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記錄
視頻
提示:如無法播放請看其他線路
曾經(jīng)
回憶把我的世界逼到古宅的一角蜷縮
后來
世界變成了一輛去向遠方的巴士
曾經(jīng)
我的世界只有電視機發(fā)出的嘈雜
后來
世界變成了轟鳴、咳嗽和指尖敲擊發(fā)出的三重奏
同行的哥哥殺了像媽媽一樣的女人們
司機像爸爸一樣的照顧我
煉獄的路途駛向天堂的目的地
哥哥去自首了
爸爸咳出的鮮血染紅了天地
我終被治愈
明亮代替昏黃活了下去
1:宮崎葵太好看了,每次出現(xiàn)都想截圖。
2:窗外燈光,窗上水珠,人臉在經(jīng)過燈光時會現(xiàn)出輪廓,這個鏡頭很美。
3:導(dǎo)演非常喜歡在一個鏡頭內(nèi)實現(xiàn)內(nèi)景外景或是整個動作的調(diào)度,很簡潔,可以學(xué)習(xí)一下。
4:情節(jié)簡單,氛圍塑造很好,節(jié)奏也不錯,有時候還有些小幽默。但有些人物動機難以理解和共情,比如為什么他們都想殺人。然而這點對欣賞影片非常重要。
5:那4個墳是什么?
6:結(jié)尾的彩色,怎么說呢,好看是好看,但有點俗哦好像。
7:鏡頭焦距非常棒,好想知道是多少mm(看著像21-23左右?還是16?)
8:字幕庫上的字幕別下那個單個的,是錯誤的。那個壓縮包才是正確的。
這能算是劇透嗎:主角猛烈的咳嗽聲,傳遞出的不適和疼痛感有點太過具象了。
晚上看完,第二天頭疼一整天。。。
這樣的故事開局,不全滅簡直童話故事級別。
使用舊照片般的單色畫面,最后突然回歸彩色世界,有一點老套。
少年兄妹無臺詞狀態(tài)時的表演比說話狀態(tài)下更有說服力。
影院坐牢三個半小時,值得。但要舒適的觀影體驗,建議在家投屏,分成3個章節(jié)看完。
來北京已將近一個禮拜。兩會一結(jié)束,霧霾卷土重來。下班后,我躲在充斥著下水道異味的租房里,卷著被子,打開了這部電影。嗶站上僅一人觀看,也就是我。彈幕幾乎為零。 影片一開篇,是十五歲的宮崎葵的正面特寫。她的五官從來就沒變過,即便已經(jīng)過去了整整十七年。有些人的臉,可能過個七年,老同學(xué)都認不出來了。 她是我最愛的日本女演員之一。我嫉妒她的笑容。她笑起來的時候,只能用綻放這個詞來形容。她的嘴角,眼角,臉上的一切邊邊角角,能夠在一瞬間,同時綻放出不含一絲雜質(zhì)的童真與稚氣??上г谶@部處女作里,她自始至終沒有笑過一次。因為角色需要。這讓我很心痛。 役所廣司,名氣很大。說來慚愧,我是第一次看他出演的電影。看完以后,我覺得自己沒有資格評價他的演技。這部電影其實關(guān)鍵也并不是出彩在演員的表現(xiàn)上,重點還是攝像,鏡頭語言。 幾乎貫穿全片的美圖秀秀懷舊色調(diào)在最開始一度讓我產(chǎn)生放棄觀看的念頭,所幸我忍了下來,過了半小時左右,視網(wǎng)膜就差不多習(xí)慣了。再后來我就發(fā)覺,用懷舊色調(diào)也是有一定道理的,畢竟純黑白對光影的要求要來得更高一些。拍夜景的段落也確實不少。 經(jīng)歷過芬妮與亞歷山大的洗禮之后,三個小時的片長現(xiàn)在對我來說已經(jīng)算不了什么了。然而在一百分鐘不到的時候,我依舊不爭氣地睡著了,估計是白天工作消耗太大了吧。醒來已經(jīng)是清早五點,我重新啟動停滯的畫面,看到了最后。 公路電影,最愛的大概是巴西片中央車站,還有文德斯的德州巴黎,印象也很深刻。這部電影是從正片開始兩個小時以后才出發(fā)上路的,馬馬虎虎也算是公路電影吧。 講述逃避的故事向來是最歡迎的,可能是因為我骨子里就是一個離經(jīng)叛道的人吧。不管是為了錯誤而逃避,還是為了自由而逃避,逃避的行為總會讓我產(chǎn)生第一直覺:這是正確的。沒有改變,就會沉淪。逃避這個字眼雖然看似消極,實際上卻是無比樂觀的。在出走的那一刻起,就證明了,你想尋求改變。對于未來不抱有期望的人,是無法選擇逃避的。
從她渺小的背影,到她復(fù)雜的眼神,從凝視到被凝視的轉(zhuǎn)換,隨著畫外音的悄然響起,猶如來自天堂的召喚,走入其中,再無感知。
一場慘不忍睹的屠殺牽連起了三個無辜者的命運,與死亡擦肩而過的恐懼感侵蝕了單純的靈魂,逐漸蔓延到了彼此的生活當(dāng)中,接踵而來的是原生家庭的排斥和破滅,失去了言語和思考的能力,如行尸走肉般惶惶度日,無法擺脫的是迷茫、孤獨和絕望,直至第四個人出現(xiàn)喚醒了他們的不知所措,吵鬧只是片刻,寧靜將是永恒。
冰冷審訊室里的追問,只得到一陣陣費力的咳嗽聲作為回應(yīng),無人知曉的死亡,成為了殘留下來的懸念,只待浮現(xiàn)?;璋到]室里的孤獨,卻用一次次的敲擊墻壁來相互交流,隔著一堵墻的距離,沒有答案的回應(yīng),依舊擲地有聲。
寂靜房子里的相依相偎如此沉悶,始終如一的單調(diào)生活如影隨形,將自行車停在鐵軌上感受死亡的氣息,躺在混亂的雜物堆里消耗生命,走出死氣沉沉的空房間,坐上熟悉的大巴車,踏上凝視過無數(shù)次的蜿蜒道路,試圖重啟人生的新篇章,去探尋生命存在的意義,去感受內(nèi)心深處的恐懼,重回故地,相機記錄下的瞬間,如刺痛般深刻,如泡影般消散。
踏入繁華的森林坐聽蟲鳴,爬上陡峭的山坡眺望遠方,觸碰平坦的湖面感受平靜,只存在于言語間的青森,無法企及。
車窗外的風(fēng)吹動凌亂的枝葉,沙沙作響的雜音帶著一種無形的恐懼,難以入眠。無力的手指敲擊堅硬的車身,細微的叮嚀之音撫慰了內(nèi)心的躁動,逐漸入夢。
黑暗將至前的黎明,因為迷失自我而選擇傷害他人,他收到的懲罰是多年來的沉默和多年后的孤獨,渴望去親眼看到大海,卻只能將這份渴望寄托在他人的身上,惡人永遠都不能被原諒,但他只是個受害者,渴望蔚藍色的自由。
破舊收音機里傳來老歌曲的旋律,踏入布滿沙礫的海灘邊緣,岌岌可危的身軀,舉步維艱的道路,遙不可及的距離,觸碰到了冰冷刺骨的海水,感受到了生命將歇的幻滅,不再追逐。
一種人生,沉默不語,一種選擇,無法退卻,一種渴望,自由如風(fēng),一種結(jié)局,擁抱死亡,一種感受,孤獨成癮。
我們拼命追求的是內(nèi)心的安寧,卻失去了享受幸福的那份感知力,直到再也沒有力氣去反抗這現(xiàn)實世界的恐懼與不安、喧嘩與騷動,任由孤獨蔓延至每一個角落,聆聽風(fēng)聲吹散不滅的火光,輕聲道出心底的渴望:愛與自由。
第一遍·2022.9.26 在平淡的沉默中逃避現(xiàn)實的嘈雜,寄孤獨于一切生命的律動當(dāng)中,日常性的呆滯是為了掩蓋恐懼的神色,凝視虛無縹緲的遠方看見的是大海的咆哮,只在陷入沉睡的黑暗中才能短暫的忘卻,那早已死亡的靈魂和埋葬門前的肉身,沉吟不語?;野椎漠嬅嫱嗜チ缩r艷的色彩,輕柔的配樂攪動渾濁的空氣,緩慢的節(jié)奏勾勒出寧靜的現(xiàn)實,刺眼的光線取代了明暗的交替,夏日的蟬鳴喚醒了消沉的思緒,劃破長空的槍聲擊碎了烈日下的空靈,急促的電話鈴聲如恐懼來臨前的詛咒使靈魂顫抖,雨水侵入心底打擾了隱藏的不安,忍不住咳嗽是為了不泄露隱藏著的秘密,夜晚時分的抽泣如此絕望,雜亂不堪的房子被沉悶的氣息籠罩,活著是因為人體生命循環(huán)里微弱的意識沖動在掙扎。在新世紀的伊始,它仿佛打開了一扇從未有人進入過的門,指引著天堂。潮來潮往,我相信不久以后,一切將隨風(fēng)而逝。
爸爸! 媽媽! 綁架巴士的人! 直樹! 秋彥! 三和井先生! 和枝!
事實上,世界沒有想象的那么廣闊,可是世界是有深度的,或者說,有著超越三維空間限制的存在。這么幾個人,足以構(gòu)成一個天堂。(因為人是上帝的集合體!)(過去-傷害-保護-未來-希望)(就像是狄金森的房間,她與上帝遠航)開巴士離開,逃離的不是名字,它們作為回憶深鎖在頭腦里。在路上這些名字暴露了,在倉皇逃脫的途中蛻下統(tǒng)領(lǐng)者的姿態(tài),所以自由又回歸了?;蛘咚鼈冏冃巍?/p>
一開始在靜止的房屋,后來的巴士旅行,人在絕對上移動,可是相對巴士里的其他人并沒有移動,這很有趣。一個個逐漸走出巴士,才推動了命運。
長鏡頭,夜晚。青山真治把罪惡的夜晚拍成了人性沉默碎裂又拼合的夜晚,所有人的顫動都巨大有如驚雷,了不起。在看似一覽無遺的鏡頭下,人們都明知有著罪惡,人們又沉浸在罪惡的缺席里。是一則寓言:三和井與直樹一圈圈地騎行,質(zhì)問自首還是殺人。有點圣人的意味。"你不一定要活著,但是也不要死。"你能撐到準備活著的那一天嗎?那該是怎樣的一天啊。
警察(一看見叔,還是會餓...)堅持三井會變壞,可是沒有,變壞的是直樹。直樹也沒有變壞,他是被陰影逼瘋了。秋彥聒噪地照相時,他會抬起頭。他會給三井點壽司。所以,我們對變壞知道多少?我們對夜晚知道多少?一般來講,我厭惡涕淚橫流地懺悔的情景。在我們需要純粹為美與愛的惡時我們也需要瘋?cè)舜嗳醯膼?。我們更加需要的,?quot;我拼死也會保護他"就像保護自己。我們在理性的生和荒誕的死中被自發(fā)地拉拉扯扯。我們被凝視著,追隨著。所以這部電影是人類在作為贗品的伊甸園嘗試自我修復(fù)的記錄,是在欺騙的棕色調(diào)影像下露出荒謬微笑的存在姿態(tài)。我希望它沒有過去沒有未來,一切終止在和枝EUREKA!的那一瞬間,所有人的名字被喊出,所有人的恥骨埋葬在虛假的光明頓悟里。然后一切像素坍塌,重建,從最初的一幕。
以上,是我腦補過度過分解讀自我感動的內(nèi)容。我不知道哪一點觸發(fā)了這樣的想法,或許是該死的安靜吧。
+雋永的。在這類絕對的夢里,我們變得自己不能理解自己,記不起將自己的分散部分都給了誰:幽靈與影子這類詞語太過虛構(gòu)了,無法確定中斷敘述后是否成功安睡。不時走進未知的森林:準確來說是一種失序的日常,我們被喪失感所吸引...陷入灰褐色的夜。場景不可避免地展現(xiàn)了人物周圍的一切,由于攝影機在大部分時間里只有淺焦,這些周圍的物體都沉沒在一片朦朧之中。前景、中景以及背景的景深消失了,眼睛首先捕捉到的只有灰白。
公車方舟,昏黃史詩,可將是枝裕和次年問世的同類作《距離》虐進幼稚園,把今村和青山真治作比對后者是略有不公的,立教新浪潮大多數(shù)成員的完成動作是模仿后的解放,而是枝對偶像成瀨則只是解放后的模仿(園子溫、薩布基本也在做這個工作),青山們對日本電影做出的貢獻會如本片的死亡漣漪般徐徐擴散。
“用你的眼睛,帶我去海邊?!甭松?,難免搭錯車,下錯站,曾經(jīng)迷失的人們,也終將走出陰影,迎來光明。14歲的小小葵眼里全是隱忍不發(fā)的痛苦與哀愁。
小葵葵跟小葵哥哥簡直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啊 很好啊 我很喜歡!裏面的治愈係海浪搖擺儀兔兔也好想要一個哦!橋段的架設(shè)也還滿意 3個多鐘頭的片子一下子就看完了 喝點紅酒看看eureka 很愜意很舒服 害兔也好想來次尋找自我的roadtrip噢!絕對值得再多看n遍!
長鏡頭抄安哲羅普洛斯抄得也太那什么了。當(dāng)年的宮崎葵還是幼女啊。 還有導(dǎo)演有必要剪3個半小時片長不?
嫌疑犯苦口婆心說服同樣是受害者(從影響的源頭來說)的真兇,這是怎樣的心態(tài)和意識?我們總說要懲罰罪犯,是理所應(yīng)當(dāng)??筛匾氖腔厮菰搭^,去看看是什么引發(fā)了海嘯。我們唯一能再次避免的就是直面,而且需要給人選擇和重來的機會。
3.5小時,后40分鐘持續(xù)高能,可中間讓我尿了兩泡,因此減一星。生理極限是電影長度的頑疾,好電影分美夢型和噩夢型,但不管什么好電影,中間要是醒了會破壞一切,再次入睡到導(dǎo)演的迷宮中很困難,綿長的不應(yīng)期會戰(zhàn)勝一切情趣內(nèi)衣的。電影應(yīng)該立法,限制公映電影時長,去掉片尾字幕要是超過兩小時應(yīng)該罰導(dǎo)演強制參與本國影評人的十場飯局。
全片畫面幾乎完全為棕褐色調(diào),直到最后一幕象征眾人從慘案中新生轉(zhuǎn)為彩色畫面,與壓抑了三個半小時直到結(jié)局才得以舒緩的情緒基調(diào)相呼應(yīng)。公車綁架案的三個幸存者因內(nèi)心創(chuàng)傷而樹起心防,逐漸與身邊的親人朋友疏離,直到充當(dāng)保護者角色的司機役所廣司決定開啟一場漫長的心靈修復(fù)之旅。在青山真治的電影世界里,時間仿佛變成靜止而具象的實體,凝固在世間的所有角落,就連中段跨過兩年的時間跨度以及影影綽綽的連環(huán)女子兇殺案也仿佛是朝靜止的水面扔了個小石頭般,只是激起了不起眼的漣漪。而他鏡頭下的人物,也都像游魂般默默等待著內(nèi)心愈合的時刻,性格轉(zhuǎn)變也被平滑在看似日常的動作舉止當(dāng)中,外來的表兄本來相對活躍些但也逐漸沉默。配合故事基調(diào),青山真治大幅使用了空鏡頭與大全景,但最好的一段調(diào)度其實是開場的劫車戲。宮崎葵與宮崎降本色出演兄妹。
經(jīng)歷創(chuàng)傷后,三人被社會所不容,成為“他者”,而這層身份往往會造成失語,隨之而來的是猜忌和不幸被動地照單全收。為什么妹妹有一個貝殼是為兇手準備的?因為他們都是悲劇是同路人,兇手也曾被他們看做這個幽靈創(chuàng)傷場域中的“主體”。事實上在公交車上,兇手確實也是絕對的支配者。這不是一個避世到入世的故事,而是一個找回自我的故事。
20120122 @ home : 畫面構(gòu)圖太美. 長鏡頭底下體現(xiàn)生活的暗湧及如何走出創(chuàng)傷, 尋找心境的平靜. 片末宮崎葵的回眸一笑與突如期來的彩色畫面把之前的陰霾一掃而空.
15歲的宮崎葵 單色電影 公交車劫持事件后的三個幸存者 片長217分鐘 大量全景鏡頭 飽和的場面調(diào)度 前景 中景和后景的互動 這點讓人想到格里菲斯 闖入者效應(yīng) 后半段長鏡頭增多 節(jié)奏緩慢 開始有點像塔式的《潛行者》 無調(diào)性爵士 創(chuàng)傷治愈 不錯的作品就是太tm長了
遠景調(diào)度玩得很溜。不過概念化的動作太多了,人物都是仙子仙女。
青山真治的電影中有許多不斷出現(xiàn)的元素,這些元素又不斷重復(fù)著相同的主題,在新世紀來臨的時刻,青山真治將九州的被傷害與救贖用一部極具史詩氣質(zhì)的作品呈現(xiàn),在電影中“橋”永遠是重要的符號,因為就像九州需要橋與本州相連,被害者也需要重建與自己、家庭、社會的關(guān)系,青山真治并不相信血緣是家庭的連接,他更在乎彼此理解、有共同經(jīng)歷之人間的羈絆,所以“尋找”自我的那段旅程中,我們其實在很早前就知道了最終的謎底,也必須跟隨他們走這趟跨越九州的漫長旅途,因為在旅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彼此的相似,人物在宿命般的孤獨中需要找到生的意義,死太簡單了,死也不是解脫,青山真治背負傷痛前行的主人公才是他給平成年代日本的注腳,在無路可走的地獄面前如何找到天堂呢?九州是孤獨的,被遺忘的,被傷害的,它是孤島,但它終究能超越這些獲得自由,
浩劫余生悶且長,人造天堂靜如海,救贖之旅如隔世,......快進......,......快進......,笑著活下去,堅持到片尾,塵世微光照我心,種褐轉(zhuǎn)菉得廓清。啊~終于看完鳥~~~
這部電影在電腦里放了七年之久,擱在以前,會是我非常中意的風(fēng)格。1.青山真治很喜歡長鏡頭+遠景鏡頭作大范圍的場面調(diào)度,或者說,很安哲;2.在營造情緒時很喜歡采用“瞬間的靜默”這種處理手段;3.宮崎將去年情緒爆發(fā)的那一幕,和役所廣司的這一場對手戲十分精彩;4.“活下去”,精神內(nèi)核非常非常日系
不是宏大敘事,但絕對的史詩氣質(zhì)。公車上路之后有種方舟故事的味道。救贖與死亡奧義:“你不一定要活著,但一定不要死去”。長鏡頭有安哲的感覺,但空間感又像相米慎二的。片名Eureka據(jù)說是阿基米德在著名的皇冠故事里一遍裸奔一邊喊出的詞語,看到和枝在懸崖邊回頭嫣然一笑,畫面搖回來變成彩色,打出“Eureka”再合適不過了。另外Jim O'rourke的同名曲在片中也有用到。
熬到凌晨兩點鐘把青山真治的《人造天堂》看完了,盡管是本世紀初的老片,但這是我十年來看過的最長的劇情片。217 分鐘。一直在嘀咕有必要拍這么長么,賈樟柯的《站臺》也沒這么長。好在漸入佳境就忘記片長了。畫質(zhì)太渣,如果是BD畫質(zhì)會好些,宮崎兄妹的演技顯然要比瑛太兄弟、前田姐妹要好很多。
看過它竟然一年了嗎?這一年的時間消失了。它還繼續(xù)在我生命里。20070106。
【2013年最后一部電影】三個半小時看下去,滿目都是老舊照片的昏黃色調(diào)。只有結(jié)尾猛然轉(zhuǎn)為生機勃勃的彩色,才給人以希望和光明。自閉而沉默不語的人質(zhì)劫殺案幸存兄妹讓片子沉悶而壓抑。幸好有堅強的役所廣司在。長鏡頭攝影和調(diào)度很有安哲羅普洛斯的風(fēng)格。能看下去的話還是不錯的
其實更喜歡《尤里卡》這個譯名。3個半小時,像一場悠長卻舒適的夢,長鏡頭、大遠景、廣角鏡頭,寥寥無幾的臺詞,導(dǎo)演對于心理和性格的描寫真是細膩,環(huán)島旅行更像是一場救贖之路,三個相似性格的人,就這樣因為一場變故而有了交集。最后還是感嘆,在這蒼茫世界,人類終究太過渺小。喜歡15歲的宮崎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