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用沉默抗拒
和巖井俊二一樣,鹽田明彥的片子中充斥著青春的壓抑與躁動。
固定鏡頭和長鏡頭,幾乎沒有配樂,看著屏幕上那個內(nèi)向的少女,不動聲色的抗拒著周遭的侵襲和傷害,可是有時,她真的無能為力。
宮崎葵飾演的邊緣少女Kata有著安靜的性格和破裂的家庭,母親心理脆弱,甚至想到自殺,會在深夜悄聲慟哭著用拳頭砸地板,她和小學老師又一段美好的感情,可是老師突然辭職去遠方一個發(fā)電廠作危險的工作;Kata因為同學間的流言而不愿去上學,終日和一個流浪少年還有一個癡呆叔叔在一起。而蒼井優(yōu)則飾演一位非常善良的女孩,Kata的同學。她努力幫助Kata,帶她重回校園,甚至把自己喜歡的男生讓給她,可是最后,母親男友的一次強奸未遂還是令Kata走上另一條道路。Kata帶著傻子叔叔燒毀了自己的房子,在那美麗燦爛的笑容之后,她看著大火中的房子淚流滿面,搭了一輛卡車去找老師。
最后,她們擦肩而過,她跟著另一個人踏上人生旅途……
太憂傷沉重的故事,即便用如此淡薄的方式講述。沒有唯美的景致,沒有深刻的對白,甚至沒有動人的表情。
片中主要有兩段音樂。一段是Kata回憶她和老師在一起的情景,伴著一首很好聽的女聲歌曲,溫馨愜意;一段是Kata和傻子叔叔在燒房子之前準備汽油等等,伴著有激烈鼓點的搖滾樂。整部片子都很安靜,對白也很少,且沒有強烈的語氣,這樣的搖滾樂突然想起,讓人心中振奮和緊張起來,也預示著故事的高潮即將來臨。
下邊八卦一下。片中宮崎葵和蒼井優(yōu)的扮相都是普通的學生裝,非常好看,可是我覺得唯一的不足就是眉毛修的太細了,以至于我開始都差點沒認出來她倆。
另外,發(fā)現(xiàn)一個帥哥,就是最后的coffeeshop guy,伊勢谷友介。
2 ) “無病”的痛感
鹽田明彥的《害蟲》是我在18年最喜歡的電影,它隔著遙遠的時空向我印證了在閱讀《人間失格》時體驗到的私人感受的真實性與共通性。
它展現(xiàn)了一個人深陷“家庭-人際-社會”戕害機制泥沼中被攫住喉舌,又因自身懦弱而無力自救,最終被流放至社會邊緣淪為“害蟲”的悲劇過程。與太宰治作為作家?guī)в凶允∫庾R在私人回憶敘述中沉淪于眼望自我墮向無可救藥深淵中表現(xiàn)出的心不由己的精神陽痿有著本質(zhì)不同的是,《害蟲》中的少女幸子對幸福抱有像大多數(shù)同齡人一樣的單純幻想,但對世界的認識又深受局限,于是當種種不幸發(fā)生在她身上時,她只能遵循著“動物/昆蟲”應激的本能作出逃避或自殘,漸漸養(yǎng)成本質(zhì)上為懦弱的“習性”,當她面臨男友稍顯過界的質(zhì)問時下意識地做出自保的退讓,這種超齡成長的故作成熟顯示出了一種卑微靈魂撐起巨大脆弱外殼卻不住顫巍隨時坍塌的悲劇美感。
“懦弱的人連幸福都害怕”,這句來自常被人指責為“無病呻吟”的《人間失格》的告白,恰恰為《害蟲》作出了最精妙的注解,并且兩者交匯道出了“無病”背后真切的痛感。
3 ) 逃避,不斷再逃避的青春
對白很少,以文字的形式表述主角北的心境路程,不斷逃避的少女,無法承擔的事壓在身上,于是只能逃避再逃避罷了,。直至最后主角也在面對事情時選擇逃避,也絲毫感受不到想要去改變什么的心態(tài),只是茫然的接受,然后接受,接受。。還能接受些什么呢,“來者不拒“的少女
最后搭車那想起來海邊的卡夫卡田中君的那段,還是不錯的,這部片子
4 ) 「Let`s Make Our Way」
在我還在青春的看了這部電影。
因為我那時年少輕狂。對任何慢節(jié)奏都會嫌羅嗦。
所以我?guī)缀跏峭浟??;蛘吒揪蜎]看完。
再遇到。想到「是那部??!講了什么來著...?」
當我的青春徹徹底底的結束了之后、才變得靜下心來是不是為時已晚?
「Let`s Make Our Way」
這是校園文化祭的時候大合唱身后的那條橫幅。
寓意很深、因此變得無法忽略。
不知道你是如何的度過了你的學生時代?
而我...大概曾經(jīng)就是那只「害蟲」。
這一切都是有根源的。
幸子沒有父親、所以用「父愛情結」來解釋她與老師的相戀。
老師被迫離開,到了很遠很遠的那里。
幸子穿著裙子給在冰雪世界的老師寫著信。
同學們都嘲笑著她。
背地里講著關于她的悄悄話。
夏子 在正常學生的軌跡里
每天和喜歡議論別人的女孩子一起討論作業(yè)、上學放學。
在正常學生軌跡里生活的同學們認為幸子是怪胎。
我的學生時代、也是別人議論的那個角色。
「她、上課時看與課本無關的書被老師發(fā)現(xiàn)了!」
「她、上課時和別人說話被老師罵了!」
「她、每天都不寫作業(yè)!」
「她、是不是跟那個男孩子談戀愛了!」
......
被別人孤立著。所以討厭學校。
討厭學校。所以逃學了。
在學校外面,幸子遇見了壞孩子。
他在她眼前示范著如何用不辛苦的方式得到錢。
青春、是沒有思維的。
單純或是懶得去思考、怎么形容都可以。
和壞同伴做壞事也并不會覺得那是壞事。
更不會發(fā)覺自己是多么的壞、或是多么的特立獨行。
夏子 每天和女同學一起上學。
她隔壁的幸子從來不和她們一起。
她走向另一個方向。
她自己的方向。
她的壞同伴為了活著而無可奈何的繼續(xù)壞下去。
可是...他不能讓幸子和他一樣的壞下去。
幸子說「我也想試著劫車搶錢」的時候、他怎么也不能讓幸子也怎么毀壞自己。
壞同伴、因為私藏了黑幫交易的毒品而被打死。
幸子最好的那個伙伴依照著他人生的那個悲劇、走到了盡頭。
夏子在這個時候出現(xiàn)、和幸子成為朋友。
我并不認為夏子是偽善的人。在那個時候。
她每天和幸子在一起。一起上學放學。
她鼓勵幸子成為文化祭的鋼琴演奏。
直到她暗戀的那個男孩變成了幸子的戀人。
她暗戀著那男孩、可那男孩卻拜托她去和幸子表白。
因為和幸子是朋友、因為幸子和她是朋友。
夏子這樣去做了、夏子的被拜托也成功了。
看著幸子和自己暗戀的人在一起、夏子她嫉妒了。
夏子在這時也沒有表現(xiàn)出「偽善」。
正巧遇到幸子母親的戀人企圖強暴幸子的夏子、保護了幸子。
在此時她卻成了看熱鬧的圍觀者。
她把這件事告訴了那男孩。我猜。
卻還在別人用怪異眼神注視著幸子的時候、握緊了幸子的手。
男孩質(zhì)問著幸子「我聽說你媽媽帶來的男人......」的時候、幸子明白了她與夏子所謂的「友情」。
她去學校的理由再次丟失。
她再次被傷害。
她用了少年最年少無知、膽大妄為的報復方式燒了夏子的家。
看著被大火吞噬著的那個地方、她哭了起來。
用最單純少女的眼淚來陪葬她丟失的友情。
然后她去了老師的那個方向。
一路上、愿意帶她一程的人,大家都沒有彼此防備。
離開了那個她最陰暗的家、那個學校,其他無論任何方向都是光明的避風堂。
可是...
她再一次逃避了。
當老師馬上就要找到她時,她逃避了。
或許是擔心老師要把她送回去。
因為老師不也是由于無法接受現(xiàn)實的輿論而離開嗎?
或許是不想老師再為她受牽連。
或許是她想再逃跑到一個沒有人認識她的地方去。
逃避整個世界。
「Let`s Make Our Way」。
大概因為我的青春時代有很多與她相似的地方。
所以我并沒有覺得電影是在講述一個少女的歧途。
相反的更像是「像我一樣的不良少女」的不被人知道的平淡的青春。
當很少伴音的這部電影在幸子制作汽油彈想要燒掉夏子的家的時候,
響起了激烈的搖滾伴奏。
就更叫我聯(lián)系起了我的青春。
很多東西一去不返。
很多東西只剩下了觸景生情。
而...卻絕對沒有因此而感到遺憾和悔恨。
因為...
那是屬于我自己的路。
青春的路。
5 ) 敬,人吃人的世界
作為人類,我們向來被教導要關懷不幸者。
但這個道理是講不通的。幾千年的人文文化,是講不通的。
因為一個人的“不幸”,從根本上是源于“正常人”的評價和定義。
是社會上的“正常人”們,因種種原因,親手把原本正常的一群人推向社會邊緣。頒給他們“弱勢群體”的名字,并且用其實冷漠的憐憫持續(xù)不斷地低賤他們。在他們變得瘋狂之后,扔下一句“害蟲”的罵聲,揚長而去。
印象最深的是KITA媽媽的那場哭戲。年輕并瘦弱的她一言不發(fā),緩慢向房屋深處走去。在身體接觸到墻壁的瞬間,徹底失去力氣,背影順著墻狼狽地滑到地面,蜷縮在墻角。她雙手張開,十指卷曲,關節(jié)暴露,像受困動物亮出的爪。那個她以為真心愛她,并且交付了自己所有信任的男人,卻暗暗打上了自己女兒的主意。原以為的重獲希望,驟然升騰成了漆黑一片的噩夢。她極其憤怒,極其悲傷,極其恐懼,極其絕望。她大哭,卻只能從喉嚨中發(fā)出尖銳的吸氣聲,似乎溺水的人奮力呼救卻發(fā)不出任何聲音。或許是她沒有足夠的勇氣和底氣放聲哭泣。她是被社會狠狠烙下標記的弱者,因而她的眼淚淪為加深她弱者定義的鐵證。她不可以放棄最后這點用來存活于人類社會的尊嚴。更何況,哭又有何用。若鄰居聽見她的哭聲,也只是多了一點飯后談資。整個世界早就串通一氣,聯(lián)合起來,隨時準備踐踏她已經(jīng)搖搖欲墜的靈魂。
為什么是害蟲?他們有血有肉,心臟在左邊胸口砰砰跳動;他們有淚水,也會因為一些事情而暗暗高興;他們的眼睛看著和正常人一樣的世界,他們的皮膚在受到陽光照射時也會有溫暖。
這個問題,所有人都沒有能力給出答案。13歲的KITA也終是找不出結果。當她坐在黑色的陌生人的車里,望見身后匆匆趕到餐廳的老師,她忽然感覺不到一點希望。等了那么久的人,那個唯一能夠拯救她的人,但卻偏偏遲到了。也許命運就是在一直戲弄她。KITA在13歲放棄了抵抗,從此失去了表情。
可是仔細想一想,其實是有出路的。KITA原本并沒有被困死在懸崖。蒼井優(yōu)演的夏子,一往無前地喜歡著KITA。她可以不顧“正?!蓖瑢W的反感,不惜撕破與她們的關系,堅持鼓勵KITA上學。她推薦KITA去當班級合唱表演的鋼琴手。她容忍暗戀的男生和KITA交往。她在KITA遭受流言蜚語的時候,緊緊拉起了KITA的手,毅然和KITA并肩走過議論紛紛的人群。
我還記得夏子在運動館練習體操時,看向一旁KITA的笑。開心得一覽無余。
而遺憾的是,KITA沒有膽量回應這份感情。她的自尊已經(jīng)被現(xiàn)實消磨得只剩下一張薄紙的厚度,她只有在和同樣是邊緣人的OGATA和久藏相處時才會不自卑。夏子是健康并且陽光的人,是主流群體的穩(wěn)固成員,KITA無法面對她。
換句話說,在正常人低賤KITA的同時,KITA也早就把自己貶值。
這才是悲劇的根源。一個年幼的靈魂就這樣被人類生吞。
6 ) 少女在破滅中的吟唱
這是鹽田明彥在01年的電影,獲得了2002年日本電影專業(yè)大獎的最佳影片獎,而鹽田明彥本人也憑借此片贏得了最佳導演獎,也讓女主角宮崎葵問鼎法國南特電影節(jié)影后。
不過,最初打算看這部電影是沖著宮崎去的,小妮子是目前最欣賞的日本新一代女優(yōu),整體感覺是優(yōu)質(zhì),無論是演技還是個人生活。初次見她還是那部自在票房上大放異彩的《NANA1》,雖然那時完全被MIKA的大琦娜娜迷的不行,而AOI的可愛的小松奈奈總覺得沒勁了點,就是日本最傳統(tǒng)的卡哇依女生,不夠漂亮,傻乎乎的嗲聲嗲氣,可是后來知道AOI因為拒絕床戲而拒拍《NANA2》時,真想給小妮子拍手叫好,難得在現(xiàn)如今日本女優(yōu)寫真到處飛的時候,還得有一個如此潔身自好,不拿身體做戲的姑娘,還有去年的婚訊,著實讓人佩服小妮子敢作敢為的真性情。
而《NANA2》中市川由衣無論從外型還是演技上帶來的失望,著實讓筆者體會到AOI是如何的難能可貴,并且對MIKA的大琦娜娜也沒了感覺,反而正式愛上了這個長相平凡,眼睛明亮的姑娘,后來又看了她的《現(xiàn)在只想愛你》,《初戀》,甚至連《初雪》這樣沖著人氣和票房,沒什么內(nèi)容的片子都看了。還是喜歡她多演些文藝點的片子,太票房和俗爛的片子對她多少有些浪費資源。
也很高興在電影開始沒多久,驚喜的發(fā)現(xiàn)了一直欣賞的另一個女優(yōu)——蒼井優(yōu)。認識她是由巖井俊二開始,《花與愛麗斯》,《關于莉莉周的一切》,還有后來的《蜂蜜與四葉草》,《彩虹女神》,到最近熱播的日劇《料理仙姬》,她都是干凈簡單的美麗,帶著babyfat的臉,微翹的嘴唇,眼角的淚痣,始終那么清新可人。雖然YUI在里面的戲份不多,也沒什么發(fā)揮的余地,可還是很高興的看到兩個演技派小姑娘間的軋戲。
起初不太明白電影的名字,后來查了一下,“害蟲”,意指引發(fā)周遭不幸且自身不幸連連的女主人公。不過看完片子反而覺得“害蟲”不應單指KITA,她并沒有帶給周遭人多少不行,相反,她的不幸和絕望都來源于她周圍的世界,和老師的感情,缺失的家庭溫暖,朋友的死亡,和小男友的分手,差點被媽媽的男友的強暴。這些不幸都不是她引發(fā)的,而是被強加的。本身是自閉沉默的孩子,缺乏感情連接,又怎么會自找麻煩的把那些有的沒的都往自己身邊招?是那些自私冷漠的人們自己,為了世間的所謂道德,自身的欲望和悲戚,而不惜去傷害別人,即使這個女孩只有13歲。
從道德倫理的角度,也許KITA和小學老師的感情連系是有錯的,可是從KITA的角度出發(fā),她只是一個缺乏父愛和關心的小少女,面對冰冷的家庭氛圍中,身邊是屢次寂寞的自未遂的媽媽,母女之間也沒什么言語和情感的交流,這樣的KITA怎會不需要人照顧?當KITA用腳趾開啟唱片機,安靜的坐在椅子上,身后是最愛的老師,溫柔的用毛巾擦干KITA的頭發(fā),這樣的氣氛是寂靜沉默的曖昧。不甚合適的一對很容易就會在可怕的流言和成年人自身道德規(guī)范的強勁攻勢下土崩瓦解。老師離開,KITA也不再去上學。愛還在。
一、黑夜偶遇少年
一個夜晚偶遇幫助自己嚇退跟蹤自己的中年大叔,靠交通事故欺詐錢財?shù)纳倌?,開始有溫暖的感覺,終于有人可以分享寂寞。寂寞的人在一起,往往言語甚少,只是沉默。一個眼神,一個淺笑,你懂,我懂。是否我們很久以前就認識,幸好為時不晚,感謝那個夜晚,還有那個變態(tài)大叔,我是否也應該謝謝他?天亮我們已經(jīng)是朋友,同是缺失,同樣渴望,除非相互依靠才得安眠。直子說,“我們?nèi)缤瑹o人島上的光屁股孩子,餓的時候吃香蕉,寂寞的時候相抱而眠。”
可是,我們畢竟不是木月和直子,我們相互依靠,可一旦有人離開,生者還可繼續(xù),如同在行進中與同伴走失的迷途蟲豸。那些體溫的碎片依然讓我相信你是可以信任和依賴的朋友,只有你會擔心我是否真的會被撞死,阻止我的任性而為,在無數(shù)逃離校園的日子里,陪伴我寂寞受傷的心。
還有精神異常的SHUZO叔叔,三個人的世界可以如此簡單而美好,我們都有孩童般的笑聲和歡顏,垃圾環(huán)繞的破屋成為愛的集聚地。
二、最愛的老師
老師果然還是懼畏人言的啊,我不是很懂,也許真的是因為太年輕,沒有什么可失去,才這樣肆意妄為,任性的喜歡上老師,明知這樣是不對的,但我從未將它看作一個錯誤,只是我喜歡的人恰恰是自己的老師而已。真不明白為什么在人們眼中是這樣罪大惡極,連老師自己都認為自己錯了嗎?
老師,我要從新上學了,因為陪伴我沿街游蕩的少年死去了。
三、媽媽不能再快樂了
自從爸爸離開后,媽媽就沒有笑容了。深夜腦袋撞墻的聲音,隱忍的哭泣聲,我們變成了沒有語言的母女。可是我知道,她很寂寞。
終于又看到媽媽的笑容了。一切如此簡單,只需要一個男人??墒沁@個外貌和善的男人,竟然企圖強暴我,幸虧被下學的NATSUKO及時發(fā)現(xiàn),可是媽媽,你什么也沒說,只是哭泣,只是哭泣,我知道,你又陷入了絕望的泥沼??晌乙呀?jīng)不知道怎樣愛你了,我想,你也是吧。
媽媽,請原諒我竟然和SHUZO一起燒了我們的家。請相信,當房子逐漸從我眼前燃起時,我是那樣的害怕。我不知道你是否會原諒我,此時我只想逃走,遠離,流浪。
四、NATSUKO,謝謝你
在我被流言蜚語逼得無處可退時,在老師離開了我時,在媽媽被寂寞打敗時,我只是忍,只要沉默就好。謝謝你,NATSUKO,在一切都試圖吞沒我時,一直這樣的陪著我,及時我冷漠,不言不語,似乎我們不再是最好的朋友,可是你還是相信我,鼓勵我,保護我,在和HANASHITA的交往中一直力挺我??墒?,你也是喜歡他的吧。為什么在他牽著我離開時,我竟沒有留意到身后的你寂寞的表情?是我太自私嗎,活在自己的世界太久,漸漸看不到愛的光亮?NATSUKO,謝謝你在眾人異樣的眼光中牽起我的手,穿過那陰暗窒息的走廊,也謝謝你總是試圖留在我身邊,陪我一起面對那些質(zhì)問和疑惑。
NATSUKO,對不起,我總不能給你的關切和愛以回應,我想把一切埋藏??墒俏覀兊挠颜x,你會一直堅持是嗎?即使對方是如此被動的我。
五、HANASHITA,我原以為你會是不同的
你果然覺察到了我的躲藏,也許我是在害怕你會有和他們一樣的疑問,害怕我不是如你想象的美好。你是單純的少年,我以為你會幫我忘記,你會給我新的希望,連你的吻都那么青澀稚嫩,少女夢幻的單純悸動。
HANASHITA,對不起,也許我從未愛過你,喜歡倒是有一些的。要不你看,在那么的無力承擔面前,我竟這般想逃,想見老師,也許他是唯一會無限包容愛護我,而沒有這些那些要求規(guī)定的人,他是像父親一樣的愛人??墒撬麉s沒能及時來見我,所以我選擇了跟另一個陌生男人走,即使那是另一處沒有希望的深淵,卻是我絕望的歸途。
至此,我的故事也算講完了。余下的時光,已沒有物事可以紀念,只是我會不斷吟唱,婉轉(zhuǎn)低回,填滿所有虛妄和空無,直至破滅。
P.S:影評?隨筆?抱歉,我也不知道。
7 ) 害蟲
1、看了鹽田明彥的《害蟲》,記分場用了八頁紙,不談什么場景具體分析了。
發(fā)現(xiàn)有一些地方是自己感興趣的,比如他會選取人物的部分身體納入畫面,調(diào)度人物,而不是移動機位,這樣的話視點是固定在某一個地方的,觀眾的眼睛和鏡頭在這一時刻就重合到一處,同時這也是約束了視點,導演讓你看啥你就只能看啥了。
另外他非常喜歡由點及面,先是取一個動作特寫,再給你一個全景。
打出片名前,有三個場景。
第一個是家中,媽媽輕生的意念。
第二個是教室,女生們談論宮崎葵扮演的女生家中的情況,同時蒼井優(yōu)也出場,蒼的態(tài)度很明確。
第三個是宮的一個背影,搖至側(cè)臉。
這三個場景,立刻讓我決定看下去,不僅僅因為有兩個喜歡的女孩在電影里扮演角色,也回為導演這種控制力,非常的節(jié)制,我對鏡頭的節(jié)制有好感。
看電影簡介是一件無趣的事情。
我的樂趣不在于了解發(fā)生了一件什么樣的事,也不在于一個人如何通過一個少女來表達那個世界成長里無法碰觸到的孤獨,而在于“書寫”過程。
每一個場景之間,每一個承接下去的鏡頭,在觀看的過程里面,欣賞著。
越來越喜歡玩這樣一種游戲,每個場景當然是要承擔情節(jié)或情感任務的,告訴你這個場景的主題何在,人物也給你,時間也給你,空間位置也給你,你會怎么設計這一個過程,你會如何調(diào)度你的人物,你會用什么樣的方式?jīng)Q定了你是什么樣的視點,或者說你的內(nèi)心到一個什么樣的程度。
2、宮崎葵這樣一個女生,她微微張開雙眼的表情能在一個瞬間擊倒我。
蒼井優(yōu)在片子里的光彩被淹沒掉了,雖然還是那么輕盈的美麗,可是宮崎葵的眼神太有殺傷力了。
相比NANA,她那個年紀還沒有長開,臉小小的,把所有的情緒都壓抑在心里。
不是孤僻這個詞,是孤單又壓抑。
對于優(yōu)的好處她也是明白的,還是不知道怎么反應,她對人是很直接的,發(fā)現(xiàn)自己想要的東西一定會撲頭趕上,所以她并不膽怯,一個能放火把自己家和過去燒掉的人不是膽小鬼,她只是無所適從。
在片子里,聲音是個重要的元素。
環(huán)境音,打擊樂都襯托出這個世界的吵鬧與內(nèi)心的煩抑。
再一次想到人與世界的關系,自己處在其中,不自知。
能否原諒自己也是能否前進的理由。
3、對于要發(fā)生的事有能力感知,卻不去阻擋,到底是為什么?
只是,無論哪種結果,都是生活的一部分,自己沒法去控制,控制也不是解決問題的所在。
想,她的命運在哪里,會如何。
這是最后結尾沒有讓她和老師遇見的理由,哪怕她在車里看見了他,她還是坐上一個不懷好意的男人的車。
對命運不去掌握,這不是成人世界的規(guī)則。
她十五歲,父親不在了,媽媽也不關心她,學校里有一個女生對她很好。
4、老實說,真的很欣賞里面一些場景的人物調(diào)度關系。
8 ) 害蟲
害蟲里的葵,眼神太漂亮了。
在此之前,對葵并沒有什么感覺。
看片子的時候也沒什么精神,本來想找恐怖片來著。
結果中意的幾部都沒上映,看著微博的背景,想著不如看阿優(yōu)好了。
蒼井優(yōu)是我的本命。
隨手就抽到了害蟲。
最近狀態(tài)都不好,假期綜合癥太嚴重,看片都是跳著來。
斷斷續(xù)續(xù)跳了好幾次,因為才發(fā)現(xiàn)阿優(yōu)劇情好少(淚),所以是知道大概的情節(jié),聯(lián)系著評論看下去。
在Kita開始丟自制的燃燒彈,看著火焰由最初的微笑到痛苦的跑走,跳上貨車時,開始認真起來。
葵在黑暗里的眼神太漂亮。
那時候的她,年齡還很小,可是已經(jīng)有了那么漂亮的眼神。
突然知道了為什么那么多人喜歡她。
希望假期綜合癥快好起來。
然后再好好,看一次。
青春啊,那麼好又那麼沒用。不如“無後為大”
初見宮崎葵。不夠好,但我還是忍不住的偏愛它。青春是一場不計后果與傷痛義無返顧的逃離,一場糾纏而蔓延的殘酷和絕望,請別遮住我的陽光。
看這類片子已經(jīng)沒感覺了。
不知所云
除了那段激揚的鼓聲,剩下孤獨,殘酷……
很不錯```日本社會問題
サチコ 嗯 孤獨女孩上路了
沒看明白,連不成串。。。
節(jié)奏慢斃了!太不適合現(xiàn)在的狀態(tài)看了= =
看過但沒印象了
看這片子我死了不少腦細胞...固定鏡頭,緩慢的節(jié)奏,特意放大的環(huán)境音,還好后半段比較戲劇化,突然出現(xiàn)的配樂,奇妙的魅力。結尾很離奇?!皭憾臼侨祟惖奶煨?,如果想著為人類美好而戰(zhàn)斗,不在邪惡的一方,那也許就是最不真實的世界了?!?/ 宮崎葵 獲得了2001年國南特電影節(jié)影后
日本電影基本上太跳躍,不看簡介真的分不清啥是啥...初二看的,Mark一下
酷
甜蜜。憂愁。悲傷。
......
越走越遠
好復雜……
固定鏡頭,緩慢的節(jié)奏,特意放大的環(huán)境音,還好后半段比較戲劇化,突然出現(xiàn)的配樂,奇妙的魅力,真TM作者
好吧,我看不懂
15歲的小葵和小優(yōu)嫩得可以擠出水來。挺壓抑的一部,最后幸子和老師擦肩而過的時候,有種現(xiàn)實被狠狠粉碎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