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記錄
視頻
提示:如無法播放請看其他線路
之前看到的說法是
人和人之間的認識都是緣分
今天突然在想
這些人
只包括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人嗎
是否還包括
其他渠道認識的人
今日看紀錄片《談婚論嫁》
覺得自己又多認識了好幾個人
以為是寫實紀錄片
畢竟第一集看得實在是讓人對愛情失望
沒想到開篇是谷底
畢竟窒息相親著實令人害怕
反而后來越來越幸福
愛情不僅僅是腦海里某一種固有的模式
更不要因為別人說什么而影響自己的愛情觀的形成啊
脾氣暴躁又可愛的薩唐氏是深愛
他和唱歌巨好聽的老婆(應該是個六十多的伯母了,但是一點都看不出來)
爭吵起來就避一避
安靜一下
哇
彼此脾氣都很暴躁
但彼此明白彼此的暴脾氣
也從未認為這是傷害
攜手走過33年
還是彼此眼中的小孩子
著實令我羨煞
兩個七十多歲的爺爺奶奶是真愛
他陪她走過疾病的艱辛
她因他完全接受她都不能接受的自己而動容
如此可愛
生活中一點一點因為彼此都鮮活生動起來
結婚紀念日仍然是充滿儀式感的錄拍《山茶花》
他會說“她的裙子這里都會有一朵花”
也會在做菜是嬉笑玩鬧
著實是令人動容
也從中看到許多阻力與艱辛
父母對于子女
那個媽媽流著眼淚說
“我不讓他和她在一起是為他好”
“最后我們接受她,還是為了他好”
“因為看著他那么努力的想要和她在一起,和她在一起他是那么開心”
我不知道那個從印度來到陜中的男人
是否最后能和他的妻子攜手走下去
他說他感到迷失
語言不通
工作難找
她說小地方的人可能難以接受吧
上一段婚姻的失敗
以及下一段婚姻是個外國人
父母接受不了
她也沒能讓父母能夠去接受了
總覺得 缺了點什么
說實話
其他的幾對并未有太深的感觸
大概是希望她們和他們幸福就好
北京小伙娶了漂亮的外國姑娘
校園戀愛走過十年最終成婚
潛水教練的水下婚禮
裁縫女孩的一賭成婚
花了二十萬辦婚禮的待產(chǎn)夫婦
愛情是彼此信仰的上海小窩夫婦
苗族婚禮夫婦
下半身癱瘓殘疾夫婦
大概是因為她們和她們的故事才剛剛開始
以后的風風雨雨中
才能參透愛情的真諦吧
嘿
至于我呢
有愛情那就夢寐以求是真愛和自由
沒愛情那就什么愛不愛的煩死了
畢竟
真的得是自己很喜歡的人啊
縱使有再多的缺點
但他的優(yōu)點
剛好是我中意的那些
那樣該多棒呢
嘻
周末的自我補給時間,找來排序中的紀錄片《談婚論嫁》,在家里,很少有來自私人問題的壓迫感,周圍的朋友也相對禮貌對這個話題保持很好的邊界感;愛是學習不來的,婚姻是屬于兩個成人之間的選擇,也是一個人欲望的鏡子,另外一半就是內(nèi)心的映射,財富、美色、階級跨越的渴望…就這樣明晃晃的示眾;在沒有思考周全不如通過人間真實的故事,去反觀,去進化,沒有走一步看一步,是有計劃的積累與選擇。
年關將至。
一年一度的催婚批斗大會,也即將來臨。
那些你討厭的親戚們,即將到達戰(zhàn)場。
單身的寶寶們,你們準備好接招了嗎?
看過了太多婚姻不幸的實例,可能已經(jīng)有不少人,都不相信愛情了。
前不久,“蕭山情侶的聊天記錄”,讓許多人都看清了現(xiàn)實的無奈。
有一些人,已經(jīng)堅定了自己單身的信念。
寧可養(yǎng)給“李澤言”當夫人、給“呱蛙子”當媽;
也不要和現(xiàn)實中的人物結婚。
但是還有很多人,依然向往著婚姻,向往著和自己心愛的人,走進幸福的殿堂。
派爺今天就要來介紹一部關于“婚姻嫁娶”的紀錄片;
為那些想要結婚卻被現(xiàn)實嚇到不敢邁步的寶寶們,加油打氣。
我們,依然相信愛情——
《談婚論嫁》(2015)
這部片子,又名“央視爸爸官方催婚大全”。
也可以叫做“情侶們對單身狗降維暴擊的十萬種撒狗糧方法”。
這是一部低成本的國產(chǎn)紀錄片,講的就是男女之間談婚論嫁的那點事。
它的收視率相當不錯,點擊量超過了兩千萬次。
2016年的大年初一到大年初五,它還被央視爸爸買下,在央視的紀錄片頻道播出。
(官方催婚意圖明顯)
每集30分鐘不到的時間里,紀錄片會穿插著講述三組關于婚戀的故事。
派爺一口氣就擼完了全集。
雖然成本不高,但是節(jié)目的制作,卻相當有心。
紀錄片團隊用了一年多的時間,收集了100對夫妻的真實訪談。
他們還對15對主人公進行了跟蹤拍攝;
將那些感人的愛情故事,搬上了熒屏。
內(nèi)容上的詳實,讓《談婚論嫁》幾乎包含了所有可能發(fā)生在中國人身上的婚戀模式和階段。
最煎熬的,自然是單身的狀態(tài)。
第一集,講的就是剩女們的故事。
不論是影視公司的發(fā)行總監(jiān),還是留洋歸來的的女博士,或者是曾經(jīng)拿下省冠軍的摔跤運動員;
她們作為大齡剩女,都面對著相同的問題。
過了年輕單純的年紀,她們挑選另一半的眼光,越來越高。
她們更看重的,是男人能否帶給自己“安全感”。
于是她們不約而同地,走上了相親的道路。
比如女博士,她一方面展示出自己強勢的一面;
另一方面卻想要找到能駕馭住自己的男人。
因此,她也錯過了許多可能的緣分。
未來,她將作為一名訪問學者,去到異國他鄉(xiāng)。
或許,她的緣分就會在那里出現(xiàn)。
盡管現(xiàn)實中她們都沒有擺脫單身的困境,但是她們依然對未來的婚姻生活,充滿了熱忱。
可是有了對象,就能走入婚姻殿堂嗎?
不一定。
房子車子,幾乎是每個中國式婚姻中,繞不過去的話題。
于是,那些想要在一線城市立足卻買不起房子的情侶們,就開啟了“裸婚模式”。
條件稍好的,可以憑借幾年的積蓄,外加父母的助力;
在一線城市購置一套二手老公房。
條件不好的,也只能在租住的房屋中,完成結婚生子的人生階段。
條件更不好的,甚至會選擇回到老家,繼續(xù)自己的人生。
有了物質條件,也有了愛情基礎,相愛的人們終于要走進婚姻的殿堂。
可是婚禮這一項,也沒那么簡單。
在中國,婚姻從來不只是兩個人的事,而是兩個家族的融合。
有的要尊重文化習俗,按照傳統(tǒng)的儀式來辦。
也有人結束了十年戀愛長跑,向全世界宣告他們愛情的盛大婚禮。
還有為了創(chuàng)意,選擇和自己職業(yè)相關的水下婚禮。
對于大部分人來說;
物質愛情加婚禮,就是他們組成家庭的過程中,要經(jīng)歷的所有困難。
但是還有不少人,要面對更為艱難的情況。
比如伴侶的身體健康出現(xiàn)問題。
俞彧身患白化病,她與眾不同的外表,經(jīng)常會被眾人的目光打量。
她是中國殘疾人藝術團中,一名才華橫溢的二胡演員。
幸運的是,藝術團中的音樂總監(jiān),愿意成為照顧她的那個人。
可是他的父母,卻堅決不同意。
畢竟,白化病是可以遺傳的疾病。
為了能夠讓父母同意他們的婚事;
俞彧和男友用了近一年的時間,托朋友做醫(yī)學鑒定。
幸運女神被它們的感情打動;
最終的檢查結果,顯示不會遺傳到后代身上。
為了讓兒子幸福,父母也終于放了他們一馬。
相比之下,印度人辛格就沒這么幸運了。
他今年已經(jīng)50歲了,工作中認識了中國的女友。
他的女友生活在陜北的縣城;
為了愛情,他毅然決然地辭去在韓國的工作。
頂著語言文化的差異,不遠萬里地來到女友所在的縣城。
這份執(zhí)著,感動了女友,卻感動不了她的家人。
自始至終,女友的父母始終反對二人的結合,甚至不肯見他一面。
而文化的差異和眾人鄙夷的眼光,讓辛格漸漸迷失在這個小縣城中。
相愛不易,婚姻更難。
相愛只要照顧兩個人的感受,可婚姻要顧慮的因素,實在太多了。
兩個人都要承擔起來的,是多出的一份責任和義務。
婆媳關系,兒女教育,老人養(yǎng)老;
夫妻生活的和諧程度,以及還要隨時提防另一半,是否會給自己扣上一頂綠帽子。
每天生活在這種惴惴不安中;
讓許多還沒有嘗試過戀愛滋味的人,都產(chǎn)生了恐婚情緒。
對于堅定單身信念的恐婚族來說;
高房價和高物價,就是最好的不婚廣告,不育的避孕藥。
既沒碰到讓你敢拋棄一切,孤注一擲的真愛。也沒有能立足的良好物質基礎;
年青一代人,拿什么結婚?
與其把婚姻當做傳宗接代的工具和任務,不如對自己的生活負點責任。
不過盡管如此,這部《談婚論嫁》,還是用了15個真實的例子;
讓我們重新拾起對于愛情的信心。
不是所有的情侶,都會被現(xiàn)實擊倒,不是所有人都會做出出軌的事。
同樣,也不是所有人,都對婚姻產(chǎn)生恐懼。
相信不少女生依然希望在自己的婚禮上;
穿著白色婚紗,等待著心愛的人,說出那句我愛你。
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生活方式,每個人不同的選擇,也應該被尊重。
如果你已經(jīng)堅定了自己不婚的信念;
那么請不要在意他人的流言蜚語,活出自己的精彩。
如果你依然單身卻渴望愛情,請讓自己變得更加優(yōu)秀;
優(yōu)秀到可以不向現(xiàn)實妥協(xié)。
更重要的,是要把握住稍縱即逝的緣分。
那個對的人,或早或晚,會出現(xiàn)在你的身邊。
至于那些七大姑八大姨們七嘴八舌的催婚;
不要慫,直接送他們四個大字即可——
恰到好處,點到為止。畢竟每一段感情都是獨特的,能引發(fā)自我的探索就已經(jīng)很不錯了。 《我要找到你》主要在說相親,目前剛分手,處于年齡焦慮階段,看到這一集就會想還有很多單身的人,都在好好過生活,似乎就沒有那么焦慮了。 《我想有個家》這是從小的夢想,而且一直沒有變過。紀錄片里13歲就出來打工的姑娘說快點結束這種生活,想換一種方式去活,嫁給了相親才幾個月的同鄉(xiāng),她說以前覺得那些閃婚的人都是對自己不負責任,而她也成為了這樣的人。這是印象最深的一段話,小時候,我一直覺得自己有無限可能,看不慣大人的一些處事方法,長大后,我卻成為了那個被看不慣的大人,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樣子。希望還來得及去努力改變,過成想要的樣子。 《走在紅毯那一天》從初中就開始的戀愛,細水長流,著實讓人羨慕,是不是我們都會幻想如果當初和情竇初開的那個人在一起,現(xiàn)在是不是也會特別幸福。苗族婚禮,水底婚禮,原來結婚有這么多儀式,婚禮的準備麻煩卻也幸福,畢竟一生一次。
《我要我們在一起》因為自己身體也不是那么好,我總懷疑是否會被接受。看到這里白化病,殘疾人,以及手術后依然不離不棄。再反觀自己,手腳健全,不影響生活工作,只不過需要吃藥而已,而又有誰能確保自己一年不吃幾次藥,沒有幾次小感冒呢。這是自我信心建立的一個過程,對愛情重新充滿了向往。
《漂洋過海來看你》總有一個人他在等著你,不要著急,靜待花開。
看完這部紀錄片,每一集都能引發(fā)對于自我的一些探索,帶來新的認知,也重塑了我個人對于愛情和婚姻的看法。從絕望到希望,并且心向往之。
片子做的太一般了 但是不錯的嘗試 鼓勵
沒深挖。
最喜歡第四集!
關于這個片子,精致,考究,故事講得好,畫面構圖好,符合現(xiàn)代傳播的基本規(guī)律??吹贸鰜碇谱鞒杀静淮螅迷诰蚣毸?,妙在花小錢辦大事,每集25分鐘的每一楨每一句都是經(jīng)過推敲打磨,是有誠意的作品。李健的片尾曲恰到好處,在最恰當?shù)臅r候戳中心底柔軟的部分。
雖然每集只有不到30分鐘,不夠過癮,不過一葉知秋,窺斑知豹,可以涵蓋生活中就在身邊的那些婚戀之事。好處大概也在于對每一個人,每一對情侶都可以進行比較細致的跟蹤記錄,不失細節(jié)。愛情,是一種信仰嗎?我不知道,不過,相信愛情,未嘗不是一種美好的選擇。
看前兩集那是各種尷尬和恐懼,網(wǎng)友都說不想找對象不想結婚不想生孩子。從第三集開始溫馨虐狗,網(wǎng)友們又滿是憧憬,最后??吹竭@部片子的每個人都能幸福著。
5集100對夫妻的采訪,也都不及一篇上海女生的帖子現(xiàn)實感強~
3.5吧
愛情和婚姻的諸般模樣,不過這片子像一篇精巧的命題作文,太刻意去展示那些美好的了,而那些瑣碎庸碌的可能才是一份感情最難的吧,還是第一集最有趣了。
挺精致的 比較理想化 對現(xiàn)實的挖掘不夠 央視響應國家號召的作品 有軟廣
題材蠻大的,沒深挖。
一直比較喜歡紀錄片,要不就是BBC NHK的,要不就是大型歷史類的,這次朋友安利《談婚論嫁》,就抓來看了。說實話,看完第一集就慌了,不是著急結婚什么,而是看到那些剩下來的男的,實在不忍直視…雖然我們都不著急,都覺得在遇見對的人之前做好自己就夠,可是講真,不主動就真的很難遇見。后怕!
還是有愛情的
取材不錯,可惜沒有往深里挖,浮于表面浪費了那么好的切入點
單身狗看的眼淚汪汪汪 為了獲得幸福 都不容易啊世人(?_?)
中國人活得不容易。
當晚做夢:“洪晃同款”大媽開了個廠牌,給Beenzino出了新專輯……
能找個相愛的人相伴到老 真的好幸福。我要去拯救宇宙,下輩子一定先找到木村拓哉!
這才是真實的中國啊!
一口氣看完!安利一下央媽的良心紀錄片~第1、2集還略有現(xiàn)實的無奈,第三集就開始狂撒狗糧。搭配李健唱的ed食用更美味。平凡的幸福真不簡單啊。超級喜歡唐亮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