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出于喜愛,制作了本片的中文字幕和RMVB
網上沒有這部片子的中文字幕,于是花了幾天,原創(chuàng)翻譯了GB簡/繁以及BIG5碼字幕,在射手網有下,另外還制作了RMVB檔,可以用Emule搜索“尾隨 1998”即可找到;還更新了豆瓣的影片簡介,以下則是本人根據其他網站收集翻譯的一些花絮介紹:
這是Memento(記憶碎片/失憶)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的首部長篇電影,攝制于1998年。這部電影幾乎是在零成本下完成的,整部影片只使用了一支16mm攝影機和一盞燈,諾蘭一人獨攬了編劇導演攝影,還兼任制片,可以說是一部學生電影。影片起初并未大規(guī)模公映,只參加了少數(shù)電影節(jié)的巡演(99年曾現(xiàn)身香港);直到諾蘭因Memento一片迅速飚紅之后,才有發(fā)行商將這部Following制成DVD正式發(fā)布,但知者依然寥寥。有人說,這部片子是純粹業(yè)余的制作,絕對專業(yè)的水準。在十年后的今天,假設這部片子首次現(xiàn)身是在youtube上,也許受關注程度會高的多。
- 導演諾蘭家中曾經被盜,由此他開始想象竊賊在破門后翻閱陌生人家中物品的感受,本片因此而誕生;
- 本片的演員基本全是業(yè)余演員,兩名男主角只在大學里有過戲劇表演經驗,女主角是初次涉影;
- 演警察的那個是導演諾蘭的叔叔;片尾還有一個負責布景的也姓諾蘭,說不定又是導演的親戚;
- 女主角的住處其實是諾蘭父母的家;片中作家的住處也是演這角色的演員真正居住的地方;
- 這部片子整整拍了一年,原因是所有演員都有各自的本職工作,只有每周六才聚在一起,每次拍攝的膠片長度在十五分鐘左右。
2010.09.08追加:看到最近的幾位評論感到有些莫名,于是去射手查了查,原來有人在今年7月用我翻譯的字幕重新整了個畫蛇添足版及kuso惡搞版,估計8月開始的評論大多看的是這個版本……真無辜啊,新版的那個字幕跟我無關,請不要誤會,建議還是看原版吧,
http://shooter.cn/xml/sub/77/77456.xml 2 ) 人格分裂亦或復雜謀殺?
關于諾蘭驚為天人的才能在這里就不加贅述,非常牛掰。
這里主要討論一下大家熱議的話題:電影講的是人格分裂還是復雜的謀殺?
先說一下樓主的觀影結論,第一遍看完:這是大boss指使cobb實施的一個謀殺,旨在不留痕跡地消滅女主,而不留痕跡的方式就是賴在他人頭上,就是替死鬼bill。這是電影最直觀展示給我們的情節(jié),也是很多人堅持認為的最終情節(jié)。
同時我有兩點疑問:
其一.電影一開始的畫面是一個人(我們稱之為A)戴手套在擺弄箱子里的東西。電影后面出現(xiàn)一個呼應的片段就是bill翻同一個箱子,我們知道這個箱子是女主的。那么這兩個片段是重復的么?為什么要把A擺弄箱子的片段放在電影篇首?
我們先回答第一個問題。答案是否定的,原因有兩點,首先bill翻箱子時沒有戴手套而A戴了;其次A不是翻箱子,而是在裝箱子,證據就是那沓沒有折痕的紙幣,后來bill翻箱子的時候給了紙幣鏡頭,是折起來的。而且bill打開箱子時東西的擺放次序和A裝起來的次序是相同的,證據包括那沓紙幣和照片等。所以我們可以得出結論,A裝好箱子后只有bill打開了它。也許有人會說女主也可能會打開自己的箱子,我認為沒有這種可能,這個箱子對于女主而言并不存在,我之所以這么說,原因還在于開始的片段。從沒有折痕的紙幣我們可以得知,這個箱子原本沒有,是A創(chuàng)造了它。如果這真是女主的箱子,那么它就不是一次出現(xiàn)的,應該是隨著生活一點點積累的,也許有人會說這是女主在整理箱子順便放進去一沓錢,那么試問,誰會戴著膠皮手套整理自己的箱子?如果女主本身就有一個類似的箱子,A根本無需再造出一個,因為這個箱子里具體裝著什么東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這樣一個存著小秘密的箱子。
那么我們又產生一個疑問,A制造這個箱子做什么?答案很容易得出,cobb曾經詳細講過箱子的意義:每個人都有一個自己的箱子,里面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珍藏,是隱私的展示。我們也知道,cobb和bill在偷竊女主房間時bill被女主滿屋子的照片所吸引,在cobb的暗示下偷了女主的內衣,但bill真正愛上女主卻是在他打開箱子后,也就是說,是cobb的箱子理論對他起了作用,女主箱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A是誰?誰一次次在電影中帶膠皮手套?答案是cobb。那么也就是說,cobb用女主的東西偽造了一個箱子用來喚起bill對女主的愛。
但箱子的謎題并沒有就此完結,結尾有個小細節(jié),警察從bill床下的鞋盒中發(fā)現(xiàn)了女主的證件照、內衣以及一個耳環(huán),也就是說,bill的箱子(這個箱子也是假的,也是cobb偽造的)落實了他是兇手的事實,可以說,成也箱子,敗也箱子。箱子對bill的重要性更深了一層。
但是這也不是箱子的全部,電影里出現(xiàn)的兩個重要的箱子都是假的,但它們起著真箱子的作用。假的箱子證明假的隱私,訴說假的事實,塑造出與本人不同的假主人,從這個意義而言,假箱子在電影中象征著人的假面,目前看來是被他人所塑造的(電影中兩個箱子的創(chuàng)造者都是cobb)。
但這仍然不是箱子的全部意義,我們后面還會講到。
那么我們回到第二個問題:為什么要把這個片段放在電影片頭?它其實很容易被忽視,因為一開始我們并不知道膠皮手套的意義、它的使用者、箱子的主人、箱子的意義等等。也就是說,只有全片看完,我們再重來一遍時,我們才能注意到這個片段,這說明什么?電影片頭反而成了結局的后續(xù),也就是新的結局,而在我們重新意識到新片頭的時候,我們就會以全新的視角去觀看電影,就會得出不同的觀影體驗。這也在某種程度上證明,影片的結局并不是電影的結局。讀到這,你應該可以大概猜到樓主的結論了,先別急著跟我爭論,我們后面還會詳細論述。
同時我們引出電影中強調的另一個意象——膠皮手套。膠皮手套的作用是隱匿自己(跟箱子正好相反,箱子是暴露自己)。有意思的是,膠皮手套也是和cobb有關。
同時,膠皮手套和箱子都和bill的個性有關,也就是偷窺癖,偷窺癖有兩方面的意義:隱匿自己,偷窺他人,對應的分別是膠皮手套和箱子。
講到這,就涉及到樓主的第二個疑問,也就是following的意義。電影片名叫following,譯為追隨,指的是bill跟蹤別人的行為,bill也確實將自己的行為稱為following,但這個詞在電影中還以另一個意思出現(xiàn)過:也就是電影中的第一句話:the following is my explanation(以下是我的辯白),這里following的意思是“以下的”,但同時它仍然有“追隨”的能指存在,作品中再詭異的巧合也不是巧合,而是作家的巧妙設計。那么這句話我們就可以翻譯成:“追隨是我的辯白”。乍一聽很莫名的一句話,實則不然,用追隨來辯白自己,辯白什么?如果說“以下是我的辯白”很好理解,辯白自己被誆盜竊夜店的事,但用追隨來辯白什么?我們知道“追隨”發(fā)生在很早,在認識cobb前,而且正是因為“追隨”bill才認識的cobb,那么用追隨來辯白什么?
說到這,我們的答案呼之欲出,bill用追隨來辯白自己的罪孽,這個罪孽在cobb出現(xiàn)之前就已經存在,但bill用追隨將自己的罪孽全都轉嫁到cobb身上,自己反而洗白。
很有趣的答案,跟電影中的直觀情節(jié)完全相反,那么這時我們可以得出最終結論:cobb是bill的分裂人格,是bill的幻想。
也許有人又要質疑,難道女主分不出cobb和bill么?難道其他人分不出cobb和bill么?cobb和bill不還互打過么?分裂人格能互打能互罵么?關于后者我建議去看一下《搏擊俱樂部》和《致命ID》,里面分裂人格還能互相開槍呢。關于前者,我想說的是,你怎么知道女主分得出分不出?你所看到的不過是bill的陳述(所以你明白了為什么整個電影大部分是bill在講述),你所看到的不過是bill所看到的,更準確地說是你所看到的事實不過是經過bill潛意識重組后的現(xiàn)實。而且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細節(jié),cobb和bill在第一家偷竊被撞見,當時的女生說話的時候,一直只看著cobb,她問:“what are you doing in my flat?”,這句話有兩層意思,這當然是“you”本身的詞匯意義造成的,是“你們在我的公寓里做什么?”還是“你在我的公寓里做什么?”也許有人會就這點發(fā)難,認為英語就是這樣“你”和“你們”傻傻分不清楚,但這和“following”的情況不正是一樣的?為什么不能是兩個能指同時實現(xiàn)為所指?你認為他是人格分裂,那就是“你”,你認為那是兩個人,就是你們。這個細節(jié)非常巧妙。
這里當然有我YY的嫌疑,文學評論(包括電影評論)本來就是自圓其說即可。而且不管你指出什么,都有人會用:“當時的拍攝條件有多艱苦你知道么?有一些細微的bug是多么多么正常你不知道么?”當時的拍攝條件有多艱苦我真不知道,我想說這話的你也不一定知道,而且諾蘭的邏輯縝密之高,總不至于忽視到這樣區(qū)區(qū)一兩個bug吧?
不要在意這些細節(jié),回到我們的結論——cobb是bill的分裂人格。我們得出這個結論還有很多證據,我們下面一一列舉:
1.電影最終演職員表中,沒有bill的名字,只有the young man,這不說明問題么?為什么不是bill,我們明確知道他叫bill,我們明確么?bill在和女主搭訕時自稱為Daniel Lloyd(丹尼爾.勞埃德),這正是前一天cobb他們吃飯的時候刷的那張卡的主人D. 勞埃德。或許他是為了刷卡方便,但這也說明了bill并不是一個簡單的人。也許在和cobb對話時他也撒了謊。
2.bill在遇到cobb之前是多么純潔的一個人,認識cobb之后依然是純潔的一個人,cobb打翻別人的箱子他試圖制止,cobb偷別人的內衣他試圖制止(但他自己也偷了),撒謊的是cobb,打人的是cobb,罵人的是cobb。最搞笑的是bill就像個九級生活殘廢一樣什么都不懂,不懂怎么刷信用卡,不懂為什么有人會偷別人的內衣,還說道“我從不知道世界上有這樣的變態(tài)”,女主說什么“come on,你不會那么天真吧?”我也想這么吐槽,你不會這么天真吧?你家里貼著的瑪麗蓮夢露的海報難道是為了擋墻上的窟窿么?
雖然我不喜歡《搏擊俱樂部》和《致命ID》,但我很慶幸我看過這類人格分裂電影,可以幫助我更好地理解人格分裂?!恫珦艟銟凡俊防锏奶├帐墙芸说姆至讶烁?,杰克在泰勒面前就像三歲小孩一樣純潔,所有壞事都是泰勒教的,都是泰勒干的,這不和cobb和bill的情況一樣么?泰勒和cobb這種分裂人格的存在,正是在于排除主人格——也就是杰克和bill——無法認同的那部分自我,但分裂人格的存在也割裂了人物的完整人格,也就是說,主人格也是不完整的,所以bill不是bill,更不是什么D. 勞埃德,而是the young man,他自己不知道他是誰,他以為他是bill,他以為他不是cobb,其實都是他。
3.警察。有人說警察昏庸無能冤屈了bill,我不予評論,因為原來我也是這么想的 = =。 但正是警察的話,最大程度地揭露了bill沉迷于分裂人格的事實。警察讓bill回憶“your side of things”(有關你那方的事。),因為在bill的回憶里,他不過是個配角,退居幕后,cobb才是主角,才是元兇,這也正是《搏擊俱樂部》中杰克對自己和泰勒的定位。
但是警察的參與讓故事變得異常復雜。首先,警察和bill的對話有四段,在時間軸上是這么安排的,bill講完了故事(從追隨到跟女主攤牌要去自首),警察否定了被謀殺的老太太的存在。隨后是cobb殺女主的片段,其中穿插了兩段警察要求bill回憶自己一方的事。接著是警察和bill的第四段對話,警察在bill家找到了很多證據證明bill是兇手。cobb殺女主的片段不是bill回憶的,也就不屬于我們前面說的bill視角重組事實的范疇,難道cobb是真的嗎?其次,警察說的話和電影中發(fā)生的情節(jié)有很大出入,很多地方自相矛盾,而我們已經先入為主。但相應的,解釋清楚警察這部分,我們就能更好地證明我們的論斷。
我們來分析警察說的話,以及他提供的證物。
(1)錘子。擊打守夜人的錘子和擊打女主的錘子是同一把,而且錘子是在女主家發(fā)現(xiàn)的,這兩點確鑿無疑。有疑問的是警察的推斷,如果按照警察的推斷,bill是先威脅女主說出保險箱密碼,把她十指打碎,然后去偷錢,那么錘子為什么會在女主家被發(fā)現(xiàn)?難道說bill偷完錢又回到女主家丟下了錘子?或者我們前面的結論全部被推翻,bill只是bill,cobb是cobb?
這里注意一點,警察并沒有提到守夜人,他說:“One type, I assume, will match the bloke you put in hospital”譯為:“(血液)其中一種大概屬于你打進醫(yī)院的那個人”,那么bloke指的應該是守夜人,但貌似并不是這樣,因為緊接著警察說:“All her fingers......”(她的十指......),這中間沒有過渡,這段話就非常奇怪,如果連著讀下來就很像是十指被砸的是守夜人,但守夜人不是女人。正常而言應該有過渡:“One type, I assume, will match the bloke you put in hospital; the other one must be the woman's. All her fingers......”(其中一種大概屬于你打進醫(yī)院的那個人,另一種是那個女人的,她的十指......),既然十指被砸的是女人,那就是女主,那么倒過來推,前面那個被打進醫(yī)院的bloke指的是女主,我猜測可能是尸體被寄放在醫(yī)院,這說明什么?說明警察并不知道守夜人的事,也就是說警察并不知道夜店被襲的事。事實也確實如此,因為除了這一句模棱兩可的bloke,警察再沒提過守夜人,他雖然提到了保險箱的密碼,但這也是因為bill已經講述了一切。
這里面還有個時間差的問題。bill講述故事時,現(xiàn)實時間是他和警察坐在警察局,也就是說,在這段時間內,無論警察知道了什么新的線索,他都來不及去尋找相關證據,那么,警察后來拿出的所有證據,都是在bill自首之前就找到的。也就是說,bill自首前警察就已經懷疑到他了。而在bill自首前還發(fā)生了女主被殺,女主尸體被發(fā)現(xiàn),bill被懷疑,bill家被搜查等一系列事件,這期間bill在做什么(大概是半天,因為billl跟女主說他要第二天早上去自首,而警察是在第二天早上發(fā)現(xiàn)的女主尸體)?難道還在大街上following others么?而且那筆錢在哪?根據cobb的話那筆錢應該已經拿回來了或者至少胸有成竹一定能拿回來。如果警察在發(fā)現(xiàn)錘子前后已經知道夜店被盜和守夜人被襲事件,他們在搜查bill家時就會找那筆錢,并且作為證據一同帶回來,但他們帶回來的東西全部都跟女主有關。再假設他們不知道夜店被盜事件而那筆錢又在bill家,bill作為一個殺人嫌疑犯,領著失業(yè)救濟金卻突然會多了那么多錢,警察一定會懷疑是從女主家偷的也會跟著拿回來。如果警察知道夜店被盜事件而那筆錢不在bill家,他們回來也一定會詢問,但這些都沒有發(fā)生,警察關于錢一句都沒提過,這說明警察不知道夜店被盜事件,同時那筆錢也不在bill家。那就是說,cobb是在bill去自首前把錢拿走的,那bill就沒有發(fā)現(xiàn)?如果發(fā)現(xiàn)了為什么自首的時候不說?那就是沒發(fā)現(xiàn),那他都在哪在干嗎?為什么他的自白結束在他從女主家摔門離去,這之后到他來到警察局之間,發(fā)生了什么?為什么他一句都沒有交代?半天的時間他臉上的傷怎么好了?只能用一個答案來解答,他臉上根本沒有傷,也就沒有所謂的cobb對他的毆打,也就沒有cobb。
那這段他隱瞞的、丟失的時間內,他做了什么?
在這個空白檔發(fā)生的事,我們唯一知道的就是cobb殺了女主,這段是穿插在警察對bill的詢問中的。但在現(xiàn)實時間上二者并不是同時的,cobb殺女主更早。但將這兩段并列起來就很容易給觀眾一個印象,就是兩者是同時發(fā)生的,至少是bill不在場時發(fā)生的。但bill有意或無意識隱瞞的那段空白期卻無法證明他的不在場,頗有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嫌疑。
而且,電影中關于bill盜竊夜店有兩個大bug,一個就是內褲的花色——條形和斑點,這個這個,我就不跟你們爭辯了。還有一個我還沒看到有人提出,就是bill在開保險柜時候有沒有帶膠皮手套?我可以很明確地告訴大家,他帶了,又沒帶。他在家準備錘子的時候就已經戴上了手套,他準備打開保險柜時也有手套,但他開始擰保險柜鎖時手套就沒了,這個大bug實在讓我難以直視,不戴手套就是被抓的節(jié)奏,這也證實了警察并不知道夜店被盜,否則指紋神馬的早就呈上來了。如果說內褲神馬的是因為鏡頭分別是兩個星期內拍攝的導致演員換了內褲,那么擰保險柜前后的鏡頭為什么手套兄就不翼而飛了?別跟我說他摘了,上一秒還雙手拿著紙條看,不過切個鏡頭的功夫就沒手套了?這讓我想起《致命ID》里面那些莫名失蹤的尸體。這種大bug我暫且把它當做bill的扭曲記憶吧。
(2)女士內衣、照片、耳環(huán)。這些都是在bill的鞋盒里發(fā)現(xiàn)的,bill說是cobb陷害他,在他的敘述中他確實也沒拿過耳環(huán)和白色內褲(他只偷了一條深色內褲)。警察說女主死的時候戴的就是那對珍珠耳環(huán),我仔細看了一下,bill去見質問女主時,女主戴的是一對閃閃的耳環(huán),而當女主和cobb對話時,她戴著那只珍珠耳環(huán),而且真的只有一只= =。這也太無厘頭了,誰會只帶一個耳環(huán),這好像明擺著就是為了栽贓bill準備的。又一個bug,我覺得這個太細節(jié)了,絕對是故意為之,可見,女主和cobb的對話也存在扭曲記憶,也是從bill的視角出發(fā)的。這并不矛盾。電影中直到bill說“That’s all”,之前所有的劇情實際上都是bill在講述的,他怎么會知道cobb和女主背著他的對話?就像第一人稱敘事的小說中,永遠不會出現(xiàn)關于“我”之外的人的內心獨白。簡單地說,第一人稱中,一切都是“我”看到的,“我”YY的,bill屬于后者。這也證明了cobb并不存在。
(3)死亡方式背后的大boss形象。十指被砸碎,先是bill聽女主講大boss這么殺過人,然后cobb聽從大boss的命令用同樣的方式殺了女主。死亡方式是次要的,主要的是大boss形象。我一直懷疑女主、bill和大boss之間是什么關系。Bill在酒吧和女主搭訕時給了大boss幾個鏡頭,完全沒有反應嘛,連個眼神都沒飄過來。而且Bill為什么老是追問女主和大boss之間結束沒有。這點我還沒有細想,就這么略過吧~
4.整個謀殺本身。這也是非常不合理的一點。試問大boss可以毫不顧忌地在女主家殺一個人,為什么不能如法炮制消滅女主?非要設計這么一個復雜的謀殺?而且這個謀殺的不確定性太多了,一旦bill不上鉤,一旦bill沒有愛上女主,一旦bill沒有帶錘子去偷錢,一旦bill沒有遇到守夜人,一旦bill沒有把錘子扔在女主家,不論哪里出了差錯整個計劃就面臨著泡湯,這么多未知根本無法構成一個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鎖鏈。如果它是一個隨機事件倒也無可厚非,但它是一個預設事件就太不可思議了。最合理的解答就是諾蘭非要給我們將這樣一個故事,這有點賴皮。但這個賴皮的想法又啟發(fā)了我,大家記得電影中一直穿插的一個鏡頭是bill在打字機前打字,他在寫什么?既然他是個作家,那他大概在寫小說。他在寫什么小說?大概是以自己和cobb入室偷竊為藍本的小說,我們這么猜測的原因是因為他和cobb、和女主都這么講過??墒俏覀儚膩頉]看過他寫完小說,也沒有原稿,他一句話都沒有讀過,警察也沒有提及任何片段,我們只是看到他打字。這個行為本身就是有意味的,它和整個故事情節(jié)都沒有關系,但是它多次出現(xiàn)(我記憶中有三次),它是被諾蘭強調的,那么可見,電影中有兩個對立的情節(jié)線,一是我們看到的復雜的陰謀,另一個就是在寫作中的bill。那么是誰在給我們講故事?答案不用我說了吧。
5.這點是別人提出來的,我覺得非常有道理,片尾是cobb消失在人群中。你可以說他完成了任務銷聲匿跡了,我覺得其中意味不僅于此。警察指出bill是兇手打破了他為自己塑造的美好世界,將他解救于罪孽中的cobb也就隨著煙消云散了。
6.箱子。如果整部電影是一個復雜謀殺,那么一開始為什么要把A裝箱子的片段強調出來?何不拍個女主倒在血泊中的背影?或者bill絕望地喊道:“It’s cobb!”,或者跟《調音師》似的,讓警察凝重地質問道:“你還有什么話要說?”為什么偏偏是箱子?而且是裝箱子?sorry如果用復雜謀殺我看不到答案。
電影中cobb和bill都說了一句話:“Everyone has a box”(每個人都有一個箱子),實則不然,女主沒有箱子、bill沒有箱子、cobb連本人都沒有。但這個箱子卻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箱子不會說假話,但同一個箱子,你往里面放的東西不同,說出的話就不一樣,箱子也就不一樣了。這就像一個患有人格分裂的人,外貌沒變,但內在人格不同,就變成了另一個人。甚至不用人格分裂,你的內在想法變了,你整個人也就變了,你訴說的整個世界也就變了。
3 ) Alex Haw后續(xù)報道
Christopher Nolan,處女作,28歲,6000美元的成本,全職工作者星期六拼湊拍攝,整整一年,看似難舍難離的插敘倒序,看看Nolan到目前所拍過的電影幾乎是清一色的導演和編劇,這也是牛逼的基礎,幾乎把性格融入了每一部電影里,看看Christopher Nolan的十多部電影里,似乎都有著相同的氣質,又有著各自的不同,Nolan乃真大師也。
此處省去贊美Nolan的文字, 很可惜一直把《following》排在豆瓣想看里面,到今天才看完,真是可惜,《following》給我?guī)淼挠|動是深刻的,我真正知道了這好的導演沒那么容易的。
有意思的是,《following》一共才只有四個演員,男主演的名字cobb,也是諾蘭《盜夢空間》里面男主演的名字,《following》里飾演cobb的演員是Alex Haw,個人覺得這哥們在71分鐘里演的很酷,非常精彩,通常到這里,就想知道這哥們還演過其他的作品么,google上也找不到第二部,豆瓣的評論里,大家似乎都Alex Haw也不太感冒,沒有什么討論,更多的是在議論影片的本身,在IMDB.COM上Alex Haw也只顯示這一部《following》作品,看來不假,這哥們當時就是一票友,或者說兼職的,業(yè)余的。
不過google總會給人帶來驚喜,很簡單的就發(fā)現(xiàn)在倫敦現(xiàn)在確實有個名叫Alex Haw的藝術家、建筑師,仔細對比了一下照片,地點是倫敦,應該沒問題,沒錯,就是他。
Alex Haw現(xiàn)在橫跨藝術、設計、建筑多個領域,有著自己的工作室Atmos,
http://www.atmosstudio.com/,而且還多次來過中國,在廣州等地辦過設計展覽。
這是一段關于Alex Haw的介紹:Alex Haw is an architect and artist operating at the intersection of design, research, art and the urban environment. He runs atmos, a collaborative, exploratory, design-led practice creating architecture and events with an emphasis on content and connectivity, real-time responsiveness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patial sensuality and heightened articulation. Projects range from private houses to public landscapes, installations to eco-cities. Atmos is currently working on turning real-time body-scans into performative spaces, a digitally-fabricated house, an inhabitable cloud, a self-learning office and an eco-city for the Middle East. Alex studied at the Bartlett and Princeton on a Fulbright, worked for Grimshaws, Rogers and Diller+Scofidio, and has run design studios at the AA, Cambridge and TU Vienna. He writes & lectures widely, is contributing editor at WIRED UK and runs Latitudinal Cuisine.
《following》里那個cobb多么灑脫自信,現(xiàn)在的 Alex Haw一臉的老態(tài),不過藝術家的范有了,不禁感慨:歲月催人老啊,可以拿來他的兩段視頻看看。
http://www.dolectures.com/speakers/speakers-2010/alex-hawhttp://vimeo.com/user418245。
Alex Haw為什么不在演員上繼續(xù)發(fā)展呢,是沒有機會,還是演員并不是他最喜歡的呢,有機會問他吧,:)
4 ) 尾隨者死于尾隨
你躲在后面追隨
被追隨的人在前面追隨你
偷窺裝飾了你的欲望
你裝飾了別人的陷阱
——Following版《斷章》
電影伊始,以為是所見即所得,結果到了后面,故事很有諾蘭風格地來了一個180度的改變,算計別人的人變成了被算計的人,自己還渾然不知,知道最后自首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這時候才發(fā)現(xiàn),所有自己做的都在對方掌握中,自己看到的居然都是錯的,他肯定陷入了如同潮水般的恐慌和不信任之中。這后面的無限空間,導演都很有深意地留給了我們。
《Hustle》有幾集的招數(shù)和這部電影基本一樣,應該從中借鑒了。
諾蘭是不是很喜歡把最后的結局放在開始,然后開始倒敘,倒敘之中又充滿新意,場景交織卻又不顯雜亂,這份功力,爐火純青。
好片是不會因為是黑白的而被淹沒,不會因為只是一個大學生的作品而被冷落,不會因為沒有歌頌中國共產黨、歌頌社會主義、歌頌偉大祖國、歌頌改革開放、歌頌人民軍隊、歌頌人民群眾、歌頌民族團結、歌頌幸福生活、歌頌勞動創(chuàng)造、歌頌美好未來而被打入冷宮。
5 ) 故事的正常順序應該是這樣的吧。。。
首先這部片的剪輯比Inception更狡猾。不同時間發(fā)生的事情,往往用相似的動作讓兩個場景連在一起。例如:在第一時間推門的A——第二時間進入房間的B。之類的剪輯特別多,很容易讓人暈頭轉向。因此必須抓住諾蘭特意留下來區(qū)分場景的標志,例如:長發(fā)的男主角,短發(fā)的男主角,受傷的男主角,以此區(qū)分。否則必然混淆。
以下是我按時間順序來推出的劇情。
A1。老大手下在女人房間里殺了人。女人偷藏了證據——帶血的地毯。老大知道了這件事,讓柯布去處理掉女人。獎賞是酒吧保險箱里的錢。
A2??虏己团私煌?br>
A3。有偷窺癖的男主角(無業(yè)的男主角)尾隨柯布。同時柯布反尾隨男主角,然后想出整套計謀。
A4??虏荚谂嗣媲罢f自己盜竊時遭遇殺人現(xiàn)場,需要有人頂自己的嫌疑。女人同意和柯布共同騙男主角上鉤。
======影片正式開始=================
1。柯布和尾隨他的男主角搭訕,然后利用他的好奇心,經歷第一次行竊。被竊家的男女主人回來后發(fā)現(xiàn)他們。(這家可能就是D。勞埃德家??虏枷惹霸缇凸忸欉^這里,他把鑰匙留在門上,把信用卡拿走了,同時通過日程他也知道這家的主人準備回來。也有可能這夫婦二人和柯布是一伙的,因此他們專門報了案,說丟失了信用卡。)
2。男主角帶柯布到自己家進行第二次行竊。
3。柯布帶男主角到女人家(敲爛門的這家)進行第三次行竊??虏甲屇兄鹘亲约耗昧艘欢阉^的女人的隱私的東西——包括女人的內衣,證件照等。然后讓男主角自己處理贓物。
4。在餐廳,柯布把D·勞倫斯的信用卡給男主角,并讓男主角簽名。男主角見到第一次行竊的主人進入餐館后慌忙和柯布離開餐館??虏甲屇兄鹘抢戆l(fā)。
5。理發(fā)后的男主角(拿著盜來的照片)尾隨女人。
6。男主角在酒吧和女人搭訕。女人要求去男主角家(由此,女人確認男主角帶柯布去的是男主角自己的家,并告知柯布)。
7。男主角繼續(xù)尾隨女人,發(fā)現(xiàn)酒吧老板從女人住處出來。
8。女人和男主角第二次見面,在另一家酒吧。女人告訴男主角她藏地毯的事情。男主角對于酒吧老板和女人繼續(xù)交往的事情很生氣,女人生氣走開。
9。男主角到女人家里道歉。女人告訴男主角酒吧老板的保險箱里藏著她的照片,女人說那是酒吧老板的把柄。男主角主動愿意為女人把照片拿出來。女人給了男主角鑰匙和密碼。
10。男主角去酒吧門口探風。(此處放在了片頭)
11。男主角認為酒吧的保險柜里有錢,于是想和柯布一起干。男主角把這個意圖告訴柯布,還交代了他和女人的情節(jié),柯布表示對于行竊酒吧不感興趣。同時揍了男主角一頓(因為女人?)。
12。被揍了的男主角還打電話給柯布請教防身的措施。
13。柯布在女人家里,兩人匯總騙局。(此處交代了柯布和女人的動機——找男主角為柯布的”嫌疑“頂罪。)
14。男主角去酒吧行竊,因貪欲還把錢都拿走了,同時傷人?;氐阶约杭?,這時柯布打電話要錢。后男主角發(fā)現(xiàn)女人的照片并非所謂的把柄。
15。男主角把錢給柯布。(這里沒演)
16。男主角去找女人算賬。女人把她和柯布的騙局告訴男主角。
17。柯布殺了女人。
18。男主角去警察局自首。由此交代了全劇劇情。
19??虏枷А?br>
這個案子本身是騙中騙。諾蘭還在倒序的同時進行了空間的錯換。
例如,影片一開始的時候,男主角向警察交代自己尾隨的癖好時的幾個鏡頭,其中就有尾隨女人(5),以及被揍之后在酒吧前探風的鏡頭(10),等等。
所以,相比而言,Inception畢竟是虛構的故事,而這部《追隨》完全是建立在正常世界里的故事。反而更加撲朔迷離。
PS:本片中的柯布Cobb和《盜夢空間》里的Cobb同名,哈~
看來這是個在諾蘭看來代表高智商的名字。
6 ) 《Following》的敘事邏輯
我認為,在《Following》里,諾蘭使用了兩種鏡頭邏輯,即自然時間邏輯和劇情邏輯。我用自然時間邏輯指代按時間先后順序交代事件經過的那部分鏡頭,它為數(shù)不多,看似點綴在整部影片中,實際上卻起著骨架的作用;而劇情邏輯是按照主人公所面對和感知的外部世界來交代事件的部分,它充滿了倒敘、聯(lián)想、插入,正如人的意識一般雜亂,無頭緒,但卻充滿了對心理細節(jié)的精微刻畫。兩種邏輯交互在一起,相互作用,產生了奇妙的效果。
電影以自首始,又以自首終,從時間上看,片頭片尾的時間是緊密銜接的,由此這兩組鏡頭構成了本片最大的自然時間邏輯,即一個男人向警察自首,敘述一件事情的經過。中間的幾乎所有內容,不過是自首事件的插敘,是男人說出的詳細情況。在自敘的開始部分,是男人關于他想出的following概念的概述,看似無關緊要,但仔細一看就會發(fā)現(xiàn),這部分鏡頭完全是按照事件發(fā)生的先后順序交代的,每一個鏡頭都是和劇情緊密相關的一次following。由此,這部分鏡頭構成了本片第二級的自然時間邏輯,后面的鏡頭,都可以在這段時間軸上找到對應的時間點,從而構成對這段自然時間邏輯的補充。從男人自敘的話外音停止(4’57’’)開始,男人的回憶指向了重中之重——被稱作柯布的神秘人物。這一點,符合普通人講述的習慣,即從最關鍵的講起,然后不斷聯(lián)想,補充一個又一個細節(jié)(例如,男人打電話問柯布防身的事,柯布說帶羊角錘。緊接著下一幕,就是柯布用錘子砸開玻璃的鏡頭)。在敘述細節(jié)時,可能會產生新的時間軸,于是又產生了對補充的補充。越往后,敘述越瑣碎,但是聰明的聽眾可以回朔,在上一級時間軸上對新的細節(jié)進行定位,通過層層回朔,建立起一個情節(jié)豐滿,邏輯嚴密的故事。這種口頭講述一般的敘事方式,將整個劇情置于一種壓縮狀態(tài),產生了極大的推動力,有時候觀眾甚至會感到并不是導演在講述一個故事,而是故事本身在推動導演的講述。正如同卡爾維諾談論意大利民間文學時所說:“每一句話都在不斷地交代一個結果…而并不關心細節(jié)的描述…(大意)”。而諾蘭在電影中,同時做到了二者。
影片的這個開始還制造了另一個奇妙的效果,通過男人和柯布西裝革履形象的交替出現(xiàn),導演成功的混淆的二者的形象。而后來我們會發(fā)現(xiàn),這正是柯布精心策劃的陰謀的核心部分(我在看第一遍時,稍一走神,就不得不反復回拉時間軸,以分清究竟是誰在跟蹤誰,由此還可以聯(lián)想到導演在后半部交代說柯布也跟蹤過男人,這組鏡頭就顯得更加意味深長)。
按我的分析,每一次插敘,都可能成為次一級插敘的自然時間邏輯。這是因為人的意識盡管混亂,但是仍然有一定條理性,在每一個記憶碎片中,時間仍然是正序的。那么,自然時間邏輯和情節(jié)邏輯是不是一回事呢?我認為不是。在后面的情節(jié)里,數(shù)次出現(xiàn)了柯布和金發(fā)美女的獨處場景,這些場景顯然并非男人的回憶,而是導演為電影構建的劇情骨架。在諾蘭的世界中,觀眾受到蒙騙并不是因為所看到的情節(jié)是虛假的,而是因為他們看到的情節(jié)不完整(劇中人物也一樣)。由于觀眾看到的始終是一個個間斷的時間片段,因此自然時間邏輯和劇情時間邏輯同樣具有極大的欺騙性。但是,自然時間邏輯是導演的邏輯,劇情邏輯是劇中人的邏輯,導演是知道謎底的,因此,一旦觀眾看到了完整的自然時間邏輯,謎底有了揭曉的可能。也就是說,劇情邏輯是用來編織迷案的,而自然時間邏輯是用來揭開謎底的。因此,男人和金發(fā)美女都只能深陷絕境,只有導演的代言人——柯布可以逍遙法外。
諾蘭的牛逼來源于內心散發(fā)出的恐懼。
打亂時間線,前半小時有點昏昏欲睡,后面局中局的線索露出來精神一振。畫面剪輯的格局和人物塑造過于單薄,背景故事太小,不夠成熟,這樣的整體來承載一個費勁心思的騙局略有不對稱。理解為諾蘭的試水作品
工于心計的諾蘭用這樣的處女作奠定了以后一貫的精巧敘事、緊張節(jié)奏、燒腦游戲。如同一個電影魔術師將觀眾玩弄于股掌之間。追隨的人不知道反追隨,生活一個巨大的迷局,比爾卻越陷越深。相較給諾蘭其他打了滿分的作品,這部片子格局太小,野心的施展空間不大,但一顆冉冉的希望之星在黑白影調里誕生了。
雖然你行的是雞鳴狗盜之事,但也不用擺出一副雞鳴狗盜之相
男主濃濃的一美既視感
有些追隨只是因為寂寞 有些追隨卻是恐怖的 世界上是真的有壞人的
除了6000美元的成本,跟斷斷續(xù)續(xù)一年的拍攝期,剩下全是諾蘭大神的才華了。
我曾經跟蹤過一對陌生情侶,因為他們走的太快了,完全不符合正常情侶的步速,這讓我好奇。當他們拐進路邊的快捷酒店時,一切疑云煙消云散。
重溫。這次首先注意到的是業(yè)余演員無可挑剔的表演,相比被調教速成的可能性,更愿意相信是諾蘭的幸運。人設、敘事模式、迷影致敬與自我預告(Cobb和Batman Logo真是有趣)都是未來的雛形,都得到不同程度的繼承、升級和翻新。唯獨最后一個鏡頭的余韻,在往后的諾蘭作品里再沒有出現(xiàn)過。
“雖然你行的是雞鳴狗盜之事,但也不用擺出一副雞鳴狗盜之相?!眳^(qū)區(qū)6000美元的成本,克里斯托弗·諾蘭一人負責導演、編劇、攝影、剪輯,雖不及《美國麗人》、《肖申克的救贖》那樣的經典處女作,但也絕對可稱之為傳奇,短小精干,非線性敘事的佳作?!铩铩铩铩?/p>
希區(qū)柯克遺風。 突然覺得彩色侵襲以后,我們失去了一種多么美好的電影風格。
關掉聲音你會以為這是新浪潮。
處女作總是驚人的。
諾蘭導演的廉價而構思精巧的處女作品。只是我實在覺得導演已經在太多的電影里自戀地依靠時間剪輯,難道用正常的方式就無法講述好故事么?
牛B導演都是從年輕時候就牛B起來的。
這片居然不是雙重人格!太脫俗了
我已經幾乎可以榮封諾蘭為我最喜歡的導演了。這不僅因為同樣是環(huán)狀敘事他的片比昆丁少了許多矯情,更因為他太好的掌握了觀眾的智力和口味,光憑剪輯和講故事就能在imdb250里占據那么多席。更因為他那么清楚文青的心理——就是喜歡默默躲在小角落里偷偷觀察人,猜測每個人背后的故事。
諾大神的處女作就這么牛逼了……
敘事大師諾蘭的處女作,“里面埋藏著政治寓言,還包括我作為一個英國人對于國家這個概念的一丁點想法”?!半m然你行的是雞鳴狗盜之事,但也不用擺出一副雞鳴狗盜之相?!薄懊總€人都有個小盒子,里面裝著大秘密?!薄鞍岩粯訓|西從你身邊拿走后,你才會發(fā)現(xiàn)自己擁有過什么?!?/p>
69分鐘的厲害之處就是,揭露和反轉都能如此自圓其說、行云流水,震呆下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