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記錄
視頻
提示:如無法播放請看其他線路
好久沒看港片了(《掃毒2》的主旋律使其排除在外),香港警察熱血澎湃的那類,是《使徒行者2:諜影行動》讓我重新找回了多年前的那份激動(此處省略各種懷舊n字)……
一、最感慨的事
影帝們都老了??粗鴧擎?zhèn)宇精心描的眉毛,渣渣輝發(fā)福的臉,古天樂不再清澈的眼睛,不僅感慨時間的無情,借用一句臺詞,“我們都是時光列車上的過客”。雖然記憶已經(jīng)模糊,但是他們依然是過去的模樣,多年前TVB電視劇里的容顏。為此,下筆前還特意去回顧了古天樂和張家輝的過去,分明就是回憶殺啊。
二、最悲壯的CP
說真的,這部電影的開場遠不如《掃毒2》來的精彩(不排除那首讓我沉醉的片頭曲的影響),兩個小演員的表演并沒有感到多驚艷,表演痕跡明顯。待到40歲的他們出現(xiàn)在眼前,基本上能對上號,井進賢的含蓄,程滔的內斂,二人反轉來反轉去的身份和30多年的分離,并沒有影響兄弟情誼,反而在猜測和期盼中再現(xiàn)那個當初。你幫我打壞蛋,我?guī)湍銚鯓?;你替我當臥底,我替你報仇……最終微笑著雙雙赴黃泉。
三、最慘的那個人
分明是吳鎮(zhèn)宇飾演的葉志帆啊。作為程滔和井進賢的師傅,非常護犢子,有前輩和大哥的寬廣之心。指揮行動時,迫不得已選擇離開,最看重的程滔,下落不明,好不容易遇到了,卻又有不能明說的難處。而井進賢,葉志帆到死都不知道對方對他的尊重。三人在接頭處碰面時,我就猜到了葉志帆的結局,果不其然,在兩名愛徒的面前被槍殺,關鍵他自己死的不明不白,抱撼而去,成為這部電影里最慘的那一個。
四、最討厭的那個
黃志忠飾演的董先生。一則他本人拋棄何音就沒好感,二則飾演的恐怖分子,除了各種罪行,殺害無辜的人,最重要的是一再刁難井進賢。所以,他一出場,一本正經(jīng)的樣子極其讓人生厭。
五、最惡心的家伙
就是那個畫著眼線、嘴角時不時露出邪猸怪異笑的Demon,畫了眼線真以為自己是權志龍啊,簡直惡心到家了。關鍵還有,這么惡心的人竟然把葉志帆程滔井進賢全部干掉了,編劇吃錯了藥嗎?還是寫著寫著寫忘了?如果說這部電影是一塊好吃的黑森林蛋糕,他就像落在蛋糕上、讓人惡心的綠頭蒼蠅,瞬間讓人失了胃口。
六、最有正義感的人
因為程滔、井進賢二人的亦正亦邪,葉志帆的難以捉摸,剩下的非警務處處長馬德鐘莫屬了,威嚴、正氣、高冷,不排除身著警服給加的分。
七、最大的BOSS
被我提前預知,跑回來幫助程滔井進賢滅了Demon的那頭西班牙公牛,傲嬌威武又霸氣!
2014年,一部《使徒行者》紅遍兩岸三地,人氣熱度甚至超越了之前同類型的《潛行狙擊》,在當年《無間道》系列拯救香港電影市場之后,《使徒行者》作為一部臥底題材的警匪電視劇拯救了TVB,甚至創(chuàng)造了一種全新的臥底影視劇風格。
《使徒行者》大獲成功的原因最重要兩個方面,第一就是故事創(chuàng)意本身,對比以往同類型影視劇刻畫臥底在黑社會中的生存不同,本劇最大的特色在于帶動所有觀眾找臥底,被刪除資料的臥底探員和尋找他們的長官經(jīng)歷艱難險阻最后找到彼此,對于觀眾來說,這些就足以讓人欲罷不能。第二就是《使徒行者》創(chuàng)造了很多經(jīng)典的角色,不論是苗僑偉飾演的卓sir,佘詩曼的丁姐還是許紹雄的歡喜哥都是讓人非常映像深刻的存在,可以說,基于這兩點,《使徒行者》不成為年度爆款都難。
由于電視劇版超高的人氣,2016年導演文偉鴻拍攝了電影版《使徒行者》,影片以黑馬的姿態(tài)在暑期檔創(chuàng)造了超6億的票房佳績,成為了當時票房僅次于《寒戰(zhàn)2》的香港警匪動作片,但是雖然保留了電視劇版的丁姐和歡喜哥這樣的人氣角色和忠奸難辨的故事套路,這部電影版卻創(chuàng)造出了一堆糟粕,大量邏輯bug,對于張家輝和古天樂角色的過度突出以及相當鬼扯的故事并沒有在口碑上有什么大收獲。
或許是為了挽回一點電影版造成的口碑影響,或許是不想這么快失去,一棵搖錢樹,TVB更換導演拍攝了電視劇《使徒行者》的第二部,嚴格意義上來說,是一個前傳故事,講述卓sir和另一群臥底之間的故事。但是和所有狗尾續(xù)貂的影視劇一個毛病,第二部基本上是有一種無聊并且拖沓的方式把第一集的故事又說了一遍,而且全局都很難找到有趣的角色,大部分時間也都是無聊的感情戲,所以,本劇的口碑和在內地的點擊率也都不理想,基本上把這個系列創(chuàng)意枯竭的事實全部擺在了觀眾面前。
但是讓我沒想到的是,又沒多久,系列的第二部電影版就來了,而且這一次的電影版已經(jīng)和之前所有的故事沒有了任何關系,文偉鴻的回歸居然把它打造成了一部反恐諜戰(zhàn)動作片?????
這些年,香港商業(yè)片對于續(xù)集和系列的依賴還是很明顯的,故事上有連續(xù)的就如同《寒戰(zhàn)》系列,爛片《反彈風暴》系列,而另一種則是明明每一部之間都沒有聯(lián)系卻又要做成系列的,就如同,《竊聽風云》系列,《殺破狼》系列,《掃毒》系列以及即將上映第二部的《拆彈專家》系列,只要班底差不多,演員差不多,能拍幾部拍幾部,而我今天要吐槽的《使徒行者2諜影行動》明顯就屬于后者的陣營。
和那些典型的香港商業(yè)爛片一樣,《使徒行者2》也是一部類型雜糅的、通篇漏洞的、情節(jié)任性的、空洞且過火的電影,它不僅僅是香港電影在類型上的一次失敗的嘗試,更是一次反智卻又自我感覺良好的對于觀眾的戲耍,甚至,它的整體氣質滑稽得如同一部沒有歌舞場面的寶萊塢動作片。
而當有人稱之為拯救暑期檔的希望的時候,我真心覺得這就是一個無恥的笑話。
《使徒行者2》是一部融合了很多電影內容的大雜燴,片中的麥格芬爭奪、鬼扯的IFF(山寨IMF)部門設置以及假死等橋段來自于《碟中諜》,好兄弟(本片中是孤兒好友)離異之后重聚身處不同陣營最后共同作戰(zhàn)的情節(jié)來自于《逆戰(zhàn)》,前半部莫名其妙的香港警隊部分展現(xiàn)來自于《寒戰(zhàn)》,浮夸且失真的動作場面來自于一系列寶萊塢動作片,影片把自己包裝成一部諜戰(zhàn)動作片,但是我看完了之后,這分明就是一部寶萊塢狗血基情科幻動作大片呀!
文偉鴻這一次拍攝的《使徒行者2》不但和電視劇版完全切斷了聯(lián)系,和上一部電影也毫無關系,主角方面保留了古天樂、張家輝、吳鎮(zhèn)宇,故事上保留了捉鬼的設計,其余的部分完全是“全新”的,導演試圖以《碟中諜》式風格的故事拓寬香港類型片的創(chuàng)作思維,卻沒有想到過這種題材的故事,當年的《紫雨風暴》、《圣戰(zhàn)風云》、《赤道》等等電影早就玩過了,而且玩得比本片不知道嚴謹了多少。
《使徒行者2》講述的故事非常簡單,任何看過《碟中諜1》的人瞬間就可以明白創(chuàng)意的來源在哪兒。簡而言之,本片的故事是以圍繞一個記錄著恐怖分子資料的硬盤展開的,警隊的精英和恐怖分子安排在警隊中的內奸爭奪這一塊磁盤,最終,警隊精英還要偽裝成為犯罪者與恐怖分子交易,整條故事線就是對于《碟中諜1》簡單粗暴的“臨摹”。
而另一方面,《使徒行者2》又講述了一個老掉牙的兄弟情的故事,當年在東南亞國家孤兒院生活的兩個好友平時的愛好就是玩魔方,但是一次意外讓其中一名被恐怖分子帶走并且培養(yǎng)成為了恐怖分子,而兩人誤打誤撞都進入了香港警隊,身處要職,幾十年沒有見的他們最后還是認出了彼此,基情的燃燒讓兩人最后聯(lián)手,如同《使徒行者1》中古天樂和張家輝飾演的兩人一模一樣。
別看影片的情節(jié)看似飽滿豐富,但是不論是人物的構建、情感的渲染、情節(jié)的編排還是動作場面的處理都是非常失敗的。
首先來說,從各方面的宣傳上都把自己包裝成一個標準的三雄電影,但是看完了電影發(fā)現(xiàn)不過是一對雙雄加一個打醬油的,整部電影大部分時間都在建立古天樂和張家輝飾演的角色之間的情感聯(lián)系,卻把吳鎮(zhèn)宇的角色寫得一場雞肋,在影片的開頭10分鐘,我們還以為他是一個可以連接其他兩人的角色,展現(xiàn)了他與古天樂角色的矛盾,展現(xiàn)他的生日會,展現(xiàn)他與張家輝角色的師徒情深,但是當影片演了三十分鐘左右的時候,這個角色就喪失了所有戲劇功能,寫著寫著就寫丟了,直到故事中那一段莫名其妙的三雄三桌的情節(jié)才給寫回來。
對比《掃毒2》,再看看本片,我們明顯可以發(fā)現(xiàn)《掃毒2》中三位男性角色分工明確、相互制衡,但是本片之中則是雙雄對峙,另一人可有可無,甚至讓人覺得設置這個角色的目的僅僅是為了讓吳鎮(zhèn)宇演幾場戲而已,哦,對,甚至到影片最后我都不知道古天樂的角色和他是什么時候具有的師徒關系,明明影片開頭兩人相見的時候看起來非常不熟。
而影片對于兄弟情的設計也非常矯情和做作,不知道是導演有意為之還是怎么樣,影片在處理這兩個人的感情戲的時候幾乎就是把兩人當做情侶來寫,好幾次我都以為兩人真的要親上了。仿佛是編劇在看完了《美國隊長》系列之后異常興奮,直接把美國隊長和東兵的關系做了一個瓊瑤煽情版,兩個男人沒事兒就對視然后一眼萬年的感覺,而且古天樂與張家輝角色在結尾生死關頭的真情流露真的是快把人看吐了,那臺詞寫的真的別提有多惡心了!
想想?yún)怯钌约岸喷鞣逶趯τ谀行郧檎x展現(xiàn)上的那種硬氣、天真與傳遞出來的專屬于直男的浪漫,本片中的男性情誼反而顯得娘們唧唧,基情四射,感覺完全是在照顧腐女觀眾。
其實說實話,影片的前半個小時還是正常的,恐怖分子控制他人自殺性襲擊香港的開頭算得上是噱頭十足,而敘事邏輯和一開始的情節(jié)設計也沒有啥大問題,尤其是在東南亞國家街頭的那一段動作戲還算看得到一些師從《盜火線》等經(jīng)典好萊塢動作片的設計,但是當這場動作戲之后,影片就徹底失控,從一個現(xiàn)實題材動作片徹底變成了科幻諜戰(zhàn)片,各種黑科技的加入、浮夸并且虛假的特效非常辣眼睛,而當作為香港山寨版IMF的IFF(Invisible Fortress Force)出現(xiàn)并且場景類似蝙蝠俠的蝙蝠洞的時候,我真的差點笑出聲來,當然,整部電影也徹底陷入了精神錯亂的地步。
明明后面的故事加入了大量考驗編劇技巧的反轉,明明可以拍出大快人心的大逆轉,但是導演偏偏犯了神經(jīng)病,讓影片最后的三十分鐘看起來如同帕金森患者拍攝的一樣,并且透露出來濃濃的咖喱味兒。
《使徒行者2》最讓我感到惡心的地方就是影片的劇作具有一種爆棚的自作聰明的感覺,不論是人物關系、情節(jié)進展還是設局方面都想玩大量反轉,但是這些反轉卻又全是編劇一拍腦門就亂寫的,完全不考慮合理性,也絲毫不考慮前后的邏輯。
就比如影片中讓其中一個角色假死,然后讓他去騙另一個黑警的角色,明明是想促成和黑警背后組織的交易合作,結果卻直接造成了黑警的暴露與逃亡。
也比如另一個情節(jié),他們倆原本要在一個地方談判,恐怖分子組織明明沒有拿到硬盤卻派人潛入準備殺掉他們,并且莫名其妙地叫來了原本已經(jīng)被寫丟的男三號,最后爆發(fā)了一場毫無意義的混戰(zhàn),而在其中,IFF組織居然完全無視自己成員的安危,非但沒有派人支援,連監(jiān)聽都沒有,可謂是腦子有坑。
而到了影片結尾西班牙的高潮戲份的時候,整個故事徹底失控,前一秒鐘警員沾沾自信自己通過特殊手段騙過了恐怖分子,下一秒鐘,被保護的女性角色就遭遇了伏擊,主角以為只要中途掉個包就可以騙過反派卻沒想到反派人多勢眾有幾輛車就跟蹤幾輛車。
而一陣槍林彈雨之后,兩位男主角和一個反派的馬仔PK,不但不正面較量,反而開車逃跑,明明生死關頭卻互訴衷情,仿佛這一年所有的狗血都需要在這些情節(jié)中爆發(fā)一樣,和其荒謬。說實話,一群號稱精英的反恐警察前往西班牙抓捕恐怖分子,就他么不能多帶幾個人嗎?活該你們被突突死好嗎!
當然,影片最讓人無語的還是高潮的動作戲,西班牙奔牛節(jié)上追車、槍戰(zhàn)以及最后的1V2,特效之差,調度之亂,節(jié)奏之崩讓人非常無語,奔牛用特效做也就算了,就連車子也用特效做,尤其是那段飛車高空360度自由落體并且翻跟頭的場面,基本上已經(jīng)達到了印度動作神片的標準水平。而且最重要的是,影片的終極BOSS居然是一頭牛!?。。。。。。。。。。。?!
除了視聽層面以及劇作層面的無語,影片的配角選擇同樣是災難級別的,就像《使徒行者1》中的毫無存在感的張慧雯、克拉拉、成泰燊,本片也再次貢獻了合拍片中的災難casting和更災難的表演。
被設計成女主角的姜珮瑤幾乎是第二個AB,除了干瞪眼、擠眉弄眼就啥也不會,表演狀態(tài)之僵硬總讓人覺得是帶資進組的人物。
飾演反派打手的張亦馳則是全片最可怕的角色,從頭到尾模仿小丑的壞笑,卻如同一個蹭鏡頭的智障一般,中間有一段戲,在槍戰(zhàn)中,他躲在暗處,悄悄走到燈光底下放了冷槍,然后悄悄又消失在黑暗中,整個表演非常詭異和猥瑣,而到了結尾高潮的動作戲,他的表演徹底失控,歇斯底里,異常尷尬,就好像當年去上《吐槽大會》的馬景濤一般,真的不知道導演是如何容忍這種表演的。
影片另一個讓人無語的選角就是飾演反派的黃志忠了,這名內地的實力派演員演繹了大量正面的角色,這一次對于反派角色的把握也是讓人非常黑人問號臉,并且特別讓人想問,這廝從頭到尾除了裝逼還干了啥?
最后還是得感嘆一句,本片的水軍和軟文,太特么多了!
文/夢里詩書
相同的班底,不同的故事,《使徒行者2:諜影行動》是一部與前作并無劇情關聯(lián)的作品,而作為一部在形式上并 不算多么新穎的香港臥底警匪片,電影值得肯定的一面是對黑白難辨的兄弟情突顯,另一面則是諜戰(zhàn)元素的融入使 電影擁有了更大的格局,這些看點都使電影有著并不遜于前作的表現(xiàn)。
《使徒行者2》的故事以一對幼時意外失散的兄弟為引,三十年后,已然身處不同陣營的兩人因為一起跨國案件又 被命運鏈接在了一起,電影也隨之帶出了一如《使徒行者》的元素,警匪、兄弟與臥底,這些套路雖然已然被香港 電影玩的山窮水盡,卻并非沒有價值,,而是要靠導演編劇如何去把它更為合理的組合在一起,《使徒行者2》對 比前作,其所做的則是不惜犧牲劇情的反轉,也希望將更多的時間留給兄弟情誼,以此去突顯人物情感的充沛。
對比前作,這一次的文偉鴻并沒有再安插過多沒有決定性的懸疑來牽扯觀眾的精力,伴隨著誰是臥底這一謎題的反轉與揭曉,兄弟情可謂貫穿了始終,而在最后電影中兄弟情從克制到爆發(fā),既再次體現(xiàn)了張家輝與古天樂不俗的演技,也成功的給出了一個出人意料卻在情理之中的走向。這種能帶動觀眾情感共振的懸疑,飽滿的感染力成為了《使徒行者2》出色的所在。
從劇情上來看,電影也為這出乍看老套的香港臥底警匪片加入了新鮮的血液,其并沒有將反派簡單的劃分到黑社會 或是涉黑公司上,它的警匪交鋒,嫁接在了同一個跨國恐怖組織的對抗,由此發(fā)生的正邪對決使電影擁有了好萊塢 諜戰(zhàn)片的感觸,而這樣的好處使電影不但為橫跨緬甸與西班牙的取景找到了一個讓人信服的支撐,也為電影呈現(xiàn)了 更為刺激的動作場面,特別是西班牙奔牛節(jié)上的混戰(zhàn)給人留下了頗為深刻的印象。
“兄弟情”雖然成為了《使徒行者2》能吸引觀眾情感共振的所在,但同時在電影中它也成為了一把雙刃劍,這體現(xiàn)在對吳鎮(zhèn)宇戲份的忽視,也體現(xiàn)在電影雖有諜戰(zhàn)的概念,卻拿不出一個真正媲美《碟中諜》的故事,面對有限的時間,專注“兄弟情”的演繹忽視了對故事細節(jié)的夯實,不論是恐怖組織也好,還是香港反恐部門,在這部電影里都成為了模糊的背景,同樣也使很多本可以被深入的東西停留在了表現(xiàn)。
在《使徒行者2》里我們既看到了導演文偉鴻對兄弟之情的執(zhí)念,也看到了電影希望擺脫套化的創(chuàng)新,但這部電影還是沒能完全擺脫港片的審美疲勞,其缺失的不僅是夯實的細節(jié),更還是真正的驚艷之筆,這使電影雖然有著頗為不錯的節(jié)奏掌控,但還是停留在了中規(guī)中矩的范疇。
人生如戲,所以要好好演繹,我們每個人活在這世界上都有自己的舞臺,但是不管舞臺多么廣闊終究是有局限的,但可以通過觀影來領略各種不一樣的人生。
《使徒行者2:諜影行動》這部號稱猜不到結局的臥底動作大戲,此番張家輝,古天樂,吳鎮(zhèn)宇黃金三角用全新的身份演繹了一場神秘莫測的諜影行動,非常值得一看。
真正的使徒已經(jīng)歸來,臥底反轉隨時出現(xiàn)
相信很多人之前對于劇版和影版的《使徒行者》都非常的熟悉和喜愛,所以在這部電影上映之前我就看到了諸多對這部電影的期待,實際上,這部劇和之前我們看到的影視劇版的都無關聯(lián)性,我認為全新故事結構看起來沒壓力,也不需要做什么功課非常輕松。
值得注意的是,該片有著一個極為特色的名字諜影行動,我想這部電影的導演文偉鴻一定是想通過類似于碟中諜風格的故事來向我們展現(xiàn)真正的使徒已經(jīng)歸來,這就引申出在諸多不確定中,到底誰才是臥底?
其實這部電影在誰是臥底這個問題上,我感到其實這都是變戲法,一大波搞事情就是要讓觀眾眼花繚亂的,所以說這里的反轉隨時出現(xiàn),也從未停止。
其實,我想誰是臥底已經(jīng)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這個臥底是不是鐵板一塊不可轉化?事實也證明了這個臥底還是被一段無法磨滅的兄弟親情所感化,港片似乎就是這樣,燒腦伴隨著感人,感人之后又是兄弟情的升華。
這部電影為何潛力無限會那么好看?
再來看演員陣容,我想此番古天樂,張家輝和吳鎮(zhèn)宇,三位重量級大咖同時加盟這部影片,不管是口碑還是票房都是有極好的保障,事實上這部電影在市場出現(xiàn)的高票房成績,也說明這個故事的本身的確是潛力無限,深受觀眾們的認可與追捧,相當成功。
此種題材的影片,主要是著重體現(xiàn)臥底警員潛入黑幫內部搜集犯罪證據(jù)的同時,自身在龍?zhí)痘⒀ㄖ械纳鏍顟B(tài)也是步步驚心。
但這部影片卻另辟蹊徑,片中的恐怖組織成功滲透進入警察系統(tǒng),并且在警界內安插了黑警,但隨著黑警信息的解密,警察內部一時間敵友難分,這樣一來使得原本撲朔迷離的故事更加波譎云詭。
片中在觀眾根本不知臥底是誰的情況下,影片的前半部分將故事的重心放在了到底誰是臥底這個懸疑切入點上,然而,影片后半部分重點則轉移到了誰才是真正的兄弟,我想這種懸疑和兄弟情感相互結合的手法和思路,的確是一種創(chuàng)新,同時也使得《使徒行者2》超燃又那么好看。
我心目中的《使徒行者2》,一場讓你猜不到結局的大戲
在我看完這部影片后,說心里話當時的最大的欣慰就是,這部電影沒有炒冷飯透支這個IP積累下來的口碑,并且還進行了全方位的創(chuàng)新,這點非常重要。
毫不夸張地說,此類創(chuàng)新也是將香港臥底型警匪片與好萊塢級的動作片相融合的一次成功的典范,同時影片的內核又被賦予了黑白相吸正邪難分的兄弟情。
我想這部電影中有兩處重要節(jié)點令我印象頗深,第一處就是影片中緬甸街頭飛車大戰(zhàn),戰(zhàn)斗雙方在極速運動中加入激烈的槍戰(zhàn),非常明確的體現(xiàn)了高度精湛的戰(zhàn)斗素養(yǎng),不得不說此種場面太觸目驚心的火爆了。
第二處節(jié)點,就是影片中西班牙斗牛節(jié)單元,不僅帶給我們一種美輪美奐的異域風情,也讓我們體會了一把突破懸疑加與命運賽跑過山車般的體驗,相當令人震撼。
其實這部電影中存在著許多復雜心理斗爭的情節(jié),我想故事的懸疑度之所以會如此之高,就是因為人心難測,很多節(jié)點都是各種條件形成后又出現(xiàn)令人意外的轉折,撲朔迷離之中還帶有相當詭異的不確定性,所以說即使是腦洞大開,這依然還是一場讓你猜不到結局的大戲。
《使徒行者2》中到底給我們展現(xiàn)出了一種什么樣的兄弟情?
平心而論,在這部全新的影片中給我們展現(xiàn)的其實是一個有點老套的兄弟故事,兩個在東南亞某國孤兒院生活的小孩子,有著一個共同的愛好就是盤魔方,但幼年深厚的共同生活經(jīng)歷,并沒有讓兩個孩子可以進一步的繼續(xù)共同成長,在一次意外中兩個孩子的人生也出現(xiàn)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變化,一個被恐怖組織帶走撫養(yǎng)成了恐怖分子,另一個卻孤獨地長大成人。
令我頗感意外的是,這兩位兒時的小伙伴,竟然在經(jīng)歷不同成長后,相繼進入警察隊伍內部工作,而且通過自己的努力身居要職,也正是因為這段兒時的堅實友誼使得二人最終聯(lián)手,可見這份兄弟情在這個故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正邪自古都是勢均力敵相互對立的,但是看過這部電影后會感到,一切都在于相互轉化,正是因為這段兄弟情才形成了正義感化邪惡,最終還是改邪歸正了,我想這也是極為重要的關鍵點。
其實既然改邪歸正,這就牽扯到了一個從小被洗腦的人在個人利益和道義之間將會如何做出正確抉擇的問題,這其中有著非常劇烈的人性掙扎,因為內心的善還沒有滅絕,人性中的善良又被自己的好兄弟激活喚醒,這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也是一件相當巧合的事。
這份難能可貴的兄弟情化解了因為邪惡貪心而要造成更大損失的,我認為影片中古天樂和張家輝之間的這份兄弟之情,已經(jīng)脫離了老派港片中純粹的情義無價的概念,更多地指向了為了兄弟可以由惡向善出生入死在所不辭,這似乎就是有信有義這四個字的最有力體現(xiàn)。
8.12周一的晚上8點場,看完電影出來發(fā)現(xiàn)躲過了一場雨,也不知是大雨還是中雨,只見地面濕漉漉的。白色的車在家附近停下,在小區(qū)周圍散了一會步。只有在雨后才可以聞到樹木草葉的香氣,這是恩賜于雨水的洗禮。
在小區(qū)里遇到一只很乖很安靜的哈士奇。它比我膝蓋還高,向我走來,眼神乖巧,我摸了摸它的頭,頭上還有今晚的雨水。這是一個完美的夜晚!
香港電影真的走向陌路黃昏了嗎?
杜琪峰曾預言:“古天樂是香港最后一個明星。”似乎一切冥冥中自有注定。
就在近日,港片《使徒行者2》繼《掃毒2》后熱映,上映不到兩周,票房突破五億,這在警匪片中是很不錯的成績。
有趣的是古天樂依舊是主演,這已是2019年古仔繼《家和萬事驚》、《追龍2》、《反貪風暴4》、《掃毒2》后主演的第五部電影。
縱觀近年上映的香港電影,古天樂儼然已是不可或缺的頂梁柱。
合作人選上,古仔享受眾星捧月的待遇,與張家輝、劉德華、吳鎮(zhèn)宇、劉青云、梁家輝等影帝同臺飆戲。
產(chǎn)量驚人,幾乎每部港片都有古天樂的影子: 2015年主演八部電影,2016年主演六部電影,2017年主演三部電影,2018年主演五部電影,2019年主演五部電影。
如果不查履歷表,只怕誰也想不到這位酷酷的、拼搏一線的男人已經(jīng)49歲了。 1993年出道,在香港娛樂圈混跡26年,拍了100多部電影,至今仍默默為港片做貢獻——如果說現(xiàn)今誰最能代表香港電影,古天樂受之無愧。
因年紀、資歷及對香港電影無私的熱愛,去年,憑借較高選票,古天樂取代成龍大哥成為新一任香港演藝人協(xié)會會長,主抓香港電影復興事業(yè)。
在古仔的努力下,今年上映的幾部港片看票房、口碑都還不錯——古天樂會否是港片最后的留燈人?他能拯救香港電影嗎?
這個問題還真不好回答。
我們先梳理一下古天樂的經(jīng)歷與香港電影的走向會發(fā)現(xiàn)一些有趣的東西,或許,能找到答案。
一、香港電影鼎盛期:從小混混到簽約TVB
古天樂出身在一個貧寒的四口之家,15歲便輟學步入社會。在當演員前,古仔干過搬運工、賣過漢堡、服裝,做過保安,生活極其艱苦。
長期在社會游蕩,古天樂結交了一群小混混,成為一名無所事事的古惑仔。20歲那年,古天樂的一個朋友當街搶劫婦女,被警方發(fā)現(xiàn)后,講義氣的古仔替他背了黑鍋,蹲了22個月大牢,這件事成為他唯一不愿觸及的黑歷史。
21歲,古天樂出獄。
入獄前,他曾托兄弟照顧女友,沒想到出獄后發(fā)現(xiàn)女友被兄弟撬走,這讓古仔痛徹心扉,并與狐朋狗友徹底決裂,至今這事兒于他仍有著巨大的心理陰影。
此后,古天樂重新規(guī)劃自己的事業(yè),他瘋狂翻閱香港報紙上的招聘啟事,希望找一份正經(jīng)工作。但由于沒學歷,有前科,找工作并不順利。
一日,古天樂到叔叔家串門,叔叔在香港寶麗金公司任職,得知情況后,勸他去做伴唱跳舞。
“我看你形象這么好,不如去做伴唱跳舞?!?/p>
起初,古天樂是拒絕的,他不喜歡穿著妖艷的衣服做歌手的陪襯。但在父親的逼迫下,他還是答應參加招聘。
面試過程極為順利,身高一米八,皮膚白皙、外形俊朗,肌肉壯實的古天樂一下便被卡拉OK伴唱帶老板相中,成為一名舞臺工作者。
那段日子,古仔每天在五光十色的舞臺上穿著靚麗的服裝,瀟灑來去,吸引臺下的觀眾,很多女孩都被這位帥哥迷住。
之后,他又做過廣告模特、MV演員,由于外形出眾被TVB星探相中,但古天樂從沒想過當演員,便拒絕了對方。直到公司倒閉,TVB再次找到他,他才決定試一試。
于是,古天樂報名了香港無線電視臺舉辦的電視專業(yè)訓練中心第五期藝員訓練班,學習演員的基本技能。
現(xiàn)今,很少有人能像古天樂這樣走上演員之路,但那時的香港大多數(shù)明星都和古天樂一樣是平凡出身,半路出家。比如,周潤發(fā)成名前干過洗車工,劉德華當過理發(fā)師,梁朝偉干過電器銷售——這也是香港明星的一個特點,他們多有社會經(jīng)歷,并把演員當做一種職業(yè)。
古天樂報班這一年正是1993年,香港電影最鼎盛的年代。
話說當年香港被稱為東方好萊塢,自上世紀70年代香港電影工業(yè)迅猛發(fā)展,欣欣向榮。片商每年都投資拍攝大量的電影,賺取高額票房。
有“爛片王”之稱的王晶導演曾在節(jié)目中回憶:“當時,拍片拍到吐,有一年自己導演了七部電影,監(jiān)制三部電影,日夜監(jiān)工。”
因急于追求票房與進度,香港電影質量良莠不齊,即便如此,蓬勃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新力賦予了香港電影獨有的特色。
“盡皆過火,盡是癲狂?!蓖鈬叭巳绱硕x香港電影的繁榮狀態(tài)。
香港電影最鼎盛的時期是1993年,也就是古天樂出道的同年。這年港片產(chǎn)量最高,全年上映影片多達242部,是現(xiàn)今的3倍,并且類型多元,武俠片、喜劇片、愛情片、奇幻片林林總總,不乏經(jīng)典。
這年都有什么好看的電影呢?
舉幾個例子,相信絕大多數(shù)觀眾都看過這些經(jīng)典影片:
武俠片:《太極張三豐》、《方世玉》、《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方世玉2萬夫莫敵》、《黃飛鴻3獅王爭霸》、《黃飛鴻:鐵公雞斗蜈蚣》
1993年,被稱為香港“武俠片之年”。這年,武俠電影尤為火爆,當時年僅三十歲的李連杰熾手可熱,共上映六部武俠片:《太極張三豐》、《方世玉》、《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方世玉2萬夫莫敵》、《黃飛鴻3獅王爭霸》、《黃飛鴻:鐵公雞斗蜈蚣》,票房總計達1億美金。
其中,《方世玉》、《方世玉2萬夫莫敵》、《黃飛鴻3獅王爭霸》三部電影進入年度票房榜前十。
雖然,拍攝裝備簡陋,需要吊威亞,但那時的武打演員卻憑借硬橋硬馬的真功夫及不怕死的精神受到大眾的歡迎。
功夫喜劇片:《城市獵人》
1993年,成龍大哥首次也是唯一一次與王晶導演合作,拍攝經(jīng)典功夫喜劇《城市獵人》,這部影片在當時創(chuàng)造了高達3075萬美元的票房,位居年度票房榜第四。
影片云集王祖賢、邱淑貞、后藤久美子等當時最美的一眾亞洲女星,將成龍的動作喜劇風格與王晶的美女、賭牌元素相融合,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
無厘頭喜劇片:《唐伯虎點秋香》、《射雕英雄傳之東成西就》
1993年,周星馳風頭無兩,早在一年前,香港電影年度票房榜前五名全被他包攬。這次,野心勃勃的星爺希望自己的電影沖出香港,走向國際。
于是,他找來國際女星鞏俐做主演,與李力持聯(lián)合執(zhí)導,拍攝無厘頭喜劇電影《唐伯虎點秋香》。
該片以徹頭徹尾的無厘頭表演,幽默搞笑的情節(jié)獲得觀眾的認可,蟬聯(lián)票房冠軍,成為周星馳喜劇的代表作。
除了《唐伯虎點秋香》外,還有一部廣受歡迎的喜劇電影《射雕英雄傳之東成西就》。
據(jù)說,此片拍攝的目的單純是為了賺錢緩解王家衛(wèi)電影《東邪西毒》的資金壓力。所以,從構思劇本到成片只用了短短27天時間。 但沒想到這部搞怪風格十足的無厘頭喜劇片成為香港喜劇電影的經(jīng)典之作,票房高達2346萬港幣。
愛情片:《新不了情》
1993年,由爾冬升執(zhí)導、劉青云與袁詠儀主演的愛情片《新不了情》在第1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上榮獲最佳電影、最佳女主角、最佳導演、最佳編劇等六大獎項。
影片講述了落魄音樂人阿杰與身患癌癥的歌女阿敏之間凄美的愛情故事。雖然,劇情俗套,但爾冬升導演從溫情處下手,以自然流暢的敘事方法使影片文藝而親切,感染了很多觀眾。
奇幻片:《青蛇》
1993年,由徐克執(zhí)導,張曼玉與王祖賢主演的電影《青蛇》雖然在當時票房慘淡,但卻給觀眾留下了很多經(jīng)典回憶。
該片對原著《白蛇傳》進行了顛覆性的改編,通過比較直接大膽的鏡頭展現(xiàn)人性的丑陋,引發(fā)人間是否有情及情為何物的探究。
影片秀美香艷的畫面,婉轉動人的音樂以及張曼玉、王祖賢在表演上對雙蛇性格的精準詮釋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同時,《青蛇》對改編類電影也給予了深遠的啟迪與影響。
就在這樣的大環(huán)境下,懷抱演員夢的古仔每天在卡拉OK上完班后,就匆匆趕到無線電視臺大樓聽課,當時,他只是個旁聽生,不被待見。
1994年,是古天樂人生中重要的一個轉折點,在培訓班結業(yè)考試中,以優(yōu)異的成績名列前茅,從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與無線(TVB)簽約成功。
二、香港電影衰落期:參演電視劇《神雕俠侶》大火,出演人生第一個臥底角色
因形象比較好,古天樂簽約TVB后的次年(1995年)便在大戲《神雕俠侶》中飾演楊過一炮而紅,火遍大江南北。
古天樂版楊過外形俊朗、皮膚白皙,風流瀟灑,成為一代人的經(jīng)典回憶。很多女粉絲甚至將“一見楊過誤終身”改為“一見白古誤終身”來表達對他的喜愛。
但古天樂在TVB也并非一帆風順,早年案底曾被記者翻出,遭遇嚴重的形象危機,幾乎斷送前程。好在當時與古天樂因戲生情的黃紀瑩對他不離不棄,熬過了這段低谷期。
遺憾的是,兩人沒走到最后,直到現(xiàn)在古仔仍單身未娶,不知是否仍放不下這段感情。
《神雕俠侶》后,古天樂還陸續(xù)主演了《圓月彎刀》、《乾隆大帝》、《刑事偵緝檔案IV》、《創(chuàng)世紀》、《尋秦記》等一系列TVB劇,成為TVB當紅炸子雞。
期間,他偶爾在一些電影中跑龍?zhí)住?
1998年,古天樂在劉德華主演的電影《龍在江湖》中飾演人生第一個臥底角色,雖然,戲份不多,但與劉德華飆戲頗有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氣勢——相信古仔那時絕沒想到自己在未來十年內會成為臥底專業(yè)戶。
《龍在江湖》獲得年度票房榜第四的好成績,但同年香港電影票房整體上空前慘淡:
周星馳電影《算死草》撲街,《行運一條龍》只獲得2772萬票房。
成龍大哥的《我是誰》也沒能奪冠,屈居第二名。
李連杰上映最后一部港片《殺手之王》,僅獲得1029萬票房。
就連風靡一時的古惑仔系列電影《古惑仔5龍爭虎斗》、《古惑仔情義篇之洪興十三妹》、《古惑仔少年激斗篇》都呈疲軟之勢,只有《龍爭虎斗》勉強擠進年度票房榜前十。
誰也沒想到這年的票房冠軍是《風云雄霸天下》,一部集特效與武俠元素為一體的武俠片。
這說明觀眾的口味正逐漸改變,原有的港片套路已行不通。
事實上,早在1993年之后香港電影便開始衰落,這同幾件大事有關:
第一件大事是:臺灣市場的流失。早年的臺灣因缺少電影制作的基因,需引入大量的外來電影,當年臺灣電影政策規(guī)定:只可以放香港和本地的電影,好萊塢只可以拷貝六個。這就使臺灣成為香港電影最大的銷售市場。
為謀取高利,大量臺灣商人投資港片,再引入臺灣。為追求商業(yè)暴利,制作方片面追求拍片速度,使香港電影質量參次不齊,再加上蓄意抬高價格,使臺灣難堪重負。
于是臺灣方面抱團要求限定香港電影價格的最高線。但香港電影制作商盲目自信,認為臺灣本土電影畸弱,必須依賴香港電影的輸入,所以,無視臺灣要求。
沒想到的是臺灣轉而引入大量好萊塢電影,這些高質量的好萊塢大片一涌入便迅速侵占了臺灣市場,給粗制濫造的香港電影以沉重打壓,導致香港電影舉步維艱。
第二件大事是:中國電影改革起始的關鍵文件3號推出。1993年,為促使中國電影業(yè)向市場經(jīng)濟改革,廣電總局正式下發(fā)《關于當前深化電影行業(yè)極致改革的若干意見》(即“光電字(3)號文件”),這個文件使中影公司的全國壟斷經(jīng)營被打破,鼓勵進口外來大片,施行分賬制度。
于是,在臺灣市場流失后,內地成為香港電影輸出的重要市場,這就導致港片要迎合內地的政策與口味,許多神怪片、限制級影片、爛片因無法滿足內地的要求而逐漸被淘汰,因而終結了香港電影百花齊放的狀況。
此后,內地又與香港簽訂了《內地與香港關于建立更緊密經(jīng)貿關系的安排》(CEPA)協(xié)議,規(guī)定:合拍片可以在內地直接上映,而香港獨立拍攝的電影,不再受到進口配額的限制。
對合拍片的優(yōu)惠政策使成龍、吳宇森等大批香港電影人北上謀取發(fā)展,內地元素的介入一方面導致香港電影失去了原有的“港味”,另一方面也使香港電影人才流失。
第三件大事是:九十年代好萊塢出走潮風行。九十年代,許多黑勢力參與到電影制作中來使市場秩序遭到嚴重破壞,再加上香港電影的衰落使許多優(yōu)秀的香港電影人出走好萊塢,謀求更好的發(fā)展。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這些電影人包括吳宇森、徐克、洪金寶、林嶺東、袁和平、于仁泰、唐季禮等大牌導演,也包含了成龍、李連杰、周潤發(fā)、楊紫瓊等重量級藝人。優(yōu)秀人才的出走使香港電影失去了原生力量。
再加上,香港電影創(chuàng)新力缺乏,觀眾審美疲勞,香港電影產(chǎn)量自1993年出現(xiàn)高峰后便開始滑坡。
三,香港電影后期:離開TVB,踏入電影圈
2001年,《尋秦記》使古天樂獲得TVB視帝,但這也成為他在TVB的最后一部作品,之后,古仔簽約中國星電影公司,正式踏入電影圈。
按古天樂自己的說法:離開TVB的原因是工作量太大,身體熬不住。
這個理由貌似有點兒任性,但其實古天樂就是這樣一個隨性的人,他的任性不止一次,比如,曾因不愿化妝,楞是把自己的皮膚曬黑,讓很多女粉灑淚。
此時,香港電影已到了生死關頭,出一部死一部,票房達到500萬已經(jīng)是不錯的成績,再難復制往昔輝煌。
在這種情況下,很多電影從業(yè)人員紛紛該行,形勢不容樂觀。最終,業(yè)內決定拍一部挑大梁的大制作提氣,于是,2002年,寰亞投資2000萬,打造經(jīng)典警匪片《無間道》。
《無間道》從醞釀之初便肩負著復興港片的使命,處處都有著商業(yè)考量。
其一是主演人選。片商請來最有影響力的劉德華與梁朝偉共同主演。劉德華在采訪中表示:“我是明星,負責商業(yè),他是演員,負責演技?!币源_保在商業(yè)和表演水準上都萬無一失;
其二是內容?!稛o間道》顛覆了以往黑白分明的警匪世界觀,加入黑白難明、正邪難辨的臥底元素。同時,拋棄以往港片的散漫劇情,改為好萊塢式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斗智故事。
在無間道的世界里沒有完全的好人,也沒有完全的惡人,向觀眾展現(xiàn)了一個充滿壓抑、算計、煎熬、背叛、救贖,宛如煉獄般的臥底世界,這在當時十分新穎。
整部電影制作精良,劇情懸疑緊湊,演員不僅長得帥,而且表演到位,尤其是天臺對決的橋段至今仍被效仿,成為不可逾越的經(jīng)典。
《無間道》不僅收獲了超高口碑,還斬獲了5500萬超高票房,榮獲金像獎七項大獎的和金馬獎六項大獎的榮譽。
《無間道》的成功為低迷的香港電影人打了一針強心劑,也打造了一個港片最擅長的類型:臥底警匪片。然而,《無間道》雖使香港電影回光返照,卻沒能阻止沒落的現(xiàn)實。
說回古天樂,選擇拍電影后,古仔并沒像自己所說的那樣減少工作量,而是全年連軸轉,只有兩天休息日。
并以每年平均拍攝4部電影的產(chǎn)量,被稱為香港電影界的勞模。據(jù)說,有一年古天樂打破記錄拍了15部電影,十分驚人。
可惜古天樂的電影重量不重質,當被問及原因時,古仔表示:“只想為香港電影做點事情?!毕劝蚜扛闫饋?。
如今,很多香港明星都北上內地拍片、撈金,導致香港電影缺少演員,只有古天樂留守香港,沒進軍內陸,這也大大增加了他的工作量。
另一方面,古天樂被曝在內地廣西、貴州、云南一帶捐獻了很多座小學,做慈善需要用錢,難免拍攝一些爛片。
盡管古天樂力撐香港電影,但港片復興仍任重道遠。2018年,香港年度票房榜前十名均非本土電影,而是進口電影。
不過,今年形勢有所回溫,從近期熱映的幾部港片《反貪風暴4》、《掃毒2》、《使徒行者2》看,制作精良,場面很燃,口碑和票房均不錯,但也不難看出背后的隱憂:
其一,類型單一。在港片繁榮年代,影片類型十分多元:動作片、愛情片、喜劇片、奇幻片、僵尸片百花齊放。但如今港片類型趨于單一,“警匪”、“臥底”、“雙雄”、“掃毒”、“熱血兄弟情”已成為港片固化的模式。
其二,演員老齡化且后繼乏人。香港電影后繼乏人已是不爭的事實,如今我們看到的港片挑大梁的基本都是崛起于八十年代的老牌港星,且看以下數(shù)據(jù):
《追龍2》的主演:梁家輝61歲、古天樂49歲、任達華64歲、林家棟52歲;
《掃毒2》的主演:劉德華58歲、古天樂49歲;
《使徒行者2》的主演:吳鎮(zhèn)宇58歲、張家輝52歲、古天樂49歲;
接下來還會有一些新的港片上映:
《葉問4》的主演:甄子丹56歲;
《風再起時》的主演:梁朝偉57歲、郭富城54歲、譚耀文50歲、許冠文77歲;
《明日戰(zhàn)記》的主演:古天樂49歲、劉青云55歲、劉嘉玲54歲、張家輝52歲;
《驕陽歲月》的主演:周潤發(fā)64歲、袁詠儀48歲;
《麥路人》的主演:郭富城54歲、楊千嬅45歲;
《花椒之味》的主演:劉德華58歲,鄭秀文47歲;
……
從這些港片中,我們能看到老牌香港電影人正為復興香港電影而默默奉獻汗水與努力。
但我們也能清楚地看到后繼乏人的問題顯然十分嚴峻,而且這可能是港片復興所面臨的最嚴重的障礙——隨著這波演員的老去,香港電影將何去何從?古天樂真的會是最后一個香港明星嗎?
我無法給出答案。
但作為看港片長大的一代,我一直對港片有著特殊的感情,港片記錄了香港獨特的文化與氣質,使我們更加了解香港這座歷經(jīng)滄桑、磨難,卻屹立不倒的城市。
我愿意相信:只要香港精神還在,港片終有一天會找到出路。
作為我們這代人的美好回憶,香港警匪片發(fā)展至今,已然形成了穩(wěn)定的故事構架和成熟的敘事節(jié)奏 ,連常用元素也是既定的:正義與邪惡的巔峰對決,復雜綿延的兄弟情義,槍戰(zhàn)動作戲構成的暴力美學。觀眾的審美和期待值固定,在這個基礎上,電影的確不容易翻車;但是,想講出一個超出期待的好故事,卻更難。
就情節(jié)來說,《使徒行者2》系列改編自同名熱播劇,在延續(xù)前作的演員陣容,保留“諜戰(zhàn)、反轉、兄弟”情等經(jīng)典元素的基礎上,開啟全新的故事,雖然還構不成對經(jīng)典港片的顛覆,但是足夠有新意。一個三幕式的故事講的穩(wěn)健動人,在細節(jié)方面,更是有不少可以挖掘的地方。
關于影片的結局,很多人都在猜測到底是不是團滅?其實,答案就在電影中,只不過你要細心一點才能發(fā)現(xiàn)。
那么,一起來看看,有沒有哪些細節(jié),是你在電影院里沒注意到的。
【一些好玩的小細節(jié)】
1、井進賢的眼鏡竟然是鋼鐵俠同款?
熟悉“平平無奇”古天樂的人都知道,他是酷愛珍藏電影人物模型,還曾舉辦過慈善展覽會,從《星戰(zhàn)》黑武士、蝙蝠俠到鋼鐵俠,應有盡有,羨煞旁人,不愧是頂級玩家!他在沙田買過一個倉庫,收藏心愛的玩具,耗資過千萬,但不對外開放,只是偶爾由影迷會的會員帶孤兒院小朋友參觀。(對,古天樂另一個“樂趣”就是援助希望小學,都建了上百座樓。)
古天樂飾演的井進賢片中是茶色墨鏡+西裝的造型,看過《蜘蛛俠:英雄遠征》的童鞋可能已經(jīng)認出來了,這款墨鏡是鋼鐵托尼·史塔克同款啊!
如果說《鋼鐵俠》系列和《蜘蛛俠:英雄遠征》里面,托尼的墨鏡完美的襯托出了他的……騷氣,那么井進賢臉上的茶色墨鏡,就是另一種意義上的貼合角色了:一方面茶色眼鏡遮擋視線,很難讓人一下子看清楚眼神,似乎在刻意掩飾著什么,或者防備著誰。井進賢這個角色本來就心事重重,平時對同事也冷冰冰的,茶色墨鏡制造的距離感,讓他看起來更不招人待見,確實比較符合人設。
另一方面,古仔本身就有宅男屬性,是手辦頂級玩家:
古仔的手辦倉庫,你就說嚇不嚇人?
2、除了港版羅伯特·唐尼,電影里還有港版福山雅治和港版湯姆·克魯斯。
影片中開場的戰(zhàn)斗結束后,程滔與葉志帆互相吐槽:一個(葉志帆)在模仿福山雅治凹造型,一個(程滔)在模仿湯姆·克魯斯搞危險動作耍帥胡來。
不過這兩句吐槽并非毫無來由,甚至可以看作劇組的自我調侃。說到湯姆·克魯斯,相信大家一定會聯(lián)想到阿湯哥的經(jīng)典IP《碟中諜》。導演文偉鴻也在不止一個場合說過,現(xiàn)在的港式臥底片已經(jīng)進入瓶頸期,而此次的《使徒行者2》就是想要升級至特工片的level,打造華語片的《碟中諜》。在《使徒行者2》中,也的確不乏致敬《碟中諜》系列的戲份橋段。
3、井進賢家的保姆可不簡單!
臥底反派只有一個?No no no,你還是太天真了。有時候,最危險的那個人,就藏在你的身邊。片中井進賢家看似其貌不揚的保姆,其實是犯罪組織頭目董先生安插的眼線,而且,井進賢本人對此也是知情的,他一直對保姆有所防備:
準備二刷的朋友,可以注意看一下車里那段戲,井進賢從后視鏡中看向保姆的眼神。保姆問他是否要給女兒買雪糕,井進賢態(tài)度異常的冷漠,是因為他不想讓女兒跟保姆太過親近,帶來不必要的危險。所以才會對女兒說:“以后想吃雪糕等爸爸回來好不好?”送女兒去幼兒園時,井進賢也是一路上抱著女兒,直至到達校門才把女兒放下,保姆不近不遠地跟著父女二人,細節(jié)中足見井進賢的細心+女兒奴屬性。
他的警惕并非過度防備,之后井進賢與警察部隊一起向董先生開戰(zhàn),董先生也是通過保姆將井進賢的女兒帶走,以此來要挾井進賢為組織繼續(xù)作惡,著實讓人心疼!
4、程滔與姚可儀惺惺相惜,竟然是因為這!
反派大boss董先生背后有一家一大型跨國犯罪組織,這一組織在全世界不同國家做著拐賣兒童的勾當。
拐來的孩子按特質分類,各盡其用:天分突出又聽話的會被投放到泰緬邊境的基地,培養(yǎng)他們成為特工,之后安插在全世界各國的警察隊伍中,成為組織的眼線,比如幼年時就表現(xiàn)出過人魔方天賦的井進賢就是如此;不聽話的或是逃跑被抓的孩子,則會被加倍殘忍的對待,比如姚可儀的妹妹,被送入菲律賓的淫窟,最終慘死在那里。
井進賢和姚可儀的妹妹盡管是在不同國家被擄走,走向了各不相同的命運,但他們都是犯罪組織的受害者。影片中,程滔向姚可儀展示的她妹妹遇害報道的報紙,清楚地顯示了這些信息。
在片尾大戰(zhàn)之前,程滔特意遞給姚可儀一顆菲律賓特產(chǎn)糖果。這枚糖果,是程滔給予姚可儀的一種安慰,他了解姚可儀過往的經(jīng)歷;正因為童年時,他的好兄弟也被同一個組織綁走,下落不明,他對她背負的痛苦感同身受,甚至,他也和姚可儀一樣,期待著正義,渴望復仇。
5、顫抖吧!你們對這屆董先生的力量一無所知!
《使徒行者》系列除了劇情反轉超多,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反派boss都超級厲害!第二部的boss雖然和前作設定不同,但是名字依舊是“董先生”。
這屆董先生一開始“發(fā)現(xiàn)”了警方的“掉包計”,追蹤了其中一臺車,結果發(fā)現(xiàn)是計中計,自己中了圈套。氣急敗壞之下,董先生說要抓姚可儀,結果下一個鏡頭就是姚可儀的車被撞翻了。這報復心、這執(zhí)行力!簡直讓人害怕。
雖然只能算是亞洲地區(qū)的“話事人”,但董先生背后的勢力十分龐大,不僅全世界警隊遍布眼線,且在城市各處的攝像頭種都安裝了信息共享系統(tǒng),這就意味著:他只需要看著電腦,就能監(jiān)視并追蹤到任何人,所以對于姚可儀和警察們的動向,他可以說了如指掌。
也許是天意難違,也許是編劇的惡意滿滿,這屆董先生的死法恰好和被她親手所殺的井進賢的妻子類似。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橋段設置,和第一部里李光潔飾演的上屆董先生如出一轍。
6、狠角色Demon,邪魅表情有來頭!
雖說董先生的反派光環(huán)很盛,但是殺手Demon絕不會被他的風頭蓋過,冷血變態(tài)又殘忍的Demon雖然戲份不多,但是性格足夠極致、足夠抓人。
飾演Demon的張亦馳在參演此片之前,曾和導演為這個角色規(guī)劃了詳細的人物小傳,但可惜受制于影片時長,一些細節(jié)并未得以充分展現(xiàn):正如demon(惡魔)這個詞的本義所示,他是一個跟隨董先生多年,犯罪經(jīng)歷豐富的反社會人格殺手,雖然身形上并非高大威猛,但勝在足夠心狠手辣,足夠殘忍嗜血。殺到紅眼時,整個人甚至會陷入極度興奮之中。
因為曾經(jīng)在跟人交戰(zhàn)中面部中槍,導致部分神經(jīng)壞死,造成Demon一定程度的面癱,于是他的面部表情偶有抽搐,常顯猙獰,也是因為在交戰(zhàn)中有了這樣的“犧牲”,Demon獲得董先生的青睞,被看準是個狠角色和好打手,得到董先生重用。
7、一幅卡通畫,三十年兄弟緣
程滔身后門上的這個卡通形象是劇組原創(chuàng)的,據(jù)導演透露:它實際上是一個人的笑臉,并不是很多觀眾以為的雞或者鴨子。
正是這個符號,勾起了兄弟二人的童年回憶,聯(lián)系了失散近三十年的井進賢與程滔。其實早在粉嶺反恐訓練的時候,井進賢就已經(jīng)通過這個卡通形象認出了當年的好兄弟程滔。但就像董先生說的,“越是有關心的人結果就越慘吶!”想要做一個好人,卻被脅迫著做違心的事,這正是井進賢最大的悲哀。
8、是兄弟,就來砍我…手?
說起來,古天樂的許多角色真是好慘一男的,明明頂著盛世美顏,卻常常飾演殘疾人,最廣為人知的估計就是《神雕俠侶》里的楊過,至今難忘。但你以為就結束了?從手臂到手可是故事滿滿:
比如,2009年的《竊聽風云》里,楊真不幸慘遭車禍,不止失去了一截手臂還有一截腿,真身殘志堅。后來他在《竊聽風云3》里有跛腳戲份,因為演得特別逼真還被媒體問,得知古仔以前拍戲真斷過腿,“因此演瘸子的時候格外有感觸?!痹趺凑f呢,感覺做古仔的“手足”會特別慌張,太容易被失去了好嘛!
比如,2016年《使徒行者》第一部里,少爺?shù)氖郑ü盘鞓凤椦莸纳壑纠剩┖蜌⑹值牡度胁辽矶^就已是鮮血淋漓;
在今年7月上映的《掃毒2》里,地藏的三根手指又被當大哥的劉德華給剁了;據(jù)劉德華參加《魯豫大咖一日行》時說,電影里用的那可是真刀,古仔可真勇敢,那么大力道下去,稍有不慎,就會真受傷,拍戲啊,要不要這么拼命?。〉惨虼诉@個鏡頭特別逼真、恐怖!
不知道是不是古仔的“手”有魔力,還是導演們喜歡通過肢體疼痛傳達人物的某種情感或情緒,這次在《使徒行者2》里,井進賢的手又遭到了襲擊。至于這次是怎么被折騰的,由于畫面太殘暴,這里就不放圖了。只能說,這是港片導演們的蜜汁cult情結吧!心疼古兄的手!
9、香港警隊真的有IFF這個部門嗎?
《使徒行者2》中至少出現(xiàn)了四個警隊部門,分別是刑事情報科CIB(Criminal Intelligence Bureau)、保安處SW(Security Wing)、特警隊SWAT(Special Weapons And Tactics)和隱形前線戰(zhàn)隊IFF(Invisible Frontline Force)。
其中只有前三個是現(xiàn)實中真實存在的部門,IFF則是虛構的,這個設定是不是很有特工片的感覺?另外,電影里的SWAT是緬甸的特警隊,香港的特警隊一般指的是機動部隊特別任務連,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飛虎隊”SDU(Special Duties Unit)。
10、其實結局并不是團滅
來揭曉一下大謎題,關于是否團滅。電影看到最后,最揪心的可能就是開放式的大結局了,已經(jīng)看到不少人在微博里哀嚎:“結尾大家都死了結局太虐心了!”。其實,電影的結局并不是團滅!影片最后一個鏡頭告訴了大家到底是誰幸存了下來:仔細看圖中無名指上的戒指,想想影片中唯一一個有過婚姻的主人公到底是誰,答案就迎刃而解了。相信聰明的你已經(jīng)得到答案啦。
【《使徒行者》系列?!?/span>
雖說劇情不延續(xù),但是因為這些系列梗,看過《使徒行者1》的朋友們,一定會從續(xù)作里收獲更多的快樂。
1、古天樂又成“人肉盾牌”
繼上一部電影,為張家輝充當人肉盾牌擋子彈后,古天樂這部電影里再次挺身而出,不過地點從巴西換成了緬甸,雖說人物關系變了,但是兄弟情義依舊動人啊!幸運的是,這次古仔有穿防彈衣。
2、被玩兒壞的魔方與摩斯密碼
魔方重現(xiàn),兄弟再次相見。魔方在《使徒行者》系列里是個標志性的玩具。
細心的觀眾,會發(fā)現(xiàn)這一部的魔方由三階變成了五階(也就是一排三行的魔方,換成了一排五行的)。
這當然不只是為了凸顯主角的高智商,而是因為:要想通過魔方傳遞摩斯密碼,三階的顯然不夠用了。
至于影片中是如何使用摩斯密碼傳遞情報的,照顧下還沒看過電影的朋友,在此就不做劇透了。
但是在片方公布的角色海報中,摩斯密碼的梗又被玩兒壞了:
據(jù)說:張家輝是XIONG,古天樂是DI,合起來是“兄弟”二字。其他人的密碼破譯出來,可以和他倆組成一句話——第一部里的經(jīng)典臺詞:“做兄弟,在心中”。
關于魔方,更深的梗藏在影片的最后一個鏡頭中:
這個每一面只留一個異色模塊在中央的梗串聯(lián)了《使徒行者》電影版兩部曲。
在第一部中,阿釘回憶曾看過康Sir單手玩魔方拼出這個圖案。康Sir說道:“這是我兒子教我的,他說這個中心點是他,代表我可以一直保護他?!?
這個梗用在第二部里,也就是上文提過大結局的那個魔方鏡頭,顯然表達的是程井二位兄弟對彼此默默的守護。即使陰陽兩界,這份情誼依舊彌足珍貴,永不褪色。
回憶不起來的同學可以看看這段視頻重溫一下:
//tv.sohu.com/v/cGwvOTUwODM4Ni8xMDU5MDEwMTguc2h0bWw=.html
有意思的是,劇版和電影版第一部中飾演康Sir的歐瑞偉,這次卻客串了影片一開始制造恐怖襲擊的上市公司主席繆國能。
3、童心未泯的老男人們
誰說老男人們就不能像小孩子一樣借物傳情,有時候時間讓我們變得成熟內斂,但內心的情感還是會驅使自己做一些真摯童趣的事。
片中程滔在葉志帆的生日會上贈送了這只古董表,葉志帆表面上嫌棄這個禮物,其實到死都把它戴在手上,二人的交情可見一斑。
據(jù)導演透露,表盤上這個又像Betty Boop又像阿童木的卡通形象,其實也是劇組原創(chuàng)的(估計是為了規(guī)避版權風險)。但不管是三十年代的Betty Boop還是五十年代的阿童木,這個審美都足夠古早。
這也是葉志帆理解程滔用心的細節(jié)吧,他可以想象程滔要買到一支這樣的古董表,需要的絕不只是金錢,還需要大量的時間淘貨乃至在網(wǎng)上參與競拍。所以,程滔說的“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并非虛言。
回望《使徒行者》第一部,阿藍也送了少爺一個大型手辦,但每個玩具或手辦都有自己的隱喻。這個也不例外,少爺扔掉的公仔,就是日本的漫畫形象“電腦奇?zhèn)b”,它是一位徘徊在黑白之間的悲劇人物,公仔被丟,呼應的是藍博文的身份暴露,也表明其最后結局。
不知道老男人的“童心未泯”是否也是這個略顯沉重的臥底IP想要保留的一點“直男特供”幽默?
關于這點,張家輝曾在采訪中表示,第一部里的玩具和兩部電影里都有的魔方是導演一定堅持要有的:“其實我認為導演是個很有童心的人,他會投放很多自己的感覺,不想一個成年男人就一定要很功利?!?
4、古輝旁邊的墻上畫了啥?
作為《使徒行者》從電視劇到電影,最有文藝范兒的一款宣傳物料,這張定檔海報背后的寓意也頗值得玩味:
墻上的壁畫原作來自法國插畫大師古斯塔夫·多雷(Gustave Doré,1832-1883),當年是給彌爾頓的《失樂園》做的銅板插畫之一。描繪的是撒旦要挑戰(zhàn)上帝反而被神擊落:“全能的神把他倒栽蔥,全身火焰,從凈火天上摔下來。”
結合“使徒行者”這個充滿宗教意味的片名,看得出這一部講述的依然是關于信念與背叛的故事。
最突出也是井進賢這個角色,他從小與兄長失散,被一個組織龐大的犯罪集團抓去,當成特工訓練,再輸送給警察局做臥底。他既為恐怖組織服務,但后來知曉了好兄弟的身份,所以,常常不動聲色幫助程滔。人受環(huán)境影響,哪怕性本善,也會沾染上惡,但惡又不是全部,人性里的善良仍會讓一個人做出正確的選擇。他關于善的信念和對惡的背叛,值得仔細思考。
【情懷滿滿,向經(jīng)典致敬】
1、“強迫癥走位”致敬“銀河映像”
預告片里展示的這段對峙戲里,“鐵三角”看似拔槍對射,實際上大家各懷心事:
程滔射向井進賢,是為了阻止井進賢傷害師父葉志帆;
井進賢射向葉志帆,是為了不讓Demon懷疑自己;
葉志帆貌似射向井進賢,實際是射向井進賢背后的殺手;
但不管是誰射向誰,三人其實都沒想殺死對方,所以子彈都是在三人身邊擦過。
熟悉“銀河映像”的同學,不難發(fā)現(xiàn)這段戲類似杜Sir的“強迫癥”式走位,這在《槍火》《放·逐》《神探》等多部電影中都有出現(xiàn):
《槍火》劇照
《放·逐》劇照
這種濃烈的黑色氣息和宿命味道實在太過經(jīng)典,直接讓人聯(lián)想起港式警匪片的黃金時代。
由此也看得出導演文偉鴻對經(jīng)典港片愛得深沉。
2、“把后背交給對方”致敬吳宇森
是好兄弟才會“把后背交給對方”。在吳宇森的《英雄本色》《喋血雙雄》中,我們都可以看到這種對老派兄弟情義的經(jīng)典演繹。
《使徒行者2》中兩次使用了這個橋段。第一次是“鐵三角”在大排檔里圓桌對射之后,迅速散開,葉志帆看到剛剛說要殺死自己的井進賢處在自己后背的位置,卻并沒有要開槍的意思,于是轉身繼續(xù)沖殺。
第二次是在西班牙潘普洛納街頭,井進賢與程滔,也就是“古輝CP”終于完成合體。
如果你仔細留意,還會發(fā)現(xiàn)在西班牙的槍戰(zhàn)戲里,張家輝起身開槍的時候,吳宇森標志性的 白鴿”也曾在鏡頭前一閃而過,暴力美學感max。
甚至連片尾大戰(zhàn)頗具儀式感的歐式建筑廢墟、古輝二人一黑一白的服裝造型都和《喋血雙雄》類似:
3、“終極大戰(zhàn)必穿白衣”致敬張徹
“頭可斷,發(fā)型不可亂;終極大戰(zhàn)必穿白衣?!边@是六七十年代邵氏金牌導演張徹著名的電影符號。
從早期作品開始,就有《金燕子》里的白衣大俠銀鵬,《大刺客》中的聶政也在赴死之時換上白衣。
片尾西班牙大戰(zhàn)中,張家輝這身帥爆炸的“白衣使徒”式打扮實在是沒法不讓人聯(lián)想到張徹。同樣,白是圣潔,也是光明,一身白衣的程滔,無畏向前,說明白終究會戰(zhàn)勝黑暗和邪惡。
同時,如果你注意到影片片頭,就會發(fā)現(xiàn)邵氏的Logo終于不再是原先的縮寫“SB”了,《使徒行者 2》也是邵氏換完Logo以后首部在內地上映的影片。
4、這一部還有《無間道》的影子嗎?
說起港產(chǎn)臥底片,就不能不提《無間道》。上一部《使徒行者》中阿藍與少爺在巴西球場的戲份很明顯是在致敬《無間道》第一部里堪稱影史經(jīng)典的“天臺告白”戲。
而這一部里,《無間道》的導演劉偉強干脆跑來做起了影片的監(jiān)制。
不過,單純從場景上似乎很難找到這一部和《無間道》的關聯(lián),但古天樂飾演的井進賢與劉德華飾演的劉建明那種陷于身份困境又不得擺脫的“無間地獄”般的處境,確有相似之處。值得一提的是,《無間道》系列曾撐起一整個香港電影低迷期的,而如今,《使徒行者2》是否能為港式警匪片注入新的活力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以上就是18個彩蛋的全部內容了,當然,可能還有一些沒有發(fā)現(xiàn)的有趣彩蛋,如果你發(fā)現(xiàn)了也可以在評論里面分享一下哦。
兩星半,上個世紀的劇情+電視劇的節(jié)奏=老套+磨嘰。劇本比《掃毒2》稍微走心一點所以整體印象倒沒那么差。就是那個叫張亦弛的反派真是絕了,哪兒找來的傻逼?
那個demon誰演的?跟個傻逼似的。你想演變態(tài)殺手,同劇組吳鎮(zhèn)宇珠玉在前,就不能請教請教???最后那個歌曲,不唱不行么? 當我第一次覺得歌唱完了時,又起了一段,第二次覺得唱完了時,又來了段rap
仿佛看了一部浮夸的印度動作片,就差唱唱跳跳了。明明是一個雙雄戲偏要搞個建立不起來的“鐵三角”,吳鎮(zhèn)宇的角色毫無存在意義,甚至寫著寫著就寫丟了,然后用特別奇葩的方式寫了回來。影片前半部分還算是一個故事俗套但思維正常的諜戰(zhàn)片,后半部分的徹底放飛自我,大量反轉和讓人匪夷所思的動作場面連番轟炸,結尾高潮更是混亂到極致,圍繞奔牛節(jié)的設計可謂是笑料連連。演員方面,那個叫張亦馳的是瘋了嗎?
很港片,但實在缺少一場撐場面的戲,無論故事上的,還是演員表演方面的。反派選擇失誤,cos小丑失敗。
最后那個傻逼反派,張家輝古天樂應該把腸子扯出來,砸爛他的臉,大喊,“笑你媽必笑!你繼續(xù)笑啊!笑?。⌒δ銒寧?!”
不管是使徒行者電影版第一部還是第二部,都沒有劇版好看,真的電影版快收手吧,劇情套路的不行,也就打戲還能給個情懷分。古天樂年輕的時候雖然演技稚嫩但是稚嫩中還是能找到閃光點的,但是現(xiàn)在的古仔感覺一直在機械的重復表演,近幾年警匪片,他每一個角色都演的一模一樣,完全沒有變化
《使徒行者2》年度最佳無厘頭喜劇電影,我們四個從場內一直捧腹大笑到出租車上,笑到岔氣笑到流汗,太牛逼了!?。【巹∈怯朽舅幍绞裁闯潭炔拍軐懗鲞@種夢幻天才無厘頭!又名《到你他媽有幾頭?!罚?、科幻、動作、喜劇、奇幻、無厘頭,《西班牙侏羅紀公園》、《牛俠》你想到的你想不到的應有盡有!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太牛逼了?。?!教堂的廢墟,儀式感十足的光線,張家輝一聲悲憤的牛叫,西班牙圣靈降臨,橫掃無能人類。所以我就問你,被車撞入云霄的牛,一頭扎穿車門被槍打的牛和最后的圣靈之牛,到底是不是一頭牛!?。。。」?強烈推薦?。?!一張票錢 橫掃一切內心陰霾,爆笑炸裂,喜劇來襲!
比第一部好,節(jié)奏緊湊流暢,不玩虛的,上來就干,槍戰(zhàn)場面今夏最佳,是熟悉的港片味道。三位男主的演技看得人心馳神往,一個眼神就有無盡故事。古輝兄弟情讓人淚目,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我們隔著玻璃深情對視,卻像隔著銀河無法兄弟相認。
是我15歲以前會喜歡看的那種港片:沒完沒了看到疲勞的槍戰(zhàn)撞車場面,反轉來反轉去鬼扯的劇情,出埠旅遊賣各種異國風情,還有搞基煽情就差接吻的兄弟情??
我從未見過這么命硬的反派,老是在那里邪魅一笑以為自己很厲害,又賤又樣衰,最后感覺編劇扯不下去了讓一頭牛收走他了?。?!謝天謝地?。。?/p>
七夕去看古天樂和張家輝秀恩愛我也是夠了,不過這一次主打有今生沒來世還是讓人相當感嘆兄弟情勝過愛情。文戲和動作戲都不錯,有爽燃的地方也有淚點,有演技的演員看的太爽了
常規(guī)香港犯罪片。相比第一部,在動作場面上升級了不少,追車,爆炸,槍戰(zhàn)場面的增多,也能感受出預算的增加,比第一部更電影了。另一個感受就是,三個男主都明顯見老啊,尤其吳鎮(zhèn)宇,老得好明顯,唉。
當看到槍榴彈打出導彈的效果時,這就是熟悉的港片啊。兄弟、臥底、宿命、熟悉的味道,江湖不再浪漫,不再追求大英雄的風光表面,更關注英雄的末路情懷。整體好似吳宇森《喋血街頭》+杜琪峰《真心英雄》的結合體,三人談判格局,張家輝手持雙槍、結尾兄弟合力的場面都是致敬了經(jīng)典,只是飛舞的白鴿變成了奔跑的公牛,就會明白這是純正港式警匪片的升格。只是反派殺手是什么鬼???
敘事亂,攝影亂,剪輯亂,表演亂,一切都亂哄哄,聲音巨吵
哇那個demon真的鬼畜
今年港片最佳預定,沒有老套的港片劇情,緬甸行動有無間道的味道,渣渣輝的失蹤勾連出古仔黑警的身份,古仔三十年的蟄伏不是為了妻離子散,這份隱忍總是在兄弟腹背受敵時爆發(fā),雙劍合璧,喋血雙雄,兄弟合力,齊力頂牛,終于圓滿。劇情跌宕起伏,血腥暴力,卻又溫情感動。
有點用力過猛 最后一場戲怎么說呢……不過三個人座談還是看得出演技
還好吧,但是想說:1.港片警匪片太多了,內容雷同,再看就看膩了;2.演員來來回回總是這幾個演員,真有后繼無人之感。
全程擔心有人打我家輝。
有趣的是既能看到老港片的痕跡,不變的兄弟,江湖,還有那個杜琪峰般的三人戲和致敬吳宇森的白鴿。又能看到對好萊塢大片的融入,特工片模式的劇情推動和場面戲。劇情合格,節(jié)奏良好,導演水平不錯,這樣“沒有限制”的類型爽片,恐怕如今國內也只有香港能拍出來了。另外我想問問那個殺手,你是為你的笑容做了韓式半永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