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成百上千的十字架,觸摸每個名字,每個人都會想到這曾經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拯救大兵瑞恩》的開頭就預示著人性主題的分量。在老瑞恩悲情的眼神中回蕩著逝去的一幕幕殘酷的真實的而又感人的場景。立足戰(zhàn)爭的殘酷性,無意頌揚我方或打擊敵對一方,這正是被褪去了正義光環(huán)戰(zhàn)爭場景的張力所致。這是注定了無法用調侃、諷刺或幽默來沖淡的濃濃悲情,這些都濃縮在了瑞恩動容的一瞬間,并定格在了我的腦海中無法消散。
我佩服將本片呈現(xiàn)出來的幕后工作者,欣賞出演本片的演員們,驚嘆為何會有如此多耐人尋味的細節(jié)和豐富到難以言表的神態(tài)。不禁自問,我們是不是已經過于習慣講出一句提綱挈領的話,而忘記這話背后的諸多歷史事實了呢?誠然,戰(zhàn)爭是殘酷的。但我們是否有權利忘記在殘酷戰(zhàn)爭的每一場戰(zhàn)役上的那些曾經生而為人的生命了呢?當戰(zhàn)爭被僅僅以戰(zhàn)役的形式濃縮在軍用地圖的沙盤上時,或者被定格在歷史教科書的圖表中時,我們是不是該問問自己是否患了健忘癥?
上一個瞬間,還在經歷暈船而嘔吐的士兵,還面帶疲憊的士兵,還在親吻十字架的士兵,還有右手微顫強飲一口酒的士兵,在下一個瞬間就被子彈奪走了生命。子彈穿入海水,仍然擊中落水的戰(zhàn)士,沁出殷紅色的血,一個個生命轉瞬即逝。攻擊敵人的同時還在拯救同伴,拖拽著的戰(zhàn)士轉眼就被炮火轟成了殘肢。這讓我相信此時死神必定已經到來,陰森森地注視著這里。就在這彈雨之中,隨軍的牧師仍然伏到每個死者身旁,為他祈禱,相信上帝的光芒會引領著他們的靈魂進入天堂。讓我知道這絕不是開例會和大喊口號似的信仰方式可以比擬的。醫(yī)生們快速判斷著士兵病情進行救治,但仍然只能看著剛剛止血的人又無情的離開了我們。這就是真實的戰(zhàn)爭,這就是提綱挈領的話語背后的千萬細節(jié)?!墩却蟊鸲鳌方o了我們充分體會戰(zhàn)爭細節(jié)的機會。
人性是戰(zhàn)爭中不滅的主題。當湯姆漢克斯飾演的米勒上尉帶領他的部下去尋找瑞恩時,他只是履行了軍人的天職。搜尋的人員不知道瑞恩是誰,長得什么樣,他們希望瑞恩最好別是個孬種。因為他們?yōu)榇艘呀洆p失了兩個弟兄。讓我們一再反思的不只是瑞恩值不值得他們如此做?而是生命權是否有輕重之分?將軍和普通士兵相比,瑞恩和營救隊員相比。前者是否理應得到后者的犧牲和保護?生命權是否有輕重之分?戰(zhàn)俘和同袍之士是否應該享有同樣的生存權呢?殺敵和殺俘走的如此之近,這輕輕跨越一步的罪惡每個人是否都能夠承擔的起?秋風掃落葉似的對敵態(tài)度,是否在塑造了鐵血硬漢的同時也會掉了他殘存的人性呢?顯然湯姆漢克斯不是這樣一個硬漢。當他說出自己竟曾是個英文老師時,我心中的結一下子混亂得無法打開了。尤其是他說出,“當談論到我曾經的職業(yè)時,人們通常會指著我說,顯而易見啊。而現(xiàn)在似乎并不是那樣了。”這種無奈的改變侵潤著他的心靈,使他無力、讓他彷徨、總之沒有讓他成為一個硬漢,他仍有人性和博愛之靈魂。在損失了同伴后的,他男子漢似的痛哭了好一陣。人性還是占了上風,他始終沒有辦法下令殺死已經投降的德國士兵。
沒有矯揉造作的成分,和平之于戰(zhàn)爭的意義也在自然而然中流露出來。巷戰(zhàn)開始前,平靜安詳?shù)臍夥蘸蛻?zhàn)場的突兀,急劇地對立著兩種不同的生活狀態(tài)。瑞恩講起了他四兄弟的故事,就像發(fā)生在我們身邊的故事一樣。翻譯厄本放著德文的歌,并給大家慢慢地譯出歌詞。讓我們不禁幻想到,如果這時放下槍,立刻便會回到和平。但敵軍的坦克已經開來,慘烈的戰(zhàn)斗即將展開。這時我們知道結果已經不太重要了。我們會注意到以坦克中德軍指揮官為首的敵軍們,在腦海中只留下了模糊化處理過的人物形象,那是沒有面目的形象。那是我們不愿意去認定為人的形象。無論誰死誰活,這都是一場屠殺。
可以挖掘的細節(jié)還有很多。為何已經舉手投降的德軍士兵在陣前仍會被美軍殺掉?“我以為他舉手說,我剛去過廁所呢?!睘楹螠窛h克斯不愿坦言自己的職業(yè)?為何翻譯厄本背著彈夾提著槍卻在樓梯上痛哭。為何殺死了小胡子的德軍,卻沒有理睬厄本的存在,只是側身離開了現(xiàn)場?等待我們的問號還有很多。更加巨大的問號還漂浮在我們上方,究竟為什么會有戰(zhàn)爭?
拯救大兵瑞恩至今已有20余年,每次回看都會重新愛上杰克森這個角色,近年新出許多狙擊手為主角的電影,其中也不乏佳片,但外媒評選影史最佳狙擊手卻永遠有這個20年前的配角一個位置,而且雷打不動的前三。
越喜歡這個角色,越對他的著墨不多感到遺憾。他戲份集中在戰(zhàn)場上,冷靜勇敢一擊致命,但兩場重要的群像文戲卻都沒參加,教堂聊天他在睡覺,巷戰(zhàn)聊天他在塔樓。難道這個角色只是個單薄的符號,沒有別的刻畫嗎?
操著福爾摩斯的心,我開啟了顯微鏡讀條模式,還真找到了一些有趣的細節(jié),不愧是老斯的電影,每刷一次都能找到新的細節(jié),有些是導演的設定,有些是演員的自帶屬性,一點點把這個角色填補得立體。
1、 戰(zhàn)場上的殺人機器,經典不贅述。
2、戰(zhàn)火中的虔誠與神性,經典不贅述。
3、既天真又理性的單細胞思維,心中只有戰(zhàn)爭,仿佛為打仗而生的赤子。草地眾論八個救一個是否值得時,大家的論點都是浪費了八條生命,只有他的論點是浪費了八個軍事資源。攻雷達站前,大家拒絕的理由是會死人,他拒絕的理由是應該讓空軍去轟掉(還是軍事層面)。哪怕明知鐘塔不歸路,他都超脫生死只思考作戰(zhàn)細節(jié)。
4、左撇子。演員的鍋,佩珀是左撇子,老斯也就只好將錯就錯了,其實二戰(zhàn)時期左撇子不適合當狙擊手,當時狙擊槍栓和拋彈口都在右側,左撇子比較費力+容易受傷,但這個被動的設定卻意外有戲劇張力,反手拉栓也成為影史經典鏡頭。但手槍這種簡單輕型兵器佩珀可以用右手。
5、吃貨+睡神。在緊張的巷戰(zhàn)前,卡帕佐抽空撿地上的蘋果吃,注意遠處飄來的饑渴小眼神。還有貫穿整部電影的杰克森嘴里到底在嚼什么食物系列。
6、手工達人。杰克森隨身帶了柄花紋小刀,到底是做什么用的呢,原來閑時可以削削木頭、做做手工。
7、愛護厄本。對這個慫慫的新人,小分隊或嫌棄或無奈,但杰克森會主動幫忙解圍,保護就更不在話下。
8、愛護韋德。高票影評寫韋德跑左路,被人糾錯說跑左路的是杰克森,其實他倆都跑了左路,杰克森在前韋德在后,也是為了保護軍醫(yī),沒想到還是犧牲了。韋德臨死前杰克森一直抱著他不斷輕撫,讓他死在自己懷里,是杰克森對戰(zhàn)友最后的溫暖,只是他不會想到,自己后來死得粉身碎骨沒有隊友可以送他最后一程。
9、愛護所有并肩戰(zhàn)斗的戰(zhàn)友。雨中對狙,他叫戰(zhàn)友不要出去,送死什么的,杰克森自己去,哪怕暴露在危險之地也要保護戰(zhàn)友。臨死前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讓戰(zhàn)友臥倒。
10、甚至愛護不認識的戰(zhàn)友。捧臉狂魔杰克森,對待初次見面的傘兵傷員如春天般溫柔,給傷員挨個點煙,輕拍胸口安慰他們。
11、對待受傷的戰(zhàn)友很溫柔,但對待活蹦亂跳的戰(zhàn)友,杰克森就很皮了, 互(da)噴(qing)嘴(ma)炮(qiao)時不落下風,還會主動調戲。圖二為巷戰(zhàn)前上尉教大家按照作戰(zhàn)手冊制作粘彈,戰(zhàn)友:作戰(zhàn)手冊是啥玩意我們早丟了。杰克森:噗~
對不知作戰(zhàn)手冊為何物的戰(zhàn)友表示嘲笑
12、鄉(xiāng)下孩子,文化程度不高。萊賓管他叫bumpkin(鄉(xiāng)巴佬),查找軍牌時嫌棄他不識字。
13、有錯就改的樸實娃。在傘兵眼刀和韋德制止下,三個蠢兵終于放下了當撲克玩的軍牌,仔細聽這里杰克森抱歉地連說三次all right (好的好的好的,我們放回去),認錯態(tài)度不錯。
14、對戰(zhàn)友皮但是上尉面前絕對服從,海灘據點送死我上;沖雷達站跑左路送死,我上;去塔樓占高點送死,我上。全片最喜歡杰克森的一句臺詞是他發(fā)現(xiàn)德軍狙擊手位置時依在上尉身邊,冷靜略帶孩子氣的“that’s where I’d be”(如果是我,我會在那里),自信又俏皮。這里必須贊一下佩珀的聲音,果然后來他有不少配音作品。
15、長相又喪又萌、白膚金發(fā)、清純兇狠,戴頭盔時很乖,摘了頭盔戾氣糊一臉。
16、腰細腿長儀態(tài)好。細看杰克森的儀態(tài)和其他人差別很大,佩珀本人會跳舞,所以他身姿挺拔、動作優(yōu)雅,一舉一動都賞心悅目,堪稱大兵中的男模。ps:墻裂懷疑這段脫衣戲是老斯故意的,如此服務女影迷的行為,我只想說——干得好。
最后附贈小貼士,如何在一片相同的軍裝中快速找到杰克森?注意他背后有個狙擊鏡筒,認準這個裝備就可以準確定位了。
以上總結:杰克森是個戰(zhàn)場上冷靜勇敢、戰(zhàn)場下溫柔善良、既對上帝虔誠又對戰(zhàn)爭自信、單純理性又人情味滿滿、愛吃愛睡愛做手工、沒文化會犯蠢但知錯就改、又酷炫又樸實的性感優(yōu)雅狙擊手。
這個人設算是補全了,心中無憾。感謝老斯,感謝佩珀,感謝每個耐心看到這里的迷妹。
生命是如此脆弱,脆弱到令人心驚的程度。當子彈射入腦顱,鮮血尚未濺到地上;當利刃插進胸腔,心臟仍在舒張抽搐,生命已然逝去,留下的那些些痕跡,也只如流水滑過指縫后,手上殘留的水漬般輕易蒸發(fā)。史蒂芬用二十五分鐘時間,強迫我接受這個震撼——
身處戰(zhàn)爭中的人,就如我們指尖下的蟲蟻。
為什么?為什么造物創(chuàng)造了人類,卻又讓我們如斯羸弱,不堪一擊?而究竟生的價值又在哪里?
當我經歷了那血肉橫飛、支離破碎的二十五后,我以為我明白了。我們活著,就是為了堅持正義;我們活著,就是為了鏟除奸惡。當成千上萬的美國人、英國人、加拿大人沖上那名叫諾曼底的法國海灘與德國人作戰(zhàn)時。我腦中想到的是中國古賢們所謂之“殺生成仁,舍生取義”的崇高思想,是近代革命者“拋頭顱,撒熱血”英勇就義的偉大精神。他們在異國他鄉(xiāng)的土地上流血犧牲,為的是全人類的安寧與和平。依然活著的戰(zhàn)士和倒在海水與沙灘上的尸體一樣值得我們尊敬。
然而,我錯了。當我看到那位在兩天中被戰(zhàn)爭接連奪去三個兒子的老母親瑟瑟發(fā)抖地倚靠著門邊時;當我看到原本掛在戰(zhàn)士脖頸上,代表著他們生命的金屬牌灑落滿地時,我意識到:我錯了!任何一個人都沒那么偉大,任何一個人都恐懼死亡。生命的脆弱不僅僅體現(xiàn)于它能那么輕易的被打碎,更在于我們對于這種脆弱的強烈恐懼。為什么要派遣一組戰(zhàn)士去尋找那一個名叫瑞恩的大兵?因為他是那位老邁母親僅存的一子。答案簡單但卻真實。生命的維系,需要以生命的價值來換取?;蛟S生命的價值就在于此:我們恐懼死亡,但我們更恐懼自己所關懷、熱愛的人被奪去生命!
可是,我又錯了。錯在以偏概全,錯在有失偏頗。直到影片后半程才終于出現(xiàn)的大兵瑞恩,在上級命令他離開戰(zhàn)場的前提下,堅持留下完成任務,與戰(zhàn)友們在一起;帶領著自己的小隊歷經了生死考驗的米勒上尉,在即將完成使命時,卻決定戰(zhàn)斗,用自己受傷的軀體與一支手槍,阻擊敵人的坦克。還有其他那些前赴后繼、英勇戰(zhàn)斗的戰(zhàn)士們。他們大義凜然,勇不畏死。是什么支持著他們的神經與肉體?是什么使他們即使為之拋卻生命,也無怨無悔?其實,他們都是普通人,有著普通人的情感與思想。而在“那一刻”來臨時,他們又都成為了英雄,成為了同輩中最杰出者。
對于我們每一個人由于境遇的不同“那一刻”也都不竟相同?;蛟S會是一場殘酷的戰(zhàn)爭,或許只是一個落水的兒童……但我們每個人的生之價值,決不會體現(xiàn)在那日日重復普通又普通的三餐一宿之中。它只會在我們一生中所僅有的幾次,甚至是唯一的一次“那一刻”中閃現(xiàn),而平時我們只是普通人。
當我最終看完這部影片時,留于腦中記憶最深刻的,再不是開場的那二十五分鐘。而是已經受傷的米勒上尉依靠在殘垣斷壁上,無力但卻堅定的舉起手槍向德軍坦克射擊的鏡頭。
還記得他戰(zhàn)前的職業(yè)嗎?而“那一刻”他已成為英雄!
讓我感動得哭了.
比血戰(zhàn)鋼鋸嶺高出10個段位。其實劇本還是很工整的,有些匠氣的痕跡,但是節(jié)奏快慢的間歇拿捏的特別好,劇本臺詞超棒,細節(jié)對于人物形象的凸顯到位。沒有說教,沒有煽情,只有人物與情節(jié)的推進,好電影。最愛戰(zhàn)爭前那段休息時刻,生死關頭前的平靜祥和,慘烈前的美好,最令人心碎。
其實……我并不贊同這部片子所宣揚的精神……
厄本這個角色很有意思,懦弱,非常懦弱,還有一種可笑的浪漫和無知的善良。他才是你我他,對戰(zhàn)爭的殘酷抱有一種可恥的畏懼,并對其有好心的幻想。可惜事實并非如此,戰(zhàn)爭就是你死我活,戰(zhàn)爭是考驗勇氣的時刻,而非善心。膽小的也許能活下來,但在戰(zhàn)爭中,你已經輸了。而那些死了的勇士,他們才是勝利者
其實電影非常的棒,但是道理和螢火蟲之墓地一樣.因為實在太真實,讓人難受.看到一半就縮到了角落里,再也不想看下去.
不宣揚戰(zhàn)爭的戰(zhàn)爭片,才是真正優(yōu)秀的戰(zhàn)爭片。
場面恢宏。曾經和老公探討過,為什么付出那樣的代價去營救一個人,是否值得!這和中國所宣揚的價值觀有些相反。集體和個人,誰更重要?他說,米國這樣做,是讓每個上戰(zhàn)場的士兵知道,他們永遠不會被拋棄!對比馮小剛的集結號,看完心里堵得慌!
有一個小細節(jié)我很喜歡...將要下雨的時候..鏡頭給了湖水,葉子..水滴一滴一滴地落在湖水上,,之後變得密集..就好像槍林彈雨前的感覺,,,好佩服皮爾斯伯格對電影的構思和湯姆漢克斯的演技,,一部偉大的作品!
值不值得,什么又叫值得。
為什么看中國戰(zhàn)爭片就感覺high得不行真想打一仗,看外國戰(zhàn)爭片就覺得戰(zhàn)爭真可怕和平多好啊。。。。再不在吃飯的時候看戰(zhàn)爭片了,太胸悶了。
真正意義的大導大片,開場的搶灘和結尾的瑞梅爾血戰(zhàn)機位控制臻入神技,牛逼的主次特寫像一位幸存的二戰(zhàn)聯(lián)盟老兵啐著唾沫在回憶戎馬。瑞梅爾的殘破橋頭,米勒上尉的身后是無盡殘陽,他的面前是這個略顯荒謬任務的完結,他的面前也是詹姆斯瑞恩的明天。
我也想問,憑啥要用八個人去救一個人,戰(zhàn)爭本來就是無情的,你們怕他母親無依無靠,當時為啥要把人家里四個全部征走??
1.為啥要讓四兄弟全上戰(zhàn)場,政府在征兵的時候怎么不體現(xiàn)你的關懷?2.都已經全上戰(zhàn)場了這時候來假慈悲派人去救,好像這就是對人的關懷,偽善得令人作嘔。3.讓八個人冒死救一個人,那八個人的命就能隨便犧牲?可見生命在本片里并不被關懷。4.戰(zhàn)爭的意義在于懲惡,不談懲惡光談人性,就是馴服工具
看到結尾Hanks無力地對著迎面駛來的坦克,內奔……
每場戰(zhàn)爭都是一幕荒誕劇
戰(zhàn)爭電影No1,美利堅精神輸出大片。
那些近乎白描式的戰(zhàn)役刻畫,真實而震撼;米勒中尉不由自主顫抖的手,是那時每個如棋子般無法控制自己命運戰(zhàn)士的寫照;在更高層面上的人性與倫理的探討,其實已經無關緊要。
如果沒有辦法想起他什么樣子,就試著想想和他共渡的時光。
小狙太冷靜了,太帥了!
我心目中的永恒經典。不知道集結號借用了他多少情節(jié)。反正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