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杜琪峰+劉德華+鄭秀文=合格
由于種種原因,實際上是不太看好劉德華演瞎子的。但看完后,個人認為,就瞎子這一角色表現(xiàn),他是合格的。
鄭秀文。在我看來她一直是個很神奇的女演員。她可以為了一個角色增肥幾十斤,也可以為一個角色立馬瘦下來。哦錯了,不是立馬就能瘦下來,沒那么容易,個中辛苦又有誰知道呢。比如我,你讓我立馬瘦個10,斤,我肯定做不到,當然,胖十斤還是沒問題的。
當杜琪峰+劉德華+鄭秀文=???
會預想到這是個很神奇的化學反應,但不看電影誰也不知道最終效果到底是怎樣的。
老實說,剛開始故事情節(jié)尚還正常,一切都在理解范圍之類,特別是當鄭秀文在樓下,一刀一刀割著自己的手時,我內心是恐懼的,他帶有懸疑的色彩,直到后來的殺人案件還原,也就注定了這不僅僅是部破案懸疑片,它還帶有驚悚色彩。案件還原那場戲,無疑是成功的,邏輯方面說得通拍攝角度拍攝手法也都是典型的杜氏風格,看得人心跳加速。
但從找到“野人”那里開始,似乎就有點跑偏了,不知是編劇實在編不下去了還是怎樣,跟最開始的風格好像越來越遠了。后面也就不說了。
杜琪峰+劉德華+鄭秀文+一眾港星+夸張的笑點表現(xiàn)手法=合格。
對,就等于合格。在這個港片落寞的年代,合格顯然已經是不低的評價了,如果后半部分正常,那這就是一部較為出色喜劇愛情懸疑驚悚犯罪片。
2 ) 老杜是個十足的吃貨
我喜歡盲探,雖然是孤男寡女和神探的結合體,最后那個案子也不是很合理。
唯二喜歡劉德華的角色都是杜琪峰的,暗戰(zhàn)和盲探,突然想起劉德華說杜琪峰不讓他甩頭發(fā),他很委屈,正常人騎摩托車停下來也會甩頭發(fā)吧,笑……
劉德華很適合這種嘴賤心軟的精英男,鄭秀文很適合大條白領女,這兩個在一起就是喜感又感人的歡喜冤家,各個案件不過是推動催化劑,好讓感情合理發(fā)酵。
加上幽默的臺詞,有趣的配角,恰到好處的煽情,這道大師炒的雜燴鮮香熱辣地出鍋了,好吃下飯 。
重中之重要說的是充斥整部片的美食,從頭吃到尾,老杜實在是個吃貨,當然這樣寫評充分說明我也是個吃貨,所以喜歡老杜。
3 ) 《盲探》的三條情節(jié)線索
<圖片2>
《盲探》可以說是杜sir導的一部愛情喜劇偵探片。故事節(jié)奏流暢,笑料新鮮自然,情節(jié)線索明朗。
電影有三條情節(jié)線索。明線是劉德華扮演的盲探莊士敦略帶喜劇樣式的懸疑。他通過冥想的方式讓自己進入案件當時的情境里,并讓自己變成“案中人”審視事件、發(fā)現(xiàn)案情的蛛絲馬跡,并由此偵察、探案。雖然其中的情節(jié)推理精密程度和懸疑設置并不如傳統(tǒng)的高智商故事一般值得推敲,但跌宕起伏。暗線就是莊士敦幫助何桂彤解開多年來一直困擾著她的童年好友小敏的失蹤之謎,以及小敏一家三代女性的悲情命運。因心盲并執(zhí)著愛情而訴以殺意。小敏的奶奶瘋癲異常,滿臉撲粉化妝,神奇的輕功和藏閣術,這些統(tǒng)統(tǒng)被小敏繼承,超高的智商,不惜整容隱姓埋名卻仍舊是因為癡情,癡情對象也依舊是無情之人。還有一條輔助線,就是高圓圓那條線。也許會有人認為純屬多余,其實正是高圓圓飾演的女神拒絕了莊士敦,才使觀眾為莊士敦命運嘆息,并為他最終贏得“菜鳥”警察何桂彤的愛情而欣喜,所以這條線并不多余。<圖片1>
電影的敘述,一面是時間正常推進,比如案件診斷,一面是倒流追溯真相,每次給出一部分事實和一部分臆測,讓觀眾伴隨劇情得到同樣的迷失感和挫敗感,緊接著再繼續(xù)慢慢接近故事的起點和真相。
<圖片3>
這就是杜琪峰電影的特色所在:有些黑色幽默,也充滿宿命之感。即使電影里“吃”的元素的反復表現(xiàn),大大消解了電影本身的黑暗氣質。電影取名《盲探》,在某種意義上便是對眼盲心明的“神探”和眼明心盲的“小敏”的人性挖掘。使黑色幽默不僅具有美學上的內涵,而更具是倫理上的意義。
4 ) 寶刀未老
看了點映的盲探,一直想著回來怎么交作業(yè),怎么評價怎么形容,最后腦子里一直是這一句話,青山依舊,綠水長流,寶刀未老。是的,華仔五十歲了吧,sammi也不年輕了,兩個情侶檔九年不出山的經典組合終于重出江湖,給這個蒙了一層霧一樣的夏天狠狠下了場雷陣雨(現(xiàn)在當下外面剛好是大雨滂沱,吼吼~)。
一晃我自己都不小了,再看看??闯P碌氖萆砟信?,好像昨天一樣。瘦身男女是最愛,不能承受的感動也是單曲循環(huán)的???。最近在電影院看的片子總是找不到感覺,總是懵懵懂懂好似還沒進入狀態(tài),又恍恍惚惚突然就全劇終,讓人搞不懂是自己入戲不深還是戲本身拍的太淡。是的,最近看的每部片子都讓我覺得味道很淺,不用重復某些臺詞,不用再現(xiàn)某些畫面,更不用琢磨某些情節(jié),就這樣吧,就過去了。以至于半年來我都沒留下一張票根,我是有攢票根習慣的呢。今天本是很不想出門,北京悶熱得很,還是想看一眼我的偶像們,這次還是不是胖子和mimi的組合。還好,沒偷懶錯過。
下面說說故事吧,劇情但不劇透。 整部電影好似一頓港式宵夜,莊士敦的賣力狂吃,美食讓這部片子不乏味,各種小吃大餐混合在濃重的港味大背景下,一度涌現(xiàn)出很多向過去致敬測影子。尤其是鄭秀文演繹十個失戀女主角的時候,仿佛看到了瘦身男女、龍鳳斗、嫁個有錢人等等,經典形象的縮影,還有華仔,那起殮房謀殺案,我第一個想到的是大塊頭有大智慧。兩人最后的橋段,有點像龍鳳斗。故事一開始有點意思,一個跟蹤的不打不相識,馬上又有了點恐怖,要找一個失蹤了很多年的小女孩。再往后,每次看到何家彤和莊士敦站在那個路燈下的時候,我都有點怕,好吧,感覺陰森森的說。在尋找小敏的過程中,夾雜著小插曲小狀況,老搭檔默契十足,港式幽默輕松給力,不知這算是喜劇片不,但可以肯定的是,電影院里時不時爆笑全場,不是故作開懷。案子挺瑣碎的,每個都是看似懸疑神秘,但總不會喧賓奪主,實則理所當然的破了。這不是破案劇,不是少年包青天,港片不是TVB的刑偵劇,不講案情,講故事。所以故事是這樣的,在相處中,我們會日久生情,而執(zhí)念于某件事某個人,往往是因為我們自己看不透,只看到自己想看或者理所當然以為的那一面,潛意識的掩蓋了真實面目。愛情也是,案件也是。莊士敦不是神探,只是還原當時的場景,再去猜就好,這也是為什么一部偵探片變成喜劇片也不覺得難看的理由,也是為什么我看完還愿意半夜交個作業(yè)。
說到這兒,不能不提里面的兩位女主角了,一位是蘇珊式的何家彤,一位是女神范兒的丁丁,就是高圓圓。我能說我喜歡何家彤嗎,鄭秀文是我的女神啊,印象里永遠是高顴骨,瘦成一把骨頭的身材,軍綠色風衣,紅色短發(fā),背一只超大的港式皮包,褲裝比裙裝更多,說起話來風風火火,傻到不會隱藏一點兒情緒,何家彤就是如此。她看見莊士敦和女神跳舞的時候,問自己,我要去哪兒。高圓圓還是那么美,怎么看怎么美,盡管這角色也有點喜劇效果,依然美得不像話。可是沒有了單身男女里的人氣兒,顯得單薄。還好這是港片,沒有狗血的時間和傳統(tǒng),也不用忙著背叛扇耳光反目成仇,一筆帶過,朋友和愛人都可以擁有的。除了大雜燴一般的喜劇驚悚,還有一點寓意。
近幾年評價最好的港片是寒戰(zhàn)嗎,我記得有人說是最近最好的,我心里想,比傷城差遠了,比三岔口差遠了,差遠了。還好我兒時的銀幕偶像這次沒讓我失望,總算有一部片子,看完之后心里滿足的像吃了整條街的夜市小吃,眼睛解饞了,肚子也飽了。莊士敦真可愛,司徒法寶真可愛,何家彤傻的可愛,丁丁花癡的可愛,有愛的港片啊,少點高科技和重口味,留一點回憶吧。港片最好看的是干脆的表達,明了的關系,瀟灑的釋懷,還有寓于其中的小小的觀點傳達。不執(zhí)念于不屬于自己的,不勉強做不到的,不錯過該珍惜的,不放棄該努力的,最后,不能忘記接受的溫柔。
5 ) 那是一個吃貨對生活最真摯的熱愛
雖然沒有了毒戰(zhàn)那樣的驚喜,但是經歷了《富》《二》《代》還堅強活下來的我們,最近三周能看到一部不至于在電影院里睡著的電影,杜琪峰也算是業(yè)界良心了。
《盲探》預告片打著驚悚+懸疑推理偵探片的幌子,其實是杜琪峰的小調皮。整部電影看下來,《盲探》更像是一部帶點小驚悚的輕喜劇,尤其其中包含很多惡搞之前電影的小橋段,還有對劉德華鄭秀文搞笑形象的塑造。
看到有人在短評里抱怨劉德華飾演的盲人與艾爾?帕西諾相差太遠,我倒是認為兩個人飾演的角色性格迥然不同,可比性并不太多,但卻各有千秋。
從一個吃貨的視角來看,食物作為推動劇情的輔線貫穿全篇,讓劉德華扮演的莊士敦更生活化,吃貨形象也更可愛。無論何時何地何事都不忘美食,連辦案都要先挑好吃的多的地方;錢沒得賺了生氣了也無所謂,有頓大餐就可以安慰心情;無論是高檔餐廳里的魚翅鮑魚,還是街邊小攤的臭腸,都能找到“超贊的食物”并動情地開吃……這是一個真正的吃貨才能有的對生活的濃濃的愛和理解。想必杜琪峰也是一個吃貨,不然影片里不會有如此多栩栩如生的細節(jié)。
雖然是“探”,但是關于辦案的情節(jié)在影片里是相對略弱的,尤其結尾莊士敦對小敏藏身柜子被運到巴西的想象,與之前還算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推理相比,出來的有點毫無來由,更何況躲在柜子里的二十七天時間,屎尿都能把小敏淹死或是熏死在那個基本密封的柜子里了,她居然活了下來整個容還能回到心儀的男生身邊??肯胂笃瓢付嗌儆悬c無厘頭,鄭秀文三根手指指著腦袋發(fā)功假想更像是sheldon要殺死leonard,當然,這也為影片的輕喜劇打下了基調。
影片里有一些類似于碰到犯人先去無厘頭打鬧一下而不是報警或者拔槍這樣的小瑕疵,但是杜琪峰的功力擺在那里,影片整體的推進還算合理,而且節(jié)奏明快,一些小瑕疵并不會讓人出戲太多。影片里時不時的來一些小驚悚,配合上笑料,一緊一松,有點按摩你神經的感覺。不過一些片段還是驚悚異常,一群死者出來那塊,小敏還在凄慘的哭,影院里有個女生突然就開始跟著一起哭了,估計是被嚇著了,但是當時比影片里小敏還滲人的哭聲著實嚇了我一跳。所以出于對自己和周邊人心理安全的考慮,還是不推薦女生一個人去看的(注:摳腳女漢忽略此條建議)。
高圓圓與郭濤飾演的兩個角色有點可有可無。據說當年無間道三在拍攝時為了能在內地順利上映所以找了內地的演員參演了一些可有可無的戲份,不知盲探是否也是這個原因。不過把這兩人的戲份當成喜劇里的小彩蛋來看,也未嘗不可。
相比鄭秀文有點無腦的賣萌,劉德華對角色的塑造更加有吸引力。想了想,近些年看過的電影里,這個莊士敦是最真實的一個吃貨形象了。相比《聞香識女人》里的史法蘭,這個輕喜劇里的形象并不須要很酷或是硬朗,小自私,小虛偽,無禮,貪吃,都讓這一角色異常真實。你看,就連他表白時都那么直白又可愛,“我喜歡你有錢,我喜歡你一切。沒錢也喜歡?!币粋€不介意吃軟飯的臭屁盲佬的形象瞬間因為真實變得可愛起來。
《盲探》在關于吃的細節(jié)下了很多功夫。比如何家彤去追“大腳鴨”之后回來給莊士敦做面,莊用筷子探了探,以為面里沒菜,而后吃到了何端上來的配菜,臉上馬上露出了帶點小滿足的笑容。這些細節(jié)的拍攝與劉德華對這一角色的拿捏,都細致入微。而吃到配菜時的那種笑容,或許只有吃貨才能理解。
我對食物曾經有著狂熱的愛好。我娘在我小學時候就說,如果我以后當了官,靠錢賄賂肯定打動不了我,但是能做兩盤好菜就能把我收買。雖然沒走公務員這條路,但是對吃得熱愛卻一直保留了下來,即便高中過多暴飲暴食吃壞了胃,還是舍棄不了吃到好菜時從味蕾的享受到內心的滿足感。
何家彤第一次請莊吃飯時,莊直接吃撐到吐。我想起我十二歲時在北京,某天晚上一個人吃掉了整整一只烤鴨。回到住的地方后,二話不說就去吐。即便如此,烤鴨還是我最愛吃的食物之一,百吃不厭。
何找到六個嫌疑人問莊先去哪里的時候,莊說要先去“好吃多的地方”,然后開心地笑。想起我出外采訪結束后,可以繞四十分鐘的車程到一家小店,只為了吃一盤正宗的小炒肉,不免要與電影中的莊士敦相視一笑。
大學時和ex計劃周末去南鑼鼓巷,重點不是要去哪里轉,而是要先在文宇買兩杯奶酪,然后去鬼味烤翅喝著冰的北冰洋吃BT辣烤翅,最后在鼓樓旁邊的一家特色小館子里吃一碗怪味混沌。說起這些食物時,我們都兩眼放光,然后發(fā)自內心的開心相視一笑,喏,那時候的ex,是美麗極了的。
我很喜歡叫朋友來家里吃飯,雖然我住的地方很擠,我也烹不出什么大餐。用心的燒兩道小菜,叫三五好友一聚,邊吃邊聊,即便租住的地方不大,還只有一張小桌子大家得擠在一小塊地方吃飯——但是坐在一起吃著我親手做的飯,是我作為一個正宗的窮逼吃貨,能想到的對友情對生活的熱愛,最真摯的表達了。
或許這些關于吃的細節(jié)有點無聊有些傻逼。但我想這些都是一個吃貨發(fā)自內心的東西。就像莊士敦那樣,無時無處的,從高檔餐廳到街邊小攤,從魚翅鮑魚到臭腸豆皮,無論生氣時,還是開心時,美食總是要被放到第一位的。
甚至在何的假想中,即將死去的莊仍然不停地往嘴里塞著食物,喊著“好吃啊,好吃啊”。
真夠傻逼的,是吧?
可這不就是一個正宗吃貨對生活最真摯的熱愛嗎?
6 ) 愛情是最美好的驚嚇
杜琪峰曾戲言,他本人不懂愛情,缺乏情趣,所以他的愛情喜劇要由韋家輝等銀河創(chuàng)作團隊來打造劇本,幫忙完成。
現(xiàn)實中的杜琪峰是否如此,無可考據,但他的匪徒幫派電影經常抽離日常現(xiàn)實,大多聚焦于男性角色,注重表現(xiàn)他們之間的友情和角力,這點不假。至于女性,她們往往是麻煩的肇事者,要么就是比較中性跟符號化的存在,不痛不癢(參見《槍火》等電影)。
當然,由銀河映像出品的愛情喜劇可能是例外,在這些浪漫故事里,男女主人公會上演都市里的求愛追逐,幽默搞笑、癲狂夸張,又不乏煽人淚下的生離死別,收獲更多觀眾的認同。
《盲探》正是這樣一部作品,可光從片名,它會讓人聯(lián)想到《神探》,就連盲探莊士敦的破案方式也與“神探”有相通之處??墒?,此番杜琪峰和銀河兵團玩得更嗨:在接連不斷的驚悚和懸念下,《盲探》不忘打情罵俏,竟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喜劇片。其實,如果熟悉銀河創(chuàng)作,一見劉德華和鄭秀文的經典組合也會知道,它是一部商業(yè)取向的電影,絕對不同于高度風格化的《黑社會》等作品。
電影開場,杜琪峰立即把觀眾帶入熟悉的都市場景中,熙來攘往的旺角街市,有人正在預謀犯罪,而莊士敦也在行動,在他后面則是女主角何家彤的跟蹤(保護)。如若對比前作《毒戰(zhàn)》開場的內地城市,《盲探》就是回到了杜琪峰最熟悉的環(huán)境當中。
在與偵探破案有關的故事情節(jié)里,《盲探》依然保留了銀河映像的風格:香港鬧市的人群,已成特色的天臺樓道,跟現(xiàn)實法律隔離開來的偏遠郊區(qū),對香港近鄰地域的提及表現(xiàn)(澳門和珠海),加上圍繞飲食、服裝和汽車的文章,關于賽馬、賭博和移民等細節(jié),低調布光,突如其來的驚悚暴力……這些內容足以讓銀河迷過足癮,更何況銀河的御用配角們依然鬼精得很,超級好笑(澳門的林雪段落)。
與此同時,杜琪峰又主動打破這些東西,那表現(xiàn)為驚悚氛圍的主動消除——它一次次被莊士敦的情感私事所瓦解。更有甚者,在模擬現(xiàn)場和超現(xiàn)實手法表現(xiàn)的兇殺現(xiàn)場,莊士敦和何家彤會制造一連串的搞笑舉動,接二連三的破壞情境,很不嚴肅。
隨著案子轉移和案情深入,他們的“表演”會不受控制地掉進“真實”當中,像何家彤會完全變成一個傷心欲絕的女子,忘記自己只是在模擬而已。這種情感真實反應了觀眾在電影院里的情感投射,也令電影慢慢掉進一起悲劇當中,并最終祛除了何家彤的成長陰影:一個失蹤好友的不解之謎。那是一段被壓抑的情感經歷,而當事人小敏則是一個悲劇家庭成長起來的受害者。在她身上,韋家輝擅長的極致宿命論一覽無遺,一家四代,無一逃脫。
表面上,小敏的愛情悲劇只是眾多案件中的一起,但由于是因愛殺人,它跟電影的愛情主線有所呼應(開頭潑灑通渠水泄憤亦是)。莊士敦自我感覺良好,即便瞎了眼,依然以警界偶像明星自居,接受何家彤的愛慕和膜拜。然而,他在感情上卻遭遇挫折,心目中的女神被人捷足先登。好在,他懂得斷了念想,不像小敏一家那樣,執(zhí)迷不悟,一錯再錯。電影仿佛告訴觀眾,強扭的瓜不甜,強求的愛會遭殃。愛情的真諦不在找一個多好的神,而在正確的時間遇到對的人。
就像片中的犯罪既有男性連環(huán)殺害女性的瘋狂,也有女性不愿放過獵物的恐怖瘋狂,描述及莊士敦和何家彤的愛情,《盲探》有正寫也有反寫,互為鏡像。影片提到了男人和女人的思維差異,何家彤所能想到的犯罪手段只是下老鼠藥,并不具備莊士敦的舉一反三,當真是傻得可愛。而在多數電影里,男主人公要用精準的槍法和寬厚的身體來保護女主人公,《盲探》則反過來寫,何家彤多次救了莊士敦,又是擋硫酸又是挨刀砍。在我看來,何家彤已經甩掉了十年來同質化的港女和中女形象,在傻大妞氣質的基礎上,多出了純真、樸實和可愛,有血有肉有韻味,足可列為銀河映像作品里最有愛的女主角。
作為香港電影的最后榮耀,面對充斥內地市場的垃圾電影,《盲探》是一部活生生的教材,告訴所有人好故事應該怎么編,好電影應該怎么拍?!灸隙贾芸?/p>
7 ) 盲探
嚴格來說,《盲探》不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犯罪推理片,片中甚至有些線索缺乏邏輯,但這并不妨礙它成為一部近年來難得的好片。昨日,該片在南京首映,杜琪峰在片中一改以往的陰郁嚴肅,延展了杜氏的黑色幽默,從而令整部影片更具感染力。
開頭有些無厘頭
影片以小敏失蹤案為貫穿始終的主線,同時穿插多條案件線索。開頭顯得有些無厘頭:鄭秀文扮演的女警何家彤被派去給同組成員買冰沙,頂頭上司卻突然要求她跟蹤一位盲人。于是劉德華扮演的“盲探”莊士敦閃亮登場,用近乎警犬般靈敏的鼻子和耳朵,找到了香港“樓頂潑濃酸傷人案”的真兇。此后,故事情節(jié)開始快速發(fā)展……影片前半部明顯好于后半部,中后段進展有些拖沓和凌亂,盲探的幾處推理也略顯突兀生硬,好在并不影響影片的整體。
8 ) 盡皆過火 盡是瘋狂
當年,《紐約時報》影評人曾對早期的香港功夫片有過如此的評價:“盡皆過火,盡是癲狂”?;蛟S,當時的這句話并非出于對香港電影的一種褒獎,但是如今看來,早期香港電影中的張狂與縱樂,作品中所包含的獨具匠心的創(chuàng)意卻成為香港電影的一個榮譽標志。其實,這句話也同樣適用于現(xiàn)在杜琪峰所執(zhí)導的這部《盲探》。相信很多觀眾會喜歡《盲探》,正是因為其癲狂。然而,或許也正是由于其過火,有些觀眾可能會無法接受。
從2000年的《孤男寡女》開始,杜琪峰、劉德華與鄭秀文所組成的“鐵三角”組合便正式成立。這部關于辦公室戀情的愛情小品在當時香港影市最為低迷的時期取得了3500萬的票房成績,成為當年香港電影的票房冠軍,成為救市之作;次年,“鐵三角”再度出擊,講述兩個胖子為愛減肥的《瘦身男女》再次獲得票房與口碑的雙豐收;到了2004年,講述賊公賊婆兩個鴛鴦大盜的《龍鳳斗》拍完之后,杜琪峰卻宣告“鐵三角”組合解散,從此不再合作。因為杜導覺得已經找不到新穎的合適題材,再合作也拍不出新意來了。其實,在《龍鳳斗》中,觀眾也已經看到了這種新意匱乏的傾向,因為無論是在口碑還是票房上,《龍鳳斗》都遠不如前兩部作品。直到九年之后,杜琪峰才食言。因為他遇見了《盲探》?!睹ぬ健反_實是杜琪峰所要找的那種題材新穎,風格獨特的電影。
在看之前最早的預告片時,感覺《盲探》像是一部結合了《大只佬》與《神探》那樣帶有驚悚懸疑味道的警匪片。但是,看完整片之后才發(fā)現(xiàn),這只不過是杜導給觀眾耍的一個小把戲而已。《盲探》只是一部包裹著偵探片元素的喜劇片而已。影片融合了驚悚、懸疑、喜劇、推理、動作、愛情等各類商業(yè)元素,但是最后呈現(xiàn)出的銀幕效果卻還是以喜劇為主。在片中,你可以看到《大只佬》的影子,但是杜導卻拋棄了因果輪回的宿命論;你也可以讀到《神探》的韻味,但杜導這次卻沒有大玩精神分析?!睹ぬ健飞倭算y河映象作品中所特有的標簽化的東西,卻多了香港電影中那種張狂縱樂的鬼馬娛樂精神。所以,對于普通觀眾來說,杜琪峰的這部《盲探》去除了精英化的個人表達,而顯得更加通俗易懂、老少咸宜。
這并不是一部非常正經的片子,整部影片透射出一種夸張與癲狂的鬼馬氣質,這不僅表現(xiàn)在整部影片的風格上,更體現(xiàn)在演員的表演上。影片以破案為線索,由多條案件交織而成,而小敏失蹤案則貫穿整部影片的始終,成為影片敘事的主線。而劉德華與鄭秀文這對銀幕上的“黃金搭檔”在偵破案件時通過配默契的配合,碰撞出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火花,產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劉德華飾演的神探莊士敦眼盲心部盲,有著靈敏的聽覺與嗅覺,有著天才般的邏輯推理,被稱為“破案之神”,辦案時總是一副胸有成竹的自信模樣,但在這個天才人物卻有著先天不足,身上集合了許多缺點:貪財好吃、傲慢無禮。而正是由于這樣鮮明的性格特征卻讓觀眾感覺到一種來自于生活中的真實,且極具喜劇張力;而鄭秀文飾演的女警何佳彤則帶有點神經質、性格大大咧咧,對莊士敦有一種偶像般的崇拜與愛意,在辦案過程中模仿犯罪現(xiàn)場時,變換著各種服飾造型,可謂吃盡苦頭,產生了強烈的喜劇效果。正是由于兩位演員那種夸張與癲狂的表演方式為這部影片注入了一種新鮮的、獨具一格的氣質。
影片對于喜劇效果的營造很大程度上都是依靠兩位演員默契的配合而碰撞出來的。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杜琪峰導演的小聰明,通過各種小包袱還有對于影片節(jié)奏感的控制來創(chuàng)造喜劇效果。導演將原本正經嚴肅的犯罪推理過程進行了喜劇化的處理,消解了偵探片中的嚴肅莊重感,卻增加了喜劇片中的幽默與玩味。特別是在還原犯罪現(xiàn)場時,導演故意模糊了電影真實性與假定性之間的界限,讓自己親身置于當時的犯罪現(xiàn)場去感同身受,值得玩味。
或許,有觀眾會批評《盲探》的推理不夠嚴謹。的確,如果你是在按照一部偵探片的標準去衡量《盲探》的話,你會發(fā)現(xiàn)影片中的推理過程完全經不起推敲,很多邏輯線索也無法撐起整個故事的結構。然而,杜琪峰并沒有打算將本片拍成一部邏輯縝密的偵探片,我們完全可以將《盲探》視為杜琪峰及其銀河映像為了娛樂觀眾所彈奏的一首鬼馬狂想曲。觀眾要做的只需在漆黑的影院里盡情狂歡就行了。
神探破案靠瞎猜,貪吃貪財貪色性格狂躁,劉天王的膚淺演技和帥氣外形正好把他演繹得生動而不招人討厭。包裹在各類重口味案件中的愛情喜劇,各種重現(xiàn)作案現(xiàn)場的段落笑料百出。心盲無明,業(yè)報輪回,還是有韋生熱愛的那份極致和哲理。
華仔這盲人演的,在街邊討飯絕對會因為太假而餓死吧。。。
劉德華摸完鄭秀文的五官放心的笑了的時候小C說:“幸好沒往下摸到胸?!薄?/p>
中游肚臍縫,粵語加一分,調侃銀河好多片段。將所擅長的黑色電影與愛情喜劇雜交,黑收喜放,“盲”大過“探”?!白郊橐欢翁佟2皇峭评戆妗堵狅L者》,卻是搞笑版《人骨拼圖》。美食與破案成正比。王寶珠頭骨是鬼片,《讀者》是假裝看,金魚瞪炒魚和《毒戰(zhàn)》里零錢對燒錢一樣妙哉。
舌尖上的港澳珠海,不是在吃東西,就是去吃東西的路上,從頭到尾各種美食,真是喪心病狂。杜琪峰把他的愛情喜劇與風格罪案元素相結合,幾處案件重演很有趣,又有案件作為懸念調動情緒。不過盲探這個角色挺多瑕疵的,劉總是缺說服力。一身壞毛病的天才,還是更喜歡古美門。娛樂性還不錯,三星半
1.作為吃貨會被饞死。2.我是被吵死和嚇!死!的!3.歡迎老搭檔回歸,鄭秀文還是一根筋的可愛。4.一家四代女人的“愛”瘋狂到讓我毛骨悚然,宛如生命惡疾;近期我再也不想晚上單獨打車了。
值得一看,但絕無驚喜...劉德華恐怕這輩子只能這樣了,縱使這次走了一驚一乍路線依舊難覓突破的感覺;鄭秀文算是永恒的不瘋魔不成活,多年來一直很喜歡,可惜這次過于喧嘩,少了些內心的本色;簡單說劉德華有空間沒演技,鄭秀文有演技沒空間;致敬橋段過多;好吃的也太多;看完了會餓。
瞎子都是外貌控,叫人怎么活?
好看!豆瓣點映場全場笑聲不斷,估計大家都沒料到杜大炮這次玩了回喜劇,而且玩大了,盡皆癲狂,盡皆過火,說是銀河最好笑的片子都不過份。懸疑部分一度讓人聯(lián)想到《大只佬》,尤其是最后亮相的殺人狂魔,估計都是韋生的點子。除了推理部分不可細敲外,做為港片腦殘粉,實在找不出不打五星的理由。
看《小時代》憋著一口氣的人,去看《盲探》解解氣吧,這才是電影,太好看了!#怎么辦,好愛鄭秀文#
杜sir真是香港導演中的定海神針?。 睹ぬ健泛芎每?,略帶夸張的喜劇加懸疑,笑料新鮮自然,懸疑探案部分略弱但也很緊張。兩者交融很顯功力!大陸演員還是有違和感,華仔的角色有突破但還有點刻意,不如鄭秀文的傻大姐自然。推薦,不過不太看好票房,不知有沒有2億呢。
滅了小時代吧
27天在衣柜里,拉尿問題如何解決的
驚喜!就像是看到了2013年的《神探》+《大魔術師》+《瘦身男女》!喜劇為主、懸疑為輔,兼有犯罪、驚悚、愛情等類型,劇情是有些雜糅,特別是心都提到嗓子眼了還要讓人爆發(fā)大笑,贊一下這種全新的觀影體驗。
高圓圓大陸符號第三部
惡趣味,審查底線,滿屏瑣碎笑料,卻救不了沒有邏輯的所謂偵探。
1,推理淡化的「神探」+溫馨浪漫幽默的「大只佬」+十年再見的「銀河」都市男女愛情故事。2,沒有任何演技包袱全心辦帥的Andy、傻傻癡癡的大姐頭Sammi,港影最好的記憶依稀留存。3,這才是華語電影的標本和驕傲,票房請加油。
探戈一樣自由奔放歡樂浪漫的罪案片。無論是上升到反類型作者風現(xiàn)實隱喻這樣的學術境界還是接地氣到笑得爆肝爆肺嚇得驚聲尖叫饞得大流口水的娛樂戲碼甚至腦殘粉到sammi終于做到一個集自己以往之大成又完美適合自己的角色,這部電影都稱得上業(yè)界良心。
查案的幾場簡直全場都笑翻了,但銀河feel兇案再現(xiàn)還是有點發(fā)冷,可是!是好看的!6.24,盲探首映,挽著他看完,燈光亮起來的時候很感慨。陪著他寫完這部電影,從女朋友變成了余太太,歲月變遷,也靜好。
好看,超乎我的想象。但好心跟杜琪峰粉喊一句:這部片子是韋家輝風格主導。另外,它是一部愛情喜劇,而且還是劉德華主演……是的,別被預告片騙了,它真的是喜劇……但《盲探》的評價牽扯到一個終極難題:一部由劉天王主演的愛情喜劇,它最高可以打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