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記錄
視頻
提示:如無法播放請看其他線路
文/列文
成龍和皮爾斯·布魯斯南主演的《英倫對決》馬上就要在國慶檔上映了,毒舌君首先想說,從個人角度來講,是非常喜歡《英倫對決》這部電影的,因為這部影片并非大家所熟悉的那種動作層面的“精彩”,而是劇情、角色、懸念層面的“牛逼”,在所有成龍電影中都堪稱是一個極為獨特的存在。
但毒舌君也隱隱感覺到,廣大普通觀眾也許對《英倫對決》懷有某種錯誤的期待,以為這又是一部打得有趣而熱鬧的成龍電影,甚至會期待成龍和皮爾斯南這兩大巨星上演巔峰對決,再加上影片所采用的故事背景以及劇情深度,又大大超過了普通觀眾的知識儲備和審美偏好,所以——
《英倫對決》也許會成為“普通觀眾”的噩夢!說得更明白點,那就是《英倫對決》也許會讓很多觀眾“看不懂”,甚至會成為“最難懂”的成龍電影!觀眾期待的《英倫對決》也許與影片呈現的真實樣貌會有相當大的差距。
毒舌君之所以給大家提前預警,也是希望避免“普通觀眾”受到宣傳誤導,帶著錯誤的期待走進影院進而對影片產生不良觀感,同時希望通過這篇“映前預警”影評,幫助“普通觀眾”建立一個更加客觀理性的觀影心理,以便大家在觀影時能夠更好地欣賞成龍的這部劇情片佳作!
毒舌君之所以認為普通觀眾會“看不懂”,首先在于影片的整個故事根本不是為中國觀眾而是為西方觀眾打造的,故事背景也超出了普通中國觀眾的知識儲備和關注范圍。
《英倫對決》的故事不是大家熟悉的成龍電影那種詼諧輕松的冒險故事,而是建立在“北愛問題”這樣一個嚴肅深沉的政治歷史背景上。
說起“北愛”恐怕不少年輕人的第一反應會是“北京愛情故事”,只有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或是對世界政治與歷史有偏好的年輕人,才會明白這個“北愛”說的是“北愛爾蘭”,而“北愛爾蘭問題”簡單來說就是英國政府同北愛民族主義者“統獨之爭”的問題,在上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曾經持續(xù)爆發(fā)嚴重的暴力沖突、恐怖襲擊和流血傷亡,但隨著1998年北愛和平協議的簽署終于迎來和平。
也許??础缎侣劼摬ァ返闹欣夏暧^眾,會對“北愛問題”留下記憶和印象。而自從和平協議簽署以來至今,“北愛問題”已經迎來了長達20年的和平期,在新聞聯播里也早已不見蹤影了,所以新一代的年輕怎會對此有任何的認知和了解?《英倫對決》改編自1992年出版的小說《中國佬》,如果這部影片出現在90年代正好應景,但放在當下這個時代,肯定會跟當下觀眾產生“時代背景”方面的“代溝”。
而《英倫對決》故事正是建立在中國普通觀眾基本毫無認知的這樣一個背景之上,而這種政治歷史背景之重要,跟影片的劇情、角色以及角色關系和行為邏輯,都有相當大的影響和關聯,對影片背景毫無了解,你也許就搞不明白片中的角色身份是什么,彼此之間又是怎樣一種微妙的關系。
比如說,影片一開始,倫敦的一條街道發(fā)生炸彈襲擊,英國政府根據爆炸現場的證據馬上得知這是北愛爾蘭民族主義者發(fā)動的恐怖襲擊,你如果對“北愛問題”的歷史毫無了解,對當年北愛民族主義者對英國發(fā)動恐怖炸彈襲擊的歷史毫無了解,你就不會明白片中的恐怖襲擊,對于英國政府和北愛當局會是怎樣一種嚴重的政治危機,也無法真正理解皮爾斯·布魯斯南扮演的角色處于一種怎樣的政治危局之中,以及為何英國特種部隊對待北愛恐怖分子會如此冷酷和殘忍。
隨后,英國的女內政部長打電話給皮爾斯·布魯斯南扮演的北愛第一副部長,要求他查出真兇,給英國以交代,而同時英國也會滿足他釋放北愛政治犯的條件。如果你不明白英國政府與北愛當局的關系,你就不會懂得,英國女內政部長跟皮爾斯·布魯斯南扮演的北愛第一副部長根本不是上下級的關系,而是一種既對立又合作的關系,女部長無法命令布魯斯南行事,而只能用政治壓力和政治利誘來讓他行事。
如果你對北愛的政治架構沒有了解,看到皮爾斯·布魯斯南“第一副部長”的官銜都會瞬間蒙圈,“第一副部長”是個啥官?有多大權力?到底是哪個部的第一副部長?其實,北愛爾蘭行政當局的最高領導就叫“部長”,而“第一副部長”就相當于是北愛爾蘭的第二號實權大人物了。
接著,皮爾斯·布魯斯南扮演的副部長召集手下的政客開會追查兇手。這也需要你至少對北愛政治派別內部也分鷹派和鴿派,具有這樣一個基礎認知,才能看明白皮爾斯·布魯斯南扮演的副部長不僅跟英國政府立場有別,他作為鴿派,跟北愛內部的鷹派也有既利用又對立的復雜政治關系,而這種復雜的政治關系,其實是貫穿整部影片的,跟片中許多角色的身世和立場都產生關聯。而且《英倫對決》的角色之多、角色關系之復雜,也堪稱創(chuàng)造了“成龍電影”之最。如果你在觀影過程中,不能對這種劇情和角色的復雜關系有著細微而敏感的觀察和感悟,也就無法理解片中角色所堅持的立場以及懸念反轉的設計。
如果普通觀眾對“北愛問題”缺乏基本了解,甚至會連成龍扮演角色的行為邏輯都看不明白。他在恐怖襲擊中痛失愛女,隨后他所做的事就是跟皮爾斯·布魯斯南扮演的副部長較上了勁,非得要人家交出兇手,還在人家辦公室制造炸彈襲擊進行威脅,甚至當皮爾斯·布魯斯南跑到鄉(xiāng)下農場避風頭,他還窮追不舍,繼續(xù)制造爆炸威脅。也許放在其他背景下,成龍這種行為簡直就是一根筋偏執(zhí)狂,憑什么他認為皮爾斯·布魯斯南就一定知道恐怖襲擊的真相、一定跟恐怖襲擊有關的?但放在“北愛問題”這樣的背景下,恐怖分子是北愛人,而皮爾斯·布魯斯南是北愛政壇的大佬級人物,這樣的劇情和角色身份設定再跟歷史背景相疊加,成龍對他窮追不舍的行為就不完全是偏執(zhí),而是具有一定程度合理性在其中了。
看了以上的內容,大家可能會覺得毒舌君說“北愛”說得那么多,說成龍卻說得那么少。而這也正是毒舌君想強調的一點,《英倫對決》也絕非大家印象中那種成龍貫穿全片、無所不在的電影,也絕非一部嚴重依賴成龍動作身手作為影片核心看點的電影,而是一部皮爾斯·布魯斯南主導的“政治線”,以及成龍主導的“復仇線”兩線并進、同等重要的電影。成龍主要負責打戲的精彩,皮爾斯·布魯斯南主要負責文戲的精彩,而且,至少毒舌君認為,《英倫對決》真正的精彩之處,主要是來自于劇情方面復雜與反轉的強大張力,以及“政治線”和“復仇線”兩線并進、巧妙融合的精妙結構,這才是影片真正令人贊賞的“牛逼”之處!此外,《英倫對決》也堪稱近幾年最好看的政治驚悚+反恐片,而且不是《24小時》那種噱頭足熱鬧大級別的,而是《國土安全》那種嚴肅復雜深邃級別的!
所以,《英倫對決》絕對是一部“非典型”的“成龍電影”,毒舌君會用“牛逼”而不是“精彩”二字來形容這部電影,區(qū)別就在于以往成龍主演過的經典影片例如《警察故事》、《飛鷹計劃》、《紅番區(qū)》、《十二生肖》之類的你可以用“精彩”來形容,而《英倫對決》的出色之處則完全不是這種“精彩”,既沒有成龍標志性的搞笑打斗,也沒有什么驚險的玩命動作,成龍和皮爾斯·布魯斯南兩大巨星也沒有太多面對面的交鋒和對決,而是另一種基于整部影片布局、劇情、角色、節(jié)奏和細節(jié)的劇情片維度的“牛逼”。甚至可以這么說,《英倫對決》是成龍大哥影片中前所未有的劇情佳作!在成龍大哥的片子里居然能看到“牛逼”的劇情和表演,想不到吧?呵呵!
說了這么多,毒舌君這篇“映前預警”影評主要想向大家強調兩點:一是建議大家在觀影前,最好先上網對“北愛問題”的相關新聞、歷史和評論了解一番,才能在觀影過程中真正看懂這部電影的劇情和角色,看懂影片種種細微的妙處所在。二是不要對成龍的打戲抱有過高期望,雖說影片中成龍依然稱得上“打得精彩”,但在精彩程度以及打戲分量上,已經不是你熟悉的經典成龍電影的樣子了,反倒是成龍大哥的表演更值得關注。(文/列文)
網上有了NF版,略舉二者對比差異,供強迫癥同好參考。 開場,關的女兒為商店走出的人開門,成龍看了會心一笑。外版鏡頭無此明顯一笑。 記者在恐襲現場拍照,多了幾個鏡頭,回編輯部,社里領導多講了幾句話。 007召集開大會,外版多了幾句臺詞,鏡頭剪切也略有差異。 關去找那個黑人尋求幫助想以鈔票換名單,外版多了一個黑人拿手刷鈔票的動作。 關第一次在電視里見到007,國版為成龍一人,外版多了劉濤進門,說了幾句勸慰的話。 關決心獨自行動,劉濤找到他,眼看他駕車遠去,外版沒有劉濤最后留戀不舍且悲戚的特寫鏡頭。 關親自去007辦公室,和辦公室員的互動交流場景,兩版剪輯略有不同,外版似突出了女秘的某種警覺或歧視。以及后面和007對話,少了幾個成龍的正面鏡頭。 關在衛(wèi)生間安放好了自制的瓶彈,從007辦公大廈離開。此處有一個007視角的俯視鏡頭,估計很多人有印象,就是成龍的那幾步走,非常老態(tài),甚至略顯詭異,有人說這幾步頗神似蝙蝠俠里的小丑,確實。外版此處則是一個步態(tài)很正常的過街背影鏡頭。個人感覺成龍此處的步履蹣跚,反而是對007的一種特殊的嘲諷和幽默。 關回到租住屋,坐在床上,長出一口氣,外版比國版少一個特寫鏡頭。墻壁上的十字架容易被觀眾忽略。 關在潛入007郊外別墅旁的叢林前,國版有一系列成龍在車里捏“溜溜球”、開關車門上下推車以鍛煉恢復體能,完了之后登高望遠,面露決心已定且神情冷峻的非常高大上的鏡頭,這些外版統統沒有。設定上說,關等于直接就是一個雖然隨著年齡增長,但功夫始終沒有荒廢的退伍老兵。 007侄子密會舅媽,國版刪掉了二人親熱之前在鏡前的幾句調情和動作(注意007侄子喝酒了)。007老婆在勸誘侄子的時候,也多說了幾句臺詞,大概是007有把柄落在他人手,其權力前途也將日薄西山什么的。 接下來就是外版和國版最大區(qū)別的段落。國版以關獨自療傷敷藥,經由熱感設備知曉有人來殺,然后進入二人廝殺。外版則是007侄子直接入成龍埋伏圈,二人對殺。打斗過程,國版與外版差異極大。國版多出N多的典型成龍風格的動作場面,拔樹枝,挑單刀,滾樹干,甚至明顯威亞。這些外版統統沒有。國版以成龍反身扼住007侄子喉嚨然后放手為止。外版則是之前預告片中成龍以一截尖利樹杈指住對方喉嚨結束戰(zhàn)斗。 接下來007侄子去見007,國版多一個007坐等而略顯焦慮的側面特寫鏡頭。 女恐回到恐窩,給同伙說了幾句國版沒有的臺詞,大概是抱怨為了任務得和油膩男上床之類。 接下來的水管工狹屋槍戰(zhàn)大火并,外版剪輯和國版不同,感覺更流暢,節(jié)奏更迅。關和倒數第二死男的動作戲也略為不同,沒有成龍哈哈哈叫著錘出去的幾拳和橫踢對方下巴??v觀全片,外版確實很結實的刪掉了許多帶有明顯成龍風格的打斗鏡頭,是不是導演意思,就不知道了(話說成龍可是制片人?。?。 結尾了。外版沒有國版狙擊手伏擊等待口令的情節(jié)。直接就是劉濤見到關,擁抱,結束。之前也有監(jiān)視人和黑人上司的電話,但黑人也沒說什么“這個中國人有始有終”,“不必弄醒中國龍”這樣的臺詞,只是說欠了個人情,不要采取行動了,回頭打個報告,就完了。 總之吧,該片政治色彩濃郁,成龍角色不濃不淡,說恰到好處也可以,說無私陪襯也不算過,呵呵。總而言之,還是挺喜歡這部片子、和這部片子里的成龍的。
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
作者:小山
看完《英倫對決》已是凌晨三點,我躺在床上發(fā)朋友圈,推薦此片,然后沉沉地睡去。
醒來是早上九點,打開手機,睡前發(fā)的朋友圈有留言,說這部片子看著無聊。我對著手機笑了笑,心想,這種非線性敘事的電影,肯定很多人都沒看慣。但無論怎樣,我很喜歡成龍這部電影,它再次打破成龍硬漢形象,甚至在電影里,他不是以主要角色出現,而是以配角穿插進這部電影,電影的主題還是在寫政治斗爭。
我對這部電影叫好,還是覺得故事好。兩個小時里面要講的故事,不細數的話有以下幾條:整個故事的發(fā)生及破案過程(這是主線),成龍的家庭背景及出生,政府之間的斗爭、惡勢力根源以及中間各種博弈,此外還有男女之間的關系與各種計謀。在整個故事向前推進的過程中,如何在2個小時密集講述如此復雜的故事。導演用了兩個方法,一是雙時間敘事手法,成龍一條線,政府一條線,這兩條線時而交叉,時而分開。這種講故事的方法,不僅在拍電影時用到,寫小說、新聞稿都會用到。當然,不止這部電影中有,李安的《比利·林恩的中場休息》也是雙時間敘事手法。這種操作的好處是,看似一個故事,在固定的時間線內,情節(jié)倍增,觀看時間成倍增長。所以觀者需要高度集中才能跟得上劇情。
采用雙時間線會把故事變得飽滿,更具體。有一個問題是如果要將的故事線太多,許多沒有沒辦法展開,這部電影里面涉及的人物和故事情節(jié)就是如此,所以需要再用一種方法講故事:通過演員的對話完整還原故事。單人物對話就交代了成龍的人物背景、爆炸事故的根源、為何會有這次爆炸等等,這些情節(jié)在電影里沒有拍,完全是靠著演員一句句臺詞說出來。好的臺詞和劇本就是這樣,人物除了在和電影角色說話,還要傳遞給觀眾相應的信息,更要推動劇情向前發(fā)展。
寫到這里,差不多應該能夠說明為什么這部電影好。不過,這還不夠,整部電影除密集式地講故事外,拍攝風格也很穩(wěn),那種冷峻中帶著肅殺的氣氛,空氣中的冰冷與人物的陰郁,憤恨交織在一起,才完美地詮釋了什么叫好的商業(yè)片。
不得不說,成龍這次轉型,是一次巨大的成功。我看完這部電影,第一個印象是,成龍老得剛好。雖然這不是他第一次演父親,但這次演得異常認真,尤其是走路是那種蹣跚的老太,從背影看過去,那么蒼老。更別說到他這年紀,還能順著鐵桿從屋頂滑下來。在叢林里和特種兵打斗的時候來個鯉魚打挺(這情節(jié)有點兒假,雖然前面做過鋪墊)。這種勁頭,能做到的人真不多。
至于網絡上說,成龍這部電影的票房沒有國外高,我也只能呵呵,想想李安的片子票房不也是這樣嗎?絕大多數人對于一部電影的好壞并沒有自我認知,完全在看得懂和看不懂這兩個檔次上去討論。這就像許多人在看一幅畫的時候,評判它的標準不是討論畫家在畫什么,為什么這么畫,你看見的為什么和我的不一樣等等,只是一個勁兒地想直達目的地。說到底,無論是看電影和看畫,那個目的地不過是次要地位,重要的是過程。心急火燎地干嘛呢。
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
作者:小山
對演員的了解就是作品,對成龍的了解就是電影,中國功夫電影。一次機緣巧合,在拉薩因”北京成龍基金會”贊助了一個200萬的公益活動項目而結識成龍大哥。見到本尊與屏幕截然不同,沒有絲毫架子,見到任何人都是微笑??面對,對工作親力親為,一絲不茍,人總是生龍活虎,目光炯炯。
63歲的“中年人”,從踏實拉薩那一刻就馬不停蹄的投入慈善活動,還時不時地告訴我們心率不快,人大家放心。很多人找他簽字也是微笑著簽完,直到醫(yī)生發(fā)現口唇有缺氧表現,要求休息才停下來。這就導致了我沒有大哥的簽字哦。
那天大哥在電腦上給我們放了《英倫對決》的宣傳片,還有電影插曲,告訴說9月30日上映。當時就感覺與以往的中國功夫片截然不同。尤其是那雙眼睛,陰郁、隱忍與憤怒交織在一名老人臉上。大家表示上映后一定支持。今天終于實現。
大哥一改以往武打風格,演繹了一個失去最后一個親人-女兒后,替女殺仇的故事。故事情節(jié)不復雜,但關玉明(成龍飾演)的內心是復雜的。成龍一向以動作表達人物,而這部電影是用眼睛表達一個人憤怒到極致的狀態(tài)。而動作只是眼睛的助手罷了。
與女兒在一起時,千叮嚀萬囑咐慈愛的看著女兒的眼睛;廢墟中抱著女兒尸體時悲痛的眼睛;無數次打電話和請求見面,要求懲辦兇手而無人理睬時無助的眼睛;決定用自己的方式復仇時堅毅的眼睛;與對手周旋時機敏的眼睛;復仇成功后,與林寶怡(劉濤飾演)相擁泣極淚目的眼睛。自始至終成龍的眼睛都在打動我心。我被他的演技徹底征服。
電影看了,第一感覺是,其實沒有想象中的震撼,特別是成龍線的劇情,貌似對電影劇情發(fā)展沒啥大推動。
但是我注意到一個細節(jié),電影結束之后特別說明影片改編自小說中國人,我突然意識到一個問題:如果故事的主體其實不是英國政治,而僅僅是關玉明這個中國人呢?
中國有句古話,有恩必償,有仇必報。當然,全世界都是有仇必報的,但是中國那些老故事,豪俠傳記,都有一個特點,報仇,血債血償,定要親手復仇。父親死了兒子上,哥哥死了妹妹上,大多數都是練一身武藝,拿個大刀砍下仇敵的頭顱。
所以這么想,我認為那些說關玉明線劇情沒啥意義的人,說法也許是不準確的。個人認為,這個電影恰恰是在恐怖襲擊背景下,一個中國人信條的詮釋。下面,我給出幾點作證。
第一,關玉明在女兒房間與警察對話,他先問你們會抓壞人么,沉默了一下又問,他們受懲罰么。一般在語言產生遞進的情況下,人其實只關心最后一個問題,所以這里關玉明其實只關心恐怖分子是否會遭受懲罰,翻譯一下,你們會擊斃恐怖分子么。警察說,先生,請你放心,我們會搞定。這里,關玉明在座位上扭動了幾下,他開始擔心,萬一恐怖分子沒被找到咋辦。
第二,顯然關玉明是不相信警察的。他作為老百姓,懼怕政府的無能和低效。所以他不停的去找官方人員,宣泄他的不安,通過督促他人試圖令自己心安。但是顯然,效果不明顯。關玉明對政府和恐怖分子的解讀,也說明他懷疑他們是一丘之貉,這種心態(tài)下,我胡亂推測,也許關玉明覺得,即是壞人被抓住,也不一定會死,所以親手復仇的想法此時愈演愈烈。
第三,電影里的關玉明,其實是一個非常不講道理的人。這也是為什么我覺得故事主題其實是在塑造這個中國人的形象。講道理,關玉明就是個恐怖分子。在沒有理由的情況下,因為單純覺得老007知道名單,我就威脅你,炸你,雖然沒殺人,但是釘子陷阱和直接炸汽車,我覺得這個已經不符合西方傳統英雄的道德底線了。所以關玉明所扮演的絕對不是英雄,他就是個中國人。而且關玉明通篇萬念俱灰的眼神,只傳遞了一個信號,當你傷害了中國人,他們會變得,固執(zhí),危險,不講道理,不留情面。
第四,核心重點。當英國部隊封鎖了恐怖分子的住處,關玉明是溜進去的。他在車屁股偷看了部隊監(jiān)視人員一眼。這個細節(jié)說明關玉明已經知道政府控制局面了。所以為什么關玉明線看上去沒有任何必要,從破案角度是這樣的,但是關玉明打一開始就不是沖著破案去的,他就單純想要親手復仇,開槍的時候都是照著殺人去的,也沒想過審問下一個炸彈在哪里,這些都不是他關心的。所以全片流程沒毛病,政府查出來又不會告訴關玉明名單,那關玉明自己查不是很合理么。而且最后,房頂被炸開,關玉明是很淡定的,拿起一件衣服穿上,遮蔽了傷口,然后離開的。如果他不知道有警察,會這么淡定么。當然有人覺得,老兵這個素質很OK,但是我還是覺得,關玉明一直是有計劃的。
從女兒死,到手刃仇人,也許,這才是這個故事的核心。不是簡單的政治驚悚片(不覺得很驚悚),而是講,什么才是中國人的有仇必報,血債血償。
第一次寫,有啥不對,輕噴
很好。好在特別個人主義。每個英雄的內在都是普通人。普通人的世界里,家庭比什么都重要。政客不在乎是非對錯,只在乎利益,關鍵時刻可以犧牲普通人。但普通人也不是好惹的。近年來最好的成龍電影,恰恰是這一部不那么成龍的電影。推薦。
成龍用演技所建立起來的好感 在片尾曲響起的那一刻坍塌
唯一的好人皮爾斯布魯斯南,反對暴力反對恐怖襲擊,主張和平解決問題,被成龍用炸彈襲擊威脅,被侄子帶綠帽子,被老婆坑,被情婦坑,最后身敗名裂,而成龍的所作所為對整個事件毫無推動作用,他和劉濤兩個人讓人想起《鋼鐵俠III》國內版中的王學圻和范冰冰
人物塑造很扎實;預留可探討的空間很大。應該給成龍一個影帝,不管哪個獎的。
譯名毀了片子系列。一個失去祖國的北愛爾蘭人和一個始終被所有人稱為中國佬的英國人,這不是為女兒復仇的《英倫對決》的故事,而是兩個迷失國籍與身份的《異邦人》的故事。
超出預期的硬四星半!扣半星送給莫名其妙扮老的亞洲女性,有點風情好嗎拜托??
上訪大爺怒懟愛爾蘭政客,手撕恐怖分子,腐國坐收漁利的故事,不一樣的成龍,也是近幾年最好的成龍。馬丁坎貝爾對電影節(jié)奏和情緒鋪陳駕馭不錯,簡單的劇情完成度很高,黑暗邊緣+特工爺爺+非法制裁,成龍刻意作出的老態(tài)脫俗無傷,唯有打斗還能看到昔日大哥的影子。成龍還能打,只不過換了風格
成龍流水線里還比較精彩的一部,馬丁·坎貝爾的調度還不錯,63歲的成龍作品還能有這樣的完成度,真的是努力的前輩。
成龍版《諜影重重》,我們熟悉的那個成龍又回來了。不得不說63歲的成龍,比64歲的皮爾斯·布魯斯南硬朗太多。他一旦嚴肅起來簡直無敵,不愧是奧斯卡終身成就獎得主。最令人唏噓的是成龍年輕的照片,仿佛在說:我曾經也年輕過。
成龍很沉默,這很好;整體工整無聊,懸念撐不起好奇,結局又不會讓人驚訝;bug很多不能細究。60歲的人,半生平凡,活動活動手腳就能重新變回以一打多,打的還都是頂級安保人員?最近這設定怎么都和越戰(zhàn)干上了?最后那句別小看中國人太突兀了,關先生早就已經是英國公民了
三星半,并不是典型的成龍功夫片,其實他更像是一個功能型角色,整部電影的設定還是一個典型的政治驚悚片路數,不過,由于有成龍的加盟,使得這部電影在動作部分變得更精彩。這也是成龍這些年表演得最嚴肅的一回,非典型成龍。唯一的遺憾是成龍與布魯斯南兩條線的互動與必要性還是不夠,缺點關聯
比想象得嚴肅費腦,上一次大哥這么認真搞創(chuàng)作可能要追溯到《新宿事件》。今年國慶檔片子全看了,王晶和成龍都奉獻了十年最佳,太有意思
這一次成龍收起了微笑,我們露出了微笑
毫無3D必要,一反鬧哄哄的成龍電影,扎實動腦頗有可觀性。層層遞進,互相牽制,拍得老當沉穩(wěn)。不能說它文戲太多,悲絕成魔的父親一路搞爆破,不為打而打,風格就是嚴肅政治片。這角色算是成龍演過最慘絕人寰的了……但大哥可能是想到頒的終身獎掉頭演了一場,隨后重回流水生產線,珍惜。
我相信這個代表著第三世界上訪難民的面孔,收起笑容,怒目圓睜,試圖挑戰(zhàn)歐洲中心論秩序時,會獲得更大基數的觀眾。從滑稽逗樂到眉頭緊皺,“中國不高興”由隱性變顯性,被動變主動。
成龍的每一場動作戲,都為他揪心.....
上一次見到這樣的成龍,還是在新宿事件,真是久違了
居然是一部減少杰森伯恩戲份的《諜影重重》,沖著颶風營救來的觀眾勢必大失所望,然而成龍居然給自己開發(fā)出了政治片這個類型,算是一大驚喜了(以及,不管到了什么電影里,有家具的成龍都是無敵的)
華人和愛爾蘭人一番激戰(zhàn),英國人躲在背后玩政治。完成度非常高的政治驚悚片。成龍不是作為打星,而是作為演員出演。故事進行到中后段才能看清格局全貌,劇本很有技巧。馬丁·坎貝爾執(zhí)導風格太沉穩(wěn),充分挖掘故事原生的緊張感,電影完全依靠故事的內力推進。
其實除了關玉明,被侄子睡了老婆、找的情人還是眼線,而且時時刻刻在背鍋的007也深深值得大家同情,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