為一沖出枷鎖奔向新世界,赤裸身體相吻,心靈和肉體合一了。
《少女革命》 TV版里更多的在體現歐蒂娜對安希,崇高的無私的愛和她倆的覺醒過程。歐蒂娜無條件地保護安希,安希的心靈被撼動,逐漸的覺醒。歐蒂娜經過了被“王子”誘惑,曾一度墮落,在她揭開謊言后,歐蒂娜覺醒,想起了要成為王子的真相,是為了保護安希才決心做王子的,也意識到,過去與安希在一起的時光是她最幸福的時候。這是她兩的感情是在經歷曲折磨難后,歐蒂娜和安希兩人同時覺醒。最后結局歐蒂娜失蹤了,安希開始尋找歐蒂娜,雖然她倆被分開,但她們的心是在一起的。
雖然TV版與電影版故事上不同,,可以當作獨立的故事來看,也可以作為一個互補來看,兩個版本結合起來看是最完整的。
她倆的革命,掙脫桎梏的過程中,電影版的表現得更具體,歐蒂娜身體化做賽車,駕駛者是安希。車的形象代表著:歐蒂娜是拯救安希的一個載體,是幫助安希離開牢籠的一個動力能量。有一輛車,能載她到想去的地方,但開不開車,把車開向哪,怎樣駕駛,遇到阻礙時是前進還是逃避,都是駕駛者決定的。她倆在出口時一點點被大車碾碎的時候,是退縮回到行尸走肉的世界,還是憑借勇氣面對困難沖出重圍,都是安希自己的意志。
從來沒有王子,這是她倆自我拯救的故事。離開虛假的王子美夢,活在真實的世界中,哪怕是難以存活,也堅定的走下去。
電影版里極其的浪漫,她倆星空下共舞,飛馳的道路上的擁吻,非常的浪漫富有詩意,驚心動魄。
沒有王子的庇護,她們要靠自己。獨自去面對人生的難題與挑戰(zhàn)。事實上,也本無王子。
歐蒂娜的王子冬芽,為了救落水的女孩犧牲了。安希的王子哥哥鳳曉生,發(fā)現妹妹一直知道他在下藥,不堪羞恥殺了安希后自殺了。
她們共有一個公主夢,她們自己不愿離開王子的世界,不愿放手,被執(zhí)迷所困。
歐蒂娜知道冬芽早死了,仍到處尋找他的身影。安希知道哥哥鳳曉生下藥迷奸她,她也愿意為鳳曉生做那種事。
歐蒂娜執(zhí)著成為王子的角色——本質是執(zhí)著她的王子冬芽,執(zhí)著得到王子冬芽永恒的愛與陪伴。
安希執(zhí)著拯救她王子的出現——本質是執(zhí)著她的王子哥哥,執(zhí)著得到王子鳳曉生永恒的愛與陪伴
歐蒂娜回想起了真相,接受了冬芽離開她的事實,悲痛地與冬芽告別。
冬芽:“歐蒂娜,要不要跟我走?我現在就在這裡,心里也一直都想著你,我發(fā)誓就算世界走上盡頭,也會永遠的愛著你,這樣不就夠了嗎?我們不就能幸福的廝守了?”
歐蒂娜:“記得那時你也是這麼說的,那天晚上…我獨自在教堂哭的時候也是,你邊說著自己想著我…邊溫柔地摟住我…”
歐蒂娜:“等等!謝謝…你曾經真的是…我的…王子”
水中吻別,陰陽兩隔的這一幕,表達的特別的悲痛....歐蒂娜與冬芽告別,堅定的走向天頂花園,走向安希。帶安希離開這個以王子為中心構造的地方虛幻城堡。
安希:“歐蒂娜,我…終于找到了,歐蒂娜,你就是我真正的王子吧,你現在就是這學園的王子,只要你留在這個世界,不論怎樣的奇跡,不論何種形式的永恆,你都能夠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歐蒂娜:“不是這樣的!走吧,到外面的世界去吧,來吧”
歐蒂娜身體化作賽車,安希把鑰匙插入賽車,“我們走吧…歐蒂娜!到外面的世界去”
她們奔向出口的邊緣時,哥哥鳳曉生出現,用巨大的齒輪碾壓她門,一邊引誘安?;氐皆瓉淼氖澜纭8绺瑛P曉生,是真實存在的嗎?哥哥早死了,這些都是她內心的投影。與過去決斷時內心劇烈的斗爭,動蕩,恐懼,撕扯。
安希:“哥哥…”
鳳曉生:“是啊….我是你的王子啊,你可以不用再害怕了,來,跟我一起回去吧,回到那個活得,像行尸走肉般的世界去。”
安希:“真是可悲….唯有在那個世界 你才能夠當得了王子吧。不過!我要….跟歐蒂娜一起出去!一同到外面的世界去”
鳳曉生:“別倔了,反正你們會走到的,也只是“世界的盡頭”而已”
安希:“或許是吧….不過,我是依自己的心意前去的,永別了…我的王子”
這次以安希自己的意愿而活。她打破了殼,新生。不再留戀過去,堅定的走向未來。
她們都告別了過去在傷痛中所編制的美麗幻象,回到真實的現實中來,外面的世界是灰暗荒蕪的,她們盡情地自由地奔馳。
衣服代表著她們的身份,歐蒂娜一直穿男裝制服,是她要做王子的意愿,追尋冬芽的身影。安希穿著新娘的裙子是她做薔薇新娘的身份,等待王子。
電影最后她倆沖出新世界是赤裸著身體,象征著她倆丟掉了自身的束縛與執(zhí)著。迎來了影片中的高潮。
征返璞歸真地回到了原本的自己:獨立的,自信的,勇敢的,自由的,完整的自己。為自己的人生肩負起責任,獨自承擔未知的一切。不受任何東西的束縛,只按自己的意志活下去。
歐蒂娜:“我們即將前往的,是一個沒有道路的世界,我想….在那裡我們可能,一樣還是無法生存的”
安希:“歐蒂娜,我總算明白了,我們原本,就是生于外面的世界”
歐蒂娜:“那我們只是回到,原本出生的故鄉(xiāng)囉”
歐蒂娜:“我也明白了,為何你會需要我,而我也沒有拒絕你的原因,因為我們是害大家,失去王子的共犯,對吧”
[是啊,雖然外面的世界 并無可走的道路,不過卻能開創(chuàng)嶄新的前途]
歐蒂娜:“所以我們一定要走下去才行,只要我們走下去,世界也會跟著海闊天空”
安希:“一定會的…”
最后電影的畫面,陰霾的城堡消失了,轉而代之的是明媚的海闊天空,明示著她倆進入了光明的世界。奔向了嶄新的未來!
果敢地舍下外在展示赤裸的自我吧
就讓自由如同飛舞的薔薇一般
——《輪舞-revolution》
無意中哼起一首老歌的關系,由歌詞想起那時候很多ACG中CP的都是誰遇見了誰從而獲得了拯救/改變這樣的設定。 當初把《少女革命》當百合看的時候,很長一段時間我也以為是這樣girl helps girl的設定。過了很久回味起來,如今我越發(fā)傾向于姬宮安希就是烏蒂娜。除了劇場版里兩人造型的互換幾乎可以算是明示了,細想起來其實在TV中線索也頗多。 在最終話,烏蒂娜代替姬宮承受了象征“世間所有對于女性的惡意”的刀劍后消失了,而從“棺木”(對應故事緣起時幼年烏蒂娜想要進入的棺木)中掙脫的姬宮,逐漸活成了烏蒂娜的模樣。這并不是在代替逝去的摯友,而是因為姬宮原本就是烏蒂娜。過去的烏蒂娜只是活在她自己的念想中,而她自己仍活在“學園”這個等級森嚴的游樂場中。最后的最后她說“烏蒂娜沒有消失”“革命已經發(fā)動了”“現在輪到我去找她了”,也就是她終于要從這個名為學園的牢籠走出去,去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活法。 劇場版的表現更加意識流,隱喻也更加明顯?!袄位\”甚至還會改變它的構造,但這都無法阻止主角最后坦誠面對“自己”,與理想中的“自己”赤裸相擁,沖向充滿未知不安、但也是自由的荒野。 為什么當初遇到“王子”的時候主角沒有按照劇本來等待“王子”的拯救,而是萌生了成為“王子”的想法呢…可能在潛意識里她已經明白,被“拯救”的一方終究仍是一個身不由己的獎品,唯有自己成為“王子”,才有可能真正去打破“世界的殼”。一個具有現實意義的注腳是,成為“王子”的意志,正是傳承自男性的。
劇場版最后烏蒂娜恢復成原本長發(fā)飄飄的樣子,似乎將原作的立意又推進了一層:雖然仍難免刻板印象之嫌,但在這個性別標簽仍然普遍且明顯的社會語境下,也許主創(chuàng)也只有通過“長發(fā)”這一象征來表達:“王子”(正面意義的“人”)不必非要籍由“男”來定義。Girl saves herself!
最令人細思恐的是這是人家二十年前的東西啊…并且起用當時少女漫畫頂梁柱之一的齋藤千惠擔任人設。披著十足正宗的少女皮,在一堆兇器下巴瓜子臉細胳臂當中塞滿了反傳統(tǒng)“少女”的內核,有夠狠…相較之下齋藤的同名漫畫就是一個相當乏善可陳的套路故事。
1、桐芽早已在童年溺斃湖中,但是歐蒂娜進入校園后謎樣的忘記了這件事,她在學院中與實際上早已去世的桐芽重逢,在桐芽夢幻的帶領下取得了薔薇的刻印,與安希相遇,開始決斗??墒菦Q斗中,校園內其他人紛紛表示沒有聽說過桐芽這個人,哪怕他們早在歐蒂娜轉學過來之前就與他一起學習工作。
桐芽在這里只是一個幻影,代表使學院內學生無法向“外面的世界”邁出一步的那個人,代表促使他們開展薔薇決斗的欲望與心魔。在歐蒂娜面前那個人是桐芽的模樣,在其他角色面前可能是其他人。只有在學院內的人做到放手,與過去的自己和解,才能意識到面前的那個ta已經是幻覺,才能從得到從這座虛幻的烏托邦學院走出去的契機。歐蒂娜與桐芽最后一吻,揮淚告別,憤然前進。
2、歐蒂娜化車后飆車競賽脫走的對手。
枝織車:依然持有舊觀念且絲毫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腐朽與邪惡的人,對革命者的追殺迫害。
黑車們:對應TV版黑薔薇,或者革命者及其身邊無數人的負面思想,促使身邊人阻撓革命,或者革命者被負面思維束縛自行放棄革命。在片中安希第一次真正痛下決心出走,要去外面的世界,破爛的歐蒂娜車在安希紅袍下滿血復活。
若葉車:友情的車,及時挽救歐蒂娜與安希,指明前進的方向,同時車上的人也萌發(fā)了離開舊世界的意識,約定有朝一日與二人在新世界再會。“高潔的人會吸引同樣高潔的人?!?/p>
城堡車:舊世界的陳舊觀念。表面光鮮亮麗,內在里是利己的精密運轉巨大機器。他們現行的準則完善,有條不紊的運作著,壓迫玩弄奴役著一眾人。城堡車使用致命的暴力對歐蒂娜他們殘忍的阻撓,甚至不惜犧牲部分自己的同伴(毀滅黑車),只為阻止擁有新意識的人掙脫自己的控制。
王子:城堡車的暴力硬來沒有起到作用,現在由王子作為一個紳士來演軟的了。導演對舊世界霸權的刻畫十分生動:他們軟硬兼施。他們也會流露溫柔,體貼,支持,愛護的一面。革命者墨守舊世界的陳規(guī),放棄一部分的自我,確實會得到舒適感與好處。但這愛護注定不是發(fā)自內心的,這只是高位者對低位者的施舍、拿捏。在游說失敗后王子果然變臉,堅定的安希歐蒂娜再次蛻變,徹底掙脫舊世界的枷鎖。
城堡在她們身后崩潰,消失。
3、沖出學院的控制后,二人理應苦盡甘來到達新世界,但是這個新世界并不是觀眾想象中的鳥語花香、清光明媚,而是昏暗破敗不見天日的陰暗,是層層壘滿此前無數勇敢沖出枷鎖的前人失敗后化身的破敗廢車墳場。
這里非常寫實。勇敢沖出枷鎖、拋棄舊觀念、走出舊世界之后,前方道路的艱辛困難絕對是以往舒適圈中的自己無法想象的。相比舊世界即校園內生活的安逸美好,未知的世界撲面迎來的是前人代價慘重的失敗、崎嶇艱難的道路??墒窃诙耸掷钟赂也煌丝s的前進時,在二人擁有直面失敗也不后悔的覺悟時,在二人絲毫不迷茫的加速前進時,前方嶄新的、真正美好的城堡已經悄悄現身,等待著她們到來。
所有缺愛的人聯(lián)合起來。失去的只是禁閉少女心的城堡花車,贏得的,是故鄉(xiāng)。走到哪,哪里就是疆界。(只可惜這種片給我看沒用,有用的人不會看,看了也不會有用……)
講清楚了一些tv版模棱兩可的東西。1、王子不是沒來or不存在,而是已經死了。2、安希是因為風曉生才變成空心人。3、所謂的革命不是成為王子or拯救公主,而是不再被爭奪薔薇新娘的制度所束縛,“世界即蛋殼,我們即雛鳥,不啄開蛋殼,我們無法存活?!逼鋵嵳f得滿清楚的。
整體感覺其實不是特別的好,不過如果作為TV的補充看的話,就發(fā)現了很多以前沒明白的線索,這個意義上四星吧。PS,我還是喜歡長發(fā)的天上,還有就是當年我癡迷的應該是桐生冬芽
作為一部沿用了TV部分設定又像是平行世界的劇場版,本作用比TV更為華麗的畫面更直白的鏡頭表現了作品的主題。女孩子不需要王子,不需要城堡。她們可以獨立地生活下去。
童年時候,在并沒有觀看TV的情況下最先接觸的劇場版的我。華麗浪漫的象征藝術,抽象跳躍的隱喻表達。推薦大家去看TV原作。我們不是必須先掌握力量才能有自由,而是必須先自我覺醒獲得自由,才有可能擁有力量。
天臺跳舞簡直酥炸了好嗎這音樂一響起來就像進入到最美的夢幻出不來了故事情節(jié)依然設置巧妙不得不說幾原真的非常懂得運用鏡頭講故事很完美安希和歐蒂娜又成長了這次兩人都非常堅定的沿著自己認定的路即使前路鋪滿荊棘也毫不退縮因為找到了自己愿意為之奮斗的那個人一起什么樣的坎坷都可以跨過去
為什么豆瓣總不點我點的東西!太經典了。。。
把TV隱晦的主題表達的很明顯,但,畢竟是原有內容再編,人物終歸還是基于TV版的塑造,歐蒂娜和安希在這里更像象征意義上的存在,更別說工具人學生會了,整體來說受限于篇幅吧,有了更為夸張的美術風格讓形式有些大于內容,那我還是喜歡原來有著靈魂的【總有一天要一起閃耀】,因為主要人物動機就質的不同了(x
生氣,為什么utena和安希還在這個棺材里?就不能接著講講學姐和七實或者若葉都畢業(yè)離開這個鬼地方的故事嗎?雖然結局還是蠻燃的。整體是TV版的簡化,勝在畫面美艷不可方物,自成系統(tǒng)講述這個世界。包括整個建筑設計的升級,處處可見基里科等等超現實主義畫作風格的痕跡,還有星河和薔薇的使用,幾原實在是太懂少女心。
復習。還是要當作TV版的互文來看。配角都淡化了,倒是兩位主角之間的關系更微妙了?!督^對運命默示錄》、《流光傾瀉的庭院》和《輪舞》相繼登場真心感動,當然還是《時に愛は》演出最高。
華麗壯闊。革命就是不再玩王子公主的角色扮演游戲,奮勇投身生活的廢墟,這才是真正的成長。影版作畫人物更肥厚豐潤,沒有劇版那么清瘦,建筑物更加抽象幾何。大畫面で世界を革命する力を?。尽緰|京都:2020/1/18上映】<試験的大音量上映>「少女革命ウテナ アドゥレセンス黙示録」復活上映!!@秋葉原UDXシアター | ドリパス #少女革命ウテナ
其實百合什么的還好吧,真正激動人心的就是那種突破和解放,百合只是particular的載體而已。最后一段很high,整體不真實的浪漫氛圍好符合對少女漫的想象,好奇沒有這么激動玩脫的革命情節(jié)的TV版會是怎樣的感受。很多美學都明顯在cyberpunk的延長線上,最后的“外面的世界”很像黑客帝國。
內時候太小 還不很懂..
9/10。幾原深諳立體主義的繪畫設計,矩形狀的黑板、天梯層層疊疊,構成復雜多變的建筑空間,暗示學院就像充滿幻象的樂園,縱使外面的世界滿眼廢墟,也要打破成長中的虛幻接受世界,解脫束縛的肉身成為無生命力的稻草人,靈魂則一絲不掛地沖出賽道。畫室,安希身體分解成多塊畫框,中間心靈的空洞缺失一把鑰匙,那把鑰匙是沖破自我封閉的勇氣(沒有鑰匙的鳳曉生無法破殼而出所以死亡)。白布房里冬芽和詩織交媾后化繭成蛾,大面積的床單包裹著幼蟲變成蛾的翅膀,象征執(zhí)迷不悟的卑微靈魂,最終集結成蝗蟲一樣的病害涌上公路,和裝了許多輪子的城堡一起碾碎覺醒的兩人。錄像帶中紅色鱷魚的鄂變長咬住了??子奇奇,象征復仇(詩織在冬芽祼背上也留下鱷魚涂鴉)。繁星點綴,覆蓋滿花瓣的水池透明如鏡,花海撒向大地的同性舞蹈,美不勝收。意識流超展開神作。
如果tv是內斂,劇場版就是奔放,更加直白,甚至讓其中的百合元素變得更加象征意義,少女的獨立,讓世界賜予思春期革命的力量!
劇場版里的安茜和TV比完全變味了,這種性格的確更適合表現薔薇新娘的抗爭,結局較之前也更加爽朗。
所有女性都應該看的作品,即使外面的世界骯臟不堪,但是有了選擇的權力就可以開拓新的道路。帶你逃出去的永遠不是那輛車,而是坐在駕駛座握著方向盤的你自己。任何時候,只要你想,就能沖出束縛去看世界盡頭。巨型移動建筑很棒,營造出壓迫的氛圍;外露的殘破鋼筋和薔薇花形成對比,這個世界雖然美麗卻處處暗藏危險;E子和F子播報賽況那段顏色太棒了,是我喜歡的糖果色計算機界面。
看TV版看得我整個人都質壁分離了。至今不知怎樣用文字來表達我看完TV版之后的心情。幸好劇場版救贖了我?;叵肟碩V版之前的我還是一個純潔的孩子。這39集堪稱我多年動畫歷程中少有的血淚史。
幾原美學在經費拉足的情況下真是驚心動魄,百合什么的在這個表現主義的世界里已經無關緊要,只要為沖向外面并開辟新道路而共鳴的靈魂就可以。身體都變車了,性別完全話題外。與TV版聯(lián)動地方最大的意外是冬芽線,菜粉蝶的化蛹那段絕妙想象力的作畫差點蓋過一個巨大的虐點,之后在一分為二的電梯里,子安的聲音那真是一生的溫柔
場景,花田TV花,學姐,天上。劇場版是為了票房嗎,有男凝的部分。故事大部分不如TV,當獨立故事看就好,川上的配音真棒TV版里哭和戰(zhàn)斗那里尤其,理事長的配音不如TV版。最后的20分鐘對白。學園的設計HP移動樓梯,場景。懷疑寶石之國的作者也是這部漫畫和動畫的粉。這里的安希比TV版多了主動性,就是人物畫得不如TV版好看。配樂。外面廢墟且沒有路,但她們可以走出路。百合是敗筆也是神來一筆了(雖然可能真的是為了男凝和票房才加的百合?)。以前的紙媒很少推少女革命而多推EVA確實是因為不是女主編,至于十二國記推是因為世界設定才推。BL,GL,BG,其它,兩部有共通之處。萬劍穿心。車,廢土,瘋狂麥克斯。和殘酷之神里一樣被煉銅養(yǎng)父qj的紅發(fā),這點倒是能對上TV他的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