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記錄
視頻
提示:如無法播放請看其他線路
21.2.4二刷(這一次找到了中文字幕看得更明白些):其他影片里似乎羅同意逮捕丹東是為了看他是否有罪,若無那法庭能給他一個清白,更喜歡這一部的描寫,羅一開始就很明白革命法庭是拿來對付敵人的工具,在csp里說丹東是革命最忠誠的仆人,他相信丹東,在公民給他一本罪狀后,他說他懷疑他品行但不會判處他死刑,在和丹東晚飯后,他去找了卡米耶,回綠廳直接簽署法令逮捕。期間應該是在糾結(jié)革命應不應該臨馳于法律與正義之上,最終不可腐蝕者覺得美德比正義更為重要,在消滅了共和國的敵人之后,才可以談自由和民主,羅其實比丹東更加理想主義,他相信通過一時的恐怖,可以換來共和國長久的安寧,但敵人是一直劃不完的,在消滅了丹東后一定會走上獨裁的道路。
其實不能把責任歸結(jié)于羅一人身上,議會通過了逮捕令和法庭上不準申辯的法令是丹東之死的直接原因,說明當時大部分人還是相信委員會相信不可腐蝕者自己具有的美德,或者是那份偽造的文件使得大家害怕革命就此終止,我們應該時時刻刻記得當時法國處于滅國邊緣,國內(nèi)叛亂加上國境線封煙死起,民眾與委員會眾人的神經(jīng)一定高度緊張,在這種緊要關(guān)頭大家最后一致認為為了打倒共和國內(nèi)部的敵人需要放棄正義,由此想開去,其實雅各賓失敗在整個歐洲的反對以及舊勢力保王黨過于強大,如果是和平時期,應該也不至于進行到如此激進的地步,但大家評論法革后期恐怖時期似乎都是這些領導人個人的嗜血與無情,特別是羅背負了太多本不是他的罪名,這種革命與時代的風暴漩渦中,個人能起到的作用真的太小太小了,只是歷史進程的木偶人罷了
關(guān)于人物,兩位主角羅和丹東的塑造都相當精彩,羅在議會上悄悄踮起腳這個由下而上的鏡頭相當精妙,符合歷史上身高不高的描述,當時羅也在堅信自己做的是對的,想讓自己也和丹東一樣高大,或許也有一些享受個人權(quán)利和聲望之感,影片后段有大衛(wèi)畫室中羅身著古希臘長袍,準備至上主宰節(jié)的情景,棕櫚在他看來像犧牲者的手掌,或許這里暗示羅即將被迫成為暴君實行獨裁。
丹東真的塑造得相當讓人喜歡,民眾愛戴,勇敢,雄辯,想用自己的話語讓民眾明白委員會與法庭的實際面目,想用自己的獻血去為自由獻祭,兩人晚餐那一段相當有意思,最后上斷頭臺說自己不舒服不愿剪頭發(fā)也相當真實,雖然早已做好了心理準備,但臨到頭依舊還是會害怕,就好像監(jiān)獄門口嘲笑丹東不愿剪頭發(fā)的小哥輪到他自己時馬上變換面容一樣
圣在里面就是一個臉譜化暴君教唆犯形象不說了,還有一部分是描寫埃莉諾的,很少看到法革電影中會給她這么多鏡頭,雖然演員不美,但她對羅的關(guān)心乃至愛慕也是可看出來的
結(jié)尾很出彩,羅在病中恍然大悟恐怖一經(jīng)開始,這個冷漠斷頭臺上的獻血就再也不會停止,國家已經(jīng)失去了用新聞自由和多重意見保護自己的能力,人人自危中,若沒有獨裁沒有專制沒有恐怖,法一共會滅亡的更快,所以放棄走向丹東溫和派的那一刻起,其實就決定了他與委員會與國民公會的命運,之后只是在飲鴆止渴罷了,其實我很懷疑歷史上羅是否有這樣清楚的認知,我更偏向于認為他一直覺得為了建設充滿美德的共和國與走向更光明的未來,這些痛苦與黨爭都是必須的,不過電影這樣處理對于個人的悲劇意味更濃,也更讓人深思社會暴動與革命后如何維護斗爭來的權(quán)利,戰(zhàn)時特殊情況下民主真的可能實現(xiàn)嗎?在革命年代司法公正是可得的嗎?但無論如何用過高的道德水準要求人民最終一定會被人民遺棄,因為無人可做到
結(jié)尾紅衣男孩用稚嫩童聲背誦出人權(quán)與公民權(quán)宣言,然后一切都偏離了軌道,革命依舊最終吞噬了自己的兒女
對白很戲劇化,像是話劇,明顯為了捧丹東而貶低委員會里的眾人,(里面這個笑嘻嘻的殺人狂魔圣鞠黑得太刻板印象了!憤怒) 但宴席,法庭,大衛(wèi)畫室,剪發(fā),斷頭臺,紅衣男孩的這幾幕確實拍得很棒,配樂渲染出的氛圍讓人很揪心,羅伯斯庇爾最后也只比丹東和德穆蘭多活了三個月,不可腐蝕者還是離人民太遠了,過分追求美德與人性純潔會脫離大眾,人民需要吃飽而不是理想的共和國,道具服飾場景相當用心,當做法革時期參考資料也很不錯,海報很值得回味
《丹東》的海報很酷,電影不怎么酷。一幫愛激動、頭發(fā)亂糟糟的人吵吵嚷嚷,差不多如此。
《丹東》說的是,法國大革命中丹東被砍腦袋的事,說得有高度一些,是革命異化的事。
如果真有影片中那幕——小男孩在羅伯斯庇爾的床前背誦《人權(quán)宣言》,羅伯斯庇爾作何感想?是意識到自己所為已背離信條,還是篤定捍衛(wèi)信條要有必要的惡?就像小男孩的媽,用打手心逼兒子牢記《人權(quán)宣言》。
電影里,丹東是溫和理性的一方,他的一派激烈反對羅伯斯庇爾一派的恐怖政治。但丹東堅決反對用政變解決問題,他不想看到新暴力代替舊暴力。丹東相信輿論,相信國民公會公議,他、他的主張確實受到多數(shù)擁護,也確實令羅伯斯庇爾忌憚。
敵人有敵人的武器,首先,羅伯斯庇爾們有權(quán)把丹東們送上受控制的革命法庭;其次,炮制“丹東派陰謀”,用屢試不爽的恐懼,讓聲援丹東的最高權(quán)力機構(gòu)國民公會沉默。
羅伯斯庇爾站在丹東對立面,電影中,似乎應該兇狠、殘酷、狡猾,但比起住豪宅、有年輕女伴的丹東,生活自律的羅伯斯庇爾更符合世人對革命領袖的道德要求。羅伯斯庇爾要丹東的腦袋,有權(quán)爭,更多還在二人理念漸行漸遠。
丹東被推上斷頭臺算求仁得仁,他是斷頭臺的奠基者,也是革命法庭的奠基者。當國王的腦袋被砍掉,就沒誰的腦袋不能砍了。斷頭臺吞沒了革命對象,稍后,輪到革命領袖。
革命、革新,抑或只是權(quán)斗,若無一條各方默守的紅線,便往往加碼再加碼,走向異化,走向一地灰燼。北宋晚期,舊黨范純?nèi)史磳Π研曼h成員貶謫到僻遠煙瘴之地,擔心自己這幫人有一天遭到更厲害的反噬。當然,他的遠見沒得到意氣風發(fā)的同儕采納。新舊黨爭已不純粹是誰更能讓大宋好。北宋以靖康之恥告終。
一地雞毛中,法國大革命迎來新皇帝。歐陸革命緊接美洲革命,法國大革命的領導人里不乏北美獨立戰(zhàn)爭的英雄,兩場革命的走向卻大相徑庭。那位兩場革命兩次站上人生巔峰的拉法耶特,他的理性輝映費城制憲會議諸公的身影,大革命狂飆中,他的理性卻不合時宜,他很快從弄潮兒成了明日黃花。法蘭西要在共和與帝制間搖擺很多年。
在新大陸,新秩序較為順利地建立,穩(wěn)固、有生命力。盡管先天條件不同——王政傾覆后,法蘭西出現(xiàn)難以填補的權(quán)力中樞空白;北美十三個殖民地原沒有權(quán)力中心,但兩個convention,749名國民公會(Convention Nationale)議員始終缺乏55位費城制憲會議(Constitutional Convention)代表的雅量。費城制憲會議的代表們不僅得享天年,更留下澤披今日的政治遺產(chǎn)。再回眸叱咤國民公會一時的丹東和羅伯斯庇爾,他們憤怒的表情、激越的演講、揮舞的手臂,越是起勁,拿破侖登基就越近一步。
君子政治,看似迂腐,實是博弈各方最佳策略。
第一條 人生來就是而且始終是自由的,在權(quán)利方面一律平等。社會差別只能建立在公益基礎之上。
第二條 一切政治結(jié)合均旨在維護人類自然的和不受時效約束的權(quán)利。這些權(quán)利是自由、財產(chǎn)、安全與反抗壓迫。
第三條 整個主權(quán)的本原根本上乃存在于國民(La Nation)。任何團體或任何個人皆不得行使國民所未明白授予的權(quán)力。
第四條 自由是指能從事一切無害于他人的行為;因此,每一個人行使其自然權(quán)利,只以保證社會上其他成員能享有相同的權(quán)利為限制。此等限制只能以法律決定之。
第五條 法律僅有權(quán)禁止有害于社會的行為。凡未經(jīng)法律禁止的行為即不得受到妨礙,而且任何人都不得被強制去從事法律所未要求的行為。
第六條 法律是公意(la volonté générale)的表達。每一個公民皆有權(quán)親自或由其代表去參與法律的制訂。法律對于所有的人,無論是施行保護或是懲罰都是一樣的。在法律的眼里一律平等的所有公民皆能按照他們的能力平等地擔任一切公共官職、職位與職務,除他們的德行和才能以外不受任何其他差別。
第七條 除非在法律所確定情況下并按照法律所規(guī)定的程序,任何人均不受控告、逮捕與拘留。凡請求發(fā)布、傳送、執(zhí)行或使人執(zhí)行任何專斷的命令者,皆應受到懲罰;但任何根據(jù)法律而被傳喚或逮捕的公民則應當立即服從,抗拒即屬犯罪。
第八條 法律只應設立確實必要和明顯必要的刑罰,而且除非根據(jù)在犯法前已經(jīng)通過并且公布的法律而合法地受到科處,任何人均不應遭受刑罰。
第九條 所有人直到被宣告有罪之前,均應被推定為無罪,而即使判定逮捕系屬必要者,一切為羈押人犯身體而不必要的嚴酷手段,都應當受到法律的嚴厲制裁。
第十條 任何人不應為其意見甚至其宗教觀點而遭到干涉,只要它們的表達沒有擾亂法律所建立的公共秩序。
第十一條 自由交流思想與意見乃是人類最為寶貴的權(quán)利之一。因此,每一個公民都可以自由地言論、著作與出版,但應在法律規(guī)定的情況下對此項自由的濫用承擔責任。
第十二條 人權(quán)和公民權(quán)的保障需要公共的武裝力量。這一力量因此是為了全體的福祉而不是為了此種力量的受任人的個人利益而設立的。
第十三條 為了公共武裝力量的維持和行政的開支,公共賦稅是不可或缺的。賦稅應在全體公民之間按其能力平等地分攤。
第十四條 所有公民都有權(quán)親身或由其代表決定公共賦稅的必要性,自由地加以批準,知悉其用途,并決定稅率、稅基、征收方式和期限。
第十五條 社會有權(quán)要求一切公務人員報告其行政工作。
第十六條 一切社會,凡權(quán)利無保障或分權(quán)未確立,均無絲毫憲法之可言。
第十七條 財產(chǎn)是不可侵犯與神圣的權(quán)利,除非合法認定的公共需要對它明白地提出要求,同時基于公正和預先補償?shù)臈l件,任何人的財產(chǎn)皆不可受到剝奪。
真的是【革命之後殺全家】?相反 羅伯斯庇爾更有意趣 他也不能算施化 類似披掛著修道袍的盧梭中毒者 當年既反對共和 又不完全贊成君主立憲 當然跟前身勾搭路易十六的吉倫特派也不合 且是戰(zhàn)爭輸出論的強烈反對者 希望用立法會議來取代革命 結(jié)果為了理想國不止砍了國王 還砍了革命派等當年眾基友的腦袋
“政治和正義無關(guān);人只有在能維護自己權(quán)利的時候,才有權(quán)利。”人類存在的地方,極權(quán)獨裁幾乎是必需的,小至單位機構(gòu),大則國家政府,個人意志往往凌駕于所謂法律人權(quán);當?shù)|在自己所創(chuàng)立的法庭上被審判,無疑狠狠扇了一記革命的耳光;首尾真好,配樂真好,恐怖氣氛十足。
3.5法庭對峙時對白有張力,其他時候馬馬虎虎革命法庭拒絕記者進入法庭記錄發(fā)言,嚴禁被告發(fā)言。丹東同伙A:這是政治審判,政治和正義無關(guān)。B:我不想死,我有活著的權(quán)力!A:人能維護自己的權(quán)力時才有活著的權(quán)力。結(jié)尾羅伯斯庇爾幡然醒悟:革命走錯了方向,獨裁成為必須,民主成為幻影
最觸目驚心的一幕就是斷頭臺下汩汩的鮮血,和那顆飽含靈魂的頭顱被高舉示眾
對人物進行象征性的表現(xiàn)是成功的,契合法國大革命、丹東與羅伯斯庇爾各自身上的悲劇。冷色彩的處理和男孩背書的藝術(shù)加工是妙筆,入獄時的重金屬節(jié)奏緩慢沉重,壓抑緊迫。劇作張力得益于歷史本身,對歷史時期和政治恐怖的社會反思簡單平面,因此整體平庸,不為所動。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qV6Cgnldh70/
服飾穿越很贊!如果想看海頓莫扎特和舒伯特門德爾松同時出鏡,那么就是這部片子
瓦伊達最好的電影之一。(至少前三)曾經(jīng)被擁羅的歷史學家評論過“我希望將會有和您一樣的才華橫溢的導演站在羅伯斯庇爾一邊?!币约澳橙嗽嵅『蜌v史的不合,不知導演只是以歷史澆自身之塊壘,單純還原歷史,如那部200周年獻禮片和大部分歷史片,只會拍成平庸之作。這部電影出現(xiàn)的大量象征,有機會詳細
丹東和羅伯斯庇爾一個是激情的革命者;一個是穩(wěn)健的政治家。當?shù)|走上斷頭臺之時,兩個人都失敗了,而且沒人能說得清誰的失敗更具有悲劇性。兩人的關(guān)系讓人想到米洛斯·福爾曼的《莫扎特》。
無論瓦伊達在何等程度上導演了自己的歷史(歷史何嘗不是在導演自身),戲劇化的表演都很好地演繹了這場殘酷荒誕的革命道德戲劇。丹東、羅伯斯庇爾、德穆蘭的幾場獨白和對話實質(zhì)是革命、“人民”、自由、法律、民主、權(quán)利與共和國之間關(guān)系的最佳闡述。配樂的金屬味森然可聞
豬隊友也壞了不少事//文青vs普青//貴圈真亂(R去求C放棄D,C不從,R於是回去就說要arrest D但還想給C機會, SJ又不願意放過C,C後來又後悔拒絕了R)//女性角色都很醜//演SJ的太老了//都是咆哮帝啊//C圖森破呀//都很fashion//David為毛咖一腳?//“Revolution eats its own children“//馬屁拍錯了
服裝不錯。
優(yōu)績威權(quán)審判古典自由?倒不是臉譜化而是概念化,說沒有具體的人在其中又看到各種各樣的喜怒嗔癡,說有具體的人在其中實在所有的細節(jié)都凝結(jié)為了不真實的激昂狀態(tài),就好像……這些人沒有自己的肉體,只為一個理念活著2.4
我覺得波蘭人拍這個題材很合適。捕捉到法國大革命中人們的熱狂病。只有經(jīng)歷過共產(chǎn)國家社會運動的人才能體會吧。瓦伊達的中國影迷不愛這一片很離奇。難道中國文藝人士現(xiàn)在都成了詩人不講政治了?所以我懷疑,那么多人號稱自己喜歡法斯賓德,卻不曉得在喜歡些什么。。。
他總是像明星一般耀眼...非但人格。還有信仰。
羅伯斯庇爾審判了丹東~那幼童審判了羅伯斯庇爾~很公平~
瓦依達失手過嗎?大家都費盡心思巧舌如簧,真愛那些立體的角色們。法語叫名字那么溫柔,除了名字剩下的字詞話語要么乖戾,要么疲憊,都要讓自己的聲音被聽到??吹臅r候覺得必須惡補那些歷史,不然不配看這么好的片子
政治諷喻劇,影射當時尚處于軍管的波蘭。拍得太臉譜化,不好玩。瓦伊達把丹東完全拍成了瓦文薩,有意思的是它也讓觀眾看到丹東/瓦文薩這種魅力型領袖的弱點:無視規(guī)定和程序。瓦伊達是瓦文薩的腦殘粉。他在瓦文薩政府中任過職,讓瓦文薩在《鐵人》里扮演了他本人,前年又拍了部《瓦文薩:希望之人》。
Ceux qui réclamaient le droit du peuple deviennent finalement les tyrans. 瑟瑟發(fā)抖掉眼淚的Desmoulins可愛。就找不到一個會說法語的小矮子能演羅伯斯庇爾嗎?(媽耶,后來看福地又有點喜歡這個小矮子。17.11.26 @中國電影資料館
2017.11.26 重看。雅各賓派的藍(羅伯斯庇爾)白(恐怖)紅(丹東),最后小男孩穿著與丹東同色的血紅色天鵝絨還魂,極其強大而完美的政治驚悚。羅不相信人民是有道理的,丹東希望停止血腥也是有道理的,可是為什么兩個人最后都死了呢?因為他們是兩個人。兩個人就有了政治。政治無關(guān)正義。細節(jié)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