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記錄
視頻
提示:如無法播放請看其他線路
提示:如無法播放請看其他線路
第16屆#法羅島電影節(jié)#無人知曉單元第4個放映日為大家?guī)怼栋哆呏谩?,下面請看前線軀殼已死靈魂尚在的人與世間剪不斷理還亂的評價了!
曲有誤:
情感的回響,放下執(zhí)念的告別。
迷幻松餅:
比《電子云層下》還要科幻的愛情驚悚片。
Xavier-耐觀影:
我拼命的想認為這是一部佳作,畢竟是黑澤清的作品呀!結果卻事與愿違。
趙小毯:
場景調度和環(huán)境氛圍可見功力,黑澤清鬼片似的調度、生與死之間的界限,情緒往心里狂鉆。
果樹:
溫情的鬼片,最后的告別之愛欲很加分。很難不想起來《下一站天國》,整體看下來的觸動不如《天國》,但講究的鏡頭與音效,很不錯。
Her Majesty:
生活里無法解釋但一定存在的神秘性。對逝去愛人的貪戀和思念會把他換回,可以一起共度生者與逝者的岸邊之旅,當然也要忍受他曾經犯下過的錯誤,以及再次離去時的傷感。
布谷卟咕:
尋找靈界和自我,羈絆的意義在這過程中變化著。節(jié)奏很棒,有一個時刻擔心著失去的設定,而這種不安每次又會帶來新的驚喜,讓人向往并期待靈魂的存在。溫暖的是知道愛的人很好,也在遠處愛我們。
Spy Liu:
又一部講述執(zhí)念的日式治愈系(or致郁系)模板作品。日本最盛產這種用幾個關于執(zhí)念的故事按固定模板填進一部作品中,之后再搭配優(yōu)美景色進行緩慢敘述。劇本本身和敘述方式創(chuàng)新性為0,表演略浮夸。
非有想非無想:
一個關于放下執(zhí)念的故事,走過你來時的路,去你去過的地方,看你看過的風景,認識你認識過的人,吃你喜歡吃的食物。就能放下你的離去嗎?鬼片調度,光線景別表情配樂總有詭異相伴。覺得關于生死的探討還是略顯淺薄。
歐.尹:
溫情且細膩的作品,不覺得有什么缺點,也不覺得有多么了不起。最高明的是篇幅過半時讓女主返程,既豐富了情感層次,也避免影片淪為某種特殊形態(tài)的短篇集。最離譜的是男主在農村講授波粒二象性,而村民們竟然還能聽得津津有味。
熱可可加鹽:
眷戀與記憶的回溯,帶來真實與想象的不可知。可黑澤清鏡頭下的人物似乎都成為了氛圍的從屬,除了推動劇情進展(及/或)烘托氣氛外缺少了屬于自己存在的意義——除了女主以外的角色都換一遍,似乎這個故事也依然能說通,不是嗎?
psychopath.MN:
一場與過往和解的旅程,一場放下執(zhí)念的旅程。構建了一個人鬼與生死邊界模糊的世界,在真實與虛幻混淆的界限徘徊,死亡不再是結束,末日也只是開始。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倒也十分美好。 情愛似窗花,絢爛美麗,卻早晚凋零。擁有過足矣,剎那即永恒,美好不過是愛你的人依然記得你。她曾說有時候沒有了斷才是最好的結果,可是最后她也親手燒掉了她曾不愿銷毀的禱告書。
子夜無人:
黑澤清電影里的人物永遠像是困在某種咒語之下,那面五彩斑斕的紙花墻壁,一覺醒來就被打回破敗的原形,多像是鏡花水月般的夫妻關系。拿掉了男女主角步入婚姻的前史,讓同床共枕的伴侶乍看之下素昧平生,多處運用到鬼片調度,人物毫無征兆地突然出現(xiàn),室內戲的光源可以從天光大亮倏忽間變成漆黑一片,但并不是揭示親密關系真相的老調重彈,反而是一路放手、一夜歡好之后,情感仍然戰(zhàn)勝了現(xiàn)實的生與死。
鮑勃粥:
時間與地點兩者間具有高度靈性的糾纏態(tài),玩弄著觀眾的觀測。生死之間呈現(xiàn)一種基準線,影片反復在其上下兩側進行波狀的震蕩。不僅是閃現(xiàn)的小把戲,更是光,霧氣,變動景深等技巧的加持,對于影像能力的自信可見一斑。不故作姿態(tài)而是觸及到婚外戀情等似乎不夠純粹的領域,這樣的處理反而更有實感,并未陷入一種夢幻的甜美。通過多點對于報社,餐館和農村的扶持,表達了定量的社會關懷,似乎呈現(xiàn)一種新形態(tài)的后311邏輯,生死的交錯向下塌陷成一種景觀,是可交互,可共存的,且可復蘇的構建。
#FIFF16#無人知曉單元第4日場刊將于稍后釋出,請大家拭目以待了。
文 | 阿嬤
電影用長達兩個多小時的篇幅講了一個玄乎神道的魔幻情愛故事,自殺的丈夫靈魂沒有上天堂或是地獄,而是踏上了長達三年的漫漫回家路,一切只為與妻子做最后告別。重逢的二人踏上了奇異之旅,并在行走的途中試著重新了解對方,讓過去瀕臨破滅的愛情重燃。 故事本身所裹挾的詭秘氣質對我來說,并沒有太多新鮮可言,因為失而復得讓七年之癢的瀕危情愛再次起死回生的套路,甚至讓人有些昏昏欲睡。
但是,兩個多小時的片長里有一處最動人之處,一下彌補了我對片子的所有不喜,那就是蒼井優(yōu)出現(xiàn)的五分鐘。 這大概是片中最好看的段落了,深津繪里飾演的妻子瑞希始終對丈夫生前的一次不軌行為耿耿于懷,最終決定去見讓自己的婚姻崩塌的始作俑者,蒼井優(yōu)飾演的情人朋子。
兩個女人面對面客氣地坐著,面上不動聲色,內里刀光劍影,一言一語,你來我往間暗藏的強大戲劇張力好不過癮。 -我叫藪內瑞希。 -我叫松琦朋子。 那之后他怎么樣了? -找到了。 -是么,太好了。這樣問挺厚臉皮的,但我一直挺在意的。 -他聯(lián)絡了我,說他一切都好。 -真是太好了。 -嗯。醫(yī)院的信寄到家里了,不說清楚情況,可能會給大家添麻煩。 -好的。 -真是讓你們擔心了,已經沒事了。但他不再回醫(yī)院工作了,有什么手續(xù)要辦么? -不用,我轉達給院長。 -那就拜托你了。
-我一直很好奇藪內醫(yī)生的夫人是怎樣的人,不過,您跟我想的差不多,反而有些失望。 -我也一直想見你一面,你帶給我了很多鼓勵。 -我給你鼓勵? -是的。我一定要先比你找到他。 每次想到你我都充滿力量。挺奇怪的吧。 -我的話,與其讓他被別的女人搶走,還不如讓他真的死好了。 -那真遺憾,他還活著。我比從前更了解他了。 -你是來跟我說這個的? -也不是,只是想讓你知道,我們是一對平凡普通的夫妻而已。 -我知道啊。 -那就好,夫妻關系其實很復雜,我原本以為外人不太明白這些的。 -我當然明白啊,因為我也結婚了。 -什么? -預產期在今年秋天,醫(yī)院這邊也打算在下個月請辭,大概從今往后,平凡的生活就要日復一日了吧。 不過,還有什么能比這更幸福么? 這是女人與女人之間的殘酷博弈,死去的丈夫再次回到自己身邊而沒有去找情人,手握一籌的妻子本以為可以贏得這場局,卻沒想到滿盤皆輸鎩羽而歸。情人比自己更年輕,更決絕,更從容,更放得下。 她輕巧地取笑自己溫馴本分的妻子身份,她對過往情愛絲毫不留戀,她甚至嘲笑自己視之救命稻草的婚姻關系,她向自己示威:我可絕不是你想象中的孤家寡人,寄生情人,不就是平凡而幸福的婚姻生活么,我也一樣擁有著并且擁有的更多。 這是怎樣一番狼狽呵!幾近內傷的妻子失魂落魄地回到家中,混雜著痛苦和不甘再次召喚丈夫。而這,才是她徹底輸?shù)舻淖詈笠徊?,她還得依侍這份溫存。 「我一直很好奇藪內醫(yī)生的夫人是怎樣的人?!? 這多么奇妙!朋子對瑞希無比好奇,瑞希對朋子的想象又豈止停過? 當一個女人愛上一個男人的時候,她會發(fā)動五臟六腑去想象和找尋對方。這種狀態(tài)迷人又瘋狂,而唯一可以與之匹敵的,則是一個女人對另一個女人的好奇。 一段三角關系里的兩個女人,在知道對方存在的那一刻起,就再也無法停止想象。對方是美是丑是善是惡是老是少,穿什么衣服扮什么妝?她到底倚侍什么與自己瓜分同一個男人的愛?男人為什么選擇她?我輸?shù)氖菚r間還是其他? 這種好奇與想象會讓人坐臥不寧,寢食難安,比陷入一段愛情還要磨人,因為它是那樣真實又不確切,是實實在在,又是假想敵。 當腦中想象了千萬遍的對手出現(xiàn)在面前,一切想象便有了可以兌換的憑證,那些過去從男人口中隱約聽聞的細枝末節(jié),自己體察到的蛛絲馬跡,活生生地長在另一個女人身上。 「您和我想象的差不多,倒有些失望了」 朋子的這句話太厲害。她的失望,暗含自己的想象得到印證的洋洋得意,一切都在預料與掌控之中,對方不過人畜無害的溫馴良妻。 她的失望,是對過去那段非正常情愛關系的放下,自己愛的不過是有著普通婚姻生活的平凡男人,而自己在他眼中想必也不過即興選擇。當然,其中也不乏朋子對自己即將平凡過活的人生隱隱不甘。 當知道對方存在那一刻起,你再也無法停止想象。而當所有好奇實現(xiàn)的時候,一切突然就意興闌珊了。
黑澤清是個喜歡探求生死話題的導演,但是他不是個老老實實講故事的人。所以每每,他的作品并不能被大眾普遍接納。
然而鬼才的不走尋常路,也鑄就了他自己的風格,懂的人自然會懂。
看完這樣一部題材的電影之后,第一要感嘆的是,原來還可以這樣講一個鬼魂的故事。
01
影片中一開始,就是女主角瑞樹的側影,開篇的鏡頭里從頭到尾看不到她的臉。就像是一個巨大的空洞,深不見底的黑暗色調。
她是一個教孩子彈鋼琴的家教,但是家長對這位老師的評價卻是,那么歡快的琴聲,不像是從你的手中彈出來的,如果你能性格再活躍一點就更好了。
這樣的交代和鋪墊,自然而然的讓人陷入導演所要給我們的憂郁的氛圍中,一下子就感受到了這個主人公的苦悶和壓抑,相信她背后一定隱藏著不為人知的故事。
緊接著鏡頭一轉,她回到空無一人的家中,搓著湯圓。
這時候高大的丈夫出現(xiàn)了,他就一直站在那里,藏在一昏暗的黑影之中。
在他們的對白中,你聽不到歇斯底里的聲音,但是毛孔已經隨著那陰暗的氣氛開始戰(zhàn)戰(zhàn)兢兢。
丈夫優(yōu)介回來了,卻不知是人是鬼,這樣突然的出現(xiàn),又不知何時會再消失,一切都在搖擺的不安中。
02
未有過至親至愛之人離世經驗的話,恐怕很難理解,一個活著的人對逝者的介說老人曾經收留過他,但老人自己似乎并不知道自己已經死去。
在起初重遇的日子里,島影教瑞樹如何打包報紙,跟他們一起吃飯,一起看電視,一起聊天,瑞樹看到他剪了很多花瓣的圖案,收藏起來,很是好奇。
有一天瑞樹島影家中的平底鍋煮壽喜燒,卻惹怒了島影,為什么惹怒,影片沒有明確的交代,恐怕是讓他回憶起了自己的妻子。島影沖出家門,跑去街上喝的酩酊大醉。優(yōu)介去街上找島影,并把喝醉的他背回家,優(yōu)介和瑞樹一起,把他平放到床上休息。
在島影生氣、奔出家門的那一刻,嘴上說著“家人是什么?僅僅是肉體的分離就結束了嗎”
在放下島影之后,島影的床背后的窗戶上,一大片的剪下來的花朵貼在一起,十分漂亮。面對島影床后發(fā)著亮光的花墻,瑞樹的目光被深深吸引。次日醒來,再面對著凋零的花墻以及落滿灰塵、滿目蒼夷的房間,瑞樹呆立在島影空空如也的床前。
這一站,也開啟了影片要述說的主題,島影的靈魂遲遲不肯離去,是因為對妻子的愧疚,此刻他離開了,是一種釋懷。
在島影和瑞樹、優(yōu)介和諧相處的那些畫面下,島影已經放下了我執(zhí),放下了要留在這人間找尋妻子的念頭,肉體分離并不是完全的離開,島影不再執(zhí)著。
04
第二站,他們來到了小鎮(zhèn)開餃子店的夫妻家中。
女主人有一架鋼琴,卻從來不碰。瑞樹一天幫忙做完工,忍不住打開了琴,彈起來琴上放著的琴譜。琴聲卻喚起了女主人心底深處的懊悔,女主人逝去的妹妹在女主人深深的自責中出現(xiàn),終于妹妹在瑞樹的鼓勵下,彈完一曲完整而流暢的《天使的合唱》,至此,女主人和妹妹也達成了和解。
05
第二站的拜訪結束之后,一個重要的插曲上演,也揭開了夫妻感情中的迷霧和面紗。
原本要去下一站,但瑞樹提起優(yōu)介曾經出軌的對象,二人發(fā)生口角,瑞樹負氣下車回家。
回家之后,瑞樹去拜訪了丈夫的情人朋子,她似乎要去炫耀自己先找到了丈夫,但是在和朋子交談的過程中敗下陣來。她以為自己很珍視的男人,在他的情人朋子那里也會占據(jù)同樣的分量,然而出乎她的意料,朋子早已云淡風輕的放下,而且她告訴瑞樹自己已經結婚,并且很快會有新的生命降生。
瑞樹曾一度因為有這樣的情敵,或者說是假想敵的存在,對尋找丈夫,召喚他的魂魄歸來這件事充滿了斗志,然而在真正見到了朋子,了解到她的心態(tài)之后,瑞樹難免有些失望。
再次回到家中,瑞樹有些歇斯底里,空虛、惱羞成怒之下,她無所適從,最終又是一碗湯圓,丈夫優(yōu)介再次出現(xiàn)。
06
第三站,他們來到了一個村莊,優(yōu)介曾在那里教書,村里的孩子和大人都喜歡聽他講課。
在這里,和優(yōu)介相關的是香織的丈夫。 香織的丈夫也已經死去,不同的是這對夫婦糾葛不清,生者拉著死者,死者拖住生者,互相折磨著。香織丈夫之所以不肯離去,是因為他不肯放下。優(yōu)介問香織丈夫“你有什么愿望?”香織丈夫說“我不想死?!笨墒撬@個愿望已經無法實現(xiàn)。
看到這一對夫婦的糾纏,瑞樹勸丈夫不要再管,她說“有時候沒有了斷才是最好的結果。”她的心結也在此打開,她已經明白與其痛苦的糾纏,不如放下。
最后優(yōu)介開始意識到自己的時日也不多,身體已經變得十分虛弱。在他即將離開之前的那一晚,優(yōu)介一改一開始見面時,對瑞樹身體接觸的拒絕,主動抱起了她,兩個人的靈與肉融為一體。
第二天,他們來到了優(yōu)介說的岸邊,優(yōu)介向瑞樹道歉,然后離去。瑞樹在岸邊將自己曾經去寺廟寫的祈愿書全部燒掉,從此釋懷。
07
在最后一站的小村莊,有一個瀑布,那瀑布下有一個黑影,就像是生與死的臨界點。瑞樹偶然在某一天,在那里見到了在她16歲時就已經離開的父親。
父親告訴瑞樹,他一直在那邊看著她,希望她能過的好,因為不放心看到她現(xiàn)在的樣子,所以父親出現(xiàn)。
對于至親,生者能給與他們的最大安慰,就是好好的活下去。
而面對生與死的隔絕,就像是優(yōu)介給村民們講述的光與質子的故事一樣,一切萬物在宇宙中都是如此的渺小,即使大爆炸也不過是一個開始。
當我們意識到生命存在的虛無,也就不再執(zhí)著于糾結眼前的失去。
08
一部電影,要講一個完整的故事,還要輸出作者、導演的價值觀,進而再引起人們的共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黑澤清的故事,講的不算完整,甚至有些跳躍和拖沓,但是他的鏡頭下給予的啟示,卻不能忽略。
生死的界限,是人無法跨越的。
但是如果離去的人能發(fā)聲,他們想說的,恐怕是叫活著的人,好好的活下去,甚至是把自己沒活好的那一份也活出來。
《尋夢環(huán)游記》說,如果一個死去的人被活著的人遺忘,那么他就將徹底的消失。
然而活著的人如果執(zhí)著于和死去的人之間的聯(lián)結,久久不能放手,不能向前行,就像影片開篇時陷入憂郁的瑞樹一樣,那么死去的人如優(yōu)介一般也永遠無法得到安息。
活著,背負著至親離去的傷痛,但是依然陽光的、熱情的再次起航面對生活,那不是對死去的至親的背叛,是一種放下,是一種對兩者都好的解脫。
經歷過親人離去的痛苦后,依然能站起來努力的活著,不是因為這種痛消失不見了,它就像是一道傷疤永遠不會消失,只是我們找到了一個方式,和這道傷疤和平共處而已,這是對生的自己和死去的親人最大的寬容。
以上
在分析片段前,我們可以先大致了解一下本片的劇情:獨自生活的鋼琴教師瑞希(深津繪里 飾)曾經擁有幸福無憂的生活,但是自從三年前丈夫藪內優(yōu)介(淺野忠信 飾)失蹤后,一切發(fā)生了改變。某個晚上,正準備做吃的瑞希,突然目睹優(yōu)介由外面走了進來。而接下來的話語更令她吃驚,原來三年前擔任牙科醫(yī)師的丈夫被診斷患有絕癥,他不聲不響離家出走,尋找一個安靜的地方安然死去。某種執(zhí)念讓他以活生生的形態(tài)出現(xiàn)世間,并歷經三年跋涉回到了家中。在優(yōu)介的提議下,半信半疑的瑞希和丈夫踏上了回溯這三年來的尋家之旅。路上他們遇到了曾經照顧過丈夫的人,夫妻二人心底的秘密交替浮現(xiàn),他們終于能夠坦然地面對彼此了。
作為當代日本影壇最重要的導演之一的黑澤清從來不是一個講“好故事”的導演。他所有的電影里的因果關系都是斷裂的。他的敘事充滿跳躍性,讓人很難跟上。因為既然影像能說明的,為什么一定要用語言說出來?(這也是黑澤電影主角大多沉默寡言無表情的原因,你無法預讀情節(jié)發(fā)展)他所要表達的,都藏在那些光影里,體現(xiàn)在場面的調度之上。
比起故事本身,黑澤清遠相信影像的力量。他對于運用光線來配合人物與攝影機的運動有十分獨到的創(chuàng)新。黑澤清十分擅長精準地刻畫影片中人物的心理狀態(tài),在電影中表現(xiàn)人物心理是電影的一大難題,尤其是以《岸邊之旅》這種帶有神秘主義色彩的影片。
黑澤清給出的如下的解決方法。
如下圖所示, 外來的女主角來到一位住戶家拜訪,彈起了住戶家的鋼琴。
住戶家的女主人聽聞琴聲趕來,整個場面正式開始。此時我們可以看出,黑澤清慣用的室內的柱子再次出現(xiàn),將物理空間分割。
人物與攝影機緩慢運動,柱子對空間的分割越發(fā)精確,兩人處在不同的空間。
女主人緩慢地走到鋼琴旁,接著談起自己去世妹妹的事情。此時畫面分割依然成立,并且整個空間較為明亮。
而這時,女主角的走位和攝影機的運動自己打破了剛剛成立的“分割空間”,兩人進入了同一的空間中。此時這代表著,兩個人心理上關系的逐漸親近和戒備的放松。
隨著談話的深入,整個空間的光線逐漸變暗,并逐漸消失,整個空間不再僅僅代表著物理屬性,它被通過光線的明暗來反映了精神上的狀態(tài),同時兩位人物越發(fā)相近,戒備逐漸消失。
在這部分中,光線的變化對于氣氛的營造來說是決定性的,也就是最值得分析的元素。
71,蒼井優(yōu)蠻可愛的主要對我來說愛情和生死的主題都沒什么意思,很煩沒了誰會死的敘事,生死的問題,我覺得人怕死某種層面上是一種自大,保護環(huán)境,為了子孫后代,世界局勢里爭論的一切都是如此,你我算個什么東西,人類算什么,下一秒整個地球消失又能如何,我們自以為的文化,生而為人的價值算得了什么,整個地球消亡,宇宙毫無損失且毫無察覺。
人們常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但是轉身離開,有可能也是一種真愛
愛戲加分
敘事乖張邏輯詭異節(jié)奏緩慢很容易嚇跑觀眾,但若靜下心來會發(fā)現(xiàn)此乃上乘佳作,如同一場探討生與死的漫長修行。天地玄黃宇宙洪荒,萬物皆虛無。這是137億年的滄海一粟后,你嵌入我靈與肉的離別鉤。
視覺和故事都好,深津繪里演得也好,但總像是黑澤清拿來練手拍出來的言情小說........
遺忘,諒解,接受
其實歸根結底,是想教會人們放下。死去的人們帶著執(zhí)念不愿離開,活著的人心里帶著愧疚走不出去。只是這故事講的實在太亂,一塊一塊的……而且這鬼回魂的機制到底是什么啊?用芝麻湯圓召喚嗎?
在這邊,在那邊,都是一樣的(淺野忠信長得越來越像范偉了
你帶著我 我?guī)е?你帶著記憶 我?guī)е鴲?我們相敬如賓 我們若即若離 我們固若金湯 我們陰陽相隔。如果死亡只是你我岸邊之旅的起點 就讓我跟你一起撲朔迷離 四海為家。
A / 一種與阿莫多瓦不同的“物候”。時間從光波的中心向兩邊無限延展,宇宙從點亮一個房間的燈光開始——那么是一個房間先存在?還是宇宙先存在?
我。好。帥。
蒼井優(yōu)嘖嘖嘖 其他木有亮點。
手捧導演傳記等待見面會,結果撲空,仍興致昂揚。依舊延續(xù)前作中對生死議題的探討,將死亡具象化,將陰陽界抽離并置。萬物皆虛無,山川河流,善男信女,只訴溫情不言殤。
#SIFF2015#帶不走的留不下,留不下的別牽掛。淺爺橘色大衣好看,深津裙子和腿好看,小優(yōu)五分鐘戲份也滿足了。
把臨界生死之事神秘而詩意的呈現(xiàn)出來,岸邊之旅也是一段放手之旅,結尾還是有被感動
氣氛很厲害。最后一堂課,燈次第亮起。車窗外無聲的景致。不過仍有一些很僵化的人物行為。
想起了《百年孤獨》里,普魯鄧希奧·阿基拉爾,一個眷戀人世,久久徘徊不去的死者。然而黑澤清拍的實在太扁平了,劇本和手法都沒亮點,深澤繪理演得也是極度單薄。且不論生死這種大命題,生活自身的厚重都丟掉了。
SIFF@影城,三星半入;為什么一定要如此具體實際地解剖一部明顯以寫意手法書寫靈魂與精神探索的影片呢,剝離本質;介于生死之間的臨界狀態(tài),亡靈渡河之前的執(zhí)念,幾個段落設置不錯,既有解自己心魔,又有普渡眾生之意,黑澤清不是一直玩這套的嘛,這次還柔和了許多。
本來還蠻期待的,看完很失望,似乎是這次電影節(jié)看的片子里最差的一部了。故事沒有新意也就算了,節(jié)奏又慢到讓人出戲。。。2015SIFF D6
界限穿越。
中段的巴士戲我怎么就看出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