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記錄
視頻
提示:如無法播放請看其他線路
說一下我對結(jié)尾“林家棟不喊”的理解,以下都是劇透。
先說情節(jié),擊斃兇手后,阿展在垃圾場尋找王桃,打開一個柜門,被里面驚慌失措的王桃連開幾槍打死,也因此造成了一個極度悲情絕望爆發(fā)的場面。
網(wǎng)上吐槽最多的就在這——你阿展警官又不是啞巴,一邊找人不是應該一邊開口喊嗎?那樣不但避免挨槍,本身找起來不是也效率更高嗎?
這電影我看得比較晚,看完的時候,身邊的朋友已經(jīng)討論過幾波了,大家的理解大致有這幾種:
一是認為,這就是導演為了安排阿展被打死的宿命感,強行破壞了合理性,劇本不夠嚴密。
二是從當時的情境出發(fā)找理由,比如阿展剛生死搏斗完神志恍惚,在大雨中沒有力氣高喊,精神壓力過大無法理性行事,等等。
三是從整個電影的高度風格化來找原因,黑白攝影,地獄般的美術風格,阿展在其中也是個寓言角色般的存在,因此做事不符合人之常情,也就可以理解。
說我的結(jié)論吧:即使用現(xiàn)實標準來衡量,阿展處于那個狀態(tài)不喊,也是合乎情理的。
原因有兩個。
首先,電影已經(jīng)向我們塑造,阿展是一個極度內(nèi)斂的人,講話精煉,惜字如金,習慣以行動代替言語,像是在修車廠那場戲,直接壓住混混手臂并踢打他,嘴上絕不多問半個字,那樣的拷問本來就不是常人所為。
所以我們很難想象,這家伙一邊翻垃圾桶,一邊一聲聲大喊“王桃,你在哪?”,那也太讓人出戲了,會完全破壞角色設定和電影氛圍。再加上他當時已經(jīng)筋疲力盡,開口更是不現(xiàn)實。
第二,電影交代了阿展對王桃生命的關切,在腦中幻想她被殺害的場面,驚駭抓狂大汗淋漓。趕到垃圾堆后,又發(fā)現(xiàn)其他被兇手殺害的女尸。在找人時,打開一扇門發(fā)現(xiàn)空無一人后,甚至悲慟地哭了起來。
兇手已死,王桃還沒找到,哭什么?唯一的可能就是,他此刻幾乎確信,王桃已經(jīng)被兇手殺害,因此悲痛懊悔。而他一直在尋找的,其實是王桃的尸體,那當然不用喊名字了。至于“尸體”手中正好握著丟失的槍(之前他們已經(jīng)搜過王桃身上無槍),更是概率渺茫的巧合,換了誰在那情況都一樣料不到。
最后被王桃意外擊中,阿展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那是一個絕望之人看到希望的笑容:原來你還沒有死,太好了,我終于來得及給你那個你一直渴望的原諒。
《智齒》從未來罪惡都市的空中輕軌某站下車,環(huán)視街邊隨處可見的垃圾堆,追溯這里每個人的過去。在未來,我們的現(xiàn)在是她們的歷史。
「唔知系乜撚嘢來嘅」(不知是什么東西來的),則是人們對歷史荒謬時刻的反應,在個人生活遭遇摧毀瞬間時的內(nèi)心吶喊,同時又泄露出些許恍惚啊,巨大而縹緲得如同園子溫的《地獄為何惡劣》里二階堂富美的疑問,「什么東西掉下去了?什么東西升上來了?」。
在《智齒》中這種反應外化在人物的肢體表現(xiàn)上是失去重心的奮力掙扎,各個部位好似兄弟爬山,各自努力,之于個體如此,之于社會亦如是。對斬哥來說是最為明顯的,妻女在眼前被撞死那一刻生活被摧毀了;而后內(nèi)心吶喊的表現(xiàn)形式是對王桃施加身體與精神的雙重暴力。同時之于王桃,承受苦難,承受被消滅的命運,亦可借由自己的被消滅實現(xiàn)正義,逐漸成為了看似可行的贖罪同解脫路徑。
另一邊廂,之于任凱,作為一名體制培養(yǎng)的優(yōu)生代表出現(xiàn)時,智齒漸次引發(fā)的、一次比一次劇烈的陣痛常常導致其正常行為被阻礙,這既是一種由內(nèi)而外的強力影響,也是他對外部環(huán)境變化的神經(jīng)反應。丟槍則成為這一病癥的轉(zhuǎn)折點,此后疼痛已發(fā)展為對行為的阻斷、對意識的阻礙。
人的生活為何在這里常處于被摧毀的邊緣,并非每個角色都身棲底層,而是人們過度依賴價值排序進行選擇和行事的結(jié)果。每個人意識到最重要的東西并為之付出,這并不糟糕;但基于社會道德規(guī)范確定對自己而言最重要的東西,并為之付出一切,而非以公義之標尺衡量每一個決斷,則成了災禍的開端。
目睹身邊人遭受苦難在自然情感中也是難以接受的,自應另當別論。但是否要通過施暴解恨報仇是有得選的,是否為了贖罪可以承受自己被消滅的命運是有得選的,是否在情緒不安時仍能保持職業(yè)操守、依照條例對待市民是有得選的。而若是執(zhí)拗于無法挽回的過去記憶公報私仇,或畏懼違背體制規(guī)則會承擔的責罰,則必無視眼前的城市廢墟,將無辜之人推向「地獄的邊緣」,在掙扎中一齊攬炒。
港片,也包括華語電影,在近幾年里已很久沒有在一部影片里眾多角色如此鮮活地徘徊在善與惡間的灰色地帶,掙扎著出不去,掙扎著墮更深。
僅五位面目鮮明的角色中,囊括了陸(劉雅瑟)、港(劉家棟)、臺(李淳)、日(池內(nèi)博之)、大馬(廖子妤)的出身,而共同的命運走向仿佛告知觀眾大東亞就要來到,穿行不息的城中軌道是祂的禮品,信眾蠅營狗茍,城市與它那被遮蓋的歷史謎底則已掩蓋在軌道旁的垃圾堆。
垃圾堆之于軌道,如同多余的智齒對牙床時不時會造成的強烈痛楚侵襲,是社會低下層,且是低下層之暗面的異動。結(jié)尾當智齒被硬外力壓迫出身體時,也意味著底層人在向社會爆發(fā)之際同時自我摘除的結(jié)果,在地獄發(fā)生了一些我們難以理解,理解了也無法判斷的靈肉糾葛,那么在地面上它只能被當作某種病癥解釋。
除了演員演技有亮點以外,不知所云,沒勁。莫名其妙營造的一個末世城市場景,好吧,暫且接受;莫名其妙又出現(xiàn)一個異國變態(tài)殺人狂,然后兩個警察又是莫名其妙的查案方式;短發(fā)斷手女莫名其妙的跟殺人狂相依為命惺惺相惜,又莫名其妙的被殺人狂殺死;王桃明明早就認識短發(fā)斷手女,熟悉到可以帶兩個警察找到她的住處(而且還是有房門的住處),卻不知道有這個變態(tài)乞丐;其實犯罪嫌疑人早就有指向了,兩個警察早就查到了乞丐信息,抓個乞丐而已,最后卻非要干出這么大動靜才能搞定。是故意為了弄死男主,故意這么設計的劇情么?
同樣都是黑白色,故事性遠差于《大佛普拉斯》。同樣是臟臟的末世畫面,藝術性也不如《燕尾蝶》。只有幾個演員的演技表現(xiàn)不錯,攝影也不錯。
然后就被過度神話,扯上什么香港電影未死啥的狗屁文化符號。香港電影確實未死啊,這些年一直有很多佳作啊,《僵尸》、《踏雪尋梅》、《志明與春嬌》系列、《一念無明》、《寒戰(zhàn)》系列、《歲月神偷》,,,,,數(shù)都數(shù)不過來,需要你們來矯情的證明什么嗎???實在沒啥高明觀點,就寫點老實的影評,別動不動就致敬這個、雞血那個。
鄭保瑞能把這片拍成這樣已經(jīng)不容易了,劇本不行不是他的錯。你們這幫文藝土賊們瞎jb吹得這么神,就是你們不厚道了,奉勸你們少裝點13。
這電影看得我很憤怒,一度不適。看到一半其實就可以關了,但我還是看完了。
無論是短評里已經(jīng)說得夠多的對女演員身體的過度使用,還是眾口稱贊的美術奇觀布景,都與本片貌似要表達(或者說關懷?真惡心啊這詞)的主旨相悖,這讓整部電影顯得無比偽善。
單說王桃被強奸那場戲,這片子最悖論的地方展露無遺:一方面在女性受到強奸的時候給了一個直接沖到女演員臉上的大特寫,下一個鏡頭就是日本人和自己的斷手母親的合影,揭示他為什么要砍手。貌似為了沖擊觀眾的一場戲,實則是導演自己的惡趣味展示,原本應該是對不堪場面的呈現(xiàn),變成了另一種引起觀眾快感的場景(以一種看上去冒犯觀眾的形式),這當然是對觀眾或者更應該說是對導演自己惡趣味的一種討好。而最讓人不適的部分在于結(jié)尾,在整部影片里充斥著類似于強奸這場戲的悖論表達之后,導演給出了救贖:兩個社會的邊緣人,以互相傷害的方式最終和解。更別提影片里時時強調(diào)的變奏宗教意味:被砍了手的渾身是血的女性被罩上了圣母像,以及開頭部分的各種神像。包括很多人談論的政治隱喻(但我強烈懷疑到底有沒有這層表達,我個人更傾向認為影片的情緒只是出于一種大環(huán)境的無力和絕望,從整個電影的表達我猜測導演根本沒有能力反思自己對這些符號在影片中的生硬置入)。這些元素一再加強我觀影時的不適感:電影里出現(xiàn)的底層奇觀、宗教元素、政治隱喻,最終都被蒙上了導演一廂情愿的人道主義救贖,一層散發(fā)著無比臭氣的偽善。
有人說優(yōu)點在于美術。是的。這是更讓我惡心的一點。因為電影美學的追求,這片子里出現(xiàn)的所有底層人角色都和那些被垃圾袋擠壓的畫面一起,成為了一種美學奇觀,一種獵奇展示,一種用來滿足導演惡趣味的對象,更成為在結(jié)尾處用來激發(fā)觀眾廉價憐憫的一系列道具。這足以說明從電影生產(chǎn)到整個敘事所傳達的情感結(jié)構,都是極其虛假、相悖和偽善的。
哦別忘了那個結(jié)尾,林家棟牽著自己妻子的手,走在像法國一樣的街道上。這種設計你告訴我導演在里面設置了砍左手(左派)的隱喻?
所以,這個導演到底和片子里那個到處砍手的日本人有什么區(qū)別?你要是光明正大地不搞救贖,就憑著自己的趣味玩得純粹一點,我或許都會更尊敬這部電影一分。
伊波拉病毒和人肉叉燒包好過你一百倍。
一、關于兇手
兇手戀母想必大家都能看出來,時常念叨“母親”一詞,將母親的照片視為珍寶,拿著母親照片幻想母親在撫摸自己,藏身處的圣母雕像,都在暗示或明示這一點。
那么兇手為何會有慕殘情結(jié),其實有一個細節(jié)可以解釋,影片中出現(xiàn)過幾次兇手和母親合照的特寫,不知大家有沒有注意到,照片中兇手的母親是缺少左手的,毒販女也是缺少左手,再聯(lián)系到兇手砍的都是左手,不難看出其中的關聯(lián)。
二、關于林家棟改手槍編號一事
林家棟人到中年,懷著身孕的老婆被車撞,孩子沒了,老婆也癱瘓在床,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他老婆第一次出場時有個鏡頭是他躺在老婆病床旁的床上,接著給了他老婆一個面部特寫,下個鏡頭馬上是他的面部特寫,生不如死的不光是他老婆,想必他亦如此。故事進展到林家棟把搭檔送回去時,看到搭檔老婆懷著身孕,這就不難理解他接下來的舉動,自己活著了無生趣,搭檔還有著大好人生,看到搭檔懷著身孕的老婆難免也會想到自己的老婆,若是沒有那場車禍,生活會是怎樣呢?那場車禍他沒來的及阻止,但是同事將要遭遇的“車禍”呢?他有辦法阻止,所以他行動了,所以在故事尾聲,他特意把自己的手槍交給搭檔,這一連串的行動,不難看出他的想法,就是要拯救搭檔。
三、關于制服兇手后,林家棟搜救女主時為何不同時大聲呼叫的問題
有個鏡頭,林家棟站在辦公室里,周圍貼滿了慘遭兇手殘害的少女遇害照片,林家棟腦海里不斷閃現(xiàn)女主遇害的畫面,不難理解,他此刻的心情:擔憂女主的生死。此時他也許還抱有一絲女主未死的希望,但故事進展到尾聲,見到兇手藏身地的少女尸體,他的心已涼半截,再到與兇手交手,這時他想必是覺得女主已死,所以在搜救時他忍不住哭泣,這時他精神高度緊繃,情緒低落,加上不抱有希望,那么搜救時未大聲呼叫女主,也就不難理解了(他怎么會想到女主不光活著,還TM拿著搶呢?大家給林家棟翻譯翻譯什么叫TMD驚喜)。
大家認為情節(jié)不合理時,不妨置身處地想想,若自己是劇中人物,是否能從頭到尾保持冷靜、保持理智。
香港電影最大的特點是它們所呈現(xiàn)的都市景觀。只要一個鏡頭,我們便能判斷出一部電影是否算純正的香港電影。都市景觀作為一個鮮明的標簽,既成就了香港電影,也在不斷敗壞香港電影,因為它已經(jīng)成為一個不言自明的俗套。
《智齒》獨辟蹊徑的地方在于,摒棄這種已經(jīng)過度標簽化的都市景觀。在這部電影里,我們看不到往常香港電影里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繁華風景。觀眾的目光被引向世界級都市最為破敗的地方:窮街陋巷,以及在其中掙扎的底層邊緣市民。
同時,借助于黑白影像,讓香港這座都市陌生化,讓觀眾借由過往觀影經(jīng)驗培養(yǎng)的感知體系暫時失去效用。整部電影于是變成純粹的視聽影像,以最為原始、最為激烈的方式刺激、放大并攪拌著觀眾對視覺影像和聽覺影像的感知。
這是一種極度風格化的呈現(xiàn),同時在此基礎上又做了極度寫實的表達。《智齒》將寫意與寫實融洽結(jié)合,得力于鏡頭力圖將人物從環(huán)境中提取出來,聚焦內(nèi)心沖突,在偵查命案的基礎上深入人物的內(nèi)心,表現(xiàn)出病態(tài)化的心理沖突。
《智齒》建構了敘事上的有效性,這表現(xiàn)在展哥與王桃兩個人物之間的情感沖突上。展哥將王桃看成導致妻子變成植物人的“兇手”,一方面是法理上無法追責的無奈,另一方面則是情感上無法原諒的痛苦,兩者讓展哥失去了理智。
王桃試圖以向警方提供線索的方式換取展哥的原諒,同時也想以這種方式救贖自己。作為一枚硬漢,展哥表面上表現(xiàn)得不近人情,內(nèi)心卻不斷被王桃乞求原諒的誠意與行為所感化,人物瘋魔般的病態(tài)心理也受到了危險環(huán)境的影響。
《智齒》毫不避諱對社會黑暗面的呈現(xiàn):兇殺、犯罪、吸毒、心理疾病……這是香港警匪片的一大特色;與此同時,電影又通過設計角色兩難抉擇的困境來展開人性的沖突,由表及里。由此可見,《智齒》是一部少見的香港電影。
尤其當我們認識到,它在一條去香港化的路徑上表現(xiàn)了香港社會的黑暗現(xiàn)實,以及底層邊緣弱勢群體的生存境況,更讓我們產(chǎn)生一種敬佩。電影里的角色是一群如今村昌平所言的“蛆蟲”,他們也是香港繁華都市景觀景觀的一部分。
#Berlinale71 Special# 好壓抑好黑暗,但足夠精彩,風格化的鏡頭質(zhì)感,敘事的信息密度極強,一部看完讓人喘不過氣的作品,徒有一聲嘆息。案件的懸疑力度被弱化,聚焦于社會上被拋棄的“垃圾”,寄生于暗巷中屋檐下,本想在這暗無天日的縫隙里茍活,未曾想也渴望實現(xiàn)救贖。斷肢殘軀只是身體上的殘疾,但放眼望去這渺渺眾生,多少四肢健全卻內(nèi)心“殘疾”的人,試圖填補生命的缺口。雨水沖刷不了渣滓堆里的污垢,骯臟和純良交織在一起構成了社會的陰暗底色,而被困于其中的人們,左突右沖,到頭來發(fā)現(xiàn)只是原地打轉(zhuǎn)的螻蟻蠅蟲,找不到通往光明的出口。鄭保瑞回歸到《狗咬狗》時的黑暗尺度,暴力血腥,驚悚揪心,不刪減內(nèi)地估計是沒法上的。劉雅瑟為了這個角色真的很拼,林家棟跟池內(nèi)博之表現(xiàn)也很出色,整體質(zhì)素很突出,金馬金像獎祝橫掃吧,估計獎項兜不住。
請大賣!請拿獎拿到手軟?。ń翊宀椒鄯浅P牢?/p>
廣角鏡頭下的HK,成了一個神秘垃圾佬出沒、專斬左手的大型垃圾場。鼻子查案的差人,以光溜溜軀體滑動旋鉆縫茍且逃生的太妹,以及齜牙咧嘴不肯拔牙的李安兒崽。鄭保瑞大概也被A錢的西游記系列敗壞了胃口,回歸銀河團隊編劇創(chuàng)作言志,但此番嘗試,依然不夠簡潔,拖了太多泥,帶了太多水。違和感如同中文名與英文名的不可調(diào),人與“動物”世界的分裂,也是打不死的大惡人卻又試圖深化他內(nèi)心以至不倫類。開頭的閃前,拔牙成功之類的設定,都有點拖沓。
置景美術真厲害啊 殺人天 沉淪日 香港不熱 血就是雨 愛林家棟
狗咬狗幾倍的升級版,有些場面真的太殘酷,都有些不忍看,不知道大陸院線會怎么處理。攝影風格、燈光、美術和場景氛圍值得吹爆,很少見到如此冷峻荒蕪的hk,遍地垃圾,后景不斷駛過的城鐵。劉雅瑟太不容易了,值得一個金像影后提名,日本垃圾佬不僅戰(zhàn)斗力爆表,還是拔牙大師。林家棟貢獻了污泥中的悲情。李淳貢獻了臺灣粵語。懸疑很弱,前半部壓抑,結(jié)尾還是很touching,主要靠風格取勝,鄭保瑞還是鄭保瑞。
有多生猛,連黑白都掩蓋不了紅色的血腥,連小屏幕都抵不住要沖出暴力。末世之下,你我皆螻蟻。(最后莫名看到了《神探》《大只佬》的感覺
看完想明白為啥要拍成黑白的了,因為垃圾顏色多且臟,如果拍成彩色的不光突出不了人物和情節(jié),還會令觀眾產(chǎn)生強烈不適。另外,這個戲漏洞太多了,別強行解釋了,最后根據(jù)情節(jié)發(fā)展,林家棟正常反應應該是在大雨里瘋狂呼喊王桃的名字而不是像個傻逼似的找死。前面各種處理的漏洞不能因為藝術效果好就當成優(yōu)點了。解釋不過去的。
鄭保瑞導演這次回到了《狗咬狗》的狀態(tài),全程黑白片,罪惡之城感的藝術指導非常出色,一看就非常有追求。片中的人物一直處在一種歇斯底里的邊緣狀態(tài),臟亂差的環(huán)境,極端的情緒和暴力,故事的失控狀態(tài)和整體的節(jié)奏都很不錯。有點不喜歡第三幕的線索處理,還有一個邏輯上讓人著急的開槍設計,感覺就是為了電影的主題而先行設計好的。只是沒想到劉雅瑟的角色才是最有戲的那一個,也是最大的驚喜,她演的非常賣力,可以提前預定下一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影后桂冠了。
難得一見的用黑白影像來呈現(xiàn)香港的城市空間,萬家燈火也令人感到陰沉絕望。暴虐的警探,弱勢的女性,斷裂的左手,作痛的智齒,值得玩味的設定讓電影張力十足。震撼又富有爭議,雖然盛世不再,但香港電影每年仍然都能產(chǎn)出攝人魂魄杰作。
【柏林2021】懵了!頭暈目眩,內(nèi)臟翻騰,腿肚子發(fā)軟,如同坐完過山車。如果說邱禮濤是適者生存的變色龍,那么鄭保瑞則是肆意揮灑的俠客,回歸犯罪警匪片的他如魚得水,影片中的香港如同百鬼橫行的地獄(英文名Limbo),黑白影像不僅沒有消解殘酷反而將人心的魑魅魍魎暴露無余,這樣的尺度下,所有的暴力血腥都是一種必然,任何程度的刪減都會破壞完整性。林家棟的表演再次刷新我的認知,明年金像獎林家棟對打吳鎮(zhèn)宇,真的有好戲看了。
一部真真正正的電影,不理解“電影感”的人可以看看,才能明白什么叫“作品”。美術、攝影、道具、音樂和整體氛圍設置實在太棒了。人如螻蟻。但故事和人物確實過于薄弱了,一切都缺乏動機和理由,從這個角度講這電影是跛腳的。這和韓國的那部《哭聲》很像,實在遺憾。
稍微風格化一點又怎樣呢?人物設置好無聊。
全程坐立不安,非常暴虐,但劇本出現(xiàn)問題,沒有縱深空間。智齒是從自己身體中長出來,不時疼痛的東西,智齒掉落了,人才真正開始邁步前行。學院派的清高和正義是任凱的智齒,妻女死亡是阿展的智齒,殺人的過去是王桃的智齒,對母親的畸戀和自卑心理是兇手的智齒,城中村貧民窟是香港的智齒。所有人和這個城市一樣,正在疼痛中徘徊。
劇本太拉垮?。。∪恳曈X和氛圍強撐,鄭保瑞能拍成這樣已經(jīng)很拼了。夠味,但是言之無物,無法成為神作的硬傷,可惜了。另外最后,林家棟找人就不能喊兩聲么?真強行送死………
比《狗咬狗》更黑暗更癲狂,這樣肆意自由創(chuàng)作仿佛把人拉回到北上前的港片時代。黑白影像的臟亂末世,秩序之下的人間煉獄,眾生帶著殘缺的軀體茍延殘喘,罪惡無需懼怕神的凝視,善良的微光無跡可尋,唯有身體的疼痛在絕望的漩渦里反復試探、沉淪。
7.1 從彩色轉(zhuǎn)黑白,掩蓋了臟亂差,更重要的是掩蓋了垃圾的氣味,色彩對嗅覺的影響被過濾掉了。但并不是沒有亮點,王桃這一角色不同于以往警匪片中待救的花瓶女主,她三次從男性手中逃脫,每次逃脫的方式不同,分別是通過男人的幫助;使用男性的力量(手槍);憑借自己的力量,三次逃脫又分別承受了體力的損失,身體傷害,被強奸,每一次的逃脫都讓她更不完整。
A級制作的Cult片,極度風格化,黑白垃圾堆美學直比《燈塔》加《罪惡之城》?!爸驱X”其實和主題關聯(lián)不大,但我已經(jīng)猜出“智齒”拔出來的方式。故事線索很單一,人物也很扁平,全靠視聽。劉雅瑟從頭到尾太慘烈了,值得一個香港金像影后……
最后男主是被打啞巴了?但凡喊一句啥事也沒有
鄭保瑞很會玩氛圍感,黑白膠片拍出了香港最藏污納垢的一面,仿佛地獄搬到人間。可惜案件太弱了,所以為啥叫智齒?
很猛,把香港拍出了末世感,角色由始至終都在雨水和泥濘侵泡的垃圾堆中掙扎、生存和尋找答案,地鐵從空中呼嘯而過,在這里發(fā)生的所有復仇和殺戮都不過是螻蟻間的糾纏,暴風雨中的女人悲嚎該指向何方。劉雅瑟很驚艷。