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記錄
視頻
提示:如無法播放請看其他線路
我不是重溫,我是第一次看這部電影。我不知道自己看的是刪減版還是完整版,看了幾篇其他人的影評我推測我看的的是刪減版。
我喜歡華仔,是華仔的路人粉,是沖著華仔看的這部電影??赐曛笥挚戳藥灼霸u,便試圖自己也能寫一篇影評。
我是個偶爾好奇心很重的人,有時候也會嘗試著去解讀分析一個人的某些行為,不知道對與否,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
這部電影里有很多線索。就好像一個史努比代表一個殺手任務(wù),代表一條人命。托爾說,最后一個我送給你。
O穩(wěn)重理智冷漠的外殼在秦說辭職時出現(xiàn)裂紋,在秦被敵人用槍指著的時候破裂。他把防彈衣套在秦的身上,以保護者的心態(tài)讓秦在槍響時跳樓,他牽著秦的手逃走。他對秦的愛,從南希身上而起,經(jīng)過兩年的窺探,落在了秦的身影上。當(dāng)他說他想和秦一起平靜的生活,聽到這句話時我想的是或許最后的結(jié)局是秦的離開。
騎著摩托懷抱一束鮮花,托爾以一種浪漫又痞痞的姿態(tài)登場了,一地的炸彈哪個是拉開保險拴的?這真的是一個騷操作。我愛了,這是一個不墨守成規(guī)且喜歡出其不意的人。托爾的一身皮衣又和O形成了鮮明對比。和秦仿佛刻意的初識,狙擊槍里故意留下的子彈,向秦坦誠的自己接任務(wù)的方法,破壞O任務(wù)時的自言自語,狙擊警察掩護O和秦逃走,以及那些裝在禮盒里的史努比?!皠e哭。這一個呢,我個人送給你?!狈路鹨粋€預(yù)言。一個蕩然肆志的托爾油然而生。
平凡而又不甘于平凡的秦小姐,或許在南希失蹤警察上門的時候就起了心思脫離平凡吧?她的很多行為都是刻意的,找兼職的小紙條,打掃衛(wèi)生時的觀察,窗邊換衣服,剪報等等。像一場釣魚,自己做餌,等待獵物上鉤。所以她不拒絕托爾教她練習(xí)槍法,又在O為她穿上防彈衣后主動拿起了槍。十一點,托爾和O一起站起來,秦的視線先看向O,然后看向托爾。秦告訴Lee托爾贏了??墒峭袪査懒?,借由Lee抹掉了O的存在。以后從此秦和O雙宿雙飛?當(dāng)生活平靜下來趨于平凡,不甘于平凡的秦是否還能繼續(xù)平凡呢?
托爾為哥哥包扎傷口時說“我不喜歡借刀殺人,不光彩?!本拖褚粋€坦蕩蕩的俠客一樣,他渴望和O一戰(zhàn)。緊接著警察發(fā)現(xiàn)了O假地址墻上的紙條,多么刻意,一個兩年前O交代給秦的話被貼在了墻上等待被人發(fā)現(xiàn)。
整部電影我能試著解讀O、托爾和秦的行為,但是我不懂李警官,我想不通的就是Lee警官。同事受傷,史努比被搶,然后他辭職,去給兩個殺手寫書。我想不通他的心理變化。
我寫的有點亂。我果然是喜歡華仔,托爾死了我一點都不開心,我希望他能哈哈大笑著回去跟秦說:“我回來了?!?/p>
驚訝的發(fā)現(xiàn)了《全職殺手》的3個不一樣版本,一個是開頭O說日文,Tok說英文的,還有兩個都是國語版。而其中的一個國語版配樂竟與另外兩個版本不同,我想說這個配樂不同的那個才是小時候看過好幾遍并留下深刻而奇特印象的那部《全職殺手》。
我看的那個版本Tok出去殺白衣胖子的時候放的是節(jié)奏很有力的電音樂曲,其他兩個版本放的都是交響樂。這是一個最明顯的地方。以下暫稱我看的是A版,另外兩個是B版。
整個片子的感覺由于兩個版本配樂的不同,氣氛全然變了。
舉例說明:O在用望遠鏡看小秦的時候,B版的配樂是緊張的,詭異的,意在渲染殺手生活的恐怖,危險,小秦為殺手做小時工,危險隨時可能盡在咫尺卻渾然不知,讓人提心吊膽。但A版的配樂是很沉靜的,舒緩的,不失一絲孤獨的意味,讓人感覺O時刻關(guān)注著小秦的安危,窺視著她作為普通女孩的生活,心中有種莫名向往的復(fù)雜感覺。同樣一段獨白,在這種配樂下卻顯得完全不同。A版的配樂仿佛在孤獨冷寂的殺手生活中點亮了一絲快慰,B版則全然表達不出這樣的意思。
由于B版音樂節(jié)奏感很重,整個影片人物塑造都隨之有變。B版開頭的尸體伴隨著非常重的詭異音樂出現(xiàn),O的出場和形象始終伴隨著這種緊張感,驚悚感,形象非常單薄,與很多港片里的冷血殺手無二。Tok殺人也更著重的突出頭號殺手技法的嫻熟,自信,得意,配以交響樂,充滿了儀式感。但A版本O和小秦的形象配樂始終很恬靜,O在影片中的bgm讓我們看到一個冷靜,信心,孤獨,對殺手生活頗感無奈和傷心的人。由于A版中Tok的bgm是充滿動感旋律的電音配樂,讓人明顯覺得他是個對殺人充滿激情的天才型殺手,每次行動對他來說是很刺激,充滿快感的事,整個過程更像是一次探險。
這次回家要掏箱底翻出當(dāng)年那張vcd來看,對比網(wǎng)上的版本再回味一遍。如果當(dāng)年看的是B版,可能不會留下什么深刻印象,最多打70分,完全把影片內(nèi)涵和深度降低了一個層次。我堅持認為A版的配樂更符合整個影片的調(diào)子,更值得回味。
今天突然想重溫全職殺手這部老片,網(wǎng)上搜到其他配樂版本很驚訝,簡單表達下第一印象,至于兩個版本其他地方還有啥差別,為什么這個樣子,還有待你們進一步考察:-D
如果《全職殺手》是一部內(nèi)地電影
//www.douban.com/people/1180239/reviews 之前一年五月的評述鏈接
以及相關(guān)“電影人”評述豆列
//www.douban.com/people/1180239/doulists/all
其實早在去年3月21日淩晨所寫的“如果《買兇拍人》是一部內(nèi)地電影”//movie.douban.com/review/13333095/ 一文開頭,就用不短的篇幅提到了《全職殺手》,畢竟雖然《全》這片是銀河映像出品,彭生當(dāng)年只是原著小說作者,並沒有參與電影的製作,但跟後來他親自編導(dǎo)的《買》之間還是有一體兩面,或者“藕斷絲連”的關(guān)係。
我還是沒有看過《全》的小說,在喜馬拉雅上有相關(guān)廣播劇,是劉德華等人講粵語的,不知是否擁有版權(quán)?之前對照著字幕看粵語版港片,一度產(chǎn)生錯覺,認為自己的廣東話聽力大有長進,但聽《全》的廣播劇,感覺一半都沒聽懂,於是只能放棄。
不過對於這個香港“本土化”的殺手題材,我一直以來最大的疑問是,“全職”到底是什麼意思?至少在電影,並沒有怎麼呼應(yīng)這個片名,或者說小說名。因為在我印象中,這種通過經(jīng)理人找活幹的工作,一般只能算是自由職業(yè)者,就好比編劇導(dǎo)演,如果說這人是“全職”編劇導(dǎo)演,那應(yīng)該就是每天要去公司打卡坐班的那種。
而“全職殺手”這個概念,其實更讓我聯(lián)想起韓國2002年有部叫《殺手公司》的電影,之前只是知道片名,這次頭回看,當(dāng)年的製作還是很粗糙的,而且同樣有點文不對題,壓根就沒什麼公司的概念,更別提殺手公司的企業(yè)文化,而只是一幫社團兄弟“草臺班子”的感覺……
既然有全職,那應(yīng)該還有兼職才對。之前在“如果《買兇拍人》是一部內(nèi)地電影”評述中,提過劉德華與反町隆史的角色人設(shè)太過類似,唯一的區(qū)別可能就在於劉先生那有點太過“親民”的笑容。
但實際上,如果說反町扮演的殺手是專職的話,劉德華的角色不妨是兼職的,也就是說,他另外還有一份正職,一時還沒下定決心,一門心思當(dāng)殺手。至於那份正職嘛,誇張一點,沒準幹的就是任達華扮演的員警工作。
也就是說,劉德華身兼兩職,兼職是殺手,正職是等兼職得手之後,查殺手是誰,也就是自己查自己。照這麼看,他還可以來個三職,就是寫殺手小說,因為小說作者是可以不斷改變視角的。當(dāng)然這麼一想,可能會讓人聯(lián)想起李連傑那部很古怪的《殺手之王》來,而任達華又是演員警,而且正是那種有雙重身份的。
老實說,看《全》電影的時候,有時竟然會聯(lián)想起九把刀的殺手小說來,包括之後尹志文參與導(dǎo)演的《殺手歐陽盆栽》(當(dāng)然那片跟後來又是由劉德華先生主演的《人潮洶湧》類似,殺手都是不殺人的,屬於掛“人頭”賣“豬肉”的典型案例),不知道彭導(dǎo)對於這樣的“聯(lián)想”是否會有排斥?
主要還是相容並包的元素有點太多,而不像95年的《刺客戰(zhàn)場Assassins》那麼純粹?!度分屑扔袃纱髿⑹值膶?zhàn),也有林熙蕾這個雙雄“共用”女友的情感戲,還有任達華這個角色的員警戲,甚至是最後“棄”警從文後的走火入魔戲……
當(dāng)然你可以說,雖然在銀河映像的作品中,《全》已經(jīng)算是大製作了,畢竟都把反町請過來主演,但相比美國的主流製作,還是要差上不少,所以不可能那麼純粹,於是就會有很多不同腔調(diào)的戲份來“組裝”。
但還是那句“老話”,不純粹不系統(tǒng)的話,就很難升級換代,而是數(shù)十年如一日的拍同一類雜糅的電影,而且還可能因為主客觀的原因,越拍越小。而實際上,就算是殺手題材,小也有小的拍法,比如2008年馬丁·麥克唐納 Martin McDonagh自編自導(dǎo)的《殺手沒有假期 In Bruges》,也是講兩個殺手,一老一少,之後也陷入你死我活的境地,但這不是一個爭奪《殺手之王》稱號式的故事,而是把焦點放在殺手的最後一條底線上,在這個故事裏,底線就是不能殺小孩。
而在《全》中,反町的角色可以殺小學(xué)同學(xué),而劉德華所扮演的殺手更高調(diào),也更囂張,不但在光天化日,公共場合殺人,甚至都把面具摘掉,感覺一絲底線都可以沒有。港片中這樣的主角不在少數(shù),為了平衡,只需要後來出現(xiàn)一個更沒底線的大反角,即可。
之前在“如果《買兇拍人》是一部內(nèi)地電影”這篇評述的最後部分,設(shè)想了內(nèi)地版《買兇拍人》會是什麼樣的劇情,當(dāng)然那個設(shè)想更側(cè)重於“導(dǎo)演和劇組”這些元素上,而跟殺手沒有什麼直接的關(guān)聯(lián)。
今天這篇評述的標題,還是一樣的句式:如果《全職殺手》是一部內(nèi)地電影。那這回要是再扯到拍電影上,就有點離譜了,雖然這種“離譜”在這些年內(nèi)地的電影圈裏是俯拾皆是的,但這也不意味著必須跟風(fēng)和模仿。
所以,我個人對於內(nèi)地版《全職殺手》是這麼設(shè)想的:如果還是把殺手題材,變成警匪對峙型的,行當(dāng)然是可行,但估計在當(dāng)下的國情下,會把殺手處理得非常套路,臉譜,與無趣。
那我覺得不如順應(yīng)一下當(dāng)下內(nèi)地影壇的潮流,那就是大力提倡科幻,雖然從本質(zhì)上,這是有點矛盾的,因為之前在點評小說與電影版的《流浪地球》時也曾提過,科幻真正的存在感,不在於飛碟,太空船,宇宙,機器人什麼的,更在於一種顛覆與挑戰(zhàn)的思維與設(shè)想,但這恰恰也正是最敏感,甚至是禁忌的。
但重新回到內(nèi)地版《全職殺手》這個概念上來,其實核心想法跟我小時候看到動畫片《變形金剛》威震天不是變成飛機,而是變成一把很大的槍,然後落到聲波的手中,是有相通之處的……同時,在對於槍擊案的思辨中,有一句極常見,也極老套的臺詞,那就是槍自己不會殺人,但人會。
可問題是,為什麼槍就不能自己殺人呢?
既然機器人在科幻片中能擁有自我意識,從而反抗人類指令,那一把升級換代,脫胎換骨,如同可以自動駕駛的汽車一樣的槍,它難道就不能產(chǎn)生自我意識,自己列一張“死亡清單”出來嗎?
這個電影故事,可以發(fā)生在不遠未來的香港,或者是某個含糊地名的內(nèi)地城市,當(dāng)然更安全點,就是把這股“禍水”潑到東南亞某國某城市。
而這事的緣起,可以類似於很多韓國電影,比如像《漢江怪物》一樣,開始時就是美國人在做實驗,然後對韓國家庭與社會,產(chǎn)生了禍害。
於是,這個內(nèi)地版的《全職殺手》應(yīng)該可以是這樣,一開始就是美國武器專家研製了一把智能槍,就算是從沒握過槍的人,也能輕鬆上手,整個開槍過程幾乎就是“全自動”的。
但接下來這把槍,就像是“威震天”變形而成的一樣,產(chǎn)生了自我意識,它想裝彈就裝彈,想殺誰就誰,甚至直接就把設(shè)計它的武器專家給幹掉了。
接下來,美國軍方中止了這個實驗,把剛產(chǎn)生自我意識的智能槍,還有相關(guān)實驗數(shù)據(jù)都給處理掉了,但還是留下了一點數(shù)據(jù)片段,既而在一個突發(fā)事件中,自我完善,啟動,甚至升級換代了。
這回它不只是一把智能槍這麼簡單,而是可以駭進這個城市的任何電腦資料庫,公共攝像頭,同時還有一種特別的能力,就是可以利用手頭能得到的工具與物件,DIY的組裝成一把槍,畢竟從理論上來說,槍就是一把能在局限空間裏,取得加速度,把一顆金屬物件精準發(fā)射出去的裝置。
這個由美國軍方實驗遺留下來的數(shù)據(jù),就此把社會公共資訊,以及任意組裝槍械的兩大能力彙集在一起,然後它就可以通過自己的調(diào)查分析,審判執(zhí)行一條龍操作,書寫出自己的死刑名單來……
於是美國之前就氾濫成災(zāi)的槍擊事件,徹底升級了,到那時,美國政府即使還想禁槍,也來不及了,因為此槍非彼槍,那已經(jīng)不是傳統(tǒng)上那種實體的槍支了。
更不是一個通常的人類殺手,而是一個將腦力與智力高度糅合的“智慧”,於是不會有疲勞,甚至不會有感情,可以24小時不間斷的來當(dāng)“全職殺手”。
起初警方通過一些殺人案的線索,還是朝人類殺手的方向去查,但後來發(fā)現(xiàn)所有想到的嫌疑犯都一個個死掉,這不再是以往推理故事裏的老套路,而是因為真正的殺手,不再是人,而是一種反人類的人工智慧。
此時,美國FBI和警方都對這種“全職殺手”無能為力,束手無策,只有當(dāng)這種無限升級的人工智慧槍“流竄”到東南亞,或中國,或中國香港後,當(dāng)?shù)氐闹袊蛉A人員警,結(jié)合古老的智慧與先進的科技,才真正制服了這一從美式持槍文化中“孵化”出來,又“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全職殺手”。
劉德華說的那個片子,其實是《殺手悲歌》……阿杜說白了就是想拍一部港版的,讓咱亞洲人也來拉丁一番。
杜琪峰天馬行空的寫意啊,真是浪漫至死。。商業(yè)與文藝的完美結(jié)合,一個女人兩個殺手以及一個警察改行當(dāng)作家的故事,復(fù)雜、凌亂、耍帥、不著邊際、天馬行空,真好。唯一蛋疼的是看的國語版。。。。
反町隆史 反町隆史 反町隆史 反町隆史 反町隆史 反町隆史 反町隆史 反町隆史 反町隆史 反町隆史 反町隆史 反町隆史 反町隆史 反町隆史 反町隆史 反町隆史 反町隆史 反町隆史 反町隆史 反町隆史 反町隆史 反町隆史 反町隆史 反町隆史 反町隆史 反町隆史 反町隆史 反町隆史 反町隆史 反町隆史 反町隆史 反町隆史 反町隆史 反町隆史 反町隆史 反町隆史 反町隆史 反町隆史 反町隆史 反町隆史 反町隆史 反町隆史 反町
反町隆史真帥
“沉醉于兒女情長,怎么可能成為一個好的全職殺手,這違反一萬小時定律。”
一個女人和兩個殺手的故事.
【C+】6.6。1.好浮躁的感覺,Tok的角色很搶眼但有時讓人覺得過于浮躁。2.情感沒有特別深入,沒有很受觸動。3.比較喜歡的是人物的性格基本設(shè)定,是氣質(zhì)先行的。4.槍戰(zhàn)場面很一般,讓人覺得流于表面。5.喜歡史努比的設(shè)定。
華仔飾演反派屈指可數(shù),這種亦正亦邪的角色少之又少,本片可能是華仔繼《暗戰(zhàn)》之后,最帥氣最瀟灑的角色了!很有創(chuàng)意!另外,華仔在片中說了四種語言,其中說日語和英語時真是帥爆了!
杜韋鏡頭下德華劉是裝帥,反町隆史是真的帥!杜琪峰一貫的黑色風(fēng)格游刃有余,貌似深沉中仍然不免男人的性感揮發(fā)。彭浩翔居然是編劇。7.3
故事就是各種致敬和橋段的拼接,有些脫線,基本無聊。主要看劉德華如何亮騷
稱之為銀河映像最Chok的一部不為過,甚至Chok過頭太端著,一直有一條隱形的線提著,以至於原作明明出自一向喜歡玩嘢的彭浩翔,成片中也明明埋了不少玩梗的伏筆和迷影橋段,整部電影卻仍有失輕盈。不過萬幸,杜琪峰和韋家輝的調(diào)度始終在線,影像保持銀河映像水準,Guy Zerafa在配樂中加入民樂、交響樂等則堪稱驚艷,讓電影至少在視聽上不失水準。
嚴肅與嬉戲交錯、文藝與商業(yè)并重,東方的簫樂、二胡和西方的搖滾、交響樂、小提琴一齊流淌,各種致敬各種帥。
浪漫殺手自由人, 淚眼煞星的想象力,卻有種故作深沉的文藝調(diào)。 王義夫和許海峰悲劇躺槍。
《全職殺手》試圖找到一種商業(yè)與藝術(shù)之間的平衡,杜琪峰不再希望自己的觀眾分為兩極,他更希望喜歡他商業(yè)作品和藝術(shù)作品的觀眾能夠坐到一起,這樣的話,他的電影就會獲得更大的成功。杜琪峰這次的嘗試算是及格了,但是《全職殺手》的商業(yè)比重,還是要大于杜琪峰的個人風(fēng)格。
風(fēng)格詭異,即便相較銀河映像的其他電影,此片亦屬另類,尤其是劉德華這個角色,相當(dāng)不和諧;結(jié)局沒味,倒像是編劇彭浩翔的風(fēng)格。ps:熟稔九把刀的朋友有沒有覺得這片像變態(tài)殺手貓?zhí)ト薖K殺手G???哈哈~~
空餘時間最喜歡看電影,尤其是動作片。不論西人還是華語片,只要不悶情節(jié)進展快有新意。每天要面對的各種未知的挑戰(zhàn)。過程中我們體會著愛、勇氣、責(zé)任、犧牲、背叛、分離、失敗,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提高自己的層次然後變得成熟。
“等我?guī)追昼?,我去殺個人?!?戴克林頓面具那段表演堪稱經(jīng)典,不用臉只看肢體戲你就會知道這是劉德華。
很早以前看的,劇情不記得了,那個時候我還不認識飯廳叔。。。
這片子的故事倒是有一點像《刺客戰(zhàn)場》,杜琪峰的寫意加上韋家輝融入的那些小心思使得整體上很好看,雖然很多致敬的橋段略顯生硬,但是瑕不掩瑜。
徐克喜歡百合,杜琪峰熱衷搞基,抬頭看見張徹張老濕,都得喊一聲師公。劉德華or反町隆史?狄龍or姜大衛(wèi)?這是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